① 粉絲電影的營銷技巧
粉絲電影想取得成功,要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多個因素。片方進行粉絲營銷不能「一勺燴」,要先對偶像的粉絲群體進行分析,而影片成功的關鍵,毫無疑問還得看質量。 粉絲契合電影觀眾群。一直以來,電視觀眾的年齡普遍較大,而電影觀眾則多數是年輕人,構成並不重合。而如果偶象粉絲既是電視迷也是愛看電影的觀眾,二者將能實現最佳重合。
② 有哪些粉絲營銷的經典案例
一、小米手機
小米在社群營銷上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調集粉絲。小米首要通過三個辦法調集粉絲:運用微博獲取新用戶;運用論壇維護用戶活躍度;運用微信做客服。
2、增強參與感。比方說,開發MIUI時,讓米粉參與其間,提出建議和需求,由工程師改進。這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主人翁感。
3、增加自我認同感。小米通過爆米花論壇、米粉節、同城會等活動,讓用戶固化「我是主角」的感受。
4、全民客服。小米從領導到員工都是客服,都與粉絲持續對話,讓其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有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二、羅輯思維:付費粉絲會員
羅輯思維首先將目標用戶定位為85後白領讀書人。這類人群有共同的價值觀,並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優越感。羅輯思維為這群用戶提供獨立思考的啟蒙和捷徑,最大程度喚起用戶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用戶的動機並養成分享習慣。
然後通過活動讓用戶獲得利益。比如羅胖售書活動、眾籌賣月餅活動、柳桃的推廣活動。借這些項目,讓粉絲會員可以對外銷售商品,從中得到回報。
更重要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才華的人還可以在羅輯思維300萬用戶面前展示自己,靠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和支持。有內容互動也有精神上的價值輸出,最後還養成了用戶的付費模式,邏輯思維將粉絲會員做得風生水起,可圈可點,可謂是名利雙收。
(2)粉絲有哪些方式宣傳電影擴展閱讀
粉絲經濟最為典型的應用領域是音樂和電影,在音樂產業中真正貢獻產值的是藝人的粉絲,它由粉絲所購買的CD、演唱會門票、彩鈴下載和卡拉OK中點歌版稅等收入構成;而在電影產業中,一部電影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也是藝人的粉絲貢獻,明星對於粉絲的號召力有多大,往往影響著票房的收入。
而粉絲產業的形成,大致從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開始,逐漸形成有組織,有規模的粉絲產業,例如最有影響力的超級女聲當屬李宇春,其粉絲的忠誠程度是別的明星無法比擬的,因此,李宇春的演唱會總是一票難求。
而蘋果手機的出現,讓粉絲經濟從娛樂文化產業轉移到產品製造領域,因為喬布斯的個人魅力,以及在全球IT和互聯網領域的傳奇經歷,其明星效應對蘋果公司推出的iPod和iPhone系統帶來了很大的推動。
iPhone很快就在全球和國內市場擁有了龐大數量的「果粉」,但凡蘋果公司推出新款iPhone手機,「果粉」總是會一馬當先的搶購。
③ 演出宣傳有哪些手段
演唱會的宣傳一般分為三波。
第一波宣傳:主要是新聞發布會和發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會的時間,地點,歌手情況等一些演唱會基本信息,同時開始售票。基本上當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體和電視電台媒體都會有相應的軟性新聞。
如果歌手不是當地的,難得來一次,主辦方會利用開新聞發布會的機會,讓歌手盡可能的上一些通告,為中期和後期的宣傳作準備。
在第一波宣傳過程中,主要以軟性新聞為主,由於硬廣告的價格問題,這時候一般主辦方不太會上硬廣告,即使上也不過是在報刊雜志上一小條通欄廣告。
如果按出票時間為45天來計算。 開票初期,一般為3-7天,就是鐵桿歌迷消化票子的時期。不要小看開票初期的票房,這往往影響了演出機構對歌手市場號召力的判斷,以及演唱會的造勢及媒體口碑,這種造勢是公司無能為力的,要靠歌迷來帶,好的造勢可以帶起雪球效應。
開票初期階段結束後,票房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票房收益會比初期有較大的減少。
這個時候通常第二波宣傳也開始了。
第二波宣傳:主辦方會在一些當地主要的報刊雜志或網路發通稿,通常內容有演唱會的准備工作,舞台音響,歌手的近期情況,票房情況等。
電視台,電台的相關軟性宣傳也會同步出來,包括歌手上的一些電視台電台的通告欄目,播放一些與歌手有關的節目,比如演唱會,mv等等
同時硬廣告也會開始大量的出現,廣告通欄,電視台電台的滾動廣告,一些節目中明確的口播廣告
第二波廣告只要是為了吸引歌手的非鐵桿粉絲或是邊緣粉絲,由於廣告宣傳的費用問題,第二波廣告宣傳會通過票房反饋及時作調整,比如票房比較好的話,廣告會相對少一些,相反票房很差,廣告就會鋪天蓋地,為的就是有效促進後期票房,這就是市場規律的體現
第三波也就是最後階段,到這個時候,演唱會的成敗幾乎已成定論,主辦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終的臨場票房這時會有一個相對第二階段高峰,一些對歌手感興趣的人(不一定是粉絲),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購買,那麼天氣,交通等非人為因素都對這個時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基本上這就是一場個人演唱會宣傳要走的流程。對演出機構而言,他們將會對這場演唱會的整體成本和最終收益進行核算,同時也檢驗了一個歌手的演出市場。說明了就是檢驗一個歌手的身價。其實一個歌手開個人演唱會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或答謝歌迷這么簡單,更多的是為了括大宣傳范圍,提升自我價值。所以主辦方宣傳力度的大小對藝人的市場推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宣傳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
1、贊助商:由於現在演唱會越來越難做,很多演出商都會尋找贊助商,有贊助商的演唱會,除了票房會影響宣傳外,贊助商也會是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因為在贊助合同中,一般會明確標明宣傳的力度,上硬廣告的次數等,這都是主辦方必須完成的,哪怕票子全賣完的情況下,也必須做。其次,有些贊助商會有自己的宣傳優勢和渠道,他們也會利用這些渠道做演唱會的廣告,這種情況就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
2、製造輿論聲勢(造勢)
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配合。僅有票房號召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包括歌手的地位和自身情況也會造勢會有極大的影響。
④ ip影視化除了利用粉絲營銷還有其他的營銷方式嗎
還有一些是潛力IP,月票。但有些情感價值的衡量就比較含糊,作品的傳世程度等都是這方面的考量標准。
營銷價值,當年在推盜墓小說的時候可能也只是有這樣一個直覺告訴自己這類題材會火,人情非數字:也可以理解為粉絲價值,比如像西遊記,孫悟空這樣的IP就是陪伴我們幾十年成長的IP,比如故事性,特別是像閱文旗下的諸多網路文學平台:就是作品本身作為小說的價值:作品和作家的影響力如何,權作參考,這個故事是否出色,收藏數等等都是情感價值的一個側面,情節如何,不要說是資本。
影響力價值,閱讀數,這個地方通常有可以量化的部分,資本不一定有眼力把這些作品挖掘出來。情感於生活中無處不在,這里提一個粗略的公式?IP蘊含的價值觀與品牌氣質是否相契合,小說的文字,一出來就被資本瘋搶,推薦票,可以從對社會人群的影響力和作家所受的榮譽。比如金庸老爺子,以及後續與改編端的兼容性大IP 是僧多粥少:IP的粉絲是否與目標消費者有重疊:
IP價值=內容價值+情感價值+影響力價值+營銷價值
內容價值,就是這樣一個超越政治和文化階層的存在,就是閱文集團的編輯。
情感價值,恐怕想不到該作能火到這兩年霸屏的地步,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對IP價值的估值是資本尤其看重的?是小眾IP還是大眾文化IP,都有一套數據機制
⑤ 影視動畫怎麼宣傳和推廣
2016年,暌違三年,周星馳攜他的全新作品《美人魚》登頂華語電影票房冠軍,收獲33億票房。作為全新的票房神話,除了本身影片質量過硬外,《美人魚》的營銷宣傳也成為了業界一致好評的經典案例之一,因為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內容製作外,宣發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好萊塢很多電影的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將宣發資金規模定到整體電影成本的一半。因此,本文今天將對《美人魚》上映期間的營銷宣傳進行深入解剖,總結出其營銷宣傳中可以借鑒的一些亮點。
「四」麵包圍,打響全面的攻堅戰
一、四大宣傳營銷機構分工合作,為宣傳保駕護航
獨家營銷機構:北京麥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社會化營銷機構:北京點石娛樂
營銷視頻製作機構:北京最美映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電影活動策劃執行機構:北京沃德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從目前網上曝光的資料來看,《美人魚》在營銷上採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將整體宣傳劃分為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分工運營的同時又保持宣傳方向的一致性,可以說起到了1+1>2的效果。
二、四大板塊構建營銷矩陣,周邊運營聯動線上線下參與互動
1、構建粉絲陣地:運營粉絲,推送電影相關物料、資訊等內容
《美人魚》在粉絲陣地的運營上選擇了主流陣地微博和微信,但微信在後期運營的過程中因為內容與微博的相似度太高,逐漸變成了較為雞肋的一方,因此我們主要來解構《美人魚》微博的運營內容。
有節奏感的微博運營
《美人魚》的微博在12月6日開啟運營,其電影的第一場線下活動則在12月9日開啟,做到了線上線下同步啟動宣傳。而微博在運營過程中也有規劃地「玩」出了節奏感,例如前期大量的發布以周星馳為核心的懷舊內容,提高粉絲期待;而影片播出後的一周時間內則以大量影評、路演、明星互動等內容使影片聲量得到擴展,並以正面的形式為影片積極提升口碑和行業影響力;最後,為了維持長尾期的新鮮感,用未播出片段、幕後花絮、線上活動、網友互動、影片數據等內容持續吸引受眾注意力。
主話題#周星馳美人魚#閱讀量達到了空前的17.1億
多類型創意海報
說起《美人魚》,不得不提的估計就是它的海報了。除了「四海翻騰」和「五洲震盪」兩版概念性海報外,《美人魚》用於宣傳的就只有人物海報、星爺手繪海報和主題宣傳海報三款了。但是在病毒海報的開發上面,《美人魚》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出品了如倒計時海報、終極預告海報、節日專屬海報、票房海報等內容,甚至將明星的「手繪」和網友的投稿也做成了海報,不僅對有限的物料進行了有效利用,也成為了與粉絲互動的突破口。
《美人魚》宣傳期間推出的全部票房海報
緊貼實時熱點的趣味內容
熱點對於宣傳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借勢不成反被吐槽的例子比比皆是,那麼如何結合自身特色有效借勢熱點則成為了難點。新年期間微信開放部分公測的相片紅包瞬間成為朋友圈「炫富」的新方式,《美人魚》宣傳期間恰逢農歷新年,因此它結合自身特色,也做了一個「發紅包看粉丁丁大圖」的病毒圖片,成功借勢。雖然《美人魚》還與春晚吉祥物、小李獲奧斯卡等內容做了結合,但都比較簡單,借勢效果一般。
互動力滿分的微博線上活動
要經營好粉絲陣地,當然少不了各種類型的線上活動來讓粉絲參與互動,而《美人魚》的線上活動基本涵蓋了當下最火的幾種形式:以文字為主的「逼格影評」、劇情相關的「跟星爺學情話」、圖片參與為主的「美人魚cosplay大賽」「和粉丁丁面基」、以及音頻類的「無敵翻唱大賽」。
2、大規模路演:多城市、多主題、多明星,每次都有新話題
《美人魚》一共舉辦了三場主題發布會,每一場都有各種大咖助陣,絲毫不缺話題點,而映前的十場路演和映後的十場路演,周星馳更是全力助陣,一場不落,也成為了大多數粉絲的精神支柱之一。
「始終你好」主題發布會
3、線上渠道合作:院線排片、線上售票、廣告投放、異業合作等重要渠道
線上售票和異業合作也是《美人魚》宣傳中的亮點之一。縱觀現在的宣傳推廣,面對口味日漸刁鑽的觀眾,想在微博微信等傳統渠道做出花來其實真的不太容易。但是通過熱門APP、線下門店等進行大量的異業合作,幫助影片擴大觀眾接觸面是當下用得比較多的方法之一。
格瓦拉不僅是《美人魚》的聯合製作公司,也在線上線下積極部署發行、售票、優惠活動等
4、系統化運營周邊:線上線下物料、粉絲互動、周邊產品等
《美人魚》影片中有一個片段是警察手繪人魚給鄧超辨認,腦洞大開的奇異人魚相信給大多數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被製作成海報,三個周星馳筆下的「人魚」也成為了支線掘金的專屬卡通形象。不僅有服裝、項鏈、抱枕、手鏈、手機殼為IP擴大商業規模,還有粉絲親手製作的餅干與官微互動。
周星馳多場路演均穿著專屬T恤、衛衣
「三」大策略,宣傳軌道有跡可循
策略一:飢餓營銷,不同於其他影片上映前熱炒口碑的做法,《美人魚》播前不設任何點映場、看片會、記者會等,僅以三場發布會、二十場路演和三支預告片的形式為影片預熱,可謂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三檔不同風格預告片
策略二:情懷營銷,播前發布大量周星馳經典角色表情包、經典台詞回顧、煽情長圖文等內容,用「回憶」、「變老」等詞語勾起粉絲的懷舊情懷。
策略三:口碑營銷,邀請12位知名影評人、傳媒人為《美人魚》撰稿,在自有粉絲平台發布;通過線上活動徵集粉絲影評,用「自來水」為影片做代言;另外通過行業內或其他極具影響力的微信大號發布口碑文章,擴大影片影響力。
結合粉絲情懷,從外圍深層解讀周星馳與《美人魚》
探討除了票房,《美人魚》還有什麼
與2013年同樣創造了春節檔票房奇跡的《西遊·降魔篇》相比,周星馳顯然在《美人魚》的宣傳上下了更多功夫,不僅在開拍初期就啟動了女主角甄選賽,將電影的宣傳周期提前到了2014年,並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內持續釋放消息,吸引受眾關注,最後在電影上映前兩個月的時間里,集中力度啟動線上線下的全面宣傳。有規劃、有節奏的營銷方法,使《美人魚》首日票房達到2.8億,9天突破20億,遠超同期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雖然不清楚《美人魚》在宣發這一塊的具體投入,但大規模的線下發布會和異業合作,確實幫助影片擴大了不少聲量,再加上深入挖掘周星馳這個大「IP」的話題度、春節檔期的全面爆發等因素,也許《美人魚》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⑥ 電影宣傳除了通過網路工具和粉絲互動,還有沒有其他更為親密的方式呢
這個我還是有發言權的,我們工作是經歷了,電影宣傳海報時代到三維立體形象宣傳的改變, 變形金剛 鋼鐵俠 功夫熊貓 到最近的奇異博士等等
這也正是我要回的您的,電影宣傳的「三維時代」已經到來了
⑦ 一部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從哪些點切入
1、電影本身永遠是最先考慮的。
說到營銷,總不免有些所謂的成功學灌輸類似於」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營銷與產品無關」這樣的論調,從道德層面講,這是很可惡的。把不好的產品賣給人們享用這種事本身就不僅僅是忽悠那麼簡單,那是實實在在的危害消費者。所以,在談到電影營銷時,作為產品的電影本身,永遠都應該放在首先要考慮的位置。我們在做電影營銷時,第一步不是談怎麼做,預算多少,而是在簡短寒暄後直接看電影成片。認真看完之後,不管客戶講得如何,心中都已經有個標尺,好與壞先做判斷,然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營銷推廣。在這一點上,金錢誘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礙的作用,但為了對觀眾負責,我們基本上只選電影質量至少合格的做,這是原則,對觀眾負責,很重要。
2、選擇營銷平台,主要以新媒體為主。
由於無法和4A公司競爭,也不好和公共機構拼,傳統的預告片和廣告鋪蓋以及發布會等公關活動都不參與,專注於新媒體領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網路平台為主陣地,展開創意策劃,執行營銷戰略。目前選擇的主要平台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論壇。這些被稱為新媒體的平台很適合主體觀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電影本身,挑亮點和槽點。
你經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電影的精彩片段、台詞、幕後故事等之類的,都是有經過精心挑選和策劃的。比如我們在挖掘出一部好萊塢大片中諸多富有哲理的台詞後,通過製作話題以及長微博,集聚所有打動人心的台詞,在微博上擴散傳播。在影響力沒有到位的時候,通過微博意見領袖的輔助發聲,迅速讓話題得到迅速擴散,實現大量的曝光,增加了電影曝光後,直接讓票房大幅提升。當然,也不局限於亮點,電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處,把它揪出來,通過策劃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現,將槽點製作成全民討論和吐槽對象,輔之以微博大號的協助推廣,形成廣泛傳播。總之,所有的料都圍繞電影本身挖掘,不管電影內容還是主創還是幕後甚至競品,有料就有聊,策劃和創意跟進後,進行平台傳播。
4、事件營銷熱點跟進,讓電影大面積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負能量的有無可奈何的有輕松搞笑的,這些熱點吸引著網友的眼球,是一個巨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電影元素和熱點事件結合,站在巨人肩膀上。類似於郭美美這樣的娛樂事件,是電影最好結合的對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後,積極參與到網友討論中,發出有特點的聲音,從而吸引眼球。實在沒有合適的事件結合時,那就創造事件,製造輿論討論。比如在推廣某大片時,同事模仿電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熱潮,再通過大號的助推,形成自製的微博熱點。
5、有節奏的配合電影上映和發行安排,藉助資源進行助推。
在關鍵節點,一定要配合電影整體的宣傳計劃,大量微博意見領袖和微博大帳號草根大號微博紅人等資源的運用,往往使營銷事半功倍,覆蓋粉絲比廣告位更具效果。
6、關於水軍和僵屍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節操的使用,這是一種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屬性決定了某些策略的產生。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如前所說,一切都要建立在電影本身。
先回答這么多吧,才疏學淺,資歷不深,不到位之處,請多拍磚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覺得電影營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營銷的產品本身,他是文化娛樂產品,但是他不同於類似唱片,書籍(不管是電子書亦或是實體書)或者影碟(影碟的營銷和電影營銷應該是區別開的)或者游戲,因為在影院看電影是一次性的消費,而上述的都還可以重復使用;同時他也不同於類似演唱會,話劇,音樂會或者戲曲等現場演出,因為除了首映會之外的多數演出都不具備在現場觀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時你無法在其他演出場所看到的當下的專屬唯一性。
而電影產品一次性的消費特色,更讓購買沖動顯得重要,同時其中也暗藏著(只要把觀眾先騙進電影院,看過後悔不退票,錢也賺到的這種心態)。所以在做電影營銷的時候,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將影片的賣點,關注度,話題性,粉絲效應(針對導演、原著和明星)以及優勢無限放大。
目前針對電影營銷的主要渠道無外乎傳統的預告片(但是預告片的播放媒介選擇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備病毒效應的視頻(主要通過視頻和社交網站傳播),傳統的平媒以及戶外的平面宣傳(主要就是海報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會,合適的新聞點製造和媒體公關稿,通過負面新聞製造關注度(類似緋聞、不和、意外等)。隨著現在國內專業化影迷網站和電影網站的成熟(類似時光網、豆瓣),以及社交類網站產生的新型信息傳播方式,所謂口碑營銷(就是水軍)在現下的一段時間也將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點,不過由於被開發過渡,目前口碑營銷的作用在網民群體里的引起的反抗效應也頗強。
⑧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去營銷一部好電影
其實一部好的電影是不需要宣傳的,只不過隨著大眾的口味越來越奇特,很多時候他們反而會被那些呼聲更高、但劇情一般的電影所吸引,這完全是因為作品宣傳的力度不到位才導致的結果,所以如果一部真正值得觀看的作品,想讓受到更多關注,那麼也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方式,讓更多人知道的。
而最普通的營銷方式就是路演宣傳了。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關注娛樂新聞,所以很多時候,觀眾知道一部好的作品,都是通過朋友以及周圍所帶來的訊息。
這個時候,如果通過路演的方式,讓更多人感受到這部作品的魅力,想必感興趣的人,就會去電影院一睹風采。
往往一部作品的誕生,最吸引我們的除了故事情節就是整個演員陣容。前者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故事發生的年代,而後者可以做到強化整個故事的作用。
所以如果真的不希望好的作品,被那些所謂的流量劇所打敗,那麼在宣傳上一定要下功夫才行,畢竟流量小生當道,而看電影的年輕人又居多,所以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受到更多關注,以上三種方法一定要牢牢記住才行!
⑨ 電視劇推廣經典案例 電視劇網路推廣方式有哪些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已經將網路作為重要的宣傳手段之一,以往只是在電視上播出的劇也漸漸轉移到了網路劇方面,這也是今後的一個趨勢。那麼電視劇的網路推廣宣傳應該怎麼做呢,高端營銷推廣平台鹿豹座就在這里講解一下電視劇推廣的一些策略。
一部新劇的宣傳是需要很長的周期的,相對來講,電影是最長的,電視劇其次,但是也不乏有些大製作的電視劇會將周期拉得很長。
根據鹿豹座小編的電視劇推廣經驗,電視劇的網路推廣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策略。
1.全網整合營銷
互聯網受眾的分散性使得現在的網路宣傳十分難做,這就需要進行全網整合宣傳。全網整合宣傳主要包括內容的全網發布,以及渠道的全網覆蓋。內容方面要從劇情、演員、沖突、緋聞、製作、場景、劇照、花絮等多個方面全面展開。渠道方面也需要從社交渠道、新聞渠道、視頻渠道、直播渠道等等全面發力,實行重點內容重點宣傳,由點及面,帶動觀眾的興趣,從而最終引導觀眾觀看。
多平台運營更多也是一種對用戶接觸點的管理,而這種管理在網路上必然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在國內,整合多平台、多終端運營也日漸成為電視劇推廣時必須要考量的重要方面。
2.口碑營銷
口碑營銷是一部影視劇是否能讓觀眾真心想看的重要的一個方面,網路上口碑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影視劇是否能進而二次傳播。鹿豹座掌握著網路上大部分的口碑營銷平台,也有針對影視劇宣傳過程中的口碑進行持續關注和檢測的團隊,負責口碑維護。
3.話題傳播
話題傳播包括的面比較廣,比如病毒視頻、惡搞漫畫、趣味文字、爭議事件、娛樂八卦等。比如病毒式營銷,這在許多行業已不是新鮮事,凡客誠品的「凡客體」廣告語、本田汽車的「多米諾骨牌」視頻都是堪稱經典案例。近兩年,病毒式營銷在國內影視圈開始興起,電影版《將愛》的PS海報、動畫片《藍精靈》的惡搞版歌詞,都是國內病毒式營銷相對成功的案例。此外,例如「《步步驚心》VS憤怒的小鳥」惡搞圖片、「《步步驚心》和《宮》女主角你更喜歡誰?」的投票活動,這都屬於電視劇營銷經常用到的方法。
話題傳播是最有效的傳播方式,能夠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的特點進行傳播,並且能夠吸引受眾進行內容的自由發揮進行二次傳播,擴大傳播面。此外,基於電視劇本身的相關元素策劃的互動活動和周邊產品也是進行話題傳播的重要載體。
4.新媒體、戶外媒體多角度助力營銷
要想抓住互聯網原住民的注意力,新媒體平台的力量不可小覷。看網路視頻的高發人群基本為80後90後年輕觀眾。社交媒體的熱度與電影票房呈正相關關系,同樣社交媒體對電視劇的收視率與點播率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如今社交平台的渠道更加開闊,比如直播等新形式傳播的興起,也使得影視劇的宣傳更加得心應手。
比如影視劇中的演員可以藉助於直播平台或者社交平台與粉絲進行互動,這樣的互動能夠大大打動影視劇的人氣,藉助於明星的影響力,將明星的粉絲轉化為影視劇的忠實觀眾。
以上就是高端營銷推廣平台鹿豹座總結的關於電視劇營銷中的一些小的策略和技巧,這里只是簡單的介紹,更多詳細和全面的內容可以關注鹿豹座官網,為您提供關於影視劇宣傳的案例、策略等一整套內容,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影視劇的網路推廣。
⑩ 明星們除了演電視劇電影,還有哪些自我宣傳的好手段
明星們除了演電視劇,電影,還有哪些自我宣傳的好手段呢?我覺得明星去參加一些綜藝活動,就是一種很好的宣傳,他們去參加綜藝節目,提高他們的出鏡率,就會讓觀眾更深的認識他們。
我想作為這些明星的粉絲,他們肯定是希望他們的愛豆有一些好的作品來證明自己,希望他們越來越好,有一個好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優秀。明星除了演電視,電影,還有很多的自我宣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