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不能多聽蒸汽波
因為聽蒸汽波是一種漂浮的感覺,不能離太近。
蒸汽波(Vaporwave)是一種藝術運動延伸出的音樂流派,任何人都是可以聽的,而且有利於提升一個人的音樂修養。此外蒸汽波是一種網路流行用語,可能指的是某一類音樂,也可能指的是其他一些什麼東西。
蒸汽波特點
在2010年代初期出現了一些IndieDance,如seapunk,bouncehouse,或chillwave,以及更廣泛地說,電子舞曲。
雖然有很多的多樣性和模糊性的亞風格類別和信息傳達,vaporwave有時既是批評和諷刺後工業時代的消費主義社會,80年代的雅皮士文化,和新世紀音樂,但同時那種低保真音質和AlbumArt展示了好奇與迷戀的懷舊文物。
這類作品側重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美國、日本流行文化元素,包括城市生活、購物中心、商業廣告、電子游戲、科技和早期互聯網等,也受到賽博朋克科幻的影響。其音樂大量使用同時代的沙發音樂、滑順爵士樂、電梯音樂等商業音樂作為素材,進行采樣和編輯。
❷ 2022下半年,你最期待定檔的新片是哪部
新片預知質量
「能把我難倒嗎」「倒了倒了倒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還活著。壞消息是地球毀滅了,地球毀滅了我還活著......」從新片的小樣來看,聽到演員的聲音就有很強的代入感,毫無出戲的感覺。那些台詞,那些畫面,既熟悉又陌生,讓人有很強的觀看慾望。而且,影片的畫面質感強烈,有《流浪地球》的同感,也是看得出是「斥巨資」做了很好的特效,非常值得期待。
❸ 蒸汽波是什麼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1、蒸氣波(英語:Vaporwave)是一種電子音樂類型,出現於2010年初的互聯網社區,隨後逐漸從網路模因發展成為了藝術運動。
2、這類作品側重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美國、日本流行文化元素,包括城市生活、購物中心、商業廣告、電子游戲、科技和早期互聯網等,也受到賽博朋克科幻的影響。其音樂大量使用同時代的沙發音樂、滑順爵士樂、電梯音樂等商業音樂作為素材,進行采樣和編輯。
《Vice》的米歇爾·洛克(Michelle Lhooq)表示,即使蒸氣波的素材來自「糟糕」、「垃圾」的商業音樂,但蒸氣波並不是為了模仿或者重新創作商業音樂,而是把商業音樂變成「更性感」的合成音樂。參與者將蒸氣波的風格稱為「美學」,為了與自身風格一致,常使用全形字元寫作AESTHETICS。
蒸氣波表現出了對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和全球化一種模稜兩可的反思。一方面,有評論者認為蒸氣波是反資本主義和反消費主義的,以反諷的手法對其進行批判;同時也有評論認為,蒸氣波體現出對昔日繁榮社會的懷舊情懷,表現出復古未來主義。
而個人電腦和影音娛樂等科技元素,喚起了人們的文化記憶,以及昔日烏托邦主義遠景破滅的嘆息;而《布魯克林鐵路》雜志的一篇評論則表示,蒸氣波表達了對當下政治失敗和社會異化的不滿,但與朋克搖滾的那種「原始的能量」相比,蒸氣波則側重於被動的接受,表現出失落和委靡不振的情緒。
(3)科幻電影蒸汽波擴展閱讀:
蒸氣波在音樂出現後衍生出一系列的視覺元素,通常包括:
1、粉紅和粉綠色等粉彩色的配合(常見於1980年代的裝飾風藝術設計風格)
2、棕櫚樹和陽光與海灘(取自邁阿密的明媚風光,尤如1984年邁阿密風雲劇集嚮往的生活)
3、古希臘雕塑和建築(1980年代購物商場,尤其美國,喜愛選用的元素)
4、低解析度和壓縮失真的濾鏡(模仿當年的陰極射線管電視機和VHS家用錄影系統)
5、虛擬實境網格(源於1982年電影TRON電子世界的概念)
6、80年代大眾傳媒的產品廣告(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諷刺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嘗試塑造的美好願景)
7、日語文字和日本動漫的像素平面藝術(1980年代資本主義下的日本在文化和市場地位舉足輕重)
8、早期電腦設計及3D繪圖(1990年代操作系統Windows 95剛普及和互聯網的興起)
9、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的圖片(2001年的911事件彷佛象徵20世紀正式完結)
❹ 什麼是蒸汽波(vaporwave)
蒸汽波(Vaporwave)是由一種藝術運動延伸出的音樂流派,多從20世紀80—90年代的歌曲中采樣,復古動感,舒緩流暢,有水汽彌蒙之感。
在2010年初期出現了一些Indie Dance,如seapunk,bounce house, chillwave,以及電子舞曲。這為Vaporwave找到了一個起源。
蒸汽波藝術
對於二十世紀的人來說,1995年的東京就是未來。賽博朋克科幻小說巨匠William Gibson有一句簡單粗暴的話「Modern Japan was simply Cyberpunk」東京簡直就是銀翼殺手的那個城市。具體來說是東京澀谷區,潮濕的、充滿水蒸汽的、城市街道的川流聲、地下水管的流水聲、路邊電器店裡電視的聲音。
Vapowave是一種受cyberpunk影響的網路在線藝術,這類網路在線藝術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60 70年代的前衛藝術運動激浪派(Fluxus)里的郵件藝術,主要通過郵政系統進行作品的製作、發送與展示。這一運動不但產生了豐富的藝術作品,而且最先建立起了世界范圍內的藝術家網路,並將「互聯」和「社區」的概念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