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包青天 包公 電視劇 1986 包公是什麼生肖 包公祠 包公斷案的小故事20個 鍘美案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包公祠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復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包公的故事
有一個無賴,把一個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裡,保證知道這位老農是無辜的,就答應一定會幫老農洗刷罪名,也會讓那個無賴得到應有的懲罰。
包公的故事
包拯告訴農民,你照我說的做,回家以後把自己家中的牛殺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換一些錢自己用。
按照當時宋朝的法律在民間私自殺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許可下,那名老農就真的回家吧牛殺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農民殺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馬漢,給我把這個舉報的人抓起來,人們都蒙了,說包公你怎麼不去抓那個犯法的農名啊,包拯說農民殺牛是經過我的允許的,倒是你,為什麼把農名家牛的舌頭割了。
這下告狀的人啞口無言,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驚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農名的事件從實招來。
在場的人沒有不佩服包公斷案的,原來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計,他假裝不知道有人要害農民,故意賣個破綻,讓這人一位自己的計謀得逞。包拯乾脆將計就計,來個欲擒故縱,最後再來個瓮中捉鱉,殺他個措手不及,還農民一個公道,給不法分子應有的懲罰。
其實包拯在就到牛舌頭被割的報案後,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說策劃的著一些,就是等著被法分子自投羅網的,這一前一後的妙計足以見得包公斷案手段的高超。
包公鍘侄
包公鍘侄是京劇的有名劇情,是京劇著名劇目《鍘包勉》中的一段,雖然經過後人演藝有了很多藝術加工,但是全劇都變現了一個主旨,就是包青天鐵面無私的優秀精神。
包公鍘侄
包拯的親侄子包勉,在做了地方官之後,行為不檢點,絲毫沒有包拯的半點作風,他貪贓枉法,本以為能夠逍遙法外,但是作惡多端,人神共憤,最終紙包不住火,事情敗露,案件的處理上幾經周轉,就應差陽錯的到了包拯手上。
包拯看了之後,非常生氣,沒想到自己侄子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為難。為了渲染包拯的糾結和烘托出最後決定的偉大,京劇中的包拯被設定成一個從小失去父親的悲慘角色。所以包拯的童年都是和包勉的一家一起度過的,包勉的媽媽對待包拯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包拯從來不叫嫂子,而是叫嫂娘,嫂娘從小對包拯恩重如山,而這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兒子,在公私兩難的選擇間,包拯隨後選擇了貫徹自己的執法風格,他選擇大義滅親,就下令斬了包勉,然後再向自己的嫂娘賠罪道歉。
其實依據清代著名的《三俠五義》里記載的,包拯的侄子是叫包世榮,在京劇里改編為包勉,原著里是龐太師想要設計陷害包拯,戲劇里是包勉自己違法被抓。原著里包世榮是因為被冒名頂替,是被冤枉的,好在最後洗刷了冤情。
戲劇里為了歌頌包公的鐵面無私,包勉被殺,藝術作品雖然對歷史有改動,但是都是為了表達人們對包拯的喜愛。
包公審烏盆
《包公審烏盆》是中國的劇情電影,在1967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瓦缸店主人丁萬想要李浩身上的錢,就把他毒死了,之後李浩的屍體被扔到瓦窯里燒成一個烏盆,有人來買夜壺的時候,丁萬就順便把這烏盆也送給他。
包公審烏盆
該電影由《包公傳》改編,瓦缸店的主人丁萬看中了李浩身上的巨款,就下毒手把李浩毒死了,人死後為了毀屍滅跡,丁萬把屍體扔到燒窯的瓦窯里燒成一塊烏盆,還把這烏盆送給了前來買夜壺的陳清。
陳清晚上睡不著,突然聽到有人叫他陳公子,看到是白天送的烏盆,烏盆把自己慘痛的經歷告訴了陳清,希望陳清能為他上報包大人,讓包大人為自己做主。
陳清夫婦帶著烏盆去見包大人,在橋頭遇到丁萬,指責丁萬謀財害命,但是烏盆在白天不能說話,陳清夫婦只能等到晚上再帶著烏盆去拜訪包大人。
包拯聽完陳清的話,想時間竟然還有如此詭異的事,他決定審問烏盆,勿噴不說話,陳清被打出衙門,烏盆說衙門前有門神,我的魂魄不能進入。
晚上的時候,陳清擊鼓伸冤,他帶著烏盆從後門進入,包大人問烏盆有什麼冤屈,烏盆又什麼都不說,陳清快急瘋了。原來李浩死的時候什麼都沒穿,他不能這個這樣子見包大人。
包拯就脫下哎自己的官服蓋在烏盆上,李浩的冤魂這才像包拯匯報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包大人聽了下令捉拿丁萬夫婦,並將他們依法處置。
包公探陰山
包公探陰山是我國傳統曲藝京劇中的劇目之一,戲曲取材於《三俠五義》京劇也有叫《鍘判官》的,此外淮劇和豫劇都有這一塊的曲目,電視劇《包青天》中也有明確講述。
包公探陰山
說的是,顏查散和書童上京趕考的時候,住在劉金蟬的家裡,有一個有錢的大官員馮君衡想娶柳家的千金,就到劉家殺了叫秀紅的人,然後還陷害顏查散,結果顏查散被抓到監獄里去了,之後他又指使王奇把和顏查散同行的書童毒死。
包拯和王朝馬漢到地府的時候,發現生死簿的數字被篡改了,包拯大驚失色,他發現顏查散的壽命從原來的69歲變成只有29歲,小鬼告訴包拯是因為紅判官篡改的,包拯要紅判官出席,他被包拯判為斬刑,隨即虎頭鍘被搬上閻王殿,紅判官被戰死。
閻王爺讓人把顏查散那一段改回來,幾天之後,是馮君衡大喜的日子,他以為自己能順利娶到柳家千金,絲毫沒有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有半點悔改之情。他在途中被開封府的官員抓起來,包拯升堂,讓馮君衡的上司陪審,為的就是讓他看清自己的手下做出的骯臟勾當。
一開始馮君衡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但是王奇供出馮君衡就是毒殺呂墨的真凶,王奇因為貪心,謀財害命被包拯斬首示眾,顏查散因為是被誣陷的,罪名已被解除,包大人還了自己清白,就被無罪釋放了。
而馮君衡這個幕後黑手,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當然不能讓他有好下場,包拯宣判鍘刀之刑,被壓上虎頭鍘給削了。
包公夜審陰間
包工夜審陰間是出自《探陰山》這個劇目,而探陰山這個故事在諸多戲劇作品、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關於包拯為什麼能來訪陰陽兩界和他又為什麼能掌管陰間的制度,這當然是文學的藝術加工,但是這無疑也是對包拯的嘉獎。
包公夜審陰間
包公夜審陰間說的是:少女柳金蟬在元宵夜賞燈會的時候,被街頭的無賴誘拐到家中,被無賴逼婚,但是柳金蟬誓死不從,被李保用蠻力勒死。李保看死人了自己也害怕,就想毀屍滅跡,在轉移屍體的時候被書生顏查散看到。
這李保是個無賴,他嫁禍給顏查散,結果當地的知縣下令將顏查散處死,顏查散向包拯救助,包拯就下到陰間去一看究竟,他命令判官視察生死簿,生死簿上寫著柳金蟬被顏勒死,包拯不相信,他又到陰間,這次看到了柳金蟬的魂魄,問她究竟是誰害死自己的。
包拯還從小鬼中得知判官是;李保的舅父,因為判官想要保護李保,才篡改的生死簿,包拯就搬來虎頭鍘,把陰間的判官給斬了。回到陽間,他還顏查散一個清白,把李保轉啊歸案。
為什麼包拯能夜審陰間,原來包拯小的時候他火眼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有一天包拯路過一個宅院的時候聽到有人呼救,包拯看到倆個小鬼想要把一個女子拖到陰間去,包拯就跟著去一探究竟了,結果原來這女子陽壽未盡之時小鬼想要抓這女子,包拯就大鬧閻王殿,這之後,包拯就在無常殿當起了無常爺。包拯就變得能夜審陰間了。
包公鍘陳世美
清代官員陳世美據說是戲劇《鍘美案》的原型,戲劇中的陳世美是均州人,在《均州志》中記載著的陳世美是順治年間考中的進士,他出生於仕官之家,曾經當過河北某地的知縣,後來被康熙賞識,升職為貴州的分守思仁府當按察使。
包公鍘陳世美
陳世美在歷史上是由明確記載的人,在均州當地,還有民間發現的記載陳世美的碑文,陳世美為官清廉,他體恤民情是大清官,深受當地百姓愛戴,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罪名似乎是不存在的。有人說陳世美是嫌貧愛富,還說他殺妻滅子,做了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但這寫都是嫉妒他才能的人捏造的虛假事實。
那麼清朝的清官陳世美為什麼會被宋朝的包拯給鍘了呢?我們熟知的《鍘美案》在歷史上傳唱已久,讓劇中人物陳世美遭眾人唾棄,背負罵名,但現在看來《鍘美案》似乎是戲劇舞台上的「冤案」。
據說清朝的時候有一個戲班子,在看秦香蓮抱琵琶,但是看戲的人很多,他們覺得戲太短了,唱不了多久,就不願意離開,掌班的沒什麼辦法,就在正戲前加了一個特殊環節。
這戲一演就演到了中午,當時演到陳世美的手下追殺秦香蓮,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眼看戲又要結束了,這時有人就喊,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一時間都向戲台上砸來,掌班的慌了,趕緊溜到後台,不敢露臉。
這時候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沒換身形,掌班的靈機一動,就讓包公到台前就這往下唱,包公說你糊塗了,我是宋朝大官,人家是清朝的,怎麼唱。掌班的說現在是酒場,你再不出來,大家可得把這檯子拆了不可啊。
包公就帶著王朝馬漢一幫人上場抓陳世美去了,從這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包公斬包勉
包公斬包勉這個是《鍘包勉》是京劇裡面著名的劇目,主要是講包公的親侄子犯了法,包公沒有顧及親戚的關系,反而大義滅親斬殺了包勉的故事。那歷史真有這件事情嗎,接下來一讀便會知曉。
陸毅扮演包拯
先來說說這個故事的具體內容。包公的親侄子包勉在地方擔任地方官,他仗著自己的權勢竟然貪贓枉法,最終事情敗露。案卷經過幾個回合,最後到了包公的手上。包公在看完案卷之後,非常生氣,但是是自己的侄子又十分為難。包公在劇目中自小就失去了父親,是由包勉的母親撫養他長大,所以他稱呼她為嫂娘。嫂娘對他恩重如山,包勉又是嫂娘唯一的兒子,包公左右為難。但是在公私兩難之中,他選擇了前者,決定大義滅親,決絕地斬下了包勉的頭,然後又回到赤桑鎮向嫂娘認錯。
這是戲劇裡面的情節,在真實的歷史上並不存在,民間是為了想歌頌包拯的鐵面無私而進行編寫的劇情。真實的歷史中,包公斬共勉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按照宋朝的規定,如果法官與被告人有親戚關系,或者是姻親關系,是需要迴避的。包公與包勉是叔侄的關系,如果包公選擇大義滅親,就會觸及到宋朝的法律,因此就產生了一個悖論,包公是知道規定卻還要犯法,這怎麼能說他是「官清如水」呢?再說宋朝那時候的法律更廣泛、更仔細,而且也相當嚴格,所以說這個故事是編劇編造的,並沒有什麼真實的依據。
包公陳州放糧
包公陳州放糧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面的其中一個故事,出現在小說中的第九回合到第十四回合里,主要是講述包公奉命去陳州考察賑災的情況,用龍頭鍘鍘殺安樂侯龐昱的故事,後來被世人廣為流傳。
周傑飾演包拯
那我們來看第九回合中所講述的主要內容。因為陳州三年大旱導致了百姓顆粒無收,過著十分貧苦的生活。包公讓公孫策寫謄清,裡面的內容是為陳州放糧,同時還直言皇帝用人不當,有頂撞皇上的意思,公孫策看到之後非常驚慌,但是又不得不從,已經想好明天要辭官了。
等到第二天,包公上朝上交了摺奏,沒過多久,就召見了包公。皇帝在看了包公的招於之後,剛開始非常生氣,但是後來一想包公也是為了國家,忠心為主的份上,從怒氣又轉到了喜悅,立馬召見了包公。在相互交談之下,如果直接說去陳州放糧會有很多的弊端,因此皇上又加封包公為龍圖閣大學士,同時仍然是開封府事務,前往陳州考察放賑的事情,並且關心一下民情。包公對於加封並沒有謝恩,跪下啟奏說:「我沒有權柄,百姓並不會服我,恐怕很難奉詔。」於是,皇上又裳了他御札三道。
公孫策自從包公入朝之後,便變得提心吊膽,心裡是想要收拾包袱走人,但是又會覺得自己妖言惑眾,於是只好等待消息。忽然聽到一聲叫喊,以為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卻聽到說包公加封了龍圖閣大學士的職位,皇帝派他去陳州查賑。
包公錯斷顏查散
《包公錯斷顏查散》是東北二人傳中的正戲,同時又把它叫做《五鼠鬧東京》或者是《包公游陰》。不過,這個劇目雖然是一個傳統的劇目,但是因為虛擬出來的場景,同時在劇中涉及到陰陽兩界的事情,因此被很多人認為是迷信的思想而被塵封了好多年。
包拯畫像
《包公錯斷顏查散》雖然說是一部荒誕的故事劇,裡面有陰曹地府,故事看起來十分離奇,但是實際上卻有很大的意義。因為根據以往的戲劇作品基本都是在贊揚包公深明大義、明察秋毫的形象,但是這部戲劇卻說的是包公也有犯錯誤的時刻。這使得包公的形象更加真實,更貼近於普通人,作為一個普通人當然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所以,這個戲劇的意義還是比較深遠的。
再來說說這部戲劇的主要所講的內容。一位名叫劉金蟬的民女被賊人李寶所殺害,她的父親卻誣陷是顏查散所為,包公因此錯斬了顏查散。因為顏查散的屍體沒有倒下,包拯就去了閻羅殿中去尋找生死薄,但是生死薄上卻沒有顏查散的名字。回到人間之後,包拯慌忙跪在上說:「今天要是我錯斬了你,錯斷了你的案件,那就讓我的兒子為賊,我的女兒為奸。」話說完之後,顏查散的屍體倒下了。包拯兩次去看生死薄,仍然沒有看到顏查散的名字,於是就叫來了死者來進行對質,結果發現自己錯殺了好人。第三次查看生死薄的時候發現生死薄的縫中有一張紙,上面寫著「顏查散73歲」,但是當時顏查散才23歲。之後,顏查散的冤魂化作耗子大鬧東京,宋主讓宰相想辦法,於是就從王母那借來了狸貓抓住了老鼠。
包公夜審郭槐
在仁宗年間,有一個盲眼老婦李氏帶著一個名叫梅娘的義女在鄉下生活,她們主要靠賣菜為生。李氏總是自稱為「哀家」,梅娘只是認為李氏可能精神上有些問題。其實李氏就是真宗的妃子,在產下龍子之後被劉氏算計,不但將她的兒子換掉,還差點被打入冷宮。劉氏忍辱負重二十多年,只是想再看一眼自己的兒子。
包公臉譜
當年的劉妃現在已經是太後了,在去燒香的路上遇到了劉氏,覺得她特別像當年的李氏,於是郭槐趁劉氏眼盲,便將她騙入了宮中。雖然李氏眼睛瞎了但是她還是有智慧的,在郭槐和劉後面前裝瘋賣傻,太後對她也沒有辦法。
包拯因為殺了八賢王的舅舅而惹怒了八賢王,於是八賢王慫恿皇帝讓包拯罷官。展昭為了包拯,潛入宮中向郭槐求情,誰知知曉了秘密,於是設下機關,將李氏帶回了開封府。李氏向包拯證明了自己的身份,但當時遇到郭槐來訪,決定偷偷離去。郭槐知道後,大為驚恐。包拯發現郭槐可能隱藏著一個大秘密,於是便想求得八賢王的幫助。但是八賢王卻沒有幫助他,反而勒令包拯離京。
包拯趁著仁宗在燒香的時候讓他們進行會面,這才讓他們得以見上了一面。之後,包拯又知道了八賢王也知道此事,於是就上門拜訪,最終打動了八賢王,八賢王將事情全部告訴了皇上。但是郭槐卻不承認自己的罪責,包拯讓人假扮鬼魂來試探郭槐,郭槐最終招供。
包公打鑾駕
《打鑾駕》是京劇的重要劇目,跟這個內容差不多的有川劇的《打鑾清宮》,漢劇的《打金鑾》,另外滇劇、秦腔、河北梆子等都有這個劇目,這些劇目的內容都是根據著名的古典小說《三俠五義》中的第久回合和第十五回合所改編的,但是又與原著有些不同。
周傑飾演包拯
在原著中,被包公鍘的是國舅龐昱,龐昱是龐太師的兒子,但在戲曲中的國舅卻是馬龍;原著中是寫國舅龐昱憑借自己的權勢剋扣賑災的糧食,強搶民女,有人把龐昱的罪名告到了包公的府中,包公上奏皇帝,想要親自去查賑,並且讓公孫策來設計御賜的同鍘以此來震懾那些貪官污吏,戲曲中將此段改編成了馬妃千般阻攔不讓包公去查賑,裡面的劇情相當曲折,從而體現出包公的鐵面無私的辦事方式。
我們來看一下在戲曲中這段的大概內容吧。戲劇中稱在宋仁宗的時候因為三年的乾旱,使得陳州顆粒無收,政府發放糧食和錢幣來救濟百姓。皇帝先是命令馬龍前往賑災的地區,馬龍仗著馬妃的勢力,在陳州胡作非為,還剋扣了百姓的糧食。災民高發了馬龍的行為,皇帝大怒,即刻召回了馬龍,命包拯去查辦關於剋扣的事情。包拯先是不願意去,但是最後發現不能推辭於是奉命前往陳州。馬妃知道包拯鐵面無私,如果讓包拯知道了這些事情,恐怕國舅的地位不保,自己也可能失寵,於是就設計來阻攔包拯出行。
包公陰陽判
包公陰陽判其實就是電視劇《包青天之陰陽判》,《陰陽判》是台灣的影視劇《包青天》里的一大主題的故事。大致的劇情是這樣的:在京城大街上,一名身穿藍色衣服的男子緊追一名女子,該女子在開封府的門前中箭,被府內的人得救。展昭上前追那名藍衣男子,發現那名男子和另一名女子正在打鬥,該女子名為九奶奶,是當時震遠鏢局總鏢頭妻子的丫鬟。
《包青天之陰陽判》之包拯
九奶奶在江湖中受到何路英雄人士的敬仰,威望很高。而那名中箭的女子名為張怡芬,是神運算元的弟子,也是九奶奶所要找的人。
藍衣男子再一次進開封府行刺張怡芬,被展昭等人救下。在危急時刻,藍衣男子使出暗器竹蜻蜓脫身,當年的震遠鏢局總鏢頭就是死於竹蜻蜓,可見竹蜻蜓的威力。該名男子名為阿星,是樞密院的人,也是禁軍指揮官。他與文耀庭是同門師兄弟,並受文耀庭的差遣,曾經聯合將魏總鏢頭殺死。文耀庭怕事情被抖露出去,於是將阿星殺死。張怡芬已經料到阿星會被殺死,於是說出自己中毒箭而沒有中毒的原因:當年她的師父被人殺害,毒葯天絕散被偷,放在竹蜻蜓上的毒葯就是這種劇毒。因為他喝了師父的神仙露。所以百毒不侵。後來他來到洛陽以算命為生,遭到阿星的追殺。
最後張怡芬被九奶奶留下,讓她幫忙尋找震遠鏢局唯一的傳人。
⑵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
⑶ 1980版豫劇電影《包青天》飾演陳世美的演員是誰
阮靖。
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改編的豫劇戲曲,《包青天》講述了宋朝大清官包拯不畏權貴,包拯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包公」。
劇情 :
包拯為民伸冤處死殺妻滅子的附馬陳世美,這一民間廣為傳頌,家喻戶曉的故事。 宋仁宗年間,湖廣有個讀書人,名叫陳世美,此人做官心切,於是埋頭苦讀,不分白天黑夜。不久,京城大試,陳世美進京趕考,一去3年,杳無音信。
⑷ 豫劇包青天經典唱段有哪些
包拯:說什麼青天不青天,這官司問著實在難。
你沒有抬頭往上看,宋王爺的聖旨到堂前。
三百兩紋銀交給你,回鈞州路上做盤纏。
吃一半留一半,留下一半種莊田。
送你兒子把書念,光念書不要再做官。
你丈夫若不是高官做,怎會舉家不團圓?
這官司我不能秉公斷,對不起足下黃土頭上的青天!
香蓮:實指望告狀把天見,青天又被這烏雲瞞。
說什麼你是包鐵面,看起來官官相衛有牽連。
三百兩紋銀我不要,屈死俺,俺再也不喊冤了。
包拯:回來!
不能為民報仇冤,我算得什麼包青天?
叫王朝和馬漢,鍘口以內填犯官。
皇姑:國母做主!
國太:皇兒!
國太在此誰敢斬?
香蓮:萬民呼你包青天!既然被告你不敢斬,
來來來先斬我黎民秦香蓮!
包拯:一句話如同那霹雷閃電,一腔熱血往上翻。
擊鼓!鳴鑼!擊鼓鳴鑼響三點,
天大禍事包某承擔!
開鍘!
豫劇《包青天》內容簡介
該劇以北宋年間鍘美案為背景,講述了秦香蓮的丈夫陳世美進京趕考,數年無音信,適逢家鄉連遭荒旱,公婆餓死,香蓮帶領兒女尋夫。不料,得知陳世美考中狀元,並招為駙馬。陳世美壽誕之日,香蓮闖宮而入,陳竟昧心不認,反將香蓮母子三人趕出宮去。
三朝元老王延齡得知此情後,教香蓮假扮唱歌詞的村婦,在酒席宴前借唱戲陳,陳仍不相認,並將香蓮趕出京城,暗中命家將韓琪殺人滅口。韓琪追至廟中,聽香蓮哭告實情,不忍殺害,毅然將香蓮母子放走,自感難以復命,自刎而死。
香蓮悲憤已極,前往包拯處控告,包公准狀後,召陳世美來與香蓮對質,陳世美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包拯不畏權勢,鐵面無私,抗旨怒鍘陳世美,為香蓮申冤。
⑸ 豫劇黑臉王名角李斯忠,還有誰唱包公唱得好
我個人喜歡李斯忠 和吳心平 我更喜歡李斯忠 不管是唱腔 還是表演 簡直神了 就說京劇大師的尚長榮出演的包公 都沒有李斯忠演的棒 豫劇的黑頭戲比較少 豫東戲是以紅臉為主 豫西戲則是以 旦角為主 這幾年黑頭戲更少了
⑹ 扮演包公的豫劇名家是誰
扮演包公的豫劇名家:李斯忠(1921~1996),著名豫劇大師,豫劇第一黑頭,豫劇凈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劇李派宗師。
【李斯忠簡介】
李斯忠(1921~1996),男,豫劇凈角,著名豫劇大師,豫劇第一黑頭,豫劇凈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劇李派宗師。曾用名銀忠,字海清,藝名暑龍。商丘市寧陵縣人。自幼家境貧寒,7歲時學唱民歌,12歲拜王家玉為師,17歲出科,因嗓音洪亮綽號"八里嗡"、"黑臉王"。曾任河南省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經歷】
李斯忠同志是豫劇著名「黑頭」演員。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生於河南省寧陵縣柳河村一個貧農的家庭。他七歲給地主放牛,十二歲在民權縣李庄寨拜王甲玉為風專攻「黑頭」,入科學習七十二天即能登台演出。科班學戲十二出,他擔任主角上演的就有十一出。如《秦香蓮》、《鍘趙天》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嚴嵩《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陳乎打朝》中的陳平等角色。李斯忠十七歲正式出科,在商邱快樂戲院登台上演。因其嗓音宏亮,作派豪邁,初出茅廬就一嗚驚人。當地群眾給他送了個外號叫「嗡八里」。解放後,李斯忠分到寧陵豫劇團。一九五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五六年參加了全省戲曲觀摩演出,他主演的《司馬茅告狀》,榮獲演員一等獎。一九五八年他與崔蘭田合作為敬愛的周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一九六零年調河南豫劇院二團。在一次由李先念同志陪同為越南政府胡志明主席的招待演出結束後獻花時,胡主席曾幽默的說:「這一朵鮮花應獻給誰況獻給包公吧,因為他最正直」。
【徒弟】
李斯忠的親傳弟子有王清海、蘭力、李娜(女)等,再傳弟子有李根旺、李根栓、楊艷玲、邢愛玲等。
【藝術特色】
李斯忠為人誠懇正直,在藝術上精益求精。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為凈行演員卻非常講究唱功技巧,很注意博採眾長,廣泛吸收借鑒別家唱法技巧,以豐富自己的演唱經驗。他喜愛「紅臉王」半說半唱、偷字閃板的唱法和「花臉爺」高亢自然的聲腔藝術,細心研究琢磨,以提高自己的唱腔技巧。如在《劉墉下南京》和《坐定遠》中都採用了半說半唱、偷字閃板的技巧。在李斯忠的其他名段中,如《下陳州》中的《十保官》、《司馬茅告狀》中的《十大狀》,都可以看出李斯忠對前輩老藝人演唱技巧的學習和運用。他還注意向兄弟劇種學習,如《見皇姑》中「踢莽下跪」的動作,就是采自京劇麒派;《鍘美案》中「跺地一蹲」的動作,學自裘盛戎老先生;《下陳州》中《十保官》的動作造型則學自一位秦腔藝人。在吸收中,他能做到取捨有度、融會貫通,把兄弟劇種中的精華巧妙地融進豫劇中,豐富了豫劇唱、念、做、打的技巧。
李斯忠同志的唱腔,以豫東調」為主,剛健豪邁,如「十保官」這段唱腔,旋律變化雖然不大,但通過他演唱技巧上的處理,如掌握仰、揚,頓』挫,運用偷字閃板,再加上他嗓音宏亮,作派威嚴雄偉,演唱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因此,能成功地表現出包公不畏權勢和鐵面無私的性格特徵。他經常強調唱腔必須結合劇情和從人物性格出發。如:老包為人直正無私,執法嚴明,善辯奸偽,有柔有鋼,萬不可演成猛張飛。在唱腔上也要朴實大方,不可華而不實。在聲音上更不可聲嘶力竭憑嗓子嗡,否則,好嗓子也不一定能喝好此如《勸美》這段唱陳他就選用了「栽板」、慢板轉流水板。開始節奏自由、徐緩,給人以心乎氣和誠心相勸的感覺,接著進入抒惰性比較強的促板,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隨著感情的發展進入流水板,便義正詞嚴的指責陳世美貪圖富貴、忘思負義。同時還想進一步挽救他,希望他能認下香蓮母女,回心轉意。這段唱腔與《鍘美》一場的唱腔處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直言規勸有剛有柔;後者則鐵面無私,執法嚴明。通過演唱,從不同的側麵塑造了包公——這個人民心目申清官的藝術形象。
【藝術歷程】
李斯忠出生在貧窮的豫東,家中一貧如洗,幼年的他和老母親就靠著一架紡花車艱難度日。7歲時他因生活所迫,去給地主家當羊倌。放羊時,他喜歡放聲唱小曲。每逢周圍村莊演戲,他便偷偷跑去看戲,看後就模仿唱。他還根據羊倌的生活用「二八」、「流水」編了一段小曲:「有為王坐樹墩,滿朝文武把王尊。那一廂卧下『羯羔子』,這一邊立著『臊胡臣』。地有青草自己啃,不許抵角散了群。哪個不聽王的令,一鞭打恁命歸陰。」因常年堅持唱歌,他嗓子越唱越響亮,鄉親們都稱贊他有副好嗓子。民權縣李庄寨大平調姜廟科班的老藝人王甲玉聽到李斯忠的歌聲,非常喜歡他這個有藝術天才的小羊倌,1933年就吸收他進了科班學戲,那時他剛滿12歲。入科班之後,他專攻凈行。因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入科班72天即登台演出。在科班中,他共學了12出戲,其中擔任主角上演的就有11出,如<秦香蓮>、《鍘趙王》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嚴嵩,《陳平打朝》中的陳平等角色。
李斯忠17歲正式出科,在商丘快樂戲院登台上演,經常演出於商丘、睢縣、寧陵、柘城等地。因其嗓音洪亮,作派豪邁,初出茅廬就一鳴驚人。雖然他也演過張飛、關公、李逵、曹操、嚴嵩等各種角色,但他最愛演也是最擅長的則是「黑頭」。他一生飾演過黑頭的劇目很多,如《老包放羊》、《老包趕考》、《下陳州》、《審牌坊》、《秦香蓮》、《鍘趙王》、《斷烏盆》、《九頭案》等90多出,從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因他嗓音洪亮,似虎嘯獅吼,聲傳數里,加上他常演黑頭,身材高大,扮相威嚴,人稱「八里嗡」、「活包公」、「黑臉王」。大平調劇種後來在豫東一帶逐漸衰微,李斯忠又改唱豫劇。1950年,他從柘城縣大平調劇團轉入寧陵縣豫劇團。1953年,他任寧陵縣豫劇團團長。同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他主演的《秦香蓮》全劇。1954年,他被評為「河南省先進文藝工作者」,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李斯忠參加了河南省戲曲觀摩演出,他扮演《司馬茅告狀》中的司馬茅,榮獲演員一等獎。田漢看後稱贊「這是一個大悲劇」。該唱腔被灌製成唱片,北京寶文堂出版了劇本。這個戲的唱詞有310句,其中司馬茅就唱了210句,約佔全劇的三分之二,而且唱段多是「緊二八」、「快流水」板,節奏緊,速度快,感情激憤。若沒有洪亮的嗓音和演唱技巧,是很難演好這個角色的。司馬茅形象塑造的成功,充分顯示了李斯忠的演唱水平。
1958年李斯忠與崔蘭田合作,為周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受到周總理的稱贊。一次,他參加了李先念陪同接見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招待演出,表演了《鍘美案》。戲結束獻花時,胡主席曾幽默地說:「這一朵鮮花應獻給誰呀?獻給包公吧,因為他最正直。」1960年他調入河南豫劇二團,參加了現代戲《傳家寶》的排演,用黑頭行當塑造了一個老民兵英雄的形象,藝術上達到了新的境界。1980年,他參加了河南省流派演出,演出了《下陳州》,受到了同行和專家的好評;而後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周年獻禮一等獎。
李斯忠自童年入科班學戲,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為了在豫劇舞台上塑造不同年齡、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包公藝術形象,他永無止境地學習、探索、實踐。李斯忠在藝術上開拓創新,為豫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⑺ 豫劇中包公戲一共有哪些
豫劇包公戲《忠烈千秋》、《包公戲娘娘》、《秦香蓮》《包公賠情》《包公左監》《包公誤》《下陳州》《打鑾駕》《包公招親》 《包公說媒》《打龍袍》《包公賣鍘》《包公戲娘娘》 《二下陳州》《包公審案 》《包公辭朝》《探陰山》《二探陰山》《鍘趙王》《包公趕驢》《包青天》《鍘包勉》《鍘郭槐》。
⑻ 豫劇鍘美案中.包公的原唱是誰
李斯忠同志(藝名暑龍)是豫劇著名「黑頭」演員。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生於河南省寧陵縣柳河村一個貧農的家庭。他七歲給地主放牛,十二歲在民權縣李庄寨拜王甲玉為風專攻「黑頭」,入科學習七十二天即能登台演出。科班學戲十二出,他擔任主角上演的就有十一出。如《秦香蓮》、《鍘美案》中的包公,
⑼ 豫劇《包青天》經典唱段有哪些
豫劇《包青天》經典唱段有鍘美案,下陳州,包龍圖坐監,包公誤,探陰山,包公辭朝,鍘包勉,鍘四王,包公趕驢,斷烏盆等。公平,正義,不畏強暴,不畏強權是人們心中的期盼,而包青天就完美地滿足了老百姓的心理期盼,迎合了老百姓追求平等的心理需求。
豫劇的特點
豫劇原名河南挷子是河南省地方戲曲,在清代乾隆年間流行的一個歷史較為悠久的劇種,俗稱河南調,其聲調和高腔差不多,但邦腔時不用人和而用弦索代替。
然而豫劇一向是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聽眾聽清,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