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八面埋伏》中最後的(水下斗槍斗憋氣)太有創意了。
魔女嘉莉
2. 求經典電影
推薦幾個吧!這幾個我影響都很深刻!
《第九區》看完我久久無法平靜
《幸福終點站》拍攝手法不錯,整部電影場景就只在機場候機廳!
《平民窟的百萬富翁》這個也狂推!描寫成長的!看完可以學很多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肯定看了吧!巨NB
《海上鋼琴家》描寫在油輪上出生到生命終結豆在油輪上的一個鋼琴家!
《返老還童》出生時是個老人,越長越年輕!劇本很不錯!
3. 槍王之王下載 槍王之王高清 槍王之王劇情
電影資料
片名:槍王之王
又名:
英文片名:Triple Tap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港台
出品: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無限映畫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發行: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英皇電影
類型:動作 劇情 驚悚
導演: 爾冬升
編劇:
主演:古天樂 吳彥祖 蔡卓妍 李冰冰
分級:
上映時間:2010年7月1日
詳細劇情
《槍王之王》講述的是香港某基金經理關友博在實戰射擊比賽中奪冠,並結識了亞軍、警員莊子維,關友博巧遇搶劫案,他連續開槍擊斃了4名劫匪,成了市民眼中的英雄,其實關正是此事的策劃人,莊子維根據線索對關產生了懷疑,最終設局圍捕了關的故事。
《槍王之王》的第一男主角是古天樂飾演的基金經理關友博。他在I.P.S.C實戰射擊比賽中奪冠後攜槍離去,途中卻巧遇一樁劫案。為了拯救一名交通警察,關友開槍制止劫匪殺警。此義舉使得他成為市民眼中的英雄,然而關友博的手下敗將——也是調查此案的警官莊子維(吳彥祖飾)卻另有發現……
影片中,古天樂扮演了一位「人見人愛」的角色。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女護士阿Sa對他一往情深,女上司李冰冰跟他之間也有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曖昧情愫。不僅如此,據導演爾冬升現場爆料,他片中的手下敗將——吳彥祖扮演的警察莊子維也對他有超乎尋常的「欣賞」。
看點
由金像導演爾冬升執導,香港中生代兩位巨星吳彥祖和古天樂領銜主演的暑期檔重磅大片《槍王之王》即將於6月30日全亞洲同步上映,而近日官方也終於曝光了這部槍戰力作的終極版預告片。短短一分多的影象中包含了豐富的信息,最亮眼的莫過於帶有西部片凌厲風格的槍戰場面。
夜色中古天樂手持一把精心改裝過的比賽用槍,轉瞬間秒殺了6名重裝警員,整個過程處理得華麗而流暢。而最後兩大巨星的對決更是動人心弦,相隔數米,面對面拔槍對射,不禁令人想到了港片黃金時代的《喋血雙雄》、《辣手神探》等雙雄模式名作。這場殊死決戰到底誰勝誰負;錯綜復雜、懸念重重的故事,真相又將怎樣一步步浮出水面,令人期待的同時也不禁浮想聯翩。或許這支終極版預告片,可以觀眾略窺「槍王之王」的風采。
文戲懸疑豐滿 「你為什麼要逼我!!!」
據悉電影《槍王之王》的故事由一件震驚全港的持槍搶劫案展開,預告片中可以看到數額驚人的債券,而看似簡單的案件好像又與數起槍械殺人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微妙關系,而且這一系列案件的焦點似乎都集中在了古天樂飾演的關友博身上。年輕有為的基金經理是救人的英雄還是劫案幕後的黑手,最後他又為何會絕望崩潰地大喊「你為什麼要逼我?」,吳彥祖飾演的通吃黑白兩道的警察,與關友博惺惺相惜,卻又把他當做懷疑的重點,是公報私仇還是秉公執法?警隊抬著的棺柩誰的?扮相文質彬彬的林雪驚恐地嚷著「不要讓他們殺我」,水溝中的屍體又是誰?整個故事線索交錯,懸念叢生,迷霧重重。
感情戲錯綜復雜 「我傷害過你嗎?」
由於張柏芝因故不能出演《槍王之王》,所以原本為她量身定做的邵安娜角色改由金馬影後李冰冰出演,也正因此本片的感情戲引起了影迷的廣泛關注。預告中由阿SA出演的關友博女友婷婷,傷心地說道「為什麼你要騙我」,而關友博的上司邵安娜與他的關系也十分曖昧,令人猜疑。不但可以從短短一分多的影像中看到邵安娜與關友博親吻,更有吳彥祖飾演的警察與邵安娜言語交鋒的戲份,而阿SA透過鏡子似乎也看到了什麼而一臉茫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雨中邵安娜對關友博傾訴道「我傷害過你嗎」,更能看出兩人非比尋常的關系。感情線索錯綜復雜,但細膩的感情戲又是爾冬升的特長,令人充滿期待。
內心戲全面升級 「我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的槍戰片並非單純以激情火爆的槍戰場面作為最大的賣點,而是更加註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從電影《槍王之王》的這支終極預告片中就可以明顯看到這點。人物早已不是簡單的臉譜化善惡對立,而是側重於貼近真實矛盾的人性。預告片一開始就是古天樂飾演的關友博仰望夜空的思索畫面,本是前途光明的基金經理,卻一步步陷入犯罪案件中,從「我的出發點是救人」的英雄變成吳彥祖口中謀殺案件的重要嫌疑人。面對媒體的鏡頭,他苦澀地說道「我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人物內心的掙扎和迷茫不言而喻,最後那句「你為什麼要逼我」,更是關友博內心憤怒和痛苦的生動表現。較之10年前《槍王》中對心理扭曲的挖掘,《槍王之王》的內心戲全面升級,更注重表現面對現實,人物內心的真切矛盾。
職場犯罪 「你還可以回頭」
古天樂在《槍王之王》中飾演的射擊高手關友博是基金經理,被懷疑涉及金融犯罪問題,甚至一系列案件可能就是他鋌而走險的結果,不禁令人聯想到近期比較熱門的「職場犯罪」問題。雖然李冰冰在預告片中語重心長地說道「你還可以回頭」,但眾所周知這是條不歸路,只會一步一步走向罪惡的深淵。關友博本是青年才俊,最後竟然瘋狂地走上要與警察槍戰對決的地步。不難想到「收黑錢」、「貪污」、「潛規則」、「拿回扣」這些法制日報上的常見詞彙,《槍王之王》的故事,對於當下來講,確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槍戰場面 華麗冷酷與西部凌厲
既然是《槍王之王》,槍戰戲自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之前電影爆出拍攝花絮時,就有網友猜想本片的槍戰處理,是火爆激情還是冷峻肅殺,終結版預告片終於讓觀眾得以一窺真顏。夜色中古天樂手持一把精心改裝過的比賽用槍,轉瞬間凌厲而流暢地秒殺了不同位置的6名重裝警員,其中幾名還被准確爆頭,整個過程處理得華麗而流暢。不禁想到了《正午》、《黃金三鏢客》等電影的槍戰場面,《槍王之王》的槍戰就有種類似於西部片的凌厲風格,而且整個過程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加之急促的配樂烘托出一種緊張的窒息感,令人驚喜。
雙雄對決 力超《喋血雙雄》
預告片里中生代兩位巨星路燈下相隔數米,拔槍對決的場景不由得想起了港片黃金時代的《喋血雙雄》、《辣手神探》等雙雄模式名作,只不過那個年代的英雄們可以在槍林彈雨中浪漫從容地戰斗,白鴿教堂慢鏡頭為他們憑添了濃濃的詩意。而今天的槍戰片不再張揚激烈,而是傾向於烘托凌厲肅殺、生死一線的緊張感。吳彥祖和古天樂,兩位射擊界的頂尖高手,在夜色中如西部牛仔一樣拔槍對決,比的不是誰的槍火猛,而是真正的身手和勇氣。比之發哥時代的雙槍英雄,《槍王之王》這種帶著武俠小說般肅殺質感的雙雄對決具有很大的突破意義。
最大懸疑 誰才是最後的槍王之王!
終極版預告以雙雄燈下決戰前的對峙場面結束,算是吊足了影迷的胃口,最後古天樂憤怒的嘶吼更是令人浮想聯翩。到底這場為了尊嚴和正義的槍王之戰如何動人心弦,兩位頂尖高手誰又能獲勝,成為最後真正的槍王之王,而輸家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成了本片最大的懸念,看來只能讓觀眾6月30號走進電影院去親自見證這場中生代兩位巨星的終極戰斗!Solo lau/文
其他
關友博(古天樂飾) 古天樂飾演關友博關友博,金融才俊,前景一片光明的基金經理。在最新的實戰射擊(IPSC)比賽上,有著五年多玩槍經驗的關更是出盡風頭,擊敗首次參賽的警員莊子維。賽後路上,關友博因槍殺劫匪成為市民心中的大英雄,但卻因鬧市開槍遭手下敗將莊子維質疑,一時間關友博身陷囫圇。感情上關則是「腳踏兩船」,同時與婷婷和邵小姐保持關系。那麼他到底是大英雄,還是嫌疑犯,是多情種還是另有隱情?一切都等待揭曉……
莊子維 (吳彥祖飾) 吳彥祖飾演莊子維莊子維,警界型男,通吃黑白兩道的青年幹探。實戰射擊(IPSC)比賽上的微弱惜敗讓其心有不甘,但是通過比賽,讓他和關友博識英雄重英雄,成為朋友。而一宗「鬧市劫案」讓二人再次產生交集,心思縝密的莊子維認為事情並非看到的那麼簡單,他將關友博鎖定為嫌疑對象。有人認為其公報私仇,有人則認為其秉公執法,但是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隨著案情的逐步推進,原來幕後更隱藏著驚天大陰謀……
婷婷 (蔡卓妍 飾) 蔡卓妍飾婷婷婷婷,護士,關友博女友,外表看似脆弱實則內心堅強。職業的特殊性讓其多了一層神秘,不知不覺間,她成為了「鬧市劫案」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而在關友博面前,她是希望,只有和她在一起,才能讓關友博高度集中的工作之餘多了一份心安。但是「紅顏禍水」的讖語是否在他們身上上演,一切都未可知?不過莊子維正密謀利用關友博對婷婷的信任,加以破解縈繞在其心頭的種種迷局……
邵安娜 (李冰冰飾) 李冰冰飾演邵安娜邵安娜,關友博上司,女強人的背後卻藏著一個小女人的心。邵小姐在事業上的風光八面,但在感情上卻未盡人意。這些年來,關友博正是得力於邵小姐的提拔,使得事業一帆風順。除了工作上的上下屬關系,二人私下的關系也頗為微妙。因此,關友博一直想從邵的陰影中走出去,但是邵的愛之深,護之切讓其無處可逃,難道只有這么下去?二人陷入了情感與事業的雙重糾葛……
4. 槍王之王的影片評價
正面觀點
《槍王之王》的開場比較不錯,斗槍跟著搶劫,之後古天樂又遭遇法律個案,到底有沒有罪,這些都算是比較有看頭的。一個明顯的變化便是不再像以往那麼寫實,而是嘗試朝華麗的警匪片方向發展,精心設置,機關重重,給觀眾更多想像空間,結局更是讓人意外。
《槍王之王》作為一部以射擊為主題的電影,也自然少不了心理戰。片中最主要的劇情,也都是由一些心理描述來推動。古天樂的高智商角色,利用自己對槍械超神入化的了解,從一開始就讓吳彥祖的角色陷入迷茫,並且很快讓其消除了對他的懷疑。但最終由方中信飾演的更強大的「槍王」,道出了各中的秘密。這其中的劇情撲朔迷離,亦真亦假,層層遞進,命運與巧合穿插其中,可以想像編劇是花足了心思。
《槍王之王》是吳彥祖與古天樂十年內合作的第四部電影(《野獸之瞳》、《門徒》、《竊聽風雲》)。古天樂扮演的是一位金融界高層,吳彥祖則飾演一名警界青年幹探,兩人都嗜槍如命,結識之後彼此欣賞,一見如故。與此同時,決一勝負的念頭自然也從未停息。兩人在片中的對手戲極多,而且因為一正一邪,大都是針鋒相對,從里到外的針尖對麥芒。在這個男色泛濫的時代,這兩大帥哥的碰撞,無疑是廣大影迷的福音(網易娛樂評)。
反面觀點
從《槍王之王》的故事梗概來看,很多人都會認為跟《無間道》一樣,「黑與白」將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懸念。但是全片看下來卻並沒有太多懸疑:在電影里,吳彥祖費盡心思想要查出古天樂扮演的角色的「作案動機」,在銀幕下,觀眾卻一語道破:「古天樂不過就是不想做強勢女人的玩偶,要尊嚴,要被尊重,就為了這個打劫、殺人、亡命……真慘。」然後究竟誰黑誰白,在這部電影里簡單得好似分辨吳彥祖與古天樂的膚色一般。吳彥祖扮演的警察在電影中的功能類似於電視劇新版《紅樓夢》的男聲旁白,基本只是帶動劇情的發展。連觀影觀眾都感嘆,他跟《新宿事件》中的表現相比,毫無色彩可言(網易娛樂評)。
該片與去年上映的《竊聽風雲》非常相似,也是圍繞一宗金融案件鋪開,影片雖然不乏精彩之處,古天樂出庭的那段律師辯護和自辯也讓觀眾驚喜,但全片比較平淡。片中兩位女演員李冰冰和阿Sa也完全成了花瓶,戲分不多。至於方中信,雖然是從當年《槍王》中的莊子維過渡而來,一出場的斑白鬍須和頭發也立刻帶出了戲骨風范,但卻已然失去壓場風范。有媒體人士分析:「如果和《竊聽風雲》比較,《槍王之王》未必會比它差,只是大家已經看過一個類似的影片。(網易娛樂評)」
5. 日本人喜歡中國的功夫片嗎
轉貼:
小子,這回再不收手別怪我無情了,下載一點功夫給你看看:
日本人什麼都跟中國學,學又學不到家,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中國人早就不睡地板了,日本人自從學去之後一千多年來就沒變過,要知道中國人改進成現在的樣子肯定是有道理的。這軍器,生死攸關,前人總結實戰經驗改成現在這樣,肯定有好處,只是日本人不知道罷了。他們不知道,我們也不說,但自己人就別犯糊塗。
十八般兵器,能贏人的就只有刀槍劍棍,其他都是拿來玩意的,當不得真。老舍先生在《斷魂槍》里講「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槍是軍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難學的。是個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處亂敲,給他根槍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槍有百兵之王的美稱,兩軍對陣最管用就是槍,刀棍還算不上。槍若使得好的,槍自己就有生命。馬踏連營之時,「槍似游龍」,一條丈長大槍把人馬團團護住,槍頭寒光到處,鬼哭狼嚎,大將百戰百勝,豈是靠運氣。大槍是改朝換代、掃盪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內家大槍法,精忠岳王創,忠臣孝子傳,欺哄瞞詐的小人不配知其奧妙。李雅軒不傳小人,就是傳,小聰明也未必能懂。
現在流傳的內家槍法,許多人喜歡託名在三國名將趙雲名下,喚做「趙子龍十三槍」,也有直接叫「十三槍」,或者根據門派叫成「太極十三槍」等的。十三隻是個虛數,槍法其實就三個基本動作,攔、拿、扎,其他的動作都可以從這三個中演化出來。趙子龍的時代實在太久遠,槍法歸宗岳飛則是有根據的。岳武穆王曾專門纂文形容過那時的「河南大槍」,岳王筆下那時的槍和現在的構造用法已經區別不大了。內家槍法成形於宋代,在宋以前,比如唐代雖也有羅成這樣的名槍,但流行的還是馬槊,如單雄信、尉遲恭。馬槊就是矛,矛和槍形狀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槊用的是硬木,而槍是有彈性的白蠟桿。眾看官萬勿小看這點細微之別,用有彈性的白蠟桿是個革命性的進步,內家功夫從此正式形成。大槍的神勇全靠內家功夫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頭,一無是處。內家拳不只太極,形意、八卦和太極是同時發展的,楊露蟬陳家溝學藝時,八卦董海川、形意李洛農也都沒閑著,內家拳是有傳承的。陳王庭創拳說,真是貪天之功據為己有,罪莫大焉。陳王庭要是聽到子孫這么編排,非得羞死不可。形意拳一直是以岳武穆王為宗,這個我支持。岳王很明確地提出「河南大槍」的好處,但在同時代和後來的武林並未引起重視。以《水滸傳》為例,使槍的只有豹子頭、玉麒麟、史文恭等少數幾個好漢。內家功法和大槍在岳王的時代雖未廣傳,但已經發展的很完善了。岳王在其槍譜中這樣評講當時的戰斗:兩馬交鋒,雙方都害怕,拿著矛端都端不平,直往地上戳。這並非只因鐵矛太重,換個輕點的硬木的矛照樣舉不動,而且木製矛重心偏前,打起來恐後悔莫及。一但換用有彈力的白蠟桿,用內力驅動,這槍就活了。槍頭只在敵人的胸口、面門處亂鑽,擋都擋不出去,越擋越倒霉。岳家軍的騎兵,朱仙鎮八百破十萬,不是光勇敢就成的。可恨岳王為昏君、奸黨所害,精兵喪盡,但總有一二人把內功和槍法都傳了下來。內家拳,於元末明初,經張三豐之手集大成,始有內家和太極之說,到陳長興、楊露蟬之時才廣傳天下,形意、八卦、太極一時名家輩出,內功、槍法、劍術登峰造極。只可惜冷兵器時代也到了尾聲。
矛、槊用的是硬木,沒有彈性,緩沖不得對方的沖力。兩矛相交,力量全傳到了手上,如果角度不合適,當場兵器就要脫手,這是個杠桿原理,眾看官去推推彈簧門就知道了。國外的彈簧門很重,一根長桿子作機關,為的是方便兩手搬東西時用屁股一撞門就開。推門如果推的是把手那邊,小孩都推的開,如果搞錯了,推門軸那邊,可就難了。硬木做的馬槊,對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杠桿作用到手上時大了幾十倍,那裡還握的住,所以使馬槊的一定要直對前方,萬不可斜,一斜就會被沖脫手。西方的騎士比武,拿根電線桿互相捅,也太長了,簡直天真得可愛。那麼長的杠桿,除非完全對直了,只要橫向稍有距離,兩馬一沖,捅在別人身上,對方沒什麼事,反彈力非把手臂搞骨折不可。西方人的對應辦法就是把電線桿後面加粗,象個撞門錘一樣,依靠木頭本身的沖量,對撞時松開手,以免傷了自己。英國人開車走左邊,就是遵照當年的騎士決斗傳統。騎士都是右手持矛,對撞中必須完全垂直才能收效,所以都走左邊。不知眾看官是否注意到,現在拍的電影,騎士決斗卻都走的右邊,這是為了安全。用龜殼般的硬鎧甲把全身罩住,兩馬走右邊對沖,「電線桿」橫著過來,腰輕輕一頂,桿就斷,人一點事都沒有。就這么點差別,古代的生死相鬥就變成了老少咸宜的好娛樂。只要馬走右邊,人人都能當亞瑟王,贏得美人歸。電視上演,英國有人在古堡里辦這種旅遊項目,大家有機會去試試,當知小子所言不虛。
兩馬相交,都使硬兵器,硬碰硬,誰重誰佔便宜。《水滸》霹靂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鋒索超使開山斧,都是這個思路。幾十斤的狼牙棒、開山斧借著馬力,橫掃過來,萬不可硬架。硬架的話,鐵矛都要打彎,兩臂就得骨折,而他那邊揮棒時,手是空握著的,一點事都沒有。對付這種敵手,大錘最有用。錘比棒重,揮動起來只要有點速度,沖量就超過棒了。錘棒相碰,沖量兩相抵消,大家的手都是空握著的,都沒傷著。錘比棒短,回手變招快,趁著敵人收棒不急,一錘就砸下去。金兵愛使狼牙棒,碰上岳雲的金錘就全玩完了。使重兵器的關鍵就是要把兵器運出速度來,手得空握著,以防反震。這就象打網球時握緊拍子單手硬接來球會鎮傷膀子一樣,鬆鬆地握拍,拍子動起來就不怕了。要把百斤的金錘在短時間里運起來,沒點天生的神力辦不到。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沒用的,只有靠腰,腰力到手,才運得動重兵器。內家功夫講巧力,四兩撥千斤,但真要拼力氣,使大錘,照樣不含糊。一切全因腰壯氣足。
腰氣壯,神色便會不同:面像溫良,卻不怒自威。中國古畫里的大將,廟里的天神,全都腰大十圍,從來沒有畫成健美先生的。並非中國古人不懂畫肌肉,廟里給四大天王扛腿的小鬼就是肌肉男,又凶又丑。西方沒有內功之說,畫師只知肌肉,以肉多為美,雕塑中的男性肌肉全都團團鼓起,肌肉鼓起干什麼,打鐵也用不著全身緊張啊,只可惜達文西沒見過精神的內壯。大將帳上高坐,全身放鬆,體態似美人臃懶,但氣聚神凝,甲士三千環列,雷霆萬鈞之勢一觸及發,那才是真的神勇。俗話說「關公不睜眼,睜眼要殺人」,此之謂也。中國古畫里的百戰百勝大將軍,寫其神,不顯其形,寬大衣袍,寥寥幾筆,卻能盡現智信仁勇。
重兵器揮動起來,只要打上了,就夠喝一壺的了,要是打不上可就慘了。重兵器動量太大,回手慢,給敵人以可趁之機。《資治通鑒》中曾記載尉遲恭凡三奪單雄信的馬槊。單雄信使得好馬槊,打的李淵永不釋懷,一定要殺單大哥,李世績以身家性命相保都救不下來。單大哥的馬槊一定是勢大力沉的,一但沒打上、回不了手,就被尉遲恭沖進空門,奪槊而擒。不僅是馬槊、狼牙棒,一切的硬兵器,打不上就現了空門,刀棍莫不如此。
硬兵器,一是震手,二是有空門。但白蠟桿的大槍就不一樣,白蠟桿有彈性,用槍頭硬架斧、棒,槍一彎,有那麼個小小的緩沖,手上就不震了,敵人兵器的勁道也給卸了。白蠟桿存得住能量,彎了會反彈,只要槍把一轉,槍頭就綳出去了,打個正著,這裡面的功勞有一半是敵人自己的。內家功夫的奧妙就在於此,攻防一家,防就是攻,攻也是防,一個動作干兩件事。電視里演日本的合氣道宗師和人過招,那邊的徒弟伸著棍子讓他打,先敲開對方兵器,再打頭,連打兩下,就象下象棋,你走一步,他走兩步,當然什麼都是他贏了,有沒有這么不要臉的啊!其實就這不要臉也是跟中國騙子學的,日本人兩億人一個腦袋,一點創造力都沒有,讓他獨立思考還不如殺了他。可憐日韓都中中華文化的毒太深,自己又解不了,才可能救他們。
白蠟桿大槍防守好,進攻也是一招破敵毫不含糊。一槍扎出去,萬朵梅花,先把胸口的護心鏡打碎,再往裡鑽。槍花朵朵,朵朵都致命,不知該擋哪個。此時千萬不能擋,一擋就完了,白蠟桿是軟的,硬擋正好被借上力,才擋出去,那邊槍把一轉,槍頭馬上又從另一方向打回來,力還更大了,這裡面的功勞還是敵一半我一半。拳經上講「棍怕點頭槍怕圓」,說的就是大槍一但抖起來,槍頭亂擺,神仙都難防。對付這等高手,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槍也抖起來,搭上去,讓對方聽不到力,他就不好進下一招了。如果兩槍一搭,你聽到了他的力,就可順勢打進去,既可借力打,也可直接打,只須槍頭稍微錯開一點,一滑就進去了。要是聽不到,就得趕快變招採用守式。高手馬上用比槍和在地上推手是一個道理,誰聽到了對方的勁路,誰就贏,和使什麼招式無關,只有外行才會津津樂道:用什麼招破什麼什麼招。內家槍法就攔、拿、扎三招,其實就這三招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只有隨便一槍出去,攔、拿、扎三式都有了,才算是上得戰陣的好槍法。
和高手過招要分外小心,體要松,神要聚,聽不到勁也不能慌,萬萬不能妄動、現了明勁。只要不妄動,就是打到眼前了,還有一絲逃命的希望,一但被對方聽著勁打進來,就好似空有雄兵百萬在外,卻被人劫了中軍帳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戰陣上沉著是最重要的,越是十萬火急,越要沉著。不過對付一般的小嘍羅、破銅爛鐵,就不須如此過慮了。大將馬踏連營,不怕他人多,一條槍舞動起來,如巨蟒纏樹,前後左右,護著人馬,硬進硬退,槍頭到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眾看官也許不服:同為血肉之軀,何以能有如此神勇。此乃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智慧,道家哲學和內家功法:道之玄妙,妙在陰陽!
松軟也是一把力氣,是分了陰陽的力氣,松要從力中來,這是不傳真訣。李雅軒說要「大松大軟」許多人誤解了,害了他們,以為每天揮下袖子就是練功夫,可不可能。要想練松,得上力,籃足排球、沙包、舉重,什麼都得來一下才行,但這只是入門的接引,萬萬不可沉溺其中。松是力,在力中找,只是得有懂勁的師傅在旁指導,不能自作主張,亂想像,亂發揮。李雅軒的「大松大軟」那是說給入了門的聽的,是功夫上高檔次的手段。入門的時候可以搞點亂七八糟的東東,但往上走只有「大松大軟」才是正道啊!李雅軒是個老江湖,什麼都講,偏就不講最基本的入門練法,不過入門也的確講不出什麼普適性的東西,全看個人悟性和機緣,入門的練法得因材施教。小子我在此多說幾句,是不忍看有心向學之人被奸人所害。內功全是力量,只是有許多精細活在裡面。靜坐、冥想、服葯,什麼丹也好,咒也好,全是騙人的。真要功夫的,你就放開手打,打不贏你個生手,就是假貨,眾兄弟萬萬小心。
內功力大且持久,更妙的是反應奇快,與人斗每每站盡先機。何以能如此,全是「意在勁先」之妙。意和勁也是一對陰陽,有先有後,互為因果補充。內家拳勁去如射箭,有去無回(回的時候已經是第二箭了),對方在躲避這一招時,我的「意」已經在根據他的動作準備下一招了。這下一招,用的就是剛才那招回頭的勁力,正好來的急。拳經上講「往復須有折疊」,就是說靠關節的轉換把這回頭的勁變個方向再打出去。內家拳以懂勁始,等有了勁力了,再往上全是練敏感,練觀察,練這個「意在勁先」。內家拳,勁意分陰陽,敵人只逮得到過了時的「勁」,永遠也逮不到因敵而動的「意」。內家拳敢號稱不敗,全在於此。
小子我說:岳王的白蠟桿大槍是內家功夫之祖。那是因為白蠟桿有彈性,存得住能量,可以和人合成一個大陰陽。使得動白蠟桿的一定是懂陰陽之理的,懂陰陽之理就是內家拳。現在好些人練抖白蠟桿子是把它當成上力量來手段來練,這是走偏了。白蠟大桿子長丈余,沒點力槍頭都抬不起來,但這力可不是手上的力,手上的力再大都不夠,只能用腰腿的力,手得松軟了,聽到了桿子的彈力才抬的動這桿槍。我師傅教我等練這桿子時,要求得手臂伸開,一隻手抓住槍把,丈長的桿子得端平了,一端最少就是半小時。這就是我太極門的不傳絕技「大槍樁」。「大槍樁」練的是人槍合一,死力氣是端不了半小時的。只有把人體的陰陽運開了,和槍的陰陽一體了,才支撐得半小時以上。說白了,就是要全身關節、骨骼微微的抖,和白蠟桿大槍一起抖,槍和人抖成一體了,肌肉有張有弛,輪流地休息著,要端多久都行。端「大槍樁」時,槍頭一直微微地顫抖著,槍頭里裝的鐵彈子細細地響。若是練得更好的,手不見動,槍頭就能舞起來。「抖大桿子是用來練聽勁的」,這句話千金不易。眾兄弟知道內家拳和兵器的陰陽之理,勿亂傳,切不可傳與外族,不然定遭天譴。
練過了「大槍樁」,就能聽到自己的槍了,這槍和人就有了感情。一摸槍桿你就知道槍想干什麼,任何加在槍頭上的一點小小的力量你都能感覺到。楊露蟬之子楊班侯能用大槍點死玻璃上的蒼蠅而玻璃不碎,可見其聽勁之好,槍法之高。我師傅槍頭只須一點,青磚牆角的磚,要那塊就下來那塊,這全是靠的聽勁,若是用蠻力就是把桿子頂斷了也沒用。太極拳聽勁是徹頭徹尾的功夫,永無止境。聽勁好,力量才大得起來,能幹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比如點穴。人體的穴位全在關節和肌肉的最裡面,沒有變化的力就是撞斷了骨頭都點不了穴,因為撞的過程中肢體受力會動,穴位也跟著移動了。要點穴就得聽著勁追著一處點,只要力量夠大,時間夠了,穴就點上了。被點了穴,那塊肌肉就不聽使喚了,和骨頭脫臼是一個道理。解穴,只要反方向拍回來就解了。人身上穴位到處都是,小子我自己為方便記憶的總結就是,凡是關節,肌腱,和肌肉的中點都是穴位,打上了這條肌肉就「脫臼」了。穴位,我個人判斷就是人體運動的關鍵點,好比一個大城市的公路,總有幾條不大的路,很關鍵,一但堵了就癱一片。
大槍練出了聽力,兩馬相交,兵器一碰,大槍有如靈蛇,順著對方的兵器就鑽進去了,大將殺敵從來只此一招。白蠟桿子的大槍是有生命的神器,槍有自己的陰陽之理,彎了就要直,直了又要彎,扎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會去擋後面。對方越是個力大如牛,使重兵器的猛將,越好打。他要是把我的桿子頂彎了,我才高興呢,槍把只一轉,力都不用,槍頭彈出去,又再扎他一個。馬踏連營,被團團圍住才好呢,槍槍不落空。人槍合一,槍想往哪裡去我就送他去哪裡,我眼到哪,槍就自會扎哪裡。人只要不斷地給槍以能量和神意,槍自會幫你打點四下。
白蠟桿大槍只要有能量,就沒有破綻。靠白蠟桿的彈性槍頭的旋轉非常迅速,敵人無機可趁。就是以一敵二也不怕,腰一發力,槍頭擺個一百八十度,能同時盪開左右兩邊攻來的兵器。槍頭擺圓了,就是射來的箭雨都擋得住。一但槍不抖了,可就現了空門,大槍如果不是靠的白蠟桿子的彈性,槍頭又慢又沒殺傷力,白蠟桿直接用力捅威脅很小,很難刺穿鐵甲,最關鍵的這樣做很慢。內家高手碰見了內家高手,聽勁好的那個能把對方槍上的動量耗掉,槍不彈了是最可怕的,比被人圍攻還可怕。這時,敵人已經搶到身前,再發力把槍旋起來已經沒有時間了。
太極槍法里有一招「敗式亮掌」,練的就是大槍如何「死裡逃生」。「敗式亮掌」很簡單,就是後退扯個架式,一手高舉,如同文革中跳忠字舞常用的造型,看不出有任何高妙之處,但這一招其實是大槍的敗中取勝法,「拖刀計」、「回馬槍」、「撒手鐧」遠不如這招凶險。如今,知道「敗式亮掌」真實用法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能練成了,更是絕無僅有。「敗式亮掌」其實是棄槍取勝的最後手段,天下沒人能逃過這魚死網破的最後一擊。「敗式亮掌」一手高舉,意圖是棄槍取背上的單刀,刀槍合擊。這就象象棋里的雙將絕殺,敵人逃無可逃。至於如何刀槍合擊,小子我就不能再多說了,眾看官還請見諒了。太極槍法練到了「敗式亮掌」的刀槍合擊就算功德圓滿,可以下山助明主、取功名、解天下蒼生之倒懸。
槍法是全世界只此一家的中華絕技,而劍法則是槍法的變種。內家劍法純是槍法,絕非刀法,劍法武當劍訣有一句「若把劍來當刀用,笑死三豐老劍仙」。內家劍法,斗劍時是絕對聽不到兵器相碰的叮當做響之聲的,一把劍最多就是輕搭在對方的兵器上劃行,而劍術的精妙全在於因敵而動,一擊成功。內家劍法里劍的動作並不多,練得是身法,特別是腰腿。功夫成了想下山,少林弟子是要打過十八銅人陣,而武當弟子則是要用一根小竹竿跳到樹上刺下一隻猴子。少林弟子遍天下,武當則代不數人,別說刺下一個猴子,就是兩腳上樹這招練成的也沒幾個。武當只要每代人能出一個練成了劍法的留山任教,也不至於凋零如此。內家劍術對劍本身的要求並不高,一根竹子都行,什麼都沒有時,食指捏個劍決也是一把劍。刀槍劍棍,劍術才是至尊,而劍術只不過是內家高超身法的應用而已。
槍法、劍法只有中國才有,日本和西方都沒有。日本的劍道是刀法,而且還是送命的笨刀法。西方的大劍也是刀,非常原始、樸素的刀法,不講究變化,打起來要吃虧,越用力越倒霉。但西方的擊劍卻是個好游戲,特別是花劍,但也只用到了劍的刺一個功能,略嫌單調。中華武術要走向世界,奧運會上那幾塊擊劍金牌非得全包了才行。如果擊劍的場地是圓的,小子我敢說有必勝的把握,就算依現在的規則,有了好聽勁任然可以勝出,他日還請諸君看我在奧運上為太極二字正名。
西方大劍形狀如放大的中國劍,劍把很長,用法完全是刀,雙手握持狂揮狂砍。西方人腦袋一根筋,只求揮劍有力,從不想一劍劈空該怎麼辦。為了增加力度,西方大劍的劍把後面有配重,很重的一塊鐵疙瘩,雕成各種花飾。配重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劍的尺寸(西方大劍已經太肥了)情況下增加劈砍的沖量,這個安排簡直蠢到家了:大劍回手更難了,而且增加了扭矩傷小指,搞不好劍會脫手的。我有一根九尺長的FLYFISHING ROD魚桿,魚桿末端也有一個配重。製造商的本意是方便CASTING,但我早就把配重卸下扔了。有配重了,力就亂了,根本聽不到桿頭魚線的力,魚線反而甩不遠。我聽著魚線的力甩,腰力到桿巔輕輕一提一彈,只一個來回,整根九十尺的FLYFISHING 魚線就能全出去。FLY CASTING最好的姿勢就是「白鶴涼翅」。
我不要配重是學的大槍握法。槍的握法是「槍不露把」,握槍的手要抓著桿子的最末端,一點木頭都不露出來。這樣握的好處是,第一是在往回抽槍時不會打著自己,更重要的是槍和手臂勁路相通,這樣才能聽到槍端的力。體院的武術教授編寫教材,卻對如此基本的道理一無所知,還出光碟到處現丑,可想而知體委搞的標准套路是什麼貨色。西方和日本的刀法最大的漏洞就是沒有考慮砍空了怎麼辦。西方人好血勇,似乎不屑於躲閃。勇士用盡全力掄起幾十斤的大劍砍去,本身已經失去了重心,全靠對方的迎頭一擋才能站穩,要是對方不擋先就自己來一個跟頭。這道理很簡單,大劍的沖量不變,剛才用多大力和時間掄起來的,現在就得用多大力和時間拉回來,想變招哪裡來的及。中國內家功夫比武中第一條規矩,用祖師楊澄浦的話說就是「不能失中」,意思就是要有力能收勁,所以太極拳推手第一要旨就是不能靠到對方身上去,一掌打空不可牽動了腳步。如何才能做到呢,就只有根勁,和前文所講的「分陰陽」。日本刀法有和西方大劍同樣的問題,而且還更糟,日本的刀完全沒有重量,一碰就飛,卻又不走輕靈的路子。日本刀其實源於中國唐代,漢族刀改進之後,就只有苗刀還是雙手長細刀,但苗刀全是從下往上的勁路,靠跳來發力並同時整個迅速地轉身以彌補空門,故有「跳苗刀」之說。日本刀法則根本沒有任何身法可言,一但出了空門只有死路一條。苗人和明帝國鬥了三百年,以中華之大也只有苗人在朱乞丐的淫威下不服,苗人之勇悍,其實戰經驗之豐富,豈是異想天開的倭人可比。
內家高手使棍、使刀,從不亂揮、亂砍,全是勁從根起,一點即收快出快回。《水滸》里楊志殺潑皮牛二,寶刀只往前一戳,牛二便血濺菜市場。眾看官莫小看了這一戳,楊制使情急之下,隨心而發,刀法中規中矩,可見其家傳的好武學。這一招要是依日本劍盜,準定是大吼一聲,高高舉刀,狠勁地下劈。那牛二是膽怯的人,腳一軟,往後一倒,一準劈了個空,卻也免了場是非。日本人是真的不懂,從上往下劈看上去很美,但慢啊!從上往下,怎麼著也得先舉起來,再落下去。這落下去時用的是重力,重力加速度有限的很,那比得上腰腿上的千斤力。英國科學家曾撰文分析足球發點球:好守門員腰腿力大,輕而易舉就能跳起來接住射向球門上方的球,而對地滾球,守門員倒地靠的是重力,就算猜對了方向,撲下來也晚了。日本人學什麼都學不到家,空手道莫名其妙地大喊,喊個什麼,通知對方注意啊。中華正宗內家刀法從沒有向下砍的,全用刀身運化,用刀頭三寸戳。刀從不高舉,一舉高,根勁就斷了,而只要根勁在,就是千斤鐵錘砸下也不怕。太極刀里就只有跳步沖刀打得高些,但那也是向前沖,不是向下。
韓幕俠曾以內家刀法做底,為二十九軍編大刀法,專門對付日本傻刀。日本人一根輕薄的鐵片,從上劈下,大砍刀橫刀扎馬,穩如泰山,用根勁一抬,兩刀一碰,若是向下力量大,日本刀當場就要斷,不斷也給磕飛了。這時,大砍刀也得了空間,進步一沖,一刀就削下日本人的脖子。二十九軍的大刀,長城會戰,砍得日本人一點辦法沒有,專門研製出鋼脖套,也虧他想得出來。那幫鬼子就是到了今天也沒想通是為什麼輸的,幾十年後總結經驗又發明個什麼拔刀道,真是可憐啊!人渣也配拿那二斤鐵。
民國各省都有國術館。內家高手如韓幕俠、尚雲祥都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遍練了很好的軍體拳。韓幕俠為二十九軍練的大刀法,就是其中的上佳之作。二十九軍的大刀法很講樁功和根勁,日本刀那點力量根本砍不動,而二十九軍的大刀沖砍過來,日本刀一擋就被沖癟,哪裡防得住,連人帶刀一起被砍翻。二十九軍的大刀法要求必須能一刀沖砍斷碗粗的毛竹,毛竹有韌性,都能一刀砍斷,可想而知砍上日本人脖子是什麼效果。只可惜,現在的軍體拳乏善可陳。現在的軍體拳實出於少林的伏虎拳,於樁功和根勁上不足,對腰力的練習不夠,以前軍隊農村兵多,農村兵干過重活腰有力還不明顯,現在城市兵多了,腰力本來就差,還這樣練打起來恐要吃虧。
內家劍法大開大合,很是好看,但刀法和棍法就很小心。刀棍在日本和西方都是亂揮一氣的,那是因為幼稚不懂。中國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兩千年的戰亂培育出的武術老到、高深、匪夷所思,所以表面常讓人費解。對於棍,拳經上有「棍怕點頭槍怕圓」之說,講的是:好棍法要向槍法一樣「點」,莫亂掄,而使槍的,若是槍頭轉起圓圈來了,就可怕了。「棍掃一大片」,使棍的時候橫掃很爽,但敵不得高手。橫掃掄起來後力大,但准備時間也長,先就得開了自己門戶才好用力,欺負弱小也就罷了,遇到高手,門戶一開,一剎那就打進來了。掄棒亂揮的,看著可怕,但力量其實不大,一根棒能有多重,完全可以大膽搶進身。兩臂下垂,略向外撐護肋,剪步進身,看看棒要及身,運上根勁,只需一轉身,這個力就卸了。轉身時,手只一帶,棒就是你的了。他要是聰明馬上就該扔棒別走,若是還緊抓著不放,就真倒霉了。只要向他斜後方一邁步,照著後腦就來一下。他手裡攥著根棍子,哪裡回的了身。世上的事就這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好壞,打架時手裡多根棍子是好事,但要看場合,聰明人該丟的就得丟,要是捨不得丟,就得丟了命。看今日,袞袞諸公,堂堂高坐,抓權不放,干盡傻事。唐朝人稱廟堂那把交椅為「痴床」,真是貼切!吹拉彈唱挺聰明一人,坐上去就傻了。
好棍法得使得象槍法一樣才行,動作要小,守住自己門戶才是第一。棍頭雖是平的,沒兵刃,但真紮上也夠嗆。根勁一捅,動作幅度雖小,但立木承千斤,比掄上一棍可厲害多了。使棍時手要握在三分之一處,運棍要用腰力,雙手得換的勤,一條棍要把自己上下左右全罩住,先學會防護再想打人。打人要走中門,只須腰一抖,棍一點就夠了,除非對方確確實實現了敗象,萬不可放開門戶掄和劈,掄、劈的效果並比用腰力點一下只少不多。「點」是有後手的,點不上,棍或左或右一橫就能化敵人的攻勢,掄、劈沒有後手,棍出去了抽不回來,是送命的招式。內家刀法、棍法都很難看,沒有什麼大開大合的動作,全都是轉圈和運化,發力一點即收;日本的合氣仗之類的就很好看,大喊大叫,大劈大砍,爽得不得了。真要到性命相搏時,他那一棒要麼不敢用力,要麼用力就回不來,到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中國的內家拳器械秉承內家功夫的陰陽之理,以根勁為基礎,化發一體,功防一家,是世界冷兵器藝術的最高峰,有不敗之能。在今天的熱兵器時代,雖然已沒有了馬上斗槍,但內家功夫也還能用於指導軍器的研究、軍隊的體能和戰術動作設計。比如,用根勁通到槍頭的力學原理用來分析步槍的設計,就難說無托步槍是個好主意:無托結構由於重心在握持手後面,極大地增加了一個疲勞的士兵快速又准確地大范圍移動槍口的難度(無托設計還有很多更大的毛病)。又如,軍隊急行軍和長距離行軍多快多慢最科學,內家的呼吸原理就可以給出一個漂亮的答案。
中國文化的陰陽之理和科學是不矛盾的,對傳統文化一點研究都沒有就批評很難說就是科學的方法。給內家功夫中的陰陽之理一個科學的解釋,正是我等這代人的責任,在這里小子我只是開了一個頭。粗淺地介紹了點兵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