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刮痧的哲學原理
電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沖突的影片,由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梁家輝主演的許大同在美國打拚了八年,終於擁有了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他把在北京生活的老父親接到美國同住。一次,許大同六歲的兒子丹尼爾肚子痛,老爺子就用中國傳統的療法給孫子刮痧。結果,丹尼爾意外受了點外傷,在醫院接受檢查時,醫護人員看到他背上的痧痕,懷疑這孩子在家裡長期受到虐待,於是聯系了美國兒童保護中心,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官司。
許大同雖然在美國生活了八年,卻沒有練就出「美國式」的思維,這使得他在這次官司中處處碰壁。在為他舉辦的頒獎式上,他的兒子打了上司的兒子,他要求兒子向對方道歉,兒子不從,他當著眾人出手打了兒子,老爺子指出他這是「當面教子背後教妻呀」。後來,因為刮痧的事情他被指控「虐待兒子」,聽證後上對方律師請來他那位上司證明他是否真的動手打過兒子,這位上司不敢對法官撒謊只能回答「yes」,許大同據此認為上司出賣了他而提出辭職,上司認為他所謂的因為尊重上司而打自己的兒子是不可理喻的「中國邏輯」時,許大同用漢語脫口而出「道不同不相與謀。」聽證會上對方請的另一個證人是當年給他兒子接產的護士,這位護士指出他在危急時刻曾經說過「保大人不管小孩」,他又一次用漢語脫口而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見他在說出滿口純正英語的時候,骨子裡根深蒂固的還是「中國式」思維。
美國人不了解中國的刮痧,法律上也不承認其合法性,許大同在聽證會上很激動地講著「人體的七經八脈像無數小溪流向江河又奔向大海,氣發自丹田又回到丹田……」,沒有一個法官或是律師能夠聽懂,他們要求找醫學權威來證明,可是這樣的權威在美國根本就沒有,於是案情的發展越來越讓人揪心甚至憤慨:兒子丹尼爾只能被放在福利院,和被父母拋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以至於他認為父母是要拋棄自己;許大同這邊的辯護卻一次次失利……
影片在後半部分卻有不少感人的鏡頭,老爺子找到許大同的朋友——一個做版權辯護的律師約翰,連比劃帶畫圖告訴他不是許大同給丹尼爾刮的痧,而是他刮的。約翰問許大同的妻子——蔣雯麗扮演的簡寧「為什麼他在法庭上要說是他做的?」簡寧回答「因為他是中國人」。這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大同和他的父親、大同和他的兒子、老爺子和孫子之間發生的故事,皆因為他們是中國人,在中國司空見慣的事情與道理,到了美國卻說不清楚了,一個深愛兒子的父親被指控「虐待孩子」,卻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無辜。
故事的轉折是從律師約翰這里開始的。約翰自己找了一個中醫去體驗刮痧,這位中醫一邊用英語給他介紹刮痧的原理,一邊在他後背上刮出了深深地痧痕,然後讓他用鏡子看自己的後背,問他是否感覺這是「虐待」,約翰終於明白了一切。聖誕節的夜晚,約翰去找原告方,告訴對方他有一個「兩千年的理由」。而另一邊,大同和妻子協商了分居,這樣兒子好歹可以和媽媽在一起,而爸爸則不允許靠近。聖誕節的夜晚,這位痴情的父親因為被保安拒絕回到自己家裡而選擇了爬窗戶,他扮演成聖誕老人從一層爬到了自家九層的窗戶上,整個過程有驚無險,一家人終於團聚,約翰和原本起訴他們的勞瑞娜一起來告訴他們:法官已經撤回了禁令。」
這真的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與沖突是主題,然而影片也從很多方面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其中表現親情的情節,幾次使我落淚。在人物對白上,有中國式的含蓄與深情,也有美國式的簡潔與幽默。中國方面的幾個主演都是演技派的,自然不必多說。我這一段時間也去影院看了幾部影片,都懶得寫點感受,看來這部電影真的是「打動我心」了。
電影刮痧觀後感(二)
我就從我的觸角寫幾點淺薄的看法。
中西方文化差異首先體現在教育上。大同在眾人面前教育孩子,直接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巴掌,這令他老闆很吃驚。老闆覺得小孩子之間的問題應該由他們自己去解決,而且這些問題多數時候不能構成問題。
尊重。大同覺得他的兒子打了老闆兒子,為了表示他對老闆的尊重他當眾打了自己兒子,忽略了對他兒子的尊重,因為他根本沒有問清楚原因,只顧及了自己的面子。
愛。1.有個有意思的事情,他們舉行了兩次聽證會,這期間大同要極力尋找他對兒子的愛的證據。結果他認為老子對兒子的愛天經地義為何要去證明,又怎麼去證明。中國這種含蓄又深入骨髓的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硬是要找出證據居然找不到。2.他對父親的愛。大同的孝順讓他說謊承認他親自為兒子刮痧了,而且也因為覺得父親年事已高所以不想徒增父親的煩惱,這反而造成了信息堵塞以及個人壓力增大,最後導致法庭崩潰爆發,失去與兒子接觸的機會,惡性循環。3.大同對簡寧的愛。他們從未互訴愛意,即使已經在加州呆了八年時間也沒能學成西式開放文化。只是在兩人一起喝酒之後簡寧罵大同是狗屎,說自己是賤人的時候,大同痛哭,不允許他妻子這么說自己痛哭,不允許他妻子這么說自己,感嘆自己的無能。
⑵ 高手寫一片英文電影刮痧觀後感二十分急用謝謝
人在美國,身不由己
「人在美國,身不由己」。是我在看完被圈內人士看好的影片《刮痧》之後的最大感受。伴隨著畫面的推進,故事的演繹,一個美國社會的華人家庭遭遇躍然眼前。
以細節為支點
從藝術角度來看,不難看出。導演充分發揮的是電影的敘事潛能,而不是情節的著意安排。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在一個個細節中被稜角分明地凸現出來。這些細節通過人物的面部表情、目光、對話、動作等來完成。支撐起整個影片的框架。
在影片開始,許大同設計的游戲軟體獲獎,他激動地告訴大家:「我愛美國,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頒獎大廳外擠滿了指責電腦游戲過於暴力的示威群眾;昆蘭的兒子和許大同的兒子丹尼斯發生矛盾並且不肯道歉,許大同當眾打了丹尼斯一巴掌;在接父親從警察局回來時進入公寓,警衛懷疑地看了他們一眼。這一切,都在後來的聽證會上成為了對大同不利的證據。許大同在美國拼搏了八年,美國給了他成功和榮耀。然而,在中國很傳統的中醫刮痧療法卻迅速把他推向了美國的對立面。使他想和家人一起回國,去過「安寧平靜的生活。」這種改變看起來是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實際上是反映出了一個更值得重視的問題:文化反省。中國人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可以通過打丹尼斯來表示對老闆昆蘭的尊重,而昆蘭卻不能理解中國人的這種「亂七八糟的邏輯。」而美國人,他們把孩子當成了社會財富,在誤以為刮痧是虐待行為之後,果斷地進行了孩子與父母的隔離,並不斷取證。其目的還是為了保證孩子免受傷害。
以親情為切入
美國人在看完這部影片後,討論最多的當數具有中國情調的父子之情。在大同和父親、大同和丹尼斯這兩對父子之間都刻畫出較為深刻的感情關系。
在法庭上,為了不妨礙父親辦綠卡,大同謊承刮痧乃自己所為;為了不讓父親擔心,他和妻子一起隱瞞真相;為了給兒子聖誕禮物,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爬上九樓。片中機場那場戲頗為精彩,淚眼送別之際,想出去福利局「偷」來兒子一同回國的冒險行為。當祖孫三代激情相擁之時,其父卻冷靜地說服了兒子留下。在送丹尼斯回福利局的路上,大同和緊追而來警車玩起了游戲,只為了讓兒子多享受片刻的父愛。
而在租住的小屋,分居的簡寧和大同醉酒,罵自己是MOTHERFUCKER 這場戲,更是赤裸裸地揭露了他們內心的痛苦,而這種痛苦,僅僅是因為刮痧這一在中國極為普遍的中醫療法,在美國,卻導致了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
我們不難感受到融於片中的濃濃親情,然而,大同的錯誤卻是虐待兒子。這個罪名簡直匪夷所思,它反映出美國不以事實說話的法律空擋。而那控方僱傭的美國律師在法庭上這樣描述《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別人種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聲招呼摘來便吃,當人家制止時,他不但不聽勸阻,而且還大打出手毀了人家的桃園。別人辛辛苦苦煉好的丹丸,他拿來就吃,還把主人打得頭破血流,臨走還毀了人家的製作車間——象這樣一個野蠻頑劣的猴子,竟然被許大同在電子游戲中描繪成英雄 ......」,用以證明移民美國的許大同有暴力傾向。他的「敬業」使人們質疑:他的目的究竟是保護孩子,還是拆散別人家庭。
劇中貫穿始終的矛盾,時刻捶敲著觀眾的思緒。人在美國,真的身不由己?為什麼一個和諧的家庭無端被這一事件攪出如許紛爭?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美國精神的本質?還只是美國社會游戲的一個小小插曲?
以文化為指歸
鄭小龍導演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沒有好壞之分。甚至沒有高低之別。但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意識、文化寬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位美國的觀眾對我說:『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是一個恥辱。』」
本片從各個角度探討了人的品格,人的尊嚴,符合優秀影片關注人的准則。卓別林一貫認為「悲劇和喜劇實際上是不可分的。」而《刮痧》盡管採取了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的喜劇結局,但是,劇中洋溢的一直是帶淚的笑。美國文化中的關注人的元素,此時顯得異常蒼白,這從公寓保安:「早知道他會爬,我就讓他進去了」一語中得到詮釋,而簡寧對於昆蘭不解於大同為何替父承認刮痧時的回答:「因為他是中國人」也突顯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文化差異。
影片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它提示了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提醒人們進行文化反省,還在於它細膩感人的故事。在中國電影普遍迷離於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的時候,它的出現,預示了兩者結合點的所在.
⑶ 電影《刮痧》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中國許姓老人到美國探親,他發現孫子發高燒,因不認識葯瓶上的英文
C |
⑷ 觀看電影《刮痧》,結合課程內容,簡要描述電影中你認為明顯表現出中西法律文化沖突的場景2-3處,並加以詳
鄭曉龍2001年的影視作品《刮痧》,油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在以美國為背景的環境中,以中醫療法「刮痧」為線索,展示了中西文化差異或者說是矛盾,綜觀整個影片,令人思索···
一.關於文化
中國由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開始,到漢代的獨尊儒家,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倫理觀,講究尊老愛幼,講究祖先崇拜,講究後代的繁衍,由此也形成了我們中國特色的「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觀念,只有在我們這個國土之上生長起來的人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其內涵。影片中許大同的兒子小丹尼斯對此就是一個不理解,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斷。這個是家庭倫理上中西文化的差異。
另外一個,醫學上的差異也是讓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的刮痧治療術。在法庭上,許大同說到中醫的脈絡,律師和法官都茫茫然。其實,別說西方人,就是中國人,即便是中醫醫生,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中醫理論的陰陽、五行、經絡,何況時外國人呢?
按「百家講壇」中王新陸教授的《解讀中醫》的講座來說,中西方在開始的時候,醫學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從生產生活種積累起來的經驗,都講究整體論治,起初都是巫醫不分。只是隨著歷史的進程,在後來才逐漸逐漸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各自的理論體系。西方從蓋倫的《子宮圖譜解剖》走向了實證論,走向了微觀;我國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傷寒論》奠定了辯證施治的基礎。
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讓我們思索一下中醫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由於中醫學的時間長,且需記的特別多,悟性亦很重要,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想要把已經式微的中醫學再度煥發活力和口碑,尤其是在世界上贏得普遍的認可,尤其顯得艱難和意義重大!
可幸的是,中醫學在治療好些疑難雜症的療效上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人的關注,它的個性化治療亦逐漸受到了重視。
二.關於友誼
許大同的老闆,本來去法庭時為了幫助其一臂之力的,但看到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其的傷痕時,緘口不再發言。由此也引起了許大同的強烈不滿,認為他不夠朋友,從法庭出來後直接辭工,還對那個老闆兼朋友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看到這里,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因為他人與自己的關系親疏而或多或少地給予方便。但許大同的那個老闆加朋友的人不是如此,當他以為許大同虐待小孩時,不再幫其辯護。這是個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他從許父口中得知刮痧是一種中醫治療法時,不辭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求證,為許大同一家的重新團圓和完整付出了不小的努力。這友誼難道不足以珍惜嗎?
在這個故事中,亦可看出歐美世界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與中國人治的點點痕跡。
三.關於教育
說到教育,離不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觀念。在開篇為許大同舉行的慶功會上,小丹尼斯和老闆的兒子幹了一架,許大同要他向老闆的兒子道歉,小丹尼斯沒有接受,於是把小丹尼斯揍了一頓。在後來,許大同跟老闆說,這是給他面子,但他的老闆覺得很難理解。
中國人講求個人自掃門前雪,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西方人講求己所欲施於人。同同是從自身出發,但一個是從所不欲出發,一個是從己所欲出發。這就讓兩個地域的人有了完全不同的觀念。在影片中,護士發現小丹尼斯背上的刮痧所致的傷痕時,馬上報案,其他人也為了小孩不生活在自己認為的虐待環境中而不惜出庭作證,連許大同的老闆兼朋友那個人同樣出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為了對小孩好。想想咱們中國,會為了他人家庭因教育小孩而出庭作證嗎?會為了這種不利己得罪人的事挺身而出嗎?
四.關於脾氣
法庭中,那個兒童權利保護中心的律師為了贏得官司,任意曲解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精神實質,終於激怒了許大同而讓這事走向了訴訟。在此,引用一個網友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暴躁正好掉進了美國的冷靜陷阱里。
在這里,看到許大同被激怒得近乎失去理智的表現,我們觀眾可能都會深深地給予同情,而對那個律師厭惡之。
實際生活中,憤怒往往於事無補,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憤怒是一把雙刃劍,讓愛自己的人受傷,也讓自己受傷;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的東西。也許,一個人只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憤怒,很理智的對待所發生的事情時,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應有的態度。
⑸ 電影《刮痧》中,如何看待華裔美國人的狀況,如何實現他們的美國夢
《刮痧》以中醫刮痧療法產生的誤會為主線,反映了華人在國外由於文化的沖突而陷入種種困境,後又因人們的誠懇與愛心使困境最終被沖破的感人故事。導演鄭曉龍早前就曾經執導過以美國華人生活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引起強烈反響,此次由香港演員梁家輝、內地女演員蔣雯麗、人藝老演員朱旭共同擔崗的電影《刮痧》,同樣也反映了海外華人的生活,但將主題集中在了反映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不理解上面,引起了更多海外和國內華人的注意力甚至是共鳴。有評論認為該片從敘述方式、立意、節奏和製作質量上都非常「好萊塢化」,但此片確實是一部能夠引起人們反思,並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國電影佳作。
⑹ 求一篇400字左右的電影《刮痧》英文觀後感,體現中西方文化差異,語法不用太准確,高中生水平即可
《刮痧》這部電影重點不是講怎麼刮痧,刮痧有什麼好處,而是講因為刮痧致使一個家庭經歷具體的苦難。電腦游戲設計師許大同與妻子簡寧在美國奮鬥了8年,事業有成。一次意外卻令美好的家庭變得愁雲慘霧:5歲的兒子生病了,老父親用傳統的中國民間刮痧幫孫子治病。大同夫妻繼而被控告虐待兒童,一個又一個物證人證令夫妻倆百口莫辯,西醫根本無法了解這種傳統中國療法。因為這件事,父子與夫妻都不得已的分開了。聖誕節那天,門衛不讓大同去家裡見簡寧和他兒子,無奈之下,他只好冒著生命危險爬水管爬上九樓,並在那晚法院撤銷了對撫養孩子的審判,最終皆大歡喜。
觀看這部電影時,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老父親是愛他的孫子的,他孫子生病了老父親給他刮痧,在背上留下的痕跡卻被人認為是這孩子受了虐待,這是美國人不懂得刮痧是什麼造成的;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中國人將孩子當做是自己的私人財產,可以隨時對孩子進行管教,但在美國,孩子卻被當成是社會財產,一旦孩子受了傷害,孩子的父母就會被剝奪撫養權,由兒童福利中心進行養育,在大同的頒獎會上,他的兒子打了他老闆的兒子,大同讓他兒子道歉,但他卻不道歉,大同打了一下他兒子的頭,大同認為這是對他老闆的尊重,當然,中國人大多都是這樣,在不分三七二十一先打了自己的孩子再說,這表示自己沒有教養好,打孩子是對別人的尊重,但美國人卻不這么認為,他的老闆看到大同打他兒子表示很驚訝,並且認為教養孩子跟尊重他人沒有關系。大同為了給他的父親辦綠卡,在聽證會上說了是他給他的兒子刮痧的,老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後,他自己一個人到了大同老闆昆蘭的家裡,跟他講了是他刮痧的,而不是大同,昆蘭問簡寧為什麼大同要說是他刮痧的,簡寧回了他一句:因為他是中國人。這些都是中西文化碰撞後產生的火花!
原文地址:http://www.guanhougan.net/guanhougan/5599.html,轉載請保留地址,謝謝
⑺ 《刮痧》電影中表現出了什麼樣的中美兩國的家庭文化沖突
不僅僅是家庭文化沖突,更是突出了「刮痧」的文化認識沖突,外國人不了解中國還有這樣神奇的所謂醫學保健方式。中華文名博大精深,雖有糟粕,但是精華之神奇非外國人所能理解。
家庭文化沖突無疑是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比如在法庭上有兩個徵人作證認為梁家輝虐待自己的兒子,他同事說他當眾扇兒子耳光,醫院的護士說他想要扼殺他當時尚未出生的兒子,以至於他被迫與妻子離婚。其實咱們中國人想想都能理解其對待孩子的行為,畢竟這個是中國人對待兒女教育的真實寫照。
⑻ 電影《刮痧》中中美文化差異的比較
價值觀念的不同,這是文化特質的深層結構。中美對於動與靜的認知不同,中國人強調靜,更加註重做人。而西方包括美國則強調動,更加註重做事,注重個人主義,注重隱私。
如影片中,在頒獎晚會上大同對自己兒子的教育,採用拍打甚至被朋友看作是暴力的手段,這種對人的教育方式是不被美國人所接受的。
再就是對待變化的態度上,中國人注重求穩而美國人則注重求變。這一點在影片中通過大同的父親體現的尤為明顯。大同的父親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老霍在美國的工作、生活狀況,並最終客死他鄉讓他很是傷感,這也是最終使自己返回北京落葉歸根的一大因素。
(8)刮痧電影外國人體驗刮痧擴展閱讀
影片《刮痧》以中醫傳統療法刮痧為線索,講述了中美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跨文化交際的失敗給許大同一家帶來的不幸。
許大同從開始自以為實現了自己"美國夢",到最後父子分離、夫妻分居、丟掉工作,這場悲劇沒有孰對孰錯,而是在中美文化影響下,中國人和美國人對待孩子教育、親情、友情的不同方式而引起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