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來了,來了,_嘴 一盤,樓上請是哪部老電影中的詞語
老電影《偵察兵》
影片講述了偵察參謀郭銳(王心剛 飾)深入虎穴破獲敵情,殲滅敵人,為解放全國掃清道路的故事,反映了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團結的英勇斗爭。
『貳』 偵察兵電影 主演是誰
電影《偵察兵》
《偵察兵》 中文名: 《偵察兵》 英文名: Scout 發行日期: 1974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普通話 出品: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年 編劇:李文化 導演:李文化 攝影:孫昌一 美術:張先得 作曲:時樂蒙 陸祖龍 演奏:新影樂團 指揮:姚關榮 片長:01:38:48 對白:普通話 顏色:黑白 類型:戰爭
劇情介紹:
1948年,我解放軍參謀部郭銳奉命率領一支偵察隊直插敵占區豐城一帶。為了解敵情郭銳化裝成新調來的敵作戰處長,騙取敵炮團團長的信任,拿到敵炮團火力配備圖,又從敵人口中了解到他們緊急防務會議情況。隨後又虎口拔牙抓住了敵搜索隊長和敵作戰處長,獲得准確情報,配合大部隊全殲豐城之敵。[1]
演員:
郭銳—————王心剛 大劉—————金征源 姜排長————王達成 司令員————鄭重 政委—————於洋 小胡—————程學欽 孫秀英————楊雅琴 孫大娘————於藍 孫誠—————關長珠 老大爺————趙豈明 敵跑團團長——邵沖飛 敵搜索隊長——安震江 敵師長————李林 還鄉團頭子——於紹康 敵作戰處長——方輝 《偵察兵》是北影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這是文革以後該廠的第一部故事片,由攝影出身的李文化導演,雲集了王心剛、於洋、楊雅琴、於藍、關長珠等一大批優秀演員,還有邵沖飛、李林、於紹康、方輝等著名反派演員,而安震江扮演的王德彪更是給大家留下了歷史性的印象。然而這部影片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歸根到底就是故事情節過於虛假,後來江青尖銳地批評這部片子,《人民日報》等也大量刊登批評文章,但包括江青在內,這些批評基本上沒涉及政治內容,主要集中在影片創作的本身,這種唯業務的批評在文革時期是罕見的。但只批沒禁,《偵察兵》還是得以在全國上演。[2]
穿幫鏡頭:
1、國軍軍官穿上了開領的象是二戰時的美式軍服又象是現在我軍正在穿著的夏常服那樣的軍裝 2、片中的解放軍穿上了65式軍裝,戴上了紅領章
『叄』 47年後《偵察兵》演員近況 王心剛89歲於洋90歲 多位老戲骨已去世
譚大哥說,在1974年,最好看的國產電影是《偵察兵》。沒有之一。
他至今都還記得,當時人們擁擠在狹小的購票窗口,爭相購買電影票的情景。其中有兩個小青年,因為最後一張電影票歸誰所有,還差點打了起來。
譚大哥是位老影迷,他幾乎看過那個年代的所有老電影。如今68歲高齡的他,每每談起那些舊日影像,仍然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對它們,實在太熟悉了,也實在太有感情了。
譚大哥說, 當年看《偵察兵》,有一半的人是為了看王心剛,另一半的人,是為了看安震江。
這話有誇張的成分,但細想想,卻不無道理。
看王心剛,是因為他長得帥,看安震江,是因為他演得好。
那麼,如今47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家還記得這部《偵察兵》嗎?還記得其中的那些演員和老藝術家們嗎?今天,雅清就想和大家一起,來重溫和回顧一下呢。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偵察兵》並不算是一部特別優秀的電影。編造的痕跡太重了。但我還是看了好幾遍。也不知為啥,反正就是覺得挺過癮的。裡面的好多台詞,我都倒背如流。
而且,裡面匯聚了好多我們所喜歡的大明星啊。單是「22大明星」就有王心剛、於藍和於洋,另外八一廠當時的當家花旦楊雅琴扮演女主角,而著名演員安震江、於紹康、方輝等在其中演反派, 真可以說是群星薈萃啊。
那麼他們如今都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呢?他們的現狀和近況如何呢?
王心剛扮演郭銳
王心剛太帥了。
尤其是穿上敵軍制服的造型,簡直帥出天際。
當時王心剛其實已經被總政任命為八一廠的廠長了。但他更多的時間卻是在北影廠拍戲。70年代他在北影廠拍了好幾部電影,如《偵察兵》、《大河奔流》、《傷逝》等,都是北影廠的作品。
《偵察兵》這部電影在劇情方面有許多漏洞,但因為是王心剛擔任主演,所以仍然收獲了良好票房。這充分說明,在那個年代,明星同樣具有廣泛影響力。
王心剛出演偵察參謀郭銳時,已經42歲,但他的人物造型依然帥氣。而且他的做派也非常瀟灑,將一個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塑造得栩栩如生。如今,很多影迷提到影視劇中的偵察兵形象,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心剛扮演的郭銳。
這之後,王心剛又在《知音》中扮演了蔡鍔、在《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中扮演了明成祖朱棣,在《我的長征》中扮演了王瑞。他演戲一直演到70多歲, 作為「22大明星」之一,他是我國觀眾最喜愛的電影演員,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如今王心剛89歲,依然瀟灑帥氣,風采迷人。
楊雅琴扮演孫秀英
1966年,楊雅琴被調入八一廠。在這之前,她因在電影《地雷戰》中扮演田嫂,和在《苦菜花》中扮演娟子,而被大家所熟知。
當時是特殊時期,八一廠的演員隊伍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所以楊雅琴一進廠,便受到重用。她先是參加了重拍版《海鷹》和第一版《南海長城》的拍攝(均未完成),然後在北影廠拍攝的《偵察兵》中出演了女主角孫秀英一角。
70年代中期是楊雅琴的藝術創作高峰期,她陸續在《第二個春天》、《青春似火》、《蒙根花》、《我的十個同學》等電影中出演女主角。其端莊秀美的銀幕形象非常深入人心。
時間進入80年代後,楊雅琴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在一些電影中為新一代的銀幕花旦們如潘虹、劉曉慶等配戲,陸續出演了《漩渦里的歌》、《心靈深處》、《西子姑娘》等電影。
1992年,楊雅琴在八一廠辦了內退,然後跟隨第二任丈夫去了香港。而當她重回北京時,卻已經形容枯槁,好像換了一個人。1997年9月29日,楊雅琴因患癌症去世,年僅53歲。
她這一生,在事業上有過輝煌時刻,但在 情感 上卻一直並不順心。她有過兩段婚姻,但都並不如意。到最後,她也並沒找到真正所愛。
周森冠扮演村幹部
周森冠是一位好演員。但卻跑了一輩子龍套。在北影廠演員劇團,他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但基本上一次主角也沒演過。
他1953年從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畢業後,就進入到了北影廠,而他所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就是一個老農民。此後,他又在《平原游擊隊》中扮演喊「平安無事嘍」的老人,又在《國慶十點鍾》中扮演張大力、又在《糧食》中扮演發成、又在《小兵張嘎》中扮演楊大爸等。
在我的記憶里,他在《偵察兵》中所出演的村幹部,和在《小花》中所出演的何翠姑的養父何向東,都給我們留下了難忘印象。
這位老戲骨演了一輩子,直到1992年,72歲的他還在《天若有情》中出演了角色。1994年,他因病去世,享年74歲。
於藍扮演孫大娘
《偵察兵》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所主演的最後一部影片。
在這之前,她在銀幕上塑造的眾多形象,都非常深入人心,如《龍須溝》中的程娘子,《翠崗紅旗》中的向五兒,《革命家庭》中的周蓮,《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等。她的表演風格朴實無華卻又充滿激情,極具個人魅力。
然而在特殊年代,她和丈夫田方作為北影廠的重點「黑幫」被打倒,隨後被下放到北京郊區大興縣天堂河的北影廠「五七幹校」參加勞動。而也正是在這里,於藍落下了一生的殘疾,那就是在一次勞動中,她不慎從房頂上摔落下來,最終導致面部肌肉不自覺抽搐。這就使她無法再正常拍攝特寫、近景等鏡頭。
所以在主演完《偵察兵》之後,於藍就從幕前,轉到了幕後,從事起了導演工作。她執導了《薩里瑪珂》等電影,又負責成立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並出任首任廠長。她兢兢業業地工作一直到80歲才退休。
於藍是我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是大家所喜愛的「22大明星」。2020年6月27日,於藍去世,享年99歲。
關長珠扮演孫誠
關長珠是王心剛非常欣賞的一位演員。他最看好的,就是關長珠嚴謹的創作態度,和他為了角色可以舍棄一切的敬業精神。所以在拍攝《偵察兵》時,王心剛就對大家說,這樣的好演員不培養,培養誰?
關長珠作為一名演員,同樣擁有出色的外形。他形象英俊,五官酷似因主演《平原游擊隊》中的李向陽而走紅的郭振清。但他又比郭振清更加秀氣,這使他的銀幕形象顯得更加俊美。
關長珠在《偵察兵》出演的是一個配角,但導演卻給了他好多個特寫。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劇組對他的重視。
上個世紀60年代,關長珠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北影廠,先後參演了《偵察兵》、《 激戰無名川 》、 《丁龍鎮》、《祭紅》、《藍色檔案》、《客從何來》等影片。後來他轉到幕後,從事起了電影剪輯的工作。
如今他已是79歲的老人了,早已退休,在北影小區過著平靜的日子。
不知大家在看《偵察兵》這部電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其中的反派演員,個個都演得很精彩。
於紹康扮演還鄉團頭子
大家對於紹康的印象,也許更多的是來自於《海霞》中的劉阿太,和《喜盈門》中的仁文爺爺。但其實《偵察兵》中的還鄉團頭子,也是他所塑造的令人難忘的一個角色。
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於紹康卻通過自己的演技,將這個人物塑造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在王心剛扮演的郭銳面前卑躬屈膝的樣子,著實令人忍俊不禁。
我一直都覺得於紹康是北影廠最好的演員之一,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和技巧,這使他無論塑造怎樣的角色,都顯得十分得心應手。但遺憾的是,他也很早就去世了,1994年5月3日,北影老戲骨於紹康就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9歲。
邵沖飛扮演黃宇軒
邵沖飛這個名字很多觀眾都不熟悉,但他在《偵察兵》中所出演的敵炮團團長黃宇軒,卻是那麼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我覺得他和安震江所扮演的王德標一起,呈現了這部電影中最多的笑料。
在影片中,他所扮演的黃團長「智商」有點低,被王心剛扮演的郭銳,耍得團團轉,到最後知道真相後,卻又「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按照郭銳的吩咐,如實招供。但邵沖飛的表演真是出神入化,將角色在不同狀態下的言談舉止拿捏得十分到位。
『肆』 《偵察兵(1974)》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偵察兵》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Cyw-R30nTwrRapMvtVpHA
『伍』 《小兵張嘎》的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小兵張嘎》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去冬來,我一推開門,整個世界都變成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充滿遐想的童話世界也會帶來麻煩-——那就是寒冷。但有媽媽照顧我的衣食住行,我感到溫暖了許多。
晚上,媽媽會把我明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頭,讓我早上不用穿著薄薄的衣服,在家裡跑來跑去地找。也為了讓我多睡一會兒。雖然有時媽媽會出現一點小誤差,讓我在學校里瑟瑟發抖,但我的心一直是甜滋滋的。
早晨,媽媽會比我早起20分鍾幫我把美味的早餐做好,讓我起床後,有牛奶喝有雞蛋吃······讓我在一天的時光中為我的學業而奮斗。免得讓我的肚子鬧起「空城計」而讓我力不從心。
我的房間非常漂亮,存著一種我最喜歡的風格。每當我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在房間里寫作業時,會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要完成任務的心情。每我遇到難題,想要發火時,我就看看這美麗的房間,頓時就會冷靜下來,因為這房間是母親精心為我設計的。
冬日媽媽從來不會用車送我去學校,而是讓我自己走路。因為這樣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讓腳溫暖些。
雖然冬天寒冷,但有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感到溫暖了許多。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小嘎子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這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暑假裡,我後看了《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視劇。它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八路軍戰士的過程。小嘎子那幽默、風趣、聰明、勇敢、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韌勁深深感動了我。
故事中有兩個情節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一天,小嘎子在「鬼不靈」遇上了小夥伴胖墩。小嘎子便吹噓自己當上了八路,跟老羅叔打過鬼子,惹得胖墩直眼紅。後來,嘎子和胖墩決定以摔跤來爭奪老鍾叔給嘎子做的木頭槍及胖墩的皮影。剛開始,嘎子趾高氣揚,壓根沒把小胖墩放在眼裡。一不留神,便被胖墩給摔倒了。小嘎子便覺得羞極了,剛才那股子「傲勁」一下子沒了。他看胖墩那得意的樣兒,再聽聽周圍小夥伴嘲笑的聲音,嘎子氣極了。趁胖墩不注意,沖上去狠狠地咬了胖墩一口。疼得胖墩直在地上打滾。而嘎子卻在那兒開心地笑著。後來,嘎子受到了區隊長的批評,認識到自己違反了紀律,他心裡十分後悔,決心改正。
還有一次,小嘎子和英子他們一起被關進了鬼子的牢房。兇殘的龜田太君從他們口中得不到情報,便決定殺害他們。在就要槍斃他們的最後一刻,嘎子突然提出抗議:「日本人沒本事,只能欺負弱者。有能耐咱們比一比!」嘎子的話激怒了龜田,他決定和嘎子比個高低。嘎子提出比爬樹,鬼子同意了。只見一個胖胖的鬼子抓著樹枝,爬到了樹上。該嘎子了,只見他像猿猴一般,一溜煙便爬上來樹。還沒等鬼子回過神來,嘎子早已跳上了屋頂,翻過牆跑了。把龜田氣得暴跳如雷,不停地大罵:「混蛋!混蛋!」
《小兵張嘎》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的故事。
真是聞名不如見其人!影片中的嘎子是多麼可愛呀!「嘎」氣十足!在路上,他誤把羅金寶當漢奸,雖然鬧出了笑話,但顯示了他的執著!與胖墩打架,犯了錯誤,羅隊長關他禁閉,只要他承認錯誤即可,可是嘎子拗著頭就是不說話。多可愛的嘎子!看到這里,我不禁為他鼓掌!
嘎子又是多麼機智勇敢啊!他和胖墩、樂樂等結成了兒童團,他們與日本人鬥智斗勇。在一次戰斗中,嘎子的奶奶犧牲了,這使嘎子更加痛恨日本人鬼子。為了報仇,嘎子偷偷地溜進鬼子司令部,看見有日本人要騎摩托車走,他就找來兩個釘子,將摩托車的輪胎給放了氣,又將兩個釘子放進了鬼子的車座上,那幾個日本人沒注意坐在了釘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車子沒開多遠就翻了。看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為嘎子的機靈感到高興。嘎子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會兒爬到樹上,一會兒鑽到車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內奸,搞得鬼子司令部雞犬不靈。嘎子真勇敢!
在《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兇殘,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橫行霸道。在他們的槍口下,多少老百姓被無辜殺害,這些日本鬼子可恨至極!當看到八路軍特派員被鬼子抓住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來了,兩眼緊緊地盯著電視。殘暴的鬼子嚴刑拷打特派員,特派員寧死不屈,最後被鬼子迫害致死,光榮犧牲了。我的心情頓時變得很沉重: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練好本領!
《小兵張嘎》這部電影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使我認識到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處處以嘎子為榜樣,從嘎子身上汲取更多更豐富的養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今天,媽媽陪著我一起看了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小兵張嘎》.這部紅色經典老電影曾經伴隨著我的爸爸媽媽長大,如今這部電影也將影響我以後的學習生活,激勵我克服種種成長困惑.原先聽爸爸媽媽講述,我對影片的主人翁張嘎子這個電影主角只有些朦朧的記憶,直到今天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才算是真正地對他有所了解.
《小兵張嘎》里的主人公——張嘎子的聰明、勇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他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
影片的內容是這樣的:在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淀有個叫張嘎子的少年,他從小沒有了爸爸和媽媽,只有和年邁的奶奶在一起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查員老鍾叔,奶奶英勇犧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而老鍾叔為了掩護鄉親們被敵人逮捕.此時的嘎子決定為奶奶報仇,然後再解救出老鍾叔,於是嘎子哥揣著老鍾叔給他製作的木頭槍,懷著一股子的「嘎」勁兒去尋找八路軍.沒想到在他真正遇到八路軍偵查員羅金寶時,卻誤把他當成了鬼子的漢奸,用一桿木頭槍准備繳下老羅叔的真槍,不想卻被老羅叔反擒,就這樣不打不相識,嘎子總算是找到了八路軍.
在八路軍這個革命的大家庭里,嘎子漸漸地成熟了,也變得更加堅強.一次在縣城裡,張嘎子正准備私自給奶奶報仇時,不幸被俘.可他一點也不害怕,雖年紀小小卻會跟鬼子們鬥智斗勇.最後他配合八路軍戰士將敵人的炮樓點燃,使戰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嘎子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八路軍小偵察兵,也得到了一把屬於自己的真槍.嘎子雖然堅強勇敢,但是他必定和我們一樣依舊是一個孩子,當然也有頑皮的一面,如摔跤咬人、堵小胖墩家的煙囪、私自藏繳獲來的槍等,鬧出了很多的笑話……
看了這部影片我很受啟發,影片裡面的張嘎子不僅幽默搞笑、滑稽可愛,而且機智勇敢,遇到危險時也從不屈服,這種革命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們學習.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遠離了戰爭硝煙,但是請大家不要忘記,今天我們衣食無憂、和平安定的生活是無數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呀!在新時代下生活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先輩們的教導,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好好學習,用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裝備自己.
張嘎的`確是一個勇敢的小男孩,他聰明,堅強,能吃苦,敢於和敵人斗爭!我要以嘎子為榜樣,發奮學習,不怕吃苦,做一個好學生!我想,觀看完了這部影片後,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會時時想起嘎子哥和他的革命故事,處處向嘎子哥學習,以他為榜樣,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做個勇敢而又堅強的好少年!
這部電影里,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兇殘,戰爭的兇殘!我希望我們永遠都生活在和諧社會,遠離戰爭,遠離殺害,共建和諧、安定、美好的大家園!
《小兵張嘎》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的故事片,講述了一個小孩投身抗日的英雄事跡。
在這部影片里,張嘎和英子、胖墩、佟樂是一群勇敢、機智的小八路軍,他們幫助八路軍辦事、打日本鬼子、抓漢奸,是一群十分出色的抗日小英雄。特別是「嘎子哥」更加優秀,成了鬼子漢奸的「眼中釘」。日本人對他們又恨又怕,到處打聽他們的下落,追捕他們。但是每次都被他們巧妙地周旋,弄得自己暈頭轉向。
在一次戰斗中,張嘎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休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戰斗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槍,嘎子終於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
我想嘎子是懷著一顆為國家為人民的心加入兒童團的,他的勇敢機智、正義感和他的吃苦耐勞使他連連取得勝利。 看完了《小兵張嘎》,覺得我和張嘎都是同齡人,可他比我懂事多了。現在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環境里,一定要好好珍惜。因為這是張嘎那些革命先烈和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從張嘎身上,反映出他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熱愛祖國、英勇機智、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我們要把他的精神運用於現在的生活和學習中,面對困難要勇於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我們要以張嘎為榜樣,努力學習才能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
現在,我們都生活在21世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57年以來,我國的軍事科技化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現在我國已經擁有世界上許多先進的武器。所以現在別的國家就不敢隨便地侵略我國。
但是現在國內的社會競爭這么強,使我們這一代有了強烈的競爭感,也使我更深一層的理解到了「沒有知識就會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的含義。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努力學習。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戰勝生活道路上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在爸爸的推薦下,我觀看了愛國教育片《小兵張嘎》,這部電一影與我往常愛看的動截然不同。看著看著,一個個性鮮明的男孩出現在我的眼前:他,不屈不饒;他,機智勇敢;他還人如其名,有著幾分「嘎」勁。我覺得他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戰火中成長的嘎子有著特殊的人生經歷:父母為國捐軀後,他一直與奶奶相依為命,可有一天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奶奶也英勇犧牲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八路 軍,擁有一桿真正的一槍一,把東洋鬼子趕回老家去,成了嘎子唯一的心願。嘎子一下子長大了,在他的字典里沒有「害怕」,沒有「困難」,沒有「苦」和「累」,甚 至沒有「死」。
影片中最吸引我的情節就是嘎子幫助八路軍一火燒敵人炮樓那一段。有一回,嘎子不幸被捕,被關在鬼子炮樓的最底層。聽外面有一槍一響,嘎子想一定是八路軍來了,便 趁看守不注意時,將其打暈,利用油燈里的火和油,點燃自己的衣服,丟在梯子上,為使火燒得更旺,還抱了很多稻草往上放,雖然眼睛被熏得火紅,但為八路軍拿 下了炮樓,立下了大功。
嘎子勇敢,機智,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竟能想出制敵辦法,幫助八路軍取得勝利。我們和他的年齡相仿,相比之下,我顯得是那麼的渺小!記得那次學校開展科技用 物比賽,我一聽便報了「隔空取物」這項比賽。可到了賽場,我做的套棍,竟套不起來。經過一番修整,套是能套了,卻不夠長,等我解決完這種種問題後,栓套子 的棍卻又斷了。我一氣之下,把棍子摔得七零八落,用力地扔進了垃圾桶。現在和嘎子比一比,我真是覺得無地自容!我為什麼不能像嘎子那樣面對困難,去爭取勝 利呢?
有句古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要像我的偶像嘎子一樣,努力培養自己勇敢、頑強的意志,學會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去爭取勝利,嘎子哥,你信嗎?
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邊一個小水莊子里,有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叫張嘎,他熱愛八路軍,八路軍們也很喜歡他。住在他家中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常常會給他講述一些英雄故事。殘暴的敵人,在一次襲擊中,奶奶為掩護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而被日本軍隊殺死,不光如此,張嘎最敬佩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又被敵人抓走了。他懷著為奶奶報仇和救老鍾叔的決心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十分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在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不但救出了老鍾叔,而且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張嘎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分配給了他使用。張嘎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贈送給好朋友胖墩。
從中,我體會到小英雄張嘎強烈強烈的愛國精神。他的滑稽幽默,讓我們拍手叫好;他的機智勇敢,讓我們佩服不已;他的堅強不屈,又讓我們深受感動......當時,他們的條件十分艱苦,迫不得已,只能食用一些野菜和樹皮,有時候甚至連三餐都吃不上。但他們身上卻有著一種寶貴的精神——勇於樂觀面對生活。 在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和挫折,許多人選擇逃避,但是這畢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鼓足勇氣,樂觀地迎接挑戰,這樣才能找到出路,取得勝利。
暑假裡,我觀看了一部既精彩又驚險的愛國主義題材的電視劇《小兵張嘎》。片中敘述了一個機智的小男孩張嘎的故事。1937年,日本鬼子進入中原,對中原的老百姓進行了一次有一次的大掃盪,當鬼子進入嘎子村裡的時,殺死了嘎子唯一的親人——奶奶,還帶走了村裡的八路軍叔叔。嘎子與可惡的鬼子展開了生死戰爭……
我真的非常佩服機智勇敢的小嘎子,當嘎子遇到危險的時候,電視機前的我非常著急,恨不得能同他一起加入戰斗。當嘎子高興和打贏鬼子的時候後,我就跟著高興,當嘎子傷心的時候我的也淚水湧上心頭。我一直在電視機旁,默默地為嘎子祝福,希望他快樂、健康、打勝仗。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部電視劇,小嘎子的聰明、機智、勇敢、伶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如果是我,和兇猛的鬼子鬥智慧,早完了。他沒有爸爸媽媽,沒有爺爺奶奶,在這種環境下,一個僅比我大兩歲的哥哥怎麼生存得了?
現如今我們這一代,是在所有的親人的呵護下、在所有的愛的包容下長大,沒有經歷任何的風雨,生活在溫室中的我們被稱作:「小寶貝、小公主、小皇帝」。試問:如果我們身處那個戰爭的年代,我們會怎樣?太強烈的對比,我相信在我們孩子的心底,都有一份上進心,讓我們向小張嘎學習,學習他那不畏艱難的決心,學習他那勇敢而樂觀的積極心態,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我特別喜歡看《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電影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白洋淀,講訴了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他的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軍而犧牲了,而老鍾叔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救出老鍾叔,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小偵查員的故事。我深深地被嘎子的機智和勇敢所吸引,也被嘎子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
影片中的嘎子人物形象鮮明,"嘎"氣十足!在路上,他錯把羅金寶當漢奸,鬧出了笑話。與胖墩打架,打不過就咬人,還爬上屋頂堵人家煙囪,犯了錯誤,還不承認錯誤,被羅隊長關了禁閉。多麼可愛的嘎子啊!
嘎子也很勇敢,在一次伏擊敵人的戰斗中,嘎子對一個逃跑的鬼子窮追不舍,屁股中了子彈,受了傷也不知道。最後用了一把木頭槍俘虜了鬼子,繳獲了一把真槍。多勇敢的嘎子呀 !
在鬼子司令部,看見有日本鬼子妖氣摩托車逃走,他就找來兩個釘子,將摩托車的輪胎放了氣,又將兩個放在了車座上,鬼子沒注意,坐在了釘子上,疼得"哇哇"大叫,車子沒開多遠就翻車了,多機靈的嘎子啊!
我特別喜歡《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學習嘎子樂觀向上,機智勇敢的精神,立志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陸』 紅色經典的老黑白 電影有 哪些例如:古剎鍾聲(不喜歡現在拍的)
《艷陽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8
《節振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5
《年青的一代》 大陸 1965
《紅燈記》(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1
《沙家浜》(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1
《白毛女》舞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龍江頌》(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3
《青松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戰洪圖》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半籃花生》(越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創業》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杜鵑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鋼鐵巨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火紅的年代》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金光大道&S226;下集》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作戰》(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沙家浜》(粵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4
《閃閃的紅星》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向陽院的故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一副保險帶》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園丁之歌》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74
《偵察兵》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阿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碧海紅波》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草原兒女》(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長城新曲》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車輪滾滾》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春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第二個春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沸騰的群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烽火少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海霞》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紅雨》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黃河少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激戰無名川》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揀煤渣》(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金光大道&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決裂》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雷雨之前》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難忘的戰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人老心紅》(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沙漠的春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小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小螺號》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5
《沂蒙頌》(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戰船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阿夏河的秘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春潮急》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反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楓樹灣》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寄託》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金鎖》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開山的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連心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芒果之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長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風雲》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牛角石》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村新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裡紅梅》 珠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鎖龍湖&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新風歌》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雁鳴湖畔》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征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主課》 廣西電影製片廠 1976
『柒』 跪求《偵察兵(1974)》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李文化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VkRapM0t3WrBr9EKYMeLpw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偵察參謀郭銳(王心剛 飾),奉命帶領一支小分隊深入豐城進行偵察,路遇還鄉團長(於紹康 飾)帶領團丁押解我婦女主任(楊雅琴 飾)和村幹部(周冠森 飾),小分隊將他們營救。之後,他們在小村安紮下來,分幾路化裝進城偵察。與此同時,敵人已知曉我偵察兵進城,派搜索隊長王德標(安震江 飾)全城布控,郭銳得知王的姐夫是敵炮團團長黃宇軒(邵沖飛 飾),便假扮敵作戰處長,並以黃老同學的身份到其家裡,智取到敵人火力配備圖,在第一時間上報給指揮部。
『捌』 偵察兵老電影還叫什麼名稱
《偵察兵》是北影廠1974年拍攝的黑白故事片,這是文革開始以後該廠的第一部故事片,由攝影出身的李文化導演。
該片上映後,受到《人民日報》和某些高層的批評,說其故事情節虛假;但沒有停映,也沒有聽說還有其他名稱。
名叫《偵察兵》的老電影還有一部是1953年北朝鮮拍攝的。於1954年由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譯制後在國內上映。
『玖』 老電影-《偵察兵》里的豐城在哪裡
應該發生在山東沂蒙山地區,其中的「豐城」並非真實地名,不是指現在的江西省豐城市。其主題曲《蒙山巍巍沂水長》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再從劇中農村的房舍建築、碾子來看,也都是當時北方農村特有的景觀,秀英等民兵的衣著也是當時山東一帶的服裝打扮。另外,郭銳化妝偵察時,在飯館吃的是炒餅,這也正是沂蒙一帶流行的麵食,流傳至今。
『拾』 電影《偵察兵》在煙台哪個地方拍攝的
這部電影是在煙台棲霞拍攝的,具體地點在棲霞市唐家泊鎮到市區的盤山公路上,當地人稱十八盤,地勢非常驚險,是當地出名的事故多發地帶,後因修建隧道,該公路已停用。
1974年北影廠攝制的當時很受觀眾喜愛的一部驚險片《偵察兵》,影片講述的是1948年解放軍偵察隊獲得准確情報並最終擊潰前追後堵敵人的故事。
(10)紅色經典老電影偵察兵擴展閱讀
電影《偵察兵》應該發生在山東,其中的「豐城」並非真實地名,不是指現在的江西省豐城市。其主題曲《蒙山巍巍沂水長》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再從劇中農村的房舍建築、碾子來看,也都是當時北方農村特有的景觀,秀英等民兵的衣著也是當時山東一帶的服裝打扮。
另外,郭銳化妝偵察時,在飯館吃的是炒餅,這也正是沂蒙一帶流行的麵食,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