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典革命形象李玉梅黨費改編而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經典革命形象李玉梅出自於根據王願堅小說《黨費》改編而成的電影《黨的女兒》。
《黨的女兒》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林農執導,田華主演,陳戈、李林、夏佩傑等出演,於1958年上映。
該片根據王願堅創作的小說《黨費》改編,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根據地籠罩在白色恐怖中,共產黨員李玉梅帶領人民群眾堅持斗爭,最後為了掩護游擊隊員而英勇就義的故事。
(1)老電影劇照中華女兒擴展閱讀
該片的社會主義內容一直是在民族的表現形式下得到發展的,通這這種民族表現形式,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塑造了共產主義的英雄人物形象。它的主題讓觀眾看到了那首難忘的英雄之歌《中華女兒》中的景象。該片可以稱為偉大的藝術品。
該片鮮明有力的表現了黨在群眾中間的威信怎樣的高,成功塑造了黨所培養教育出來的黨形象,出色地描寫了李玉梅的忠貞、勇敢和機智,給觀眾以學習的典範。它用簡練的手法表現了白匪的瘋狂殘暴。影片的故事發展很有旋律感,又很自然,有些場面近於驚險,然而合於生活邏輯,不給觀眾以矯揉造作之感。該片善於使用富有典型性的小事件來勾勒人物的性格。田華所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使影片給人以深刻強烈的感染。
⑵ 凌子風執導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凌子風執導的電影叫《中華女兒》。
《中華女兒》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凌子風、翟強執導的戰爭電影,由張錚、岳慎等主演,於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在亞洲婦女大會獻映,1950年1月正式公映。該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冷雲、胡秀之等抗聯女戰士為抵抗侵略者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中華女兒》影片評價
該片足以教育廣大的中國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民族的真實面貌。在影片的攝制技術上也還是令人滿意的。該片對胡秀之的刻畫是比較完全的,但如果能更多地介紹介紹指導員和其他同志的身世,影片的效果還會更好一些。編導在反映敵後艱苦鬥爭生活方面費了許多苦心,那些鏡頭都是能引人入勝的,但可惜沒有被人物以及事件的紅線貫穿起來,顯得渙散、零碎。
⑶ 凌子風執導的影片是哪個
1935年,編導獨幕劇《獄》,該劇是凌子風在學校時代的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1938年,編導的獨幕話劇《哈娜寇》獲得晉察冀邊區魯迅文學獎。1946年,參演劇情電影《邊區勞動英雄》。
194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中華女兒》,該片獲得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文化部優秀影片二等獎。195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春風吹到諾敏河》上映。1958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深山裡的菊花》上映。
1964年,與董克娜聯合執導劇情電影《草原雄鷹》。1979年,由其執導的人物傳記電影《李四光》上映。1984年,執導劇情電影《邊城》,他憑借該片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86年,執導劇情電影《馬鐵腿外傳》。1992年,執導劇情電影《狂》。
人物評價
凌子風有著令人發燙的熱情,不知疲倦和恨不得一年拍二十部戲的拚命精神,博才多藝和豐富的藝術想像,以及即使倒霉到底也要生活得舒服自在的樂觀精神和生活態度,甚至連著裝也要與眾不同等等。在中國電影史上,凌子風可能是一個擁有瘋狂夢想最多的導演。特別在新時期,更是經常天馬行空、語出驚人。
他是現實中的大家,又是藝術世界裡的孩童,簡單、天真、浪漫、惜懂。而且,他的電影貫穿著一種人性情懷,他贊美女性、謳歌女性、崇拜女性,他喜歡真,他相信善,他熱愛美、追求美、表現美,他的詩情畫意的空鏡頭,他的情景交融的傳統美學風格的孜孜追求,基本貫穿了他所有的影片(西南大學沈大春評)。
⑷ 查一下啊過去電老電影戰斗片
抗美援朝老電影《三八線上》1960
佩劍將軍A
佩劍將軍B
國產反特故事片《英雄虎膽》
歸心似箭01 1979年
歸心似箭02 1979年
東進序曲1
東進序曲2
東進序曲3
八女投江01
1987
八女投江02 1987
國產故事片51號兵站下集
國產故事片51號兵站中集
國產故事片51號兵站上集
大浪淘沙021965
大浪淘沙011965
閃光的箭2
閃光的箭1
《雲霧山中》長影1959年
三進山城
經典電影《解放大西北》2
經曲電影《解放大西北》1
山重水復戰斗片珍臧版
鳳凰A
鳳凰B
舉起手來
天盡頭
經典抗日片狩獵者高清版
車輪滾滾A
車輪滾滾B
南斯拉夫內雷特瓦河戰役
海上神鷹下1959
海上神鷹上1959
林則徐上1959
林則徐下1959
回民支隊上1959
回民支隊下1959
戰火中的青春1959
地下航線上1959
糧食1959
女交通員下
女交通員上
電影《雞毛信》
狼牙山五壯士B
狼牙山五壯士A
56年《上甘嶺》下抗
56年《上甘嶺》上抗
朝鮮永生的戰士B
朝鮮永生的戰士A
阿爾巴尼亞故事片《海岸風雷》1966上影譯制
老電影白毛女B1950
老電影白毛女A1950
老電影三毛流浪記
地雷戰
英雄小八路1961
經典電影《海鷹》3
經典電影《海鷹》2
經典電影《海鷹》1
老電影海霞19752
老電影海霞19751
奇襲
三八線上02
三八線上01
故事片小兵張嗄
長空雄鷹下1976
長空雄鷹上1976
老電影《烽火少年》1975
難忘的戰斗下
難忘的戰鬥上
鐵道游擊隊B
鐵道游擊隊A
劉胡蘭2
劉胡蘭1
春雷下
春雷上
寧死不屈1969B
寧死不屈1969A
電影英雄兒女下
電影英雄兒女上
紅色娘子軍舞劇
大決戰第3部平津戰役2
大決戰第3部平津戰役1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第二部下集54分鍾
大決戰之淮海戰役第二部上集83分鍾
大決戰第1部遼沈戰役2
大決戰第1部遼沈戰役1
小花B
小花A
林海雪原B
林海雪原A
大渡河下
大渡河上
地道戰下
地道戰上
烈火中永生下集
烈火中永生上集
電影《董存瑞》
激戰無名川B
激戰無名川A
打擊侵略者1
八一《戰上海》1959
渡江偵察記1974
南征北戰1952
電影之四十七閃閃的紅星2
電影之四十七閃閃的紅星1
鄂爾多斯風暴
偵察兵1974
老電影《烈火金剛》
《獨立大隊》長春電影製片廠_1964
解放戰爭巨片《渡江偵察記》
故事片《黑山阻擊戰》全
51號兵站
雞毛信
大渡河
董存瑞國產經典老電影1955
鐵血大動脈上戰斗片
《鐵血大動脈》下集戰斗片
馬蹄聲碎01戰斗片
馬蹄聲碎02戰斗片
紅英展翅戰斗片
最後八個人01戰斗片
最後八個人02戰斗片
老電影51號兵站戰斗片1
老電影51號兵站戰斗片2
沖出亞馬遜IICD1戰斗片
沖出亞馬遜IICD2戰斗片
長空雄鷹1空戰片
長空雄鷹2
烽火列車01戰斗片
烽火列車02
老電影鐵甲○○八A
老電影鐵甲○○八B
閃電行動1戰斗片
閃電行動2戰斗片
老電影贛水蒼茫01戰斗片
老電影贛水蒼茫02戰斗片
紅河激浪全集戰斗片
紅河激浪B
《三個俘虜兵》全集戰斗片
國產戰斗片《趙一曼》上集
國產戰斗片《趙一曼》下集
《古剎鍾聲》1958
故事片《狼牙山五壯士》1958
黑白故事片黑山阻擊戰B
黑白故事片黑山阻擊戰A
閃閃的紅星B
閃閃的紅星A
兵臨絕境02
兵臨絕境01
劉胡蘭下
劉胡蘭上
彩色故事片風雨下鍾山19824
彩色故事片風雨下鍾山19823
彩色故事片風雨下鍾山19822
彩色故事片風雨下鍾山19821
地下尖兵上1957年
雞毛信2
雞毛信A
烈火真金11959年
烈火真金21959年
佩劍將軍2
佩劍將軍1
英雄虎膽21958年
英雄虎膽11958年
扶我上戰馬的人下1983年出品經典老電影
甲午風雲021962年
甲午風雲011962年
偵察兵02
車輪滾滾下
保密局的槍聲
刑場上的婚禮02 1980
刑場上的婚禮01 1980
紅河激浪下
紅河激浪上
羌笛頌下
羌笛頌上
山鄉風雲下
山鄉風雲上
激戰無名川下
激戰無名川上
兩個小八路下
兩個小八路上
碧海紅波下
碧海紅波上
老電影烈火中永生3(1965)
老電影烈火中永生2(1965)
老電影烈火中永生1(1965)
打擊侵略者
渡江偵察記下集
渡江偵察記上集
英雄虎膽
勐壠沙下
勐壠沙上
老電影虎穴追蹤2(1956)
老電影虎穴追蹤1(1956)
老電影《怒潮》2
老電影《怒潮》1
老電影《中華女兒》CD2
老電影《中華女兒》CD1
從奴隸到將軍02
老電影突破烏江下
老電影突破烏江上
老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2
老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1
南征北戰下
南征北戰上
南征北戰2
南征北戰1
故事片《三八線上》1960
平原游擊隊
平原游擊隊下
平原游擊隊上
狼牙山五壯士
老電影鐵道衛士19602
老電影鐵道衛士19601
老電影鐵血昆侖關19942
老電影鐵血昆侖關19941
沙漠追匪記02nbsp1959年nbsp黑白
沙漠追匪記01nbsp1959年nbsp黑白
糧食B
糧食A
《青春之歌》1(1959)
《青春之歌》2(1959)
《青春之歌》3(1959)
兵臨城下
女交通員021977年
女交通員011977年
老電影神偷燕子李三下
老電影神偷燕子李三上
怒潮上
怒潮下
黎明前的戰斗d
黎明前的戰斗c
黎明前的戰斗b
黎明前的戰斗a
命令027
老電影《閃閃的紅星》B
老電影《閃閃的紅星》A
難忘的戰斗
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年黑白
戈壁恩仇錄1988
海鷹01nbsp1959年
海鷹02nbsp1959年
地下尖兵02nbsp1957年nbsp黑白
地下尖兵01nbsp1957年nbsp黑白
飛虎
風暴
歸心似箭上
歸心似箭下
林則徐02
林則徐01
劉胡蘭
回民支隊1
車輪滾滾011975年
冰山上的來客03
特殊身份的警官
烽火列車
武林志
春雷19612
暴風中的雄鷹b
雙棲間諜01
黑白故事片英雄兒女
苦菜花1965年黑白
《海上神鷹》下長影1959年
《海上神鷹》上長影1959年
延河戰火
渡江偵察記1974年版
海上神鷹
他們也在戰斗
延河戰火1977
經典老片老電影虎穴追蹤A
鐵道衛士1
雁鳴湖畔
《南島風雲》上上影1955年
《南島風雲》下上影1955年
伏擊戰
董存瑞上
董存瑞下
海岸風雷
地下游擊隊
老電影春雷下
老電影春雷上
《青春的腳步》下長影1957年
《青春的腳步》上長影1957年
老電影解放石家莊19812
老電影解放石家莊19811
戰斗的道路
戰斗的早晨
《無形的戰線》1長影1949年
《無形的戰線》2長影1949年
沙家浜下
沙家浜上
老電影王老五二
老電影回民支隊2
老電影回民支隊1
小花下集
《紅河激浪》下北影1963年
《紅河激浪》上北影1963年
激戰無名川2
前哨下
苦菜花1965年
三進山城1965
甲午風雲下1961年
甲午風雲上1961年
解放石家莊
非常歲月A
非常歲月B
平原游擊隊1974年版
老電影lt畫魂gtA
老電影lt畫魂gtB
戰斗里成長195701
戰斗里成長195702
戰斗里成長195703
戰斗里成長195704
烽火少年上
烽火少年下
陸軍見習官上
陸軍見司官下
黑馬A_001
黑馬A_002
黑馬B_001
黑馬B_002
波斯貓在行動上
波斯貓在行動下
經曲電影《解放大西北》上
經典電影《解放大西北》下
少年游擊隊1
少年游擊隊2
英雄小八路1
英雄小八路2
英雄小八路003
英雄小八路4
閃閃的紅星下
老電影戰上海195901
老電影戰上海195902
老電影智取華山195301
老電影智取華山195302
老電影智取華山03
老電影智取華山04
老電影智取華山05
狼牙山五壯士1
狼牙山五壯士2
《永不消逝的電波》1
《永不消逝的電波》2
《永不消逝的電波》3
《林海雪原》1
《林海雪原》2
《林海雪原》3
鐵道游擊隊1
老電影鐵道游擊隊02
湖上的斗爭195501
湖上的斗爭195502
湘西剿匪記第一部上集
湘西剿匪記第一部下集
黑炮事件1
黑炮事件
思想問題上
思想問題下
女子別動隊上
女子別動隊下
祁連山的回聲下
南海的早晨上
南海的早晨下
老電影紅日196301
老電影紅日196302
老電影紅日196303
飛越天險A
雁紅嶺下長春1966A
《平原游擊隊》郭振清王恩啟杜德夫A1955長影
老電影《羌笛頌》1
老電影《羌笛頌》2
老電影《羌笛頌》3
老電影《羌笛頌》4
四渡赤水出奇兵
大會師
偵察兵002
糧食1
老電影《勐壠沙》01
老電影《勐壠沙》02
老電影《勐壠沙》03
老電影《勐壠沙》04
老電影《勐壠沙》05
老電影七天七夜19621
老電影七天七夜19622
老電影七天七夜19623
雞毛信1
風流才子
國產經典老電影《董存瑞》
國產戰斗片海鷹全老電影
《猛河的黎明》下1955年
《猛河的黎明》上1955年
國產老電影怒海輕騎全戰斗片
老電影小花主演陳沖劉曉慶1979年出品
國產經典老電影《萬水千山》
國產故事片黨的女兒經典老電影
老電影拔哥的故事戰斗片
國產老電影小花1979
老電影紅日全珍藏版戰斗片
老電影延河戰火主演李俊海1977年出品
國產經典老電影《海鷹1959》
為了和平老電影斗爭片
經典老電影智取華山
最後死戰最後的空降兵A
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1
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2
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3
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4
國產經典戰爭片上甘嶺55
國產經典故事片小兵張嗄A
國產經典故事片小兵張嗄B
國產經典戰爭片我的長征A
國產經典戰爭片我的長征B
國產經典戰爭片打擊侵略者A
國產經典戰爭片打擊侵略者B
大捷1
大捷2
烽火歲月A
烽火歲月B
烽火歲月C
烽火歲月D
絕境逢生上
絕境逢生下
古剎鍾聲195801
古剎鍾聲195802
古剎鍾聲195803
古剎鍾聲195804
糧食01(1959)
糧食02(1959)
糧食03(1959)
糧食04(1959)
故事片長城大決戰A
故事片長城大決戰B
抗日大片夜襲
太行山上A
《太行山上》B抗日戰爭片
《太行山上》C抗日戰爭片
地雷戰上
地雷戰下
巧奔妙逃1
巧奔妙逃2
巧奔妙逃3
黃河絕戀A
黃河絕戀B
喋血黑谷11984年
喋血黑谷21984年
老電影三進山城19651
老電影三進山城19652
老電影三進山城19653
老電影鐵道游擊隊19561
老電影鐵道游擊隊19562
老電影新兒女英雄傳19511
老電影新兒女英雄傳19512
老電影新兒女英雄傳19513
老電影血戰台兒庄19861
老電影血戰台兒庄19863
老電影51號兵站19611
老電影51號兵站19612
老電影回民支隊19591
老電影回民支隊19592
老電影椰林曲19571
老電影椰林曲19572
抗日戰爭題材太行山上A
抗日戰爭題材太行山上B
中國經典戰爭片董存瑞上集
中國經典戰爭片董存瑞下集
平原游擊隊01
平原游擊隊02
血性山谷上集
血性山谷下集
七天七夜1
七天七夜2
車輪滾滾1
車輪滾滾2
戰斗里成長1
戰斗里成長2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一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二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三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四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五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六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七集
抗日戰爭巨片《百團大戰》第八集
絕境逢生cd_1
絕境逢生cd_2
繳槍不殺1
繳槍不殺2
繳槍不殺3
繳槍不殺4
向我開炮1
向我開炮2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1
大決戰第2部淮海戰役3
⑸ 中國第一部戰爭片是幾幾年上映的叫什麼名字
1951年春中央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以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戰爭片,作為八一建軍節獻禮,程英和湯曉丹被點將擔任該片導演。被點將時,程英35歲,他曾經跟隨部隊參加過一些戰役,他的成名作他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時拍攝的電影鋼鐵戰士。湯曉丹當時42歲,後來因為又導演了渡江,偵察日記,南昌起義等多部經典戰爭影片,被稱為中國戰爭片之父,讓程英和湯曉丹聯手導演,可見中央電影局對這部片子的重視。領命後,他倆很快組建起了一支創作班子,當時有一部名為戰線的話劇非常受歡迎,它講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為了保存有生力量進行戰略大撤退,廣大居民從不能理解到想通的思想轉變過程。這個故事與中央電影局要求反映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思路比較吻合,導演組最後決定在話劇戰線的劇本基礎上改編,很快由戰線劇本的主創沈西蒙牽頭的電影文學劇本創作小組成立了。
葛岩的音樂創作很善於把握畫面和背景,是音樂與畫面渾然天成,能營造出一種出。真入畫的意境,為影片增添了時代和生活氣息。南征北戰中的音樂在1957年獲得了文化部一等獎,其中攻佔鳳凰嶺一段音樂,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激烈戰斗場面,堪稱中國電影音樂作品中,音樂與畫面同步的經典段落。除了音樂,這部電影裡面的台詞也成為深入人心的經典,南征北戰非常耐看,放映了無數遍,人們對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以至於片中很多台詞都被當成了生活用語,能夠脫口而出。與同時期的其他戰爭題材的影片相比,南征北戰在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表現,戰略決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那都是空前的,是當之無愧的新中國第一部史詩級的戰爭片。影片上映後萬人空巷引發觀看熱潮,一時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必談經典,甚至到了幾十年後的今天,依然為很多人津津樂道,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傳奇的力量。
⑹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⑺ 以「八女投江」的事跡為題材拍攝的電影是
中國抗戰女性題材經典。中國導演楊光遠代表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至1938年武漢淪陷前的南滿洲,東北抗日聯軍八位女英雄的抗戰事跡:除了與男戰士一樣在天寒地凍中打鬼子、餓肚子,還要盡女性的天職做後勤、與自己的身體作斗爭……最後,「八女」為掩護支隊人馬突圍而主動吸引日軍火力,並在力盡關山後寧死不做俘虜、集體投江自盡……「八女」中有兩位朝鮮族女子,還有一位13歲少女。此外,影片又虛構了女一號主人公與漢奸警長丈夫決裂以及懷孕時自殘、最後生下死胎的情節。中國抗日女戰士的付出與犧牲。革命情懷,人性視角。情節相當豐富,表現也堪稱出色,只是對「八女」精神動力的詮釋稍嫌不足。張凱麗、王蘭英、岳紅、蔡鶯等主演。
笑獨行按:該影片未明確交代故事發生時間,史載「八女投江」事件發生在1938年秋冬之交的烏斯渾河(牡丹江支流)。或有網友指責它表現手法陳舊、人物沒有個性、「給人以假大空的感覺」,實在是有點睜著眼睛說瞎話。該影片為新中國第一部抗戰電影兼第一部國際電影節獲獎電影《中華女兒》(Eight Heroines of China,1950)的重拍片。《中華女兒》由凌子風、翟強導演,由張錚、岳慎、柏李等主演,著重再現八名抗日女英雄的革命氣節和壯烈事跡,曾獲卡羅維發利電影節「自由斗爭獎」,情節、對白相對簡單,表現、演技略嫌粗陋。以上兩部影片在下所見D5影碟均有英文字幕,後者為膠片版,畫質較差。
⑻ 中華女兒的影片評價
影片榮獲1950年第五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獎。《中華女兒》作為凌子風、翟強聯合導演,新中國成立期間攝制完成的最早表現革命戰爭的影片,之所以能夠取得國際范圍內的贊賞,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凌子風個人的藝術追求是分不開的。建國初期,全國革命形勢空前高漲,廣大電影工作者懷著滿腔熱情和旺盛的創作力歌頌工農兵、歌頌新生活,他們充滿真情實感,拍出的影片真實、樸素、具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而且當時黨對電影事業的政策也較為寬松,多從創作本身出發,相應的影片創作反映就是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形象出發,而不是單純從意識形態宣傳出發,主管電影的陳波兒也說:「提倡從紀錄片基礎上來發展我們的故事片」。這一承襲自延安紀錄片學派的現實傳統成為影片《中華女兒》的最大特點---紀實性。這種紀實性的美學風格結合凌子風導演個人的藝術追求激發出全新的火花,使電影作品的表現手段鮮明而豐富。凌子風在拍攝影片時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之前創造排演「田莊劇」的經驗,他將全體創作人員帶到抗聯戰士生活過的密林,體驗抗聯戰士的生活,完美運用實景來拍攝。因為當時的演員大多有部隊生活的真實體驗,所以表演起來她們幾乎與真實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這樣,《中華女兒》不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細致入微,而且環境氣氛、敘事時空等都真實合理,從人物出發的同時也展現了廣闊抗聯戰士艱苦戰斗生活的橫斷面。影片結構自由,剪輯流暢,劇作上也不是一味的戲劇化,反而去強調生活的真實。凌子風深厚美術修養所練就的自覺造型表現意識加上新中國早期著名攝影師錢江對畫面構圖和照明設計的精雕細琢,使《中華女兒》在電影化表現手段上也尤為突出,從而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感染力。
該片是編劇顏一煙根據所作《八女投江》而來,成功塑造了八位具有鮮明性格形象的抗聯女戰士。特別是由張錚飾演的胡秀芝,她一開始並不是「高大全」的抗聯女戰士,而是隨著影片的劇情推進有一條清晰的成長線:封建小媳婦—抗聯女戰士—中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英勇犧牲的抗日女英雄。這條成長線從今天看來幾乎為今後新中國此類敘事體裁的電影作品(尤其是78年前的電影)確立了一種模式範例---著名導演謝晉的代表作品《紅色娘子軍》中女主人公形象建立也與之有近似的暗合。而八位女戰士的角色刻畫也是之後近三十年新中國電影中對於革命女性「男子氣概化」塑造的「先驅」:所謂的異性相吸愛情也往往止步於革命同志的戰場情誼。
⑼ 八女投江,英勇就義這幾位女英雄分別叫什麼名字,投江的地名在哪裡
她們分別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投江的地方在烏斯渾河。
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一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今屬林口縣)與日偽軍千餘人遭遇。
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她與婦女團指導員冷雲(原名鄭志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朝鮮族)等7名戰友一起,在指導員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
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在背水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高唱「奴隸們起來」的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
烏斯渾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市林口縣境內。「烏斯渾」是滿語——兇狠的河流之意,清代稱「武斯渾河」。
八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女兒》,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
⑽ 凌子風執導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凌子風執導的電影叫《中華女兒》。
凌子風導演的抗日電影,由張錚、岳慎主演。描述在1936年的東北,年輕寡婦胡秀芝為夫報仇,參加了抗x聯軍,被鍛煉成一名剛強的戰士。
在一次完成炸毀敵軍列車的任務後,為牽制敵人而把他們吸引到牡丹江畔,指導員冷雲不幸犧牲。在日軍重重圍困下,彈盡糧絕的胡秀芝和她的七個姊妹視死如歸,背起冷雲的屍體一齊沉沒在牡丹江中。
相關信息
《中華女兒》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凌子風、翟強執導的戰爭電影,由張錚、岳慎等主演,於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在亞洲婦女大會獻映,1950年1月正式公映。
該片的誕生源於中共中央宣傳部於1948年11月發出的《關於電影工作給東北局宣傳部的指示》。根據指示精神,東北電影製作廠加緊相關劇本的組織和拍攝工作,調遣人員進行「寫工農兵」的創作,其中的「兵」就是指東北抗日民主聯定罪。
抗聯將領、時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馮仲雲建議東影用電影形式表現抗聯事跡。這一創作任務交給於敏和顏一煙,二人後來分別編寫了《趙一曼》和《中華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