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即將開拍的電影《三體》,會給中國科幻電影帶來什麼影響
著名作家劉慈欣獲得雨果獎、中國科幻取得歷史性的一刻之後,中國科幻知名獎項銀河獎(第26屆)也於前天在京進行頒獎。隨著以劉慈欣為代表的中國科幻作品國際影響和市場效應的擴大,《三體》背後商業價值的逐漸顯現,此次銀河獎頒獎中,也有更多的人不僅從科幻創作、而且從「潛力股」的市場角度對中國科幻進行探討。
頒獎禮 劉慈欣特別獲得「功勛獎」
據介紹,此次銀河獎由科幻世界雜志社與微像文化共同主辦,時隔十八年後,被譽為中國科幻最高獎的銀河獎第二次來到北京。頒獎現場,中國科幻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和科幻產業界人士近兩百名到會,更有五百餘名科幻迷從全國各地趕來,可見近日來科幻的熱度。
張冉、寶樹、吳岩、桂公梓、陳梓鈞、索何夫等人分獲銀河獎最佳中、短篇獎及科幻新人獎。在國內擁有超高人氣的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繼去年首獲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之後,今年再度以最高票將此獎收入囊中。此外,鑒於劉慈欣的創作成就對中國科幻事業起到的推動作用和《三體》系列在國內外為科幻文學帶來的積極影響,本屆銀河獎還為劉慈欣特別頒發「科幻功勛獎」,使頒獎活動達到高潮。
娛樂性 市場關注度在增強
與往屆活動不同的是,本屆銀河獎頒獎典禮更具娛樂性,這也與大眾的逐漸關注和市場的相關態度密切相關。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由微軟人工智慧小冰頒出,上海的音樂人馬海平和紀敏佳聯袂帶來一首為銀河獎量身打造的主題曲。此外,北京時光機魔術團隊為銀河獎定製科幻魔術《電子幻覺》,張冉、夏笳兩位高人氣年輕科幻作家也自彈自唱,首度獻聲科幻。
科幻與泛娛樂產業論壇則以「理性的詩意——釋放中國科幻生產力」為主題,與會者對科幻這一文化形態進行產業級梳理,就科幻產業發展進行深度對話。近來好萊塢科幻大片屢創國內票房新高,市場對國產電影的需求隨之空前高漲,這為科幻文學與電影產業的對接融合提供了絕佳的契機,影視和動漫、游戲等產業紛紛購入熱門科幻作品的改編權。此次論壇上,劉慈欣同製片人李亞平、製片人王東輝以及講談社、中清龍圖等機構的負責人面對面,就中國科幻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國外科幻產業的成功經驗、中國科幻的崛起路徑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碰撞。
■思考
中國電影缺乏科幻的情懷
據製片人李亞平在當天的論壇上介紹:「我大概看了一下,科幻電影2013年有二十幾部立項,2014年是四十幾部,2015年到現在已經有八十幾部了,假設到今年年底有可能立項一百部。」在關注度提高很快之時,李亞平還談到:「美國是一個跟科幻元素有關的影視以及相關後續產業的大國,從1995年到現在的20年間,整個科幻電影的發展以及科幻電影票房的產出,在全國一年所有票房產出中的比例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它的影響力不僅在美國也在全世界,也培育了中國這樣的一片市場。從電影技術角度講,雖然我們也在技術方面要有很大的學習空間,但是我認為這不是最難的,我們其實也很關注大劉的電影最後呈現的樣貌和品質。但是,最難的東西在於我們這樣一片土地可否誕生像今天說的這樣『理性的詩意』這樣的作品。」
劉慈欣則談到,科幻產業中兩大塊,一塊是科幻文學,另一塊是科幻影視。國內的科幻產業最有希望的一個增長點是在影視方面。「據我所知,可能2016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爆發年,至少數量會有很多部。」但劉慈欣同時說道:「如果我們以科幻迷的科幻取向去拍電影,因為他們很懂科幻,懂科幻很有可能沿著科幻文學圈子這個欣賞取向去拍科幻電影。可是全國科幻迷大概一二百萬人的樣子,你不能靠他們支持幾個億的電影票房,這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不得不做出一點妥協,我們是面向一般的電影觀眾的。反過來,現在科幻電影缺的並不是技術,錢也不缺,我們缺的是科幻的情懷,就是『理性的詩意』。通過我這四五年和主流電影界的接觸,我深深感覺到,他們根本不認同科幻的感覺,不認同科幻的詩意。可能你拍出一部科幻電影很成功,但是你不是成功在科幻上,你可能成功在別的方面,比如成功在它的一些傳統電影的因素上,即便你這樣的成功的科幻電影出來很多,又叫好又叫座,科幻電影本身的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作為一個產業還是沒有一個產業基礎性的東西。」
❷ 中國電影要拍一部合格的科幻片應該做哪些准備
科幻電影可以說一直不是中國電影類型中的強項,這些年來各種類型的電影百花齊放,但是國產科幻電影卻一直是國內科幻迷的一個遺憾,老是看國外的大製作大場面的炸裂式科幻片,什麼時候也能看到國產的優秀的科幻片呢?其實中國有特別多優秀的科幻小說,可以說是大有發展空間的,但是卻一直拍不出好作品,直到前幾年的《流浪地球》讓大家眼前一亮,那麼一部合格的科幻電影要做好哪些准備呢?01、好劇本是好電影的基礎。
無論什麼類型的電影,一個好的劇本是一個電影的骨乾和基礎,如果劇本都不好,那麼也沒有多少人能看的下去。其實國內關於科幻的類型的電影也不是沒有,但是每次都是口號喊的響,噱頭造的多,每次大家充滿期待一看,不尷不尬不溫不火也就算了,可能也就算一般的失望,但是很多劇情連小學生都騙不了,沒有邏輯沒有常識,就更別說什麼科幻感了。
大開腦洞的劇本、比較高比較精湛的製作水平和好演技演員,如果可以做到這幾點,我相信做出好的科幻電影也是指日可待。
❸ 姜文稱想拍部中國足球如何得世界冠軍的科幻
不過這也不能怪姜文導演,因為咱們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紀錄的片段和資料啊。姜文在該期節目中還表示,他尊重球員,也尊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但是被慾望捆綁的人叫還沒有開化的人。要像彭於晏那樣,把靈魂和肉體分開。奈及利亞能把球踢好,為什麼中國踢不好足球?就是因為把靈魂和肉體合在一起了。
所以姜文想拍一部中國足球怎樣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電影,當作科幻片來拍,讓那些人看看,原來中國獲得世界盃冠軍那麼簡單?可以!
不得不承認,姜文導演的思想境界和手段都非常高啊,既表達了對中國足球的期望,也暗藏了對中國足球的不滿,還順便把自己的電影給提前推廣了一番。
難怪有球迷說,姜導演這是有實力的高級黑啊!還有球迷說,姜導,您要不要拍一下《國足來了》、《停球五米遠的日子》和《讓項鏈飛》?實在不行《白斬雞照常升起》也可以。
❹ 姜文要拍一部科幻電影教中國球員怎麼踢球,並直言拿第
姜文要拍一部科幻電影教中國球員怎麼踢球,並直言拿第一很簡單
2018年7月,姜文在一檔訪談類節目中接受采訪時候和主持人聊到了中國足球,他在節目中說將來准備要拍一部中國足球奪得世界盃冠軍的科幻電影,沒准中國球員一看這部電影,就知道拿冠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了。
雖然對於國足能否世界盃奪冠,大多網友抱著悲觀的態度,近來一些言論對於國足的發展也是頗為不看好,先是台媒嘲諷中國一些球員身材像白斬雞,前幾天著名脫口秀演員黃西又建議解散國足,但姜文導演的話應該也不是無的放矢的,或許看了這部國足世界盃奪冠的科幻片,國家隊球員真能領悟些什麼,進而一雪前恥在世界盃上有良好的表現,也不是全無可能的,大家就期待這部科幻片盡快誕生吧。
❺ 姜文說想把國足世界盃冠軍排成科幻電影,你怎麼看
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我立刻惡補了姜文導演參加的那個節目,我只想說姜文導演真的是有意思,邏輯性太強大,我實在是理解不了
在節目里,姜文導演表示將來可以拍一部中國隊奪得世界冠軍的電影,當成科幻片來拍。
姜文點出中國足球的症結,他表示:「開化的人是指,你能讓你的大腦明白,靈魂是靈魂,肉體是肉體,只要明白這點,中國足球第一。
單單是這樣的論點,我就已經懵了,這靈魂是靈魂,肉體是肉體,和足球有毛關系,中國足球難道和哲學問題還有關系嗎?
說實在話我確實理解,靈魂是靈魂,肉體是肉體,但是中國足球也不是第一呀!
「你想啊,奈及利亞是哪國?都能踢得這么好,中國沒有道理踢不好,中國就是把靈與肉合一塊了。」
奈及利亞踢得好,確實是和人家的腳下技術有關系,身體對抗也比較吃香,說實話,咱們中國國足確實踢不過人家,這個靈和肉合在一塊,就踢不好足球,我也是不理解,哈哈。
姜文作為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角度一定是新穎的,新穎的我看完之後一臉懵。
在節目里姜文也透露自己並不是球迷,至少不是像其他人標榜的那麼迷。
遵循看球不了球,不能給人添亂,太討厭了瞎添亂,我絕不幹天天說片湯話的這種事,沒用。
❻ 國足科幻片完整版叫什麼
國足科幻片之我的足球夢。國足科幻片講述了未來國足要代表中國沖向全世界,並打敗世界上最厲害的足球團隊成員,這部科幻片的完整版被人們取名為國足科幻片之我的足球夢,並受到廣大足球愛好者的響應。
❼ 部中國足球如何得世界冠軍的科幻電影
在姜文看來,克服自己的慾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開化呢,你能讓你的大腦明白,靈魂是靈魂、肉體是肉體,只要明白到這一點,中國足球第一!因為很簡單嘛,很多人說,我現在早上懶得踢球,其實沒有那麼難,你只要像彭於晏那樣,把靈魂和肉體分開。」
隨後,姜文表示,「你想,奈及利亞都踢得那麼好,中國沒有理由踢不好,中國其實就是把靈與肉合在一塊了。」
由於正值世界盃期間,姜文透露,自己算不上真正的球迷,而且不喜歡聊球怕給球員添亂,「我呢,肯定不是球迷,沒有他們那麼標榜的迷,但是我能知道靈與肉分開對中國足球有好處,第二呢,我遵循看球不聊球的原則,不能給別人添亂,太討厭了,不能給人添亂,他們能不能聽見是一回事,我得尊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我絕不會干天天說片湯話的事。」
姜文表示,自己可以拍一部中國足球如何奪得世界冠軍的科幻片,「我相信自己可以拍一個中國(足球)怎麼得世界冠軍的電影,而且我還可以當科幻片來拍。沒准我這電影一拍完,他們一看,這么簡單,得了,沒有什麼不可以,想復雜了這事!」
❽ 姜文這段關於中國足球的話什麼水平
他在最後狠狠地補了一刀:「我就拍一個中國怎麼得世界冠軍的一個電影,我可以當科幻來拍,最好的科幻片!就得了,沒准我這電影一拍完,他們一看,這么簡單!得了,沒什麼不可以。」
姜文最後這一段話說得太狠了。別的國家拍足球的紀錄片,我們的國家拍足球的科幻片。有球迷評論:「有文化就是不一樣,這話太狠了。」也有人評論:「2006年不就有人已經拍過了嗎?我還記得那段話:『我已經很老了,老的記不清很多的事情,但我仍然清晰的記得2022年的冬天,中國隊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我任然記得那一年,中國隊勇奪世界盃!』」我相信很多球迷都看過網友所說的那個經典視頻,沒想到那麼快已經過了12年了。
諷刺國足的人多了去了,姜文的諷刺沒有讓他遭到大眾的攻擊,而黃西之前在微博上面諷刺國足卻遭到鋪天蓋地的責罵。究竟原因在哪裡呢?或許,大眾對於諷刺的級別是有要求的。像黃西那種叫國足解散的話可能重了一些。畢竟國足一解散,我們就沒有了話題。當然,黃西華裔的身份是遭到攻擊的重點,你拿著美國國籍調侃中國足球這或許就是大問題了。
❾ 中國足球未來世界盃有戲嗎
呵呵,有戲,但也許很遙遠,,因為中國足球是爛仔根里的,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行的。
我是一個球迷,但對於男足有著矛盾的心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內心既想支持國足,但對於這支男足又恨鐵不成鋼。。
主要原因:重一線隊員,缺乏梯隊機制
在熱熱鬧鬧的中國足球國家隊與俱樂部隊的背後,是沉默的青少年足球。不少從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的官員與教練預言:中國足球輸球的日子還在後面!他們表示,中國足球隊輸球並不可怕,只不過是輸掉了今天;可怕的是,基於中國青少年足球基礎連年萎縮的慘痛現狀,中國足球可能輸掉明天。
「我國至今沒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大綱。」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常務副總經理陳宏說,「如果我們不建立新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機制,中國足球永遠沒有出路!」現在如果說中國足球這個項目「死定了」,當然是危言聳聽,但是,中國足球未來的一段路將越來越難走,並非悲觀的判斷。
事實上,中國足球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足球只是在國家隊或者俱樂部一線隊層面上「流行」。「流行」意味著被關注,意味著巨額投入,意味著熱鬧與風光。可是,在二三線乃至基層足球因為被忽視而每況愈下的背景下,一線隊的「流行」,猶如建立在沙灘上的宮殿,投入再多,也難逃低水平循環的噩運。
人口基數雖大,足球人口匱乏
「十三億人中間為什麼就挑不出十一個踢球踢得好的?」每逢中國足球隊戰敗之際,總有球迷發出這樣的質問。但是,一些從事青少年足球訓練工作的官員和教練表示,這種演算法是不對的。應該問,十三億中國人口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據有關方面統計,1990年到1995年,我國青少年足球人數達到歷史最高的六十五萬人;2000年至2005年,則降至十八萬人,而當前在中國足協注冊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僅有五萬多人。
相比之下,鄰國日本人口僅有中國的十分之一,但有六十餘萬注冊在案的青少年業余足球運動員。
2000年前後,足球學校如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來。如今,生源短缺已成了國內足球學校面臨的最大難題。
曾在十年前擔任重慶渝海足球俱樂部主教練的馬渝昌回憶說:「當時暑假計劃招三百人進行培訓,結果一天之內就有五百多人報名。但是到2005年的時候,重慶市足協招夏訓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二十多人,最少一期只有十來個人。」
完全走向市場,培訓鏈條斷裂
四年前,曾揚言要打造「百年俱樂部」的上海中遠俱樂部與普陀區足協共建了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訓中心。四年後,中遠俱樂部早已易主,而這家足球培訓中心呢?「唉,這批孩子都『失蹤』了,他們都給浪費了……」普陀區足球學校校長隗禮讓提起此事,滿是遺憾。
在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訓練體制是一個線型培養和選拔體系。由國家撥款,確定編制,經過教練員首選,採用純計劃的組織形式進行。
推向市場後,這些都被打亂了。
中國不少足球俱樂部產權關系不明確,投資者頻繁更換,他們多注重短期廣告效益,較少注重俱樂部長遠發展;足球產業開發不成熟,俱樂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資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隊建設中。而一些俱樂部寧肯花重金去買「天價」球員,也捨不得在梯隊建設方面投入。
選材質量有限,陷入惡性循環
國內不少足球學校仍然沿用脫離普通學校、集中訓練的模式。陳宏認為,不少足球學校,其實是把家長管不住的孩子收進來,根本不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在足球職業化初期,是有一些家長去『搏』的,花錢讓孩子去踢球,希望培養出第二個范志毅。」沈雷說,「現在這樣的家長越來越少了,尤其在大城市,沒有幾個家長願意讓孩子踢足球。」
「現在足球人才的選材質量大大下降,讀書不好,放棄高考這條路,才去練足球。這樣下去,中國足球會陷入惡性循環。」上海市普陀區體育局副局長楊建新說。
眾多分管青少年足球訓練的官員與教練均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體教結合」是一條不錯的路。重慶七中體衛藝處主任肖慶林強調:「中國青少年足球人才,絕對不能是讀不了書才去踢球的人!」
不擇手段造假,起點缺乏誠信
肖慶林有三十多年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經歷,耳聞目睹了很多「怪事」:「中青隊應該是1991年齡段,但是有一個絕對主力,現在已經二十一二歲了。」沈雷說:「假冒年齡已經成了我國青少年足球比賽的一個『毒瘤』,要割除這個『毒瘤』,難度很大。」
隗禮讓說:「現在青少年足球訓練、比賽非常急功近利,因為好的成績決定了教練的工資、職稱、獎金、位置……」錦標主義,以及錦標背後牽涉的巨大利益,導致不擇手段造假,使少年足球原本的純真與簡單染上了不應有的虛假與污濁。
上海市足球協會青少年部主任玄剛說:「其實中國足協對青少年足球比賽中假冒年齡這一頑症,也是深惡痛絕的,但想不出特別有效的管理辦法。現在普遍採用的是用測骨齡的方法來『打假』,但測骨齡是一個選材的手段,而不是衡量年齡的辦法,誤差很大。」
金字塔塔基不牢,女足狀況同憂
中國青少年足球告急!中國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這是記者在調查中獲得的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數字:中國足球學校女生數量從最多時的一百五十人,降至五十人;有「足球之鄉」美譽的上海市楊浦區,白洋淀足球場每年只能招到幾個青少年女足選手。上海普陀區足球學校女足教練錢惠說:「現在要動員一個女孩子踢球太難了。泱泱大國,踢足球的女性才兩千多人,而美國有上百萬人。」
「下一個孫雯在哪裡?」這是一個沉重得讓人無法回答的問題,包括孫雯本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內女足選手很多,全國幾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區都有女足隊,下面還有梯隊。」孫雯說。正是那個年代的良好基礎,中國收獲了女足的「黃金一代」。
2000年以後,中國女足跟男足一樣,屢屢讓國人失望。不同的是,男足讓球迷憤懣,而女足留下的更多是一種心酸。
另外,足協領導混蛋,外行領導內行。
球員混蛋,足球隊員就是絕對混蛋了,沒技術,沒精神,沒風格,沒體能,沒文化,沒紀律,沒理想,沒追求。偏偏又個個都人五人六的自以為是,事實卻是四六不靠。
方方面面都有差距:
身體素質就比不上歐、美、非。技術更粗糙,中國隊在亞洲只用身高與頭槌欺負鄰近小國。去到國際性的比賽就什麼優勢都沒有了。
人家日本都練一套好腳法,韓國也有不錯的體能,可以拿出來同世界強隊比一比。中國現在還沒有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點,所以「沒有特點就是中國隊的特點」了。沒有特長只有一敗再敗了。
中國體育界的「金牌主義」太重了,比如中國人在奧運會、亞運會拿了某些金牌,國內的人都不太清楚是什麼項目。這就是中國體育界的「金牌主義」注重訓練結果,不注重群眾基礎。在足球也這樣管理,只有死路一條,因為國外足球很注重群眾基礎,已經有百年的雄厚基礎,不是你練一練就能拿好成績的。由此可以說中國足球的管理層都是弱智的,培養出來的球員會有什麼好技術,好素質,好意識呢?教練自然就會越帶越沒有自信,成績就越來越差了
樓主給最佳吧 累。。
❿ 無愧鬼才,姜文:我可以拍部中國足球如何得世
無愧鬼才,姜文:我可以拍部中國足球如何得世界冠軍的科幻電影
2018年7月,著名導演姜文做客一檔節目宣傳新電影時,談及中國足球,他表示自己不喜歡聊球給球員添亂,但是也許自己可以拍一部中國足球如何獲得世界冠軍的科幻電影。
姜文表示,克服自己的慾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還拿演員彭於晏舉例。姜文說道:「被慾望捆綁的人叫還沒有開化的人,比如說有人說我現在早上懶得踢球,其實沒有那麼難,你只要像彭於晏那樣,把靈魂和肉體分開。」
「奈及利亞都踢得那麼好,中國沒有理由踢得不好,中國其實就是把靈與肉合在一塊了。」姜文補充道。
被主持人問及有沒有關注世界盃和足球比賽時,姜文坦言:「我肯定不是專業的球迷,但我知道靈與肉分開對中國足球有好處,我遵循看球不聊球的原則,不能給別人添亂,太討厭了,不能給人添亂,他們能不能聽見是一回事,我得尊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我絕不會干天天說片湯話的事,沒用,但我相信自己可以拍一個中國怎麼得世界冠軍的電影,而且我還可以當科幻片來拍。沒准我這電影一拍完,他們一看,這么簡單,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