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永不消逝的電波》夾在哪裡送出去的情報
《永不消逝的電波》夾在黃帝內經里送出去的情報。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的劇情片,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劇情介紹
影片中李俠由孫道臨扮演,是八路軍的電報專業人士,被上級部門派去上海從業地下工作。面臨陌生的戰爭環境,他信賴和遵從上級部門指揮,沒多久就融入了環境,積極主動展開工作,工作起來孜孜不倦。心思細膩,柔中帶剛,對偉大事業赤膽忠心,待同志親近、平易近人,在敵軍的酷刑面前則坦然鎮靜、堅毅不屈。
何蘭芬由袁霞扮演,是一個質朴無華的繅絲廠女職工,共產黨人。奉命令李俠扮成夫妻。剛開始對自個工作的意義認知欠缺,在李俠的耐性疏導下,她了解了地下工作的重要程度,滿腔熱忱地投入到工作,成為了李俠的好幫手和志趣相投的生活伴侶。
柳尼娜由陸麗珠扮演,是上海市的交際花,漢奸特工。裝扮花里胡哨,化濃妝,舉止輕浮高傲,奸詐精明。她恩威並施勸誘軍統特務姚葦投降了日本人。日本投降後,她搖身一變,又成為了國民政府高官的秘書。
⑵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一部怎樣的經典片
永不消失的電波是一部經典的革命戰爭題材影片,也深受很多老百姓的喜愛。
⑶ 《永不消逝的電波》傳單底稿夾在哪裡送出去的
傳單底稿是夾在黃帝內經中送出去的。
女主角收到了我黨宣傳反對國民黨依靠日本的傳單,她備受感動准備向他認識的我黨提交申請,希望加入我黨,能夠為他們做出貢獻希望在抗日活動中能夠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但是他的上級卻告訴他,這份傳單其實是由他所贈送的黃帝內經中的底稿所寫成的。原來在她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時,他曾幫助我自己的上級也就是當時他的朋友傳遞過一本黃帝內經就是在這本黃帝內經夾雜著線報員傳出的情報,他才能收到像現在這樣的傳單。
《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榮譽出品的紅色經典電影。此片以湖南瀏陽籍李白烈士為原型,敘述他埋伏上海市開展地底武裝斗爭、勇敢殉職的故事。
此片由於觀念使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突顯,放映幾十年至今維持著優良的信譽和粉絲緣。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中間電視廣播總服務台央視頻5G新媒體平台因此決策對這一部電影開展修補重映。
電影中李俠由孫道臨扮演,是我黨地下的電文專業人員,被上級部門派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遭遇生疏的戰事自然環境,他信任和遵循上級部門指引,不久就加入了自然環境。
積極主動進行工作,工作起來不辭勞苦。心思重,外剛內柔,對宏偉目標忠貞不屈,待朋友親密、和藹可親,在敵方的嚴刑眼前則從容鎮定、堅毅不屈。
⑷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什麼為原型拍攝的
《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是李白烈士。
《永不消逝的電波》畫面色調濃郁、情節充滿懸疑,節奏緊湊跳躍再配上激動人心的音樂,著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諜戰片。人物之間百結相繞但卻繁而不亂,敘事清晰,生動具體的表現了人物的英雄精神,獻身精神和革命的理想愛情,極具時代色彩和人性的光輝。
《永不消逝的電波》以驚險刺激的劇情抓住人,以真實感人的真情打動人,以堅定不移的信念激(國際在線評)。
劇本創作
《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劇本經過3年創作,換了4個編劇,六易其稿才最終定稿,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編劇翻閱了大量的史料記載,發現真實的「潛伏」故事比現在熒屏上所呈現的那些橋段更引人入勝,因此在改編過程中把許多真實的歷史故事引入進來。
拍攝過程
《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拍攝,經歷了一年中最冷的四個月。為了精益求精,很多場景都反復斟酌,反復拍攝,其中一場審訊的戲就讓男女主角拍了8個小時,最後拍攝完統計,劇組平均每天拍攝15.7個小時。
⑸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由王蘋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上海,這里已經成為日軍的大本營,延安的廣播電台被摧毀。主人公李霞接受了組織的安排,來到上海從事情報工作,在上海的聯系人是孫醫生,孫醫生帶李俠熟悉的環境,安排了他的公眾身份,一個湘綉商人。然後他給安排了一個助手,一個繅絲廠的叫蘭芬的女工,讓他們假裝成夫妻。李俠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地下工作。
時光飛逝,日本投降了,李俠夫婦繼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這時,面對他們的正是國民黨特務機關。九年解放戰爭勝利前,孫博士帶來了兩條重要的情報,一是敵人的長江防禦計劃,二是起義部隊的時間和信號。這兩條信息需要在24小時內發出。但在這個時候,敵人的情報機構非常警惕,監視著所有的無線電信號。李俠一動身就被姚偉認出來了,他們切斷了不同地區的電力,派人去抓李俠。李俠雖然知道這種奇怪的情況,但還是讓蘭芬帶著孩子先走,留下並把所有的電報都自己發出去。最後,他發了電報:「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李霞發報完畢後,將情報只吞下肚,最後被捕。
⑹ 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
《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是李白烈士。
李白(1910年5月7日—1949年5月7日),湖南省瀏陽市人,中共黨員,上海地下黨聯絡員。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1930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成為紅四軍通信連的一名戰士,後任通信連指導員。
1931年6月,李白調到瑞金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第二期電訊班學習無線電技術,結業後分配到紅五軍團任電台台長兼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1937年10月,李白受黨組織派遣,化名李霞,赴上海擔任黨的秘密電台的工作。
1942年9月,日軍在對秘密電台的偵測中,逮捕了李白夫婦。1943年5月,李白經黨組織營救獲釋。抗戰勝利後,李白回到了上海,繼續從事黨的秘密電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與黨中央進行通訊過程中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測出電台位置而被捕。
1949年5月7日,李白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殺害。
李白烈士臨別之際的絕筆
1958年以李白烈士為原型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主人公李俠發出的最後一句電文「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國家安全部所藏歷史檔案中清晰記載了中央情報部電台與李白電台「峰台」最後通聯情況:1點50分,「等一等……再見」,這是李白烈士臨別之際用紅色電波留下的絕筆。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這段珍貴的歷史資料。
⑺ 永不消逝的電波適合孩子看嗎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適合孩子看,它有教育意義。
2021年7月15日,專為社區青少年量身定製的紅色主題兒童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范北居民區三十七民眾夜校上演,豐富了社區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據范北居民區工作人員介紹,暑假期間,居民區就從區文化中心的公共文化配送節目單中選擇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兒童劇,讓青少年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場文化盛宴。
該劇不僅還原了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加深孩子們對整個歷史事件的印象,同時通過情景互動,讓小朋友們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從而更能明白革命不易、珍惜現在的道理。
由此可見《永不消逝的電波》適合孩子看。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64年前的經典老電影,也是一部嶄新的新片。當本該黑白分明的舊時斑駁影像記憶,通過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不僅變得清晰飽滿,而且色彩亮麗,這樣屬於電影的新生,值得觀眾走進影院重溫一番感動。
影片1958年上映,至今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但這部首次表現隱蔽戰線斗爭的影片長久以來一直備受影迷喜愛。
無論是舞劇、電視劇等其他藝術形式的改編,還是各種紅色主題影展的頻頻入選,都證明了這部電影經久不衰的魅力。
以上內容參考長寧文明網-上海長寧:在三十七民眾夜校,兒童的暑期可以這么過
⑻ 《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說我是一個真正的什麼
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說我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那句我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的劇情片,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上映。
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電波幕後製作
李白和裘慧英,對於王蘋挑選的三個主要人物的扮演者,當時都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孫道臨的氣質只適合演大戶人家的公子,不適合演八路軍幹部,而在解放前接觸過地下工作者的王蘋認為,孫道臨的眼神有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感覺,這是長時間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
扮演叛徒姚葦的王心剛長相正氣,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擔心他很難轉型,建議找演反派人物比較有經驗的演員來演,連王心剛本人都沒有把握。王蘋憑著天然的導演經驗相信王心剛能夠演好這個角色,鼓勵他抓住這個機會開拓戲路。
⑼ 《永不消逝的電波》何蘭芬夾在哪裡送出去的情報
把情報夾在了黃帝內經里。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的劇情片,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影片評價
劇作上的省略使該片情節發展迅速且充滿張力,但關鍵的時候卻又把觀眾的胃口吊足。剪輯上很有創意,在上海和延安之間通過電波來回呼應的一組鏡頭蒙太奇的組接,構思相當的精妙。
孫道臨在塑造高大全形色時不忘加入生活化的片段,極大地增加了李俠這個人物的豐富性。而王心剛的表演頗具詼諧效果,讓人們對於這個糊塗的反派有了復雜的情感認知。
⑽ 《永不消逝的電波》何蘭芬把情報夾在什麼東西里
夾在黃帝內經里。
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何蘭芬收到反對國民黨投降親日的傳單,深受觸動,向李俠提出希望參加更加艱苦的工作,跟敵人斗爭。李俠告訴她,其實她收到的傳單的底稿,就是由她夾在黃帝內經里送出去的情報。
《永不消逝的電波》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r-pnzlKNWXFueGT4rHZK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