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創】論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人生與愛情
一年多時間,幾百部佳片看了一遍,《阿甘正傳》是為數不多的幾部讓我看完後被深深震撼的電影之一。對於這樣一部奧斯卡級別的名片、無數文藝青年心中的神片,它的經典不需再贅言。
摘 要 1994年,是世界電影史上佳片雲集的一年,許多電影贏得了良好的評價和口碑,《阿甘正傳》就是其中一部代表作品。影片的故事背景為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國歷史,講述了智障阿甘平凡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越南戰爭、乒乓球外交、人類登月」等歷史事件與阿甘的人生相互串聯,發生了一系列幽默而又富有戲劇性的故事。電影展現了阿甘對美好生活和人生夢想的追求,反映了二戰之後美國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本文將通過對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台詞的解讀,去分析電影中所蘊含的人生與愛情的主題。
關鍵詞 《阿甘正傳》;人生;愛情
一個阿拉巴馬州小鎮的智障男孩,一個人們眼中只會奔跑的「傻子」,卻跑出了光榮燦爛的人生軌跡,找到了他所夢想的幸福歸宿,這個「傻子」,叫「福雷斯特·甘」。阿甘所訴說的人生經歷就像是一個個寓言故事,讓我們懂得了很多的人生哲理,看到了命運的無法預知。阿甘執著的性情,促使他發揮出了生命的潛能,取得了諸多偉大的成就。阿甘的傳奇經歷,為我們展現了信念和精神的力量。勇敢追求愛情的阿甘,彷彿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真摯單純的愛,就像是年少時你我的初戀,那樣熾熱,那樣美好,那樣感人至深,令人心碎。阿甘簡單的言語,充滿了非凡的智慧,讓我們讀懂了人生,也學會了愛情。
一、人生
1.《阿甘正傳》中的人生哲理
影片一開始,在與公交車站等車女士的短暫相處中,阿甘很自然地談起了他的回憶。他想起媽媽曾對他說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的台詞,詮釋了一個人生哲理: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人生必定會有不同的軌跡。這樣的人生主旨也融入劇中情節,貫穿全片。不得不說,阿甘的母親是一位深諳生活奧秘的智慧女性,歷經滄桑歲月的她,用平凡的言語揭示出了人生的真諦:每個人都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找到人生的意義。低智弱小的阿甘始終記著媽媽說的話,在坎坷的生命中勇敢前行,穿越一個個逆境,最終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影片藉由阿甘這個人物,傳達出一種樂觀主義的態度: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時,我們應該坦然面對。「當你把這個世界看得太透徹的時候,你會給自己的心套上沉重的枷鎖,會越發變得不快樂。」我們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的心智不可能永遠像年少時那樣單純和天真,我們已經看清了眼前的這個世界。遭遇困難和挫折時,無論逃避還是面對,我們都必定要承受一些痛苦,因而也就在人生旅途之中失去了那些最純粹的快樂。人生若被羈絆,前進的腳步必然被阻礙。
「你得丟開以往的事,才能不斷繼續前進」,阿甘記得媽媽總是這樣對他說道。阿甘與我們不同,他的內心永遠純凈,對過往的遭際可以毫不在意,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記恨那些傷害過他的人,他只是按照媽媽告訴他的話去做,並且相信這樣做是對的。看似愚笨的阿甘,發揮出他呆傻外表下潛藏的天賦,做成了一件件大事。阿甘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他心無雜念,彷彿一個樂觀的追夢者,他所做的,只是認真地去做每一件事,而不計較得失,他拚命地奔跑,眼中唯有終點。「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何不拋開過往,樂觀地面對人生呢?
《阿甘正傳》中有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這段「化繁為簡」的箴言,讓每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恍然大悟。「勤奮、誠實、善良、正直、恪守承諾」,這些品質造就了一個簡單的人,一個我們所為之敬仰的人——福雷斯特·甘。平凡的小人物阿甘,在無意中獲得了巨大的名利和財富,但這些他都沒放在心上,他真正在乎的是身邊的人。阿甘希望媽媽一直陪在他身邊,不要離去,他想守護美好的親情。他心中唯一的夢想,就是把心愛的女孩娶回家。阿甘對於人生,就只有這樣簡單的追求。當我們靜下心來回顧往事,會發現我們所在乎的,並且對我們最重要的那些人和事,都一直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年華老去,回首人生的時候,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那「簡單的幸福」。
2.片中人物的命運轉折
《阿甘正傳》不似其他電影,對人生和命運進行嚴肅、深沉的藝術渲染,而是另闢蹊徑,用詼諧幽默、極富戲劇性的情節,來訴說主人公阿甘及其他人物的人生經歷,演繹他們的命運轉折。
影片的開頭,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一片在風中飄盪的羽毛出現在鏡頭中。隨風飄盪,上下翻飛的羽毛,正映射著人生的跌宕起伏和命運的不可捉摸。羽毛旋停翻轉,飛過樹枝,穿越車輛和行人,最終落於坐在路旁的阿甘腳上,阿甘伸手撿起羽毛,靜靜凝望了一會兒,然後打開手提箱,放進媽媽留給自己的童話書里,故事由此開始。這個頗有宿命意味的情節,正是影片主人公阿甘及其周圍人物命運一波三折、充滿變故的寫照。影片以羽毛的「輕」,來反襯人生和命運的「重」,可謂意味深長。
幼年時代的阿甘,時常受到別人的欺負,只有一個小女孩珍妮願意和他做朋友。一天,那些男孩又准備戲弄阿甘,珍妮讓阿甘快跑,對他說:「不管發生了什麼,你只管跑,一直向前跑。」就這樣,一直向前跑的阿甘,跑掉了捆綁在腳上的矯正護套,跑進了橄欖球場,他跑得飛快,成了橄欖球明星,進了大學讀書。後來,他參了軍,前往越南戰場,在槍林彈雨中,阿甘背著負傷的戰友跑出敵軍的埋伏圈,回國以後,阿甘被授予勛章,成為戰爭英雄。好友珍妮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改變了阿甘的命運,他的跑步天分就這樣被無意中發掘出來。勇往直前的阿甘,奔向了美好的未來。
丹中尉,這個在越戰中被阿甘所救,落下殘疾的人,一直夢想著報效國家,像父輩那樣為國捐軀。斷了雙腿的他,不能再上戰場,夢想化為泡影。丹中尉不但沒有感謝阿甘,反而墮落、迷茫,對人生失去信心,留著披頭士發型的他仇視一切,也包括那個曾經他深愛的國家。丹中尉埋怨阿甘為何要救他,他本來已心灰意冷,寧願死在戰場上,他怒不可遏,痛斥阿甘「痴傻的好心」,羞愧自己仍然苟活於世。但善良的阿甘不離不棄,用真心感動了丹中尉,撫平了他破碎心靈的傷痛,讓他重新振作起來,擁有了嶄新的生活和正確的人生觀。後來,在捕蝦船上,面對著大海上的暴風雨,丹中尉大聲叫囂:「來吧!你這算是風暴嗎?來吧,你這狗娘養的!咱們來較量一下吧!」我想這一刻,丹中尉已經不再是一個懦夫了,他在向命運宣戰。這樣「身殘志堅」的丹中尉,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人們眼中的「傻子」阿甘,用「傻瓜式」的關愛,再一次改寫了丹中尉的命運,拯救了他的人生。
影片最後,聖潔、純凈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又看到了阿甘腳邊的羽毛隨風飄遠,飛旋雲端。這個對應開頭的結尾,引發人無限的感慨和深深的思索。「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主題,就這樣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
3.「阿甘精神」的啟示
人生就是要執著向前,追尋心之所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夢的完成(哪怕不能完成)。阿甘便是這樣一個「執著的傻子」,他雖然智商很低,但擁有堅定的信念,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不能做到的事。在橄欖球場上,速度驚人的阿甘沒有人能追得上,他成了耀眼的明星。在軍隊里,阿甘意外發現自己有非凡的乒乓球天分,他精湛的球技,吸引人們去看他打乒乓球,人們甚至對當時電視上播放的「人類首次登月」的新聞都視若不見。阿甘連做夢時都在打乒乓球,他打得越來越好,幾年後被總統派去與中國進行友誼賽,也就是「中美乒乓外交」。《阿甘正傳》透露出「美國夢」的主題,阿甘的奮發進取,與普通民眾的消沉墮落形成鮮明對比,不斷奔跑的阿甘,跑出了生命的奇跡,跑出了不凡的人生。阿甘這個人物,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和決心,以堅韌的毅力執著前行,最終邁向繁榮,取得成功,可謂對「美國夢」進行了完美的詮釋。
阿甘先天智障,但他是傻子嗎?當然不是。相對於那些終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的人,他甚至可以說是聰明的。媽媽說,「奇跡每天都在發生」。阿甘相信媽媽的話,相信自己,他用一次次「奇跡」詮釋出了「最美的相信」。這樣的「美國夢」似乎太過「運氣」,美好得有點不切實際,但影片的目的不是為了突出阿甘有多神奇,而是借阿甘這個人物來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激勵人們勇敢地去追求人生的夢想。
二、愛情
1.阿甘所追尋的愛情
阿甘回憶小時候第一次乘校車去上學,小朋友都占著身邊的空座,沒有人願意和他坐在一起,他不知道該坐在哪裡。這時他的耳邊響起了一個「最美的聲音」:「如果你願意,可以坐在這。」阿甘回頭一看,是一個小女孩,她的身邊空著一個座位。阿甘說:「我這一生再沒見過如此美麗的人,她就像一位天使。」這位天使就是珍妮,後來成為阿甘一生所愛。
阿甘與珍妮坐在一起,成為了好朋友,兩人形影不離,建立了青梅竹馬的感情。我們了解到,正是這種溫暖的關愛,給了飽受歧視的阿甘極大的慰藉,讓他漸漸對珍妮產生一種眷戀之情,隨著年歲的增長,阿甘對珍妮的感情由友情轉變成了愛情。我想單純的阿甘心裡,一定有這樣的潛意識:當全世界都拋棄我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願意接受我,陪伴我,這個人就是愛我的,而我,也一樣愛她。
片中有一個情節,阿甘在珍妮的房間,珍妮問他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阿甘愣了一下,說:「我不是在做我自己嗎?」珍妮說:「我想做一個歌手,成名。」阿甘還是不懂,說他只想成為他自己。不願過平淡生活的珍妮,漸漸從阿甘的身邊遠去,而阿甘繼續等待著珍妮。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珍妮和阿甘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註定難以走到一起。
後來,阿甘到曼菲斯城一個夜店去找珍妮,她在那裡唱歌。珍妮全裸地在台上唱歌,台下有個男人想侮辱珍妮,阿甘很生氣,上前教訓了那個男人。珍妮覺得阿甘在給自己添亂,她不希望阿甘再維護自己。珍妮氣憤退場,阿甘馬上追了出去。阿甘對珍妮表白,說「我愛你」,珍妮卻說阿甘不懂愛並獨自離開。阿甘就是這樣一個痴情的漢子,他日夜思念著珍妮,在艱苦的越南戰爭中,珍妮是他堅實的精神支柱,使他得以渡過重重的難關。所以無論珍妮是否選擇他,他都給她最溫暖的微笑,在她身邊守護她。珍妮問阿甘為什麼對她這么好,阿甘回答:「你是我的女孩。」為什麼阿甘不說「我愛你」?因為他的愛已經無需多言。如果你真正愛一個人,就可以承受她的背叛和逃離,也可以忍受孤獨,忍受沒有她的日子。從阿甘看見珍妮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你是我的女孩,你是我的摯愛」。
性格叛逆的珍妮,自甘墮落,吸食毒品,最終身染絕症。珍妮對生活失去信心,企圖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她沒有勇氣自殺,她想起還有阿甘一直守候著她,感到尚存一絲希望,於是回去尋找阿甘。珍妮重新找到了正確的人生方向,但為時已晚。兩人終於在一起,珍妮接受了阿甘的愛,他們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兒子——小阿甘。珍妮之所以給自己的兒子取了和阿甘一樣的名字,大概是希望他能像他父親一樣,做一個善良、誠實的人,替不久於人世的自己好好活下去,享受幸福的人生。我想,這也是珍妮回報阿甘愛情的一種方式。
珍妮去世後,阿甘在她的墳前淚流滿面,哽咽著說:「珍妮,我想念你。」阿甘不是一個傻子,失去摯愛的人,也會讓他悲傷,讓他哭泣。看到這里,我們不禁為之動容,一輩子只愛一人,只等待一人,阿甘的愛情堪稱偉大,但這樣的結局也著實令人惋惜。「有情人終成眷屬」往往只是人們心中美好的憧憬,而現實往往不能如人所願。世上很多真摯的愛戀,最終都不能圓滿。
2.阿甘「不完美愛情」的啟示
在這茫茫人世間,能抓住一個人的心實屬不易。阿甘執著地愛著珍妮,正如他執著地向前跑,不問為什麼,永遠不會停止。無論珍妮去往哪裡,做了多少錯誤的事,阿甘都沒放在心上。不管珍妮變成什麼模樣,是美是丑,她永遠都是阿甘心中最美麗的女孩,他一直深愛著珍妮,始終未曾改變對她的愛。對於愛情,阿甘或許很笨,他不知道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愛,但他懂得愛情,並清楚地知道愛的感覺,他明白珍妮就是他所愛的人。
不給對方束縛,不要求回報,在愛一個人的同時能夠承受住她的背叛和逃離,這才是真正的愛情。阿甘沒有緊追不舍,企求珍妮去愛他,因為他明白,真愛是無法強求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也不是一廂情願,只有默默地付出和真心地守候才是愛的體現。愛上一個人很容易,但是能像阿甘那樣承受痛苦卻非常難,現實中很多人嘴上說自己多麼地愛一個人,但是當遭遇背叛和離棄時,他們卻不能承受,所謂的愛情根本經不住考驗。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阿甘與珍妮的愛情結局是帶有悲劇色彩的,而對於阿甘本人來講,愛情的夢想已經照進現實,他把「最愛的女孩」娶回了家,珍妮會永遠活在他心裡。當影片結尾那根象徵命運的羽毛從他腳下飛走,遠遠離去時,不停奔跑的阿甘終於到達了人生的終點。此時此刻,阿甘的內心無比平靜,他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有人說,其實珍妮並不愛阿甘,她之所以選擇和他在一起,是為了回報他的真愛,他們的愛情並不完美。但什麼是「完美的愛情」?這世上大多數經典的愛情故事,結局都是不完美的。也許,對於愛情來說,不完美,才最迷人;不完美,才最真。
阿甘最終得到愛情了嗎?我想看過電影的人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結束語
電影《阿甘正傳》以其卓越的思想價值和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成為全世界影迷心中永遠的經典。本文圍繞「人生」與「愛情」兩大主題,深入論述了阿甘的人生和愛情故事所表現出的深刻寓意和哲理。阿甘的經歷告訴我們對於人生要有信心,對於生活要充滿樂觀,做一個簡單、快樂的人。片中人物的種種事跡,為我們展現了人生和命運的多變。阿甘執著奔跑,追求人生夢想的精神,對我們是一種鼓舞。阿甘和珍妮的愛情,令人感動,令人惋惜。我們從阿甘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愛情,也學會如何去看待愛情,懂得了什麼是愛情。我們不曾經歷阿甘那樣的傳奇人生,但他精彩的人生故事,引發了我們無盡的思考,給人以深刻的啟示。《阿甘正傳》這部優秀的作品,必將在世界電影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光輝不朽的印記。
Real me靛藍Music踏歌前行...
B. 愛的箴言是哪部電影里的
這是聖經裡面的
C. 求影視文章里的經典名言……
好多啊
百年電影經典名句
1 Gone With the Wind 《亂世佳人》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亂世佳人》(1939)的結尾,命運乖舛的費雯麗站在樹下迎向陽光,說出這句百折不撓的名句。】
2 Titanic《泰坦尼克》
Jack: "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 promise me you will survive... that you will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Rose:"I promise."
Jack:"Never let go.
Rose:"I promise. I will never let go, Jack. I'll never let go."
傑克:「我還有……還有一個心願,你……你……必須答應我要活下去,不……不能絕望,無論發生什麼,無論……有多艱難……快答應我,羅絲……答應我,一定做到,一定做到……」
羅絲:「我答應你……傑克……一定做到……一定……」
【即使再過一千年、一萬年,這樣「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話語也不會落伍於時代,因為它是人類崇高愛情的一種升華,是真愛的最高境界。 】
3 007《007系列》
"Bond. James Bond."
「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
【007電影系列的招牌台詞。 此語是刺激「邦德迷」們腎上腺素加速分泌的最有效的「催化劑」(雖已用過19次),Fans伴隨著邦德一次次出生入死、一次次非凡艷遇、一次次化險為夷、一次次驚聲尖叫……邦德已成為Fans心目中不死的銀幕神話。】
4 Forrest Gump《阿甘正傳》
Momma always said: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阿甘:「媽媽常常說,生命就如同一盒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得到什麼。」
【這是阿甘經常提醒自己、「勸誡」他人的話。正是這句富含哲理的「箴言」激勵著善良真誠、樂天知命的阿甘腳踏實地、努力拚搏,並終由一名智障者變成了美國人心目中一個不朽的傳奇人物。】
5 The Terminator《終結者》
"I'll be back!"
T-800:「我會回來的!」
【阿諾先生在《魔鬼終結者》(1984)中怎麼也死不了,臨走前還撂下這句狠話。無需註解,事實上它已成為了阿諾周遊各地後,與Fans辭別時的標志「結束語」。】
6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贖》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7 Braveheart《勇敢的心》
"Freedom!"
「自由!」
【最「震撼人心」之語:華萊士臨刑前的一聲疾呼:「自由!」 自由是人類最初亦是最終的夢想。自古以來,多少英雄豪傑、文人志士為之揭竿而起、前仆後繼。生命可以付出,而夢想絕不能破滅,這是亘古不變的信念和追求。】
D. 情感大師的70句箴言教你愛情魔法:愛別人,先好好愛自己
這是德國詩人席勒對生命的總結。熱烈的生命教會我們很多: 希望,信仰和愛 ,而愛就像陽光一樣撫慰著人們。
在《一無所有,也就無可失去》這本書,第一次讀到這些從心靈里流淌出來的詩句。而剛拿到這本書時,讓人遐想無限的書名,加上淡雅的封面,簡潔的設計,誤以為它是一本哲學書籍或是詩集。
翻開後發現,這本書的編寫獨具匠心。作者從莎士比亞的戲劇場景和詩集中,精心挑選了70句關於愛情魔力的箴言,再從心理或實用角度加以闡述,還給了具體的方法論指導,倒與實用類書籍有些相似。
排版上也與眾不同,綠底白字,用的是大號字體,閱讀的舒適度很好。書的目錄就是莎翁的格言,每一章也都是以格言開頭。哲言加解釋正好是一個對開頁,可作為每日日課學習,循序漸進,也可以隨手翻開任意一頁,從中獲取靈感。
它儼然就是一本指導愛情、撫慰心靈的智慧寶典。愛與被愛就和呼吸、喝水、吃飯、睡覺一樣,是生命的必需。而為什麼有的人能成功博得被追求者的好感,有的人卻孑然一身?維系一段感情有無訣竅?書中給出了答案: 只有愛自己,同時接受自己優點和缺點的人,才值得被愛。 這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不能繞過的原則。
本書的作者阿蘭•珀西(Allan Percy),西班牙職業規劃專家,個人成長教練,鑽研自我成長及激勵人心多年,撰寫的自助類書籍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擷取書中印象深刻的幾處經典分享給讀者朋友:
很多時候,浪漫電影和小說里講述的愛情經歷都是純粹且迷人的,比如玄幻小說《花千骨》中,柔弱的花千骨為了給白子畫解毒,不惜打開洪荒之力。高冷的白子畫卻為犯錯的花千骨承受了64顆銷魂釘,被釘得千瘡百孔。
因為愛情,我們會變得英勇無懼;愛神之箭,會激發我們的強大力量。而戀愛也是一種慰藉,能給我們帶來許多益處:
1. 自尊得到提升,原因很簡單 :我們感到自己被愛、被贊美、被重視。
2. 創造性得到提高,因為我們不斷地想給對方驚喜 。作家們因為有了愛情滋潤,創造了更多美妙的作品。
3. 面對每天的困境更有堅持的毅力 。
不過,誠如莎士比亞眾多的戲劇所描述的,愛情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顆燃燒著的心,既可以是迷途中的指南針,也可以是無盡苦痛的來源。比如他的四大悲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雙雙赴死,祝英台為梁山伯殉情。
作者告誡,愛情是瘋狂的行徑,一些錯誤的行為要避免:
1. 放棄個人的意志,或是改變自己。
2. 讓自己的幸福完全來自於所愛之人給予的關心。
3. 過分依戀,以及各種隨之產生的負面情緒。
4. 認為我們「憑空氣和愛情」就能活。
光有愛情是不夠的,在學會與某人共同生活或是為了某人而活之前,要先學會為了自己而活。
這首詩我們都耳熟能詳,自由是至高無上的。不能並存時,為了自由,生命和愛情皆可拋棄。
在《永恆》這部經典泰國電影中,富商帕博知道了他年輕貌美的妻子玉帕蒂,已和自己瀟灑多才的侄子尚孟,偷偷在一起,他沒有過多的懲罰他們,只要求用大鐵鏈子將他們日夜鎖在一起。
兩個年輕人一開始還欣喜若狂,終於能夠長久在一起了。但很快他們就因為各種瑣碎的矛盾,發生了爭吵,當他們再也忍受不了,請求帕博打開鎖鏈,恢復兩人各自的自由身時,卻被帕博以「永恆」兩字拒絕。最後兩個人忍無可忍,一個被迫自絕,一個變得半瘋半傻。
這部電影殘酷地揭示了人性的弱點,人性是禁受不住考驗的,也側面反應了個體獨立自由的可貴,哪怕是戀人,也不能相互徹底地佔有。
情侶之間很多爭執產生的背景就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一方佔有著另一方。
法國詩人雅克·普雷韋曾用詩表達了他的看法,他還說過一句口號: 自由萬歲,尤其是我的自由 。他的詩是這樣表述的:
把愛人像奴隸一樣捆縛在自己的身旁是行不通的,愛人遲早會逃離,即使像電影《永恆》中,戀人之間因為外力被迫束縛在一起,也心心念念要掙脫枷鎖,找到各自的自由。
所以情侶之間既要相依相守,又要保持各自獨立空間。因為終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對無法分離的連體兒。
「用雪生火不可能,用言語澆滅愛火更不可能」。
莎士比亞既這么說,言語倒可以教會人們讀懂愛情,避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一本本偉大的愛情小說也是讀者心靈彎路上的指南針,讓一代又一代人得到了情感的教育。
西班牙作家羅西奧·卡蒙娜在其作品《愛情的語法》中選取並推薦了七部與愛情相關的傑出小說。要想學會更好地去愛,這七本小說是必不可少的教科書。
為什麼選取這七本書,她是這樣解釋的:
1.《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爾斯泰。 安娜與伏倫斯基伯爵的激情之愛,吞噬毀滅了一切,與小說中另一人物吉娣的愛情完全不同,吉娣的愛情循規蹈矩,以他人為重。兩個人物對比,故事蘊含的深意十分明確。
2.《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斯蒂芬·茨威格。 教導人們:一切感情都應找到表達的途徑。否則,這些情感會就此囤積,引發心靈疾病。
3.《國境以南,太陽以西》——村上春樹。 這本小說突出了初戀的重要性,第一段關系的重要性和它的示範作用會持續很久。
4.《霍亂時期的愛人》 —— 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本小說說明了:最深的情感不會隨時間改變,如果被給予充足的養分,這份感情會永遠保鮮。
5.《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 揭示了單戀的危險性,如果一場單戀沒有進展,盡早抽身離去。
6.《簡·愛》——夏洛蒂·勃朗特。 故事的主人公簡是一位堅強、不屈不撓、耐心自尊的女性,她勇敢且坦然地告訴羅切斯特自己對他的愛意,塑造了一位獨立女性形象。
7.《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小說中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在自己的真實情感面前築起了圍牆。只有把圍牆推倒,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無須躲藏在面具或偽裝之後。
這七部小說不妨重溫一遍,不同年齡段,經歷和閱歷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悟。讀懂了它們,也就更深切地領會了愛情。
書中還提到愛人之間共處的時間和空間,除了填塞了日常瑣事、彼此的故事,還能夠一起分享沉默, 「雙方能夠安靜地共處,無論是一起讀書,還是相伴著看窗外的日落。」
說到了微笑的妙用, 「微笑比刀尖更便於我們如願以償」, 有多少戀愛關系是從一個微笑開始,其中又有多少是因為戀人的幽默感而得以持久。
還說到要注重生活的儀式感……70句格言,相當於從70個角度去詮釋愛情。字里行間沒有艱深難懂的哲學思想,精選出來的淺顯格言卻能讓讀者反思再三。
在世界文學范圍內的文豪中,莎士比亞處理心靈問題的清醒與研究愛情秘笈的深入,都無人能出其右。直到今天,他的劇作和詩作仍是我們了解神秘深邃內心的強大工具。
《一無所有,也就無可失去》,我們要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為了做好這件事,不妨多參考這本集愛情魔法大成的智慧手冊。
我是極晝之光明: 一位愛生活,愛遠足,愛記錄的人,願與您分享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感。
E. 尋找一部勵志電影(英語)
首屈一指的應該是經典的《阿甘正傳》,是部很不錯的電影,雖說是勵志電影但是格調一點都不陰郁,有美國式的幽默在裡面。它裡面傳為箴言的一句話是:生活就像一顆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滋味。看看吧,我們聽力老師在聽力課上給我們放的電影,這應該是美國勵志電影的代表了。。。這么多年還被人談論著,不錯~~~
有介紹,以下: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本片改編自同名小說《阿甘正傳》作者溫斯頓·格盧姆)
天空中,一根羽毛隨風飄舞,飄過樹梢,飛向青天……最後,它落在福雷斯特·甘的腳下,阿甘坐在亞拉巴馬州的一個長椅上,向同坐等公車的路人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一生的故事——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亞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要讓兒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而上帝也並沒有遺棄阿甘,他不僅賜予阿甘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還賜給了他一個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在上學的校車里,阿甘與金發小女孩珍妮相遇,(珍妮是一個給父親「虐待」的女孩)從此,在媽媽和珍妮的愛護下,阿甘開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在中學時,阿甘為了躲避同學的追打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在大學里,他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在一名新兵的鼓動下,阿甘應征參加了越戰。在一次戰斗中,他所在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了珍妮的囑咐,撒腿就跑,他的飛毛腿救了他一命。在越戰中,阿甘交了兩個好朋友:熱衷捕蝦的巴布和令人敬畏的鄧·泰勒中尉。
戰爭結束後,阿甘負傷救了戰友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反戰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而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
作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還到中國參加過乒乓球比賽,並為中美建交立了功。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他教「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里學跳舞;幫約翰·列農創作歌曲;在風起雲涌的民權運動中,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沖突;他甚至在無意中迫使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賊落入法網,最終導致尼克松總統的垮台。
因為「傻人有傻福」,阿甘還陰差陽錯地發了大財,成了百萬富翁。而阿甘不願為名利所累,他做了一名園丁。阿甘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3年以後,阿甘又一次見到了珍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阿甘同珍妮和兒子一起回到了家鄉,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一天,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這時,從兒子的書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陣風吹來,它又開始迎風飄舞。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一句話評論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展現歷史與個人的約定,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美國政治社會史的史詩片
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he same once you've seen it through the eyes of Forrest Gump.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名家點評
可以說《阿甘正傳》是權威級的美國電影。
——BBC
簡直不可思議。
——《芝加哥太陽時報》
與其他最優秀的演員一樣,漢克斯是一座超級反應堆。
——TIME Magazine
我覺得故事裡的阿甘簡直就是典型的美國人,他的成長過程又正好是我們所經歷的,他使我們清晰地回顧過去的歷史。他是個好人,能令人落淚也能逗人發笑。
——好萊塢製片人 溫迪·費勒曼
在這部影片里,我想讓阿甘以一個頭腦簡單、純真,而又缺乏主見的人物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我把影片中的各個角色看做是美國國民人性化的象徵。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重新肯定了舊的道德及社會主體文化,宣揚了60年代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它又否定了其他前衛的新文化。我想正是基於此,它才能深得美國民心。
——本片導演 羅伯特·澤梅基斯
《阿甘正傳》讓我們熟知了兩個人:阿甘和湯姆·漢克斯。這部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政治諷刺小說,但影片的總體風格似乎更像是一部人生寓言,在影片中,阿甘的智商盡管並不高,但他的身上卻具有這個社會已經遠離許久的誠實、守信、勇敢、真誠等美德,影片的開始,我們或許會被阿甘的木訥所逗樂,在他面前,我們充滿著優越感,但在影片結束時,我們卻不得不被他的真誠所感動,我們突然發現阿甘的經歷正是代表了我們每個人的純真年代,而我們的身上卻已經覆壓著太多的偏見與虛榮。
——雷風修正
精彩影評
▲「傻子」阿甘
在影片中,帶著美國南方口音、智力有障礙的阿甘凝視著充滿野性的珍妮,彷彿和美國小說大師福克納的名著《喧囂與騷動》中的傻子班吉是遠親。但二者顯然有著根本的區別:班吉只是一個家庭衰亡的象徵,是個真正的低能兒;而阿甘這個「傻子」卻幾乎代表了這個時代所缺少的所有美德:誠實守信,做事認真,勇敢無畏,重情輕財,反過來說則是具備這些美德便成了愚蠢,這真是對當今某些社會狀況的一個莫大諷刺。
而阿甘所摯愛的珍妮則是墮落的象徵,她染上了幾乎所有的惡習,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後她死於一種病毒——其實影射的是艾滋病毒。而阿甘卻不計一切,始終如一地愛著她,影片在對他構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責備的同時,更體現了他的純真和善良。
阿甘如同一個戰士,以他貌似簡單,實則更為簡單的頭腦和特殊的才能以及強大的體魄為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贏得了生存和發展。這是一種對上帝獎勵善良的希望,同時,它更包含了一種基調:向前,跑。有人說,這樣奔跑會給人帶來希望。事實上,希望確實存在,這部獨特的影片贏得了如此眾多的觀眾,吸引了甚至只喜歡輕松的娛樂片的觀眾,便說明了希望本身和希望的魅力
阿甘形象的塑造顛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反主流性。阿甘的經歷讓許多「聰明人」相形見絀,我想導演就是想通過阿甘形象的塑造來反諷社會,反映社會現狀,比如對人的異化、墮落的揭露等�藉此來引起人們對社會與人們命運、前途的關注。有趣的是,阿甘身後總有一群尾隨者,他們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地追隨阿甘,可以這么說,這就是美國當時社會的一種現實,人們對現實失望,找不到生存的動力與意義,只好無望地把命運寄託在別人身上。而阿甘卻總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現實,勇敢地跑下去,這不能不說是絕妙的諷刺。
對於這樣一個近年來好萊塢電影中少見的鮮明人物,阿甘無疑會被載入史冊,在美國,阿甘就是戰後嬰兒潮一代的化身,在他們的經歷中,3K黨、搖滾、越戰、肯尼迪、尼克松等紛紛登台亮相,在和平的混亂中他們成長,道德的重建,個性的張揚,使他們的人生道路充滿著變數,他們看來似乎缺少錘煉,步履蹣跚得讓人放心不下,但他們終究是長大了,並且他們跑起來的速度出乎了父輩的意料。
在小說《阿甘正傳》里,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不過,我跟你說,朋友:有時候到了晚上,我仰望星星,看見整個天空就那麼鋪在那兒,可別以為我什麼也不記得。我仍舊跟大家一樣有夢想,偶爾我也會想到換個情況人生會是什麼樣兒。然後,眨眼之間,我已經四十、五十、六十歲了,你明白吧?」
相信即使看到這里,每個人內心的惶惑感一點都不會減少,但同時我們也會油然而生一種超脫的感覺,就像我們仰望星空,感到一種自然的和諧和偉大的力量,雖然一些問題還是沒有答案,可是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時間總是無情地流轉,它在催促我們不要因太多的思考而虛擲光陰。
F. 為什麼這么多人看不懂色戒裡面的警世箴言
色戒這部電影,的確不簡單,裡面寓意深刻,非常深奧,或者說非常簡單。其實是在勸誡世人,男人受色誘,可能死於非命,女人受色惑,可能調腦袋。說起來十分簡單,可是男人們,女人們,捫心自問,關鍵時刻,你們有幾人能保持理智呢?
再看細節,關鍵時刻,大漢奸容易先生為了博美人一笑,貿然涉險去珠寶店,放鬆了警惕,面對王美人的神態異常,還以為是美人激動地失去常態,(當然一半是激動,一半是緊張),王特工鑽石當前,就被感動,或者說是瞬間的感動,就不知道自己的任務,自己的危險,到頭來丟了卿卿性命,多美的身體,怪不得大漢奸捨不得,我也捨不得呢?大漢奸一旦清醒,立刻動作如飛,脫離險境,處決抗日之士,毫不留情,只留戀那張床和做X的感覺,競顯大漢奸本色,如果沒這點能耐,怎做到了大漢奸?
情節相對真實,也比較人性化,人畢竟是人,不是機器,也不是禽獸,有弱點,也有絕情的理智。女人畢竟是女人,見不得鑽石,尤其是名貴之物,也不管這名貴之物是否取之有道,只要是這男人送的,只要是貴重的,就一定覺得這男人是愛她的,越名貴越容易被打動。
色戒已經給這些小蜜們敲了警鍾,小心啊!說不定哪天掉腦袋啊,一時的歡愉永遠不能長久!
色戒裡面大膽的色,大段的色,完全是鋪墊,是警世的必須。
不是我自作多情的領會色戒這部電影,請看別人的英文片名Lust,Caution,早點明了,我只是費點口舌來解禪而已。
G. 關於古希臘神話的電影有哪些
1、諸神之戰:
《諸神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是一部2010年的奇幻冒險電影,由路易斯·萊特里爾執導,薩姆·沃辛頓、連姆·尼森、拉爾夫·費因斯、傑瑪·阿特登主演。
該片是翻拍1981年版《諸神之戰》的同名新作,影片講述了眾神之首宙斯之子落入人間後遭遇的種種事端,奧林匹亞山上的神仙都因此騷動起來,一場神與人、神與神之間的拯救與被拯救行動就此拉開。
拓展資料:
希臘神話(希臘語:ελληνική μυθολογία、英語:Greek mythology),即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
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它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口頭相傳並借鑒了流傳到希臘的其他各國的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後來在荷馬的《荷馬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記錄下來,後人將它們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
網路:希臘神話網路
H. 有部叫什麼箴言的電影
規諫勸戒之言。
《書·盤庚上》:「相時憸民,猶胥顧於箴言。」 曾運乾 正讀:「箴言,箴諫之言也。」 清 曾國藩 《箴言書院記》:「當時推 湖北 人才極盛,侍郎則曰:吾先人箴言中育才之法如此,吾詎能繼述,直什一耳。」 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六:「『友誼是人生最可貴的事』。我背誦一個 羅馬 大哲人的箴言。」
I. 電影《喬布斯》有大量反映喬布斯經營理念和生活態度的名言雋語,有人歸納了喬布斯的十佳箴言,以下是其中
細節決定成敗 俗話說,「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三百六十行,無論做什麼,細節都決定著成敗! 什麼是細節?就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卻十分重要的事情,一件事的成敗,往往都是一些小的事情所影響產生的結果。細小的事情常常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一個細節,可以使你走向你的目的地,也可以使你飽受失敗的痛苦。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無數個小的細節組成的,每一個都很重要。就好比是一條鐵鏈,有無數鐵環組成,無論其中哪一個鐵環壞了,整個鐵鏈也就沒有用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留給他兒子的話。講述的是,世上的事成敗常常在於細節之中,誰會想到在關鍵的時候會是細節讓你出類拔萃,也是細節讓你一敗塗地。 為什麼蘋果或從樹上掉下來呢?牛頓因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為什麼水燒開了之後,水壺的蓋子會跳起來呢?瓦特因此發明了蒸汽機……這些事情在我們眼中再也正常不過的了,而那些科學家卻能從其中發現出我們所忽略的細節。那些偉大的發明與發現,那一個不是他們認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而發現的呢?同樣的事,在不同人眼中,他們會發現不同的細節,生活中細節無處不在,只有一個善於發現細節的人,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可見,任何一次成功都離不開細節。一根鐵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一個木桶,最低的地方決定其容量;而一個人,最差的品格決定其發展! 當今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太少,須知偉業固然令人神往,但構成偉業的卻是許許多多毫不起眼的細節。只有做好每一個細節,才有可能成就偉業。我們唯有改變心浮氣躁,不求甚解的毛病,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才會成功。 但是想要做到重視細節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它需要你每時每刻都注意著,因為細節不會擺在你的眼前,它需要你去尋找並發現它們。所以,請記住:細節決定成敗。喬布斯說,我們必須讓微不足道的事物也令人難忘。是的,只有抓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才會更靠近成功! 與哪些電影里的箴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平行宇宙之戀高清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691
電影一個女人車禍
瀏覽:496
老電影戰爭片國產湄公河
瀏覽:508
將計就計電影粵語八哥
瀏覽:585
惡人世家香港電影
瀏覽:142
講述父母艱辛的國產電影
瀏覽:594
沙漠電影劇情解讀
瀏覽:876
香港愛情電影渣男回頭
瀏覽:183
清風是哪個電影
瀏覽:406
flipped電影中bryce演員
瀏覽:756
電影英語平台
瀏覽:472
最火電影字幕壁紙
瀏覽:515
老電影祝英台哭墓
瀏覽:67
最近新出的中國動漫電影叫什麼
瀏覽:308
十部頂級勵志電影國語
瀏覽:782
綠皮書電影經典英文台詞
瀏覽:543
中年女人嫁給大叔電影
瀏覽:547
鄧超好看的電影
瀏覽:305
嘎子哥謝孟偉新電影
瀏覽:687
紀文君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