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典科幻電影里對未來的幻想,哪些如今已成為現實
在各種各樣的電影里,科幻題材一直是大熱門,因為裡面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有無限的腦洞。但人類科技進步太快,讓許多科幻片不再「科幻」,反而成為了現實。
《全面回憶/TotalRecall》,幾乎影片中的所有場景,包括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設定——夢境記錄儀、植入性記憶、懸浮車、全息立體通訊系統和觸屏冰箱——都足夠令人印象深刻,但最傑出的道具莫過於被植入角色手掌里的「手機」了。當電影里的任務將他們的手放在特定的固體表面時,它就會變成一塊顯示屏。
在現實中各種免提聲控電腦屏幕已經越來越普通了,而且神戶學院大學的研究者也已經製造出一款名為Hoveround的設計模型,這款座椅可以懸浮在空中,並可承擔重達330磅的運輸任務。盡管他們的設計目標是為了提高老年人的機動能力,但卻跟《機器人總動員》里的鏡頭不謀而合。最後一點是,可愛的垃圾機器人Wall-e也已經成為現實,這就證明真的是我們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啊。
② 科幻電影與未來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模式
無非就是人類不斷更新現有知識,之後再去幻想,根據人類社會科學和認知不斷發展。我想,現在你在科幻片里看到的科技,基本上都可以在未來實現,即使現在在你看來根本不可能,沒有什麼不可能,古時的人們敢想手提電話的事么?
③ 哪些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里的設想,在2020年的今天已經成了真
小時候非常喜歡看電影,不少小夥伴會看到影片中的高科技,認為這應該是無法實現的想法,只能是通過熒屏特效來滿足內心想法。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原來被我們認定無法實現的場景,卻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而這時候我們才恍然感知到,原來曾經電影中的高科技幻想,進入到2020年之後,已經實現了太多。
最開始看到《火星救援》的時候,一些小朋友或許內心會有一些恐懼,認為火星上有太多不可思議的東西,而且這個時候人類也已經完成了太空大部分探索。進入到2020年之後,小朋友已經長了五歲,而這個時候他們再看到電影上的場景時,也會為曾經自己的怯場而笑出聲來。必須要承認,這部電影上的大部分環節,都已經實現,而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在無休止的進行當中。
④ 科幻電影與未來時代的全部52集標題:
1.科學與藝術的結晶──科幻電影(上)
2.科學與藝術的結晶──科幻電影(下)
3.《E.T.─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
4.《異形》和想像怪異的外星動物;
5.《回到未來》和幻想中的汽車;
6.《蝙蝠俠》和環境污染;
7.《外星種族》與致幻葯;
8.《超人第四集-尋求和平》與核戰的威脅;
9.《突擊18號機庫》與人類起源;
10.《天繭》與抗衰老醫學;
11.《機器警察》與智能機器人;
12.《全面回憶》與現代意識技術;
13.《終結者》與人工智慧機的發展;
14.《深淵》與神秘的海洋;
15.《2001年漫遊太空》與人類最初的宇航探索;
16.《第三類接觸》與行星際探索;
17.核浩劫的真實圖景──《翌日》與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18.光速旅行後找到的悲劇──《猿的星球》和相對論(上);
19.改變時間成喜劇──《無價金錶》與相對論(下);
20.《短路》和軍用機器人;
21.現實及未來的悲哀──《發條桔子》和西方犯罪科學;
22.《蒼蠅》與造福人類的遺傳工程;
23.《青年弗蘭肯斯坦》和人類基因技術;
24.誰知家園美?──《星際歷險記》與太陽系;
25.《內層空間》與激光醫學;
26.《星球大戰》與激光光碟技術;
27.《帝國反擊戰》與電腦只讀光碟;
28.《殺人五方棋》與太空移民計劃;
29.《逃出猿的星球》與智能生物;
30.《回到地球》和生態保護;
31.善惡兩說機器人;
32.《不明之物》與世紀之病;
33.面對世界萬物的控訴──《大氣層消失》與治理環境;
34.《K─9000》與地球生物圈;
35.外星生命與人類;
36.《戰爭游戲》與計算機游戲;
37.《時間機器》與光速旅行;
38.《007─雷球》和受控核聚變;
39.《機械英雄》與醫療工程技術;
40.《地心游記》與古生物地質學;
41.《夢境》與精神分析學;
42.《2010:接觸之年》與人類飛行之夢;
43.宇空大戰的夢想;
44.《007─金手指》與原子武器;
45.《快刃追殺手》與現代未來學;
46.《傑迪歸來》與軍用戰機今昔;
47.《007勇破太空城》與空間站技術;
48.《月球第一批人》與阿波羅登月飛行;
49.《扎爾多茲》與人體科學;
50.《地牢霸主》與計算機的發展;
51.《奇異的潛航》與顯微科學;
52.《胡博士:死亡機器人》和地熱資源。
⑤ 20世紀10大經典科幻片
1《銀翼殺手》
主角是洛杉磯警察達克德,任務是尋找並殺死混雜在地球人中的非法復制人。這些復制人體力及智能遠超過人類。達克德在追殺過程中,意外愛上一名女復制人。倫敦國王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明傑說,這是他看過最棒的科幻電影,「在當時來說,它和整個故事都超越時代,提出了千古不變的問題,包括什麼是人類?我們是誰?」
2《2001太空漫遊》
講述人類對命運及宇宙的探求,首先由史前人猿時期說起,之後,跨越時空來到太空殖民地。導演庫柏力克試圖藉此片,凸顯人類的無知,並前瞻性地預言人類科技的渺小。此片曾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曼寧稱贊此片:「模擬技術卓越,當今計算機繪圖也無法出其右。」
3《星球大戰及帝國大反擊》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4《異形》
一艘負責開采星球礦石的宇宙飛船載著七名隊員,在返回地球途中接到一顆不知名星球的求救訊號,隊員們前往調查。不料,外星怪物寄生在一隊員體內,後來還破體而出吞下隊員,最後剩下一名女隊員與怪物進行殊死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航天暨極地醫學中心負責人方凱文認為,此片描述了長途太空旅程的過程,使「我們首次知道未來人類在太空工作及生活時,可能會在宇宙飛船上吃薄餅、吸煙和玩紙牌來打發時間」。
5《飛向太空》
索拉力星球上似乎全是海洋,三名航天員在太空站進行研究,卻突然與地球失去聯絡。一名心理學家前往調查,這時站上一名航天員自殺,另兩人情緒不穩,心理學家更在太空站上看見死去的妻子,後來他發現原來星球的海洋類似大腦物質,可影響記憶。加州大學物理教授班福德表示,片中的太空旅行是人類對宇宙及潛意識的深入研究,「這可能是唯一提及人類知覺帶來科學限制的電影……但它並非只是說明這個問題,它還是一部迷人的悲劇,這加強了其重要性」。
6《魔鬼終結者》
在2029年主宰地球的計算機,為進一步滅絕人類及遏止人類反抗,派出機器人回到二十世紀,殺死人類領袖的母親,但計劃失敗。續集中,計算機派出更厲害的液體金屬機器人再度執行暗殺行動,但「終結者機器人」保護了未來人類領袖及其母親。英國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德意志認為,雖然此片在講述時間旅行上有些前後矛盾,卻仍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佳作。
7《地球末日記》
講述一個像人的高智能外星人乘飛碟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外星人警告人類廢除核武器,並希望人類加入他們的和平星球聯盟,卻沒想到被地球人視為敵人,並發動攻擊。負責火星探測器「小獵犬二號」的英國科學家皮林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他說,「當年播放這部電影時,戲院經理為增添噱頭,會暫停播放電影,向觀眾宣布宇宙飛船已經降落的消息。」
8《地球爭霸戰》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組織了一批無堅不摧的外星軍團,計劃大舉入侵地球。人類的所有武器都對付不了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陸續淪陷,全世界人類都在逃命。就在此刻,火星人因感染地球細菌逐漸死去。美國加州天文學家休斯塔克說:「電影手段十分吸引人,因為它創造了一批我們完全不認識,背景也與我們大相徑庭的生物。」
9《黑客帝國》
主角是二十二世紀計算機高手,經常被夢境困擾,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被來自邪惡網路世界的無形力量操縱,最後發現人類原來生活在一個「虛擬現實世界」中而不自知。主角決定拯救人類,挺身對抗邪惡網路世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細胞生物學家麥克說,片中人類能輕易地在大樓之間跳來跳去,看來有點超現實,但「也保有一貫的娛樂價值,也就是壞人與好人在未來世界裡還是斗來斗去。」
10《第三類接觸》
主角目睹來自外層空間的飛碟到達地球,從而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主角到最後仍一償夙願,登上外星人的母艦,肩負起地球使者與外星人進行友善的接觸。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方凱文表示,即使真有外星人,他們也不太可能駕駛電影中那種外形像倒聖誕樹的宇宙飛船,但對他而言,《第三類接觸》還是電影史上,有關外星人造訪地球的經典名片。
⑥ 經典科幻電影里對未來的幻想,哪些如今已成為現實
經典科幻電影里有很多與太空相關的幻想,上太空我們已經實現了,還有就是機器人走進生活,我們現在也已經實現了,以後更多的幻想會一一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