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個電影主題曲有句好像是,歌詞小鳥小鳥自由的飛翔啦啦啦啦啦啦啦~ 女主是一個叫苗苗的老師
(中國)電影《苗苗》1980年
「春天裡,有陽光,樹林里,有花香,小鳥、小鳥你自由地飛翔……」 相信不少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看到這行文字,心裡都會響起那節奏鮮明、清脆歡快的旋律。這首電影《苗苗》中的插曲《小鳥小鳥》,彷彿就是我們童年時代的見證,讓我們在望向長長的時光隧道深處時,仍能清晰地看到那個和學生打賭跳岩石、砸玻璃的苗苗老師那甜美純真、可親可愛的笑臉。
這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描寫教師的經典影片。影片中,由李羚扮演的韓苗苗被分配到實驗小學當教師,滿懷熱情的她卻遇到了一群淘氣的孩子,苗苗感到受不盡的「窩囊氣」,向學校交了請調報告,但同學們已經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苗苗最終留下來,決心做一個為祖國培養幼苗的好園丁。
影片結尾時,苗苗老師的台詞很多人仍記憶猶新,「我知道當一個好老師很難,校長曾經告訴我,當老師的奧秘是心,我慢慢才懂得,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這樣的覺悟如今也許越來越少,因此無論多麼老的電影在今天仍然有著啟發的意義。也許,也正是因為這份純潔的愛,才讓我們記住了她,記住了在我們的年少時分,有一個叫做「苗苗」的老師,曾經帶給我們一份純真的感動和快樂。
㈡ 求一部關於老師的電影 很感人的
叫我第一名 Hallmark Hall of Fame(2008)
這片子挺勵志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敘述患有妥瑞症的男孩努力達到成為老師的夢想,並且克服病症的故事。
主角在小學時,因為沒辦法克制的發出怪聲,而被學校認為是不受管教的壞小孩,不僅老師們不諒解,同學之間更是會取笑他這種行為。 到了國中,幸好碰到了一位好的校長,因緣際會下讓他上台發表自己的這種症狀,並且也讓主角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讓大家了解他並不是故意作怪,之後,他對自己就比較有信心了。
大學畢業後,他秉持著每個學生都值得被教導而很想當老師的想法,去各個學校面試尋求教職,但是,校方人員總因為他的症狀而對他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甚至還要求他上課中不能發出聲音才會聘請他,這些種種原因讓他感到挫折,但幸好有母親一直支持他鼓勵他,讓他勇敢的面對生活,克服困難,在這過程中他也收獲了愛情。
最後,經過了大約25間學校的面試後,終於有一間小學願意聘請他擔任有一年合約的二年級導師!而他也印證了他非常適合當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都想處的很融洽,最後甚至獲選為那年度的優秀新進教師。
他的一生很艱難,一直都在跟妥瑞症抗爭,媽媽在旁邊一直為他打氣,鼓勵他不要向妥瑞症妥協。痛苦之後依然是樂觀的心態,依然勇敢的面對殘酷的現實打擊。他克服了很多困難和阻撓,頑強的戰勝了妥瑞症。父親永遠無法理解他怪異的行為,他與父親之間永遠隔著一層無法跨越的溝,是無法彌補的傷痕。可是當學期末時,父親幫助他到學校修書架,他也在盡力幫助他。通過他的努力,被評為年度最佳教師,全班的孩子和教師都為他 歡呼雀躍。正像所說的,他此刻的心情就像這些孩子一樣,面對難題不是說,我不行,而是說我可以。在頒獎晚會上,他說的一番話深深打動了我:我也要感謝我這輩子最難搞也最執著的老師——妥瑞症。此時全場投來詫異的目光,大家都無法理解他為什麼要感謝一種疾病。他說道:我從疾病中學到了什麼?沒等回答,幾個孩子舉手回答出他們理解的答案:堅持到底、不被困難打敗,樸素的答案讓人感動。他說:這種病讓我學會世界上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千萬不要別讓任何事阻止你去追逐夢想,阻止你去工作或玩耍或戀愛,最後布萊德實現了他的夢想,快樂的教書,快樂的生活,並實現了在亞特蘭大勇士隊扮演吉祥物「荷馬」。
㈢ 推薦幾個有關教師題材的感人電影
十部講述老師的感人電影
1.放牛班的春天
: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成了向鄉下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老師,這里充斥著體罰
高壓
馬修試圖改善這里的情況,但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有著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和令人頭疼性格的皮埃爾總是製造麻煩,最後看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如何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2.山區女教師:越南的經典電影,講述一個山區女教師的故事
3.天那邊: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4.鳳凰琴:何群導演的《鳳凰琴》極為真實地再現了山區民辦教師的艱難處境。既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忍受著睏乏的物質條件而獻身於農村教育事業的民辦教師的崇高,更使我們感到在教育戰線存在的諸多問題:資金匱乏,投入太少,弄虛作假,人才斷層,不正之風嚴重。影片喚起了人們對改善現狀的思考。該片獲1993年第1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5.死亡詩社:「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
6.生命因你而動聽:片子的主角賀倫先生酷愛音樂,他曾擁有一支自己的樂隊,並曾參加小型巡迴演唱,他有一個宏偉的夢想――創作屬於自己的交響樂。然而固定的工作是必須的,他需要穩定的收入,因為他和妻子有了愛的結晶。在妻子的支持下,已步入中年的賀倫解散了樂隊去學校教書,同時用課余時間繼續進行交響樂創作。
但是賀倫的第一堂課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7.美麗的大腳: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
8.燭光里的微笑:上海市邊緣棚戶區的潘家弄小學教師、體弱多病的王雙鈴又接了一個亂班。但是王雙鈴的愛心深深感動了孩子們,全班的面貌大有改變,她帶著同學們去郊遊看海,為了不使腿傷未愈的路明掉隊,王雙鈴背他爬山,過度的勞累使她再次發病,靠在山石上,她永遠閉上了雙眼。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9.蒙娜麗莎的微笑
...展開十部講述老師的感人電影
1.放牛班的春天
: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成了向鄉下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老師,這里充斥著體罰
高壓
馬修試圖改善這里的情況,但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有著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和令人頭疼性格的皮埃爾總是製造麻煩,最後看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如何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2.山區女教師:越南的經典電影,講述一個山區女教師的故事
3.天那邊: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4.鳳凰琴:何群導演的《鳳凰琴》極為真實地再現了山區民辦教師的艱難處境。既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忍受著睏乏的物質條件而獻身於農村教育事業的民辦教師的崇高,更使我們感到在教育戰線存在的諸多問題:資金匱乏,投入太少,弄虛作假,人才斷層,不正之風嚴重。影片喚起了人們對改善現狀的思考。該片獲1993年第1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5.死亡詩社:「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
6.生命因你而動聽:片子的主角賀倫先生酷愛音樂,他曾擁有一支自己的樂隊,並曾參加小型巡迴演唱,他有一個宏偉的夢想――創作屬於自己的交響樂。然而固定的工作是必須的,他需要穩定的收入,因為他和妻子有了愛的結晶。在妻子的支持下,已步入中年的賀倫解散了樂隊去學校教書,同時用課余時間繼續進行交響樂創作。
但是賀倫的第一堂課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7.美麗的大腳: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
8.燭光里的微笑:上海市邊緣棚戶區的潘家弄小學教師、體弱多病的王雙鈴又接了一個亂班。但是王雙鈴的愛心深深感動了孩子們,全班的面貌大有改變,她帶著同學們去郊遊看海,為了不使腿傷未愈的路明掉隊,王雙鈴背他爬山,過度的勞累使她再次發病,靠在山石上,她永遠閉上了雙眼。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9.蒙娜麗莎的微笑
:對於女性的幸福進行了探討。衛斯理學院有才能有個性的女學生們,在一位女老師的帶領下,努力尋找自身幸福的真正含義。因為這些女學生自己在如何幸福――學業還是家庭之間苦苦掙扎,於是難免向對象物投注同樣的思索,於是鄧斯特演的走入無愛婚姻的女學生後來憤怒地對婆婆說,蒙娜麗莎的笑只是表面的,我不會以虛假的微笑維持這段婚姻,我要離婚。她決定讓自己笑,不對別人笑。
10.馮志遠:1985年的一天,馮志遠正在上語文課時,突然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見了。從此,他進入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失明後,但他的心,依舊被學生牽著。他向校長提出了一個要求:請給他安排課程,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繼續點亮學生們心中的燈。學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為他安排了歷史課。
關於馮志遠,這樣感動人的事情很多很多...42年彈指一揮間,年屆70的馮志遠身體越來越差。他,不得不離開講台。
馮志遠要走了。街道兩邊站滿了送行的人群。一雙雙送別的眼睛裡飽含著淚水。收起
㈣ 一部舊的外國的電影,講的是一個老師一生都在教音樂
Mr. Holland's Opus
春風化雨
導演 Stephen Herek
演員
Glenn Holland (Holland先生) Richard Dreyfuss
Iris Holland (Holland太太) Glenne Headly
Bill Meister (Holland的好友,體育教師) Jay Thomas
Jacobs校長 Olympia Dukakis
Wolters副校長 William H. Macy
Holland先生剛剛開始做中學音樂教師時,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創作自己的作品,並沒有把教書太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校長和他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才發現教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於是他開始認真地從事這項看來簡單的工作。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他用他所熱愛的音樂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學生,也幫助了他們成為有用之才,並且建立了學校的管弦樂隊。他曾經最大的遺憾是他唯一的兒子聽力有缺陷。經過種種努力,他的兒子也終於能夠獨自立足於社會。
由於學校縮減預算,Holland先生的音樂課被迫取消了,他必須提前退休。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在學生的幫助下,為他舉行了大型的退休告別會。學校的禮堂坐滿了曾經獲益於他的教育的人。在Holland先生的指揮下,樂隊再一次奏起了樂曲。也許Holland先生從來沒有創作出他希望的偉大作品流芳百世,但是他所教過的學生就是他最好的作品。
㈤ 找一部外國電影,關於教師的歐美電影
英文名: Choristes, Les
中文名: 放牛班的春天
在一個封閉嚴厲的寄宿學校里,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在音樂老師的幫助下,通過音樂得到心靈救贖的故事。該片以其觸及心靈最深處的真摯細膩的情感,陽光般溫暖的人性光輝和人文關懷,在人口僅7000多萬的法國掀起了850多萬人的觀影狂潮,創下了4000多萬歐元的票房記錄,並被法國選送參加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獎,它將與《十面埋伏》一決高下。 片中,Coulais與保加利亞交響管弦樂團以和煦動人的鋼琴、暖和的交響樂搭配影片中童星如天籟般優雅、聖潔、和諧的唱詩班大合唱,將傳統電影音樂的溫情感受與來自童真心靈的頌唱,為影片中的師生,還有深受電影感動的影迷留下一個美好的音樂記憶。片中飾演皮耶的童星尚巴堤莫里耶精採的男高音獨唱更贏得歐陸傳媒的贊賞,推崇為頗有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水準的演唱功力。
㈥ 一部國外老電影講家庭教師的有一首歌很好聽
是不是音樂之聲?裡面的歌挺好聽的。
㈦ 有一部外國電影裡面有一段草原上有一位美麗的女老師教孩子們唱ABC……的歌求電影名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編自瑪麗亞·馮·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的戲劇作品,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之後被改編成電影,其主題曲與電影同名。同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廣東電台也均有一檔節目名為音樂之聲。
㈧ 老師.好電影里邊插曲插曲名字是什麼
第一首:金梭銀梭
這首歌是八十年代被廣為傳唱的一首歌,歌曲內容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氣息,告訴人們要珍惜美好時光。作為電影的開場,很是應景,歌曲結束,正式開始了高一·三班的故事。
第二首:路燈下的小姑娘
放學之後,幾個人去歌舞廳跳舞,當時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路燈下的小姑娘》,說起歌曲的名字,可能有些人並不熟悉。如果你聽到歌詞可能你也會跟著哼唱起來:親愛的小妹妹,請你不要不要哭泣……
八十年代,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受國外的《荷東》《猛士》的影響,國內興起了重新填詞外文歌曲的潮流,這首歌就是當時很有名的一首。
第三首:吉米來吧
這首歌出現在王海等人正式跟苗老師開始戰斗,第一件事就是拆了老師的後擋板。為了怕被苗老師發現,派蔣文明去打掩護。
蔣文明開始以沒寫作業為由,想讓苗老師批評,結果苗老師並沒有批評他,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一時性急之下,在教師辦公室跳起了disco,跳舞時的背景音樂就是在當時大熱的disco舞曲《吉米來吧》。
《吉米來吧》這首歌,最初是作為印度電影《迪斯科舞星》進入國內,一時之間風靡全國,在國內颳起了一股disco熱潮。
第四首:我們走在大路上
這是六十年代成曲的一首鼓舞人心的歌曲,這首歌在影片里共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洛小乙入團未遂,把苗老師自行車上的油漆颳了個精光並放在操場上展示,這時候校園廣播播放的就是這首歌。
第二次出現是全班同學在教室里排練合唱,為比賽做准備。
而這時的他們,已經從高一·三班,升為了高二·三班。
第三次,就是三班參加比賽,因為關婷婷塗了紅色指甲油,導致了比賽拿了第二。
第五首: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這首歌來源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算是一首帶著點情節的歌曲,也是當時的disco男女們很愛的一首歌。這首歌在影片中是文明建設二人組跟別人跳舞,結果沒過癮呢,錄音機就被拿走了,兩人下定決心買了自己的錄音機。
第六首:讓世界充滿愛
郭峰1986年作曲的《讓世界充滿愛》是一首公益歌曲,曾經由一百多位當時的流行音樂歌手演唱,這首歌共3部分,影片中的是第二部分。
安靜在公園里給洛小乙補課,被關婷婷拍了照片,誣陷他倆戀愛,洛小乙開始自暴自棄,苗老師費盡心機把他找回來,並在課堂上為他平反。洛小乙一方面感激苗老師,把他自行車刮掉漆的地方纏上了膠帶,一方面想拿回關婷婷拍的照片,使用了調虎離山計。把苗老師自行車掛到了旗桿上。
而後,高三的生活開始了。
第七首:冬天裡的一把火
1987年的央視春節晚會上,費翔演唱了這首《冬天裡的一把火》,而費翔也像這首歌一樣,大火了起來。就算在現在,偶爾還可以聽到廣場舞大媽們的舞曲里有這首歌。《老師·好》這部電影在細節上可以說做得很細致。同學們的高三時期,就是發生在1987年。關婷婷因為上次比賽失利一直耿耿於懷,這次特意投入身心排練了一段健美操,盡管老師反對,可是節目依然完美進行並拿了第一。
第八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學生們不聽老師的,自行趕往比賽場地與關婷婷完成了健美操。苗老師獨自一人在教師里,回想起自己曾經的老師。到時候的苗老師用口琴吹奏了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卻不能去上學。苗老師再次吹起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第九首:片尾曲《誰》
《誰》是小柯主唱的一首歌,作為《老師·好》的推廣曲,小柯重新編曲填詞,並與老狼一起合唱,喚回大家對純真年代校園里回憶。
這九首歌曲的選擇,為本片的年代氣息加分不少,給大家帶來滿滿的回憶,裡面有你當年最愛的歌曲嗎?哪首歌唱到你的心裡了呢?
㈨ 求一首歌,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最後送別教師的那首《風箏》
是這個么"La complainte corsaire"
Où es-tu camarade, où es-tu ?
En prison, et le ciel par dessus
Que fais-tu camarade, que fais-tu ?
Un corsaire est toujours un pen !
Tous feux éteints tambour battant
C'est aujourd'hui que l'on me pend
Et voilà ma dernière escale
Je n'irai plus dessus la mer
Mais j'entrerai en mon enfer
En bousculant cent mille étoiles
Ce que j'ai fait ? Dieu seul le sait
Je n'étais pas aussi mauvais
Que le bourreau qui va me pendre.
J'aimais chanter oh hisse et haut,
J'aimais aussi mon grand bateau
Qui savait si bien me comprendre.
Où es-tu camarade, où es-tu ?
En prison, et le ciel par dessus
Que fais-tu camarade, que fais-tu ?
Un corsaire est toujours un pen !
J'en ai passé des nuits d'amour
Chacun pour soi, chacun son tour,
Nous fallait bien notre pitance
Mais pas un coeur ne va pleurer
Quand je serai mort et enterré
Tout seul au pied de ma potence.
Le vent de mer nous a trahis,
Nous a fait voir de beaux pays,
Et puis voilà où nous en sommes !
Le vent de mer est un menteur,
Les braves gens n'ont pas de coeur
Et le corsaire est un pauvre homme
Où es-tu camarade, où es-tu ?
En prison, et le ciel par dessus
Que fais-tu camarade, que fais-tu ?
Un corsaire est toujours un p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