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好家風家訓的電影有哪些

好家風家訓的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2 07:24:32

『壹』 《名人的家風家訓有哪些》

1·周公的《誡伯禽書》2·司馬談的《命子遷》3·諸葛亮的《誡子書》和《誡外甥書》 4·顏之推的《顏氏家訓》 5·唐太宗的《誡皇屬》 6·包拯家訓 7·歐陽修的《誨學說》8·袁採的《袁氏世范》 9·朱柏廬的《朱子家訓》 10·李毓秀的《弟子規》

『貳』 好的家風家訓有哪些

好的家風家訓有:

1、做老實人、做誠信人、做善良人。

2、誠實守信,開明勤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3、待人貴真誠,為人須謙和,孝道當竭力,親情互相助。

4、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5、學會放棄,懂得珍惜。

6、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7、夫為家計而辛勞,妻賢勤儉把家持。

8、有德才有福,有愛才有家。

9、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10、遵從父母教導,孝順雙方父母,感恩對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

11、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1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創業致富,勤儉持家。

『叄』 求一些好的家風家訓,謝謝!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於人。
劉備《敕後主辭》
評:要把品德放在自修和育人的第一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北宋) 邵雍《戒子孫文》
評:教育的精力應主要放在中等生身上,其效率才最高。
■吾人生於天地之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餘事都沒要緊。
做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大不便宜。千古以來,成敗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覺悟?真是可哀!吾為子孫發此真切誠懇之語,不可草草看過。
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以誠實為要,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
善須是積,今日積,明日積,積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喪身亡家者,豈不可畏也!
(明)高攀龍《高氏家訓》
■你發憤立志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氣來。
(明)楊繼盛《楊忠愍公遺筆》
■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驕養太過的,好看不中用。
(明)姚舜牧《葯言》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棄其在我者,毋強其在天者。
(明)袁衷等錄:《庭幃雜錄》
■志之所趨,無遠不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
愛覺新羅.玄燁:《聖祖庭訓格言》
■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止謗莫如自修。
(魏)王昶:《戒子侄》
■恭為德首,慎為行基,願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無口許人以財,無傳不經之談,無聽毀謄之語。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後動。……
(西晉)羊祜:《戒子》
■勤學行,守基業,修閨庭,尚閑素。如此,足無憂患。
(南朝.齊)蕭嶷《戒子》
■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李世民《帝范》
評:一個「孝」字,一個「恭」字,概括多好啊!我常覺有愧於父母養育之恩,得之太多,報之太少;不恭於上級太多而不覺,故常使小頭頭們不喜歡,此多源於自我感覺良好,有自負病。
■藏精於晦者則明,養神於靜則安。晦所以蓄用,靜所以應動,善蓄者不竭,善應者無窮。
歐陽修《示子》
評:外表憨厚,要木訥,內心清楚,精明,這樣就叫大智若愚。我則有點相反的味道,要少說話,同時,要內心專一純正的做事,讀書,這樣才真正地自然而然地內藏大智,外表若愚,孔子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看來,若敏於言而訥於行,則小人一個了。
■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爾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北宋)范純仁《戒子弟言》
■人生世間,自有知識以來,即有憂患不如意事。小兒叫號,皆有不平。自幼至少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雖大富貴之人,天下之所仰羨以為神仙,而其不如意處,各自有之,與貧賤人無,無特所憂患之事異爾。故謂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間,無足心滿意者。能達此理而順受之,則可少安……
言忠信,行篤敬,乃聖人教人取重於鄉曲之術。蓋財物交加,不損人而益己;患難之際,不妨人而利己,所謂忠也。有所許諾,絲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所謂信也。處事近厚,處事近厚,處心誠實,所謂篤也。禮貌卑下,言辭謙恭,所謂敬也……
凡人行己,公平正直。可用此以事神,而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而不可恃此以傲人……至 於君子而偶罹於災禍者,多由自負以召致耳……
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
方孝孺《家人箴》
■一孝立,萬善從,是為肖子,是為完人。
凡人為子孫計,皆思創立基業。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產而房產,已失其本矣……
(明)姚舜牧《葯言》
評:《觸龍說趙太後》中觸龍說: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何為計深遠?就是分清哪些是他生存發展的「至大至久」的東西,觸龍說的培養長安君的能力、威信,此處說的「心地」、「德產」都是「至大至久」的東西,它是和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所說的「素質」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我所強調的習慣養成教育、乘著小時候記性好把名篇中的大部背上來的設想,算不算「至大至久」的東西?總的說,要為孩子的生存發展「授之以漁」,不能只「授之以魚」!
■知有己不知有人,聞人過不聞己過,此禍本也。
打掃光明一片地,囊貯古今,研究經史。
「豈可動我一念」,此七字真經也。
少年人只宜修身篤行,信命讀書,勿深以得失為念。所謂得固欣然,敗亦可喜。
人品須從小做起,權宜、苟且、詭隨之意多,則一生人品壞矣。
器量須大,心境須寬。
一念不慎,敗壞身家有餘。
(明)吳麟徵〈家誡要言〉
評:少年人做任何事都不如讀書合算,在當今社會更是如此,求之於人不如求之於自己的大腦,二十五歲前應將基礎的東西全部學到手,將來發展就不可限量。我的少年時光,浪費時間太多,一是自己不懂珍惜,二是沒有高人指點,我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蠅頭小利上,應「勿深以得失為念」,否則,假如我現在是博士,我難道需要整日算賬過日子嗎?我為經濟浪費了太多時光,反過來是始終解決不了經濟問題,沒有把握解決問題的根本。這個問題今天對我仍有注意的意義,只有一個前提,保證身體健康,其餘都可不顧,我的教書職業已基本走到了盡頭,前面剩下的只是重復,而且還有可能倒退,要把精力重新聚集起來對准學習,再過三二年那真的是無回天之力了。
要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從點滴做起。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流,積為江河;星星之灼,燎於原野,其始至微,其終至巨。
■沉默緩畏,遇物和而有容,語言舉止務淹雅凝重,喜怒不形於色,然後可以為佳士。
(北宋)梁燾《家庭談訓》
評:對穩重的人人們容易產生信任感,我以前有點嬉笑無度,今後要注意這一點,要想著說話,不要搶著說話,要舉止安詳大方,要內心純正專一淡泊。要怕人說聰明、腦子好,不要怕人說蠢、笨、呆、痴、傻。
■食已無事,經史文典謾讀一二篇,皆有益於人,勝別用心也。
(南宋)江端友《戒子》
評:此為上乘養身之道!
■才不宜露,勢不宜恃,享不宜過。能含蓄退遜,留有餘不盡,自有無限受用。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無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
看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教人做個好人,人謂做好人難,余謂極易。不做不好人,便是好人。
■童子涉世未深,良心未喪。常存此心,便是作聖之本。
■夜卧不眠,常須息心定志,勿妄籌畫無益之事及起邪思。當審觀此身暫聚不久,既死之後,急急殮藏,蓋其敗壞不可堪見,方此之時,誰為我者?如此思之,用意勞神、鑿空妄作、名利之心可皆灰滅。以此涉世,遇患鮮矣。
(南宋)江端友《戒子》
評:也算是看破紅塵。
■余平生不肯說謊,卻免卻許多照顧前後。
評:一句話道出了不說謊的好處,這也是使自己身心少受累、活的輕松的重要一條。
■做人要存心好,讀書要見理明。
■無哲不愚。
評:愚是外在的表現,愚是形似簡單實質大徹大悟掌握了事物基本規律的的表現。
■阿諛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
(明)姚舜牧《葯言》
■做人最忌是陰惡。處心尚陰刻,做事多陰謀,未有不殃及子孫者。語雲:有陰德者必有陰報……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吾於斯語,夙夜念之。

『肆』 傳統家規家訓微電影《泥銘記怎樣才是好的家風

後引號忘打了

『伍』 有沒有講述家教家風的電影或電視劇

《窮孩子富孩子》

『陸』 關於好家風好家訓的故事有哪些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柒』 關於家風家訓的故事有哪些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

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3、魯迅教子順其自然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

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

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4、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

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挨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5、梁啟超全方位愛子女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庄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庄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閱讀全文

與好家風家訓的電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酷怎麼可以無廣告看電影 瀏覽:534
老師教你談戀愛電影 瀏覽:205
騰訊電影沒字幕 瀏覽:704
螢火計劃科幻懸疑電影 瀏覽:125
劉邦新電影 瀏覽:495
國家管理電影為什麼那麼嚴 瀏覽:171
我一定要讓他幸福是哪個電影 瀏覽:962
好看的懸疑美國電影 瀏覽:310
城市獵人電影全集國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366
侍應生電影簡介 瀏覽:81
電影三個孩子奇普 瀏覽:816
非常好看抗日電影 瀏覽:466
黑社會題材粵語電影 瀏覽:464
影片劇情是拍攝電影 瀏覽:377
閩南青春電影 瀏覽:52
香港電影女主死了等未婚夫 瀏覽:480
人體雕塑電影完整驚悚中文版 瀏覽:606
電影幺幺結局 瀏覽:54
趙又廷演啞巴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30
歌曲映山紅出自哪部經典電影的插曲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