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1949年(10部)
1橋
2回到自己隊伍來
3光芒萬丈
4中華兒女
5白衣戰士
6無形的戰線
7表
8二百五小傳
9烏鴉與麻雀
10三毛流浪記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十八頁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十四頁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底下航線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6停戰以後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14東進序曲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18寶葫蘆的秘密
19蠶花姑娘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25奪印
26跟蹤追擊
27桃花扇
28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2兵臨城下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10年青的一代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14舞台姐妹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21地道戰
22天山的紅花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
2. 49年以後所有國產電影名字
1950年( 27部)
1趙一曼★
2光榮人家
3衛國保家
4紅旗歌
5鋼鐵戰士★
6劉胡蘭★
7高歌猛進
8遼遠的鄉村
9內蒙古人民的勝利
10白毛女 ★
11人民的戰士
12保衛勝利果實
13在前進的道路上
14呂梁英雄
15鬼神不靈
16民主青年進行曲
17女兒親事
18和平保衛戰
19農家樂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訓傳
23太平春
24思想問題
25我這一輩子★
26腐蝕
27生命交響曲 1951年(17部)
1鬼話
2新兒女英雄傳★
3陝北牧歌
4走向新中國
5女司機
6勝利重逢
7團結起來到明天
8上饒集中營★
9海上風暴
10翠崗紅旗
11兩家人
12我們夫婦之間
13姐姐妹妹站起來
14紅樓二尤
15關連長
16彩風雙飛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時候
2六號門★
3一貫害人道★
4龍須溝★
5南征北戰★
6方珍珠
7美國之窗
8勞動之花 1953年(8部)
1豐收
2草原上的人們 東影★
導演: 徐韜
烏日娜 恩和森 樹 海 葉賀 廣佈道爾基
3結婚
4智取華山★
5金銀灘
6為孩子們祝福
7紡花曲
8太陽照亮紅石溝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機
2春風吹到諾敏河
3沙家店糧站
4土地
5無窮的潛力
6一件提案
7雞毛信★
8斬斷魔爪
9三年
10偉大的起點
11淮上人家
12渡江偵察記★
13山間鈴響馬幫來★
14一場風波
15不能走那條路
1955年( 16 部)
1祖國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擊隊★
6羅小林的決心
7董存瑞 ★
8怒海輕騎★
9哈森與米加拉
10天羅地網★
11水鄉的春天
12青春的園地
13湖上的斗爭
14閩江橘子紅
15南島風雲
16宋景詩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蹤★
2撲不滅的火焰★
3新局長到來之前
4馬蘭花開★
5哥哥和妹妹
6馬
7媽媽讓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節的人 ★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嶺★
12國慶十點鍾★
13祝福★
14為了和平
15春天來了
16小白旗的風波
17秋翁遇仙記★
18誰是兇手
19母親
20落水記
21小夥伴
22李時珍★
23兩個小足球隊員
24鐵道游擊隊★
25家★
26沙漠里的戰斗
27這決不是小事情
28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 1957年( 33部)
1暴風雨中的雄鷹★
2寂靜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劇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師
6蘆笙戀歌★
7邊寨烽火
8尋愛記
9地下尖兵 ★
10復試
11青春的腳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簫橫吹 海燕
14球場風波
15牧童從軍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誼長★
19女藍五號★
20霧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尋寶記
23鳳凰之歌
24護士日記★
25乘風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戰斗里成長★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戰前夜★
32穿山巨龍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圓★
2民兵的兒子
3紅孩子★
4水庫上的歌聲
5黨的女兒 ★
6徐秋影案件
7懸崖
8古剎鍾聲★
9她愛上了故鄉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長
12黎明的河邊★
13東風
14心連心
15患難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並肩前進
18畫中人★
19列兵鄧志高
20服務員
21新的一課
22帥旗飄飄
23春水長流
24傷疤的故事
25快馬加鞭
26天下無難事
27紅領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寶山之歌
30風箏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親記
34山裡的人
35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頌
38平凡的事業
39夜走駱駝鈴
40紅色的種子
41深山裡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43巨浪
44戰斗的山村
45翠谷鍾聲
46聰明的人
47誰是被拋棄的人
48第三次實驗
49鋼人鐵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報告
52長青樹
53蘭蘭和冬冬
54三毛學生意
55鐵窗烈火★
56大躍進中小主人
57前方來信
58布穀鳥又叫了
59千女鬧海
60林 沖★
61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個命
63英雄趕派克
64重要的一課
65兩個巡邏兵★
66苗家兒女
67長虹號起義★
68魯班的傳說
69三八河邊
70愛廠如家
71三個戰友
72黑山狙擊戰★
73長空比翼★
74英雄虎膽★
75渡江探險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電波★
79返老還童
80金鈴傳★
81海闊天空
82狼牙山五壯士★
83縣委書記
84陽關大道
85社會主義第一列車
1959年(61部)
1船廠追蹤
2鋼鐵飛車
3康莊大道
4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上)★
5錫城的故事
6笑逐顏開
7試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風從東方來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黃河飛渡
14雲霧山中★
15青雲曲
16海上神鷹
17金玉姬
18換了人間
19戰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歡歌
21前 哨★
22林家鋪子★
23無名島★
24礦燈
25飛越天險
26風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糧食
30綠州凱歌
31好孩子
32黃浦江的故事
33聶耳★
34今天我休息★
35萬紫千紅總是春★
36向海洋
37喬老爺上轎★
38林則徐★
39老兵新傳★
40鋼鐵世家★
41春滿人間 ★
42沙漠追匪記★
43地下少先隊
44香飄萬里
45地下航線 ★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隊★
48江山多嬌
49海鷹★
50萬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島
53赤峰號
54友誼
55戰上海★
56漁島之子
57雪海銀山
58天山歌聲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趕
61兩個營業員 1960年(47 部)
1鴻雁
2太陽剛剛出山
3昆侖鐵騎
4再生記
5鐵道衛士 ★
6烽火列車★
7神秧手
8羌笛頌
9我們是一代人
1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義★
13春暖花開
14耕耘播雨
15紅旗譜★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闖 關
19激 流
20馬蘭花★
21摩雅傣★
22她們的心願
23風流人物數今朝
24向陽花開★
25十二次列車
26三八線上★
27林海雪原★
28紅鷹展翅
29勐壠沙★
30奇 襲★
31英雄詩篇
32新隊員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銀花
35永恆的友誼
36抗旱曲
37草原風暴
38兩代人
39嘉陵江邊
40親 人
41父子倆
42革命風暴戰勝龍卷風
43他們在戰斗
44綉江山
45劉三姐★
46十級浪
47 地下航線 ★ 1961年(20 部)
1馬戲團的新節目
2萬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禮物
5洪湖赤衛隊★
6暴風驟雨 ★
7北大荒人
8 51號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紅色娘子軍★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烏江★
14碧空雄師
15巴山紅浪
16延安游擊隊
17達吉和他的父親 ★
18遠方星火
19風雪大別山★
20雞毛飛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風雲★
3爐火正紅
4花兒朵朵★
5昆侖山上一棵草 ★
6停戰以後 ★
7阿娜爾罕
8錦上添花★
9李雙雙★
10魔術師的奇遇★
11女理發師★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
14東進序曲 ★
15哥倆好★
16槐樹庄★
17地雷戰 ★
18鄂爾多斯風暴
19碧海丹心 ★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來客★
2自有後來人
3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4滿意不滿意 ★
5兩家人
6冰雪金達萊
7汾水長流
8紅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張嘎 ★
11兄妹探寶
12飛刀華★
13如此爹娘
14北國江南
15紅 日 ★
16水手長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
18寶葫蘆的秘密 ★
19蠶花姑娘 ★
20球迷
21野火春風斗古城★
22農奴★
23抓壯丁★
24怒潮 ★
25奪印 ★
26跟蹤追擊 ★
27桃花扇 ★
28七十二家房客 ★ 1964年(24部)
1獨立大隊 ★
2兵臨城下 ★
3英雄兒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隊員
6小 鈴 鐺★
7青年魯班
8小二黑結婚 ★
9千萬不能忘記
10草原雄鷹 ★
11青山戀
12阿詩瑪 ★
13豐收之後★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問題
16霓虹燈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邊激浪
20帶兵的人
21雷 鋒★
22分水嶺
23逆風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會計
2浪濤滾滾
3三進山城 ★
4小足球隊
5景頗姑娘 ★
6黃沙綠浪
7特快列車 ★
8這是我應該做的
9青松嶺 ★
10年青的一代 ★
11路考
12櫃台
13烈火中永生 ★
14舞台姐妹 ★
15山村姐妹
16打擊侵略者★
17紅色背蔞
18苦菜花 ★
19龍馬精神
20秘密圖紙 ★
21地道戰 ★
22天山的紅花 ★ 1966年中國拍攝的電影
1雁紅嶺下 ( 長影 導演 常甄華 主演 趙文瑜 張園 史健 )
2紅色郵路
3女飛行員
4紅石鍾聲
5他們在成長
6大浪淘沙
7戰洪圖★ 1966-1970年間主要拍攝反映各條戰線偉大成就的紀錄片,片名都是《新聞簡報》第XX期,一般都不長,在放映其它國產或者外國電影(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拍攝的)之前放映。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京劇)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京劇)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京劇)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
《艷陽天》、《戰洪圖》、《青松嶺》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
《杜鵑山》(京劇)、《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
《火紅的年代》、《無影燈下頌銀針》、《渡江偵察記》(重拍)、《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
《閃閃的紅星》、《平原作戰》(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創業》、《鋼鐵巨人》、《平原游擊隊》(重拍)、《向陽院的故事》、《半籃花生》(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
《決裂》、《海霞》、《紅雨》、《草原兒女》(舞劇)、《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
《戰船台》、《春苗》、《第二個春天》、《小將》、《人老心紅》(淮劇)、《揀煤渣》(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沂蒙頌》(舞劇)、《激戰無名川》、《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
《金光大道(上集)、《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碧海紅波》、《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小螺號》1976年40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7部:
《反擊》、《山花》、《沸騰的群山》、《寶蓮燈》(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
《歡騰的小涼河》、《年輕的一代》(重拍)、《磐石灣》(京劇)、《征途》、《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審椅子》(京劇)、《新風歌》、《金鎖》、《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呂劇)、《三定樁》(萊蕪梆子)、《小店春早》(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
《南海長城》、《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舞台藝術片)、《南海風雲》、《紅雲岡》(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
《雁鳴湖畔》、《芒果之歌》、《長空雄鷹》、《鎖龍湖》、《山村新風》、《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楓樹灣》、《山裡紅梅》、《紅霞萬朵》(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寄託》、《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湖南花鼓戲) 暫時只能從網上找到1950-1976年的電影,僅供參考。
3. 跪求《新局長到來之前》1956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李景波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ptkpFC0e2vHVYVjY2RgfvQ
4. 一部國產喜劇電影
電影名: 新局長到來之前
導演:呂班 編 劇:於彥夫 主 演:李景波 浦克 陳光廷 蘇劍峰 韓焱 上 映:1956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中國] 故事梗概 根據何逑獨幕話劇改編。 某局,人們都在議論著:新任張局長6月8日下午就來局裡上班。原任局長休養去了,其他科長都不在家,迎接新局長的任務,就落在了總務科牛科長肩上。牛科長動員全科人員首先要給新局長修一個寬敞舒適的新辦公室。牛科長選中樓下堆放水泥的大屋子,命令下屬崔庶務負責將水泥搬到後院,加快改修。原局長室便成了總務科長辦公室了。新局長辦公室修建工程7號動工,牛科長親自巡視工地,並作出既原則又具體的指示。他對牆壁上粉刷的淡紅色不滿意,要用冷色,指示圖案、花紋要特別注意民族風格。建設科管材料的蘇玲反對將水泥搬到院中,職工生活委員老鍾反映單身宿舍漏雨要馬上修,結果都被牛科長頂了回去。8號,眼看要下雨,蘇玲又找牛科長談把水泥搬回屋裡,牛科長不耐煩地走開。老鍾則「先斬後奏」他叫公務員老李轉告牛科長,已經找好修房子的私商張老闆,說職工宿舍非修不可。出人意料,張局長一清早就來上班了。他走到局門口,看見到處張貼著「頌詞」一樣的標語,正在看著這些荒唐的標語,卻碰上公務員老李。老李誤將張局長當成張老闆,把對牛科長的所有意見和看法都說了出來。張局長覺得事情值得注意,便進行觀察。天馬上就要下雨了,他趕忙去找牛科長,要先解決水泥和宿舍問題。他找到新辦公室,正碰上蘇玲因水泥問題和牛科長爭執,牛科長不但不理,反而大發雷霆。下雨了,蘇玲、老李決定把水泥搬到走廊全體職工自動前來參加,張局長也親自動手。人們這時才知道他就是張局長。張局長決定先讓單身宿舍的職工搬到新修的局長室,匆忙寫了便條叫李送給牛科長。老李見牛科長鎖著門大吃豬蹄,便將條子塞進門縫,條子被老崔發現交給牛科長,上面寫著「新局長室暫撥他用,宿舍速修」。牛科長立刻覺得不對勁,老崔判定是蘇玲假借張局長名義開他的玩笑。蘇玲搬完水泥來找局長,被牛科長大罵一通,直到老李來證實,確實是張局長寫的,這下牛科長可真慌了,他急忙叫老崔把張老闆找回來,准備修宿舍。張局長又被老崔當作張老闆領到科長室,牛科長命令「張老闆」兩天之內修好,並不惜對「張老闆」施以小惠,並吹牛說自己與新局長是老交情了,在局長面前出盡洋相,最後,被群眾趕下台。
視頻: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0%C2%BE%D6%B3%A4%B5%BD%C0%B4%D6%AE%C7%B0&fr=ala0
5. 求幾部好看的國產的黑白電影
1、《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
2、《八千里路雲和月》聯華影藝社拍攝的劇情片,由史東山執導,陶金、白楊主演,於1947年2月上映,該片以抗戰時期的抗敵演劇隊四、九兩隊的生活為藍本,講述女大學生江玲玉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並與青年音樂家高禮彬在艱苦的斗爭中相愛,抗戰勝利後二人返回上海,生計艱難,卻堅決不向黑暗低頭的故事。
3、《不拘小節的人》是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愛情喜劇片。由呂班執導,白穆、黃婉蘇領銜主演。
4、《沒有完成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病子、一個胖子從上海來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李導演請他們參加三個諷刺喜劇的排演。綵排那天,許多人前來觀看,大家興奮地交談著,惟有批評家「一棒子」緊閉著雙眼,專心地待候節目的開始。
5、《孤兒救祖記》講述了富翁楊壽昌晚年喪子。為占家產,侄子道培與陸守敬狼狽為奸,誣告兒媳余蔚如不貞,致使蔚如掃地出門。數月後,蔚如生下一子,取名余璞。余璞十歲,就讀壽昌所建學校。壽昌亦居住於此。祖孫互不相識,然余璞彬彬有禮,膽識過人,頗得壽昌喜愛。
6. 新中國的第一部喜劇片是什麼
《新局長到來之前》
1956年出品
【導 演】: 呂班 【演 員】: 李景波 浦克 蘇劍鋒 陳光廷
製作單位: 長春電影製片廠
一個春末早晨,××局的局長辦公室。總務科長劉善其提早上班,忙於新局長到來之前的准備工作,他電話通知商行快把替新局長買的一套沙發和鋼絲鐵床運來。建設科朱玲與庶務員戴威吵著來到辦公室。她向劉科長提出:「今兒准下大雨,我們的三百包水泥,再也不能露天擱著了。」劉則推說沒有房子,答應上班以後再想辦法。他為討好新局長,讓建設科騰出堆放水泥的房子,精心布置成新的局長辦公室,原來的局長辦公室則改為自己的辦公室。鍾同志來總務科要求修理屋頂漏雨的職員宿舍,並說已與祥泰建築公司張老闆聯系好,一會兒就來修理。工友老李答應等人來了就帶他去見劉科長。
新局長張允通來到局長辦公室。老李告訴他這里已經改為總務科科長辦公室,一聽他姓張,連張「張老闆」,還說:「新局長下午就來接事,我們科長正在布置局長辦公室,可真忙不過來,哪兒有功夫管得了修房子。」「局長辦公室要粉刷,要配窗簾換地板,要買沙發買鋼絲床,一下子就支出了四百多塊,這個月哪兒還有錢修房子呢!」「張允通隨即指出:「既然漏得很厲害,不修怎麼行。」決定親自去職員宿舍了解情況。
窗外天色更暗,隱隱幾聲雷響。朱玲和劉善其爭論著上場。劉說已給你們油布了,還要怎麼樣?朱則提出收回底下那間房子。眼看著就要下雨了,張允通急上,老李將他介紹給劉科長。劉根本不把「張老闆」放在眼裡,打著官腔說:「誰要修房子,誰就去找人,還要我這個總務科長干嗎?」說著就想去休息一下,朱玲急忙攔住他說:「新局長不是下午才到嗎?你就通融一下,讓我們先把水泥搬進去,等躲過這一陣大雨,再給你讓出來。」「我現在就找人搬水泥去,要是把辦公室弄臟了,新局長不樂意,一切由我負責。」劉善其將鑰匙交給老李,吩咐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推開門。張允通在一旁觀察並問明情況。下雨了,朱玲急得沒有辦法,老李挺身而出:「來!鑰匙在我手上,我們搬水泥去。」張允通讓朱玲通知大家快來搶救水泥,並告訴二人自己就是新來的局長。
窗外電光閃閃,雨也大了起來。劉善其要戴威打電話,通知建新木器行在半個鍾頭之內用卡車把沙發運來。這時張允通進來,劉很不耐煩地催他快走,聲明不修房子。張則責問宿舍漏得不像話,為什麼不馬上修理。劉善其大為光火:「怎麼?你來教訓我?對你們這些生意人,真不能講客氣。」在發了一通脾氣之後,竟讓戴威將張推出門去。戴威將桌上條子交給劉善其,只見上面寫著:「樓下局長辦公室,仍撥建設科放置水泥;職員宿舍限兩天內將屋頂修好。」劉善其急了,一面讓戴威去找修房子的人,一面打電話想退回沙發與鋼絲鐵床。戴威把「張老闆」請了回來,劉善其連忙讓座敬煙,希望不要見怪,表示房子定要今天修好,價錢不論,馬虎一點也行。他還將條子拿出,說是新局長的意思。接著大言不慚地說:「局長跟我是老朋友了。」「我們一塊兒打游擊,一塊兒搞土改,一塊兒……」正在自吹自擂之際,朱玲、老李來找張局長。劉善其如夢初醒,方知眼前的「張老闆」就是新來的張局長。朱玲當場批評說:「你就是滿腦袋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宿舍漏雨你不關心,水泥淋雨你不在乎。你眼睛裡只有上級,為了向上爬,整天忙著替局長配窗簾,買沙發!」張允通也說:「我是個坐慣硬板凳的人,你這不是成心要我害軟骨病?」這時,鋼絲鐵床與沙發都運來了,劉善其十分尷尬,只好按照局長意見自己處理。張局長對老李為了搶救國家財產肯擔當一切責任表示感謝,並決定撤消劉善其科長的職務,建議將那間將裝修過的房子改作職員宿舍,原來的宿舍修理一下撥給建設科使用。窗外雨過天晴,陽光斜射進來。張局長高興地說:「所有的窗子打開來,讓我們把這里污濁的空氣,全都趕掉吧!」大家朝著陽光,愉快地呼吸著鮮鮮空氣。
(原作載《劇本》1955年6月號)
《新局長到來之前》作者何求,1918年生,廣東南海人。50年代開始話劇創作,先後發表獨幕劇《新局長到來之前》、《口是心非》、《此路不通》和多幕劇《紅棉紅》、《百年大計》等十餘部。何求對話劇創作,尤其是在諷刺喜劇的藝術探索方面有過重要的貢獻。
獨幕劇是一種高度濃縮集中的戲劇樣式。它要求作者從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中選取最為精彩的生活片斷,構成尖銳的矛盾沖突,刻劃人物的鮮明性格。諷刺喜劇則要求作者掌握「笑」的藝術,通過讀者或觀眾的笑來嘲諷劇中或舞台上出現的畸形人物和事件,揭露和鞭撻社會生活中的丑惡現象。何求的《新局長到來之前》正是這樣。此劇場景相當集中,矛盾亦很尖銳,通過幾個富有喜劇色彩的事件,充分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作者有意識地選擇新局長到來之前這一特定情境,讓幾個上場人物構成戲劇沖突:一方要求搶在雷雨之前迅速安置三百噸堆放在露天的水泥和抓緊修好長期漏雨的職員宿舍,一方則置國家財產與群眾生活於不顧,諂上欺下,敷衍塞責。在戲劇沖突展開的過程中,還有效地採用誤會、巧合、誇張等喜劇手法,猛烈地抨擊為討好、奉承上級而不顧國家遭受損失的總務科長,熱情地歌頌了向壞人壞事作斗爭的先進人物。劇作採用獨幕諷刺喜劇的形式,嚴厲批評現實生活中的官僚主義和腐朽庸俗作風,及時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充分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嚴肅思考和對話劇藝術的辛勤探索。
諷刺喜劇中的主人公一般均為反面人物,以達到「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魯迅語)的目的。因此,能否成功地塑造反面人物,對於諷刺喜劇的創作顯得至關重要。它要求作者將被諷刺的對象放到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加以誇張的描寫,讓其充分表演,以至丑態畢露,從而使讀者或觀眾從笑聲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新局長到來之前》中的總務科長劉善其正是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反面人物形象。它既有置國家財產與群眾生活於不顧的官僚主義作風,又有舊社會小公務員那種奉承拍馬的庸俗思想,因而必然受到周圍進步力量的抵制而到處碰壁。他還常以官冕堂皇的言辭掩蓋自己卑污的靈魂,使人益發感到這是個可笑可悲的角色。劇作突出地表現他在與新局長產生「誤會」過程中的前倨後恭,判若兩人,有力地增強了諷刺色彩。正如劇中人物朱玲所說:「你就是滿腦袋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宿舍漏雨你不關心,水泥淋雨你不在乎。你眼睛裡只有上級,為了向上爬,整天忙著替局長配窗簾,買沙發!」快人快語,一針見血。
如何塑造好正面人物,對於諷刺喜劇來說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它雖然不要求正面人物非得處於舞台活動的中心,卻要讓人感到一種「正能壓邪」的總體氣熱和發展趨勢。《新局長到來之前》中的張局長、老李、朱玲,均能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張局長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精明強干,和藹可親,保持和發揚了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聯系群眾、艱苦奮斗的作風。他關心的是國家財產和職工生活,而不是自己的辦公室、沙發、鋼絲床。他對劉善其說:我是坐慣硬板凳的人,你這不是存心要我害軟骨病!」即表明他堅持的思想作風,又是對現實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風意味深長的諷刺。這個人物在劇中一出現,就處於主宰矛盾全局的主導地位,一股浩然正氣頓時壓倒了歪風邪氣。工友老李和科員朱玲,一個老練沉著,一個熱情率真,都敢於抵制不正之風,也是較有個性的正面人物形象。
《新局長到來之前》為社會主義時代諷刺喜劇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我國當代戲劇史上具有開拓之功和承前啟後的作用。
7. 浦克的電影作品
1939年:真假姐妹
1940年;現代男兒
1941年:患難交響曲荒唐英雄胭脂鏡花水月
1942年: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順百順花和尚魯智深歌女恨雁南飛皆大歡喜迎春花
1943年:碧血艷影求婚啟事銀翼戀歌白馬劍客劫後鴛鴦千金花子燕青與李師師綠林外史夜半鍾聲好孩子
1944年:晚香玉妙掃狼煙
1947年:松花江上
1948年:碧血千秋小白龍
1949年:寒山寺鍾聲
1950年:高歌猛進呂梁英雄內蒙人民的勝利
1952年:一貫害人道
1953年:豐收
1954年:一場風波沙家店糧站
1955年:夏天的故事
1956年:新局長到來之前馬蘭花開國慶十點鍾
1957年: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水庫上的歌聲徐秋影案件古剎鍾聲新的一課傷疤的故事畫中人
1959年:風從東方來
1960年:我們是一代人
1961年:萬木春
1962年:爐火正紅
1963年:冰雪金達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
1964年;英雄兒女
1973年:艷陽天
1974年:向陽院的故事創業
1975年:金光大道(上)《祭紅》
1976年: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
1977年:熊跡風雲島
1978年:嚴峻的歷程燈
1979年:祭紅
1980年:春眠不覺曉
1982年:人到中年家務清官
1984年: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
1987年: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
電影篇目中遺漏部分: 《甲午風雲》、《春歸紅樓》、《李冰》、《冒名頂替》、《大禹的傳人》。 浦克演過的電視劇(九十年代前) : 《聖火》、《御林軍的槍聲》、《風雪鄂倫春》、《金鵝啼鳴》、《千山的呼喚》、《銀杏仙子》、《康梁變法》、《使命》、《經常見面的陌生人》;九十年代後:《月圓在中秋》、《匿名電話》、《洞天》、《中國寓言故事》、《法官情》、《多頭告狀》、《錯在重逢》、《躁動的大地》、《神氣奇功》、《山不在高》、《古城風流》、《馬蹄蓮》、《汽車人》、《中國故事》。 浦克演過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傳》、《太平天國》、《葛嫩娘》、《家》、《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為深切緬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浦克同志,由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市工人文化宮影劇院共同舉辦的浦克電影回顧展映活動在工人文化宮舉行。《新局長到來之前》、《寂靜的山林》、《國慶十點鍾》等五部從浦老幾十部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影片再現了浦老光輝的電影藝術生涯。國家廣電總局派專人參加了本次電影回顧展映。任頤、王潤身、尹升山、李瑛等長影老一代藝術家及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親臨現場,共同回憶浦老生前對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
國家廣電總局的江平處長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對浦老的一生做了高度評價,並以一個電影人的身分對浦老的逝世表示了哀悼:浦老一輩子都在銀幕上,一輩子都在用心去塑造形象,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不能忘記老一輩藝術家,浦老應該永遠被銘記。
老藝術家任頤對自己的老戰友浦克做了高度的評價:浦克的一生,我給他概括成十二個字:認認真真演戲,誠誠懇懇做人。浦克對人非常真誠,演戲時一招一式都細心雕琢。說浦克德藝雙馨毫不為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李瑛回憶起浦老在彌留之際仍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細節,李瑛老師幾次哽咽:浦克老師從為人到對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楷模,稱他為良師益友一點兒也不過。浦老特別平易近人,從不盛氣凌人。從來都是替別人著想,對別人從來都沒有任何要求。在病重的時候,也從來沒聽他說過哪兒痛,對待醫生護士也是特別客氣。當老爺子走的時候,病房裡所有的護士都痛哭流涕。
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回憶起這些更是感觸頗深:我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的工作特別繁忙,我們一年能看到他兩個月就是好的了。每天中午回來吃飯,父親都是穿著戲服,帶著妝,對著鏡子一遍遍地說,練習著表情和台詞,特別認真。那種情形現在想起來記憶猶新。
8. 十七年電影四起四落原因
十七年電影四起四落原因是,起是黨對電影事業發展方針的正確,落是無論是思想內容方面還是藝術經驗方面都認識不足,肯定不夠,因此對解放初期私影廠的較好影片也沒能給予充分肯定。
第一次發展,建國初期,1946.10.1第一個人民自己的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製片廠(長影前身)。
1949.4.20北平電影製片廠(北影前身)
1949.11.26上海電影製片廠
1949.4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標志建國初期電影創作的第一次大發展:1951.3.8 26個大城市同時舉行「國營電影廠出品新片展覽月」。革命形勢空前高漲,工農兵形象迅速佔領銀幕。
第二次「起落」出現於「雙百」方針提出前後 (1 955 - 1957年)。《祝福》(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螢瑞存》、《平原游擊隊》、《上甘嶺》、《李時珍》等至今仍具有藝術魅力的作品就問世於此時。
本期的電影創作還有個特點,就是電影的題材、風格、樣式開始多樣化。描寫知識分子生活的《護士日記》,革命抒情片《柳堡的故事》以及喜劇片《新局長到來之前》等都出現在這個時期。
第三次也是最富有成果的一次創作高潮,則以1959年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為標志。這年推出了《林則徐》、《林家鋪子》、《青春之歌》、《聶耳》、《戰火中的青春》、《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一大批好影片。作為革命現實主義作品,它們在藝術上也日趨成熟。
第四次起落1963 年至1964 年間,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小高潮。這兩年拍出了《早春二月》這樣的藝術精品,同時還有《英雄兒女》、《舞台姐妹》等優秀影片問世。
藝術處處長:
陳波兒,大膽放手培養。
中心問題:如何看待我國30年代以來進步電影的傳統問題。
猶豫中國解放前進步電影的現實意義傳統法,無論是思想內容方面還是藝術經驗方面都認識不足,肯定不夠,因此對解放初期私影廠的較好影片也沒能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