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述在戰爭中美國女兵的電影
魔鬼女大兵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 大衛·杜西 / Danielle Alexandra
主演: 黛米·摩爾 / 維果·莫騰森 / 安妮·班克羅夫特 / 傑森·貝吉
類型: 劇情 / 動作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7-08-22
片長: 124 分鍾
② 有一部影片,是救女兵的,伊拉克戰爭的,是什麼電影一個演員是丹澤爾華盛頓,不是《拯救女兵林奇》
《生死豪情》
海灣戰爭正在激烈進行,在科威特的伊軍佔領區,一支美國坦克部隊集結待命。由於天黑,沙林誤下命令擊毀了自己的坦克,好友鮑德溫犧牲了。戰斗結束後,雖然軍事法庭調查後認定沙林不需負責任,但他卻十分內疚,試圖向鮑德溫的父母說明真相。
將軍讓沙林去調查一件機械師搶救士兵的事件,以便給他授勛。但幾位被救人員的證詞卻不盡相同,甚至還互相矛盾。白宮的調查人員交給沙林材料時他才驚異地發現這位因勇救傷員而陣亡的卡倫·法頓竟然是一位女性。而此時,記者迦納也正緊緊追蹤沙林以圖弄清鮑德溫死亡的真相。
在對卡倫·沃特的調查中,沙林發現當時在場的目擊者供證不一。焦點集中在當時直升機墜落後抵擋伊軍進攻時使用的M-16機槍上。沙林抓住疑點逼問士官墨菲。 墨菲無路可走, 開著車撞向火車自殺。墨菲的自殺使軍醫弗里茲終於說出了實情。當時,墨菲想投降,而卡倫則要堅持戰斗並逼他交出武器。在混亂的戰斗中,墨菲打傷了卡倫。當救援隊到達時,幾個人都上了直升機,但墨菲卻將受傷的卡倫留在了陣地上。隨後,轟炸機投下的燃燒彈使整個陣地化作一片火海……
在白宮的援勛儀式上,總統親自把勛章戴在卡倫的女兒身上。沙林下定決心來到鮑德溫家,向鮑德溫的父母告說明了真相,承認是自己誤殺了鮑德溫。兩位老人理解了他,沙林感激得淚水盈眶。他獨自來到卡倫的墓地,把自己的一枚勛章放在墓碑上,抬起手敬了一個軍禮。
③ 求一蘇聯電影名:是二戰片,一群女兵正在河中洗澡,遭到德軍飛機轟炸......
我來幫您推薦吧,鄙人在二戰方面還算在行,希望您滿意有關於德國的二戰電影主要分為兩類,即德國視角和對手視角(盟軍,蘇聯)首先推薦德國視角的1,帝國的毀滅---經典,希特勒的最後12天,裡面把希特勒,戈培爾等人的形象塑造的很真實2,從海底出擊----潛艇方面最好的作品3,鐵十字勛章----其實一般,但是屬於少有的從德軍基層角度拍攝的東線電影4,斯大林格勒----德國人拍的,很不錯,估計不好找資源下面再推薦非德國視角但涉及德國的1,坦克大決戰----關於阿登戰役最好的作品----反映了派普戰斗群的殊死搏殺----這個電影隊派普的醜化是其最大的缺點2,拯救大兵瑞恩----搶灘登陸那20分鍾堪稱經典3,遙遠的橋----感覺劇情一般,戰斗場面過多4,巴頓將軍----以傳記的方式,挺不錯的5,兵臨城下----其實一般,但是許多人喜歡狙擊手的題材希望您滿意參考資料:維京繼承人本人原創
④ 一部電影,看了幾分鍾,講的是二戰一群女兵在戰壕里和敵人廝殺,其中一個女人又高又壯,是什麼的電影
敢死營(2015)
其他:婦女敢死營/女團
又名:團Батальонъ
標簽:戰爭
地區:美國
年份:2015
導演:Dmitriy Meskhiev
簡介……
講述在1917年俄國「二 月 革 命勝」利後支持臨時ZF的婦女獨立營的命運。
⑤ 求一部戰爭片名。貌似和美國特種部隊有關,其中有個情節是一女兵身負重傷,去救她的男兵不忍心看她受苦,
不是美國的,是講西班牙和法國維和部隊在科索沃聯合巡邏被襲擊的故事,女兵被地雷炸掉了下半身。電影名稱《非常戰場區域》。
⑥ 有一部前蘇聯經典電影,好像是說幾個女兵在一個隊長的帶領下跟德軍作戰,好幾個女兵都死了誰知道電影名字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1972)
導演: 斯 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編劇: 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 斯 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主演: Andrei Martynov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蘇聯
語言: 俄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1973-05-04
片長: 188 分鍾 / 158 分鍾(DVD)
又名: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本片根據鮑瓦西里耶夫於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改編。
影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迦爾卡、麗達、索妮婭、冉妮婭、等五個姑娘。隊員們英勇犧牲了,受重傷的麗達不遠連累准尉把兒子託付給他後飲彈自盡。備份的瓦斯柯夫一舉殲滅敵軍營,光榮完成了人物獲得援救。多年後,瓦斯柯夫帶著麗達那個現在是軍官的兒子來到當年他母親犧牲的小樹林,對所有的女兵們表示了深深的敬意。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075/
⑦ 找一部外國電影:是一個大兵和一群女兵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戰爭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的阻擊戰,最終戰勝數倍於己的德寇的故事。
電影劇情:
1942年夏天,瓦斯科夫准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機槍手駐扎在一個小車站旁的村子裡。車站周圍是戰略要地,敵機經常來轟炸或騷擾。一天,班長麗達在鄰近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寇。於是,瓦斯科夫帶領一支由麗達、熱妮婭、麗薩、加爾卡、索妮婭等五個姑娘組成的小分隊到林中去搜捕德寇。
在與敵人交戰中,姑娘們一個個都犧牲了。班長麗達受重傷後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託付瓦斯科夫去找她兒子,隨即開槍自殺。瓦斯科夫滿腔仇恨地直搗德寇在林中的扎營地,他繳了敵人的械,押著德國俘虜們朝駐地走去。
途中,他見到以少校為首的援兵迎面奔來,欣慰地因傷口流血過多而暈倒了。 許多年之後,已白發蒼蒼、左手截去後安上假手的瓦斯科夫帶著已成長為青年軍官的麗達的兒子來到當年戰斗過的樹林里,找到了當年這五個女兵的墳墓,給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沒有經歷過戰爭、到當地來旅遊的歡樂的年輕人,不由自主地對著墓碑肅立致哀。
角色介紹瓦斯科夫
准尉。文化水平低,憨厚老實,但有點古板,手下這群愛美、愛笑、愛幻想的姑娘們讓他很頭疼。表面上對戰士很嚴酷,經常訓人,實際上感情豐富,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女戰士。在戰斗的緊急關頭,他勇敢地保護著姑娘們。
麗達
班長,高射機槍手。因為丈夫犧牲,所以平時落落寡歡,不苟言笑,但是對愛人、對戰友都充滿真摯的感情。她常常在晚上溜出去看望年幼的兒子,某次在回駐地的路上偶然發現德國傘兵。
熱妮婭
高射機槍手,天生麗質,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個性直率潑辣,敢作敢為,聰慧善良,充滿了朝氣和魅力。她愛美、愛生活,敢於不顧一切追求所愛的人,她的這種強烈的追求也感染著女戰友們。
索妮婭
高射機槍手,戰爭爆發前在莫斯科讀書,成績優秀。羞澀靦腆,熱愛文學,喜歡給大家朗誦詩歌。因為會 德語而被選入小分隊。在幫准尉取回煙袋時被敵人殺害。
布里奇基娜(麗薩)
來自農村的姑娘,善良純朴,孤僻內向,對於愛情有著天真的憧憬,對於未來也懷著堅定的信念。在奉命回駐地報信的路上不幸被沼澤吞沒。
加爾卡
無父無母的孤兒,生活坎坷,從小在保育院長大,17歲就參了軍。愛幻想,盼望著與夢中的王子相依相偎,有時候會不自覺地撒點小謊,比如編造出一個帥氣的未婚夫。
⑧ 二戰電影 女兵 俄羅斯
這個應該是[兵臨城下],就是講的一個蘇軍狙擊手的故事,男的,女的只能算配角。
⑨ 4個女兵拿著槍穿白色胸罩穿越叢林後面跟著坦克是什麼片子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戰爭片,由伊琳娜·鮑里索夫娜·舍夫丘克、奧斯特羅烏莫娃·奧麗加·米哈依洛芙娜、葉連娜·德羅邊科、安德烈·馬爾蒂諾夫等參加演出,於1972年12月6日上映。
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的阻擊戰,最終戰勝數倍於己的德寇的故事
⑩ 明珠台曾播過一部外國電影講的是一個女人參加特種兵軍事訓練的故事。求電影的資料。
《伴我雄心》 G.I. Jane (1997)
又名:魔鬼女大兵 / 美國女兵 / 女兵簡 / 女兵珍妮
劇情梗概:
海軍情報官歐尼爾(黛咪摩兒飾),一直礙於性別的歧視而無法實現置身前線的壯志。在此同時,參議員狄海雯為了要吸引媒體及贏得選票,於是假藉維護女權之名,大肆呼籲海軍應改變女兵不能參戰的政策。老謀深算的狄海雯更以海軍部長的人選同意權作為政治籌碼,與海軍單位達成秘密協議,在眾多人選人挑上歐尼爾,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參加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特遣小組」訓練的女軍官。
「海豹特遣小組」是個以非人訓練出名的單位,退訓率達到六成,不論海軍或狄海雯都不認為歐尼爾可以通過這項魔鬼訓練。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歐尼爾居然巾幗不讓須眉,不僅大有通過考驗之勢,並在一次演訓中,以其堅忍不屈的精神,獲得男性同袍的尊敬。但狄海雯並不願見歐尼爾通過訓練,是以誣陷歐尼爾為同性戀而迫其退訓。後因男友之助,歐尼爾獲悉海軍與狄海雯的政治勾結,並以揭發威脅,迫使狄海雯與海軍讓其重返特遣小組。最後,在一次實戰任務中,歐尼爾以其膽大心細的判斷,不僅順利達成任務,更因解救特遣小組的總教練而消除他對女性的歧視,當然歐尼爾也得償夙願,通過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