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閃閃的紅星什麼時候的電影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Ⅱ 老電影《閃閃的紅星》:那個小紅星「潘冬子」,你還記得嗎
才子年少登科,大器何必晚成。有那麼一群人總能在小小年紀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比如蔣方舟般的小才女、天生麗質的小童星,儀態甚至不需要歲月底蘊、詩書滋養就氣質不凡。如今的網路時代,找到方向紅極一時可真容易多了,至少門檻低多了。
童星在逐步發展的新媒體下也養育了一些,細數那些有聲有色的小小形象,當年《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絕對算得上,而且幾乎是中國當代首個如此大紅大紫的童星。那樣的年代成名也更為困難,不止要形象好氣質好,還得導演見到你,被苛刻的慧眼識中,然後還得入得了中國人民的「法眼」才行,這個機會恰巧就落在飾演者祝新運身上。
祝新運的抉擇是很好的一種挽救,他心也很大,舍棄了之前唾手已得的虛名"潘冬子"。反而做回了自己,努力去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奢求其他,盡己所能幹好電影這一行業。但當他如此決定的時候,便已經擺脫了所謂的戲份、人生束縛了。了解了祝新運的人生,就會發現他與那個機智潘冬子形象相距甚遠,已經不能相互牽絆了。
Ⅲ 跪求《閃閃的紅星-1974》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祝新運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KcDL35KicCqGtJ4GVXTL4Q
Ⅳ 閃閃的紅星梗概
《閃閃的紅星》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相關說明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利用電影手段,將許多畫面點染成深遠的意境,比如,用紅軍帽上的紅星,象徵革命和希望,寄託了少年主人公對紅軍父親的思念和追隨革命的信念。影片有著濃郁的抒情氣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調昂揚向上,節奏鮮明,有力地烘託了影片主題。(中國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閃閃的紅星》
Ⅳ 求1974年國產經典老電影《閃閃的紅星》
不是直接網路就可以找到資源再現觀看嗎?如果想下載可以網路「《閃閃的紅星》迅雷快傳」,有很多資源可以下的啊
Ⅵ 閃閃的紅星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
《閃閃的紅星》,是一部兒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江西,一個叫柳溪的山村裡,講述著一個暫時還處在大土豪胡漢三的統治下的幾十戶貧苦人家裡頭所發生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紅軍抗擊日寇時期。少年潘冬子的父親響應號召,參加了紅軍抗擊敵軍,只剩下母親與東子相依為命。母親也是抗敵的積極分子,從小耳濡目染的東子雖然只有11歲,也立下了決心長大參加紅軍對抗日軍。
一天,漢奸胡汗三帶領日軍來捉拿東子的母親,眼看形勢危急,東子媽決定留下來掩護其他群眾撤退。在連扔兩枚手榴彈砸死多名敵人後,東子媽亦英勇就義。目睹了媽媽被敵人殺害的慘況,東子決心用自己的力量為母親報仇。
人物原型
《閃閃的紅星》是描寫鄂豫皖大別山革命根據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師在接受《中國廣播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小說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鮑聲蘇,鮑聲蘇系湖北麻城籍開國中將鮑先志將軍的兒子。」
這還得從鮑先志將軍說起。鮑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於湖北省麻城市順河鎮西張店鮑家灣一個貧農家庭。1926年秋,鮑先志投身革命宣傳活動,並加入少年兒童隊,任隊長。1930年曾當選村蘇維埃主席,當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長征後,國民黨還鄉團將鮑先志的妻子販買到了外地,將兒子鮑聲蘇販賣給了地主。鮑聲蘇在地主家中受盡折磨。
解放後,鮑聲蘇找到了父親鮑先志。鑒於鮑聲蘇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鮑先志便讓鮑聲蘇到南京軍區舉辦的部隊文化速成中學學習。當時李心田是部隊文化速成中學的教員。由於鮑聲蘇在學生當中年紀較大,課余便經常與李心田老師聊天。
當時鮑聲蘇向李心田講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長經歷,講到了地主和還鄉團的狠毒,講到了麻城滿山紅杜鵑(映山紅)的美麗,講到了盼望紅軍回鄉的故事。鮑聲蘇悲慘的童年深深打動了李心田,「潘冬子」的形象終於跳到了他的面前,為他後來創作《閃閃的紅星》提供了有利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