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①中國廣電總局引進外國電影的時候是按照什麼程序來的啊 ②為什麼有的電影根本不會引進只有網上有資源
第一個問題: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進口影片的管理,根據一九八〇年四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制止濫放內部參考影片的通知》精神,特製訂本辦法。
第二條凡屬從外國及港澳地區進口發行影片或試映拷貝(包括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影片錄相帶和影片視盤等,以下統稱影片)的業務,統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公司)經營管理。
影片進口時,由海關憑中影公司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核查放行。屬於在全國發行的商業性影片,應在進口時辦理納稅手續;屬於非商業性影片,應予免稅;屬於非商業性性影片,進口後經過批准在全國發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三條中國電影資料館進口的資料影片(包括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外國電影資料館互相選購、交換、贈送或通過其他途徑購作資料的影片),屬於非商業性影片,海關憑該館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核查免稅放行。
進口的資料影片,如經批准,需向全國發行的,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四條科學技術、工業、農業、教育、衛生、新聞、外貿、外事等單位,因業務需要進口的專業性紀錄、科教影片,屬於國務院系統的單位進口的,由國務院各部委(總局)審批,屬於地方單位進口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影片進口時,海關憑有關部委(總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和申請單位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一式三份核查免稅放行,並將蓋有海關印章的報關單一份轉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備案。
第五條外國、港澳地區及台灣省的團體或個人運進給機關、團體、學校等單位的故事片,凡屬國務院系統的單位接受的,須經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審批;屬地方單位接受的,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局(電影局)審批,並抄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備案。
影片進口時,海關憑接受單位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和批准文件核查免稅放行。
接受單位應當將接收的影片交中國電影資料館統一保管。如因業務上特殊需要,接受單位可以憑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向該館提取,供有關人員參考借鑒,但不準外借,不準招待映出,不準拿到社會上公開放映。借鑒後仍送回中國電影資料館保管。
進口的故事影片,如經批准在全國發行的,應由中影公司向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六條對外國人和華僑、港澳及台灣省同胞等郵寄或者入境隨身攜帶屬於贈給我國個人作為業務參考的科教影片,海關應准許進口,並憑接受影片的個人填報的進口貨物報關單及其所在單位的證明信件核查免稅放行。屬於贈給我國個人的故事影片,一般地不準進口,海關予以退運。如遇特殊情況,由文化部和海關總署研究處理。
對外國駐華使(領)館人員、外國工商企業派來我國的常駐人員(包括外國常駐記者)和應聘來華工作的外國專家(包括文教、經濟、科技專家)攜帶(或者從國外郵寄給他們)的影片,按海關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影片進口後應由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只限他們在內部放映;我方單位或個人不許借映。
第七條除香港長城、鳳凰、新聯三公司回內地拍片,由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同有關地區和有關單位直接聯系外,凡屬中外或我與港澳地區及台灣省的合制業務,統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管理。合拍影片的進口,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向海關辦理進口報關手續;其中批准在全國發行的,則由中影公司按章向北京海關辦理補稅手續。
第八條對違反規定進口的或走私進口的影片,海關按有關規定處理;對沒收的影片,凡有保留參考價值的可轉送文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交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
第二個問題:因為中外文化的不同,所以有些電影里包含的內容並不符合廣電總局對進口電影的審核條件,所以廣電總局不通過審批。互聯網到底是比較自由,自然會有人傳播一些新鮮的東西。
第三個問題:幾個月後上映是很正常的,通過審批也是要時間的。有的時候開發上就是要先在本土上映看效果再決定在哪個國家上映。可能有的影片因為社會影響等元素不被通過審核,但通過開發商的努力或社會風氣和相應法規的變化,可能有的影片由符合中國文化,故又通過審核,得以到中國上映。
⑵ 《你好,李煥英》即將全球上映,向國外上映的電影都需要達到什麼標准
我們國家沒有電影分級制度,在引進國外電影的時候,一般都是適合全年齡觀看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國外大片無法引進,或者在引進的時候需要刪減一些鏡頭。而國外有類似的分級制度,國內的電影想要全球上映,需要進行一定的審核。當然除了審核之外,還要電影有一定的市場,片方有一定的資本。
不過國內的電影很少有在國外上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市場。也就能在向新加坡一類的東南亞國家上映,當地的華人比較多。《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大眾質疑,主要是覺得水平不夠。
說完《你好,李煥英》之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有些國外的電影,能夠全球上映。其實這點不需要質疑,全球上映的電影,大多數是美國好萊塢,或者一些極為優秀的製作。好萊塢的名氣已經打出來了,是所有電影人夢想的地方,裡面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影星,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
而且電影相關的內容,也是很不錯的。有思想較深的《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也有系列大片《變形金剛》、《復聯》。有號召力、內容過關,全球上映很正常。國內的電影,一比就有差距了,在國外影響力最大的是成龍,或者說只有一個成龍。
⑶ 外國電影怎麼樣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文化部的審批,看是否有中國法律中規定不讓播放的內容
⑷ 國外電影是如何運到國內並上映的,過程是怎樣的
廣電總局每年有規定海外電影引進的數量限制,今年有海外電影引進權的中影集團會引進20部分賬大片,和30部批片(即買斷了版權的影片),經過審核和刪除部分段落再投放到各大院線。基本上我了解的就是這些……
⑸ 電影院上映的電影需要滿足什麼要求
這位朋友問的是怎麼上映,那我就從影片拍攝完之後說吧(前提像前兩位朋友說的那樣,一定要拿到拍攝許可證)。但你提到的電影有些是國產影片(《十月圍城》等),而有些是分賬影片(如《阿凡達》),這兩種影片在國內院線上映的方式是不同的。
國產影片:電影拍攝結束(我的意思是後期完成後)後,要把影片送到電影局審查,審查(說起國內的審查制度,會讓所有電影人心痛)通過後,製作方會把影片送到中國電影集團確定上映檔期,確定後製作方會開始對影片宣傳。此時製作方會聯系院線確定上映的規模(即在此影院上映的影廳數輛,也可理解為賣出的拷貝數量),當確定上映的規模後,製作方開始製作拷貝,我國現如今製作方和院線的票房分賬比例是4:6。
分賬影片:可以理解為引進的影片,即國外製作的影片拿到我國來上映,這就多出了一個引進的問題。在我國引進方主要有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集團,其他的過程和國產影片上映的過程相似,只是在分錢上多了一份給引進方。
這就是電影在我國的上映過程,不知是不是這位朋友想知道的,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用。
⑹ 國外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先要看中影集團想不想引進,之後再看胱癲腫菊批不批,如果這兩關都過了,也要看引進方願意什麼時候放,如果想和世界同步,還得問製片方的意思,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答案,一般來說要比國外晚幾個月,比較蛋疼的話就是晚一兩年,比如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兩年前的老片《正義殺戮》最近被翻譯成《火線特攻》在國內上映了,晚了兩年多(因為這時候此類電影的版權在國際市場上非常便宜,就和批發價一樣,所以也被稱為「批片」)
但天朝也有可能比美國還先看到好萊塢電影,全球同步首映的電影由於時差的關系天朝其實能比美國早12個小時看到,而有些電影甚至比美國提前上映,如2008年的《鋼鐵俠》就是中國先上映幾天之後美國才上映
⑺ 美國電影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在中國上映
中國政府和文化部門對我國的本土電影有保護措施,每年只進口少量的美國電影在中國上映(20幾部吧,這還是在世貿協定下才有這么多,否則更少),這些電影還要經歷層層審批,保證不侮辱中國,不詆毀社會主義,還要積極健康,才有機會在中國上映,很多經典美國片是不符合這些要求的。其實美國電影很早就在中國上映了,如《亂世佳人》,《魂斷藍橋》,1994年11月中旬,由中影集團公司進口,第一部與外商採用票房分賬形式發行的美國華納公司影片《亡命天涯》在上海、天津、北京、鄭州、重慶、廣州等6個城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首輪放映,觀眾人次達139萬,票房收入1127萬元,所以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商業大片為《亡命天涯》,真實謊言在它的後面上映。很多經典電影不可能還在中國上映了,一般只會上映最新的美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