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幾部含有空鏡頭的電影
《WALL.E》
《batman:the dark knight》
《WANTED》
《the mist(迷霧異煞)》
⑵ 哪些電影空鏡頭比較多
最有名的空鏡頭,阿甘正傳。鏡頭里飛舞的羽毛加上經典的配樂,贊
⑶ 哪部電影裡面有從高處往下墜落的空鏡頭,誰能指教啊
功夫 如來神掌那一個鏡頭
⑷ 哪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有飛機在空中飛行的空鏡頭和飛機降落的鏡頭不是戰爭場面,就是那種比如說要出國~
鐵血精英里有,不過就很少
我覺得有關空姐的電影什麼的會有很多這種鏡頭,
http://ke..com/view/288549.htm
⑸ 著急用,電影中含有街道,建築物空鏡頭,以及演員站在窗戶(落地窗)前的背影,演員看窗外的電影
盜夢空間里有這樣的鏡頭
⑹ 涉及空鏡頭的動畫片有哪些
新海城的作品中大量涉及空鏡頭,而且唯美細膩,色彩與明度非常漂亮,如《秒速5厘米》《雲之彼岸,約定的地方》
宮崎駿的作品同上,不過可能異域風情會重一些,《地海傳奇》宮崎駿的兒子的作品,風格相似
《最終幻想》系列的也挺多
《2077日本鎖國》,荒涼的味道重一些
《AIR》夏天~大海~小村子~~~《Kanon》《CLANNAD》與其是同一公司出品的同一系列動畫,場景也很好,不過有些少
《空之境界》系列,都市的場景~
《怪~化貓》,畫風比較獨特,故事也很好
《荒川爆笑團》恩……怎麼說呢,這個監督(新房昭之)擅長不斷地切換鏡頭來表達,涉及挺多場景,你還可以看看這個監督的其他作品,都是這種風格,如《化物語》《再見絕望先生》等
《蟲師》自然的風景
《新世紀福音戰士》建議看新出的劇場版,都市場景,戰斗場景多
《惡童》我還專門買過裡面場景的畫集,很不錯
《夏日大作戰》主打是虛擬的網路世界的場景
《穿越時空的少女》大量日本民居之地的場景
《銀發的阿基德》中國和日本合作的動畫電影,森林場景居多,但是內容一般
《KAIBA》畫風也挺奇特,但是我很喜歡呢,故事也很有意義,但是中間有幾集畫風有些粗糙
《精靈守護者》大自然派的
《蒸汽男孩》應該是屬於中世紀那會吧……
《信蜂》屬於岩石比較多的那種
《基諾之旅》有復古也有現代~
其實歐美的3D動畫中也有很多空鏡頭,比如《芭比系列》
希望能幫到你~~~
⑺ 什麼叫空鏡頭
空鏡頭,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場面描寫而不出現人物(主要指與劇情有關的人物)的鏡頭,如畫面上只有高山、流雲、海浪、湖水、青松、雄鷹、鴛鴦等。其實空鏡頭並不空,而且有多種表現功能和藝術價值。
概述編輯
空鏡頭 (scenery shot) 又稱「景物鏡頭」。常用以介紹環境背景、交代時間空間、抒發人物情緒、推進故事情節、表達作者態度,具有說明、暗示、象徵、隱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夠產生借物喻情、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氣氛、引起聯想等藝術效果,在銀幕的時空轉換和調節影片節奏方面也有獨特作用。空鏡頭有寫景與寫物之分,前者通稱風景鏡頭,往往用全景或遠景表現;後者又稱「細節描寫」,一般採用近景或特寫。空鏡頭的運用,不只是單純描寫景物,而成為影片創作者將抒情手法與敘事手法相結合,加強影片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手段。
功能編輯
交待故事的環境背景
電影《李雙雙》的開頭:陽光照耀下的山谷,山村田野。這一空鏡頭交待了李雙雙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秀麗的小山村。電影《被告山杠爺》的開頭有一連串的空鏡頭:南方的群山、炊煙裊裊的農院,草木和成熟的莊稼。這一連串的空鏡頭,把觀眾帶到了中國西部偏遠的山村、丘陵。
作為時空轉換的手段
電影《蝴蝶夢》的開頭部分,第一個空鏡頭:曼德利的景色,寂靜的夜晚,月亮,天空,行雲,被燒過的曼德利殘狀,長時間的空鏡頭伴隨著畫外音。畫外音結束後,出現第二個空鏡頭:法國南部的海濱,海水沖擊著岩石,浪濤呼嘯,浪花飛濺,接下來是陡峭懸崖。這兩個空鏡頭,由曼德利轉為法國南部海岸。
為作品增加詩情畫意,表達深遠的意境
在電影《上甘嶺》中,隨著衛生員王蘭「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聲,畫面上出現了一系列鏡頭:滔滔的春水,飛瀉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水庫。這些畫面與炮火連天的戰場形成了對比,為影片增加了濃郁的詩情畫意。電影《傷逝》中,涓生將阿隨(狗)推向崖底後,銀幕上出現了一連串的空鏡頭:枯樹,昏鴉,荒草,土城,風沙翻卷中的蒿草,烏雲壓迫下的大地,這幾個空鏡頭有力地表現了涓生的苦悶和前途的迷茫,結尾的空鏡頭能給觀眾留下不盡的思索;《天雲山傳奇》結尾那滿山遍野的紅山花;日本電影《人證》中緩緩落下的草帽;《遠山的呼喚》結尾那白雪皚皚的北海道。這些空鏡頭意蘊深遠,令觀眾回味無窮。
表現哲理
電影《天雲山傳奇》中,馮晴嵐離開人世時,導演一連用了八個空鏡頭:①燃盡的蠟燭。②馮晴嵐生前用過的破羊皮背心。③切了一半的鹹菜、案板和刀。④綴有補丁的舊窗簾。⑤生前走過的路。⑥小橋、河邊。⑦水磨坊邊的石板路。⑧雪地上的腳印、車轍。這八個空鏡頭,意蘊深遠,頗具匠心,給觀眾留下不盡的思索。鏡頭①象徵辛勞一生的人民教師。鏡頭②、④說明主人勤儉節約的優良品德。鏡頭③象徵一個女人對丈夫、女兒、家庭那無窮無盡的愛。鏡頭⑤、⑥、⑦、⑧象徵一個知識分子在特殊年代所經歷的坎坷人生路。
⑻ 我要一部有空鏡頭的電影!
也許你並沒有搞清楚空鏡頭的真正涵義,所以你的問題有些奇怪。
所謂空鏡頭,指的是畫面中不出現與劇情相關人物的鏡頭,由於其內容主要是自然景觀和客觀物品,因此又被稱作「景物鏡頭」。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空鏡頭常用來外化人物情緒,渲染氣氛意境,控制影片節奏和交待時空背景,有時,一個空鏡頭甚至暗寓著整部電影的意旨。空鏡頭就像中國畫中的留白,平生出許多韻外之致。作為一種重要的鏡頭語言,不少電影大師運用空鏡頭在電影中留下了神來之筆:
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空鏡頭試驗的「沖鋒艇」
說起愛森斯坦,大家馬上就會想到蒙太奇,想到《戰艦波將金號》這部激情澎湃的革命題材影片。其實,在這部電影中,除了蒙太奇的精彩演繹外,空鏡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導演通過「隱喻蒙太奇」的手段,將一些毫不起眼的空鏡頭和極具戲劇性的電影敘事聯系起來,賦予了這些空鏡頭強烈的象徵意味。當革命的激情在發黃的膠片上凝固時,影片中那些極具開創性的空鏡頭卻在人們的記憶中永存。
影片開頭就是連續幾個沖擊著岩岸的海浪空鏡頭,字幕上打著列寧的名言:「革命是一場戰爭……」顯然,這里的空鏡頭只是對字幕的簡單圖解。在電影的第一部分,還有一個湯在沸騰的空鏡頭和憤怒人群的鏡頭剪輯在一起,其意也不言自明。此外,導演分別用一些表現十字架、夾鼻眼鏡和油氈布等物品的空鏡頭挖苦了反動派的偽善和虛張聲勢。所有這些看似普通的空鏡頭,都在「隱喻蒙太奇」的剪輯中產生了濃重而鮮明的象徵意味,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導演用空鏡頭來表意和敘事的原創性探索。
在「敖德薩階梯」這個著名段落中,愛森斯坦更是肆意揮灑他的天才,用三個表現「石獅」的空鏡頭連接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蒙太奇舞蹈」。開始是趴著的睡獅,接著獅子警醒地抬起頭顱,最後終於雄武地立起身來,我們不僅從敘事層面上看明白這象徵著革命力量的雄起,更從藝術層面上充分感受到空鏡頭的無窮魅力。這幾個天才的空鏡頭剪輯,可以說在電影史上寫下了開天闢地的一筆。於是,我們也驚喜地發現,這艘名叫「波將金」號的戰艦,其實也是空鏡頭試驗的「沖鋒艇」。
蔡楚生,鄭君里《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國式」的抒情空鏡頭
見景生情,借物抒懷是中國傳統文藝的專長,月亮更是一個寄託了無數中國人心思的意象。在拍攝於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深諳中國傳統審美習慣的導演十分巧妙地多次運用「空鏡頭」這種現代的電影語言來表現月亮這個傳統意象,這可以說是獨具特色的「中國式」抒情空鏡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的敘事框架被放置在一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年代,於是,影片主人公的命運也被整個大時代的浪潮推來搡去,很容易落入出悲歡離合的煽情演繹,但導演高妙的手法卻避免了這種俗套,特別是其中六次出現的「月亮」空鏡頭,極為嫻熟地將人物在不同時空的心理情感外化為月夜的陰晴圓缺,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懸在夜空中的月亮,開始見證了忠良和素芬情意綿綿的海誓山盟,也目送了忠良大義凜然地離去;後來還親眼目睹了留在鄉下的素芬一家從充滿希冀的隱忍守候到生不如死的苦苦支撐,而另一邊,卻是忠良在上流社會的醉生夢死。在這里,空鏡頭中的月亮不僅是情景交融的道具,而且還提供了一種冷靜旁觀的視點,讓觀眾在真實動人的電影劇情之外,還能夠感受到導演於冷靜中透出的批判與悲憫。
而且,其中有幾個空鏡頭還起到了進行「時空轉換」的轉場功能,正如片中插曲所唱:「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同一片月空下,很自然地把紙醉金迷的重慶上海和水深火熱的北方農村進行了比照,平行敘事之間褒貶立判,這就是影像的力量。
讓•呂克•戈達爾《芳名卡門》:新浪潮中迷亂的「噪音」空鏡頭
在電影史上,「戈達爾」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對傳統電影語言的天才背叛。同時,這個名字也意味著對其電影進行讀解的困難。早在新浪潮初期,戈達爾就說過:「世界發出了噪音,我們怎能不表現它呢?」而在《芳名卡門》這部他蟄伏十多年後的復出之作里,戈達爾就以極具顛覆性的前衛姿態向世人宣告:空鏡頭除了能中規中矩地表達導演的意願外,也可以是一些不知所雲的「噪音」。
在|《芳名卡門》里,出現過十幾次與電影情節平行剪輯的海浪空鏡頭。一邊是波濤洶涌的碧藍海水,一邊是男女主人公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戈達爾正是通過將這兩組看似毫不相乾的鏡頭組接在一起,在支離破碎的電影敘事中形成了影像本身的張力,從而誘發觀眾自己去探詢其中的奧妙。這些表現海浪的空鏡頭,也許是象徵著主人公迷亂的心潮起伏,也許暗含著戈達爾對人類洶涌的慾望主題的圖解,也許什麼也不是,只是「噪音」而已。
「電影是一種書寫」,戈達爾在他的《電影史》中這樣說道,顯然,正是由於這些所謂的「噪音」的存在,讓我們感受到空鏡頭這種電影語言在書寫內容上的無限可能性。通過這部電影,戈達爾可能在告訴我們,如果摒棄刻意地使用空鏡頭來表達影片內容的願望,而是用它來表現那些駁雜的「噪音」,可能會給觀眾更為寬泛自由的解讀空間。
陳凱歌《黃土地》《孩子王》:沉重憂思的文化空鏡頭
陳凱歌早期的電影總有種反思中國文化沉痾的執拗,空鏡頭也成為導演進行思考和書寫的工具:不論是《黃土地》中不斷疊化的黃土高原,還是《孩子王》結尾觸目驚心的燒焦的樹樁,都蘊涵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在這里,凝重深沉的文化哲思並不是通過戲劇性的敘事情節來表達,而是通過空鏡頭來充分挖掘景物本身的造型元素,以富有象徵色彩的手法來加以表現的。在這兩部電影中,空鏡頭運動都很沉著緩慢,有時甚至凝然不動,就這么靜靜地注視著這個世界,陷入莫名的沉思。
觀眾常常會被《黃土地》中延綿不絕廣漠荒涼的黃土高原所震撼。在20多個表現黃土地、黃河的空鏡頭中,奇崛的構圖和渾茫的色彩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於是,那種亘久不變的隱忍與無奈也在高天厚土間繼續綿延著。導演通過這些空鏡頭所表達的,顯然是對黃土高原貧瘠封閉的生態格局和中國傳統封閉落後的文化結構的憂思。
《孩子王》中的空鏡頭沒有了《黃土地》中刻意的強調與渲染,反而顯得更加沉靜深蘊,意境也隨之悠遠了起來。開頭,幾個空鏡頭緩緩地疊化出一處始終蒙著層細霧的僻遠山區,盡管這里並不像《黃土地》那樣貧瘠旱燥,但這還算秀美的景色卻無端地給人一種蠻荒和蒙昧的感覺。接下來一些表現教室里簡陋桌椅的空鏡頭也隱隱地承載了導演的另一種憂慮:比自然環境的蠻荒偏僻更可怕的是孩子心靈的荒蕪蒙昧。而在影片結尾那幾個空茫的空鏡頭中,燒焦的小樹樁和沒有讀書的放牛娃幻化得不分彼此,似乎都在向山川大地無言地訴說些什麼。
羅伯特•贊米基斯《阿甘正傳》:苦心經營的空鏡頭奇觀
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不會忘記電影極富詩意的開頭:一片半透明的潔白羽毛,悠揚地在瓦藍色的天空中隨風飄盪,越過屋頂,掠過樹梢,又輕柔地從車蓋上滑過,最後慢慢的飄落在一雙沾滿泥濘的皮鞋旁邊。
這個好萊塢最著名的空鏡頭可以說是整部影片的隱喻,而這片羽毛的隨風飄轉,正是阿甘神話人生的象徵符號。特別是當我們深入到這個空鏡頭的製作背景中時,就能夠更透徹地發掘其深層次的涵義:這個看起來極端真實的「跟拍」場景的空鏡頭,實際上是電子技術合成的視覺奇觀;就如電影中阿甘懵懵然地在美國歷史的關鍵時刻穿行,看似真實,其實只是高科技手段將阿甘的影像「嵌入」到那些極為著名的新聞素材片中,這實質上何嘗不是後現代對歷史的玩笑式拼貼?
盡管《阿甘正傳》里的空鏡頭並不算多,但之所以把它提出來,是因為這段空鏡頭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它以簡馭繁、直指影片精神內核的力量。同時,這段空鏡頭的出現也說明了電影語言是指向未來而非重蹈過去的。在現代高科技的技術支持下,人類會在銀幕上完成更加新奇多樣的空鏡頭書寫和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