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野馬科幻電影

野馬科幻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09 02:44:47

1. 有哪些好看的日本科幻動漫推薦

我為大家推薦一些。

手冢治蟲的科幻三部曲是《遺失的世界》、《大都會》與《未來世界》。作為日本科幻史早期的先鋒性作品,不能算是他非常優秀的作品。因此重點介紹那些科幻史上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

1.《鐵壁阿童木》(《原子小金剛》)——開天闢地的機器人科幻始祖
2.《三眼神童》——科學興趣愛好普及與原始文明珠聯璧合的黑高科技科幻,寫樂與和登的成人版本是庵野秀明的《藍寶石之迷》,真的假的!?
3.《火鳥》——火鳥就是所有日式科幻片貫徹始終的神靈大人的始祖鳥。本作品系列中有中國大陸優秀演員江青同志友情出演哦~可惜她沒有出演在天安門前有大屠殺場面的漫畫《巨人娃娃》,我說的當然是文化x革命
4.《大都會》——這並不是德國科幻神作《大都會》(我最尊敬的科幻作品,還是軟的XD)的翻版。只是同名。本作的動畫改編版不討喜地保留了原始的人物設定,但太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了,略遺憾。其實日本人很尊重原著的有沒有?有多少神作都是毀在了原著作者與時代脫節的審美品味上了。。。
5.其他略獵奇向的科幻作品,如MW(= = 大神的重口味耽美作品)
日本ACG中的大部分科幻題材還是比較主流的,只有小說和漫畫口味可以比較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話,如下:


2. 有一部科幻電影,歐美的,裡面有一輛福特野馬會說話,自動駕駛,而且還能自己變換顏色,有哪位大俠知道...

霹靂游俠2008
有一部電視電影。
還有一部是:一季17集的電視劇。
電視劇只有一季,因為收視率不好被砍了。

3. 野馬和科邁羅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野馬和科邁羅都是目前很火的兩款車型,但是要是我選的話我會選野馬,因為野馬的外觀會更給人一種力量感,雖然科邁羅也不錯,可是科邁羅最開始火的時候還是因為變形金剛的大黃蜂吧,並且自動擋的野馬會更加具有操縱感。

科邁羅和野馬這兩款車,外觀方面還是科邁羅更好一點,但是操作性和動力方面野馬也不遜於科邁羅,所以我認為如果條件允許還是選擇野馬比較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4. 有哪些美國拍的好看的電影

種類太多了,具體是想看哪種呢?

科幻類:漫威系列的電影就夠看好久了。蜘蛛俠、金剛狼、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驚奇隊長、死侍、蟻人、黑豹、奇異博士、夜魔俠、懲罰者、傑茜卡·瓊斯、盧克·凱奇、鐵拳、惡靈騎士、刀鋒戰士、野蠻人柯南等超級英雄,復仇者聯盟、X戰警、神奇四俠、銀河護衛隊、捍衛者聯盟、異人族、光照會等超級英雄團隊。真的可以看很久、很久……

動作類:《速度與激情》系列、《驚天魔盜團》系列、《金蟬脫殼》、《V字仇殺隊》……

恐怖驚悚類:《死神來了》系列,《生化危機》系列,《僵屍世界大戰》、《小丑回魂》、《忌日快樂》系列、《寂靜嶺》、《安娜貝爾》系列、《解除好友》系列、《林中小屋》……

科幻類:《頭號玩家》、《博物館奇妙夜》、《星球大戰》系列、《天際浩劫》、《環太平洋》系列、《猩球崛起》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星際穿越》、《源代碼》……

災難類:《2012》、《後天》、《迷霧》、《侏羅紀》系列……

動畫:《馴龍高手》系列、《無敵破壞王》系列、《精靈旅社》系列、《冰雪奇緣》系列、《仲夏夜魔法》、《尋夢環游記》、《歡樂好聲音》、《賽車總動員》系列、《神偷奶爸》系列、《超人總動員系列》、《怪獸大學》系列……

燒腦類:《彗星來的那一夜》、《恐怖游輪》……

其實,韓國也有很多不錯的電影可以看~

1、速度與激情8

劇情: 多米尼克與萊蒂共度蜜月,布萊恩與米婭退出了賽車界,這支曾環游世界的頂級飛車家族隊伍的生活正漸趨平淡。然而,一位神秘女子Cipher的出現,令整個隊伍捲入信任與背叛的危機,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2、肖申克的救贖

劇情:1946年,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身陷囹圄。 銀行家出身的安迪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獄長不願幫他翻案。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後成功逃出監獄!

3、加勒比海盜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包括《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加勒比海盜:聚魂棺》、《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加勒比海盜:驚濤怪浪》以及《加勒比海盜:死無對證》共5部。劇情:講述了幾個海盜的恩恩怨怨:傑克被另一個海盜船長拋棄在荒島上,他的「黑珍珠」海盜船被騙走;巴博薩船長需要一個特殊的東西來解開月光下變成骷髏的咒語;鐵匠威爾其實是海盜之子,但他自己並不知情,他只是把小時候留下的「傳家寶」送給了心上人的故事。

4、楚門的世界

劇情: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他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

5、暮光之城

劇情:講述了一對苦命鴛鴦的愛情故事,17歲的女主角貝拉·斯旺是一位機智甜美,廣受歡迎的少女,自從搬到一個小城鎮與父親同住後,結識了一個神秘的同班男同學愛德華·卡倫,而這個男同學來自一個「素食」的吸血鬼家族,可是貝拉身上的特殊香氣吸引著他——他一聞到就想吸她的血,可又為了愛而拚命壓抑自己的慾望,還要和別的同樣想殺她的吸血鬼爭斗,想盡辦法保護她。 請不要把它僅僅當成一場不可思議的非現實愛情歷險,當你曾經、正在、或者將來在自己愛情的旅途中觸動到類似些許感覺的話,它更是一段為你譜寫真實愛情樂章的暮光傳奇。

6、阿甘正傳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好萊塢大製作實在多。即使經典片也相當好看,隨便推薦,驚天危機.速度與激情系列.星際穿越.異形.白宮淪陷.變形金剛.金剛.瘋狂的麥克斯之狂暴之路.隔山有眼.孤獨的倖存者.後天.黑鷹墜落.復仇者聯盟系列.黑暗侵襲.石破天驚.荒野獵人.生死狙擊.危機13小時.盜夢空間.艾利之書.第一滴血.垂直極限.奧林匹克的陷落.異種.碟中諜系列.特別部隊眼鏡蛇的崛起.阿凡達.肖申克的救贖.血戰鋼鋸嶺.侏羅紀公園系列.金剛骷髏島.猩球崛起系列.星球大戰系列.侏羅紀世界系列.魔戒系列.致命彎道系列.空中危機,太多了.....很多未例出,有科幻.動作.槍戰.狙擊.驚悚.災難.燒腦......

推薦一部超酷超有愛的純硬漢電影《老爺車》。

故事從曾經帥氣陽剛但現今已年老退休的老人沃爾特說起,雖然曾經的他也能稱得上是無所畏懼的少年,但現如今失去妻子的他只能說是一位失敗的長輩,他的孩子們叛逆混賬,參加葬禮都滿口臟話玩著手機,還各個惦記著沃爾特死後的遺產分配,讓沃爾特很頭疼。

一次不打不相識的經歷里,沃爾特認識了苗族鄰居一家人,鄰居小兒子邵正在被當地的黑幫逼迫,一家人數次遭到欺凌,這讓硬漢沃爾特在這些黑惡勢力面前重新拿起了槍,但這些幫派卻不願就此罷手,一場關乎著拯救的正義行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本片的結尾在觀眾的眼中有著兩極分化的評價,一部分人堅持這份妥協代表著毫不過癮的軟弱,但其實在我看來,難道真正的硬漢就是毫無收斂的殺人見血嗎?

沃爾特從起初的滿面愁容,到慢慢心懷救贖,靠的不僅是英雄遲暮但依然是英雄的豪情熱血,更是一種能夠教導人生的光明。再結合起男主角曾經光輝無限的牛仔模樣,更是讓這部電影中不服老更不服輸的克林特渾身籠罩起了英雄一般的光芒。

五星推薦這個倔老頭的故事!

我推薦三部電影

第一部

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

編劇:弗蘭克·德拉邦特 / 斯蒂芬·金

主演: 蒂姆·羅賓斯 / 摩根·弗里曼 / 鮑勃·岡頓 / 威廉姆·賽德勒 / 克蘭西·布朗

理由:當你一覺睡醒,帶著惺忪的睡眼,准備洗漱然後開始上班,開始奔波勞碌的一天,但是突然間你發現生活好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你那美麗的妻子竟被人殘忍殺害,而一臉懵逼的你還被人誣陷,接受法庭的審判,然後最奇葩的是你還被判有罪,從此鋃鐺入獄.但是這一切你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試想一下,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你還年輕,你還有未知的前程等待你去獲取,但現在你只能被關在監獄里邊,面對這個未知的一生,你該怎麼辦?對於一般人來講估計已經選擇認命了吧!

但是我們的主角安迪卻似乎有他的想法,不甘於命運無情的安排決定忍辱負重竭盡自己所能,最終利用二十年的時間,挖通了地道,順利逃了出去,重獲新生,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利用自己銀行家的才能還幫助監獄長進行洗錢,最後把監獄長的錢全部洗劫到自己的口袋裡,還有不可思議的是這位主角不僅讓自己得到了救贖,還花了六年的時間,不停的給政府寫信擴建監獄里變得圖書館,使里邊很多的獄友提升了學歷,簡直就是一個救贖者.

這部電影目前在各大網上影院還有論壇口碑爆棚,也是被評論次數最多的電影,它所帶給人們關於信仰與救贖之間,友誼與平淡的生活之間的討論從未終止,每一個渴望夢想,渴望救贖的人都不會錯過這部電影.

最後送上這部電影的主題: 希望是好事,也許是刃劍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

願每一個追求自由與希望的人都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第二部:

導演:彼得·威爾

編劇:安德魯·尼科爾

主演: 金·凱瑞 / 勞拉·琳妮 / 艾德·哈里斯 / 諾亞·艾默里奇 / 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理由:金凱瑞帶給大家的往往都是喜劇,當年的《變相怪傑》,那個搞怪, 搞笑 的男人讓很多影迷都記住了他,但是這部電影卻一反他的熒幕形象,有點文藝片的風格,這是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電影.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你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快30年了,突然有一天和你拍拖了很久准備結婚的女友突然失蹤了,你心灰意冷想要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但是不論是什麼交通工具都沒辦法離開,要麼飛機沒票了,要麼 汽車 道路維修,要麼海上的輪船全部進行檢修,總之你能想到的交通工具總會有奇奇怪怪的理由讓你無法離開這座城市,而且比較奇怪的是你發現怎麼每天遇到的人乾的事兒都差不多,不論你走到哪兒你遇見的所有事情好像和你前一天遇到的一模一樣,你好像被人跟蹤了,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你肯定大腦都錯亂了,這到底是誰在演我?我們的主人公楚門就是這樣,一番調查之下發現,原來全世界都是演員,都在配合自己表演,自己的同事,鄰居,母親,父親,妻子和朋友都是假的,竟然都是演員,而自己竟然被5000多部攝影機下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直播,自己一舉一動都在直播,而且直播了30年啊!我的天哪,自己竟然被操控了所有,於是直到真相的他,開始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決定離開這里,最後歷經艱難險阻,終於走到了這座島的"盡頭",見到了那個操控自己命運的斯基督,當斯基督告訴他外面的世界跟桃源島一樣充滿著虛假,充滿著謊言,充滿著欺騙,而在桃源島楚門可以什麼都不怕。但楚門已經決定離開了,他像一個上帝一樣對控制自己的斯基督說:「假如再碰不見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不僅是對斯基督說,出門的世界也是對看著他的觀眾說,鞠躬告別這個蒙騙他30年的電視節目,走向了那扇通往自由的門,成功地掙脫的這個巨大的牢籠。

這部電影最終以主人公走出虛假的小島作為結尾,但是留給人無盡的思考,甚至是細思極恐,很多人在看完《楚門的世界》之後陷入了一種「被窺探」的恐慌,如果你是楚門,你會戳破那片藍天么?

願每一個迷茫的人都要像楚門一樣,勇敢的逃離自己的舒適區,尋找自己夢想和自由!

第三部

導演:加布里埃萊·穆奇諾

編劇:斯蒂夫·康拉德

主演 :威爾·史密斯 / 賈登·史密斯 / 坦迪·牛頓 / 布萊恩·豪威 / 詹姆斯·凱倫

理由:首先主演威爾·史密斯相比大家並不陌生,真的是演繹了太多經典的科幻電影,比如《黑衣人》系列,《絕地戰警》,但是這部電影也是一反常態,演了一個勵志電影.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還是一個真人真事,而且威爾·史密斯還帶著自己兒子一起上演了一部勵志電影.對於勵志的電影想必大家看過不少,基本情節都很簡單,這部電影也一樣,故事情節就是主人公的人生充滿了戲劇性,先是傾盡所有投資的醫療器械賣不掉,接踵而至的債務危機,再到妻子對他失望透頂的離開。最後獨自一人,帶著連幸福兩個字都不會寫的兒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里斯靠著自己對幸福的渴望和頑強的毅力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隨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地方主要有下面幾個鏡頭:

1.走投無路的克里斯·迦納為朋友欠他的14美刀而對其大聲吼叫

2.為了趕公車拽著兒子狂奔,兒子唯一的玩具掉了也顧不上撿3.為了追回自己失而復得的怎麼都賣不掉的東西瘋狂地大叫

3.為了能讓兒子休息的好點去住收容所,與流浪漢爭搶床位時展現出的驚人強勢

4.哄著孩子最後廁所里過夜時委屈的滿眼淚花

威爾·史密斯毫無瑕疵的表現,小賈登的自然流露,都讓整個電影顯得,那麼溫情不做作,這個電影故事不僅教會了我們如何在困境中走出來;還教會我們,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你一定要在家。克里斯·迦納一直在為迎接幸福的到來而做著准備,當機會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也要像他一樣提前做好准備,然後迅速的抓住機會.

當你身心疲憊,對未來有所恐懼和迷茫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催化以下自己,這部電影實乃心靈慰藉的良葯.

以上三部是我強烈推薦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請觀看下.

有很多美國的電影,比如:

變臉、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斷箭、 暴力街區、 絕地戰警、 罪惡之城、狼犬丹尼、殺死比爾、驚天核網、虎膽龍威、霹靂嬌娃、蒸發密令、玩命快遞、巔峰殺戮、變形金剛、鋼鐵俠、綠巨人、復仇者聯盟、速度與激情、x戰警、美國隊長、哈利波特、指環王等。

1893年,發明電影視鏡愛迪生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大眾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 娛樂 。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1905年在匹茲堡出現的鎳幣影院(入場券為 5美分鎳幣)很快遍及美國所有城鎮,到1910年每周的電影觀眾多達3600萬人次。這些影片都是單本一部的,當時的產量是每月400部,主要的製片基地在紐約,如愛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維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鮑特,E.S.的《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和《火車大劫案》使電影從一種新奇的玩藝兒發展為一門藝術。影片中使用了剪輯技巧,鮑特成為用交叉剪輯手法來造成戲劇效果的第一位導演。

自1897年開始,愛迪生即為爭奪專利進行訴訟。到1908年,成立了由愛迪生控制的電影專利公司,該公司擁有16項專利權,並與電影膠片專營者之一的伊斯曼柯達公司達成協議:只有專利公司成員組織方能購買伊斯曼膠片。到1910年,電影專利公司壟斷了美國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

獨立製片商為擺脫專利公司的壟斷,相繼到遠離紐約和芝加哥的洛杉磯郊外小鎮好萊塢去拍片,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遠離專利公司的控制,又臨近墨西哥邊境,一旦專利公司提出訴訟便可逃離。格里菲斯此時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於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190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至1912年,他已為該公司攝制了近 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漸移向好萊塢,並發現和培養了許多後來的名演員,如塞納-馬恩省特,M.、璧克馥,M.和吉許,L.姐妹等。

動作:

《第一滴血》1234, 4是最近才出的。這4部可謂是經典啊!

《諜影重重》123, 故事,演員,都很牛X。

《變臉》 故事很新穎,尼古拉斯的電影!

《地獄醒龍》 講一個犯人,從迷失到清醒,再到越獄的電影!

《血鑽》 講南非的血腥鑽石的故事!

《謊言之軀》 美國幫他國反恐的故事!

《搏擊俱樂部》 這個一定要看看,很經典的!

《這個殺手不太冷》 巨經典的電影,殺手溫情片!

《戰爭之王》 講軍火販的事,尼古拉斯電影!

《完美颶風》 和超級颶風搏鬥!

《新海神號遇險記》 要想活著心中必須要有希望!

《全民超人》 痞子也能變好人!

科幻類:

《獨立日》 講外星人入侵,地球人如何團結協作的!

《彗星撞地球》 犧牲自己救大家的精神!

《我是傳奇》 全世界就只剩下一個人!

《柯洛弗檔案》 類似後天!

《尼斯湖水怪》 怪物溫情片!

《星塵》 這個是愛情片,很經典,有點魔幻!

《哥斯拉》 提醒人們注意他們的所作所為!

《金剛》 這個不介紹了,很好看。

其實你說的動作片,科幻片,冒險片有內涵的真的不多,一般都是劇情片才有內涵!

也建議你多看看劇情片,很多都比單純的動作,科幻,冒險強!

既然你拼血本了,那我也拼血本給你找!

先把奧斯卡獲獎影片看完了再看別的!

《貧民窟的百萬富》

《老無所依》

《無間道風雲》

《撞車》

《百萬美元寶貝》

《指環王3:王者無敵》

《角鬥士》

《美國美人》

《莎翁情史》

《泰坦尼克號》

《英國病人》

《勇敢的心》

《阿甘正傳》

《不可饒恕》

《沉默的羔羊》

《與狼共舞》

《雨人》

《野戰排》

《獵鹿人》

《洛奇》

《飛越瘋人院》

《教父2》

《騙》

《教父》

《法國販毒網》

《巴頓將軍》

再來點:

《上帝之城》

《盧安達飯店》

《記憶碎片》

《鋼琴家》

《兩桿大煙槍》

《人工智慧》

《現代啟示錄》

《第七封印》

《冷山》

《英國病人》

《第五元素》

《美國往事》

《天堂電影院》

《2001太空漫遊》

《剪刀手愛德華》

《海上鋼琴師》

《老無所依》

《低俗小說》

《天使之城》

《先知》

《變相怪傑》

《楚門的世界》

《龍卷風》

《蝴蝶效應》 123

《星際迷航》1-10 ( 第11部快出了)

《世界末日》

《逃出克隆島》

《微光城市》

《紐約大逃亡》

《末日侵襲》

《魔窟》

《星河戰隊》

《人猿星球》

《紅色星球》

《地海傳說》

《致命魔術》 這個強烈推薦

《魔術師》 這個也強烈推薦

《深淵》 這個很經典

《哥斯拉》

《侏羅紀公園》

《大白鯊》

《生化狂沙》

《地心毀滅》

《天兆》

《地球風暴》

《世界大戰》

《太陽浩劫》

《絕密飛行》

愛情類:

1.《羅馬假日》

2《亂世佳人》

塔拉庄園千金小姐斯嘉麗波瀾壯闊、盪氣回腸的人生愛情故事

3《簡愛》

簡愛在與主人羅切斯特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著清醒的自我,一部具有尊嚴的愛情故事

4、《傲慢與偏見》

因彼此誤會而結合,因為對方彼此調皮的個性彼此吸引深愛的愛情故事

5、《泰坦尼克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吧,沒事可以重溫一下,"You jump,I jump"

其它:

1、《肖申克的救贖》

一部相當勵志的影片,強烈推薦,看完後也會讓自己鬥志昂揚,充滿干勁

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2、《返老還童》

電影講述了本傑明·巴頓這個怪人,他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後越活越年輕倒著成長的奇怪生命軌跡。

3、《當幸福來敲門》

該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主要講述你殺我一條狗我就滅你整個幫派的故事,男主的妻子因病去世,留給男主的就是一條可愛的小狗,一天男主在加油的時候,被一個小混混看上了男主的野馬跑車,詢問男主多少錢能夠賣給他,男主不賣,於是尾隨男主深夜將男主打暈,偷走了車,還把小狗殺了,這個小混混是黑幫老大的兒子。

整個幫派因為男主才有現在的成就,然而,,,,,,,,


主要講外星人的,特效以及劇情都非常緊湊,目前第四部正在上映,大家可以去電影院看看,強大的肌肉型怪獸,侵略地球開始運輸裝備,影片在2018年9月14在北美上映,目前國內正在熱映,辰時影院公眾號可以看。

陸地空谷 又名:嫌疑犯

Hollow in the Land(2016)

導演:Scooter Corkle

編劇:Scooter Corkle

主演:迪安娜·阿格隆/蕾切爾·勒費夫爾/肖恩·阿什莫/Jared Abrahamson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加拿大 Canada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7-12-08(美國)

片長:92分鍾

加拿大懸疑驚悚片。

劇情簡介 Alison因父親的謀殺案而陷入小鎮風言風語的漩渦,更糟糕的是她的弟弟一年後也陷入相同境地而被警方通緝,為了洗脫弟弟的罪名,Alison獨身踏上追疑道路。隨著案情浮出水面,小鎮深埋的秘密是會被Alison解開,還是會隨Alison一同埋葬…






推薦的這幾部是個人覺得比較好看的電影,都很比較刺激的,挑戰心理。


愛德華是一個機器人,他擁有人的心智,卻有一雙剪刀手,孤獨地生活在古堡里,闖入古堡的化妝品推銷員佩格把他帶回家,讓他走進了人類的世界。單純的愛德華愛上了佩格的女兒金,金也慢慢的被愛德華的善良所吸引。但是,一連串的意外事情讓周圍的人鄰居對愛德華的態度從喜歡變成無法接受,愛德華痛苦地發現,他總是好心辦壞事,連自己的愛人都不能擁抱,或許,他註定就不屬於這個世界。


改編自50年代連續殺人魔Ed Gein的真實事跡。該片講述了瑪莉蓮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殺死,之後瑪莉蓮的姐姐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調查,在逐步偵查下終於揭露狂人殺人真相的故事。影片中各種玄妙的鏡頭剪切及驚悚的背景配樂,烘托出詭異的氣氛。

5. 有一部科幻電影,歐美的,裡面有一輛福特野馬會說話,自動駕駛,而且還能自己變換顏色,有哪位大俠知道...

你好!
G型神探
一個警官偵探在一次意外後被一個女科學家改造成了機器人,擁有一輛會說話,同樣擁有很多功能的專用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6. 什麼是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
概況

「百慕大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12月5日美國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當時預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三角形,於是人們後來把美國東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後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聖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個三角地區,稱為百慕大三角區或「魔鬼三角」。在這個地區,已有數以百計的船隻和飛機失事,數以千計的人在此喪生。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是發生在1949年以來的30年間,曾發生失蹤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喪生或失蹤。這些奇怪神秘的失蹤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馬尾藻海」地區,為北緯20°-40°、西經35°-75°之間的寬廣水域。這兒是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晝夜120-190千米,且多漩渦、台風和龍卷風。不僅如此,這兒海深達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溝,深7000米以上,最深達9218米。

成因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一類認為,這些失蹤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則認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在魔鬼三角」。最近,英國地質學家,利茲大學的克雷奈爾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兇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面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里的船隻,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盪然無存。與此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奇特的失蹤現象彼此間並無聯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在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這層神秘的面紗是否已經揭開,沿待後人的研究驗證。

案例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以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45年12月的一天,美國第十九飛行隊的隊長泰勒上尉帶領人14名飛行員,駕駛著5架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從佛羅里達州的勞德代爾堡機場起飛,進行飛行訓練。泰勒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有著在空中飛行2599小時的飛行記錄,他的飛行技術對完成這樣的訓練任務應該是根本不成問題的。但當飛行的機群越過巴哈馬群島上空時,基地突然收到了泰勒上尉的呼叫:「我的羅盤失靈了!」,「我在不連接的陸地上空!」以後兩個小時,無線電通信系統斷斷續續,但是還能顯示出他們大致是向北和向東飛。下午4點,指揮部收到泰勒上尉的呼叫:「我弄不清自身位置,我不知在什麼地方。」接著電波訊號越來越微弱,直至一片沉寂。指揮部感到這事不大對頭,立即派一架水上飛機起飛搜索。半小時後,一艘油輪上的人看見一團火焰,那架水上飛機墜落了。

在短短的6個小時,6架飛機,15位飛行員一下子都不見了。他們消失得莫名其妙。這件事使美國當局受到極大的震動,軍方決心查個水落石出。次日,在廣達600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出動了300架飛機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21艘艦艇,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搜索。搜索范圍從百慕大到墨西哥灣的每一處海面,時間達5天之久,可仍沒能找到那六架飛機的蹤影。

多年來,人們對這次事件眾說紛紜,百慕三海域也就隨著這次事件的披露而出了名。然而,該地區無法解釋的船隻或飛機失蹤事件,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

早在1840年,一艘名叫「洛查理」的法國貨船航行到百慕大海面時,人們就發現船上食物新鮮如初,貨物整齊無損,而船員卻全部神秘地失蹤了。

1872年,在亞速爾群島以西的海面上,又有人發現叫「瑪麗亞·米列斯特」的雙桅船在海上漂流,船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食物,甚至半杯咖啡還沒喝完,而船內空無一人。

1935年,義大利藉貨輪「萊克斯」號的水手們眼看著美國蕎帆船「拉達荷馬」號一點點的被海浪淹沒。但5天後,他們又親眼看到這艘帆船居然又漂浮在海面上。水手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即使是他們連同被救起的「拉達荷馬」號船員一起跳到這艘船上,他們還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白日夢。

另一個突出事例是裝載著錳礦的美國海軍輔助船「獨眼神」號在1918年3月失蹤,這艘巨型貨輪擁有309名水手,並有著當時良好的無線電設備,竟沒有發出任何呼救訊號就無影無蹤。

1951年,巴西一架水上飛機在搜尋他們一艘在這片海域失蹤軍艦時,發現百慕大海域的水面下有一個龐大的黑色物體,正以驚人的速度掠過。

1977年2月,有人駕駛私人水上飛機飛過百慕大海域,發現羅盤指針偏離了幾十度,正在吃飯的人發現盤子里的刀叉都變彎了。飛離這里後,他們還發現錄音機磁帶里錄下了強烈的噪音。

美國海難救助公司的一位船長說,有一次他乘船途經百慕大海域時,船上的羅盤指針突然猛烈擺動,正在運轉的柴油機功率突然消失,濁浪滔天,船的四周都是大霧。他命令輪機手全速前進,終於沖出大霧。但這片海域外的海浪並不大,也沒有霧。他說,從未見過這種怪事。

百慕大三角發生的事件,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和有關方面的注意。人們對此提出了種種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百慕大海底有巨大的磁場,因此會造成羅盤失靈。1943年,一位名叫裘薩的博士曾在美國海軍配合下作了一次實驗,以兩台磁力發生機輸出十幾櫚的磁力。磁力發生機開機後,船體周圍湧起綠色煙霧,船和人都受到了某種刺激,有些人經治療恢復正常,事後裘薩卻自殺而死。因此結果也就不了了之。

有人認為百慕大區域有著類似宇宙黑洞的現象。但「黑洞」是在太空中的一種狀態,在地球上否有黑洞,還有待於證明。有人認為百慕大海域海底有一股與海面潮流發生沖突時,就會造成海上事故,但這股海底的潛流又是怎樣形成的此也沒有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

此外,還有次聲破壞論、空氣湍流論等種種說法,但這些解釋也都是一種假說,既缺乏足夠的依據,也未能為人們普遍接受。

科學探索

1979年,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織的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發現一個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據美國邁阿密博物館名譽館長查爾斯·柏里茲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個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巨大。塔身上有兩個黑洞,海水高速從洞中穿過。

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使百慕大三角謎變得更為神秘莫測,它到底是人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它與百慕大海域連續發生的海難和空難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有待於人們的進一步探討。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

並不存在的「百慕大魔鬼三角」

·方舟子·

百慕大群島是大西洋上著名的旅遊勝地,然而卻跟一個恐怖的名字聯系在了一起。在地理學上,並不存在「百慕大三角」這樣的劃分,但是神秘現象的鼓吹者將百慕大群島、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這三個地方硬是劃了三條連線,組成一個三角形,然後聲稱在這一海域曾多次發生過莫名其妙的航船、飛機失蹤,稱之為「魔鬼三角」。有的甚至聲稱這種「魔鬼三角」在地球上還有多個,較著名的還有一個日本「魔鬼海」。這種說法經過無數文章、書籍的渲染,越傳越神,不僅家喻戶曉,甚至連某些專業人士也信以為真,比如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辦的中國海洋信息網也將「百慕大三角」當成「海洋奇觀」、「海洋之迷」,收錄了幾篇有關文章。國內海洋方面的主要科普雜志《海洋世界》在80年代初首次向國人介紹了「百慕大魔鬼三角」,以

後又多次提起這個話題,直到2000年,上面至少還有兩篇介紹文章,一篇是趙俊濤《百慕大:死亡三角》(2000年第2期),一篇是洋洋《海洋中的神秘地帶》(2000年第4期),聲稱:「幾十年來,有許多船隻、飛機在這里神秘失蹤,而且從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在這片海域內,無人駕駛的鬼船飄來忽去,奇光異霧時隱時現……百慕大三角被人們稱為『死亡三角』、『魔鬼三角』、『魔海』……」(趙俊濤《百慕大:死亡三角》)一個風景優美的人間天堂在這些作者筆下成了人間地獄,實在駭人聽聞。

五花八門的理論、假說被提出來試圖解釋這個神秘現象,簡直成了一門學問。比如上面的這篇文章,就提到了「外星人綁架」、「大西國發射激光」、「黑洞理論」、「海上次聲波振動理論」、「高壓油氣說」、「平行宇宙」、「第二重力」、「四維空間」、「時空收縮論」等等。最流行的說法認為百慕大三角海底有個外星人基地,那些失蹤的飛機和船隻被外星人掠走了,失蹤者被外星人帶去當實驗品,科幻電影《第三類親密接觸》就有幾十年後那些失蹤的飛行員被外星人放回的鏡頭,而且還跟失蹤前一樣年輕。還有一種很迷人的科幻說法,說是這些飛機和船隻進入了「時間旋渦」或第四維空間,去了另一個世界。也有人試圖根據現有的科學知識,給出合理的解釋,比如海嘯、地震、龍卷風、重力異常、磁異常(美國海軍在普查繪制海圖時測量過這個海域,並未發現任何異常)。其中有一個「磁偏角異常」的說法,看上去似乎很合理,甚至連一些懷疑論者也接受。眾所周知,地球的磁極和地理極往往是不相吻合的,導致羅盤所指的北極與實際的北極有一定的偏差,不同地點的磁偏角一般均不同,這種磁偏角現象早在宋朝就已被中國人發現,是航海的一個基本常識。

有人聲稱,百慕大三角這個地方與眾不同,磁北極和北極卻是在同一直線上,即磁偏角為零,如果海員、飛行員在百慕大三角繼續保持校正磁偏角的習慣,就會迷失方向。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磁偏角現象是每個海員、飛行員都時刻牢記著的,如果他們一時忘了,在別的地方會偏離航向,在磁偏角為零的地方卻偏偏不會。即使有海員、飛行員發神經突然在不需校正羅盤的地方去校正羅盤,也只能解釋為什麼飛機、船隻偏離了航線,卻無法解釋它們為什麼會消失。地磁上有很多地方磁偏角為零,將這些地方連接起來,成了一條假想的「零磁偏線」,這條線從美國五大湖區,經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古巴一直延伸到南美。百慕大三角實際上並不都在零磁偏線上,只有在靠近佛羅里達的地方磁偏角才接近零,往東則磁偏角逐漸增加,在百慕大群島處達到15度。

神秘現象的鼓吹者都承認,並沒有一個合理的理論、假說能夠解釋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失蹤現象。問題是,如果這個神秘失蹤現象本來就不存在,又何必挖空心思去解釋呢?但是這些「研究者」卻沒有一個想到要去調查調查是否真有那麼多船隻、飛機在百慕大三角失蹤了。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員拉里·庫舍(Larry Kusche)決定為他們代勞,挨個挨個地調查神秘現象鼓吹者所具體提到的全部五十多(因為有的相關事故很難說該算在一起還是分開,所以不用確定數字)起事例的真相,查閱美國空軍、海軍、海岸警備隊、倫敦勞埃德(LLoyd's)保險公司的有關調查報告,事故發生時報紙的報道,以及向有關人員寫信查詢,在1975年出版了《百慕大三角神秘--已解》(The Bermuda Triangle Mystery -- Solved)一書,詳細地介紹了他對每一起事例的調查結果。該書被美國海岸警備隊、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和許多權威機構認為是對百

慕大三角現象的定論。在這本書中,庫捨得出了十條結論:

一、在找到了足夠的資料以後,大多數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釋,並不神秘。比如,有的是因為遇到了颶風,有的是船體結構本身有缺陷又遇到壞天氣,這些在事後的調查報告中都有結論。

二、在一些傳說的「事故」中,關鍵的細節,甚至整個事故,都是虛構的。

三、一些明顯發生在別處的事故也被算進了百慕大三角之中,最臭名昭著的是1902年發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難和1951年發生在愛爾蘭的一起空難,都被當成了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如果我們根據鼓吹者所提到的百慕大三角事故劃定百慕大三角,它將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大西洋的無比廣闊的海域。船隻、飛機失蹤是全球各地到處發生的,比如,自1850年以來,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和北歐之間,有近兩百艘、架船隻、飛機失蹤或被遺棄。事實上百慕大三角的失蹤現象並不突出。

四、有一些失蹤的船隻的航線經過了百慕大三角,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否是在那裡失蹤的。

五、在許多事例中,船隻或飛機的失蹤地幾乎完全未知,搜尋者不得不被要求尋找廣闊的海域。

六、許多事故在發生的時候,當時的人並不認為有神秘之處,但在許多年後,神秘現象的鼓吹者在尋找證據時,卻開始把它們也算入了神秘事故。這時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發生在多年前的事故的詳情,一般是很困難的。

七、與傳說的相反,在許多事故發生的時候,天氣都非常惡劣。在幾起事故中,颶風應承擔責任。

八、許多事故發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員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現場,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時間破壞現場,難以找到殘骸。

九、許多作者在介紹事故時,並未做原始的調查,而只是引用別的作者的文章,因此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

十、在介紹某些事故時,鼓吹者隱瞞了那些能對失蹤有明顯的解釋的重要細節。

庫舍在書中(第二版)並沒有具體統計有多少起事故是可以確定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我根據他對每一起事故的具體描述算了一下,在這五十多起事故中,只有二十起左右可以確定是發生在百慕大三角或其鄰近海域。考慮到那是一個船隻、飛機出入極其頻繁的地區,在一百多年中只發生了這些事故,並不算多。此外,與傳說的相反,有的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找到了殘骸,甚至還有倖存者。

這些結論也同樣適用於其他的「魔鬼三角」,比如日本的「魔鬼海」,庫舍發現實際上是美國人捏造出來的。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如果百慕大三角真的頻繁發生神秘的海難、空難,最該重視的是海洋保險公司,應對經過百慕大三角的船隻收取額外的保險費。但是保險公司並不認為百慕大三角是個特別危險的海域。1975年,在答復《命運》(Fate)雜志的詢問時,壟斷英國海洋保險的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聲明:「根據勞埃德記錄,自1955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有428艘船隻被報失蹤,而你們也許有興趣知道,我們的情報部門未能發現任何證據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其他地方有更多失蹤案的說法。美國海岸警備隊有關大西洋事故的計算機記錄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結果也支持這個結論。」

如此看來,所謂「百慕大魔鬼三角」神秘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神秘的倒成了,這個神秘現象是如何被炮製出來、流傳開去的?這必須從美國航空史上一起著名的空難事故--美國海軍第19飛行中隊失蹤說起。

第19飛行中隊由5架「報復者」(Avenger)魚雷轟炸機和14名飛行員(包括5名駕駛員,其他為無線電員和槍炮手)組成。其中四駕飛機由學生飛行員駕駛,第五架飛機的駕駛員是負責訓練這些學生的中隊長查爾斯·泰勒(CharlesTaylor)上尉。在1945年12月5日下午2點,這五架飛機從佛羅里達的勞德代爾堡(Ft. Lauderdale)海軍航空基地起飛進行飛行訓練,既定航線是從佛羅里達半島向東飛越大西洋抵達巴哈馬群島上空,然後折回勞德代爾堡,全程約300英里,飛機上攜帶的汽油足夠飛行6個小時。在下午4點,基地接到了泰勒發來的遇到麻煩的信號。這時飛機已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上空,但是並未按原定的向南、向西折回,而是繼續向北、向東飛行,離開大陸原來越遠,向大西洋深海飛去。基地收到的最後一次通訊是7點過後不久,那時飛機還有一小時的燃料,但很顯然仍然繼續向大西洋深處飛去,直到汽油耗完沉落海底。飛行員可

能試圖在海面迫降,但在黑暗之中失敗而遇難。援救人員未能發現飛機的殘骸和屍體,顯然它們都已沉入了大海深處。「復仇者」綽號「鐵鳥」,空機重達14000磅,一旦掉到海面上就很快沉落海底。但是這次悲劇並沒有結束,在當天晚上7點27分,兩架「水手」海上飛機(Martin Mariner)起飛前去救援,其中的一架在升空23分鍾後發生爆炸,機上13名乘員全部遇難。「水手」海上飛機有容易漏油的毛病,綽號「飛行油箱」,如果有乘員吸煙或因別的原因出現火花,就可能發生爆炸而出事。「甘斯·米爾斯」號(SS Gaines Mills)的海員目睹了這架飛機的爆炸經過,並發現了掉到海面上的殘骸。

隨後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包括庫舍)的調查結果,都認為泰勒上尉必須為第19飛行中隊的失蹤承擔主要責任。泰勒並不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而以馬虎著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曾經兩次因為在海上迷航而不得不棄機跳傘而獲救(泰勒還被迫在海上第三次棄機跳傘,不過那一次不是他的責任)。在這次飛行訓練時,泰勒既忘了帶手錶又忘了帶基本的導航儀器。在飛行中,他報告他的飛機上的羅盤失靈,但是相信自己能夠根據目測繼續帶領飛行,聲稱無需幫助。在4點45分時,基地發現泰勒顯然已迷失了方向,要求他把指揮權交給跟隨的飛機,但是泰勒顯然沒有這么做。從通話記錄可知,泰勒一直在率領飛行中隊向錯誤的方向航行,遲至6點時,泰勒還在命令飛行中隊向東飛行,而至少有兩名學生飛行員認為應該向西飛行,但是由於軍中的紀律,他們不得不跟隨泰勒飛向深淵。基地反復地要求泰勒改用更可靠的緊急頻道通訊,而泰勒也拒絕這樣做。因此這次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人為錯誤導致,其次天氣也不佳。盡管在第19飛行中隊剛起飛時,天氣情況良好,但很快就變得惡劣。救援飛機報告遇到強烈的氣流和危險的飛行條件,當時在該海域的船隻報告風暴和巨浪。一位迷航而又剛愎自用的中隊長帶著沒有經驗的學生飛行員在惡劣的天氣中夜裡飛行,遇難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並沒有任何神秘之處。

但是泰勒的親屬對這個調查結果不滿。他們向美國海軍高層上訴。在40年代末,美國海軍最高當局滿足了泰勒親屬的要求,把事故原因歸咎於壞天氣和「未知因素」。「未知因素」激發了人們的想像能力。第19飛行中隊的失事成了「百慕大魔鬼三角」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神秘故事,在傳播中又被有意無意地添油加醋,於是惡劣的氣候被說成「當時天氣很好」(見趙俊濤《百慕大:死亡三角》,下同),一次對學生飛行員的訓練飛行被說成「參加訓練的14名飛行員也都是有經驗的老手」,泰勒拒絕使用緊急通訊頻道被說成「無線電聯絡受到干擾」,那架升空後不久就爆炸的「水手」救援飛機被說成「與基地保持一段聯系後也失蹤了」,好像也很神秘,而實際上那隻是當天出動的眾多救援飛機中的一架而已。

對「百慕大三角」的渲染可以追溯到1950年9月16日,合眾社在那一天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在佛羅里達海岸和百慕大之間,船隻和飛機神秘失蹤」,該文的作者瓊斯(E.V.W. Jones)可視為「百慕大魔鬼三角」之父。兩年以後,《命運》雜志發表了一篇署名喬治·桑德(George X. Sand)的文章,總結了在百慕大一帶發生的「奇怪的海上失蹤案」。隨後又有幾本描述百慕大一帶的神秘現象的書籍出現,比如傑薩普(M.K. Jessup)著的《不明飛行物案件》(The Case for the UFO),奇霍(Donald Keyhoe)著的《飛碟陰謀》(TheFlying Saucer),都宣揚這些百慕大失蹤案是由於外星人綁架。1964年2月,

在一本名為《商船隊》(Argosy)的小說刊物上,嘎迪斯(Vincent Gaddis)發表了《致命的百慕大三角》(The Deadly Bermuda Triangle)一文,首次提出「百慕大三角」一詞。1969年,斯賓塞(John Wallace Spencer)出版《失蹤地帶》(Limbo of the Lost)一書,專門研究「百慕大三角」,影響不小。兩年後,一部名為《魔鬼三角》(The Devil's Triangle)的長篇紀錄片發行。1974年貝里斯(Charles Berlitz)出版《百慕大三角》(The Bermuda Triangle)一書,成為暢銷書,賣出了五百萬冊。在這些文章、書籍、電影的鼓吹下,「百慕大魔鬼三角」成了在西方家喻戶曉的神秘地帶。庫舍的《百慕大三角神秘--已解》一書,主要就是為了反駁貝里斯的暢銷書而寫。在該書出版後,貝里斯又四處散布謠言,聲稱在百慕大三角的海底發現了一座大金字塔,至少高420英尺,底座邊長540英尺,並認為這座金字塔可以揭示神秘失蹤的奧秘。1978年3月,庫舍向貝里斯提出挑戰,要求貝里斯提供發現海底金字塔的證據。庫舍與麻省理工學院、美國海軍等機構的海洋學家聯系,都無人知道有海底金字塔這一發現。他要求與貝里斯打賭,各向一家銀行存入一萬美金,如果在1978年9月1日之前,貝里斯能夠出示海底金字塔存在的證據並被美國考古研究院、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全國地理學會等權威機構證實,將贏得賭金,更重要的是,庫舍將承認貝里斯是

正確的。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周,1978年4月24日,貝里斯通知這家銀行的副行長,他不願接受庫舍的挑戰,等於承認了自己是在毫無證據地信口開河。這出以訛傳訛的鬧劇至此在美國告一段落,緊接著卻在中國開演,至今未息。

7. 請推薦西部片(200高分) 經典不經典的都要。 請推薦吧。誰最多,給誰分

【歐美一百部經典電影
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科波拉黑幫經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穩IMDB頭把交椅應屬眾望所歸。雖然評論界一致對《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數影迷似乎還是對《教父》情有獨鍾,這可能與馬龍•白蘭度極具個人魅力的表演有關,直到今天他那種含糊沙啞的聲音與神秘莫測的表情都依然叫人著迷。
2、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 8.9 這部被稱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國影迷間也有極好的口碑,可見電影超越國界的神奇之處。
3、《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年 8.8 斯皮爾伯格在《大白鯊》、《奪寶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與奧斯卡失之交臂後,終於在辛德勒和無數猶太難民的幫助下捧得金像。
4、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年 8.8 無需多言的電影里程碑,神童奧遜•威爾斯可一不可再的驚世之作。
5、《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年 8.7 永遠的《北非諜影》,永遠的英格麗•褒曼
6、 《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年 8.7 教父續集》中科里昂尼家族興起的歷史與麥克血腥的奮斗形成了完美的對仗,這種平行蒙太奇的運用深得評論界的賞識,此片的成功也鞏固了艾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兩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 8.7 這可能不是大師黑澤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確實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對世界電影的影響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東方武俠故事。
8、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8.7 對每個出生於50到70年代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幾乎都喜歡被人被稱作"Star Wars Generation"(《星球大戰》的一代),星戰系列應該是擁有影迷人數最多的系列電影了,還記得99年推出《星戰前傳》時掀起的狂潮么?
9、 《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 8.6 這部電影能入選到TOP10有點叫人驚訝,美國特有的中產階級影片。
10、 《飛躍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 8.6 米洛斯•福爾曼和傑克•尼克爾森兩人共同的顛峰,一堂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11、《奇愛博士》 1964年 8.6 庫布里克諷刺冷戰的黑色幽默經典,"未來三部曲"的首部,對一個沒有那段歷史經歷的中國觀眾而言,此片未必會得到這樣的高分。
12、 《卧虎藏龍》Wo hu zang long 2000年 8.6 李安真的拍了部了不起的電影。
13、 《後窗》Rear Window 1954年 8.6 希區柯克的經典,詹姆斯•斯圖爾特和格蕾絲•凱莉的搭配就如同現今布拉德•彼特和朱麗婭•羅伯茨合作一樣搶眼。
14、 《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年 8.6 在英國《完全電影》(Total Film)雜志評選的最偉大的50個銀幕英雄(又是個TOP一族)中,哈里森•福特飾演的印第安納•瓊斯雄居榜首,斯皮爾伯格還是拍這樣的東西比較劃算。
15、 《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 1995年 8.5 到最後才叫觀眾恍然大悟的影片總是那麼迷人,更有意思的是它還隱藏著兩位日後的奧斯卡影帝凱文•斯派西與貝尼裘•狄托洛
16、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年 8.5 觀眾至今還為兇手的屠刀而恐懼,這可能就是希區柯克最大的魅力。
17、 《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8.5 Star Wars
fans的第二《聖經》。
18、 《低級小說》Pulp Fiction 1994年 8.5 可能是我自己看次數最多的影片,兩年裡看了12遍,塔倫蒂諾的鬼才短暫卻叫人刻骨銘心。
19、 《記憶碎片》Memento 2000年 8.5 今年熱門的懸念片,現在還在排行榜上停留。
20、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年 8.5 又一部希區柯克影片,加里•格蘭特被小飛機追殺逃入玉米地的的鏡頭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在南斯拉夫浪子庫斯圖里卡、搞笑白頭翁拉塞爾•尼爾森等人的不同影片中
都得到了致敬性的再現
21、 《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年 8.5 當"野牛比爾"從黑暗中走來,你聽到的是羔羊的哭泣,還是自己的心跳?
22、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 8.4 弗蘭克•卡普拉導演,詹姆
斯•史都華主演,曾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5項提名,但在另一部出色影片《黃金時代》面前敗下陣來。入選美國電影協會評出的世紀百部佳片。
23、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年 8.4 馬丁•斯科西斯的義大利黑幫紀實文學,片中最搶眼的演員是小個子喬•佩西,本片絕對可與科波拉《教父》系列相媲美
24、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年 8.4 斯皮爾伯格動用巨資拍攝的二戰影片,在奧斯卡角逐中竟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莎瓮情史》。
25、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年 8.4 那是一個阿拉伯的故事,那是一個大衛•里恩的時代......
26、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1957年 8.4 由亨利•方達領銜主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整個故事發生在一間屋子之中,12個性格各異的人演出了一場智慧、理智與偏見之間的斗爭。其中不乏精彩的台詞和精妙的構思。
27、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 1957年 8.4
庫布里克早期經典,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28、 《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2年 8.3
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經典影片,他扮演一名南方小鎮律師,為黑人強 奸犯辯護,精彩的演技為他贏得當年奧斯卡影帝頭銜。
29、 《可詛咒的人》M 1931年 8.3
德國電影大師弗立茨•朗格三十年代的經典,有聲電影的第一個美學參照,西方電影俱樂部的保留片目,電影史學研究的必修課。
30、 《眩暈》Vertigo 1958年 8.3
如果失去希區柯克,電影將會怎樣......
31、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年 8.3
斯科西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德尼羅刻畫的司機特拉維斯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個典型人物,童星朱迪•福斯特在片中嶄露頭角。
32、 《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 1949年 8.3
著名的英國黑色電影,對斯科西斯等新好萊塢導演有較大影響。
33、 《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 1997年 8.3
出色的好萊塢影片,黑色的風格把觀眾來到五十年代的洛杉磯,一把出色的男影星加上金發花瓶貝辛格。
34、 《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年 8.3
義大利人羅伯特•貝尼尼揚名天下的灰色喜劇,使湯姆•漢克斯三奪金像影帝的夢想再次受挫。
35、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年 8.3
導演比利•懷爾德是五十年代好萊塢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二十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並六次獲獎。這位來自歐洲的猶太人曾任美國陸軍心理戰爭的電影部部長,他始終認為電影就是娛樂,並持此信念從事電影工作長達歷數十年。
36、 《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 1999年 8.3
榜單中出現的第一部卡通片,可能是先入為主的緣由,我倒覺得《玩具總動員1》更精彩些。
37、 《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 1941年 8.3
早期黑色影片的基石。
38、 《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1999年 8.3
本片至少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第一個是年輕的印度裔導演奈特•莎馬蘭,第二個是正愁轉型不利的動作明星布魯斯•威利斯,第三個就是現在大紅大紫的童星奧斯蒙特。
39、 《搏擊會》Fight Club 1999年 8.3
將無政府主義、暴力傾向融和進一部布滿懸念、條理分明的情節劇,大衛•芬奇再次以事實證明了自己是九十年代最出色的好萊塢導演之一,愛德華•諾頓的上乘表現絕對壓倒了帥哥布拉德•彼特。
40、 《駭客帝國》The Matrix 1999年 8.3
沃卓斯基兄弟的奇思妙想加上袁和平的武術執導讓全球影迷在99年得到了最強的視覺沖擊,基努•里維斯躲避子彈的鏡頭已成經典。
41、 《潛艇風暴》Das Boot 1981年 8.3
著名的德國戰爭影片,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雖與德國新電影同代,卻始終專注於商業影片,後去好萊塢發展,執導的作品有《空軍一號》、《完美風暴》等。
42、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8.3
美國舞台劇風格的影片,以叫"嘵舌"式的對話著稱,由好萊塢著名演技女星蓓蒂•戴維斯領銜主演,導演曼基維茨最著名的作品應該是《埃及艷後》。
43、 《憤怒的公牛》Ragging Bull 1980年 8.3
第三部位列榜單50大的斯科西斯影片,足以看出這位電影社會學家在影迷中的叫好程度。扮演拳王拉莫塔的德尼羅不但為學拳擊而傷痕累累,還為貼近形象迅速增肥五十多磅,他的敬業精神至今成為眾多演員的楷模。
44、 《善、惡、丑》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 8.3
一生只有不到10部作品的義大利導演塞爾喬•萊翁內卻是義大利西部片的開山鼻祖,他以黑澤明武士影片、美國西部片為基礎開創出獨特的義大利西部片風格。這位低產導演對義大利電影以及美國獨立電影都產生過不小影響,中國影迷所熟悉的《美國往事》便是他的收山之作。
45、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年 8.3
可能是很多影迷對"歌舞片"的第一印象,金•凱利在雨中漫舞的鏡頭不知會喚起多少人浪漫的回憶,但這段經典的歌舞移植到庫布里克的《發條橘子》中卻變成了恐怖與戲謔。
46、 《唐人街》Chinatown 1974年 8.3
傳奇導演波蘭斯基最著名的影片之一,傑克•尼科爾森主演。
47、 《超級無敵掌門狗之剃刀邊緣》Wallace & Gromit: The Wrong Trousers 1993年 8.2
《小雞快跑》導演早期作品,也是黏土動畫。
48、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年 8.2
好象只看過動畫片,此片去年出過DVD,可對這類的好萊塢老電影實在沒有耐心去看。
49、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年 8.2
這部為科波拉贏得贊譽和金棕櫚的影片也因惡劣的票房讓他被上了十年才清償的高額債務,裡面戲份極少的白蘭度依然人們關注的焦點。
50、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8.2
比利•懷爾德導演、瑪麗蓮•夢露、托尼•柯蒂斯和傑克•萊蒙三人聯袂主演的喜劇,當選美國電影協會評出的世紀最佳喜劇第一名。
51、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年 8.2
大衛•里恩拍攝的戰俘題材影片,影片的背景與大島渚的《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有相似之處。
52、 《毒品網路》Traffic 2000年 8.2
剛剛問鼎奧斯卡最佳導演斯蒂文•索德伯格的第十部作品,看來這個十年前以《性,謊言,錄象帶》揚名戛納的獨立製片旗手已經完全過度為好萊塢的主流。
53、 《格林奇偷走聖誕節》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電視版) 1966年 8.2
動畫片,這就是金•凱瑞新片《格林奇》的原作。
54、 《羅生門》Rashomon 1950年 8.2
遙想半個世紀前身材高大的"黑澤天皇"在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起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情景,大有"亞洲電影站起來了!"的意味。遺憾的是,黑澤明未能親眼目睹亞洲電影"零的突破"——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羅生門》獲金獅獎的消息他是從報紙上知道的,獎杯也是從義大利郵寄到日本的。
5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年 8.2
又一部比利•懷爾德的影片,看來美國有一大批懷舊的觀眾。
56、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8.2
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的第二部,這部科幻影片經典,今天依然魅力無窮。
57、 《邪惡的接觸》Touch Of Evil 1958年 8.2
奧遜•威爾斯晚年作品。
58、 《將軍號》The General 1927年 8.2
好象只看過動畫片,此片去年出過DVD,可對這類的好萊塢老電影實在沒有耐心去看。
59、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年 8.2
導演卡梅倫•克勞根據自己經歷改編的影片,喚起人們有關七十年代搖滾與青春的回憶,當然對中國龐大的打口一族來說,看這部影片也很有滋味。
60、 《美國X歷史》American History X 1998年 8.2
影片最大的亮點當然是愛德華•諾頓,那些打算終身移民的同胞應該看看美國種族歧視的側面。
61、 《滿州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年 8.2
比較有名的政治驚悚片,講的是朝鮮戰爭中被洗腦的美軍士兵回國後按蘇聯指使准備暗殺要員的故事。
62、 《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年 8.2
導演兼編劇約翰•赫斯頓製作了多部此類型的影片,不過這部描寫發生在墨西哥內貪婪、恐懼和謀殺的電影,無疑是當中最成功的,男主角亨佛萊•鮑嘉的精湛演出也是重要因素。
63、 《亂》Ran 1985年 8.1
黑澤明晚年力作,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影片過於追求宏大場面和畫面精美,為了拍得真實可信,黑澤明下令燒毀了高額搭建的三座實景城堡。
64、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8.1
庫布里克"未來三部曲"的壓軸戲,對人暴力天性的揭露淋漓盡致。因暴力、色情場面過多以及發生類似案件,《發條橘子》在公映後不久即被禁放,直到庫布里克去世後不久影片才重見天日,在劇場中與歐洲觀眾見面。
65、 《巨蟒與聖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1975年 8.1
《12隻猴子》導演泰瑞•吉連姆早期推出的喜劇片,講述亞瑟王和手下的圓桌武士們在尋找聖杯途中遇到的種種趣事。
66、 《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年 8.1
近年比較有意思的一部美國影片。
67、 《城市之光》City Light 1931年 8.1
卓別林代表作之一。
68、 《疾走羅拉》Lola rennt 1998年 8.1
紅發,尖叫,奔跑,可能這就是大家都在談論的後現代主義。
69、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年 8.1
好萊塢早期政治影片。
70、 《異形》Alien 1979年 8.1
一段噩夢的開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鬥士》)成名作品
71、 《落水狗》Reservoir Dogs 1992年 8.1
塔倫蒂諾的處女作,黑色、暴力、血腥,一個男性關系寓言,一部出類拔萃的獨立影片,彷彿塔倫蒂諾的才華都已在最初的兩部作品中用盡。
72、 《勇敢的心》Braveheart 1995年 8.1
隨著梅爾•吉布森大呼一聲"Freedom",他不但征服了奧斯卡的評委,也征服了十之八九的影迷。
73、 《冰血暴》Fargo 1996年 8.1
科恩兄弟代表作,導演喬爾的老婆麥克多蒙德在片中有上佳表現,土得掉渣的方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74、 《夢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年 8.1
好萊塢新銳達倫•阿羅諾夫斯基2000年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π》。
75、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1936年 8.1
這可是部上過初中政治課本的影片!
76、 《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9年 8.1
塞爾喬•萊翁內六十年代作品。
77、 《綠色奇跡》The Green Mile 1999年 8.1
《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99年推出的新作,由湯姆•漢克斯主演,但顯然未能超越前作。
78、 《莫扎特傳》Amadeus 1984年 8.1
米洛斯•福爾曼可能是美國最成功的移民導演,他的作品有一種明顯的向社會挑戰的意識,但也只能在好萊塢容許的范圍之內。
79、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年 8.1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特有的人文主義精神和出色的美工特技使《銀翼殺手》成為一部不易被人忘記的科幻影片。
80、 《偷自行車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年 8.1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名詞。
81、 《騙中騙》The Sting 1973年 8.1
保羅•紐曼與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一部騙術影片,幾年前在國內的電視台放映。
82、 《大白鯊》Jaws 1975年 8.1
大衛•芬奇這樣形容這部電影:自從我看完《大白鯊》,就再也不敢到海里游泳了,盡管我知道那隻是一部電影。
83、 《鴨湯》Duck Soup 1933年 8.1
由著名的喜劇之家馬克斯兄弟聯袂主演。
84、 《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年 8.1
馬龍•白蘭度塑造的又一段經典。
85、 《殺手萊昂》Léon 1994年 8.1
呂克•貝松奠定國際聲譽之作。這好象是名單中第一位法國導演的作品,片子還是在美國拍的,看來美國觀眾確實只關心國產影片。
86、 《七宗罪》Se7en 1995年 8.1
大衛•芬奇初露崢嶸,幾乎是部人見人愛的電影。
87、 《那一個晚上》Festen 1998年 8.0
原名《慶典》,Dogme95一號作品,極至的影象方式給人震撼,敘事的緊湊拉住了那些對手持鏡頭不適應的觀眾,Dogme95正式作品中影響最廣的一部。
88、 《木蘭》Magnolia 1999年 8.0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繼《不羈夜》之後再次嘗試的多瓣式結構的佳作,2000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89、 《安妮•霍爾》Annie Hall 1977年 8.0
伍迪•艾倫半自傳色彩的代表作,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那些喋喋不休的對話,如果GRE考聽力的話,肯定是這個樣子。
90、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995年 8.0
英國BBC電視台拍攝的熱門電視短劇,英國演員科林•費爾斯因扮演男主人公達西而擁有大批的影迷。
91、 《斯特萊特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9年 8.0
美國前衛導演大衛•林奇回歸樸素的作品。
92、 《內幕新聞》The Insider 1999年 8.0
拉塞爾•克勞在此片的表現明顯優於他獲獎的《角鬥士》。
93、 《用心棒》Yojimbo 又名保鏢 1961年 8.0
黑澤明作品。
94、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 1963年 8.0
戰俘逃亡影片中的代表,斯蒂夫•麥克奎因代表作之一。
95、 《角鬥士》Gladiator 2000年 8.0
盡管叫座又得獎,雷德利•斯科特原有的才情還是被好萊塢所吞噬。
96、 《異形II》Aliens 1986年 8.0
詹姆斯•卡梅倫續拍的恐怖科幻片,使女演員西爾古內•薇弗成為動作片中的孤膽女英雄。
97、 《非洲皇後》The Africa Queen 1951年 8.0
亨弗萊•鮑嘉與凱瑟琳•赫本大斗演技的精彩之作。
98、 《幽靈公主》Mononoke Hime 1997年 8.0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品,這部關注人與自然的影片充滿一種溫厚的人文關懷。
99、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年 8.0
希區柯克。
100、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8.0

8. 80-90年關於汽車的科幻電影 無人駕駛 能飛會說話

霹靂游俠2008 是不是這個啊"霹靂車,尖端科技的結晶,是一部人性化的萬能電腦車。出現在我們這個無其不有的世界,刀槍不入,無所不能。""霹靂游俠Michael Knight,充滿正義感,是一個英勇的自由鬥士。他以無比的勇氣,超人的智慧,打擊犯罪,拯救善良無助的受害者。"《霹靂游俠》,英文名稱《Knight Rider》,是1982年至1986年在NBC播出的熱門科幻電視劇。全劇4季共84集,其中有6集為每集1.5小時。故事講述了Michael Knight駕駛著那輛具有高度AI的跑車KITT,在罪犯橫行於法律之上的世界裡支持那些無辜及無助的人。可能你一下子記不起來《霹靂游俠》,但當你看見霹靂車前面來回掃描的掃描器,以及那經典的片頭音樂,保證你一下子就能從記憶找到它。"請別叫我 '汽車' 或是 '幾只輪子' ,我是奈特工業3000號。"--KITT"我喜歡麥克。"--KITT"如果我們失敗了,我想告訴你,我們是好搭檔。"--KITT"我們是手心手背兒。"--KITT當年霹靂車這些幽默的台詞依然深深印在我們腦海里。2008年2月17日,霹靂車KITT就要載著它勇猛無懼的主人Michael Knight重回銀屏了!NBC在最近的媒體見面會上,終於完整地公布了復製版《Knight Rider 霹靂游俠》的拍攝計劃,並確定了播出時間。根據NBC的計劃,《霹靂游俠》將首先以迷你劇/電視電影的形式與觀眾見面,然後再根據收視率情況決定是否發展成為正式劇集。在NBC公布的計劃中,肥皂劇《All My Children》中的當紅小生Justin Bruening成為新一代 "霹靂游俠" Mike Tracer,Deanna Russo ("NCIS,"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則扮演女主角Sarah--"霹靂游俠" Mike Tracer心愛的女孩。聯合主演中還包括扮演FBI女特工Carrie Rivai的Sydney Tamiia Poitier("Veronica Mars", "Joan of Arcadia")。和扮演Sarah父親的Bruce Davison ("Breach," "Close to Home")。"霹靂車" KITT(即Knight Instries Three Thousand的首字母簡稱,中文名叫"奈特工業3000號")是本劇中最為重要的道具。據悉,復製版的《霹靂游俠》中,"霹靂車" 一共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叫 "KITT英雄" ,是主人公的日常用車。這是一輛經過改裝的福特野馬Shelby GT500KR型跑車,最高馬力可以達到540。第二個版本名叫 "KITT攻擊者" ,是 "KITT英雄" 變形後的產物。當 "KITT英雄" 進入戰斗模式並通過 "空氣運動懸掛系統" 和特殊的內部結構變形為 "KITT攻擊者" 之後,就成了一輛速度非凡、火力強大的超級戰車。第三個版本名叫 "KITT遙控車" ,即無人駕駛狀態下的 "KITT英雄" 。為 "霹靂車" 配音的是Will Arnett (NBC's "30 Rock," "Blades of Glory")。福特公司表示,還將為該劇精心製作其他專用交通工具

9. 速度與激情2

片 名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譯 名速度與激情/玩命關頭/狂野時速
導 演
羅布·科恩(Rob Cohen)
編 劇
Ken Li
Gary Scott Thompson
主 演 保羅·沃克 Paul Walker ....Brian O『Conner
范·迪塞爾 Vin Diesel ....Dominic Toretto
喬丹娜·布魯斯特 Jordana Brewster ....Mia Toretto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Michelle Rodriguez ....Letty
湯姆·巴瑞 Thom Barry ....Agent Bilkins
羅伯·科恩 Rob Cohen ....Pizza Hut Delivery Guy (uncredited)
尹成植 Rick Yune ....Johnny Tran
Chad Lindberg ....Jesse
Johnny Strong ....Leon
Matt Schulze ....Vince
Ted Levine ....Sgt. Tanner
Ja Rule ....Edwin
Vyto Ruginis ....Harry
Stanton Rutledge ....Muse
Noel Gugliemi ....Hector (as Noel Guglielmi)
發行公司環球
國家地區美國
類 型驚悚 / 動作 / 犯罪
分 級PG-13
片 長107 min
首映日期2001年6月18日
劇情簡介
周末的洛杉磯街頭,一場亡命飛車大戰又將拉開序幕。許多年輕人帶來了精心改裝的賽車,期望在街頭一戰成名,贏得榮譽和財富:一輪賽車的賭注高達2000美金。這時,新紮師兄布萊恩(保羅·沃克爾)登場了。他的任務是借飛車打入活躍在非法賽車活動中的幫派,充當卧底,為警察局和FBI收集證據,查清究竟是哪個幫派經常搶劫運送貴重電子貨品的卡車。
很快,布萊恩憑借出色的車技贏得了幫派老大多米尼克(范·迪瑟爾)的欣賞和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婭(喬丹娜·布魯斯特)的芳心。但是多米尼克的助手文斯卻不喜歡布萊恩,也不信任他。尤其是在布萊恩和米婭相愛後,文斯更是由嫉妒轉為仇視。更讓布萊恩為難的是,通過與多米尼克的接觸,他和這個幫派老大逐漸建立了友誼,兩人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好朋友。他開始擔心,如果自己真的收集到不利於多米尼克的證據,會毀了兩人的兄弟情誼,何況,還有他傾心相愛的米婭,他怎麼忍心傷害她呢?受到友情和愛情的雙重羈絆,布萊恩陷入了困境……
《速度與激情》 - 精彩看點
曾主演《星際傳奇》的范·迪斯爾和主演《頭骨俱樂部》的保羅·沃克爾,此次聯袂出演動作冒險片《速度與激情》,以一副冷酷英雄的面目出現在洛杉磯街頭,展開了一場亡命飆車大賽。
洛杉磯街頭的年輕人將這種瘋狂飆車當作是建立權威和贏得賭賽的手段,以期一戰成名,贏得榮譽和財富。沃克爾在片中飾演一個警察局的新人,他受命充當卧底,裝扮成一個飆車愛好者,打入飆車組織以查清多宗劫車事件。一開始,他竭力討好這個飆車組織的老大多米尼克,並贏得了好感。可不久,這個飆車隊的其它成員開始懷疑他們之中有奸細,此時沃克爾發現自己已經身陷囹圄了,激動人心的攤牌時候到了。
出演本部電影的酷星還包括出演過《老師不是人》的喬丹娜·布魯斯特出演過《落在香杉樹上的雪花》的里克-雲恩,以及主演《女拳師》的米歇爾·羅德里格茲。《速度與激情》的導演是曾執導過《頭骨俱樂部》的羅布·科恩,製片是曾製作過《危險性游戲》的尼爾·H·莫里茲。本片在向觀眾們展現現代汽車的精美和震撼人心的設計的同時,也奉獻出了迄今為止銀屏上最激動人心、令人嘆為觀止的賽車場面。
《速度與激情》 - 幕後花絮
這部片子先後改過四次片名:RacerX、Redline、StreetWar和現在的《速度與激情》(TheFastandTheFurious)。哪個更好,見仁見智。名作家劉易斯說過,汽車是美國人的詩歌。既然是詩歌,就應該有激情。這部電影針對的是最容易被煽動起激情的觀眾群:十幾二十歲喜歡動作片的年輕人。為此,導演羅伯·柯漢選擇了同樣年齡段的演員來擔綱。
他要求這些演員不是裝模作樣地演,而是要親身體驗這種激情——對極速的恐懼,對恐懼的征服,因征服而來的驕傲,因自信而來的歡樂。所以他不但把保羅·沃克和范·迪索趕進特別的車技學校學習,還製造了一套特別裝置,讓他們在實拍時真的坐在極速飛馳的車里,而不是坐在車里讓工作人員拉著跑。當然,演員的保險費也大大提高了。
柯漢還要觀眾共同體驗這種激情。他要求音效人員用數碼錄音技術錄下電影中每一輛車的每一個部件發出的每一下細微的聲響。這樣,當觀眾坐在有數碼環繞音響設備的影院中觀賞電影時,他會覺得自己彷彿真的坐在一輛由本田賽車改裝的街頭戰車里,眼睛看到同樣的配件、裝置、儀表、操縱桿,耳朵聽到真實的離合器啟動、齒輪轉動、剎車和加速的聲音,跟自己開車的感覺一模一樣。在試映會上,就有觀眾抵受不住這種「激情」的刺激,嚇得心跳過速、頭腦發昏,在觀眾椅上蜷成一團。
當然,柯漢不會忘了再安排幾個激動人心的追車場面:有卡車、輕程高速車,還有摩托車,結尾的一場還用上了火車,而且據說結局出乎意料,值得期待。不過,正象有些詩歌激情大於理智、失之空洞一樣,這種賽車片往往過份注重賽車和車技,忽略情節。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極速60秒》。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柯漢和編劇顯然下了一番功夫,但看著這個《忠奸人》加《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仍然無法讓注重情節的觀眾打消疑慮。環球電影公司倒是很有信心。為了能最大程度地激起票房熱情,環球公司特意推遲了上映日期,從原計劃的2001年3月,改在2001年6月22日暑期檔,希望能吸引更多正在放暑假的年輕人。就在同一天,20世紀福克斯也將推出《怪醫杜立德2》,究竟誰會勝出,是輕松幽默的杜立德?還是激情四溢的飛車黨?
《速度與激情》 - 影片製作
賽車劇情
周末的洛杉磯街頭,許多年輕人駕著精心改裝的賽車參賽,以期望在街頭戰中成名。新紮師兄布萊恩登場了,他的任務不僅是贏得比賽,還要借飛車打入活躍在非法賽車活動中的幫派,充當卧底為警察局和FBI收集證據。布萊恩憑借出色的車技贏得了幫派老大多米尼克的欣賞和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婭的芳心。讓布萊恩為難的是,他和這個幫派老大逐漸建立了友誼,還有他傾心相愛的米婭……
推薦看點
改名:這部片子先後改過四次片名:《無名賽車手》、《安全駕駛》、《街頭戰爭》和現在的《速度與激情》。哪個更好,只有見仁見智。
選角:這部電影針對的是最容易被煽動起激情的觀眾群:十幾二十歲喜歡動作片的年輕人。為此,導演羅伯-柯漢選擇了同樣年齡段的演員來擔綱。
聲效:柯漢還要觀眾共同體驗這種激情。他要求音效人員用數碼錄音技術錄下電影中每一輛車的每一個部件發出的每一下細微的聲響。這樣,當觀眾坐在有數碼環繞音響設備的影院中觀賞電影時,他會覺得自己彷彿真的坐在一輛由本田賽車改裝的街頭戰車里,眼睛看到同樣的配件、裝置、儀表、操縱桿,耳朵聽到真實的離合器啟動、齒輪轉動、剎車和加速的聲音,跟自己開車的感覺一模一樣。
特技:當然,柯漢不會忘了再安排幾個激動人心的追車場面:有卡車、輕程高速車,還有摩托車,結尾的一場還用上了火車。
《速度與激情》 - 主演介紹
范·迪塞爾
至今仍拒不向外界透露他的生活履歷,甚至連真名都諱莫如深。他只向外界公開說自己的真姓是文森特,在紐約長大,父親是一個戲院教師,而母親是占星術士——在狗仔隊成群的好萊塢,能夠如此有效的保守秘密簡直是一件奇跡。
迪塞爾生就一張淺黑色、神秘兮兮的臉,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外型看上去像個足球運動員多過像演員。1997年他曾經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小投資影片《迷失》(Strays),這部影片給他帶來了4萬7千美元的收入。但是真正讓他引起好萊塢注意的卻是他此前出演的另一部影片,1995年的《千面人》(Multi-facial)。一向善於發掘新人的斯皮爾伯格正是在看了《千面人》之後,注意到了范·迪塞爾,讓他在《拯救大兵瑞恩》里扮演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一角——斯皮爾伯格是如此信任迪塞爾,甚至沒有給這個角色安排替補B角。接著,迪塞爾出演了兩部相當成功的片子:科幻片《星際傳奇》和講述華爾街股市黑幕的《沸騰空間》。
保羅·沃克
本名為保羅威廉沃克四世,出生於美國加州的格蘭岱爾市,從小就踏入演藝圈,不但是一個童星,也當過許多廣告影片的模特兒。高中畢業後,保羅開始嘗試加入各種行業的可能性,其中包含成為專業的海洋生物學家。1986年,保羅以飾演《MonsterintheCloset》中的班柰特教授而正式進入電影界。在1993年於開拍自1973年的很火的電視肥皂劇《活力充沛都市男女》中飾演BrandonCollins一角。
1998年,保羅沃克以青春搞笑喜劇《MeettheDeedless》及《歡樂谷》兩片的演出,展開真正的演藝生涯。2000年,保羅沃克成功地飾演《聖堂風雲》中的那位富家子弟CalebMandrake,他的精采演出獲得了導演頻頻贊許,同時獲得電影公司的注意,邀請他與馮迪索一同擔綱演出讓他紅透半邊天的《玩命關頭》。影片中他飾演一個卧底警探,他在電影中玩車的酷樣,幾乎已經成為時下年輕人最欣羨的帥哥偶像,上映首周奪下北美票房冠軍。
《速度與激情》 - 影片點評
「關閉大腦,開動馬達,猛睬油門,享受那高速馳騁之「爽」!」這是《速度與激情》人物的主要活動,也是該片觀眾得到的唯一刺激。《速度與激情》上映第一個周末就賣了4160萬美元。作為一部沒有大明星掛帥、製作經費沒有成為報道對象的普通動作片,該片的氣勢真有幾分「橫空出世」的味道。這是電影旺季第一個真正的「驚喜」,因為片商本不敢奢望該片有太好的成績。也許是它選對了「面世」的時機(若跟同類影片如《古墓麗影》或《旗魚行動》同時上映的話,結局可能會不同),也許是大家的期望值太低,總之只要心平氣和進影院,它定能讓你的脈搏加速跳動。
《速度與激情》賣弄的是美國青少年文化的形象:疾馳的跑車、玩命的飛車比賽、鼓動的肌肉、穿緊身裙子的辣妹……這一切都代表著叛逆精神和享樂主義。片中的演員均有著運動員的體魄、明星的臉蛋、黑幫頭目的桀傲不馴,讓你覺得眼睛一亮。如果該片啟用家喻戶曉的明星,效果可能反而不佳,不能讓人感到闖進了一個又酷又險又新奇的世界。該片的主角范·迪瑟爾大有取代斯蒂文·西格或尚克勞德·范達米之勢,成為二線動作紅星。他的光頭形象,加上故作沉思的氣質和賣弄警句的習慣,對於25歲以下的男生應該會有無窮魅力。
盡管筆者在這方面保持著良好的記錄,但預測演員的星運或影片的票房本不是影評人的份內活;然而,敘述影片的劇情卻是我無法徹底迴避的工作,而當劇情完全由俗套編織而成時,這項工作無異於老生常談。我們不妨長話短說:布萊恩是名警察,他需要潛入一個飛車黨,以偵察公路貨車搶劫案;他幫助大哥大逃脫警察的追捕,贏得了大哥大的信任;他愛上了大哥大的妹妹,引起了情敵兼幫派副手的妒忌;他徘徊於工作的職責和對飛車黨成員的友情之間……
這些橋段我們曾在八十年代的香港警匪片中見過許多次,早已失去新意。好在男一號不是布萊恩,而是范·迪瑟爾扮演的飛車黨老大,從他那裡我們了解到,一輛普通本田跑車,在車頭蓋下改裝一下,加個加速器,可以一舉沖上170英里,即270公里。影片的飆車場景拍得還不錯,雖然借用了007將跑車鑽到貨車下的細節,但手法仍是寫實的。影片的整體風格不是007那種成熟男人的灑脫,而是年輕人的活力。動作場景除了配有最新潮的都市流行歌曲,音響效果也相當出色。
汽車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拍玩車游戲是好萊塢的拿手好戲,但要把追車場景拍好並不容易。本片在這方面雖然沒有什麼突破,但也算得心應手。影片的最大優點是它並不標榜追求什麼高深的東西,而是追求一時的快感,正如主角所說:「在那10秒鍾里,我是自由的!」
片 名2 Fast 2 Furious
譯 名速度與激情2/飆風再起2/狂野極速
導 演
John Singleton
編 劇
Gary Scott Thompson
Michael Brandt
主 演
保羅·沃克(Paul Walker)
伊娃·曼德絲(Eva Mendes)
Cole Hauser
發行公司環球
國家地區美國
類 型驚悚/動作/犯罪
分 級PG-13
片 長107 min
首映日期2003年6月3日
劇情簡介
為了一件大案子的調查,他加入了洛杉磯街頭黑夜充滿刺激的速度競賽。在這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時間,奧康納只有最後的一次機會,來捍衛自己的榮譽。
在邁阿密長大的卡特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利用自己的進出口生意為全球性的黑市交易洗錢。奧康納的任務就是接近這個傢伙套取情報。但是這個不守常規的人在接受任務前必須抹掉自己身上的烙印。不過他很不情願的發現那些隱藏著的夥伴里居然有自己童年時代的好友、前搭檔羅曼?皮爾斯,他可是個犯罪高手。現在他的假釋官給了他一個機會??跟奧康納合作。現在對於皮爾斯和奧康納來說都是他們最後一個機會了。這個夏天,在同一條跑道後,再次出發……
《速度與激情2》 - 幕後製作
2001年的暑期票房炸彈《速度與激情》可謂轟動了世界影壇,以區區3800萬的成本在全球狂賺兩億多美元,但對於成功製作人尼爾·H·莫里茲(Neal H.Moritz)來說,這令人驚訝的票房佳績卻完全在他意料之中,因為影片中驚心動魄的情節、動力強勁的改裝車、演員的火辣表演和流暢而前衛的電影技術完全滿足了尋求刺激的觀眾。事實證明,影片的成功不僅僅表現在票房,哪怕是一向苛刻的影評人也給予了影片很高的評價。
莫里茲說:「因為《速度與激情》激起了強烈反響,所以我們知道已經扣動了年輕觀眾的心弦,我相信我們的電影已經融入了街頭賽車文化,影迷由此產生共鳴,並且繼續支持著《速度與激情》的DVD及視頻。我們知道他們已經為續集做好准備,而我們必須堅持拍攝續集的前提,那就是一如既往的真實和前衛。」
在Teen Research Unlimited市場調查公司公布的調查結果中,《速度與激情》是2002年秋季和2003年春季美國青少年最喜愛的電影,在影片成功的背後,是對青年文化的強烈渴求,巨大的商機也隨之顯現。
當導演約翰·辛格頓看到《速度與激情》時,突然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他說:「當時我在想,天吶,我為什麼沒想到?我在洛杉磯南中部地區長大,那時候我們整天都在玩街頭賽車。我們在街邊把換上時髦輪轂和各種動力系統的車子一字排開,深夜裡,引擎的轟鳴會淹沒數條街區,我在《街坊的男孩子們》中就曾提到過。」
在辛格頓順利簽約擔綱本片導演後,他和製作人莫里茲及編劇都開始挖空心思的尋求更能吸引眼球的新鮮元素,最終,他們決定求助於血管里流動著汽油的賽車迷。辛格頓回憶說:「我們在西海岸發布了招募廣告,希望在影片中借用到更多的改裝賽車。我們在互聯網上登出通知,讓車主們到聖莫尼卡的一個停車場集合。當時通知才發布36小時,我們估計大概會有100輛車到場。然而在集合當天,當地的交通堵塞非常嚴重,因為有700多輛車蜂擁而至,有些人是從西雅圖特地趕來的。」最終,劇組選用了其中的192輛。
為了保證續集的速度與激情,製片方再度請來了汽車改裝大師克雷格·李伯曼(Craig Lieberman)作影片的技術顧問。和他一同工作的還有一批頗具天賦的特技車手,在眾多經驗老到的車手中,有些人曾參與《速度與激情》的拍攝,其中著名女車手黛比·埃文斯(Debbie Evans)就憑借該片而贏得了世界特技大獎。
環球影業將本片拍攝經費的大部分用於打造和得到片中出現的190輛酷車,除此之外,還有將近400輛車成為了片中的「臨時演員」。
在本片中,攝制組繼續使用了在首部中應用到的特製攝影車,其中包括裝有轎車外殼的卡車,不但具備高速性能,還可以拍攝下車手在高速過彎時身體的受力反應;裝有攝影機、類似於沙灘車的「shift car」,最高時速可以超過100英里,可以從前後左右同步拍攝行駛中的車輛。另外,攝制組還使用了消除高速震動的「moro-cam」,由此呈現出更加穩定的圖像。
片中共有15輛跑車成為「主角」,其中包括日產Skyline GTR、三菱EVO 7、1970年款Hemi道奇Challenger、1969年款Yenko Camaro、1998年款寶馬M3、2003年款道奇蝰蛇、雪佛蘭考維特、1994年款豐田Supra、1994年款馬自達RX7、2001年款本田S2000和1993年款謳歌NSX。
片中跑車五光十色的外表大部分由製作設計師基思·布萊恩·伯恩斯(Keith Brian Burns)指導完成,從車漆顏色、車體部件,到輪轂和立體聲揚聲器全都一絲不苟。由於影片所用車輛眾多,於是劇組聘用了40名全職機械師,除了保障車輛的正常使用之外,他們還挑選出一些廢車場里的廢棄車輛,將其重新修復和噴塗,從而變廢為寶。
《速度與激情2》 - 拍攝花絮
直升機停機坪拍攝於《邁阿密先驅報》大廈樓頂。
影片開頭布萊恩使用的賽車同第一集的型號相同,片中重新起用了很多在第一集中出現過的特技車輛。
說唱歌手Ja Rule曾有意加盟本片。
接近影片結尾,藍色汽車開到船上的場景拍攝於佛羅里達州的比斯坎灣,當時的汽車經過特殊處理,發動機、剎車裝置和輸油管均被拆除,車身也得到徹底清潔,以免污染海水。而且幸運的是,這組鏡頭只拍了一次就順利通過。
在本片劇組於比斯坎灣的州立公園拍攝的同時,《絕地戰警2》也正在另一側拍攝。
保羅·沃克在片中駕駛的第一輛車就是他自己的賽車,現實生活中的沃克喜歡飈車,片中所有的賽車都由他親自挑選。
片中黃色的道奇蝰蛇出自新型蝰蛇的原型車,環球公司答應了道奇公司提出的不得在片中損壞該型產品的條件才得到新型蝰蛇的頭4輛。當時道奇公司提供的蝰蛇為紅色,在歸還之前,製片公司必須將這4輛跑車重新漆回紅色。
為了拍攝飛車鏡頭,大部分賽車都加裝了防滾架以加固車身,但本田S2000加裝防滾架後實在太明顯,於是特技人員改用遙控駕駛,方向盤後的司機都是假人。
高速公路上雪佛蘭科爾維特撞向福特野馬的一段並非是事先計劃好的鏡頭,影片結尾的部分情節也是出於演員的即興發揮。
尼爾H·莫里茨的黑色法拉力Spyder在第一集中也曾出現。
戴文青木在影片開拍前還沒有駕照,更沒有任何駕駛經驗。
片中汽車使用了大量霓虹燈,以至劇組不得不請來一位技術專家全程協助。
片中傑克的豐田Supra是由第一集中布萊恩坐駕的復製品改裝而成,並且特意製作出可以從引擎罩看到發動機的效果。為了節省開支,引擎罩下露出的發動機實際是一副原尺寸照片。
在拍攝飛車鏡頭時,布萊恩的日產Skyline油箱破裂,4個輪圈也嚴重受損,但在更換了零件之後,這輛出色的跑車依然狀態良好、虎虎生威。
在高速公路上撞毀的野馬Saleen改裝版是由野馬V6裝配Saleen車身而成。
影片准備有兩個劇本,第一個為范·迪塞爾度身打造,第二個劇本是為范·迪塞爾無法出演而作。
保羅·沃克駕駛的三菱Lancer Evo VII是從英國進口的,因為該型號無法在美國找到 《速度與激情2》 - 一句話評論
雖然畫面酷炫但缺乏活力,哪怕就是為了消磨時間也難免打盹。—— 《邁阿密先片)……所有人看起來和普通人沒有太大分別,只不過他們狂熱迷戀300公里/小時的世界。
《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飆》 - 幕後花絮
2008年10月15日,由美國阿特拉斯國際影業和德國康斯坦丁影業斥資7000萬美金聯合出品的爆笑動作愛情片《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飆》即將獻映中國市場,在此之前,本片在北美及歐共體5個主要國家電影市場上映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7億美金,寶馬和奧迪是本片的重要贊助商,影片中動用包括寶馬、奧迪、瑪莎拉蒂、法拉利、野馬、賓士Smart142等名車超過300輛……
但客觀上應當說「影片不是用這些名車,而是用爆笑的情節設計和演員完美表演、出色的攝影、輕松的喜劇故事贏得歐美觀眾的一致認可」(英國《泰晤士報》 ),「機器的故事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我們更想看到人的笑
臉……在這個電影里我們看到了,影院里一直有人在狂笑」(美國《綜藝》雜志)。
貓捉老鼠,警察抓小偷,交警罰違章,天經地義;當然,偶爾也會出些意外,比如有時貓老是捉不到老鼠,而狗在旁邊遛達;比如警察3個禮拜抓不到偷了25輛名車的小偷,比如交警屢屢追不到開著改裝車在公路上超速狂飆、在測速電子眼前留影的飛車族……但如果讓哪個警長在自己的轄區里同時遇到這些意外,那這個警長有些抓狂、有些歇斯底里、有些見人就咬恐怕也能理解——小警察卡爾的上司現在就正經受著這樣嚴峻的心理考驗……
既然有些事情是天經地義的,那譴責、抓狂也就都於事無補,倒不妨換個思路想想:也許可以換個貓或者換成狗?但貓貓和狗狗之間……算了,那些比起老鼠來已經不算什麼嚴重問題了。《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飆》講的就是一個這樣平常但爆笑的故事,主人公一臉倒霉像的小警察卡爾跟著他的貓警長一路狼狽,直到他偶然「卧底」到飛車族裡,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無數的驚喜和刺激在等他,還有美人芳心和事業上的成功……
《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飆》 - 影片簡評
電影里似乎有一條鐵的定律:但凡警察抓壞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傳奇神探單槍匹馬打了一圈群架,最後在與對方BOSS的終極對決中險象環生制服對手;二是一堆一堆的警察帶著裝備精良的部隊大張旗鼓的沖鋒陷陣然後很快的遭受大面積損失潰不好的樣子。當年看《警探肖恩》的時候,那傢伙是個傻子;再看這部片子里這位,靠!居然是一非主流。
速度與激情4
原名:Fast & Furious 4
別名: fast and furious
導演: Justin Lin
主演:
范·迪瑟爾
保羅·沃克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喬丹娜·布魯斯特
約翰·奧蒂斯
拉澤·阿隆索

速度與激情4預告片
http://bbs.goodcar.cn/thread-25723-1-1.html

10. 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

當我們錯過了一些必看的勵志電影,我們其實可以現在再補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電影一、《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年

電影簡介

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這些元素當時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賣座紀錄,而且還拿到了5座奧斯卡獎杯。

和片中的那個家庭一樣,人們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個女人。她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她用天籟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傳世經典:《音樂之聲》、《雪絨花》、《哆來咪》……這是人們對天倫之樂的幻想,這是一個女人照亮的凡塵俗世。

勵志電影二、《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7年

電影簡介:

五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集中地涌現出了一大批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優秀演員和導演。亨利?方達無疑是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男影星之一,悉尼?呂美特也是這一時期最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之一。

十二個人各有自己的職業也生活,他們當中有巧舌如簧的廣告商、仗義執言的工程師、毫無見地的富家子、歧視平民的新貴族、性情暴躁的老***、精明冷靜的銀行家、只趕時間的推銷員。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達扮演的工程師之外,其餘的人都對這個案子不屑一顧,在還未進行討論之前就早早認定男孩就是殺人兇手。在第一次投票表決的時候,由於工程師的一票「無罪」票,使得大家要進入討論;經過一番爭吵,有一個老者開始站到了工程師的一邊;沒有達成一致就要繼續討論,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著諸多的疑點,如果大家都不負責任的投了「有罪」票的話,將會白白的斷送一個年輕人的性命。最終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沖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十二個大男人在炎熱的夏天擠在一間小房子里,爭得面紅耳赤,時不時地有人要掄起胳膊扁人,那場面好不熱鬧。電影觀眾在看這十二個憤怒的男人爭論的時候也會反思如果自己被賦予了這種神聖的權利,自己會不會負責任地對待它呢。劇情我就不提示得太多了,或許還有一些沒有看過該片的朋友正要體會這個故事呢。

勵志電影三、《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

電影簡介:

本片根據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的長篇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在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這部耗資巨大、場影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了南方兩個庄園的興衰歷程以及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波折。美麗任性的庄園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奪人。在一次酒會上贏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睞。而郝思嘉的心卻為另一位庄園公子衛希禮所佔據,衛與表妹媚蘭情意相投,已結連理。戰爭的爆發使郝思嘉二度成為寡婦並最終與白瑞德結合,但對衛希禮的愛之夢卻依然沒有破滅,直至唯一愛女騎馬身亡,白瑞德在絕望中離她而去,這位美國南方姑娘在歷經戰爭和生活磨難後,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勵志電影四、《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年

電影簡介:

公元前七三年,羅馬加普亞格鬥學校的奴隸在斯巴達克斯帶領下發動起義。

奴隸起義震驚了羅馬的統治集團,激化了貴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貴族將領克拉蘇乘機擊敗平民派首領革拉古,篡奪了首席執政官的權力,實行***。

革拉古為了打擊克拉蘇,打算私下放走奴隸大軍;克拉蘇卻重金收買了海盜。與此同時,羅馬又召回在國外作戰的兩支大軍。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三面受敵,寡不抵眾,結果數萬奴隸戰死,她與六千倖存的'戰友被克拉蘇所俘,被活活釘在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的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革拉古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逃出羅馬城。

勵志電影五、《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1981年

電影簡介:

由歐內斯特。湯普森編劇的本片,描述退休的老教授與老伴在新英倫湖畔的度假屋中度假,在平靜的日子裡卻面臨年老的各種危機。他的女兒剛離了婚,正處於徘徊的心境。一向關系不佳的兩父女,終於因為十三歲的孫子跟祖父母同居了一段日子而解開了各種心結。影片以人情味方式探討老年問題及代溝,片中風景美麗,演員亦非常賣力。但導演馬克。瑞戴爾的手法不乏濫情之處,並未真正面對問題。本片曾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金像獎,使凱瑟琳。赫本成為影史上唯一的四屆金像獎影後,亨利。方達也在病床上如願地獲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奧斯卡獎。

勵志電影六、《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1963年

電影簡介:

影片描寫了地位低下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熱心幫助一些逃難的東德修女,並答應為她們修建一座小禮拜堂……從而展示了他的人性美。本片觸及全美最敏感的神經——黑人問題,一開始就顯得不同反響。還有波蒂埃細膩的表演更引人注目,贏得3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躋身於好萊塢超級影星的行列。

勵志電影七、《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年

電影簡介:

在2001年人類已經可以進行太空旅行。弗洛依德博士是美國在月球克萊維斯研究基地的負責人之一,這次他秘密返回基地調查一起神秘的事件。原來,基地研究員在月球某地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強磁性柱子,這個柱子顯然是在四百萬年前被人故意埋在那裡的。正當弗洛依德博士率領6位科學家對其進行考察研究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為什麼後來的科幻片里的飛船會是那樣,為什麼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正因為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勵志電影八、《非洲皇後號》(THE AFRICAN QUEEN)1951年

電影簡介:

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沿河賣貨的酗酒雜貨商查斯奧爾耐特與拘謹的女教師因形勢所逼成為冤家伴侶,他們同乘載貨的小船非洲號逃難,後來因形勢所迫將非洲號改裝成魚雷艇,向德軍的炮艦發出了突擊……

勵志電影九、《約翰多伊》(MEET JOHN DOE)1941年

電影簡介:

約翰?沃勒威和科諾兩人是街頭賣藝的浪子,一次偶然的機會約翰到「新簡報」報社去應聘當一位盛世英雄「約翰?多伊」,因為他長得英俊瀟灑,再加上口才好,很快就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全國各地颳起一個「約翰?多伊」風,約翰?多伊俱樂部也因此而生,正在約翰春風得意的同時,危機也隨之產生,由於他不滿當權者利用其名聲大發橫財,和他們鬧翻了,最後鬧了一個身敗名裂,假「約翰?多伊」的面紗被揭穿……

勵志電影十、《奔騰年代》(Seabiscuit)2003年

電影簡介:

1930年代,美國處於大蕭條的陰影中,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了了希望。

閱讀全文

與野馬科幻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追捕者電影演員對比 瀏覽:86
買電影票哪個app好 瀏覽:553
永無止境電影國語 瀏覽:978
醉拳電影全集粵語 瀏覽:387
英文電影劇本網站 瀏覽:219
哪裡看電影釜山行2 瀏覽:72
如何查看愛奇藝電影劵 瀏覽:955
哪個電影教人接吻 瀏覽:875
美國關於未來科幻電影 瀏覽:807
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哪裡可以看 瀏覽:959
pr怎麼截取電影中間的片段 瀏覽:719
蘋果手機b站的電影在哪裡 瀏覽:799
宮崎駿機器人出現哪些電影 瀏覽:934
最可憐的鬼電影簡介 瀏覽:209
2017年寒假上映的兒童電影 瀏覽:78
90年代科幻電影機械恐龍 瀏覽:626
有沒有恐怖電影直播 瀏覽:161
中國大尺度床戲電影排名 瀏覽:849
有電影劍雨劇情的小說 瀏覽:979
兒童最適合看的電影是什麼免費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