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查爾斯·布朗森的演藝經歷
查爾斯·布朗森,經典銀幕硬漢演員。他的標志性特徵是他那飽經風霜好像一直沒有變過的面龐,以至於有的電影評論家稱「他就是克拉克·蓋博在烈日下被暴曬了幾個時辰的版本」。查爾斯·布朗森本名查爾斯·布辛斯基,1921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礦工家庭,家裡共有15個孩子。雙親都在賓州辛勤工作。母親瑪麗出生於賓州,父親文森特是一名煤礦工人,亦是立陶宛移民。
查爾斯高中畢業後就隨父親來到礦產工作(在礦場工作的經歷導致他患上了密閉空間恐懼症)。二戰爆發後,他響應號召參軍入伍同法西斯作戰,當了一名飛機機槍手。復員後,藉助1944年的《軍人安置法案》進入學校學習美術(美術從此成為了他畢生的興趣),之後他在加州帕薩迪納劇院找到一份工作。查爾斯的一名老師非常欣賞這位年輕人的才華和個性,於是把他引薦給了導演亨利·海瑟威,使得查爾斯於1951年貢獻出了他的銀幕處子秀。
通過這次經歷,查爾斯正式開始了他的影壇生涯,盡管一開始他也和許多人一樣在片場跑龍套。1953年,查爾斯出演了文森特·普萊斯主演的3D驚悚電影《恐怖蠟像館》(1953),他扮演的邪惡助手一角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早年參演的作品中,他經常在銀幕中一展其壯碩的身材,展示其高不可攀的男子氣概。
早年他在各類動作電影中摸爬滾打,其中的一些表演受到了一些電影評論家的好評,比如黃金篷車大作戰(1954)和飛箭(1957)。1958年,查爾斯出演了獨立電影導演羅傑·科爾曼的低成本黑幫電影《機關槍凱利》(1958),廣受好評。接著又主演了電視劇集《Man with a camera》。漸漸地,在六十年代,查爾斯樹立起來了他的銀幕表演基調——沉默寡言,只靠行動說話。
1960年,查爾斯·布朗森出演了約翰·斯特奇斯導演的《豪勇七蛟龍》(1960),扮演一名愛爾蘭和墨西哥混血的槍手Bernardo O'Reilly。影片上映後廣受好評。三年後,約翰再次同查爾斯合作了當年的一部大製作二戰題材電影《大逃亡》(1963)(史蒂夫·麥奎因主演),他在其中扮演「地鼠」Danny Velinski。在主演了幾部電影之後,查爾斯再次回歸軍事題材電影,在1967年同李·馬文和歐內斯特·博格寧出演了爺們兒氣息爆表的《十二金剛》。歐洲觀眾對他
簡單粗暴的銀幕形象很是欣賞。後來查爾斯·布朗森接連參演了幾部動作片類型的電影,例如1968年上映的《雙虎將大追蹤》,賽爾喬·萊翁內西部片經典《西部往事》(1968),與時任妻子吉爾·艾蘭德搭檔出演的《雨中的乘客》(1970),並且在1971年,他還和日本著名演員三船敏郎和另一位知名銀幕硬漢阿蘭·德龍合作出演了《龍虎群英》(1970)。
在查爾斯出演了幾部歐洲電影之後,美國觀眾更願意看到他回歸美國大眾的視野。的確查爾斯·布朗森在七十年代早期又成為了美國觀眾關注的焦點。接下來他又繼續出演了幾部硬漢警匪片和劇情片,其中包括《大時代》(1970),西部復仇片《野狼》(1972)。當年他幾乎是一夜爆紅,而在成為演員的25年間他還是在不斷努力著。查爾斯又漸漸的和英國導演邁克爾·溫拿找到了共同語言,並且和他合作了幾部當時叫好又叫座的動作驚悚片,比如《機械師》(後來傑森·斯坦森主演的《機械師》即是這一版本的翻拍)和《鑽石殺手》(1973)。接下來他出演的由理查德·弗萊徹導演的《猛龍鐵金剛》(1974)又引起了轟動。不過真正的突破還是要等到1974年。在那一年,邁克爾·溫拿和查爾斯合作了頗受爭議的電影《猛龍怪客》(1974)(電影劇本本來是為亨利·方達創作,結果以他本人對劇本本身不滿而作罷)。
當時美國城市犯罪率正處於上升階段,而一個講述溫柔商人為了妻子和女兒不惜採用非法手段復仇的故事恰好迎合了觀眾的胃口,而電影也因為十分受歡迎而拍攝了一系列續集。《猛龍怪客》系列一共拍攝五集,橫跨二十年。
當然,查爾斯·布朗森不滿足於僅僅把自己局限在硬漢動作片領域內,隨後他在與詹姆斯·柯本合作的《快打旋風》(1975)中,扮演了一名街頭拳擊手。這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其後被影迷和影評人認為是查爾斯·布朗森所扮演的最成功的角色。在這之後他帶來的作品有與妻子吉爾·艾蘭德合作的西部犯罪片《奪命列車》(1975),當時並不成功的喜劇片《老查的故事》(1976)以及由唐·西格爾導演的冷戰題材電影《霹靂大火拚》(1977).
到了八十年代,查爾斯也沒有閑下來。這時他大多數的電影多是一些以暴力為主要基調的犯罪電影。在這些電影中他化身正義天使,將罪惡斬草除根,例如《處刑在午夜》(1983)、《手下不留情》(1984)、《暗殺》(1987)、《近距對搏》(1989)。查爾斯也因在電影《復仇行動》中謀殺聯合煤礦工人領袖的劇情表演震懾到了一批影評人,又在西恩·潘首度自編自導的電影《印第安信使》(1991)中貢獻出了非常有趣的表演。同時,在電影《是的,帕吉尼婭,真的有聖誕老人》(1991)出演的一名富有同情心的新聞編輯也令人耳目一新。
查爾斯·布朗森生涯中最後出演的電影角色是在電視電影《警察家族》系列中扮演的警察長保羅·芬恩,三部系列電影分別在1995、1997和1999年公映並收獲好評。不過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查爾斯也不得不面臨健康問題了——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查爾斯被傳出罹患帕金森氏綜合症。息影幾年後,他於2003年八月因肺炎在洛杉磯逝世。
查爾斯·布朗森在國際影壇有著很高的聲譽,雖然影評人對他的電影幾乎給不出好的評價,但在他從影五十餘年以來,卻在國內國外有著無數喜愛著他的粉絲,在中國的錄像帶時代,他也給無數的人帶去了歡樂,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作為電影人,查爾斯·布朗森的確是影壇中罕有的傳奇。
配偶
金姆·威克斯( 1998年12月22日-2003年8月30日)
吉爾·艾蘭德( 1968年10月5日-1990年5月18日) (吉爾和查爾斯是經典的銀幕情侶,吉爾於1990年去世)育有一女
Harriet Tendler (1949年-1967年) (離婚) 育有兩個孩子
B. 恆河發源於中國嗎
恆河發源於中國。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2)帕吉斯坦老電影擴展閱讀:
恆河流域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河系。水的補給在一定程度上依靠 7 月西南季風帶來的雨,以及 4~6 月熱季中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匯成的流水。
恆河流域降水與西南季風相伴,但也隨 6 月間起源於孟加拉灣的熱帶氣旋而來。只有少量降雨發生在 12 月間。年平均降雨量在流域西頭的 760cm至東頭 2,286cm余之間。
三角洲地區在雨季開始前的 3~5 月間和雨季結束後的 9 月間遭受強氣旋風暴的侵襲。這些風暴中有一些造成大量生命損失和家園、莊稼及牲畜的毀滅。1970 年 11 月的一場風暴就具有災難性規模,造成至少 20 萬人乃至可能多達 50 萬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