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掏鳥窩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幼鳥或蛋從鳥巢里偷出來。比如說有養喜鵲的,就是將沒成年的小鳥,從窩里拿出來,人工養大,這樣的鳥對人較親近,
② 老電影:哥倆好,裡面的陳大虎和陳二虎是同一個演員演的嗎
都是著名演員張良飾演的
張良還回憶過一人演兩角的創作經歷
一個演員的最大愉快,就是能遇上個好劇本,假如再有一位好導演、好的創作集體,那麼他的愉快就更大,創造的慾望就更強,他的所有的願望都會得到導演和全體合作者們的支持和幫助、並使它逐步的實現。在這次的《哥倆好》演出中,我可以說集中了這幾個方面的愉快。白文、所雲平同志為我們寫出了這樣一部好戲。還記得第一次讀劇本的情景,我久久的坐在那裡,如痴如呆的傻笑著,深深的被劇本情節吸引住了。陳大虎、陳二虎、雷班長、洪軍長,還有那幾個各有特色的戰士,都活生生的站在我的眼前,尤其大虎二虎這哥倆的形象,更深深地吸引了我,激起了我的創作慾望。
想法和實際總是有距離的,擺在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重大的新課題:我得同時扮演兩個角色。一個人演兩個角色,一樣的軍裝,一樣的臉,如何分辨得出?我接到劇本後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區分開這兩個人,進而想到如何從性格上使他們更不同、更可愛。
從劇本上看,哥倆都是新社會培養起來的一對新人,是人民公社裡的好青年。他們有著同一的美好理想:當一個真正的兵,保衛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有著共同的好品質:忠誠勇敢、熱情向上。他們初到部隊上來,都還算不得一個好兵,但是他們有著不可動搖的志向。在這些方面,他們有許多相同的好品質,但是又有各人性格上的絕對不同。大虎待人處事忠厚誠懇、靦腆拘謹;二虎則熱情豪放、無拘無束。作為演員,不僅應看到他們共同的好品質,更應著力刻劃他們的不同性格。我就是本著這些想法,開始了我對這兩個人物的探索。
首先,我想了解這哥倆在對待同一事物時的個人想法和態度。比如在幫助群眾幹活這一點上,大虎是覺得:幫群眾幹活是解放軍的光榮傳統,自己當了兵,就應該學習老同志們的精神,發揚這些傳統。所以他在幹活時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毫無個人打算。而二虎則是為了完成個人的立功計劃。這哥倆都有著進取心和榮譽心,大虎更多的想到了集體,二虎更多的想到了個人。為此他們就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根據他們的不同思想不同態度,再本著他們的性格,去找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外形特徵,更明顯的區別開這兩個人,是我在創造人物時走的第二步。我想在他們一出場,就給觀眾留下比較鮮明的印象。除了在人物的整個精神狀態上,我極力掌握住大虎的老誠靦腆、二虎的機靈豪爽外,還選擇了兩個人在敬禮時動作上的不同,以幫助觀眾去識別人物。這兩種敬禮,一則是從他們的性格出發,再則是吸收了生活中常見到的現象,生活里我見到許多新戰士,他們在敬禮時,有的就像二虎那樣叉開兩個指頭,挺胸揚頭顯出他們性格上的豪爽。有的又像大虎那樣,手慢慢地貼著身子拉上來,頭歪過一點去就他的手,顯出他們那麼沉穩靦腆。這兩種敬禮都算不得標准,但是放在這一對剛剛入伍的新戰士身上,又是這樣一對性格不同的哥倆身上,我想這種誇大還是可以的。此外,在著裝上也想給人物作些區別。同樣的軍裝,由於大虎的懂事愛清潔,軍裝總是穿得整整齊齊、乾乾凈凈。由於二虎的頑皮、淘氣,經常東跑西跳掏鳥窩,所以帽子總是有些歪,衣服也任它長短不齊。當然這只是在敬禮和著裝上給人物一點區別,而真正重要的,還是應該注意如何在典型環境中,表現人物的典型性格。因為劇本中對二虎有著較多的描寫,我也就想著重談談自己在表演二虎這樣幾場戲時的性格掌握。
第一幕,連長授槍,二虎不要。這不要的態度也可以表現得很溫和,用商量的態度。但是我想二虎此時的心情是平靜不下來的。由於前面幾段戲的發展,二虎已經認准了:「我當了兵,發的槍肯定比民兵的好,而且一定會把那支沖鋒槍發給我,這我事先已經和班長說好了。」所以他滿懷信心,等著發好槍。萬沒有想到連長發的卻是那支自己拉了半天沒拉開的步槍呢!因此,在表現二虎此時的心情時,我是先由興奮期望、突轉驚愕,繼而委屈不滿,噘著嘴遲疑著,極不情願的接過槍,轉回身越想越窩火,越看越憋氣,再也忍不住便沖口喊出:「我不要這支!」這之後,對著連長和指導員的兩種不同的開導方法,我表現二虎一面去商量,企求換支好槍,一面又板起脖子硬要。之所以這樣,就想能表現出二虎復雜的心情,和他那憨直、倔強、又充滿稚氣的個性,使他能在這第一場里就給人留下個可愛印象。
。。。。
③ 求教中國及日本很老的電影片名各一部!~(估計難度很大)
《戰爭子午線》里頭那幾個孩子帶的是嬰兒?樓上幾位吹牛吹得還真是不臉紅。
戰爭年代小孩子帶嬰兒跑路的中國影片我只知道一部《啊!搖籃》,不知道是不是樓主看的那部。
上海電影製片廠1979年出品
編劇:徐慶東、劉青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張勇手、村裡、方超、馬曉晴、張瑜
故事梗概:
1947年,國民黨進攻延安,保育院撤離途中與總部失去聯系。旅長蕭漢平派營教導員李楠和警衛員去尋找並護送保育院的十幾個孩子。李楠殺敵心切,不太願意接受這項任務。她一找到孩子們,不等開飯,就下令馬上出發。老紅軍羅桂田心疼孩子,耐心地開導李楠。李楠想在河口鎮幫助保育院接上關系就回部隊,不料河面已被封鎖,一時過不了河,李楠情緒急躁。掉隊的文工團員梁燕,也只好留下來,當了保育員。一天,李楠帶孩子們到古長城,碰見蕭漢平。蕭漢平對孩子們真摯的愛,使李楠深受感染。在黃河邊上,保育院和大部隊即將分手,失去妻兒的蕭漢平,向李楠表露了愛情,但李楠迴避了。過了黃河,羅桂田為孩子們找水,遭敵人襲擊,身負重傷;保育員湘竹為掩護孩子們進山,中彈犧牲。這一切感動了李楠,於是她向羅桂田吐露心曲,她十七歲被逼嫁人,因生孩子難產,落下永遠不能做母親的遺憾,因而拒絕了蕭漢平的愛情。羅桂田親切地勸慰她,消除了她的隱痛和疑慮。中秋節,羅桂田為孩子們做好月餅,溘然去世。保育院終於平安抵達太行山,李楠和蕭漢平也在戰爭中結成伴侶,並收養了烈士遺孤亮亮。
④ 一生必看經典電影
推薦一部國產電影,(更多關注 工種號 氂牛電影)
有一部電影,
沒有知名演員,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
沒有炫目的特效,
也只不過是講述了一個老太太和大學生的簡單故事。
卻讓無數人感動。
它就是電影《我們倆》
一、小馬與老太太
北京,大雪
電影學院的學生小馬,想在學校附近的胡同找一間便宜出租的房子。
瘦瘦小小的她,穿著不合身的軍大衣,小臉凍得通紅,騎著自行車,
在胡同里呼呲呼呲的埋頭找。
推開一個破舊的門,小馬見到了兩位老太太,可憐巴巴的問有沒有房子出租。
坐著的老太太倒是乾脆利落,說院子有個小房間,200塊。
小馬跑去一看,確實挺小,除了些廢品,傢具這些啥都沒有。
小馬真的要離開時,老太太傷心的問,真搬了走?
眼睛裡,語氣里全是不舍。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這么奇妙,
親人間可能會情感生疏,甚至反目成仇。
剛認識一年的陌生人可能會有深厚的感情。
就像老太太女兒說給鄰居聽的,又像是說給自己的話:對自己家人都沒這么親,和一個外人,一起住這么兩天,還這么捨不得。
我想這是善良的人才懂得的羈絆吧。
⑤ 賈玲原名
賈玲的原名是賈俞玲,她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縣,並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賈玲2003年,獲得「首屆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專業組一等獎。2006年,獲得「第三屆中央電視台相聲大賽」專業組二等獎。2009年,創辦的新笑聲客棧開張。2010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舞台,表演相聲《大話捧逗》,獲得「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評選」曲藝組三等獎。
賈玲的演藝經歷:
2015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舞台,表演小品《喜樂街》;同年,參演《擺渡人》《萬萬沒想到》等電影,並推出首支音樂單曲《感覺自己萌萌噠》。2016年,獲得網易時尚跨界盛典「年度最佳喜劇人獎」。
2018年,擔任浙江衛視節目《王牌對王牌》固定嘉賓。2020年6月6日,參加浙江衛視節目《青春環游記第二季》。2021年,憑借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全球單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截至2021年4月)。
2021年11月29日,參演的《你好,李煥英》提名為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項。2022年,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2月24日,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第七季發布,賈玲為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