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的電影有那些
1、《高山下的花環》
軍部攝影幹事趙蒙生(唐國強 飾)被母親動用軍界的關系外派到連部擔任指導員,實際是為轉正做准備。趙的到來讓連長梁三喜(呂曉禾 飾)推遲了探親假,滯留連部理順趙蒙生與戰士們的關系。炮排排長靳開來(何偉 飾)心直口快,對趙蒙生這種「軍營公子」強烈抵觸。連部的氣氛一時有些緊張,既因為軍隊內部的問題,又因為山雨欲來的戰爭。
不久形勢突變,連隊准備南調參與對越反擊,趙母在最後關頭試圖拉出兒子反被軍長公開做了反面教材。趙蒙生無法忍受內心的煎熬,隨部出戰。靳開來臨陣升任副連長,而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職責,梁三喜的突擊連在戰斗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他本人卻為搭救趙蒙生犧牲。戰斗勝利了,撤離前線的戰士們很快發現戰爭對心靈的考驗遠沒有完結
2、《黑豹突擊隊》
在這支大軍中,一把又一把"短劍"--偵察兵捷足先登,他們為了執行"特殊任務",比他們的大部隊早一些時辰來到了邊界。
3、《蛇谷奇兵》
是由於業華執導的戰爭片,鄭曉寧等參演。
內容講述了我軍某坦克穿插營從蛇谷潛入越軍敵後要道-班崗。對欲逃之敵實施阻擊,為我後續部隊發起全面進攻奠定了基礎。
4、《新兵馬強》
馬強從農村來到部隊,當了一名戰士。在靶場練習射擊,馬強打槍不會閉左眼,他對班長靳四虎表示要拿塊膠布把左眼粘上,弄得班長哭笑不得。後來,連里分配馬強到炊事班,讓他燒火做飯,火星崩了眼睛,又燒糊了鍋……嘿!這新兵盡冒"傻氣"!
馬強到集市上去買菜,親眼看到阿明一家和邊境上的無辜村民,被界河那邊的越軍打死打傷,侵略的戰火搞得他們沒法活下去。馬強和戰友們奔赴前線,一場保衛祖國、自衛反擊戰鬥打響了。
5、《長排山之戰》
1979年,我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解放軍某部四連接受了奪取長排山的任務。由於對敵情、地形特點認識不足,我軍的正面進攻遭到了越軍的阻擊。越軍利用長排山的優勢,隱蔽在山洞、石縫、草叢中進行頑抗。
指導員決定改變打法,利用黑夜上山,以一個排的兵力正面發起佯攻。全連在拂曉前控制了山頂。天亮後,採取層層搜山,逐洞殲敵等方法,與敵人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戰斗。兩天兩夜後,四連奪下了長排山,為我後續部隊打開了交通要道。
㈡ 1980年至1981年拍攝的反映對越自衛還擊戰題材的故事影片有哪些
中越自衛反擊戰電影 《黑豹突擊隊》
《軍魂》
《長排山之戰》
《高山下的花環》
《鐵甲008》
《雷場相思樹》
《年輕的朋友》
《自豪吧,母親》
《不該凋謝的玫瑰》
《共和國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
《陸軍見習官》
《閃電行動》
㈢ 老電影對越反擊戰爭片有哪些
自豪吧!母親 (1980)
鐵甲008 (1980)
花枝俏 (1980)
新兵馬強 (1981)
長排山之戰 (1981)
年輕的朋友 (1981)
不該凋謝的玫瑰 (1981)
高山下的花環 (1984)
雷場相思樹 (1986)
女兵圓舞曲 (1986)
他們正年輕 (1986)
綠色的網 (1986)
閃電行動 (1987)
無影偵察隊 (1989)
蛇谷奇兵 (1989)
㈣ 對越自衛戰老電影有哪些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中越關系恢復正常化,對越自衛還擊的題材從各種媒體上都消失了,以至於逐漸成了一場被人們遺忘的戰爭。撫今追昔,不勝感慨之至。十一期間,無事可做,於是上網搜了幾部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老電影來看。有《自豪吧母親》、《鐵甲OO八》、《長排山之戰》、《新兵馬強》、《花枝俏》、《高山下的花環》、《閃電行動》、《蛇谷奇兵》。從拍攝時間上看,八部片子分三個時期:八十年代初期:《自豪吧母親》、《鐵甲OO八》、《長排山之戰》、《新兵馬強》、《花枝俏》八十年代中期:《高山下的花環》八十年代末期:《閃電行動》、《蛇谷奇兵》從情節類型上看,分為二種:以《自豪吧母親》、《鐵甲OO八》、《新兵馬強》、《花枝俏》、《高山下的花環》為一種,講的是城市兵(如方虎南、黃永亮、趙蒙生)和新兵(如馬強、鞏大方)等,是如何在戰爭的殘酷環境下,磨去了身上的驕嬌之氣,成長為報效祖國的勇敢士兵的故事。這種故事發生的大環境則是八十年代初時普遍的青年理想失落,感到迷惘。《長排山之戰》、《閃電行動》、《蛇谷奇兵》則為另一種,以真實發生過的戰役為背景,描寫了我軍的英勇善戰,戰斗場面激烈,懸念叢生,扣人心弦。從人物的塑造上看,憨直可愛的馬強、愛發牢騷的靳開來、頑劣不羈的黃永亮、性格多柔的趙蒙生等,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些演員一直奮斗在影壇上,如今已成為了大腕級人物,如飾演趙蒙生的唐國強、飾演老班長姜元的孫海英、飾演參謀肖軍的鄭小寧、飾演越軍特功隊長院雄的趙小銳、飾演戰士梁國柱的儲智博等。有意思的是《鐵甲OO八》中方虎南的童年時戀人,是當時僅有10歲的許晴飾演的,而《閃電行動》中捨身滾雷的戰士林小亮,則是人們都熟悉的「潘冬子」祝新運飾演的。飾演《花枝俏》中黃永亮的是當年的著名青年演員寶詢,他和肖雄主演的《苦果》當時廣為人知,可惜此人後來隨出國潮去了紐西蘭,在中國影壇上消失了。在《閃電行動》中演劉凱華的杜振清是一副標準的軍人形象,後來還演了《中國勇士》中的我軍特工隊長。看過了很多前蘇聯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其中千軍萬馬、戰機如雲、坦克奔騰的宏大的戰爭場面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再觀我們的戰爭大片,千軍萬馬、血肉相搏的場面不輸於人,然而現代化的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景象,則少有見到,更多的是以小米加步槍的劣勢武器與敵苦鬥。英勇是英勇了,卻總給人以缺撼之感。所幸的是,在上述的關於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影片中,見到了我們自己的萬炮齊發和裝甲鐵騎,這場對越作戰也是我軍建立以來唯一一場運用了大規模裝裝甲部隊和大規模炮兵的戰爭。有幾部片子是以對越作戰中的真實戰役為背景的。如西線11軍穿插封土的《高山下的花環》、東線41軍猛攻朔江的《長排山之戰》、東線42軍43軍坦克部隊奔襲東溪,包抄高平的《鐵甲OO八》、《蛇谷奇兵》、兩山輪戰時我軍特種偵察作戰的《閃電行動》等。其中,比較接近於真實戰役的是《長排山之戰》和《蛇谷奇兵》。
㈤ 70年代的老電影
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翁美玲版),.《上海灘))..《大西洋底來的人》.《姿三四郎》,.《排球女將》,.《武則天》(馮寶寶版,.《八仙過海》,.《紅樓夢》,.《西遊記》,.《武松》,.《再向虎山行》,尋找回來的世界》,《血疑》,.《阿信》,.《一剪梅》,《四世同堂》,《水滸(山東電視台版)》,《諸葛亮(李法曾版)》,
《上海屋檐下》,《上海一家人》,《上海的早晨》,
《楊家將》,《鄭和下西洋》,《濟公》,《木魚石的傳說》,
《少帥傳奇》,《林海雪原》,《夜幕下的哈爾濱》,《喬隆彪》,《海嘯》,
《今夜有暴風雨》,《今夜有暴風雪》,《雪城》,《新星》,《尋找回來的世界》
《末代皇帝》,《圍城》,《家春秋》,
《角落》,《渴望》,《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
《編輯部的故事》,《公關小姐》,
《楊乃武與小白菜》,《李信與紅娘子》,《石達開》,
《凱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環》,《黑豹突擊隊》,
《嚴鳳英》,《徐悲鴻》,《潘玉良》,《滄海一粟》,
《尋找回來的世界》,《努爾哈赤》,《甄三》,《燕子李三》,《海燈法師》
《動物王國失竊案》,《好爸爸,壞爸爸》,《親親我,老師》,《精豆子外傳》,《十六歲的花季》,
《烏龍山剿匪記》,《便衣警察》,《鐵市長》,
《北洋水師》,《趙尚志》... ...1980年
砂器 大篷車 阿拉伯歷險記 天平之甍 古堡幽靈 卡桑德拉大橋 啊,野麥嶺 復仇 我的兒子 激戰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淵
㈥ 推薦幾部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題材的電影。
《高山下的花環》。
在80年代初大量涌現的取材於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中,《高山下的花環》引起了最強烈的反響。這首先是因為作品寫出了那些平凡的人們崇高而偉大的心靈。
最有代表性的,當然是梁三喜和他70歲的老母親。但作家並沒有因此把社會生活簡單化、理想化。相反,他自覺地、大膽地表現了特定社會環境中部隊生活的復雜性乃至陰暗面。吳爽及其兒子趙蒙生在戰鬥打響之前的種種表現就是最好的例證。
靳開來那種「打起仗來還得靠咱這些庄戶孫」的憤激之辭,不是沒有道理的。對這種復雜性與陰暗面的揭示一方面豐富了小說的內容,同時也反襯出梁家人和雷軍長的崇高。
劇情:
解放軍某部宣傳處幹事、高乾子弟趙蒙生,一心想調回城市;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他憑借母親吳爽的關系,懷著曲線調動的目的,臨時下放到某部九連任副指導員。
九連連長梁三喜已獲准回家探親,他的妻子玉秀即將分娩;趙蒙生不安於位,整日為調動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連里的工作,一再推遲歸期;排長靳開來對此忿忿不平,替連長買好車票,催他起程。
可是,九連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親的機會,趙蒙生卻接到回城的調令,全連戰士嘩然,梁三喜嚴厲斥責了趙蒙生臨陣脫逃的可恥行為,輿論的壓力迫使趙蒙生上了前線。
㈦ 有一部關於自衛反擊戰的老電影,開始是幾位年輕人坐火車去前線,中間有個情節一個戰士在戰壕里踢足球被炸
《雷場相思樹》
是韋廉執導,巫剛等主演的劇情片,導演是韋廉。根據小說《雷場上的相思樹》改編。該片描寫的是5名地方大學畢業生到軍校學習,畢業時到前線實習的故事,他們塑造的軍人形象光彩照人,帶有鮮明的20世紀80年代青年的特點。
㈧ 告訴我幾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電影
《高山下的花環》《雷場相思樹》《閃電行動》 《自豪吧,母親》《鐵甲008》
㈨ 對越自衛反擊戰有哪些經典影片
有《長排山之戰》、《花枝俏》、《高山下的花環》、《雷場相思樹》、《凱旋在子夜》等。
1、《長排山之戰》
《長排山之戰》是一部於1981年5月上映的戰爭故事片。由田永貴執導,夏炎、黃健明、吳志孝等人編劇,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由紀紅軍等主演。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某部四連在接受奪取長排山的任務後,採取正面進攻的戰術,在拂曉時向越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我軍沿著山坡、樹林前進,勇猛沖擊。但是,由於對敵情、地形特點認識不足,部隊進入了越軍火力網,進攻受阻。
越軍利用長排山山高、草深、洞多、林密的有利條件,隱蔽在山洞、石縫、草叢中進行頑抗,造成我軍很大傷亡,我軍連長犧牲,副連長負傷,部隊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越軍在暗處,我軍在明處,形勢對我極為不利。指導員及時召開會議總結經驗教訓,他們決定改變打法,調整部隊,堅持到天黑,以三班為突擊班,利用暗夜摸上山去;
同時以一個排的兵力正面發起佯攻,造成聲東擊西的態勢,藉以迷惑越軍。三班夜襲成功後,立即接應連主力上山,全連在拂曉前控制了山頂。
天亮後,指導員指揮全連採取小群分路分片包干、上下接應、層層搜山、逐洞殲敵等手段,與越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戰斗。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四連最後終於奪下了長排山,為我後續部隊打開了交通要道。
2、《花枝俏》
《花枝俏》是景慕逵執導的戰爭電影,由寶珣、劉新、穆懷虎、趙娜、王憧等出演,於1980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普通士兵黃永亮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過程中獲得成長並為國光榮犧牲的故事。
5、《雷場相思樹》
《雷場相思樹》是韋廉執導的劇情片,由巫剛、胡亞捷、張建民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
該片根據江奇濤的中篇小說《雷場上的相思樹》改編,講述5名地方大學畢業生到軍校學習,報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在戰爭中經歷生死考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