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75毫米電影的產生及發展
20世紀20 年代末,有聲電影問世,由於要在35 毫米電影膠片的齒孔內側留出記錄聲音的位置——聲帶位置,只好壓縮畫面的面積,把長寬尺寸分別改為22 毫米和16 毫米,銀幕上的畫面長寬高之比也就改為 1.375∶1。但大致上仍與「黃金率」相差不多。電影銀幕的長寬比例是與膠片完全相適應的。於是在1965年,8.75 毫米電影便產生了。是一種中國獨有的窄膠片電影。系1965年經文化部審定批準的影片規格。這種影片耗片量為35毫米影片耗片量的十六分之一,放映設備輕便,運輸 方便,拷貝與放映機價格均較低廉,是為偏僻的農村、山區、邊遠地區、海島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區的人民看電影而專門設計的片型。
⒏75毫米電影的製造是於1964年開始的,由第一機械工業部、文化部、國家科委組成的中央電影支農指揮部,號召全國各省市有關廠家試制8.75毫米電影放映機。鑒於青島電影機修配廠(現為青島照相機廠之一部分)有多年維修電影機和試制三鏡頭幻燈機的基礎,1965年底,該廠承擔8.75毫米電影機的試制任務。
1966年,青島電影機修配廠根據中央電影支農指揮部提出的「簡易、輕便、堅固、經濟」的要求,先後派人去上海八一電影洗印廠和南京電影機械廠等單位學習考察,並參照從日本引進的8毫米無聲小型放映機的工作原理,開始設計研製。10月試制出樣機,定型為8.75—1。針對試映出現的問題,而後對樣機進行了改進,在其馬達後面增加一個渦輪,將分離的收片機改放在放映機上。這一改進,縮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並定型為8.75—2。1967年,在8.75—2型樣機的基礎上,又改裝了供片盤和收片盤的位置,使其更為合理,定型為8.75—3。此後,又取消了放映機的變壓器,改為馬達變電,定型為8.75—4。1968年,將4型樣機的擴音機改裝在放映機的後蓋上,進一步縮小了放映機的體積,定型為8.75—5。同年,為提高放映機的放映質量,再度將畫面與聲音的同步由80個格改為40個格,定型為8.75—6。1969年,將放映機的放音功率從5瓦加大到8瓦,使觀看人數從300人左右擴大到500人左右,定型為8.75—7。
1970年,青島電影機修配廠在對產品圖紙進行系統整理與修改的基礎上,最後定型為8.75—8,並投入批量生產,當年生產80台。8.75—8型電影放映機批量投產以後,山東省和青島市有關部門先後投資25萬元,增添了各種設備儀器112台,使生產能力達到年產100台。1970年3月,青島電影機修配廠改稱青島電影機廠,專產8.75毫米放映機,1970~1973年,8.75—8型電影放映機累計生產了280台。之後,由於山東電影機械廠被定為電影機專業生產廠,而青島電影機廠已具備照相機生產的條件,1973年停止了電影機的生產。
⒏75毫米影片的技術設計比較合理,膠片利用率較高。放映片窗面積為27平方毫米,比國外流行的超8毫米影片約大5平方毫米,因此在相同條件下,銀幕亮度和畫面清晰度都優於超8毫米影片。此外,由於採用了磁性聲帶,還音效果也較好。20世紀70年代中,中國8.75毫米影片的放映單位曾達到了六萬個以上,一部故事片常需製作一千多個拷貝,但到80年代以後,由於電視機的普及,8.75毫米電影與國外超8毫米影片的處境相似,逐漸被新的產品取代。
⑵ 普8和超8毫米電影放映機的區別
意思不一,使用時間不一,使用人群不一
攝影機8毫米:指窄膠片系統中最小型的,膠片寬度僅8毫米的一種電影。
攝影機16毫米:膠片寬度為16毫米的電影,是窄膠片體系中應用最廣的一種電影。
攝影機35毫米:膠片寬度為35毫米的電影。
攝影機8毫米:1932年,8毫米電影問世後,為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經濟輕便的攝制手段。
攝影機16毫米:1923年,由伊斯曼柯達公司引入市場。
攝影機35毫米:1925年,巴黎的國際電影與攝影工作大會將愛迪生和盧米埃爾發明,定為標准無聲片的膠片比例。
攝影機8毫米:適用於家庭電影。
攝影機16毫米:一般用於農村放映隊。
攝影機35毫米:適用於電影工作者。
⑶ 什麼是8毫米電影
8毫米電影是指膠片寬度為8毫米的電影,屬窄膠片體系中最小型的電影。可直接攝制,也可由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縮制。
8毫米電影可分為常規(標准)8毫米和超8毫米兩種。
常規8毫米影片放映畫面比例為4.55:3.40,每米
262.46幅畫面。它又可分成單
8與雙8(16毫米影片上並列兩條8毫米影片,攝制後分切成單條8毫米影片)。1932年,8毫米電影問世後,為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經濟輕便的攝制手段,普及為業余電影形式。1961年,帶磁性聲道的常
8電影進入市場,在教學、科研和工商業方面的應用與日俱增。
1965年伊斯曼柯達公司設計生產出超8毫米電影,畫面尺寸比例為5.46:4.01,面積較常8毫米電影大約50%,這就降低了放映的放大倍率,提高了清晰度,從而逐漸取代了常8毫米電影。
⑷ 老的電影膠片一盒能放幾分鍾
35毫米電影膠片一盒(圓鐵盒)大約9~10分鍾,俗稱一本。一部90分鍾的電影大約9~10本。
16毫米電影膠片一盤,大約20~25分鍾,俗稱也是一本。一部故事片是一般是四本。
⑸ 什麼是電影的毫米
指單格膠片寬度。
有16,35。70等等。常用35。
隨著膠片和鏡頭的進步,目前更多小成本膠片電影使用超16毫米。
⑹ 電影攝影機8毫米、16毫米、35毫米的差別與使用歷史
1、意思不一
攝影機8毫米:指窄膠片系統中最小型的,膠片寬度僅8毫米的一種電影。
攝影機16毫米:膠片寬度為16毫米的電影,是窄膠片體系中應用最廣的一種電影。
攝影機35毫米:膠片寬度為35毫米的電影。
2、使用時間不一
攝影機8毫米:1932年,8毫米電影問世後,為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經濟輕便的攝制手段。
攝影機16毫米:1923年,由伊斯曼柯達公司引入市場。
攝影機35毫米:1925年,巴黎的國際電影與攝影工作大會將愛迪生和盧米埃爾發明,定為標准無聲片的膠片比例。
3、使用人群不一
攝影機8毫米:適用於家庭電影。
攝影機16毫米:一般用於農村放映隊。
攝影機35毫米:適用於電影工作者。
4、效果不一
攝影機8毫米:清晰度較低。
攝影機16毫米:影片的清晰度較8毫米清晰。
攝影機35毫米:影片的清晰度較8毫米、16毫米清晰。
5、放映規模不一
攝影機8毫米:多做內部放映,不能進入觀眾廳。
攝影機16毫米:多做內部放映,不能進入觀眾廳。
攝影機35毫米:放映場地為幕寬為觀眾廳長度的五分之一。
⑺ 什麼是8毫米電影
8毫米電影,膠片寬度為16毫米膠片一半的影片,為電影拍攝用的最小規格影片,於1932年問世,主要用於家庭影片、實驗影片,及教育影片的攝制。這種影片格式,由於電子錄影的出現,而被迅速淘汰。
8毫米電影是窄膠片體系中最小型的電影。可直接攝制,也可由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縮制。8毫米電影可分為常規(標准)8毫米和超8毫米兩種。常8 影片放映畫面比例為4.55:3.40,每米 262.46幅畫面。它又可分成單 8與雙8(16毫米影片上並列兩條8毫米影片,攝制後分切成單條8毫米影片)。1932年,8毫米電影問世後,為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經濟輕便的攝制手段,普及為業余電影形式。1961年,帶磁性聲道的常 8電影進入市場,在教學、科研和工商業方面的應用與日俱增。1965年伊斯曼柯達公司設計生產出超8毫米電影,畫面尺寸比例為5.46:4.01,面積較常8毫米電影大約50%,這就降低了放映的放大倍率,提高了清晰度,從而逐漸取代了常8毫米電影。
⑻ 16毫米電影是什麼
16毫米電影膠片寬度為16毫米的電影,是窄膠片體系中應用最廣的一種電影。1923年,由伊斯曼柯達公司引入市場,當時只供業余電影愛好者拍攝家庭娛樂影片使用。16毫米無聲片畫面放映尺寸為寬9?65毫米,高7?21毫米,每邊各有一個齒孔。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後,拷貝改為單邊齒孔,另一邊則用作聲帶位置(光學聲帶或磁性聲帶)。由於16毫米電影設備輕便,膠片和加工費用較低廉,加上感光乳劑技術的不斷進步,改善了放映影像的清晰度和顆粒性,因而廣泛應用於科教、新聞、工業和商業等各部門。同時也用以製作故事片,供中小城鎮電影院或偏遠地區放映單位使用。我國現有農村放映隊,大部分採用16毫米電影。16毫米電影可直接用16毫米膠片拍攝,然後印製16毫米放映拷貝,或從標准型35毫米影片縮制拷貝。反之,也可用16毫米體制拍攝原底片,再放大印製為35毫米放映拷貝。此外,國外還有一種超16體制,是專為拍攝並放大寬高比為1?65∶1的35毫米非變形寬銀幕(遮幅寬幕)影片而設計的,用這種體制拍攝的原底片,其畫面橫向擴展到聲位區從而充分地利用了16毫米膠片的有效面積並簡化了寬銀幕影片的攝制工作,使其更加靈便。
如果你滿意的話 請給個好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