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的電影是什麼
《漁光曲》。
1934年攝制的《漁光曲》,是第一部獲國際獎的中國影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在國際上榮獲獎項的影片,則更值得濃墨重彩一書。它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51年攝制的經典黑白故事片《翠崗紅旗》,它的攝制過程和問世前後充滿艱辛、獨創、有趣的元素,許多內幕是鮮為人知的。
《漁光曲》由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攝制,蔡楚生執導,歌舞影劇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貓,頭號喜劇明星韓蘭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創作的主題曲旋律優美又顯委婉惆悵,歌詞質朴真實,唱出了漁民的無盡凄涼與哀怨。
基本信息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漁光曲
⑵ 有著盛世美顏的王人美,為何她的一生卻非常凄慘
雖然王人美有著得天獨厚的外貌,但是卻經歷了愛而不得的痛苦。和所愛之人因為世俗的阻隔不能在一起,與不愛之人貌合神離過了三十年。她的一生也非常凄慘,而早年也經歷了許多意外挫折。王人美1914年出生,雖然上頭還有7個兄姐,但是作為最小的孩子,卻最得父母的喜歡。性格非常的開朗活潑,是個十足的辣妹子,也是家裡面的小公主。可惜在7歲之時,因為兄長賭博,氣的母親突發腦溢血去世,她的愉快童年也從此結束了。
雖然兄長反對,但是兩人還是結婚了,也因為這段婚姻王人美被公司解僱。王人美的孩子早腰也給這個家庭蒙上了重重陰影,王人美想擁有一份事業就去做了打字員。也正因為這件事,金焰認為傷害到了自尊,兩人的婚姻也走向了陌路。40歲時王人美為了給自己找一個伴,和不愛的葉淺予一起生活了30年,這是幸也是不幸。
⑶ 《漁光曲》主演王人美:一生顛沛流離,兩段婚姻對其皆是折磨,結局怎樣呢
王人美是民國時期上海灘的著名演員,屬於她的時代雖已逝去,但在沉浮的時光里依舊可以尋見當年那個驚艷的身影,她是獨屬民國的一抹靚麗絕色。
王人美曾因主演《漁光曲》而一舉成名,她的美麗可愛令無數觀眾印象深刻。
作為舊上海演藝界的「四大天王」之首,王人美的婚姻卻不似事業般出彩,她一生中經歷的兩段婚姻都留有遺憾,或許人生就是不能太過圓滿,久而不得也未必是一種遺憾。
家庭不幸,年少顛沛流離
王人美七歲時母親便因突發腦溢血離世,父親一個人拉扯七個孩子長大,每日都需忙到很晚。她自幼懂事,本想長大後好好孝敬父親,然而在她考入師范學院後不久父親便離世了。
至親的離世令王人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沒有了經濟來源的她也難以繼續學業。
1998年,王人美突然中風癱瘓在床,此後病情加重成為了植物人,是葉淺予無怨無悔的一旁照顧了她多年。
雖然王人美認為葉淺予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在生命盡頭卻是葉淺予陪伴她安詳離去。
王人美沒有自己的子女,多虧葉淺予的照顧她才能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多年的相伴令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在不知不覺中摻雜了許多莫名的情感,在長久的相伴中,他們結下的是比愛情更深厚的情感。
⑷ 《趙一曼》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藝術價值
《漁光曲》無論是在藝術結構與鏡頭運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而壓抑,節奏緩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幾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節曲折、悲喜交織、情趣盎然、觀賞性強等特點外,又突出了真實與細膩。
通過貧苦漁民的悲慘遭遇,以凄婉的筆調描寫了當時居民的苦難生活,顯示了導演藝術技巧的成熟。作為配音片,《漁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聲時代轉變的特殊時期的產物,既保持了中國默片視覺表現上的高水準,也體現出一些對於聲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現實的題材、動人的情節、通俗的手法和精煉的技巧,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結合上,畫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對待意境界的營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創新。影片表現手法質朴,卻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開頭和結尾尤為動人,前後對應配以清新真摯的主題歌,達到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中國網)。
⑸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哪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1934年的《漁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摯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聲,出色地塑造了貧苦的漁家女兒小貓的形象。
影片主題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確人美歌也美。該片曾獲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
⑹ 關於聶耳老婆王人美的資料
王人美(1914年12月-1987年4月12日),原名王庶熙,中國湖南長沙人,著名電影明星,昵稱「小野貓」。
王出生於長沙書香門第,其父王正權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任數學教員,門生包括毛澤東等人。因父母早逝,王被迫於1928年隨其兄前往上海謀生,加入黎錦暉創辦的中華歌舞團。黎十分賞識王的才華,為其改名「王人美」。不久,王即走紅上海歌舞界,與胡蝶和黎莉莉並稱三傑。
1931年,王隨團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次年出演影片《野玫瑰》而成名。1934年,王在影片《漁光曲》中出演「小貓」一角,大獲成功,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此後她又出演了《風雲兒女》等影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王拒絕為日本人拍攝電影,轉而出演一系列的抗日話劇。抗戰結束後,王進入昆侖影片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留在上海,初在長江電影公司拍片。1957年,因受反右運動影響,王精神錯亂,痊癒後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0年,王中風,癱瘓在床。次年,王在多年努力後終於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底,王再次中風,成為植物人,次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王曾於1934年1月1日同影帝金焰結婚,後因對王投身抗戰宣傳兩人意見不同,於1945年離婚。1955年,王又與葉淺予結婚。
⑺ 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影片是
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影片是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漁光曲》。
王人美的表演主要靠直覺,她的藝術感覺好,直覺就比較准。她走上影壇的時候,她青春的氣質應和了當時電影文化的需求。
比起有些人來,如阮玲玉、蝴蝶,她的天分不算最好,但她聰明。同時,她是個不甘服從命運的人,她知道自己的弱點,就努力去彌補,去奮斗,而且說干就干 。
在歌曲《漁光曲》中,王人美的演唱沒有花哨的技巧,但是她凄美的聲線營造出的效果卻很容易打動聽眾的心。
在插曲《鐵蹄下的歌女》中,王人美用一種近似哭腔的嗓音,很好地表現出了歌曲所表現的悲涼凄楚的情緒;同時,她也極為注意演唱技巧,咬字清晰,運氣自如,使這首歌為電影《風雲兒女》增添了光彩。
電影同名主題歌《漁光曲》在片中出現多次。在為影片配樂之初,任光譜寫了一首《漁村之歌》,但是導演認為歌曲的旋律太過優美,與影片的基調有些出入,後特意與任光一起深入漁民的生活,體會漁民內心的疾苦。任光帶著對漁民生活現狀的悲憫與憤怒,創作了這首《漁光曲》 。
⑻ 因嫌名字好聽而改成很土的名字,不料卻享譽上海灘的是誰
現在很多人都是覺得自己名字難聽,才去改名字,而這個女人其實是當時非常紅的女明星,王人美。
這個歷史比較悠久了,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但是跟以前的人只要提到上海灘「美人王」,幾乎沒人不知道,這個綽號「美人王」的女人,是當年明月歌舞團的「四大天王」之首,是上海灘風情萬種、紅透民國的大明星。
就這樣我們的王庶熙變成了後來大名鼎鼎的王人美,1932年,王人美在《野玫瑰》中飾演主角,憑借該片,王人美一舉成名,1935年,王人美主演的《漁光曲》榮獲蘇聯第一屆國際電影節獲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故事影片。王人美在上海灘越來越紅,在1934年,她與金焰結婚,成就了很多人眼中的美好婚姻,但是在十年後二人就分開了,這位紅透民國的大明星在1987年,在北京病逝。
⑼ 王人美的一生,究竟是幸運的,還是不幸運的
王人美原名庶熙,是我國著名的內地女演員,在她的那一個時代的女演員有胡蝶、阮玲玉等人。在那時候中國電影剛剛起步,她也是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發展,但是經歷了一些事情,使得她的人生也是蒙上了一層陰影。我覺得王人美的一生可以說是幸運的,也可以說是不幸的。
在這段時期結束之後她終於能夠從中解放出來,才真正過上了好日子。她這一生可謂是幸運中又夾雜著不幸,能夠有幸出演這么多電影成為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也是經歷了中國最黑暗的時期,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最終被評為了“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