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清朝和日本打仗的電影,電視劇
黃海海戰 甲午風雲
2. 清朝八旗騎兵與列強火槍手在陸上對戰為什麼還是死傷慘重輸多贏少!
這個問題要牽涉到戰術方面。
在馬克辛重機槍出現前,歐洲國家大部分的步兵戰術,奉行拿破崙時代的「密集型射擊」戰術。就是在陣地上擺開一個大兵團,正面射擊沖鋒。這種戰術在對付騎兵或者是主力團時,。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戰術。因為當時的科技比較落後,火槍的射擊間歇非常長,彈葯填裝也十分麻煩。所以,在當時條件的限制下,拿破崙發明了密集型射擊戰術,通過大兵團列陣輪番射擊,來解決彈葯填裝和射擊間斷的問題(俗稱的「打排槍」)。
這種戰術,歐洲國家一直使用到一戰,直到馬克辛重機槍的出現,將拿破崙的戰術徹底粉碎後,歐洲國家的步兵戰術才改用為分散隊列,散兵出擊為主,沿用到現在。反觀八旗騎兵,戰術單調,習慣於群體沖鋒。而火槍不但在射程上,佔有絕對優勢,再輔以密集射擊,強弱立見。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士兵的素質。當時八國聯軍的士兵,普遍都是在殖民地打過仗,有過硬的軍事素質;而八旗騎兵。。。。。。。。
3. 求一部電影,講述的是清朝時期抗擊外國人入侵的電影,片子一開頭,是一隻牛被栓在石墩上,然後被推下了
紅河谷 馮小寧的經典片子。
清末,黃河邊上,求雨的人們正在祭祀河神,片子一開頭,是一隻牛被栓住,,被推下了黃河。然後,兩個少女被拴在石墩上,准備扔進河裡祭祀河神............
我記得牛沒有拴在石墩上呢。不過就算不是這個片子,紅河谷也值得你一看,體驗一下漢藏人民聯合抗擊英帝國主義者侵略的愛國主義情懷。
4. 電影鴉片戰爭時期清軍手持大刀長矛和英軍打仗,難道歷史上真是這樣嗎
假的,一鴉時期清軍的肉搏步兵在軍中的比例大致是三成左右,使用火葯武器的士兵在六成以上,不過比起英軍的武器落後很多,戰術上也一樣落後。
電影為了方便拍攝,並表現出清軍的落後,才著重表現他們用冷兵器戰斗。
5. 清朝和法國打仗有那些電影
龍之戰,演的是清朝將領馮子材在鎮南關打敗法國侵略者的史實。
6. 清初入關時所向披靡的八旗軍能打過二戰時的侵華日軍嗎
清軍入關時的八旗軍是騎兵部隊,女真人屬於游牧民族,從小騎馬射箭,加上馬匹的機動性,因此,八旗兵的戰鬥力比較強。即使放在當時的歐洲也是一支勁旅。
但是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進入熱兵器時代。仍然還在裝備這大刀長矛的八旗軍顯然已經落後於時代,八旗軍的最後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對英法聯軍發動了英勇的進攻,這一點連英法聯軍都比較佩服。但是,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卻成為了戰五渣。八里橋之戰中,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而只有8000人的英法聯軍只有12人陣亡。
如果是入關的清兵對上八國聯軍,堅壁清野,處處搗亂,不決戰只偷襲落單軍隊,以直隸,熱河,山東,河南為戰場,勝負不可知,不能取勝也會像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那樣把他們拖垮。
但是滿清不能這么做,因為是異族統治,並且南方各省已經東南互保了。這么做就意味著統治動搖,到時候皇帝就不是他們家的了。如果是漢人朝廷有條件這么干,所以我一直認為如果是晚明朝廷對上西方列強,不會那麼慘。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北京讓人家端了,天下無主,無太子,如果有皇帝,滿清佔領不了全中國,兵力差距太大,皇帝在投降的漢奸也沒那麼多。可惜皇帝和文管集團沒人擔遷都的罵名,互相等,錯失了良機。如果王承恩有魏忠賢的手段,也許會解決問題。
7. 請問下有哪位知道像是《南漢山城》,《弓》這種以朝鮮為背景和後金(清)初打仗的電影或電視劇,謝謝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hOxiQM-unnYXHuI5jFUhFg
《南漢山城》是黃東赫執導的歷史戰爭片,由李秉憲、金倫奭主演,於2017年10月3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金薰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丙子之役期間,朝鮮國王和一眾大臣被清軍圍困在南漢山城,城內主戰派和主和派針鋒相對的故事。
8. 現代軍隊大戰清朝八旗兵有個叫伯平的死了是什麼電影
生死時刻 (2020)
清光緒年間,國勢衰微,外患日亟,為重振國威救百姓於水火,秋瑾與徐錫麟等人密謀浙皖聯合起義,因叛徒告密而遭清政府嚴酷鎮壓,起義失敗,秋瑾英勇就義......
9. 清朝騎兵進攻朝鮮的韓國電影叫什麼
電影名《最終兵器:弓》
《最終兵器:弓》是由金韓民執導,朴海日、文彩元、柳承龍主演的韓國古裝動作電影。
影片以滿族後金政權入侵朝鮮(韓國史稱「丙子胡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為了救出被俘虜的妹妹,身背一副弓箭便獨闖滿軍大營的朝鮮神箭手「南一」的故事。
該片於2011年8月10日在韓國上映,創下了超過700萬人的觀影成績,成為了2011年韓國本土最賣座影片。朴海日接連獲得大鍾獎和青龍獎的最佳男主角,文彩元獲大鍾獎和青龍獎最佳女子新人獎。
(9)清軍八旗和外國人打仗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7世紀初,黨爭頻繁,政局動盪,剛剛在明朝幫助下結束倭亂的朝鮮王廷又面臨遼東新興的女真軍事力量,孱弱的國力和尖銳的內外矛盾,導致朝鮮國力衰敗、民不聊生。1636年至1637年,滿清八旗軍入侵朝鮮,這是滿清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後第二次大規模入侵朝鮮的戰爭,韓國史書稱之為「丙子胡亂」。
影片正是以此亂為歷史背景,描繪了親人被滿人劫為人質,並竭盡全力展開救援的英雄——南伊波瀾壯闊的一生。影片除了再現那段不堪回首的恥辱戰史,也深度剖析了弓箭在韓國歷史上的卓重地位。
主創團隊
導演金韓民最擅長的是驚悚題材,該片是他的轉型之作,希望藉此將自己的題材領域拓寬,特別是挑戰自身駕馭恢弘題材的能力。為了能更為真實地展現箭術的魅力,武術指導張春燮除翻閱了大量相關文獻,還得到了國內射箭專業人士的幫助與指導,特別是古典箭術的要理和技巧。
演員們也接受了較長時間的箭術訓練,雖然很多極專業的動作還需要技術合成,但基本的要領都得到了充分的掌握。除了箭術,騎術也是演員們必備的技巧。由於女真民族是馬上民族,在這場戰爭中,馬上交鋒也成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騎術訓練中,演員們幾乎整日與馬匹為伍。由於是古裝片,服裝造型方面劇組也請來了曾經參與創作《朝鮮名偵探》《好傢伙壞傢伙奇怪的傢伙》《青燕》等片的美術總監權宥真,為片中人物打造了大量的戰服、華服,特別是滿清軍隊的服裝,更是參考了大量史料,採用藍色綢緞配金絲縫紉剪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終兵器:弓(電影:最終兵器:弓)
10. 關於清朝的電影都有什麼
關於清朝歷史的電影有《末代皇帝》《頤和園》《黃飛鴻》系列《審死官》《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鴉片戰爭》《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