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部科幻電影講的是在木星上發現蟲洞的
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邁克爾·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1] 影片由派拉蒙、華納和傳奇影業聯合製作,派拉蒙負責北美發行,華納負責海外發行,定於2014年11月7日在北美公映。[2]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2. 十大科幻電影排行榜
科幻電影還是美國科幻大片熱度最高,從投入資金到拍攝、後期特效製作都是大手筆,美國電影相比國內電影在投資上毫不手軟,隨便一個大片都是好億美金以上,國內電影的投資資金和特效比起美國還是相差了一大截。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10部最值得觀看的美國科幻大片。
1、神偷奶爸3 豆瓣:7.0
《神偷奶爸3》是由環球影視製作的2017美國 3D 電腦動畫 喜劇片。這是「神偷奶爸」電影系列的第三部分,以及「神偷奶爸」(2013年)的續集。在這部電影中,Gru與他失敗的雙胞胎兄弟Dru合作,以擊敗一個名叫Balthazar Bratt的新敵人,他是一個20世紀80年代長大成為小人的小孩演員。並於2017年6月30日在美國發行。這部電影收到了評論家的評論,全球共賺了8.25億美元,是2017年第四高的電影。
2、盜夢空間 豆瓣:9.2
《盜夢空間》於2010年的科幻電影是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共同製作,由艾瑪·托馬斯聯合製作的。電影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是一名職業小偷,通過滲透潛意識竊取信息,並提供了一個機會,將他的犯罪記錄消除為支付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開始」,將另一個人的想法植入目標的潛意識。
3、異形:契約 豆瓣:7.4
《異形:契約》是由里德利·斯科特導演的2017年科幻 恐怖片,由約翰·洛根和丹特·哈珀編寫。這部電影是2012年電影「普羅米修斯」續集,這部電影是外星人前傳系列的第二部分,外星人電影系列的第六部分,以及斯科特的第三部影片。異形:契約:盟約於2017年5月4日在倫敦首演,於2017年5月12日在英國和5月19日在美國發布。影片受到普遍好評,有影評大贊法斯賓德的雙重性能和回報,形成兩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特許經營,但在國內的票房表現不佳和總票房達2.325億美元,生產預算為9700萬美元。
4、楚門的世界 豆瓣:9.0
《楚門的世界》是1998年的美國諷刺 科幻電影 由導演彼得·韋爾,所生產斯科特·魯迪,安德魯·尼科克爾,愛德華·S·費爾德曼,和亞當·施羅德,並通過Niccol寫的。電影明星吉姆·凱瑞為杜魯門伯班克,由一家公司在一個模仿的電視節目中圍繞他的生活進行采訪和籌集,直到他發現並決定逃跑; 靈感來源於暮光之城的 「 特別服務 」。與成品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在紐約市設置了更多的是一個科幻 驚悚片。斯科特·魯丁購買了腳本,並在派拉蒙影業設立了生產。
5、剪刀手愛德華 豆瓣:8.7
《剪刀手愛德華》是由蒂姆·伯頓導演的1990年美國浪漫的 黑暗幻想電影,由約翰尼·德普主演。這個年輕人被一個郊區的家庭帶走,愛上了他們的十幾歲的女兒金。伯頓從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郊區的童年成長中構想了愛德華·剪刀。在生產前的陰間大法師,卡羅琳·湯普森被聘為伯頓的故事改編成劇本,與薄膜開始發展20世紀福克斯,之後華納兄弟拒絕。隨著伯頓與蝙蝠俠的批判和財務成功,Edward Scissorhands被快速追蹤。大多數拍攝發生在1990年3月10日至6月10日在佛羅里達州的蘭克蘭。
6、死侍 豆瓣:7.5
《死侍》是一個虛構的反英雄出現在美國漫畫書的出版奇跡漫畫。最初,Deadpool在「新突變體」第一次出現,之後在X-Force的問題上被描繪為超級維多利亞,但後來演變成他更加認可的反英雄人物。Deadpool,其名字是Wade Wilson,是一個身心虛弱和精神上不穩定的僱傭軍,具有加速癒合因素和身體素質的超人的能力。這個角色被稱為「口口相傳」,因為他的話語本質和傾向打破第四牆,這是由作家用幽默的效果和運行的幌子。
7、銀河護衛隊2 豆瓣:8.2
《銀河護衛隊2》是2017年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基於漫威漫畫超級英雄隊衛報,由 Marvel Studios製作,由沃爾特·迪斯尼影城動畫公司發行。這是續集至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和第十五薄膜的漫威電影宇宙。本片是編劇和導演由詹姆斯·岡恩和星的全體演員為特色克里斯·普拉特,措埃·索爾達納,達沃·鮑帝斯塔,文·狄塞耳,布拉德利·庫珀。監護人旅行整個宇宙,因為他們幫助彼得·奎爾了解更多關於他神秘的父母。在銀河護衛隊2旅行整個宇宙,因為他們幫助彼得·奎爾了解更多關於他神秘的父母。
8、星際穿越 豆瓣:9.1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克里斯托弗·諾蘭共同製作的2014年史詩 科幻電影。在人類正在努力生存的反烏托邦未來,它跟隨一群宇航員,他們通過蟲洞旅行尋找一個新的人類家園。
9、變形金剛3 豆瓣:7.0
《變形金剛:月亮的黑暗》是由邁克爾灣執導的2011美國科幻小說 動作電影,基於由孩之寶創造的變形金剛玩具線。它是在第三批真人變形金剛系列電影,並且是續集2009年的變形金剛:復仇之戰。它也是系列中不能由夢工廠共同製作的第一部電影。電影明星希亞·拉博夫,羅茜·漢丁頓·惠特莉,喬什·杜哈明,約翰·特托羅,彼得·庫倫。它的故事是在墮落的復仇事件三年後設置的,並且跟隨交戰的 Autobots和欺騙者,因為他們爭取從他們在地球月球上墜毀的家園獲得強大的技術。
10、美國隊長3 豆瓣:7.7
《美國隊長3》是2016年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基礎上,驚奇漫畫人物美國隊長,所產生奇跡工作室和分布式迪斯尼電影製片廠。對復仇者國家的國際監督的分歧使他們陷入了反對派,由史蒂夫·羅傑斯和托尼·斯塔克領導。湯姆·荷蘭,弗蘭克·格里洛,威廉·赫特和丹尼爾·布魯爾。在美國隊長:內戰中,對復仇者國家的國際監督的分歧使他們陷入了反對派,由史蒂夫·羅傑斯和托尼·斯塔克領導。湯姆·荷蘭,弗蘭克·格里洛,威廉·赫特和丹尼爾·布魯爾。在美國隊長:內戰中,對復仇者國家的國際監督的分歧使他們陷入了反對派,由史蒂夫·羅傑斯和托尼·斯塔克領導
3. 科幻電影推薦
1、《源代碼》
一列火車被恐怖分子炸毀,而之後會有下一輪的恐怖襲擊,到時候人員傷亡會更多。作為男主角的老吉,不斷的通過《源代碼》傳送到爆炸前的八分鍾,還不帶存檔的,執行時間就只有短暫的8分鍾,為達目的必須爭分奪秒,而他的任務是要從幾百位乘客中找到罪魁禍首。這部電影有新意的地方是通過平行宇宙不斷穿越,這種結構的電影非常贊,值得二刷。
4. 科幻片的發展歷程
首先,我們也許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film)定義為包含著某種因素的電影:這些因素是基於科學(包括現有的科學和假設的科學)而假想出來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們是不可能發生的,或還沒有發生的。科幻片與魔幻片、靈異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被幻想出來的因素必定有一個科學理性的支持,哪怕這個科學依據看起來很瘋狂。比如《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可以被稱作一部科幻片,因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過去是藉由一種在影片中被科學證實了的催眠術。而《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1993)就不是科幻片,因為影片並沒有把男主角突然被迫反復過著同一天的理由告知觀眾;如果影片向我們解釋:那是因為他的時間機器出了故障,那麼這就能成為一部科幻片。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科幻片,顧名思義即「科學幻想片」,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科幻片從誕生之初便與科幻小說締結了不解之緣,如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改編自兩部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威爾斯的《隱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爾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說被搬上銀幕後,引發了系列電影拍攝,科幻文藝中常見的題材,如科學狂人、星際旅行、時空穿梭等在此時出現,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萊塢則延續了改編科幻小說的傳統,如《侏羅紀公園》、《人猿星球》、《少數派報告》、《星際艦隊》等,並將其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片種。
目前國內對科幻片的態度基本是從科學與幻想相結合的角度,或者電影的奇觀本性進行談論。如邵牧君在評論中稱「科幻電影的妙處即在於只要某種科學設想一露頭,它就能虛構出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活躍了人們的想像。」
也有部分觀點認為科幻片與神話故事有關,或將「神話」作為一個描述性詞彙,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認為科幻片與科學無關,只是恐怖片的變種。如美國電影理論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銀幕上的外層空間——美國科幻電影》,稱科幻電影與科學「根本沒有關系」;周傳基則發表評論,指「所謂的科幻片只不過是現代封神榜」,《星球大戰》是「最古老的神話故事,亦即沒有任何信息量的陳詞濫調,騎士與公主」。
盡管如此,普遍的觀點還是認為,「當科學觀念、藝術想像和電影手段三者結合時,科幻電影隨之產生。」 H.弗蘭克給科幻片下的定義是:「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其主題基本有如下四種:宗教與反叛主題、凡爾納式科學享樂主義主題、權力與秩序主題、罪惡與拯救主題。
從電影史的發展來看,盡管「科幻電影」一詞出現於1926年左右,但是早在電影誕生之時,科幻片的雛形就已隨之產生,如法國導演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1902年)、《太空旅行記》(1904年)和《海底兩萬里》(1907年)。縱觀科幻片的發展,除了早期的法國電影之外,美國科幻電影自誕生後,就以迅猛的勢頭成為主力,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經驗和文學積累,其他國家都無法望其項背。
20世紀50年代是科幻片的第一個高潮。為其繁榮提供動力的,是科技尤其空間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及二戰結束之後冷戰思維的影響和人類對前途的恐懼感,如羅伯特.懷斯的《地球停轉之日》(1951年)。
隨著越戰結束,各種運動蓬勃興起,以及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70年代迎來了科幻片的第二個高潮。以法國的《阿爾發城》、前蘇聯的《索那裡斯》以及庫布里克的《2001:漫遊太空》(1968年)為先導,直至盧卡斯的《星球大戰》(1977年)形成氣候,科幻片也從B級製作逐漸升為A級大製作。
80年代中後期以來,數字技術的飛速進步,工業化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以及消費觀念的變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高潮的同時也被末世情結所佔據。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1984年)拉開黑色序幕,經過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1993年)、凱文.雷諾茲的《未來水世界》(1995年)、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綴聯,直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國》(1999~2003年),均呈現出注重視聽、表象的特點,末日景象紛紜而至。
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上迎合各種口味的觀眾,類型的拼貼和融合已經成為科幻片的一個重要特徵,許多影片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科幻片,但卻在某種程度上毫無質疑地具備科幻元素。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實現幻想提供了保證,也能成為新的科學幻想的源泉。科幻電影的有趣現象是,它在想像空間中,最先進的科技所表現的,常常與古老的神話有關,甚至直接選取神話為己所用,如《黑客帝國》、《少數派報告》、《X戰警》等。恰如皮洛所言:「一個發展電影和神話的比喻手段的新時代已經開始。」
我們可以把好萊塢科幻片的歷史劃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一、19世紀末到192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長期。
19世紀末,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幾乎和娛樂電影同時在法國誕生,比如1895年的《機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等。但這些影片也許更像是在使用電影技術變魔術。直到1902年法國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標志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出現。1910年代,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和英國,似乎在拍攝關於外星人和未來戰爭的題材的科幻片上一馬當先。不過隨著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美國在科幻電影製作上奮起直追,生產了《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於1916年生產的一部長達105分鍾的《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開創了水下攝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國科幻片開始和歐洲分道揚鑣。和德國《大都會》(Metropolis,1927)等歐洲科幻片相比,好萊塢科幻片更注重傳奇的情節、快捷的節奏、驚險的動作和高超的特技。這一時期好萊塢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島》(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二、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熟期。
從1930年代開始,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偏愛帶有恐怖、悲觀和浪漫色彩的瘋狂科學家主題,並且開始連篇累牘地拍攝科幻電影系列片。比如,這一時期出品了《科學怪人》(1931)、《科學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學怪人的兒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類似的還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飛俠哥頓》系列(Flash Gordon)。而《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剛》(King Kong,1933)都是當時產生的名作,它們延續並發展了好萊塢電影在特技運用和情節安排上的長處,並已經產生了獨特的程式。到了1940年代,由於二戰的影響,好萊塢科幻片處於一個止步不前但卻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十年中生產的科幻片幾乎都是從前題材的「後續系列」,比如《隱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隱身人歸來》(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隱身人復仇記》(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不過,這也同時鞏固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敘事模式。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學家成為了邪惡的敵人,將好萊塢科幻片和戰爭宣傳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這一時期的特點。 三、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繁榮期。
1950年代,也許是冷戰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恐懼陰影加強了人們的想像力,好萊塢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們常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也更加依賴特技的運用。比如《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線》(Them!,1953)、《兩萬英尋下的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盜屍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歷險》(Forbidden Planet,1956)、《蒼蠅》(The Fly,1958)和講述核戰爭的《海濱》(On the Beach,1959)等。冷戰對好萊塢科幻片的影響持續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記》(Countdown)就以美蘇軍備競賽為想像的源泉。但正是在1960年代,產生了科幻片歷史上的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無論在故事情節、思想內涵還是特技效果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四、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間保持平衡的時代。
特技的使用對好萊塢科幻片而言從來都是舉足輕重的,而隨著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特技和故事之間的張力逐漸開始加大。究竟應該怎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很多導演做出了他們的嘗試。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Alien,1979)無疑是70年代幾個成功的範例。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萊塢科幻片的特技效果製作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神奇體驗,而同時這些科幻電影又能提供給他們一個值得品味的故事。比如喬治·盧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繼推出氣勢宏大的《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球大戰:絕地歸來》(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i),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溫情脈脈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羅伯特·澤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五、1990年至今:好萊塢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進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大量倚賴電腦合成影像(CGI),並將其發揮至極,但在同時卻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90年代以後的好萊塢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陳,在視覺效果則上富有極大的沖擊力,畫面也更加精美逼真。《獨立日》,《侏羅紀公園》系列,《星戰前傳》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將觀眾培養得對那些花費高昂的特技大場面甚至開始司空見慣起來。當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技在銀幕上趨向於飽和的時候,好萊塢科幻片也同時開始迷失了方向。隨著科技的進步,好萊塢科幻片開始探索新的主題,比如克隆技術和智能機器人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曾經有人說過,科幻電影是關於「變化的電影」,從上世紀30年代誕生科幻電影開始,近20年的時間里,影壇都在表現對於二戰的恐懼以及對新生科技的興奮好奇;到了60年代,科幻電影成為對冷戰揭示、批判最深刻的電影類型;80年年代,《E.T.:外星人》這樣的科幻片回應了整個時代回歸家庭與人性的主題;90年代,好萊塢樂觀積極的心態影響著科幻電影的走勢;到了21世紀,各種天災人禍不斷出現,日本強地震的威力、核輻射的危機時刻牽動人們的心臟,法美英三國炮轟利比亞的戰火讓無數平民居無定所…戰勝生命無常的無力感成為人類的生存本能giootlg_w,好萊塢的科幻電影開始著力表現不可預測的災難,《洛杉磯之戰》就是滿足了人類對憂患的心理需求:資源緊缺、暴力戰爭、人性光輝、未知外星生物,這些都在在激化人類的危機意識,類似於《洛杉磯之戰》這類的軟科幻硬寫實的災難戰爭電影成為科幻片未來發展的大勢。換句話說,科幻電影始終是和時代特點緊緊結合在一起,非常及時,同時又非常精煉地表現了時代的主題,也正是因為如此,《洛杉磯之戰》才把如此眾多的觀眾吸引到電影院去一探究竟。
5. 好萊塢科幻片必看10大電影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2、《低俗小說》
《低俗小說》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布魯斯·威利斯、烏瑪·瑟曼、約翰·特拉沃塔、阿曼達·普拉莫、蒂姆·羅斯等主演的犯罪電影。
影片由6個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相連的故事所構成,6個故事都各自講述了一個不同的事件,但他們卻都有著共同的戲劇屬性將它們緊密相連。 該片於1994年10月14日在美國公映。
3、《搏擊俱樂部》
《搏擊俱樂部》是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於1999年發行的一部懸疑驚悚片,電影改編自恰克·帕拉尼克的同名小說,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愛德華·諾頓、海倫娜·伯翰·卡特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生活苦悶的泰勒為了找尋刺激與好友傑克組成「搏擊俱樂部」,在那裡他們可以把一切不快的情緒宣洩,借著自由搏擊獲得片刻快感的故事。該片於1999年10月15日(美國)上映。
4、《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AVP2)是科林·施特勞斯、格雷格·施特勞斯執導的科幻驚悚電影,由史蒂文·帕斯奎爾、蕾可·艾爾絲沃斯等主演。影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哥倫比亞首映。
該片講述了異形與鐵血戰士兩大恐怖殘忍的外星生物再次相遇,展開廝殺的故事。
5、《邦妮和克萊德》
《邦妮和克萊德》是根據美國歷史上著名雌雄大盜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的真實經歷拍攝的劇情片,由阿瑟·佩恩執導,吉恩·哈克曼、吉恩·懷爾德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30年大蕭條中,邦妮·派克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西小鎮的母親家中看到克萊德·巴羅正在偷自己母親的汽車。克萊德對邦妮一見鍾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搶劫入獄,並當著她的面搶劫了鎮上的小超市。二人從此結伴浪跡天涯,以打劫為生。
6、《指環王》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譯《指環王》,是英國作家、語言學家、牛津大學教授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創作的長篇奇幻小說。該書是《霍比特人》的續作,被公認為近代奇幻文學的鼻祖。經過十二年的創作和四年的修改,《魔戒》於1954年至1955年出版。全書分為三部:《護戒同盟》《雙塔奇兵》《王者歸來》。
《魔戒》主要講述了中土世界第三紀元末年魔戒聖戰時期,各種族人民為追求自由而聯合起來,反抗黑暗魔君索倫的故事。
7、《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是由華納兄弟公司1999年開始發行的系列動作片,該片由安迪·沃卓斯基執導,基努·里維斯、凱瑞-安·莫斯、勞倫斯·菲什伯恩等主演。影片共三部,第一部於1999年3月31日在美國上映 ,第二部於2003年5月15日在美國上映 ,第三部於2003年11月5日全球上映 。
該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的故事 。
8、《畢業生》
《畢業生》根據查爾斯·韋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達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羅夫特等主演。該片於1967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通過描寫大學畢業生本恩的愛情經歷,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以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1968年該片獲得了第25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等獎項 。
9、《美國往事》
《美國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歐·萊昂執導,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麗莎白·麥戈文、塔斯黛·韋爾德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1984年2月,該片在美國上映。1985年,該片獲得了第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獎項 。
10、《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改編自托馬斯·哈里斯同名小說的驚悚電影,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朱迪·福斯特、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了實習特工克拉麗斯為了追尋殺人狂野牛比爾的線索,前往一所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漢尼拔給克拉麗斯提供了一些線索,最終克拉麗斯找到了野牛比爾,並將其擊斃。1991年該片在美國上映。
6. 怎樣了解美國科幻電影發展全過程
首先要告訴你,科幻電影的起源不在美國。正如電影的起源一樣,科幻電影誕生於法國。1902年法國電影導演喬治·梅里埃製作了人類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游記》。好萊塢大約在10年之後才發現了科幻電影的價值,並開始大規模製作科幻電影,其中經典代表是《科學怪人》、《化身博士》、《海底兩萬里》等等。
至於後來科幻電影在好萊塢的發展可以參考下文:http://ke..com/view/228221.htm
7.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有哪些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有《E.T.外星人》、《人工智慧》、《第九區》、《黑客帝國》、《復仇者聯盟》、《V字仇殺隊》、《楚門的世界》、《源代碼》、《阿凡達》、《盜夢空間》。
1、《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美國)
影片描述一位十歲男孩與一個外星造訪者,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是一部是罕見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學幻想片。
有沒有想過,如果突然有一天,一個外星來客出現在地球上,出現在你生活的小鎮里,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戰爭爆發,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可是,你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 那一夜,艾里奧特騎著他的小腳踏車,載著E.T.從樹梢飛過。天空藍得近乎奇異,背景里有碩大渾圓金黃明媚的月亮,還有繁星滿天,風聲瀟瀟。
7、《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年,美國)
技術的發展、物質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還是束縛了人?《楚門的世界》用一個近乎殘忍的故事,以一種寓言式的敘事,給了我們一個耐人尋味的回答。
楚門(金•凱瑞 Jim Carrey 飾)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除了一些有些稀奇的經歷之外——初戀女友突然失蹤、溺水身亡的父親忽然似乎又出現在眼前,他和絕大多數30多歲的美國男人絕無異樣。這令他倍感失落。他也曾試過離開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但總因種種理由而不能成行。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覺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人跟蹤,無論他走到哪裡,干什麼事情。這種感覺愈來愈強烈。楚門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逃離這個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去尋找他的初戀女友。
但他卻發現自己怎樣也逃不出去。真相其實很殘忍。
8、《源代碼》Source Code(2011年,法國 / 美國)
鄧肯·瓊斯,這個憑借著處女作《月球》一鳴驚人的年輕導演終於在兩年之後拿出了自己的第二部長片《源代碼》。和《月球》的那種小成本、硬核科幻片不同,雖然這部《源代碼》也被包裹在了科幻的外衣之下,但是這部電影還是在向主流影片靠攏。
影片涉及到決定論、自由意志、量子理論以及平行宇宙的一些概念。畫面說不上震撼火爆,但很明快流暢,劇情算不上驚心動魄,卻是跌宕起伏。其真正值得探討的,是導演藉以建立其故事架構的概念,若深入其中,則另有一番天地。
9、《阿凡達》Avatar(2009年,美國)
英文名"Avatar"是英語向梵語借字,有"化身"的意思。本片採用3D技術拍攝,共耗資5億美元製作發行,是電影史上最為昂貴的作品。
有很多影迷稱之為史上最強科幻,當然在部分影迷中《阿凡達》是排第一的,可惡的卡梅隆,你要讓未來十年的所有科幻片都味同嚼蠟了!因為所有觀眾的審美標准已經一口氣被你提高了幾個檔次!這部電影,科幻迷不去劇院看絕對一輩子後悔。
10、《盜夢空間》Inception(2010年,美國/英國)
《盜夢空間》是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繼《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後又一大創作,本片將帶觀眾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經典科幻片。
這是一部影迷一定不要錯過的電影,就像帝國雜志說的,這部影片就像是《黑客帝國》加上《紐約提喻法》,反物理學的探討、精彩的動作場面、具有沖擊力的情感、以及萊昂納多令人吃驚的表演,都讓人沉迷不已,這是諾蘭電影的一個全新領域。
該片上映以來一直穩居國內外排行榜榜首,所以本次《盜夢空間》也成為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之首。
8. 十大科幻電影
世界十大科幻電影有《E.T.外星人》、《人工智慧》、《第九區》、《黑客帝國》、《復仇者聯盟》、《V字仇殺隊》、《楚門的世界》、《源代碼》、《阿凡達》、《盜夢空間》。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美國)
影片描述一位十歲男孩與一個外星造訪者,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是一部是罕見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學幻想片。
有沒有想過,如果突然有一天,一個外星來客出現在地球上,出現在你生活的小鎮里,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戰爭爆發,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可是,你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 那一夜,艾里奧特騎著他的小腳踏車,載著E.T.從樹梢飛過。天空藍得近乎奇異,背景里有碩大渾圓金黃明媚的月亮,還有繁星滿天,風聲瀟瀟。
9. 20部必看科幻電影
1、《2001太空漫遊》
上映時間:2019 豆瓣評分:7.9
中國第一部拿得出手的科幻電影,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
太陽即將膨脹,為了生存,人類決定建造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在茫茫宇宙中尋找新家園,「流浪地球」計劃,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