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部外國喜劇電影,不知道什麼名字了,內容是三個笨蛋特種兵,有一個特胖
《三腳貓部隊》 也叫《呆瓜從軍》
拉里(「接線員」拉里)一日之間成為雙失青年,先是沒了份工作,再去找女友打算尋求安慰的時候又被這女人無情的拋棄。拉里很郁悶,於是拉上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弗萊特(DJ奎奧斯)和鄰居比爾(比爾·恩格瓦爾)三人到酒吧狂喝啤酒解悶。三個人腦袋都少根筋,在喝酒喝得大咧咧的時候,一個威武暴躁的陸軍預備役部隊的軍官克林格洛甫出來大罵這三個醉酒的年輕人。原來克林格洛甫把他們三個當成偷溜出來喝酒的小兵,二話不說就把他們三個趕上飛機,准備派到伊拉克戰場作戰。三個呆瓜也不只狀況地成了士兵,准備作戰。
沒想到,開飛機的人同樣有病,原本要到伊拉克的飛機最後竟然來到一個墨西哥小鎮,這很離譜,但更離譜的是三個呆瓜以為這里真的是伊拉克戰場。當過警察的弗萊德從小到大都有格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拿著槍對著人身上亂射,可以自由自在地把人打死。他們三個就在這個墨西哥小鎮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活。
小鎮上有個軍閥,名叫卡洛斯·桑坦納(丹尼·特雷喬),他殘暴不仁危害百姓。拉里他們三人就誤打誤撞以為卡洛斯就是他們的伊拉克敵人,靠著運氣打敗了卡洛斯的一個手下之後就招惹了一堆軍閥前來反擊。拉里他們幾個成為小鎮人民的英雄,而拉里更得到美麗的姑娘瑪利亞的愛情。為了保護小鎮人民,還有心愛的女人,拉里和兩個呆瓜兄弟奮起抵抗卡洛斯。
2.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45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水門橋戰役,對戰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一師。面對志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後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情節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毀水門橋,每個戰士都在拚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准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當時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日夜隱蔽在雪山坳里凍得瑟瑟發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里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2月17日下午,上庄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會組織全體職工觀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獻給異國的災難。電影讓我們重新學習認識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用意志與零下三四十度的溫度對抗;他們拿著最為普通低端的槍械,用生命與坦克、大炮一決上下;他們藏在皚皚白雪之中,甚至有些人徹底與冰融為一體,再沒醒來……經歷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賜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輝煌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前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著歲月的流逝似乎漸漸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永遠不會消失,十餘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歷史,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今天是爸媽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爸爸說帶我倆去看電影。我激動地馬上從床上跳起來,拉上爸爸媽媽就出發了。掃碼測溫後,終於到了電影院,進入放映廳,我剛吃了兩粒爆米花,電影就開始嘍!電影中最讓我憤憤不平的是這樣的場景,突然一架敵機從遠處轟隆隆地飛來,余從戎、伍千里、伍萬里這些戰士們只好趴在冰冷的雪地里戰術裝死。
可冷血的美軍飛行員卻像玩游戲一樣,竟然在比賽轟炸志願軍的「屍體」,許多戰士們就這樣被無辜的炸死了。看到這一幕,我把手中的爆米花都捏得粉碎……當余從戎為了引開敵機,不惜犧牲自己也要救自己的戰友時,我的內心震撼不已,好想沖上去和他一起戰斗。電影中,美國士兵喝著熱咖啡,而我們的戰士卻啃著凍土豆,隨時都會把牙瞌掉,真令人又氣憤又心疼!
為了炸掉美軍撤退的重點路線——水門橋,我們的戰士們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最後鋼七連只剩下戴著魚鷹哨的伍萬里一個人。伍萬里最後成功地傳遞了敵情,並恢復了鋼七連的編制!這就是我們的革命精神!這一幕幕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在想:原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志願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真佩服他們的忠誠和勇氣。同時,我悄悄下定決心,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後像最可愛的人一樣,為祖國母親作出貢獻!
一轉眼,寒假就要結束了。在這寒假裡,我遇到許許多多難忘的事兒,但使我最刻骨銘心的,是媽媽帶我看的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長津湖水門橋》。
影片講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三炸水門橋。電影內容讓我意味深長。裡面的有兩個情節讓我至今難忘,第一個,就是連長伍千里說的一句話,:「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橋炸了,橋沒炸掉,就意味著任務還沒完成」。看著戰士們為了炸橋,一批一批的戰士在美軍的槍口下倒下,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嘩嘩地往下流。想想自己平時學習中,遇到些困難就退縮,突然感到自己太丟人了。
第二個情節,就是最後伍萬里依偎在哥哥伍千里的屍體下,美軍用汽油槍焚燒哥哥的屍體,間接地把凍僵的伍萬里烘醒,他那無助和絕望的眼神,看著哥哥慢慢燒為灰燼。大部隊趕來時,重新報人數,伍萬里的一句話,又讓我控制不住淚奔:「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那時的他,是多麼的痛苦,一起戰斗的戰友相繼全部犧牲!為了今天的幸福,他們,勇士們,付出的代價該是多麼巨大!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很多,我們的先輩為了不讓我們打仗,為了讓我們擁有幸福,把該打的仗打完,創造出美好的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我要好好學習,讓七連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身上延續。為了不讓任何國家欺負我們,我們一定要學會強大,少年強則國強。
記住,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假期里,我看了春節檔《長津湖之水門橋》,深受觸動。這部電影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撤退途中發生在「水門橋」的一場戰役。
此時,中方誌願軍剛剛攻破了機場。機場里,美軍因為火力不足准備乘飛機逃離,但陸地上有許多物資需要搬運,水門橋成為了美軍唯一的撤退路線。
志願軍司令員知道了此事後,立即將九連和第七連穿插連派往水門橋。在去往水門橋的路上,風雪交加。電影里的特效十分逼真,真實展現了當時中國志願軍面臨的惡劣環境和戰斗的不易。
到達水門橋後,七連找到了九連的人,得知在此之前九連已經執行了一次炸橋任務。只可惜武器太差導致沒有成功。講完這句話,九連的團長就倒下英勇犧牲了。他正是因為炸橋身受重傷,一塊石片打進了他的身體。
七連在當晚便立即開始了打擊美軍指揮部的計劃。他們打進了指揮部,卻沒有抓住美軍的指揮員。於是「神槍手」又去執行炸橋任務,放好炸葯後卻被對方增援的坦克壓在身上,他寧可犧牲自己,於是讓七連的連長打爆炸葯包,連長含淚擊爆了炸葯包,橋面受到了重創。但因為又一波增援趕來,七連不得已只能撤退,最後七連連長抱著炸彈沖上了橋面,引爆了炸彈。
在影片的最後有三個感人的片段。一個是一名美軍戰士把一瓶酒塞到死去的戰友手裡,並在酒瓶上寫著「一瓶喝了酒可以結束戰爭的酒」,反映出反戰的思想。還有最後中國司令員與其他人在長津湖邊的懸崖上脫帽敬禮,讓人看了不禁潸然淚下。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電影主要講了七連的戰士們在長津湖戰役勝利後,又接到命令前往水門橋阻攔要撤退的美軍,任務是把水門橋炸毀,讓美軍無路可逃。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之前為了給炮營搶大炮,七連只剩下了70多人。在冒著嚴寒,頂著風雪前往水門橋的路上,還受到敵機射擊,但好在無人傷亡,在跋山涉水後七連終於來到了水門橋。剛到水門橋,他們就發現九連的戰士正在與美軍戰斗,並處於危險的境地。伍連長立即率領七連的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他們,原來九連接到的任務也是炸毀水門橋,他們一起繼續執行任務。
可因為敵人火力太強,所以第一次行動只摧毀了小部分橋梁,很快就被美軍修好了,七連和九連只好再次制定計劃炸毀橋梁,可因為人手不夠,他們的計劃完全把個人的生死置於度外,只以完成任務為最終目標。
最終戰士們把水門橋的橋梁炸毀,完成了任務,但代價卻是兩個連的戰士都犧牲了,只有伍萬里一個人活了下來。但是炸毀的橋梁卻被美軍用飛機運來的鋼架很快的修好了。
影片結束後,我問媽媽,這么多人犧牲了,橋還是在,不是白白犧牲了嗎?媽媽告訴我,我軍的戰略是正確的,只是因為那時候我軍的裝備比較落後,完成任務才會有這么慘烈的犧牲。我志願軍正是憑借著這種勇於犧牲的精神,才最終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從情感上來看,《水門橋》將愛國情、戰友情、親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現出來。
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體是愛國情,正如所有七連的戰士朝著祖國的方向敬禮,那一刻那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梅生和女兒的約定註定沒辦法完成,但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女兒,卻成為所有觀眾的牽絆。伍千里和伍萬里的兄弟情,最能打動人心,特別是伍千里的最後一幕,看得人熱淚盈眶。
如果說《長津湖》只能讓你哭一次,那麼《水門橋》會讓你哭三次甚至更多,因為前作收斂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沒有任何隱藏。
人物結局來看,《水門橋》的整體基調是悲壯的。
如果說導演在《長津湖》還有一點仁慈,不告訴你每個人的結局如何,那麼在《水門橋》中,導演就奪走了這點仁慈,讓大家面對血淋淋的事實。
《長津湖》只是介紹七連和五連的戰士,但是《水門橋》卻給每個人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句號。
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的結局都有相對應的畫面和故事,為了不劇透,就不做多說。每下線一個人,影院就會傳來啜泣的聲音。
《長津湖》的淚點是雷公的.離開,而《水門橋》的淚點是七連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
不是淚點低,就算是漢子在聽到這段台詞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我想這一幕會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撼動的畫面,會深深地記住這句台詞。
今天,媽媽帶我看了我日思夜想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才打完新興里的戰斗,就接到了炸毀水門橋的任務,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戰士們背著長槍,拿著手榴彈,就向水門橋出發了。
隨著戰斗的打響,我漸漸地被志願軍的堅強、勇敢、智慧所感動。面對美軍的龐然大物,志願軍沒有絲毫退縮。三炸水門橋,每一次轟炸,美軍都能迅速修好。在沒有完成任務前,先烈們用一具具軀干,擋住了敵人的炮火。用意志,嚇的敵人屁滾尿流,正如毛主席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一個個犧牲的場面震撼經典,余從戎,用自己當誘餌,換兄弟們的安全、梅生開著卡車,嘴巴含著女兒的照片,沖向水門橋,只為給伍千里爭取短短的十秒時間。伍千里抱著坦克子彈,在犧牲前引爆子彈,炸毀水門橋。不怕困難、不怕死亡的中國精神,被他們展現得淋漓盡致。
歷經千辛萬苦,付出了許多戰士的生命,終於完成了任務。在影片結束清點人數時,九連全部犧牲,七連只剩一人,看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淚,耳邊又回想起「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打贏了帶他們回家」……
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無數革命先烈付出了生命,我們可以忘記這部電影,但不能忘記這些革命烈士。吾輩當自強,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由《長津湖》原班人馬打造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1月13日宣布定檔虎年大年初一,當日新增「想看」截至13時突破4萬,迅速登上燈塔專業版春節檔實時「想看」榜首,預計日增「想看」將達新高。隨著《超能一家人》撤檔、《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今年春節檔格局發生變化。專家預測,2022年春節檔影片票房分布很可能延續2021年和2016年的格局,超級頭部影片或將占據檔期近半票房。
剛剛過去的2021年裡,電影《長津湖》總觀影人次達到1.24億,在全國范圍內掀起「長津湖效應」,憑借超過57億元票房成為新的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全國觀眾乃至全世界華人觀眾被影片展現出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深打動,關心著七連戰士的命運。
1月13日發布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海報上,即將投入新的戰斗的七連戰士們整齊列隊,朝著祖國的方向敬禮。飾演伍千里的吳京透露,《長津湖之水門橋》相比前作《長津湖》更寒冷、更熱血、更殘酷、更火爆:「《長津湖》拉開了這場戰役的序幕,《長津湖之水門橋》里,觀眾會看到更多志願軍戰士,為了爭取最後的勝利,為了保家衛國做出巨大犧牲。」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拍攝讓他經歷了拍戲以來從未有過的艱苦時刻:「每天面臨的寒冷與艱難,刺激了我們的每一根神經,讓我們時刻記得,當年的志願軍戰士們,為了保護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忍受了怎樣的寒冷,接受了何等殘酷的挑戰,我們是帶著最大的敬意完成這部電影的。」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梁,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毀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並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葯包沖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沖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斗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台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毀,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斗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扎在底還引爆炸葯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沖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沖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斗,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上周,我在家裡的電腦上觀看了電影《長津湖》的第一部,昨天又去電影院看了第二部《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完之後,我思緒萬千。
劇中兩軍交火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志願軍戰士的壯志豪情,令我倍感振奮。在此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軍人面臨的艱苦和危險,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與和平來之不易。我記得片中有過一句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輩要打」。這句話在片中相比於其他聲音的音量並不大,但卻一語道出了千千萬萬志願軍戰士寧可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艱苦戰斗,也要讓子孫後輩過上寧靜生活的偉大精神品格。劇中伍千里連長說:「哪一場仗不難打?」語句簡練,語氣卻堅定有力,道出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電影講述的_戰爭中的成百上千場戰役的艱難不易。
在兩部《長津湖》電影中,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如毛岸英說的「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憑什麼我就不能去?」,「上了戰場的都是英雄」等等。
看著老一輩為了我們的幸福、和平,在戰場上與敵軍拚死搏鬥,我覺得我們應該慶幸出生在這樣美好幸福的和平年代,更不能忘記那些英雄們用他們的青春乃至生命才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美好、和平。
銘記歷史,勿忘英雄。當今和平,來之不易!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里,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里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歷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濕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在觀看完長津湖第一部作品後,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其中,抗美援朝戰士們不怕犧牲、艱苦作戰的精神使我感受頗深。
在長津湖第二部電影水門橋上映之後,我立即前去觀看。看完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的感受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一群熱血男兒硬是憑著堅不可摧的意志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戰斗任務。這部電影讓我很好地體會到什麼是保家衛國,什麼是鋼鐵長城,什麼是以命相搏。
這部電影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七連與九連的戰士們,浴血奮戰,拼上性命也要炸毀水門橋,完成作戰任務。戰士平河、余從戎、梅生、伍千里等等每個人的犧牲都令人心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人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戰爭的殘酷讓我更加知道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雖然,在壓倒性的工業優勢下,美軍最終用大型運輸機拉來的橋梁套件成功撤退。但這並不會讓我們的戰士們絕望,一個鋼七連倒下了,會有更多的鋼七連站出來,這傳承不絕的意志正如雪地上迎風飄盪的紅圍巾那樣,綻放著希望的光彩。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准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斗,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信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凈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3. 有部外國電影說的是三個美國大兵原本要去伊拉克,結果錯誤的空投到別的地方,請問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呆瓜男人拉里(「接線員」拉里)一日之間成為雙失青年,先是沒了份工作,再去找女友打算尋求安慰的時候又被這女人無情的拋棄。拉里很郁悶,於是拉上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弗萊特(DJ奎奧斯)和鄰居比爾(比爾·恩格瓦爾)三人到酒吧狂喝啤酒解悶。三個人腦袋都少根筋,在喝酒喝得大咧咧的時候,一個威武暴躁的陸軍預備役部隊的軍官克林格洛甫出來大罵這三個醉酒的年輕人。原來克林格洛甫把他們三個當成偷溜出來喝酒的小兵,二話不說就把他們三個趕上飛機,准備派到伊拉克戰場作戰。三個呆瓜也不只狀況地成了士兵,准備作戰。 三人在飛機上跑到悍馬軍車上睡覺,由於飛機出現故障需要拋棄一些裝備,不慎將車空投拋下,克林格洛甫因想解救他們腳被繩子勾住,與其一同被拋下。他們降落在墨西哥境內,這很離譜,但更離譜的是三個呆瓜以為這里真的是伊拉克戰場。當過警察的弗萊德從小到大都有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拿著槍對著人身上亂射,可以自由自在地把人打死。他們三個就在這個墨西哥小鎮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活。 小鎮上有個土匪,名叫卡洛斯·桑坦納(丹尼·特雷喬),他殘暴不仁危害百姓。拉里他們三人就誤打誤撞以為卡洛斯就是他們的伊拉克敵人,靠著運氣打敗了卡洛斯的一個手下之後就招惹了一堆軍閥前來反擊。拉里他們幾個成為小鎮人民的英雄,而拉里更得到美麗的姑娘瑪利亞的愛情。為了保護小鎮人民,還有心愛的女人,拉里和兩個呆瓜兄弟奮起抵抗卡洛斯。
《三腳貓部隊》
4. 拜求一部國外的喜劇電影,內容講的是一個退伍士兵
真的是很古老的片子,LZ居然還記得。
這個並不是一部電影,是很小的時候看的一個系列節目叫《講故事的人》,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5. 外國電影三個士兵在礦井裡救了一個,穿著軍裝的小男孩。
聖安娜奇跡 Miracle at St. Anna (2008)
導演: 斯派克·李
編劇: 詹姆斯·麥克布萊德
主演: 德里克·盧克 / 邁克爾·伊雷 / 拉茲·阿隆索 / 約翰·特托羅 / 羅伯特·約翰·伯克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戰爭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義大利
語言: 英語 / 德語 /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2008-09-26(美國)
片長: 160分鍾
6. 看完電影《長津湖》,您有什麼想說的
戰斗劇情非常棒
一打,打出氣勢。美軍鋼多氣少,我軍鋼少氣多,但我軍打出氣勢!志願軍是中華好兒女,是仁義之師,抗美有志氣、援朝有道義,打出了頑強的戰斗意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作風。影片從 鋼七連阻敵開始,到美軍被趕下大海為止,以美軍撤退的節點為線索,還原「水門橋」之戰前後的 來龍去脈。
「三炸水門橋」是長津湖戰役中最艱苦、也最惋惜的戰斗!志願軍傷亡慘重!炸橋、修橋,再炸、再修,連基座一塊炸毀,鋼七連誓死完成任務 ,充分彰顯出意志如鋼的正氣、骨氣、氣節。
這部電影令我最動容的是戰爭發生時聖誕歌曲的每一次響起,無論是美國士兵一起打趣,還是中國軍隊到來時士兵手中掉落的收音機正在播放著的聖誕快樂歌,我都意識到戰爭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去面對的,一戰二戰,人們在硝煙中撥開平靜生活的面紗,有些若隱若現的,成為人們心之所往。人與人之間,所屬國家更像是每個人身上一個簡單的標簽,回到人本身,我們都不過是一個獨立的人罷了。但歷史浪潮之下,群體推動之下,總會出現波瀾。
整體劇情而言,影片節奏偏快,緊湊的戰斗場面會讓人為之熱血沸騰,沒有太多刻意的煽情,總的來說的感覺就像毛主席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一樣,「這場仗,必須打」。但在緊湊的劇情里,每一個人物的小細節卻又用十分巧妙地方式展露出來。毛岸英以秘書身份傳達消息駐足目送戰士們出發的場景;受大家廣泛探討的啃冰土豆時,兩兄弟分土豆的場景;宋時輪站在冰天雪地中心系下屬深受極寒天氣所凍,毛主席在大雪中得知毛岸英離去的踱步。每一個畫面都在訴說著一個人物,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電影中另一個觸動我的點是長津湖這個出發點,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高中所學的歷史中,抗美援朝戰爭總是會被提起,我們深知建國之後這場戰役的艱難與痛苦,但細窺這場戰爭時,其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沒能躍然紙上。但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我知道在這場戰爭中的整體戰略與布局,布局中出現的重要的長津湖這一站點,這一站點中那些或奔赴前線出生入死,或鎮守基地沉著指揮的我們的先輩們。觀影過後,也慚愧於自己知識的匱乏,感慨於先烈犧牲,卻沒能將他們親手書寫的故事銘記於心。就像電影里傳達的,沒有人是希望犧牲的,與其銘記犧牲,不如就將他們的故事銘記於心,記住那個永遠鮮活的人。
最後,電影中還有很多話語細節值得揣摩,也令人感動,譬如,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打了。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身為一名身處在和平年代的年輕人,正是因為這一群老一輩的革命戰士,才讓我們沒有體會過槍林彈雨和炮火連天。所以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幫你撐起了一片天!
7. 求一部外國戰場喜劇電影,只記得是三個大兵逃跑到農場,農場主有三個女兒。最後大兵逃婚了。求解答!!
你好,此片叫【兵營軼事】
現在找不到相關電影了。
8. 問一部外國電影名字。講述的三個好友(士兵)愛上同一個女孩的愛情故事
電影的名字應該叫做三個好基友,還是挺好看的一部外國電影還是很喜歡的,大家都比較喜歡。
9. 女孩看完《長津湖》回家嘗凍土豆,女孩這么做的初衷是什麼
女孩這樣做的初衷就是想要體驗一下那個時候士兵們打仗的艱苦,她吃了這個東西之後,更加切實的感受到了這份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