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國外的,一個神經病逃出精神病院發生了很多搞笑故事的電影。
很像是《你丫閉嘴》
講述的是讓·雷諾扮演的殺手Ruby為了被仇人殺害的情人,而走上了復仇之路。期間他遇見了有著善良的熱心腸並且還有點愚蠢的Quentin(傑拉爾·德帕迪約飾),二人發生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一段段法式喜劇。
B. 歐美十大爆笑喜劇電影
歐美爆笑喜劇電影:
1、1966年《虎口脫險》:
該片講述了單身多金的商人喬斯蘭為追求漂亮的女鄰居而假裝殘疾人,卻陰差陽錯地與鄰居的殘疾姐姐弗洛倫絲相愛的故事。
C. 求一些歐美的無厘頭喜劇電影
《警察學校》系列
《驚聲尖笑》系列
《這不是斯巴達》
《史詩電影》 《洋蔥電影》
《小鬼當家》系列
《美國派》1-6
《蜻蜓俠》
《熱帶驚雷》
D. 美國喜劇電影有哪些
《將軍號》(1927年)。「膽小鬼」巴斯特·基頓人生有兩大至愛——女友和火車。為了兩者得兼,他不得不以身犯險。這部被公認為默片時代最偉大喜劇之一的影片絕不是什麼勵志愛情片。它透過完美的敘事與精彩的場面調度,反諷了所謂「英雄事跡」。在利用大型交通工具作為喜劇視覺「包袱」方面,影片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未來包括成龍擅長的動作喜劇路線奠定了基礎。
E. 最著名的美國喜劇電影有哪些,
最後安全》(1923年)
哈羅德·洛伊德是典型的精力充沛的美國人,為了讓女友相信自己是大城市裡事業最成功的人士,他什麼都肯做。至於冒著生命危險爬上高高鍾樓,吊在即將斷裂的時針上,只不過是這部以「蔑視死亡」為目的的經典鬧劇中無數令人愉快的瞬間之一。該片也是上榜電影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淘金記》(1925年)
流浪漢受在「淘金熱」的帶動決意采礦,最終卻落得只能吃皮鞋果腹的天地。這也是卓別林默片時代最瘋狂、最具創造性的傑作。
《將軍號》(1927年)
「膽小鬼」巴斯特·基頓人生有兩大至愛——女友和火車。為了兩者得兼,他不得不以身犯險。這部被公認為默片時代最偉大喜劇之一的影片絕不是什麼勵志愛情片。它透過完美的敘事與精彩的場面調度,反諷了所謂「英雄事跡」。在利用大型交通工具作為喜劇視覺「包袱」方面,影片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為未來包括成龍擅長的動作喜劇路線奠定了基礎。
《一夜風流》(1934年)
弗蘭克·卡普拉-羅伯特·里斯金組合為後世「神經喜劇」這一流派樹立了模板:荒唐、莽撞的富家小姐離家出走、老實巴交的悶包男主角不解風情,貌似無厘頭然而又明顯另有諷刺當下的玄機。看過影片的人倒不一定會被克拉克·蓋博和克勞黛特·科爾伯特逗笑,但一定深感親切,並且喜歡得要命。
《育嬰奇譚》(1938年)
一隻美洲豹「寶寶」、一塊恐龍骨化石,以及凱瑟琳·赫本與加里·格蘭特之間激情的化學反應,這些足以讓這部「神經喜劇」化腐朽為神奇。這對男女明星搭檔在《費城故事》里的表現也許更浪漫些,但在《育嬰奇譚》里肯定是最滑稽的。
《鴨羹》(1933年)
《歌聲儷影》(1935年)
《我的高德弗里》(1936年)
《春閨風月》(1937年)
《你逃我也逃》(1942年)
在波蘭淪陷期間與劇團成員一起同納粹官兵鬥智斗勇「社交女王」這一形象是卡洛爾·隆巴德最後的獻禮,也許還是她最傑出的銀幕形象。劉別謙執導並親自出演的這部電影高雅優美、非常人性、雅俗共賞,並且令人捧腹,開創了「高雅喜劇」這一流派。
《女友禮拜五》(1940年)
《脫線大王》(1940年)
《銀行妙探》(1940年)
《摩洛哥之路》(1942年)
《摩根河的奇跡》(1944年)
《賊博士》(1955年)
《曼哈頓的大人物》(1958年)
《熱情似火》(1959年)
《奇愛博士》(1964年)
庫布里克這部黑暗且高深莫測的諷刺電影,講的是狂熱好戰分子代表人物康格少校如何引發和末日的故事,彼得·塞勒斯在片中一人分飾三個有機會阻止轟炸行為、改變世界命運的角色——英國空軍將領、軟弱的美國傀儡總統,以及片名中所指的那名德國科學家。這部電影充分詮釋了何為「冷戰喜劇」的巔峰之作。
《黑夜怪槍》(1964年)
烏龍探長粉紅豹系列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受大眾歡迎的偵探喜劇。作為該系列第一集,本片堪稱彼得·塞勒斯的獨角戲。
《公寓春光》(1960年)
《製作人》(1968年)
《風流醫生俏護士》(1970年)
被搬上電視熒屏一拍就是11季之後,也許人們已經很難想起羅伯特·奧特曼原先的大銀幕版本是多麼令人吃驚且具顛覆性了。影片龐大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其挑戰權威的態度則如清風一般令人愉悅,而跟其他大多數直白的喜劇片相比,這部電影則更趨邊緣化。
《安妮·霍爾》(1977年)
從這時起,伍迪·艾倫正式與自己「早期的滑稽路線」告別。他精心打造了一部有關紐約神經質分子之間離奇愛情故事的電影。誰能想像一個有馬歇爾·麥克盧漢(媒介傳播學者)參演的故事竟能如此好玩?(當然,據說伍迪·艾倫構思那個在影院門口出現糾正喋喋不休的「演講者」錯誤的角色時,首選倒不是麥克盧漢,是費里尼不想去美國拍這么一段戲,布努埃爾也不願意,於是才請了麥克盧漢。)
《傻瓜大鬧科學城》(1973年)
《灼熱的馬鞍》(1974年)
《新科學怪人》(1974年)
《巨蟒和聖杯》(1979年)
《陽光小子》(1975年)
《動物屋》(1978年)
《上錯天堂投錯胎》(1978年)
《妙親家與俏冤家》(1979年)
《大笨蛋》(1979年)
《空前絕後滿天飛》(1980年)
提問:如果讓你把一個愛唱歌的修女、一個狂愛說話的瘦小白種女人、阿布杜·賈巴爾和飛行恐懼症組合在一起,你會得出什麼答案?回答:一部由萊斯利·尼爾森主演、如今滿大街「饅頭」都得叫它一聲「爺爺」的電影!
《一條名叫旺達的魚》(1988年)
英式鬧劇小品與美式粗劣笑話結合在一起反而產生了「升華」效果。提到以荒誕和意外為精髓的黑色喜劇,該片絕對是集大成之作。這部盜賊題材經-經-經-經典……喜-喜-喜-喜劇圍繞一夥搶劫犯以及一系列鉤心斗角與歪打正著展開,片中獨特的「義大利語」,你再也沒機會在別處聽到了!
《瘋狂高爾夫》(1980年)
《傻妹從軍》(1980年)
《金色年華》(1982年)
《你整我,我整你》(1983年)
《假期歷險記》(1983年)
《搖滾萬萬歲》(1984年)
《土撥鼠日》(1993年)
從荒謬開始發展到溫馨結束,比爾·默里飾演了一個尖酸刻薄的氣象預報員。
《謀殺綠腳趾》(1998年)
這部電影在混合黑色電影與神經喜劇元素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名易怒的越戰老兵、幾個嚴重的懷疑論分子偵探,以及一起身份混淆的綁架案,科恩兄弟就這樣打造出了一部「老煙槍」版《梟巢喋血戰》。
《我為瑪麗狂》(1998年)
這部大大超值的「寶石」本質上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一個令人討厭的傢伙(本·斯蒂勒)重遇中學情人(卡梅倫·迪亞斯)後展開追求攻勢。在此過程中,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吃盡苦頭,充分向我們演示了一個人的痛苦和恥辱到底可以變得多麼滑稽、好玩。
《王牌大賤諜》(1997年)
《青春年少》(1998年)
《愛犬大賽》(2000年)
《超級名模》(2001年)
《婚禮混混》(2005年)
《40歲的老處男》(2005年)
F. 請推薦一些歐美特別搞笑的喜劇電影
暈死 你要說是《驚聲尖笑 》還差不多~~ 樓主告訴你幾個 好看的喜劇的絕對經典
《瘋狂計程車1-3》好看啊~喜劇
《洋蔥電影》看完後能笑死你,非常的不錯.
《兩根大煙槍》屬於黑色喜劇,相當不錯算是戲劇中的經典之作
《夢幻組合》也可以啊~
《史詩電影》無厘頭型的絕對經典啊,非常搞笑,是把好多的恐怖片搞笑化了。
《大電影》不知道你看了沒也不錯啊。曾志偉的電影。
《這不是斯巴達》絕對搞笑,不過勸你看完《斯巴達300勇士》之後在看 這樣更能看出來搞笑,再說《斯巴達300勇士》是經典外國大片,看下也不錯的。
《托線先生》也是非常不錯的.
我也就記得這點外國喜劇片了。其餘的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夠你看的了
G. 有什麼有意思的外國喜劇片推薦
外國比較有趣的喜劇電影有:金凱瑞的《變相怪傑》和《楚門的世界》,這兩部電影極具深度,而金凱瑞更是被譽為外國的周星馳,在令人大笑的同時也能進行一些反思。除此之外傑森斯坦森的電影《女間諜》也非常有趣,讓大家看到這個動作巨星也有喜感的一面。
第三,傑森斯坦森總在電影中飾演英雄人物,然而在電影《女間諜》裡面,傑森斯坦森大改之前的形象,變成了一個只會吹牛,在關鍵時刻卻要拖女主後腿的人,而在此之前傑森斯坦森剛剛在《速度與激情之特別行動》裡面和巨石強森合作,很多觀眾都說沒有這兩個光頭不能完成的事,所以傑森斯坦森的這種反轉讓觀眾們大開眼界,他和女主的搭配也頗具喜感。
H. 推薦幾部外國很搞笑的電影,類似白頭神探系列的,憨豆的都看過了
1.《王牌保鏢》:
是獅門影業出品的動作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一名職業殺手前往國際法庭作證,由私人保鏢護送,二人共同抵抗雇傭兵截殺與警方追捕的故事。
2.《獨裁者》:
是由拉里·查爾斯執導,薩莎·拜倫·科恩編劇、薩莎·拜倫·科恩、安娜·法瑞絲、本·金斯利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講述某國殘暴的獨裁者來到美國紐約參加一個聯合國會議之後的離奇經歷。
3.《粉紅豹》:
本片為1964年粉紅豹系列《黑夜怪槍》的前傳,講述一名男子因無意中被人看到自己祖傳珍寶——超級「粉紅豹」鑽石,隨即意外死亡,鑽石也不翼而飛。
4.《特工佳麗》:
是一部由唐納德·佩特瑞執導的喜劇警匪電影,影片講述了格雷西·哈特聯邦調查局女探員作為卧底,參加美國小姐大選的故事。
5.《女間諜》:
是由保羅·費格執導,梅麗莎·麥卡西、傑森·斯坦森、裘德·洛、蘿絲·拜恩等聯袂出演的一部動作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了蘇珊·庫珀原本只是一名CIA辦公室文員。但因組織內部所有間諜身份都已暴露,蘇珊終於獲得機會,充當卧底,混進史上最危險的軍火商集團,試圖查出事情的真相的故事。
I. 電影推薦:收好這20部笑出豬叫的各國一高分喜劇電影
本文作者:請聽我瞎掰
從小看著星爺的電影長大,太多太多經典的喜劇電影陪伴著我的初中時光(唐伯虎點秋香、賭俠系列、逃學威龍系列、整蠱專家、鹿鼎記、少林足球等. . .)太多的喜劇電影,是80-90這代人不可磨滅的情懷回憶,而隨著功夫、長江7號、美人魚,似乎星爺的時代也慢慢落下帷幕了,恍惚間明白,我們這代人已大致成家,星爺也老了。
當然,每個時代都會有新的喜劇明星跳出來證明,這一代的喜劇演員並不比上一代差,徐崢的心花怒放、人在囧途,沈騰的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但對於80-90左右那代人的回憶,確實沒有人能代替喜劇界星爺的位置。
那麼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喜劇電影,我也盤點了20部各國笑出豬叫的高分喜劇電影,與大夥分享和交流。當然以下推薦的僅代表我個人口味,畢竟有些人確實看不來美國或法國的幽默電影,此篇是給大夥在無聊或難過時換換心情口味用的,廢話不多說,我們走著~
防吐槽提示:
這篇文章是想跟大夥推薦少數人看過,且非常 搞笑 的喜劇電影,如果想看周星馳的系列電影,或一些比較出名的喜劇電影,那你直接網路搜索 搞笑 電影即可。
死在西部的一百萬種方式(美國)
豆瓣評分:6.8
自我觀後感:
這是一部西部喜劇片,講述一個懦弱的農夫被別的男人搶走女友,一神秘女子幫助他重拾挽回女友的芳心的信心,過程中農夫愛上了她,可是她的丈夫可不是好惹的角色。雖故事簡單俗套,但笑點不錯。各種cameo各種梗,難以想像的CP。熟悉了Seth的下限范圍,黃暴段子也不覺得反感了,但其實NPH耍口技更好笑呢!而當時出了電影院就想直奔Belasco刷一發Hedwig!
宿醉(美國)
豆瓣評分:7.7
自我觀後感:
四人男人一起雲拉斯維加斯進行結婚的單身派對。本來很開心的,可以好好享受一樣。可是第二天醒來,發現一切都變了樣,而且都記不起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電影的敘事結構很有意思,當天晚上發生的事情不是平鋪直敘,而是通過一件一件的異樣來反推回他們在晚上發生的荒誕事情。這樣,抓住的觀眾的好奇心,很有興趣地跟著電影去發現。影片的基調很是輕松有趣,將他們荒誕不經的事情一件件拎出來卻沒有鏡頭倒回,只有到最後看他們的相片才知道有多荒唐。而且看完之後立馬去看了下豆瓣的評分,記得當時給的是7.3,我個人覺得這片給到8.6-9.0左右都不過分,不過有時豆瓣就是這樣,習慣就好。
預產期(美國)
豆瓣評分:7.1
自我觀後感:
這部預產期是好萊塢版本的人在囧途,和國產劇本里的小三設定相比多了一份細膩的溫情,小羅伯特唐尼的神經質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影片的劇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場旅行,為了迎接新的生命,盡管困難重重也要勇敢前行。比起人在囧途的劇本,預產期不知道要高明多少。所以個人覺得,如果你看過人在囧途,不防看看這部倫理喜劇電影,你就會知道,人在囧途的劇情,就是青銅。
無名之輩(中國)
豆瓣評分:8.1
自我觀後感:
當時在電影院看哭的一部喜劇電影,當馬嘉旗尿褲子的時候,當李海根講著十萬元怎麼花的時候,當胡廣生幫馬嘉旗拍照的時候,每個畫面都讓我感到心酸。而荒誕喜劇的表皮下,通常是苦澀的內核。掙扎在 社會 底層的小人物們,被命運碾過,希望和尊嚴破碎,內心的渴求揉皺如廢紙,被隨意丟棄。在這個灰色的世界裡,心中的熱望微不足道。看完之後有哭有笑,國內近年來確實很少有著瘋狂的石頭,這種荒誕喜劇篇了。
瀨戶內海(日本)
豆瓣評分:8.3
自我觀後感:
兩個17歲正在念高二的少年,一個因為上補習班前有一段時間需要消磨,一個因為得罪前輩被開除出社團,於是無所事事的兩人就坐在河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就是這樣簡單的題材,卻被導演拍得非常有趣,笑點密集。「誒,你看,這個薯條好長啊,怎麼會有那麼長的薯條。」,「你看,那邊有個大叔好奇怪啊。會不會是嫌疑犯啊。快去偷偷看看他的臉」,於是內海走到大叔旁假裝伸懶腰,偷眼看大叔。像極了我們的日常。高中時的我們,下課了會走到走廊上靠著欄桿聊各種現在聽起來無趣的事情。而這部電影輕松 搞笑 ,還帶有點自我回憶的味道,確實是個難得的題材電影。
契克(德國)
豆瓣評分:8.4
自我觀後感:
當然除了瀨戶內海,還有這部來自德國的契克,一樣是講述校園 搞笑 的電影題材,兩個在學校里不被「待見」的14歲少年,從偷車開始度過了一個比任何人都「牛逼」的夏天。他們起初是有目的地的,可是「一路向南」「不走回頭路」的信念也許早已讓他們背道而馳很遠很遠。不過也因此他們遇到了很多「按計劃行事的旅途」所遇不到的事:被熱情的女主人邀到家裡吃飯、被村警盤查而迫不得已走散最後又很有默契的在上一個安全的地點相遇、遇到要去相同方向的伊薩以及膽小鬼的邁克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與載豬的車發生車禍……從這些事中,邁克收貨到了友情、也初嘗了愛情,雖然最後失去了來自父親這一半的親情,但他知道了不會在有比那個夏天旅途中所發生的事更糟糕的了。
早死早投胎之地獄搖滾篇(日本)
豆瓣評分:7.8
自我觀後感:
明明是too young too die的劇情也能拍出熱血的效果,卻又不中二病的讓人討厭。誇張卻又如此現實啊,你以為電影會像往常一樣,男主努力向上,爭取重回人間道,最終跟女主在一起的劇情,最終只能在一次又一次地輪回中,眼睜睜看著明明也愛著自己的女主變老,嫁人,老去。哪有那麼多的大團圓。而支線劇情明明說起來是另一個悲慘的故事,卻一直用戲謔的表現形式展現,直到最後看到對方終於聽到了那首遲遲未到的歌曲,瘋狂鼓掌,然後揮舞著僅剩的一隻襪子時,笑著笑著就濕了眼眶。
我去哪兒(義大利)
豆瓣評分:8.1
自我觀後感:
義大利最高票房紀錄,義大利版(阿甘正傳),電影節連加6天將近20場…所有的這一切盛名都沒有在看完後感到失望。本來心情特別郁悶失眠一整夜出門,卻被這老男人的故事逗得我一陣陣的笑。配上歐洲美麗的風光和配樂,整部片子溫暖有趣卻不失照射現實的力量,一擊即中我的心靈,非常值得一看。
心花怒放(中國)
豆瓣評分:7.1
自我觀後感:
想必大夥應該都看過這部黃徐合作的心花怒放吧?其實為什麼拿出來推薦,主要是覺得我確實很喜歡。記得當時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幾乎都是幾分鍾全場笑一次,幾分鍾全場笑一次,我生平第一次看喜劇電影,在電影院笑到肚子疼,然後看完電影去醫院拿胃葯的。所以如果你沒看過,我就不劇透了,真值得一看,會笑抽的。
小矮人(美國)
豆瓣評分:6.1
自我觀後感:
很無厘頭的電影,雖然具體平淡了一點,不過只當喜劇笑一笑,還是不錯的。生活本來就不輕松,看電影更沒必要非要受么什教育,當時歡喜就好,吸引人就看下去,看完也許不需要再想起來,不好看中途離開就是,這部電影起碼是讓我一直呵呵笑著看完的,所以我覺值得一看。
開心家族(韓國)
豆瓣評分:8.5
自我觀後感:
影片從自殺說起,主人公覺得太孤獨了,所以要自殺。可是三番幾次總是失敗,最後一次在醫院里醒來,具備了能看見鬼的能力。要被車太賢的表演笑炸了,一人分飾五角毫無壓力。尤其是買水芹菜那段,一句話一個表情,妥妥的一個經常逛菜市場的大媽。尤其在謎底揭開的那一瞬,兩個年青人大口大口吃著水芹菜紫菜包飯,帶著被噎住的危險,那個場景浪漫又尷尬,正在我擔心他們說話會不會被飯噎住時,謎底瞬間解開了。原來如此啊。原來愛我的人都在身邊啊。
驢得水(中國)
豆瓣評分:8.3
自我觀後感:
任素汐是《驢得水》這部電影的靈魂,熟悉開心麻花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對於這部話劇、這首歌、任素汐一演就是整整5年,每一次在舞台上她都融入一曼這個角色,把自己一點點掏空,那個最刺激觀眾感觀的抽嘴巴,也是啪啪的自己抽自己。電影版的《驢得水》講的是「品行不端」嘻嘻哈哈的一群老師來到鄉下開學校,實現教育夢想的故事。他們把運水的驢子取名「呂得水」謊報成在職教師,教育部特派員前來檢查呂得水老師的情況,由此引發的一場鬧劇。
瘋狂的賽車(中國)
豆瓣評分:8.0
自我觀後感:
寧浩延續了(瘋狂的石頭)的節奏、情節表現方式和整體的構架,讓(瘋狂的賽車)延續了瘋狂。黃渤扮演的主角天生霉運當頭,即便是大筆的鈔票就在身邊,也要燒光了一點才知道真相。那個泰國的毒販身手真的不錯,片子里最出彩的就是那兩個殺手了。兩個人的長相一個是兇相一個是呆相,組合得頗讓人回味。這部片子依然讓大夥看完之後發覺裡面有很多電影的影子,在黃渤開車在高速路收費口逃跑的段落里,我甚至覺得自己聽到了昆汀的(低俗小說)開場配樂。對於讓人酣暢淋漓來說,國內很少有這樣的商業片了。
女間諜(美國)
豆瓣評分:7.5
自我觀後感:
女間諜當初看這個電影完全是因為傑森斯坦森,晚上11點多了才看的,想看半個小時就睡了誰知一看就停不下來,開場的裘德帶著帥氣撲面而來,你以為是007的基調,然後一個噴嚏定義了這是一個逗比的片子 劇情是沒有什麼意外之處,中規中矩,辦公室里的獃獃女也有霸氣側漏的一天,混進黑幫,在被發現的時候也能成功逆襲,傑森的表演我最喜歡,有點神經質的神出鬼沒,每次出現都給女主帶來麻煩,然後每次都能化解。裡面另一個辦公室女郎竟然是米蘭達,蠢蠢的就把事給完成了。
王牌賤諜:格林斯比(英國)
豆瓣評分:7.3
自我觀後感:
非常非常污的一部喜劇電影,我眼淚都笑出來了,如果有人喜歡看污片,這片絕對不能錯過,很出色的污片。本片沒有什麼好劇透,因為情節非常簡單。作為一個以污為最主要特色的影片,污而不黃這是本片最大的優點,很多污片,難免帶上黃,這部真的不黃哦,只是污,只是污。本片所有的情節設計都是為了表現「污」和兄弟激情。兄弟情義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兄弟之 情感 天撼地,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突然想起一部同志片,我其實不大喜歡男男主題,但是金·凱瑞主演的(我愛你莫里斯)卻喜歡的不得了,很溫情很動人的同誌喜劇片,如果喜歡也可以一看。
你丫閉嘴(美國)
豆瓣評分:8.1
自我觀後感:
原本看這部電影是沖讓雷諾去的,沒想到卻讓我意外的喜歡上了鋼蛋。一個力大無比,總是絮絮叨叨,但卻可以在兩周內逼瘋5個犯人,合理的安排越獄,而且在逃跑的途中還可以不停的盜竊豪車,逗得敵人團團轉。但就是這個看似頭腦簡單的的傻瓜,卻是大膽而機智,他離奇的想法總是給盧比帶來麻煩卻又總是峰迴路轉使他們能金蟬脫殼,笑話百出。最讓人感動的卻是鋼蛋對朋友的不離不棄,面對盧比的拒絕,鋼蛋似乎沒有任何的沮喪和委屈,總是裝傻充愣,像一塊撕不掉的膏葯,一直陪伴著盧比走到最後。整部電影笑料百出,但卻充滿溫情,鋼蛋對於友情的執著讓我為之動容。讓我相信,善良和愛是感化一切的力量。
盡情 游戲 (法國)
豆瓣評分:8.1
自我觀後感:
喜劇犯罪片,講述一位企圖搗毀一起軍火交易的紳士,中了一槍,大難不死後聯合了一幫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備迎頭痛擊敵人的故事。色彩構圖音樂都超棒,尤其讓人贊嘆的是洋溢在影片中的想像力,一干難友的類蒸汽朋克風格的小窩好溫馨。法國人的腦洞如此大,想像力加黑色幽默加快節奏。每一個場景都美如畫,華爾茲三拍子的配樂,加上鐵器晃盪的聲音,猶如武器在交鋒,戲謔的感覺淋漓盡致,節奏張力十足。簡直享受。
率性而活(韓國)
豆瓣評分:8.3
自我觀後感:
又是一部嘲諷韓國政府部門腐敗無能的喜劇片,男主人公是警署里難得的盡職盡業的好警察,正因為他是這般正直的人,所以受到了另類的排斥,仕途坎坷。整部戲的精髓就是一次搶劫銀行的演習,正直的男主人公戲劇般的被要求扮演唯一的搶匪,當開始真的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認為這次演習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就是一場無關緊要的鬧劇,誰知道,好戲現在才開始……男主人公通過他率真的性格,和對每件事情都認真對待的態度,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比劫匪還要劫匪的劫匪,呵呵,很喜歡劇情的安排,整個演習讓人感覺時真時假,男主人公的表情,手法都相當專業。
最爽的一天(德國)
豆瓣評分:7.8
自我觀後感: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要怎麼度過?」這個古老的問題,讓(最爽的一天)來回答吧!一部小成本的德國電影,溫馨而文藝,有點點心靈雞湯的味兒,但故事情節卻出其不意。雖然是雙男主,但是可不是搞基類電影,劇情一再出乎意料,導演的喜劇效果運用得很好,出人意料也有,滑稽也有。當我在哈哈大笑中已經直接把它當作喜劇來觀賞的時候,它又猝不及防來了一碗雞湯。我承認雞湯對我真的很有短時效用啊,當時看完就回去找回我的日記記賬本來記錄了,再次立下不要虛度此生的flag,然後第二天照舊賴床。
追捕野蠻人(紐西蘭)
豆瓣評分:8.1
自我觀後感:
獨立電影(追捕野蠻人)是紐西蘭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的最新執導作品,在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上受到空前的好評,被認為是紐西蘭版的(月升王國)。到目前為止,電影在IMDB上的評分為8.2,爛番茄新鮮度為98%,豆瓣評分8.1。各個網站均給出了比較不錯的評價,可見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而自己認為,這確實是冒險 搞笑 類不可多得的題材電影,如果喜歡觀看冒險電影,真可以看看這部。從頭爽到尾,從頭笑到尾~
最後說兩句
以上就是我為大夥准備的20部,個人覺得值得一看的各國喜劇電影。可能有些片子沒辦法很對准大眾的口味,但只要在這篇電影推薦篇里找到幾部自己喜歡的類型題材,不也就夠了嗎?如果你也有笑出豬叫的喜劇電影想推薦,不妨發到評論區,我也很想再看一些我沒看過的愛情電影,好啦,這次的電影推薦就先到這里了,我們評論區見~拜了個拜~
J. 推薦幾個美國爆笑的喜劇片
1.《波拉特》
影片講訴的是一個在美國生活的哈薩克主持人的搞笑經歷。電影用諷刺癲狂的手段,展現了哈薩克主播到美國的一場「文化之旅」。
原本是脫口秀主持人的他就以口無遮攔、諷刺幽默而著稱,這部影片也充滿了他特有的搞笑風格。政治、惡搞、無厘頭,口碑兩極分化,一部見仁見智,可以讓人無恥地笑出淚來的片子。
2.《逃獄三王》
本劇講的就是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三個逃獄囚犯返家途中的事情。本劇最大的亮點要數其配樂了。不僅好看,而且還好聽。榮獲了第44屆格萊美最佳年度專輯大獎。難得的一部精彩電影。
3.《婚禮傲客》
說起婚禮,無外乎是一群人聚到一起,慶祝一對戀人的愛情開花結果。兩個雙雙離婚的花花公子,把周末時間都用來參加各種各樣的婚禮,但他們的目的卻是泡!伴!娘!兩個玩世不恭的婚禮傲客能得到心上人的真愛么。
4.《四十歲的老處男》
影片講訴了40歲的安迪,有著高薪厚職。他的朋友們最急於的是如何介紹一個女孩給安迪好讓他盡快擺脫處男身。影片中,安迪遇上了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翠西,兩人很快墮入愛河,可是兩個人卻簽了一份「無性戀愛」的協議,安迪這次能否擺脫處男身。
5.《僵屍肖恩》
影片在延續原有的敏感和幽默的同時,延展出一個更廣博的世界,具有更黑暗的元素。影片故事設置僵屍大舉進攻城市,恐怖暴力事件接連發生,人們紛紛死去,在描寫到劇中人物面對危機的反應時,黑色喜劇開始呈現。
《波拉特》電影劇情
波拉特(薩莎·拜倫·科恩飾)是哈薩克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盡管已經成為了哈薩克排名第六的播報員,波拉特對新聞事業還是有著更廣大的追求。
於是,在國家情報局的推動下,波拉特和胖胖的電視製作人阿扎馬特·巴格托夫(肯·戴維蒂安飾)一起踏上了探訪「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文化學習之路。扛台攝像機、提個麥克風,簡單打理了些行裝,波拉特就奔向了神秘的西半球。
雖然看起來就像個找不著北的鄉巴佬,見人就老湊張香腸嘴要親面頰,還總愛街頭采訪些嚇死人的問題,波拉特還是決心拍出具有震撼性意義的「紀錄片」回去報效父老。而且私底下,他此行還有著更「艱巨」的任務——娶夢中情人好萊塢艷星帕米拉·安德森回去當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