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恐怖片心跳加速,反而覺得挺舒服怎麼回事
心理學家早就對為何有人為恐怖片感到陶醉進行了研究,並確立了著迷於過山車、賭博和極限運動者的尋求刺激型人格的特點。有研究發現,很多人還傾向於選擇日內短線交易員、試飛員、腦外科醫生和拆彈專家等刺激腎上腺素的工作。
Everett Collection
如今,神經學科學家正在尋找喜歡新鮮刺激和迴避刺激的人在生物特徵方面有哪些明顯的差異。
美國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精神病學及心理學教授薩爾德(David Zald)說,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心態,那就是尋求令自己害怕的東西。可是我們不禁會問,經歷恐懼有什麼好處?
薩爾德及其同事在2008年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尋求刺激者和迴避刺激者的大腦對多巴胺的處理方式存在重大差異。多巴胺是大腦中產生的讓人感受到愉悅和成就感的化學物質。在實驗中,他們要求34名志願者回答一份問卷上的問題,對他們喜歡新鮮刺激的程度進行評估,然後對他們進行腦部掃描。迴避刺激的人多巴胺自受體的數量更多,而尋求刺激者的自受體的數量很少。所謂自受體,就好比是抑制愉悅感化學物質產生的內置制動器。
進化淵源
薩爾德推斷,這種尋求新鮮刺激的傾向對進化很重要;尋求新經歷的人或許更有可能生存下來並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這種傾向通常在兒童時代早期就會表現出來。薩爾德說,他經常收到尋求刺激型兒童的父母的來信,詢問他該如何滿足自己的孩子。(他的建議是讓孩子在嚴密監督下攀岩。)他說,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父母都會拚命抓住保護孩子的繩子。
基因上的差異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2008年,德國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研究人員發現,擁有一種名為Compt的特殊基因變體的人更容易對恐怖畫面感到不安。這種基因變體會影響與焦慮有關的腦化學物質。擁有兩份這種基因變體的人尤其難以掩飾自己的焦慮。
從根本上說,恐懼是一種能夠感知威脅的早期預警系統,能夠為人贏得時間逃跑或抓起最近的煎鍋反擊。我們會將有些畫面、聲音甚至氣味與危險關聯起來,並儲存在杏仁體中。杏仁體是位於大腦中心附近呈杏仁狀的軟體組織。杏仁體能在幾毫秒內引發全身反應,釋放出應激激素以備身體進行活動。激素的大量釋放會加速心率,使更多血液流入肌肉,並關閉免疫和消化等非緊急功能。
② 看恐怖片,真的能減壓嗎
看恐怖片能減壓?我看未必!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類文明亦在多元化演變。在遠古時代,人類最大的壓力可能只有溫飽,到了夏商周時代開始人類有了宮廷斗爭、貧窮之困、感情糾葛,壓力可謂是直線上升的。而現如今,親人相處有壓力、兩夫妻也有情感壓力、朋友之間也有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各種壓力,簡直把人都要壓垮了!
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可以把他們拆解一下;心理壓力源就是外因,如情感破裂、工作不順、人家關系等等;心理壓力反應則是人類內心世界,如遇到工作不順時心裡想些什麼,看一部恐怖片能不能減壓。由此可見,人類壓力的形成,無非就是內憂外患形成的。
恐怖片利用背景配樂、畫面風格、演員妝容以及特效營造讓人感到窒息的恐怖氛圍,從而引人入勝,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劇情中去。一個壓力大的人,只要能夠被恐怖片所吸引,那麼即使“外患”仍然存在,但他的“內憂”已經得到緩解,也就是恐怖片減壓已經成功奏效。
最後,回到論點上,到底看恐怖片能不能減壓?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會因人而異,就像有人喜歡骨幹美女亦有人喜歡肉感美女一樣,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故此,恐怖片能否為你減壓,要看過才知道。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③ 看恐怖片心情是怎樣的
稱為「中國恐怖小說第一人」的周德東9月8日簽售新作《奇門遁甲》,一小時售出100本,場面不算不火爆。而此前《鬼吹燈》也是不少恐怖小說迷的最愛。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產恐怖小說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看恐怖小說或影視劇。對此,心理專家提醒,過分迷戀恐怖電影、恐怖小說不利於心理健康。恐怖文化來襲 恐怖無「限級」這幾年恐怖文化開始興盛,許多人樂此不疲地走進影院或去租碟,享受恐怖片帶來的刺激。記者的朋友趙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每到周末他就會去借恐怖影碟或上網尋找恐怖電影看,拉上窗簾獨自呆在屋裡,一邊冒汗一邊享受。「看完電影,心裡輕松多了,疲勞感減輕了很多!」趙先生說。借恐怖片的都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年輕人多一點吧。」黃河路上一家音像店的店員告訴記者。這家音像店裡的影碟品種非常豐富,擺滿了貨架。《人皮客棧》、《咒怨》、《死亡航班》、《死神來了》、《電鋸驚魂》、《剝皮行者》……恐怖片的碟子封面很搶眼。影碟的封面,要麼是驚恐、邪惡的眼神,要麼是血淋淋的畫面,要麼是畸形的生物,要麼是殺人的武器……盯著畫面看久了,竟讓人打寒戰,恐懼感油然而生。一個中學生模樣的女孩一下子借走了整套《異形》。據了解,歐美電影分7級,標明適合的人群。其中,NC-17屬於限制級,17歲以下青少年須由父母或大人陪同觀看,是帶有輕微恐怖內容的故事片。R級就屬於限制級,未成年觀眾禁止觀看,多含有血腥、恐怖、色情等內容。X-17屬於限制級,禁止17歲以下孩童觀看。M級只讓成年觀眾觀看。這種分級制度在中國並沒有,因此我們選擇電影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
「恐懼是人類天然具有的情感體驗,也是人類的快感之一。目前來說,人們現在的生活比較安定,看恐怖片既可以補償這種情感體驗,同時也可以釋放人對工作、人際關系乃至死亡的恐懼情緒。」鄭州福斯特咨詢公司首席心理咨詢師彭熠說,「無論是中學生還是成年人,看恐怖片大多數是為了放鬆。」這是因為,人的情緒、神經系統如果一直處於十分規律、平淡的狀態下,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需要一些刺激打破這種平靜,才能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看恐怖片的時候,人們處於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而看過之後,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恐怖小說、恐怖電影看多了會有後遺症。「恐怖片的種類很多,有的是片面追求感官刺激,但是我們也能從恐怖片中看到一些人生哲理,電影的設計趨向情節的設置,通過看這種懸疑恐怖片,我們會發現最大的恐懼其實還是來自人的內心。」彭熠說。美國心理學家的專題調查顯示,盡管恐怖電影、恐怖小說對人有正面的影響,如增強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通過視覺刺激產生快感以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從而達到愉悅身心等,但其正面的影響僅佔20%左右,甚至低於20%,而負面的影響則佔80%以上。「受恐怖片影響,一些人不敢獨睡、不敢一個人呆在電梯里、睡覺時不敢關燈,這說明恐怖片已經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彭熠說。適度觀看恐怖題材的電影或小說有助於消除心中的郁悶和壓力,是效果不錯的情緒釋放渠道,但同時也是對現實的逃避,如果發泄過了頭,對恐怖片上癮,就會對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④ 看恐怖片越害怕卻越想看,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如下:
一、看恐怖電影時,人們並不真正害怕,而是為電影情節感到興奮。
二、人們樂於忍受這種恐懼的心理,而在故事結束後,享受到那種如釋重負的快感。
三、觀看恐怖電影的人,同時享受著快樂和不快樂兩種情緒。人們確實享受著「被嚇得要死」的感覺,直到電影結束才能松一口氣。「看恐怖電影最快樂的時刻,也就是最恐懼的時刻。」
事實上,當你感到震驚或害怕時,身體確實會進入「運動」模式,這不僅會增加腎上腺素,還會增加大量的化學物質,以確保你的身體充滿能量,並准備好做出反應。這種面對威脅「要麼戰斗,要麼逃跑」的反應幫助人類生存了幾千年。
研究人員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郊外的一個「鬧鬼景點」地下室設立了一個移動實驗室,並招募了262名已經買票的客人,在他們進入景點之前完成一項調查。一旦他們經歷了景點試驗,研究人員會再次詢問他們的感受,並測試他們在經過景點前後15分鍾的腦電波活動。
受試者表示,他們的心情明顯更好,而且在他們經過「鬧鬼景點」後,不再感到焦慮和疲憊。這組志願者還報告說,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挑戰了自己的恐懼,了解了自己。
對腦電圖數據的分析顯示,在情緒改善的人群中,大腦反應性從前到後普遍下降。換句話說,高度緊張和恐怖的活動,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關閉」大腦,而這反過來又會讓人感覺更好。
研究表明,經歷一個個極度鬧鬼的景點帶來的好處類似於選擇跑5000米或攻克困難的攀岩牆,完成時會有一種成就感。
⑤ 看恐怖電影到底能不能幫我們減壓
近年來在快節奏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在年輕人中出現了以恐怖體驗為主題的減壓方法,許多白領愛看恐怖片,對各種恐怖片如數家珍:歐美恐怖片血腥暴力,日韓恐怖片以心理暗示為主最為恐怖。他們常常在心情郁悶、焦慮煩躁的時候選看不同的恐怖片來釋放壓力,在觀片過程中大聲叫出來,經歷心理緊張之後再感受無比暢快的心情,可謂是非常刺激的減壓方法。
還有偶爾看看恐怖片調劑生活無可厚非。但恐怖片的道具大都選自日常用品,比如錄像帶、電話、頭發、鏡子、電梯、水龍頭等。從電影回到現實,在家中、單位看到這些東西,很容易喚起對恐怖劇情的聯想,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自己嚇自己,甚至影響生活,因此不建議長期觀看。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孩子模仿能力強,對劇中的暴力行為缺乏判別力,可能在生活中模仿;老人和兒童最易受消極心理暗示;孕婦情緒波動過大可能導致胎兒發育不良,這些人群絕對不能看恐怖片。
⑥ 為什麼看恐怖片會有快感
為什麼看恐怖片會有快感?
2014.03.13 星期四
作者:《壹心理》 湯加
【越恐怖,越快樂】
不喜歡恐怖片的人常把喜歡看的人歸為不正常人類,因為恐怖片代表著驚悚和變態。其實喜歡恐怖片的人不是心理扭曲也不代表他們崇尚暴力和血腥,優秀的恐怖片也是優秀的心理懸疑片,在看片的過程中產生的快感跟喜劇片其實是一致的,都是一種強烈的認知刺激。
世界經典恐怖電影《閃靈》問世以來一直游盪在人們的世界裡,看過的人想起來依然有著一種非同一般的心理體驗:難以言表的恐懼,同時又滿懷驚喜與快感。那麼多人自願選擇讓自己沉浸在兩個小時的恐怖、驚懼和厭惡中,似乎有違常理。明明恐怖片的氣氛詭異讓人感到很壓抑、恐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自虐地很愛看?
最新研究發現(安德雷德、科恩,2010),喜歡看恐怖片主要是因為人們能夠同時體驗到兩種極端的情緒,最恐懼時也最快樂。
(《閃靈》海報)
【快感源於藝術恐怖】
人類對於快感和痛苦情緒有著某種自我意識,人們會仔細觀察經歷過的快感或痛苦,然後從這個觀察中獲得更進一步的快感或痛苦。我們的情緒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在某些時候也會刻意打破這種平衡。這是因為人的情緒、神經系統如果一直處於十分規律、平淡的狀態下,是不符合一般人的生理規律的(#想想和尚大師們無欲無求的樣子吧),人們需要一些刺激來打破這種平靜。
而恐懼是人類天然具有的情感體驗,也是人類的快感之一。在現代社會,許多人因為生活和工作時常感到焦慮、疲憊與煩惱,被各種壓力逼得透不過氣來,又希望找一種安全而懶惰的發泄方式。於是,建立在藝術恐怖(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演員的所作所為等激起人們的恐懼、惡心等情緒)的虛假演繹前提上,人們看恐怖片時是處於一種安全的緊張狀態中,隨著情節的起伏,人們同時經歷著消極的情緒(驚嚇、惡心、恐懼等)和積極的情緒(快樂、興奮、感動等),享受被驚嚇而相安無事後長舒一口氣的暢快,正是這種像突然放開壓緊的彈簧般如釋重負的感覺,讓人們在情緒在高低落差間獲得了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得到大大的滿足。
常態下人們一般選擇避免受到刺激,但是,當他們進入戒備狀態,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體驗恐懼時同樣也在體驗快樂。比如說,看恐怖片感到陶醉跟著迷於過山車、賭博和極限運動者尋求刺激是一樣的,很多人傾向於選擇這些刺激腎上腺素的活動。美國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精神病學及心理學教授薩爾德(David Zald)說,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心態,那就是追求令自己害怕的東西。
【人性本惡,快感能讓人在短期內感覺變得良好】
弗洛伊德對人的潛意識層面的發現,啟發了學者從心理層面去回答恐怖電影給我們的愉悅,認為恐怖電影給人快感同人們被壓抑在潛意識層面的慾望,以及人性中的惡有關。
三字經教導我們幾千年的"人之初,性本善"只是一種道德上的安慰和自我滿足,殘酷的事實是,人性並非本善,而更應該是"人性本惡"。現實中,接受社會的道德規范、習俗和法律制約,從而壓抑住內心中的那些惡,因為犯罪代價太高,要麼被孤立要麼進監獄,而在恐怖片中雖然不能親自去實踐那些惡,但是觀看過程中所享受到的犯罪的快感卻是真實的。
我們無法否認人類的自然屬性,有著天生內在的惡傾向(攻擊、暴力),越是被社會屬性壓抑的人群,越是對混亂與犯罪充滿嚮往,越是安逸的生活越需要強烈的刺激。在過往精彩的電影中可以發現,軍事上傲視全球的美國整天假想外星人入侵或地震火山,同樣,恐怖片在高福利高保障的新加坡和北歐有著超乎尋常的高票房。
(災難片《2012》海報)
【依偎理論:最具有現實價值的理論】
還有一種對恐怖片吸引力的解釋是「依偎理論」(snuggle theory)。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齊爾曼(Dolf Zillmann,1986)給36對學生情侶播放恐怖片《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的片段,然後對他們進行了采訪。齊爾曼發現,對這部影片反應越難受的女性,被男朋友越認為有吸引力。而對這部電影反應越平靜的男性,被他的女朋友越認為有吸引力。
正如看《小島驚魂》,直到最後的劇情大反轉才讓觀眾們醒悟,原來是這樣子啊!然後依偎到男友或者基友懷里,嘴上說人家好害怕啊,內心卻爽到不行。
(《小島驚魂》海報)
說了這么多看恐怖片的好處,最後來一段數據和吐槽壓壓驚。
美國一些行為學家和心理學家曾對密西根州和威斯康星州150名大學生進行過專項調查,結果顯示:約8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的當晚難以入睡,其中有1/5的人甚至一連好幾個月都無法安寢;76%的人認為在看完恐怖片後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發生了異常,其中1/2以上的人在一周內能夠恢復常態,但有1/4的人在一年內都沒恢復過來;65%的人在看完恐怖片後在午夜不敢接聽電話(# 午夜凶鈴 & 鬼來電 這類突出利用現實中的道具,或者和現實很貼近的恐怖片的驚嚇程度特別犀利);31%的人認為自己變得神經質了,經常心神不寧、疑神疑鬼。
而且,在電影中體驗焦慮真的就能消除焦慮了嗎?假如體驗焦慮無法消除焦慮,為什麼還要去體驗焦慮?焦慮本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創傷,是誘發歇斯底里症的成因,我們為什麼還要揭開這個傷口,一再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淵?可能是因為對於某些人而言,恐怖片提供的快樂是以「敘述閉合過程」 (process of narrative closure)為基礎的。用咱們中國人的話說,恐怖片提供的快樂是以「大團圓」的結局為基礎的。而人類( #特別是國人)一直對 「大團圓」情有獨鍾。 復制的謝謝
⑦ 害怕恐怖電影但又忍不住看是什麼體驗
首先恐怖片能給人提供刺激,視覺的、音效的、心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就像男孩子喜歡看槍戰片或動作片是一個道理。而恐怖片與其他能提供刺激的片不同的是,恐怖片通常來自於我們周圍,比如貞子的電視、水槽里的頭發、門的吱呀聲等,這些最生活化最平常的東西在恐怖片里成了恐懼的道具和來源,因此這種代入感要比槍戰片和動作片的深的多,因此更刺激。
⑧ 看恐怖片可以釋放壓力和放鬆心情嗎
可以。我就是通過看恐怖片和恐怖小說緩解壓力的,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歡看恐怖片,特別是美國生化危機那種類型的,不過因人而異吧,有的時候睡不著我就看恐怖小說才能入睡
⑨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看恐怖片會減壓
因為注意力被轉移了吧,或者覺得比起恐怖片里的情節,自己已經很幸運了,除生死外無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