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朱利安摩爾演過的科幻電影,是關於好多個孩子都被外星人擄走,而大多數人都失去記憶了
2004年美國電影《靈異拼圖》又名《失落兒魂》The Forgotten
朱莉安·摩爾 阿爾法·沃德 主演
劇情:
在一次飛機失事中,泰莉·派瑞塔失去了8歲的兒子,對兒子的思念讓她的精神變得越來越脆弱,與丈夫吉姆也越來越疏遠,原本健康幸福的家庭關系崩塌了。更為離奇的是,家中所有關於兒子曾經存在過的跡象--一家人的合影、生活用品一切的一切,也都隨之消失不見了。無論她怎樣瘋狂地尋找,都無法得到兒子的一點信息。她不得不向精神科醫生姆恩斯求助,卻被告知她的兒子只是她的幻覺而已,而她為這個幻覺虛構了整整八年的記憶。泰莉將信將疑地離開了,直到她遇到同樣經歷的艾什,他最近也失去了自己的女兒,於是兩個人決定攜手證明孩子的存在…
② 朱利安 摩爾(馬特達蒙聯手朱利安摩爾行凶)
2009年,科恩兄弟搭載張藝謀的「三槍」來到中國實在是個黑色幽默——張偉平斥巨資200萬美元買下《血迷宮》翻拍版權,隆重包裝北京奧運後大師的華麗回歸,卻讓張藝謀的電影聲譽被diss至谷底。
活久見!沒想到原汁原味的科恩兄弟電影《迷鎮兇案》能在中國銀幕上映。這不僅僅是鐵桿影迷的狂歡,更是對中產階級美國夢的迎頭痛擊。
溫馨小鎮,模範社區,一道柵欄卻隔出了一白一黑兩個世界。白人家庭因為盜賊闖入分崩離析,黑人家庭卻因膚色點燃了整個社區的憤怒癲狂。
兩條故事線索交織並進,馬特·達蒙、朱莉安·摩爾、奧斯卡·伊薩克等奧斯卡戲精上演匪夷所思的N種花式死法,機關算盡有反轉,最後走向「科恩式不可收拾」。
一房七屍的重口味,並非編劇科恩兄弟想闡述的故事主題。無論是家庭危機還是種族歧視,都是導演喬治·克魯尼和當代社會的對話。對政治的敏感使他無法忽視美國當下正在發生的變化——
這一次我們希望少些幽默,多些憤怒感,而現在似乎是拍攝憤怒影片的最好時候。
前兩天金球獎頒獎禮上群星集體懟川,喬治·克魯尼後面這句話明顯也是說給這位好萊塢前同行聽的——
「中國夢」跟「美國夢」有著不同的內涵,但在「住房夢」上,one world one dream,中美神奇接軌。
馮小剛《大腕》里有一個神經病的神段子:「什麼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李成儒這張臉活靈活現詮釋了上世紀90年代,什麼叫中國的成(暴)功(發)人(戶)士。而在《迷鎮兇案》里,代言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的,則是自嘲有張大眾臉的馬特·達蒙。
一臉憨厚的呆萌增重到200斤,演活了「油膩的中年男」。不僅是他,好事的觀眾可以算算電影里一共殺死了多少胖子。而這種「土豆身材」正是萊維頓的特產——1947年,在距離曼哈頓50公里的長島,萊維特父子在4000英畝種馬鈴薯田地上修建了17000多套住房,「築夢美國」。
馬鈴薯·呆萌
電影開頭一段介紹萊維敦社區的賣房廣告,以戲謔反諷展開了一段美國往事。了解這段歷史,你才能真正了解喬治·克魯尼所說的憤怒——
二戰結束,1600萬美國大兵回鄉,結婚生子,隨之而來的嬰兒潮令城市住房短缺雪上加霜。崇尚自由獨立的美國年輕人也只能和五六十年後奮斗中的中國年輕人一樣,或和父母擠在一起住,或在閣樓、地下室「蝸居」。房荒成為美國的最大社會問題。
在冷戰背景下,房子成了美國式民主的面子。羅斯福宣稱,一個人人有房的國家是「不可征服的」。杜魯門接任總統後更加直言不諱:
在證明我們的民主體制可以為我們的人民提供像樣的住房以前,我們怎麼能指望在歐洲推廣民主呢?
事實證明,依靠政府來解決住房緊張,基本上只會採取密集居住的政策——如同以前的蘇聯,如同如今的中國。
美國國會批准向建築業放水史上最高的數十億美元財政撥款。購房者首付只需5%,退伍軍人甚至不用首付,分期付款免聯邦所得稅……政策紅利刺激,長島最大地主轉型房產開發商,猶太人萊維特父子走上歷史舞台,用生產線流水作業,廉價批量建造「經濟適用房」,其「多快好省」千篇一律雖然引起建築設計師和社會學家反感,卻實現了美國建築業的「大躍進」。
1947年當年,萊維特公司修了2000套住房,創造了當時美國建房速度的最高紀錄。次年,他們甚至可以一天建造30套房。這些為退伍軍人家庭量身定做的房屋租金60美元每月,供不應求。萊維特父子繼續建房,但只賣不租——開發商的種種手段,今天我們太熟悉了。
什麼是美國人心目中「像樣的住房」?萊維特父子提供的模版是「西部牧場主」式房屋(rancher)——單層面積約80平米,頂層可以自己搭建,廚房配備通用電氣的冰箱、烤爐、甚至洗碗機。當時美國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約5000美元,而這樣的獨立住宅只賣7990!只賣7990!!
更美國式的是,依靠政府和銀行推出的分期付款政策,你只需要首付90美元押金,月供58美元,這樣的dream house就可立即擁有!五種戶型選擇,一條龍購買服務,三分鍾完成買房。鄉間買房比城裡租房還便宜的倒掛現象吸引了城市青年「廣闊天地大有所為」,開啟了美國的「置房革命」。
至1951年,萊維特父子建造了17447套住宅,萊維頓成為了容納8.2萬人居住的巨型社區,聲名遠揚,成為紐約七大奇觀之一,大量到紐約的遊客都要到這里膜拜「美國夢的樣板房」,其知名度僅次於自由女神像!
1950年7月3日,老萊維特也登上了《時代》雜志封面。這不僅是一個人的成功,而是一個時代的到來 : 以萊維頓為標志,美國進入郊區化 ,迎來了新的歷史轉折——1920年,美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至1970年美國郊區人口超過了城市人口。1946年到1960年,全美在鄉村新建獨門獨院大house1400萬套,而城市裡的公寓住房(apartment)只有200萬套。
萊維頓模式迅速推廣,全國效仿。電影中出現的是1951年在賓夕法尼亞州開建的萊維頓。房屋售價從9000美元的經濟平房到1.69萬的鄉間別墅不等,社區居民絕大多數擁護保守的共和黨,宗教氛圍濃厚;有學校、鄉村俱樂部購物中心、游泳池、圖書館……公共服務設施應有盡有全面升級,即使按照今天的標准也是「高尚社區」。
中產階級的家和生活日常
獨門獨戶,工作社交兩不誤,萊維頓成為了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標簽。 「萊維頓——美國規劃最好的城市」的口號名副其實——地跨四個行政區域,居民6.4萬,按人口已是賓州第十大城市!「造訪萊維頓就像觀賞一部賞心悅目的電影」這句廣告詞,沒想到在今天真的成了一部電影。
萊維頓從建立開始就不向黑人售房,甚至對美國最高法院有關禁止住房上實行種族歧視的規定消極抵制。1957年8月,非裔美國人、黑人工程師威廉·邁爾斯和黛西夫婦入住,成為了萊維頓的第一戶黑人家庭。
面對騷擾挑釁,黛西從容淡定
因為膚色問題,社區600多戶白人居民集體通過一項抗議書,聲稱邁爾斯一家的入住會引起連鎖反應,促使更多黑人效法,而大家選擇萊維頓的初衷就是躲避犯罪和騷亂。
數百白人聚集在邁爾斯家的草坪上高喊種族歧視口號,甚至高舉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的「國旗」,在草坪上點燃十字架,投擲石塊砸破他們的玻璃,縱火燒毀他們的汽車……地方政府勸阻無效,州警出面干預,數日才控制局面。
這才是「迷鎮」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兇案」。 從紀錄這段黑歷史的《萊維頓危機》紀錄片到如今川普關於邊境建圍牆阻止移民的言論,喬治·克魯尼找到了創作靈感「借古懟川」:
二戰結束後十年,美國新生的中產階級開始向郊區遷移,對很多人而言,擁有房產的美國夢第一次成為了現實。你可以找到份不錯的工作,住在一個很好的社區,結婚生子組建家庭,但前提是你得是白人,有趣的是,揭開這種完美家庭生活的虛飾,很容易發現其下掩藏的醜陋。
好萊塢雞湯?主旋律勵志?對不起,作為美國獨立電影的旗手,這不是科恩兄弟的style。從《巴頓·芬克》摘得戛納金棕櫚,到《老無所依》捧起奧斯卡小金人,這對怪咖兄弟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迷倒世界,明明是黑色重口味的暴力血腥卻讓你發笑,在離奇的荒誕中讓你看到人類自身的愚蠢、自私、虛偽……
也許可以更暴力血腥,更黑色荒誕,但那又如何?《迷鎮兇案》沒有停留於燒腦炫技。再精心設計匪夷所思的謀殺也許只是重復過去的標簽,還有什麼比用暴力血腥擊碎中產階級虛偽的美國夢更刺激呢?
於是,他們動手了! 真正的罪惡,不是膚色,而是人性。
別小看「房事」,住房是「美國夢」的核心!萊維頓「為家庭而建」的訴求,契合了通過個人奮斗贏得美好生活的美國夢價值觀。但小鎮「美國夢樣板房」里發生的一切暴露了中產階級的虛偽,讓自由平等的「美國夢」基石如同電影中的和睦家庭,一夜之間分崩離析。這樣的辛辣諷刺隨處可見,看到人們爭先恐後向「呆萌」的「喪妻之痛」表示同情,忍俊不禁的笑聲刺穿了溫情脈脈的面紗。
也許你會說,電影講的是60年前的事情了,但,現實往往無情顯露出歷史的影子。
我們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從不吸取歷史教訓——
2017年8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一場「白人至上主義者」遊行最終演化成暴力騷亂,造成1人死亡,30多人受傷。美聯社稱這是過去十年裡,白人民族主義者最大規模的一次集會。
2014年弗格森槍擊案之後,全美響徹「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口號。而當天的夏洛茨維爾,白人民族主義者則高喊著「白人的命也重要」。 兩句口號如同站在天塹的兩端,其間是美國深刻的種族裂痕 。
影片結局,隔著柵欄,白人男孩和黑人男孩在後院玩棒球。這樣的光明溫暖也是科恩兄弟手下留情。事實上,第一個住進萊維頓的邁爾斯一家,最終被迫離開。
從1948年至今,萊維頓最貴的房價(其實是土地價值)升值了100倍,但目前居住其中的黑人比例只佔2%! 白宮可以是「黑的」,但中產階級的美國夢只能是「白人夢」。
你也許會說種族歧視離我們很遠,但地域歧視、年齡歧視、甚至追劇歧視無處不在,而影片中人物命運的不可知、不確定,乃至荒謬性離我們更近。為房事鬧心,為子女教育發愁,為消費升級躁動……感覺良好的中產階級其實很脆弱。
當和睦溫馨的小鎮生活只是遙遠的烏托邦,當《成長的煩惱》《辛普森一家》式的家庭生活只是美麗的傳說,只有「兇案」能叫醒裝睡的你——
從美好生活的幻覺中醒來吧,老老實實打工,看看熱搜、真人秀可以,但自己的內心戲別太多。因為終其一生,你能實現的夢想就是來去空空——既無「人還在錢花完」的尷尬,也不會留下old money供下一代坐享其成。
這就是你能享受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
也許沒有科恩式的血腥暴力,
但絕不缺少同樣的荒誕幽默。
③ 朱利安·摩爾領銜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審團,她的專業能力如何
朱利安·摩爾領銜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審團,她的專業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朱麗安·摩爾,1960年12月3日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畢業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美國影視女演員。1983年,出演了戲劇作品《嚴肅的金錢》。1984年,出演了電視劇處女作《夜的邊緣》。1985年,出演了肥皂劇《讓世界轉動》,由此獲得了第15屆日間時段艾美獎傑出新人獎;因經常接演獨立製作片和藝術片而享有"獨立電影皇後"的美譽。經過多年的錘打磨煉,摩爾的演技幾乎已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不論是演主角或是配角,她是一部片子中最不能忽視的元素之一,她駕馭角色的能力之強。
④ 朱利安·摩爾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審,她飾演過哪些經典的角色
近期,威尼斯電影節官方在公共平台上公布主競賽單元評審團 的名額,朱利安·摩爾擔任主席。 這一消息一經公布,眾多網友紛紛對其表示祝賀。朱利安·摩爾 能作為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的主席,她的演技也是非常的不俗。她飾演了眾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例如《不羈夜》 、《欲孽迷宮》 、《克洛伊》 等。
雖然朱利安·摩爾 已經老去,但是美人在骨不在皮,仍然可以從她的身形和氣質來看出她當年的美麗。小編也在此祝賀朱利安·摩爾 榮獲評審團主席這一職位,希望女神的生活和事業越來越好。
⑤ 朱利安·摩爾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評審團,她有哪些代表作
《遠離天堂》,《時時刻刻》,《星圖》,《依然愛麗絲》 較為出名,使她成為包攬柏林、戛納、威尼斯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大滿貫影後。
⑥ 高分求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四部電影的鏈接~~~
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26056.html日日夜夜。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20033.html遠離天堂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22620.html星途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26277.html依然愛麗絲
⑦ 有喜歡朱麗安·摩爾的嗎她演的電影,很好看的都有哪些
最近我覺得最近比較好看的《克洛伊》(Chloe)危情+懸疑、《盲流感》
我個人首推《盲流感》故事講述全球陷入「失明症」的傳染病中,全城失控,唯獨朱麗安是正常人,講述她怎樣帶領一幫盲人闖出一片天,這個一定要看啊!!!!
⑧ 沉默的羔羊有幾部,應該按什麼順序看
《沉默的羔羊》一共有四部。一般來說應該是按照時間順序:《沉默的羔羊》,《沉默的羔羊2》,《前傳:紅龍》,《前傳:少年漢尼拔》。
《沉默的羔羊》該片講述了實習特工克拉麗斯為了追尋殺人狂野牛比爾的線索,前往一所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漢尼拔給克拉麗斯提供了一些線索,最終克拉麗斯找到了野牛比爾,並將其擊斃。
《沉默的羔羊:漢尼拔》影片講述從醫院逃脫的漢尼拔醫生繼續尋找他的「獵物」,反而成了梅森(加里·奧爾德曼)的獵殺對象,漢尼拔求助於克萊麗斯,最後憑著聰明機智逃到海外。
《前傳:紅龍》該片講述了第一位發現漢尼拔博士有食人傾向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威爾,為了追查另一名嗜好啃咬被害人的連續殺人犯,如何向漢尼拔討教的故事。
少年漢尼拔》是由彼得·韋柏執導,加斯帕德·尤利爾、鞏俐、瑞斯·伊凡斯、伊萬·馬爾維奇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7年2月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二戰時期戰火紛飛的立陶宛,少年漢尼拔目睹自己的姐姐和父母被戰場上飢不擇食的士兵殺死,他的精神遭受重創的故事。
《沉默的羔羊》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WjIMYTkgF87vM-B2k25JTw
⑨ 有人知道這是哪部電影嗎
克洛伊 Chloe (2009)
克洛伊的劇情簡介 · · · · · ·
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女醫生凱瑟琳(朱利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飾),總是被診所樓下的一個應』召女郎牽絆著目光。音樂教授戴維(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生日當晚錯過凱瑟琳准備的驚喜派對,第二天凱瑟琳又看到丈夫手機里收到學生發給他的曖『昧簡訊,一切似乎驗證了凱瑟琳長期以來對於丈夫不』忠的懷疑。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凱瑟琳僱傭應召女郎克洛伊(阿曼達·塞弗里德 Amanda Seyfried 飾)去考『驗丈夫。在克洛伊向凱瑟琳的匯報里,關於她與戴維的交往細節令凱瑟琳感覺到極度傷心,被背叛和失落的情緒籠罩的凱瑟琳和克洛伊發生一『夜』情。凱瑟琳在外過夜的事情令戴維極為不悅,在夫妻二人爭吵的過程中,面對妻子對於自己不忠的指控,戴維堅決否認。三人之間的關系撲朔迷離,凱瑟琳的家庭遭受嚴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