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科幻電影是根據什麼劃分

科幻電影是根據什麼劃分

發布時間:2022-11-25 05:26:39

科幻電影有哪些類別

科幻片是電影類型的一種,其特色的情節包含了科學奇想。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首先,我們也許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film)定義為包含著某種因素的電影:這些因素是基於科學(包括現有的科學和假設的科學)而假想出來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們是不可能發生的,或還沒有發生的。科幻片與魔幻片、靈異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被幻想出來的因素必定有一個科學理性的支持,哪怕這個科學依據看起來很瘋狂。比如《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可以被稱作一部科幻片,因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過去是藉由一種在影片中被科學證實了的催眠術。而《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1993)就不是科幻片,因為影片並沒有把男主角突然被迫反復過著同一天的理由告知觀眾;如果影片向我們解釋:那是因為他的時間機器出了故障,那麼這就能成為一部科幻片。
科幻片是好萊塢類型片的一種。和其它類型片一樣,它是隨著電影工業化生產而出現的,其人物形象、敘事結構和價值觀都有一定的模式。和其它類型片一樣,它是被批量化、重復化生產的同類產品,滿足了人們在閑暇時對一部「很容易看懂」的娛樂電影的需求。同樣也和其它類型片一樣,它大量生產的都是平庸之作,但在此基礎上,也產生了一些在美學、思想和歷史上有價值的經典作品。
好萊塢科幻片的亞類型】
好萊塢科幻片的題材豐富多彩,形式趣味各有不同。按照科幻片和其它類型片的交叉情況,我們可以大致將科幻類型片分成以下幾個亞類型;
科幻冒險片:它講述探險、旅行的冒險故事,主人公在其中歷盡磨難,而觀眾則閱盡奇觀。如《地心游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1959),《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1968)和《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1993)等。
科幻動作片:它往往喜愛表現一個英雄如何地身手不凡。比如《終結者》系列(The terminator),十分成功的《黑衣人》(Men in Black,1997)及其不太成功續集其實更像是警匪片,而根據英雄漫畫改編的《超人》(Superman)、《蝙蝠俠》(Batman)和《蜘蛛人》系列(Spider-Man)等也可以劃入這一個亞類。
科幻史詩片:它常常創造「由於科學技術的異化而導致的獨裁的混亂的非理想社會」,未來成了一個「背景」 ,而真正演出的是氣勢宏大的星際戰爭和縱橫捭闔的宇宙政治。如《星球大戰》系列(Star Wars)及其前傳系列,還有《星際迷航》系列(Star Trek)。《黑客帝國》系列(The Matrix)則講述了一個救世主通過自我犧牲而使機器和人重歸於好的地下斗爭的故事。
科幻災難片:假想的外星人入侵、怪獸襲擊、自然災害或病毒傳播給人類帶來了滅頂之災。如《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和《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等。
科幻驚悚片:神秘的危險物體危害到了一個小團體的安全,成員一個接一個受害。和主人公一樣,觀眾體驗著恐怖的陰影和死亡的威脅。如《異形》系列(Alien),《怪形》(The Thing,1982)和《科學怪魚》(Frankenfish,2004)等。
科幻社會片:它包括了愛情故事、家庭問題、成長情節等等。在《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中,主人公依靠具有科學依據的催眠使自己回到了七十年前,並展開了一段愛情。《隔世情緣》(Kate & Leopold,2001)也利用了時間交錯來成就愛情。而《回到未來》系列(Back to the Future),《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其實提供給我們的是關於親情、友誼和成長的故事。
科幻喜劇片:它攻擊的焦點和嘲諷的程度各有不同 。如《火星人玩轉地球》(Mars Attacks!1996),《月球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Pluto Nash,2002)等。
當然,這些劃分並不是僵硬不可通融的。顯然,《黑客帝國》既可以說是科幻史詩片,也可以說是科幻動作片;同樣,《黑衣人》雖然是動作片,但它也充滿了喜劇元素。由於和其它類型電影的交叉,不同亞類型的科幻片也會同時具有某種其它類型片的特徵。

Ⅱ 什麼是科幻電影_電影介紹

科幻片是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那麼你對科幻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科幻電影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科幻電影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 故事 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許多科幻電影會表現出對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關注,以及哲學方面如人類處境的探討。一些科幻電影是從科幻文學作品改編而成,但科幻電影會注重擷取其中的文學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無視科幻文學比較注重的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

要准確地判斷什麼電影是科幻電影是很難的一件事。科幻電影並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准確定義。實際上,科幻電影可以看做是科幻文學的一種衍生品(因通常為文學作品的翻拍)。以下是科幻電影的一種定義:

科幻電影是一類嘗試以未知事物滿足觀眾的電影,滿足人類對未來的想像或是現實社會的沖突。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及 經驗 性 方法 ,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

這個定義假設了在經驗主義(現實世界)和超驗主義(超自然現象)之間存在著連續的過渡地段。科幻電影可以劃分在這個地段中靠近經驗主義的一側,而恐怖電影和奇幻電影則在靠近超驗主義的一側。然而,科幻電影和恐怖電影的結合也不在少數,其中有名的有1931年的《弗蘭克斯坦》以及《異形》系列
科幻電影基本模式
一、背景多樣但內部邏輯嚴格,對於科幻片來說,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並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換年代,但實際上它要敘述的真正內容所佔據的期限仍然很有限;類似地,科幻故事發生的地點看似不著邊際,但實際上也非常有限。雖然好萊塢科幻片在想像上天馬行空,但它在邏輯規則上卻最為嚴格,講求一個內部真實性統一連貫而不矛盾的虛幻世界。

二、人物塑造比較簡單,好萊塢科幻片大多希望觀眾將注意力集中於特效和情節,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於 其它 類型片來說是較為簡單。人物的維度較少,表面和內心較為一致,性格沒有變化或只有簡單的變化。但近些年來這種狀況也有所改變,科幻片也開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對人物內心的沖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惱和困難的描述開始加大力度。

三、“激勵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時間的錯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龍公園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應。和其它類型片一樣,科幻片的沖突也包括內心沖突、人際沖突、外界沖突(包括社會沖突和更大的環境沖突)這幾個層面,但一般來說,科幻片中最大的沖突是人與大的環境力量的沖突,比如自然災害來襲、外星生物侵略等。

四、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義、珍惜人生這樣傳統而永恆的價值。
科幻電影的區別
以影片攝制時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學原理或科學現象作為劇作基礎,展現某一虛構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的影片,即為科幻片 。科幻電影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 。

1、奇觀與獵奇

從梅里愛開始,科幻影片就與令人目眩的奇觀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話、異域探險、歷史傳奇、童話世界……在梅里愛的數百部長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種奇觀和幻想。但科幻題材對梅里愛而言,並非科學的延伸,而是藉以呈現景觀的道具。梅里愛的興趣並不在於將電影作為“敘事藝術”來發展。他更為看重的是電影作為奇觀呈現工具的能力。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評價的:“梅里愛利用特技經常是為了使人感到驚奇,它本身成了一個目的,而不是一種表現手段……梅里愛發明的是未來電影的音節,但他應用的卻是莫名其妙的咒語而非表達意思的語句 。”

梅里愛使得科幻電影烙上了無法抹去的奇觀胎記,縱觀好萊塢影壇,從1968年的《太空漫遊2001》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從1976年的《星球大戰》到1999年的《黑客帝國》……史詩般的太空旅行場景、幾可亂真的史前恐龍形象、場面宏大的太空戰爭、幻如靈境的虛擬世界……無一不是藉助奇觀效應大賺票房。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影像一次次的沖擊觀眾的視網膜,無數次觀眾以為奇觀已經達到了極致而若干年後更大的奇觀卻總是呼嘯而來。或許,好萊塢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裝,那麼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這個形式一旦被剝離出去,我們會發現它的內容已經所剩無幾——實際上,好萊塢科幻片的內容即在於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內容。完全的,徹徹底底的奇觀轟炸。

奇觀是電影的本質之一。科幻電影興起的幾十年中,獵艷奇觀的天性驅使著人們湧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塞入好萊塢的腰包;而好萊塢也看準了科幻電影的斂財天賦,將科幻電影的奇觀特性一次次的強化乃至異化。當觀眾某一天對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奇觀報以鼾聲的時候,估計好萊塢視覺系的科幻導演只能將海洛因粉末撒在電影院的空氣中,別無它法刺激觀眾的神經了。

Ⅲ 科幻題材的電影有什麼分類嗎具體怎麼分的

有分類的,有動作的,愛情,喜劇的。。。。

Ⅳ 科幻片的區別

以影片攝制時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學原理或科學現象作為劇作基礎,展現某一虛構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的影片,即為科幻片 。科幻電影所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是可能產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戲劇性事件 。
1.奇觀與獵奇
從梅里愛開始,科幻影片就與令人目眩的奇觀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話、異域探險、歷史傳奇、童話世界……在梅里愛的數百部長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種奇觀和幻想。但科幻題材對梅里愛而言,並非科學的延伸,而是藉以呈現景觀的道具。梅里愛的興趣並不在於將電影作為「敘事藝術」來發展。他更為看重的是電影作為奇觀呈現工具的能力。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評價的:「梅里愛利用特技經常是為了使人感到驚奇,它本身成了一個目的,而不是一種表現手段……梅里愛發明的是未來電影的音節,但他應用的卻是莫名其妙的咒語而非表達意思的語句 。」
梅里愛使得科幻電影烙上了無法抹去的奇觀胎記,縱觀好萊塢影壇,從1968年的《太空漫遊2001》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從1976年的《星球大戰》到1999年的《黑客帝國》……史詩般的太空旅行場景、幾可亂真的史前恐龍形象、場面宏大的太空戰爭、幻如靈境的虛擬世界……無一不是藉助奇觀效應大賺票房。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影像一次次的沖擊觀眾的視網膜,無數次觀眾以為奇觀已經達到了極致而若干年後更大的奇觀卻總是呼嘯而來。或許,好萊塢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裝,那麼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這個形式一旦被剝離出去,我們會發現它的內容已經所剩無幾——實際上,好萊塢科幻片的內容即在於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內容。完全的,徹徹底底的奇觀轟炸。
奇觀是電影的本質之一。科幻電影興起的幾十年中,獵艷奇觀的天性驅使著人們湧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塞入好萊塢的腰包;而好萊塢也看準了科幻電影的斂財天賦,將科幻電影的奇觀特性一次次的強化乃至異化。當觀眾某一天對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奇觀報以鼾聲的時候,估計好萊塢視覺系的科幻導演只能將海洛因粉末撒在電影院的空氣中,別無它法刺激觀眾的神經了。
2.與科幻小說
太陽下沒有真正新鮮的事物,科幻的想像力也無法超出柏拉圖為人們畫下的認知洞穴。大師的科幻電影也無非是祖傳的老三樣不斷舊飯新炒。選題集中現象在好萊塢科幻片里尤為明顯,導演基本上是在重復作家的創意。很多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影片都來源於著名科幻小說,或完全改編自小說原文,或籍由小說的一些著名情節、片段以及理念來獲得靈感。僅菲利普K迪克一人被改編的電影就包括:1981年《銀翼殺手》、1990年《全面回憶》、1995年《Screamers》、2002年《強殖入侵》、《少數派報告》和2003年《記憶裂痕》。著名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經典也大量被搬上銀幕,如1966年《奇異潛航》、1999年《變人》、2000年《黃昏》、2004年《我,機器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科幻類電影的選題局限。
但不幸科幻電影的藝術水平明顯遜於科幻小說。主流題材的科幻電影,其水準基本上只相當於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30到60年代)的水準。總體而言,90%的科幻題材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歷險、時空異常和機器人等幾個狹小的選題上。縱觀近幾年的科幻大片:《E.T》、《火星入侵者》、《異形》、《獨立日》、《第五元素》、《火星人玩轉地球》、《黑衣人》等屬於反映外星生物的影片;《侏羅紀公園》、《第六日》、《哥斯拉》等是反映人造生命的影片;《太空漫遊2001》、《星際迷航》、《紅色星球》、《人猿星球》等屬於反映太空歷險的影片;《時間機器》、《回到未來》、《時空頻率》、《蝴蝶效應》等反映時空異常;《機械戰警》、《終結者》、《機械英雄》、《人工智慧》、《我,機器人》等是反映機器人的題材……還有一些電影同時綜合了幾種題材,如《星球大戰》同時包括太空歷險和外星人元素,《黑客帝國》是機器人和時空轉換的綜合等等。但幾乎沒有一部作品能跳出臼窠。
究其原因,一方面這幾種科幻題材更適合於搬上銀幕;另一方面,從商業的角度看,這些選題已經成為大眾消費和票房號召的符號,更容易引發出人們對影片的期待和熱衷。如果某個電影是冷僻的太空物理學題材,那麼導演一定要加上足以吸引眼球的噱頭,諸如太空旅行冒險不慎墜入黑洞的邊緣雲雲。
3.人物形象平面化
科幻電影的另一個特點是人物刻畫和表現的模式化傾向,較少有深入的人性揭示和反思。
在大多數的科幻電影中,一般都有一個全能的超級英雄,而這個超級英雄的大部分名額都被男性所佔據,女性只是在其中作為點綴和陪襯。例如《黑客帝國》中的尼奧,《少數派報告》中的喬恩,《我,機器人》中的偵探史普納……他們天生就具備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他們沒有深層次的個人行為動機,只是天生而來的被迫害者和反抗者。他們沒有復雜的情感斗爭,沒有令人信服的個人性格……但是,這毫不影響科幻片的票房收入和觀眾認可度。
恰好相反,如果一部科幻片將大量筆墨用於人性的反思和人物的塑造,那麼它很有可能被認為是低成本的三流科幻片。例如1996年的《星河戰隊》,情節極為簡單,只是單線陳述人類與巨大昆蟲的戰斗過程,其人物基本都屬於頭腦簡單的熱血炮灰和場景配料,但是票房卻賺了個盆滿缽滿,至今被影迷列為科幻片的經典之一。而2003年的《星河戰隊2》花費大量菲林刻畫一個反主流的人物形象,人物飽滿了,場面卻平淡了,結果被視作當年最失敗的狗尾續貂之作。
不僅如此,科幻片甚至允許主要人物的缺席和主線的模糊,科幻經典之作《太空漫遊2001》就充斥著冗長的硬科幻場景描述和細節刻畫,人物關系和性格描寫幾乎為零,其主旨據稱在於揭示人類科學發展的核心奧秘,充滿了神秘主義思辯和唯心哲學色彩。
當然,好萊塢也在不斷豐富人物的菜譜,《黑衣人》的白黑配、《黑客帝國》的人種拼盤、《星球大戰》的ET秀……角色的變化日益新奇。但是,這里人物依舊是場面的佐料,主角依舊是性格簡單的英雄……否則,那就是搶戲——搶奇觀的戲。
4. 科幻外套與審美俗套
實際上,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大部分只是一個普通劇加上了科學外套。導演們把恐怖片、動作片、災難片和喜劇片的內容加以科幻的修飾,使之看起來如同科幻片,其本質的敘事結構和元素配比仍然延續了其他類型的電影。
例如恐怖片與科幻片的結合——這一組合模式最為歷史悠久且理所當然——人類對於未知總是懷有不可理喻的恐懼心理,而科學的本質就是探索未知。從第一本科幻小說《弗萊肯斯坦》起,各種科學怪物就以猙獰的面目來賺取觀者的注意力。從惡魔到幽靈,從機器到巨猿……時至飛碟熱興起的若干年間,外星異種便取而代之,用更加神秘莫測和光怪陸離的面孔來恫嚇觀眾。票房大獲全勝的《異形》系列可謂是科幻加恐怖的典範。
科幻包裝的動作片也極為常見,幾乎每一部科幻電影都有大量的打鬥場面,以至於人們往往搞不清楚個別正宗的動作片——如《007》電影中的某些集到底是科幻片還是動作片。實際上科幻片基本上無法剝離其動作元素,二者相區別的特徵或許只在於誰為誰服務——到底是科幻元素裝點動作電影還是動作噱頭服務於科幻電影……說到底,二者其實是無法區分。
還有與災難片緊密結合的科幻電影,例如《後天》和《天地大沖撞》等等。不曾發生的災難往往比真實的更具吸引力和沖擊力——冰河時期的突然降臨,彗星撞擊的不期而至……好萊塢的特效使得所有天災人禍都出奇准確地降臨在紐約曼哈頓的附近。
還有科幻加喜劇,科幻加愛情,科幻加偵探等其他模式……只要製片人願意,科幻配料——加什麼鍋底都可以。

Ⅳ 科幻片有哪些類別《飢餓游戲》是廢土電影,是科幻電影的一類,那麼照這個分類標准還有哪些類

女忍者vs外星觸手怪

Ⅵ 電影總共分幾種類型

電影類型分為,動作電影,奇幻電影,喜劇電影,恐怖電影,冒險電影,愛情電影,警匪電影,科幻電影,戰爭電影,災難電影,溫情電影,史詩電影,實驗電影,微電影,微動畫電影,懸疑電影,音樂電影,黑幫電影,紀錄電影,公路電影,意識流電影,動畫電影,驚悚電影,西部電影,人物電影,飛車電影,家庭電影,超級英雄電影。

1,動作電影

動作片(Action Films)又稱為驚險動作片(Action-Adventure Films),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

2,奇幻電影

奇幻電影,這類型的電影都大量的包含魔法、超自然現實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龍、半獸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奇幻電影(Fantasy Film)在電影的劃分中可以與科幻電影(science fiction film)以及恐怖電影(horror film)劃為同一類型。

3,喜劇電影

喜劇電影是電影的一種類型,其中主要強調的是幽默。《電影藝術詞典》對喜劇片的定義是:「以產生結果是笑的效果為特徵的故事片。在總體上有完整的喜劇性構思,創造出喜劇性的人物和背景。

4,災難電影

災難電影就是這種思索的產物,在電影的歷史長廊上,曾經有不少非常經典的災難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災難中凸顯的人性真善美本質總令我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5,科幻電影

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Ⅶ 科幻小說及電影的具體分類,並舉例說明

科幻電影和小說主體上分硬科幻和軟科幻。
硬科幻對於未來的科學技術有著很細致的描寫,而且從邏輯上來看是有可能並且很有可能發生的事和技術的產生革新,所帶來的社會變動。
軟科幻對於科學技術的描寫很模糊,往往是給個時代背景,給個模糊的技術理念,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
科幻小說 硬科幻,國內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就是,三體系列。軟科幻代表作像是王晉康作家的。
電影,硬,終結者,軟科幻,關鍵第四號

Ⅷ 科幻片的定義

要准確地判斷什麼電影是科幻電影是很難的一件事。科幻電影並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准確定義。實際上,科幻電影可以看做是科幻文學的一種衍生品(因通常為文學作品的翻拍)。以下是科幻電影的一種定義:
科幻電影是一類嘗試以未知事物滿足觀眾的電影,滿足人類對未來的想像或是現實社會的沖突。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及經驗性方法,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
這個定義假設了在經驗主義(現實世界)和超驗主義(超自然現象)之間存在著連續的過渡地段。科幻電影可以劃分在這個地段中靠近經驗主義的一側,而恐怖電影和奇幻電影則在靠近超驗主義的一側。然而,科幻電影和恐怖電影的結合也不在少數,其中有名的有1931年的《弗蘭克斯坦》以及《異形》系列

Ⅸ 恐怖電影與科幻電影如何定義區分的為什麼有的影片既是科幻又是恐怖呢

說的簡單些:

科幻,是科學幻想的簡寫。顧名思義,科幻電影,指的是在虛構的世界或者虛構的科學水平下,以人們的幻想為前提,創作影視作品。
例如星球大戰,星際船上的傘兵等,都表現了人類對外太空,對未知領域未知空間的幻想。

恐怖電影,主要是以聽覺,視覺為依託,讓觀眾產生心理上的恐懼。

舉例:改編自游戲的電影《生化危機》系列,就是你所說的科幻恐怖電影。在科技水平和世界觀設定上,完全表現了人類對自然力量(病毒)的控制慾望,對生物工程及克隆技術的前景幻想,以及對精神力量的渴望。尤其是最後一部,科幻的味道尤為突出,例如克隆試驗體,記憶復制,精神力量等。但是故事內容卻一直延續著死亡,血腥,恐怖的風格。

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如果一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現實中沒有的科學,注意!是科學技術,那麼它就是科幻電影。如果一部電影中出現了很多血腥,暴力場景和突如其來的令人受到驚嚇的鏡頭,那麼就是恐怖電影。

如果一部電影以上兩者都出現,那麼就是科幻恐怖電影。
例如,動畫電影《死亡空間:坍塌》,絕對的科幻恐怖。

Ⅹ 什麼是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指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幻想類電影,1902年,30歲的魔術師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為容易區分不同類電影而作出分類的不同電影中的一種,也分為動作、喜劇、恐怖、災難等多種類型。人類最引以為豪就是自身的想像力,而科幻電影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將我們的想像轉化為我們看的見的東西,將一個人的幻想變成了無數人的幻想。科幻,科幻在注重幻想的同時也在以科學做為根基,如此的性質使科幻電影不像魔法電影電影那般給人的感覺不切實際,它傳達的理念是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現實。好的科幻電影在有著神奇魅力的同時對未來有著相當大的預示性,著明的科幻作家凡爾納就堪稱是偉大的預言家。科幻可以如小詩般精練,也可以如史詩般壯闊波瀾,它的出眾的地方在於它的表現范圍已經穿越了人類的能感知的地球到達了宇宙的彼岸。

閱讀全文

與科幻電影是根據什麼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語電影墊底辣妹怎麼說 瀏覽:162
野人吃女人的電影 瀏覽:947
梔子花開電影完整版在哪裡看 瀏覽:45
電影家的播的歌曲 瀏覽:375
電影怎麼上豆瓣評分 瀏覽:144
魯濱遜漂流記英文電影佳句 瀏覽:227
倫理字幕電影網 瀏覽:420
冬日部是哪個蒙古電影里的 瀏覽:780
電影你好李煥英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841
電影不是愛情的英文 瀏覽:821
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 瀏覽:912
吸血鬼咬女人電影 瀏覽:350
雅安太平洋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234
劉德華國語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勵志兒童舞蹈電影 瀏覽:539
蘇聯電影雁南飛劇情 瀏覽:936
我最喜歡的電影人物小王子 瀏覽:699
中國2017電影影展 瀏覽:413
電影對發光的道具在哪裡找 瀏覽:656
渴望劇情電影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