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劉慈欣科幻電影大全

劉慈欣科幻電影大全

發布時間:2022-11-27 04:53:35

⑴ 流浪地球的內容簡介

電影流浪地球劇情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

(1)劉慈欣科幻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一、創造背景

2012年,中影股份購買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版權《流浪地球》,2014年中影股份就決定了要啟動《流浪地球》電影的拍攝工作,2015年確定了郭帆作為影片的導演,2017年尋求合作夥伴北京文化加入到項目當中,和中影作為影片的主出品方。

二、特效鏡頭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視效鏡頭達到4000個,最後縮減到2200個,這一數量仍超過了一些常規電影全片的鏡頭量。其中50%是高難度的視效鏡頭,還挑戰了大量的全CG鏡頭,比如用全CG鏡頭將上海砌入冰牆等等。影片還專門成立了UI組,負責片中所有儀表和顯示屏交互界面的設計。為了提高真實感,讓屏幕反射在演員臉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動更加逼真,劇組全程堅持實景UI拍攝。

⑵ 劉慈欣的全部作品

劉慈欣的全部作品:《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不能共存的節日》、《全頻帶阻塞干擾》。

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

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7年6月25日,憑借《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2018年11月8日,獲2018年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創作特點

劉慈欣承襲了古典主義科幻小說中節奏緊張,情節生動的特徵,並且在看似平實拙樸的語言中,濃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學和自然的偉大力量。

劉慈欣擅長將工業化過程和科學技術塑造成某種強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著英雄主義的情懷。例如小說《流浪地球》,該作品綜合了自然災害、技術進步和人類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題,地球因為太陽的毀滅而必須進行逃離太陽系的悲壯遠征。

劉慈欣還擅長使用「密集敘事」和「時間跳躍」的手法,在作品中無限加快敘事的步伐,使讀者的思維無法趕超作者的思維,並在敘事過程中留下大量的時間空缺,將未來發展呈現到讀者面前的機會,產生一種獨特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的歷史感。

如在《地火》《吞噬者》和《夢之海》等小說中,密集化的敘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讀性,還增加讀者對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感受,增加了讀者對科學技術應付危機的信心。

⑶ 科幻迷的福利來了 網傳劉慈欣五部作品將改編成電影

雖然中國的科幻文學似乎已經和國際接軌,但相比較於發展了近一個世紀的美國科幻電影來說,中國的科幻電影才剛剛起步。作為一個鐵桿科幻迷,以及劉慈欣的粉絲,鹿豹座小編還是比較認可大劉在采訪中的觀點的:中國的科幻電影有望在短時間內趕上好萊塢的步伐,這不,五部大劉的科幻作品已經有望陸續被搬上大熒幕!

流浪地球

根據2016年2月23日廣電總局發布的2016年1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備案、立項公示通知,《球狀閃電》電影版已正式立項。備案單位是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出品電影《同桌的你》《心花路放》)。據悉,目前《球狀閃電》第一稿劇本已經完成,但還在後續修改中。「這個修改過程會持續很久,甚至可能會持續到電影拍攝階段。」張小北說。

雖然在電影備案中,《球狀閃電》的劇情概要為:劉祠目睹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發誓破解謎團。但發現它的威力後卻被恐怖分子盜用想殺死全球成人,讓地球回到農業時代。女友林雲犧牲?己阻?襲擊,並解開球狀閃電真相,讓劉祠與所愛之人得以重見。但是編劇也表明:備案概要不等於電影內容劇本仍需修改。

微紀元

早在14年11月20日下午,中影開發布會曝光24部新電影計劃,其中有19部根據熱門小說改編,包括劉慈欣的《微紀元》。從中影的發布的表單看,這部電影預估製作成本在4000千萬美金。

《微紀元》故事簡介:在未來,人類發現自己即將面臨一場來自太陽的災難,於是派出十幾艘宇宙飛船進行可生活行星的搜索,結果都無功而返。這些人被稱作「先行者」,而這里的先行者是最後駕駛飛船回歸地球的,自認為宇宙的最後一個人。但之後,他驚訝的發現,人類沒有滅絕,他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生活著……

三體

實際上,由馮紹峰、張靜初等人主演的電影版《三體》原定去年暑期上映,可中間經歷了製片人離職、特效團隊更換等波折,據說將在今年10月上映。不過到目前為止,大家對它的前景並不看好。雖然這部很早就已經確定的科幻電影,很大程度上存在「跳票」的可能,但是既然電影前期已經完成,鹿豹座小編還是相信《三體》有機會和觀眾見面,再不濟,換個團隊再拍嘛!

《三體》故事簡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天文學家葉文潔在期間歷經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岸工程」。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雖然有網友看完以上五部,總認為還缺少一個,對了,是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不過鹿豹座小編根據最近消息得知,雖然當初寧浩買下《鄉村教師》的版權,但是故事改動也比較大,電影取名為《瘋狂的外星人》也是延續了寧浩的「瘋狂」系列。這樣的電影究竟還數不屬於劉慈欣的作品,就只能等到電影上映後,再做評判了。

⑷ 15部劉慈欣經典作品,首次被改編漫畫,這才是科幻的正確打開方式

劉慈欣,中國科幻第一人。復旦大學的中文系教授嚴鋒曾說:「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級水平」。

亞洲首獲「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

十次榮獲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終身成就獎

霍金同款「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 硬科幻 」是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像,所以小說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

清華理工男高曉松在剛開始看《三體》時,前三遍都沒看過第40頁。第四遍,他咬緊牙關從第41頁開始,直到看完前100頁才走進了大劉的世界。他又立刻從頭開始,一口氣看完了三本。他贊嘆道,《三體》是近十年來最偉大的中文小說。

《三體》收獲了無數的贊譽,就連奧巴馬都忍不住給劉慈欣發郵件催更。但是劉慈欣卻感慨:「我從來沒有用文字把自己想像中的畫面真正表現出來,一次都沒有。你們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慮。」

劉慈欣認為,表現科幻最好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圖像 。深奧的「硬科幻」,只有用逼真的畫面才能變得一目瞭然。

去年,由劉慈欣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達46億,位列國產電影票房榜第三位。這部電影開啟了國產科幻電影新紀元,也使無數人沉迷在劉慈欣塑造的星辰大海之中,掀起了全民的科幻熱潮。

但是,看過原著小說的科幻迷就會發現, 書中四分之三的精彩內容,在電影中並未展現 。

為了更全面的展示劉慈欣的科幻世界,今年四月,劉慈欣作品首次改編的漫畫上市了。首發第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

電影《流浪地球》製片人的推薦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是劉慈欣親自授權 ,由中國團隊主導,聯合全球11個國家,近30位頂級漫畫藝術家傾力奉獻。這個系列將一共 改編15本 劉慈欣的經典科幻小說,創作周期長達4年半,耗資千萬。未來,將在全世界至少8個國家發行。

第一批改編的4本漫畫,分別是《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和《圓圓的肥皂泡》。

藝術品一樣的美感,史詩級大片的震撼

漫畫逼真的視覺效果,將劉慈欣腦海中的畫面投影般地呈現出來,幫助讀者打破想像力的天花板,迅速進入大劉的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中的「氦閃爆發」,太陽在宇宙中謝幕:

地面上,凍結的二氧化碳乾冰首先融化,騰起陣陣白色蒸汽;海冰表面開始融化,受熱不均的冰層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漸漸地,太陽照在地面的光柔和起來,強烈的太陽風產生了極光,蒼穹中飄動著巨大的彩色光幕。

光最終還是消失了,一個暗紅色球體在慢慢膨脹。行星在上億度的輻射中化為輕煙。它已經不是太陽,不再發出光和熱。太陽死了。

地下城

《鄉村教師》中,外太空碳基文明與硅基文明之間恢弘的星際戰爭

《夢之海》中,低溫藝術家帶著冰凍的大海升到天空的驚人場面

《圓圓的肥皂泡》被五彩繽紛的肥皂泡包圍的城市

這套漫畫書非常大,閱讀的時候就像翻一個大相冊,並且裡面暗含了多個驚艷的折頁。

《流浪地球》的繪者,最喜歡的分鏡是一個四頁拉頁,展現了雄偉高山上「上帝的噴燈」——地球發動機。他說:「人類在畫面里非常小,但我希望能體現出人類雖小,卻可以創造出比這些高山更雄壯的事物:那些能推動地球的發動機。」

《流浪地球》中,地球要逃離太陽系,有一個關鍵點是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有個形象的比喻:假設你在廣場滑旱冰,突然身後有一個速度更快的同學趕上來超過了你。超過你的時候,他伸出手拉了你一把,這時你就有了一個加速效果。

我們都知道「萬有引力」,任何物體都會相互吸引,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那麼木星到底有多大呢?

木星面前,在沸騰的暗紅色的雲海上空,地球彷彿是一隻藍色小氣球。

無比巨大的木星,就是這樣拉動地球,使地球飛出太陽系。

在真實世界中,美國航空航天局在發射外太空探測器時,也確實曾使用過「引力彈弓」。

忠於原著的結構和精神內核

將小說改編成漫畫,最大的挑戰就是既原汁原味地呈現原著,又創造性地還原其精神內核。出品人李贇表示,「 讀者不用擔心原著被魔改 ,書中原有故事結構、原本的世界觀、精神內核等等都不會改變」。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人,不禁被大劉的的浪漫情懷所打動——在人類的終極生存面前,不是讓一部分人坐飛船離開,而是2500代人帶著地球一起去流浪。

這個想像,完全超越了國家、民族、時代的限定,而這卻是劉慈欣早在1999的設想。

就連原著中過目不忘的金句,也一同保留了下來: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劉慈欣《流浪地球》

劉慈欣的許多作品,都適合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一起閱讀。

《鄉村教師》中,一面是落後的鄉村,一面是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破舊的教室、搖曳的燭光、舉起的小手。老師撐著重病的身體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堂物理課,竟無意間拯救了整個地球。

當外星人得知人類沒有「記憶遺傳」時,表示這聽起來就像個神話。而充當兩代生命體知識傳遞的媒介,就是那個近乎消失的太古文明詞彙——教師。

最後一幕,孩子們祭奠李老師的紙錢,在火光中飛舞,頭頂星空一片璀璨。

集合全球近30位頂級漫畫家,代表當代漫畫最高水準

劉慈欣漫畫團隊幾乎雲集了全世界的漫畫大神,堪比好萊塢大片的全球創作團隊。

以大家最熟悉的兩部作品為例:

《流浪地球》的繪者,是義大利漫畫家斯蒂芬諾·拉弗雷。他曾參與《蝙蝠俠》、《X戰警》的漫畫創作。

拉弗雷筆下的《流浪地球》也是滿滿的美式風格,猶如3D電影。據說,他為了不影響創作,至今還沒有看過電影版的《流浪地球》。

《鄉村教師》的繪者,是中國青年漫畫領軍人物張曉雨。最初,大劉在《科幻世界》連載這部作品時,張曉雨就是其中的插畫作者。

張曉雨的作品中有著濃郁的中國鄉村風情。

他細膩地描繪了孩子破舊的衣服、亂糟糟的頭發,得食道癌的老師放在床頭帶血的痰盂。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都是這些漫畫大神的親筆手稿。為了更好地打磨作品,每一部漫畫都配有3人小團隊:1名專業的漫畫編劇、1位風格相符的頂級繪者、1位專業的上色師。

同時,《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為了追求最好的印製效果,選擇了屢獲國際印製大獎、迪士尼認證的歐洲印刷企業——利奧紙品承印。每一張畫稿,都是在歐洲列印色稿,並經過四次校色,色彩呈現堪稱完美。

科幻的魅力

科幻作品對一個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科幻迷的話,讓劉慈欣深以為然。這位讀者對劉慈欣說,「 希望你們能拉著我們的手在太空中飛行,在時間中看未來和過去,帶著我們仰望星空,聆聽宇宙最深邃的思想 」。

之前,網友們看到一篇小學生作文,驚呼「逆天了!」這個孩子對時間深刻的理解,就連韓寒都忍不住點贊。

孩子的老師說,這名小學生喜歡閱讀,更是劉慈欣的粉絲。

莫言曾說,科幻會在未來的文學領域占據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事實上,科幻文學已經受到了國內主流教育的認可。不論是初中語文課本,還是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都頻頻出現劉慈欣的作品。

劉慈欣的作品,不但具備科學理性精神,也不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發散思維。這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課。

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科幻世界將帶來開闊的思維和無盡的精神力量。

復旦大學教授嚴峰迴憶,「 多年以後,我還會記得看完《三體》的那個秋夜,我走出家門,在小區盤桓。鉛灰色的上海夜空幾乎看不到幾顆星星,但是我心中卻彷彿有無限星光在涌動 」。

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⑸ 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有

《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系列,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⑹ 誰有劉慈欣科幻全集

盤點大劉—劉慈欣的硬核科幻小說,每一本都不可錯過!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絕對是他們閱讀史上繞不過的一個人物。想必大家在這幾天,有的已經親眼看過其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或聽過這個在這兩天票房突然崛起的新年黑馬了。但其實這部小說只是劉慈欣眾多科幻小說中的一本。

大劉的其他作品,感興趣的人也可以搜索看看,但上述作品,確實是愛讀書的人,愛科幻的人,愛小說的人不可錯過的。最後說一下對於電影《流浪地球》的感覺,可能是剪輯的原因,沒有網上有些號誇得那麼牛,但是作為一部中國的起步科幻作品,算是很好了,也希望未來的中國科幻,能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大部分。

⑺ 劉慈欣全部作品有哪些

1、《球狀閃電》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寫的一本以球狀閃電為中心展開的長篇科學幻想小說,書中描述了一個歷經球狀閃電的男主角對其歷盡艱辛的研究歷程,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獨特、神秘而離奇的世界。

⑻ 劉慈欣有那些作品值得一看

你知道嗎?《三體》中的人物和邏輯其實早已在大劉早年其他作品中有所伏筆……

而你想徹底看懂《三體》一定要先讀讀這大劉的這10部作品!

下面來和老槍看看是哪10部作品呢?

1

《時間移民》

故事:未來,迫於環境惡化和人口壓力,地球政府決定派出遠征隊伍,選取25歲以下的人類成員向未來移民。旅行隊伍進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地球環境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一次航程,「大使」把時間定在未來11000年。在這未來的這個時代,地球基本恢復了原始生態,人類開始了新文明的起點。

⑼ 請把劉慈欣的所有作品的名稱給我 如有連接更好

「作品年表」(劉慈欣本人整理 ,宇慧補充)
以下創作年表僅是第一稿的寫作時間,有些作品在發表前作了較大的修改和擴充。

1985年 《宇宙坍縮》

1987年 《微觀盡頭》

1989年 《中國2185》(長篇、未發表)

1991年 《超新星紀元》(長篇,作家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1997年 大藝術三部曲:《夢之海》、《詩雲》(又名《李白》)、《歡樂頌》(未發表)、

1998年 《西洋》、《微紀元》、《天使時代》(又名《波斯灣飛馬》)、《光榮與夢想》、《地球大炮》(又名《深井》)

1999年 《鯨歌》、《帶上她的眼睛》、《信使》、《混沌蝴蝶》

2000年 《地火》、《流浪地球》、《鄉村教師》、《魔鬼積木》(長篇)

2001年 《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太陽》、《朝聞道》、《吞食者》、《纖維》、《球狀閃電》(長篇、未發表)

2002年 《吞食者》、《命運》、《思想者》(倪匡科幻獎徵文)

2003年 《白堊紀往事》(長篇、未發表)

科幻小說:(本目錄按作品首創時間排序)
坍縮 1985年
微觀盡頭 1987年
中國2185 1989年
超新星紀元 (討論版) 長篇1991年(2003年1月出版)
「大藝術系列」之——夢之海 1997年
「大藝術系列」之——詩雲 1997年(又名《李白》)
《歡樂頌》(未發表 缺)
西洋 1998年
微紀元 1998年
地球大炮 1998年
天使時代 1998年 (又名《波斯灣飛馬》)
光榮與夢想 1998年
帶上她的眼睛 1999年
鯨歌 1999年
混沌蝴蝶 1999年
信使 1999年
地火 2000年
流浪地球 2000年
鄉村教師 2000年
魔鬼積木 2000年
纖維 2001年
中國太陽 2001年
朝聞道 2001年
吞食者 2001年
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國版) 2001年
全頻帶阻塞干擾(俄羅斯版)
命運 2001年
球狀閃電 長篇2001年(2004年6月出版)
白堊紀往事(中篇,2003年以《當恐龍遇見螞蟻》之名發表)NEW!
人生
圓圓的肥皂泡 2004年
鏡子 2004年12月發表
贍養上帝--劉慈欣 2005年1月發表
隨筆文論: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 NEW!
被忘卻的佳作NEW!
遠航!遠航!
《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我們是科幻迷
文明的反向擴張
從雙獎看當代美國科幻
混沌中的科幻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快樂的科幻
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被忘卻的佳作
初學者如何寫科幻
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答復說書人——劉慈欣關於科幻創作的回答
給《星雲》的文章——關於科幻的一些思考(9908)
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越小越好
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築起我們的金字塔——由銀河獎想到的
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劉慈欣關於「星雲獎」的一些介紹
掐頭去尾看雨果獎
近期在美國主流科幻中常出現一些的奇特作品
珊瑚島上的死光

⑽ 劉慈欣的作品都有哪些,全部的

1999年: 6月: 《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魔鬼積木(劉慈欣獲獎作品)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 《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 《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 《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 《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劉慈欣獲獎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8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 《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戀》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體Ⅲ:死神永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 ;2010年中旬寫作完成,與《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統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閱讀全文

與劉慈欣科幻電影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國產的電影 瀏覽:457
軍團電影劇情 瀏覽:731
丁丁歷險記英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32
夜場電影是怎麼事 瀏覽:549
依蘭愛情故事在電影哪裡 瀏覽:83
兒童電影真人版日本 瀏覽:541
插滿刀子的大鬍子外國電影 瀏覽:435
經常在家看電影的孩子 瀏覽:401
迅雷下載好的電影在哪裡 瀏覽:443
破襲戰國語完整版老電影 瀏覽:445
香港電影罪與罰粵語百度雲 瀏覽:527
家人經典電影 瀏覽:383
韓國開校車殺女人電影 瀏覽:123
兵什麼電影 瀏覽:454
香港電影有四個打手 瀏覽:965
微電影耗材有哪些 瀏覽:262
有幾個奧特曼電影是什麼名字 瀏覽:379
網購電影票哪裡買便宜 瀏覽:988
葉問4電影粵語版下載 瀏覽:133
屍城電影結局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