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失守,一波好萊塢大片再撤退,《速激9》難道要再推遲一年
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危害,除《花木蘭》無期限推遲外,寰球新片《速度與激情9》也公布在全球范疇內撤檔。除此之外,三四月份電影基本上都撤檔了,最近大片中僅有5月1日的《黑寡婦》還挺立著。
《速度與激情9》原本定2020年5月22在北美地區上映,現如今推遲到2020年4月2日,可以說最近撤檔大片中「逃得比較遠」的一部。而2021年4月2日本來應是《速度與激情10》的檔期。
速度與激情10派拉蒙集團旗下的大片《寂靜之地2》也再度推遲,從4月23號推遲到9月17號,這一部影片是上年負傷最大的美國好萊塢大片,臨到快公映以前幾日才公布撤檔,以前作的宣傳策劃所有浪費。
Ⅱ 為什麼電影院里看不到待映的美國片了
主要是很多好萊塢大片都延期到2021年了,比如黑寡婦和沙丘。
Ⅲ 2022年為什麼沒有外國電影
不是,是外國電影少了,現在越來越開放和自由的互聯網平台,讓人盡情享受的東西太多了。
我以前也是電影迷,但後來發現美劇也不錯,好多脫口秀也還好,演唱會也挺有意思。並且現在咱們國產的大片也是風頭正勁,憑借本土優勢,宣傳鋪天蓋地的。個人接受的資訊畢竟是有限的,注意外國電影的時間被大量分流了,也就覺得好像變少了。
Ⅳ 為什麼最近沒什麼外國電影上映比如 尚氣,毒液2
你說的是漫威電影吧,個人覺得,特效電影很多,尚氣,毒液2.這兩個id沒有蜘蛛俠。鋼鐵俠那麼有人氣,所以就沒引進!
Ⅳ 2021奧斯卡被禁原因是什麼
2021奧斯卡沒被禁,只是國內關注度較低。
首先,由於疫情影響,2021年奧斯卡被推遲了四個月之久。其次,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發展,國內觀眾對於電影有了很多新的選擇,不再是拘泥於過去對好萊塢大片的追求,而是變得多樣化起來。
另外,由於中美近年來的矛盾與摩擦升級,奧斯卡獎也愈發成為宣傳美式價值觀的思想武器,一些在國人眼中尚可,藝術價值高的電影,到了奧斯卡的眼中,僅僅是因為價值觀念的不同就會被棄之一旁。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項,與艾美獎(電視類獎項)、格萊美獎(音樂類獎項)、托尼獎(戲劇類獎項)並稱為美國演藝界四大獎。
奧斯卡金像獎,又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共設置22個常設獎項和3個非常設獎項,此外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還設置獨立於奧斯卡金像獎的3個榮譽獎項,合稱為奧斯卡理事會獎。奧斯卡金像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2月至4月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頒獎典禮,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電視或網路直播。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 - 奧斯卡(電影獎項)
Ⅵ 為什麼內地電影院總是沒有獲得國外電影的內地上映許可
和蟹問題
加上不確定看電影票房,如果買了回來沒人看,就會虧
香港就不會,電影文化很重和沒有限制
如果你今天有興致跑到香港看電影,你還可以看到早在10月底就開始公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說不定還可以碰上《逃離德黑蘭》(港譯:Argo救參任務,內地未引進)。在奧斯卡分別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獎之前,這兩部電影的排期已逐漸減少,但在少量影院卻一直有排,得獎後,香港各院線平均每天有25塊銀幕分別重映這兩部影片,超過八成是中型影廳,其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重映高峰期有超過10家戲院在放,每天總場次達數十場。
去年上映18天後收獲261萬港元的《逃離德黑蘭》,當時的場次已經銳減,但經過少量影院長達四個月的超長放映,及得獎後多家影院重映,截至3月21日,該片在香港收獲的總票房已達到437萬港元。
其實在香港,一部電影能獲得三四個月甚至更長的映期,《少年派》和《逃離德黑蘭》不是特例,《悲慘世界》到本周也已經放了足足三個月。但在中國內地,且不說一些賣相一般的文藝片難以長線放映滿足部分觀眾的需求,且達到票房緩慢穩步增長的目標,連曾經熱賣的《少年派》在得獎後都無法循眾要求重新上映。
為什麼香港的影院可以?為什麼內地的影院就不行?南都記者采訪了廣州本地兩家影院的經理以及資深院線工作人員,聽聽他們述說的難處;我們亦向香港百老匯院線、嘉禾院線、UA院線及《逃離德黑蘭》的香港發行方華納公司了解情況,看看內地影院面臨的難處,他們是否也遇到了,他們是如何應對的。
內地困難
A 映期有協定,重映哪有那麼簡單
《少年派》於香港、台灣等地掀起重映熱潮,但內地的影迷的「重映」呼聲並未成為現實。南都記者了解到,《少年派》作為進口分賬大片,內地發行方和國外的製片方會就上映期限做出一個出於版權保護的協定,所以「重映」並非把電影在大銀幕上一放那麼簡單。進口片「映期延長」或「重映」要走的程序,與國產片相比,要復雜一些。
一部電影,尤其是進口大片的上映期限還會受到諸如不成文的「國產片保護月」、國產片票房要達到多少多少的相關政策「宏觀調控」,並非完全由市場做主。
B 密鑰有限制,申請延期得走程序
在內地,即使市場反響熱烈如《泰坦尼克號3D》及《西遊降魔篇》映期也只是在兩個月左右,這期間片方已經多次把「密鑰」延期。密鑰是各影院要放映一部數字電影需要輸入的密碼,密鑰的有效期一般是一個月,若發行方、製片方見市場反響熱烈決定把密鑰延期,則需要花一些時間和手續讓製作密鑰的中影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去完成。業內人士介紹,像《人再囧途之泰囧》(去年12月12日上映)一直到今年2月10日春節前後仍有影院上映,票房成績非常好,如果還有影院聯系片方表示希望延期,片商一般都會同意,他們也想沖票房紀錄。「但有時候片方不延期,即使是熱門影片,影院想繼續上映都沒有辦法。」
香港辦法
A 映期好商量,美國片方樂意重映
在香港,一部電影的映期長短、是否重新上映,基本不受政策「調控」,完全由市場及影院的經營策略決定;而進口片的上映,也沒有一家壟斷公司左右其中。「在香港,片商在國外電影節看中一部電影,買下版權,回港後通過政府電檢的分級就可以上映,在這過程中片商需要支付一定的審查費用。」香港百老匯院線方告訴南都記者,香港政府只負責為電影分級,基本不會對電影內容進行限制,在排期上亦不會做出太多干涉。
和內地一樣,《少年派》在香港重映,同樣也涉及到和國外製片方的協調。百老匯院線接受南都采訪時介紹,奧斯卡頒獎後他們與20世紀福克斯公司提出重新上映《少年派》,「美國方面很樂意重映。香港重映程序比較簡單,直接和發行商聯系,他們都會很樂意做重映或延期。」
B 密鑰好延期,談好價錢手續簡單
本來「密鑰」是為了避免片源外泄而出現的保護措施,在香港上映的電影同樣受「密鑰」的保護,密鑰也是有時間設定的,但只要「影院和發行商談好價錢就可以順利延長密鑰」。嘉禾院線表示,發行方是非常樂意做長線放映的。「2011年香港票房第一的電影《那些年》在嘉禾上映超過7個星期。延期的程序比重映簡單。有時影片的口碑好或關注度高,片商會主動聯系問需不需要延期。」香港UA院線介紹:「在香港,電影放映一般沒有限期,基本上不怎麼提及『密鑰延期』。映期視乎市場反應。不過有時候因為要在電影光碟的發行之前下線,映期一般就會被局限在六個月內。」
內地困難
C 新片非常多,不可能拿舊片「炒冷飯」
觀眾求之而不得,更多時候表現為一些有一定觀眾群、出品不俗的文藝片才上映幾天就看不到了,比如去年的《浮城謎事》和《萬箭穿心》。站在內地院線的角度,要求匿名的曾經理表示,每月本來就排好的電影非常多,有國產片有進口片,排不上的國產片更多,所以不可能突然拿《少年派》出來「炒冷飯」。而新片多得排不過來,也解釋了一些有影迷想看但總體觀眾不多的文藝片為什麼就匆匆下了畫。盡管截至2012年底國內的銀幕數多達1.31萬塊,但各院線還在進行著「無差異」經營,大家放的片子基本都一個樣,新片擠破頭、舊片趕下畫,那些優質文藝片便更難覓蹤影。
D 影院成本高,每天計算著觀眾人次
內地的影院想來不青睞獲獎影片。從《一次別離》、《大藝術家》到《鐵娘子》,在國外各大獎上頗受關注的作品在內地的排期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像這些引進嚴重滯後的獲獎影片,感興趣的影迷也許早就通過其他渠道看過了,而其他人氣欠佳的國產文藝片,主創常念叨的「長線放映」也只是一廂情願。影院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排期完全由市場決定,沒幾個人買票自然就把場次排給其他反響更熱烈的片子」。影院租金高企,燈油火蠟都要錢,投資影院的老闆給影院下達的票房任務能否完成,讓經理們不得不每天計算著入場觀眾有多少,說到底還是盈利的問題。
香港辦法
C 新片也不少,不同院線分著上
香港是沒有進口片配額制度的,每個月在香港擠著上映的新片也不少。香港不少影院會通過大小影廳的調配,來讓仍然有觀眾要看的舊片有排映空間。百老匯院線介紹:「當發現一部電影快到下檔期限但仍頗受歡迎時,我們會將其改在迷你影廳放映。」嘉禾院線也表示「如果新片排期很滿我們也無法保留舊片,但《逃離德黑蘭》上映那陣剛好不是最旺的時間,所以獲得較長線的排映空間。」此外,院線間的差異化經營也讓大量新片在不同的影院間分流。據記者觀察,四個月來一直放映《逃離德黑蘭》的是MCL州立院線,後來嘉禾院線加入重映行列;而《少年派》在MCL州立院線、百老匯及嘉禾院線有放映,UA院線並沒有。
D 成本也不低,影院競爭得費點心
香港尺金寸土,經營壓力誰都有。在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等旺地的影院仍把大量排期貢獻給熱賣新片。香港UA院線就表示,因為互聯網、電視上能看到的電影都緊貼大銀幕的映期,所以重新上映的電影很少,「UA院線是純商業運作經營,首先必須求存。」不以盈利為目的百老匯電影中心介紹,「在每年全港院線的票房排名中,電影中心總是在倒數位置。我們把影迷的口味放在第一位。只要影片有口碑,我們都會盡量延長上映時間,為藝術片留點生存空間,哪怕每天只有一場。」差異化競爭要求院線或影院多花一點心思。同樣是純商業院線的嘉禾參與了《逃離德黑蘭》的重映:「這部電影剛開始上的時候規模不算大,之後在奧斯卡獲獎的呼聲很高,所以我們決定重映,一場場慢慢做。」
記者觀察
為什麼香港的影院可以,為什麼內地的不行?說到底還是大環境的問題:分賬進口片的引進及發行被壟斷、「上頭」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各院線千篇一律的片源、無差異的競爭讓影院省去了挖掘特色市場的心思……一些影院都曾另闢「藝術影廳」,但長久下來也是形同虛設。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還不會那麼快出現特色院線。因為某類影片的特定受眾無法在短期內累積。」
但其實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4年前已經開業,百老匯院線介紹,「之前安排了一部西藏影片《尋找智美更登》還有紀錄片《歸途列車》上映,反應都很不錯。我們也常安排影迷與導演交流的活動,內地的觀眾非常會提問,可以看到大家對文藝電影的渴求度很高。香港觀眾因為不缺選擇,我們要特別注意文藝片的包裝才能吸引他們買票入場。但在內地,不需要包裝就會有不少支持者。」
Ⅶ 2021年為什麼沒有外國電影
因為中國暑期檔只有兩個月,原則上依然會給國內電影一個保護期。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動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用於模擬通過錄制或編程的運動圖像以及其他感官刺激來交流思想,故事,感知,感覺,美麗或氛圍的體驗。
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術的縮寫,通常用來指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文物,它們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
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的來源,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電影的視覺基礎賦予了它傳播的普遍力量。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取自斯蒂芬·金同的季節中收錄的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而改編成的肖申克的救贖劇本,並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Ⅷ 2021年為什麼沒有漫威電影
2021年有漫威電影,《黑寡婦》就是2021年上映的。
《黑寡婦》由凱特·紹特蘭執導,斯嘉麗·約翰遜、弗洛倫絲·皮尤、蕾切爾·薇姿等實力派演員主演。電影聚焦「黑寡婦」加入復聯之前的經歷,深挖她坎坷的成長經歷,二代黑寡婦也在影片中亮相。
斯嘉麗約翰遜在這部電影中繼續出演黑寡婦娜塔莎。她原本是俄羅斯的女演員,擁有著美艷的容顏和性感的身材,身手不凡,擁有著超強的武力值。 她奉命監視鋼鐵俠,卻因為種種原因加入了復聯,和鋼鐵俠成為戰友,一起為了正義而戰。
《黑寡婦》主要角色
1、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演員:斯嘉麗·約翰遜
本名娜塔莎·羅曼諾夫,原是秘密組織神盾局的一名俄國籍女探員,體態婀娜面容姣好,頭腦清晰行動敏捷,身手不凡強硬兇狠,是神盾局的精英特工。娜塔莎最初被安排在斯塔克工業內部作為卧底,負責監視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後正式加入復仇者聯盟。
2、葉蓮娜·貝洛娃
演員:佛羅倫斯·珀
葉琳娜與娜塔莎擁有相似的出身背景,她在紅房子接受間諜、武器與軍事訓練,與娜塔莎分別加入過九頭蛇和神盾局。本作品中是娜塔莎的妹妹。葉琳娜後來繼承了娜塔莎的衣缽,成為二代黑寡婦。
Ⅸ 為什麼最近沒有美國電影
主要原因是因為國外疫情太嚴重了。
美國電影漸漸淡出國人眼球的原因可能還有以幾點:
1、首先最近這幾年大陸拍的電影越來越符合國人口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2、看電影的觀眾趨向於80,90,00後,在他們心裡不太接受歐美電影,反而更加喜歡大陸的電影。
3、歐美電影的題材太陳舊,沒有推出新穎題材的影片,拍攝水平也落後。
Ⅹ 為什麼有些外國片不在國內上映
當初我們加入WTO的時候,根據協議我們每年引進20部外國影片,而這20部大部分為美國大片。沒有引進的,就是沒有版權,自然不讓公映,這就是很多文藝片無法引進,除非它們得獎,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是拿完奧斯卡後在國內上映的。其實這么做也是為了保護民族電影產業。有一部分就是電影頻道正式引進的,由6套組織配音放的。地方衛視放的那些幾乎都沒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