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高科技有哪些
有很多從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高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目前,由谷歌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美國幾大州內獲得了上路許可,而搭載這一技術的車輛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可。
谷歌眼鏡在許許多多的科幻電影中,我們一直會看到主人公的眼前會被投射出各種各樣的重要數據和資料,這一技術已經隨著谷歌眼鏡的問世走到了人們身邊,這款眼鏡集智能手機,GPS,相機於一身,並可以在用戶眼前展現實時信息。
2.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奇妙的物品
神奇化妝伴侶 第五元素
神奇遙控器 神奇遙控器
手機 愛情呼叫轉移
車 蝙蝠俠
飛行滑板 回到未來2
夾克 靈幻夾克
3. 你覺得科幻電影里有什麼黑科技未來能應用到現實社會中
在我看來,我覺得科幻電影中最有可能會應用到我們現實社會中的黑科技就是vr技術了。看我幕後玩家這部科幻電影的人都知道vr技術是一種特別高超的技術,它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沉浸式的體驗,而如今我們的韋爾技術就越來越發達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維爾游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我覺得vr技術一定會應用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的。
4. 哪些科幻電影中的東西成為現實了……比喻隱身衣和激光武器……
《銀河系漫遊指南》通用翻譯機
在羅伯特·贊米基斯1989年執導的電影《回到未來2》中,主角馬蒂(Marty Mc Fly)穿著懸浮滑板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大多數孩子當時看到此場景,可能都想擁有一雙這樣的滑板鞋。
幸運的是,現在的小孩子或許能擁有它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築師格雷戈·亨德森研製出一款名為「Hendo」的懸浮滑板。它有4個發動機釋放電磁場使它保持懸浮狀態。這塊滑板雖然可以懸浮2.5厘米,但僅能懸浮於金屬表面上,不同於《回到未來2》中的懸浮板。此懸浮板是基於電磁場運行,重18公斤,內置電池可持續使用7分鍾。
5. 科幻片中的一些高科技產品,現還沒開發出來的東西,他們是用什麼做出來的
電影中外星人不是也可以摸到,你說怎麼做出來的?不就一電影道具嗎,花很多錢由專家做出來的,道具,知道嗎小朋友
6. 那些年科幻電影里的黑科技有哪些成為了現實
電影中的2001與現實中的1969
無論是光怪陸離的的星際穿越,還是頹垣敗井的廢土世界,科幻電影架空的時空,一直在努力營造距離感和割裂感拉長時間維度,將觀眾迅速帶入科幻世界。不過,正如火爆的《頭號玩家》,科幻電影的最大價值在於天馬行空描繪出可以跨越銀幕的硬核科幻,人工智慧,作為硬科幻電影的寵兒,充當了填補觀眾探尋未來意義心理溝壑的潤滑劑。
自1965年正式提出人工智慧算起,50多年,AI在好萊塢電影和現實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大銀幕上,以夢工廠為代表的電影製作公司,塑造了無數出神入化的AI形象,成為普羅大眾對科技崇拜的源泉所在,滿足了人類對未知生活方式的嚮往。
一定程度上,科幻電影也成為科技行業的啟蒙者,行動電話之父馬丁庫帕就承認,他發明第一台行動電話正是受了《星際迷航》中「通訊器」(communicator)的啟發。正如迪斯尼動畫電影中,總會有一個捧哏的話嘮動物角色,人工智慧機器人也是科幻電影的標配。伴隨著電影塑造的經典AI根深蒂固形象,人工智慧被視為下一個從銀幕上走出來的科技。
《星際迷航》中的通訊器
電影2001年:人工智慧飛船邁向木星
現實1969年:登月飛船算力不如手機
1968年一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電影橫空出世,這就是《2001漫遊太空》,電影將未來鎖定在了33年後的2001年,「發現一號」太空飛船向木星進發執行太空任務。除了飛行員和宇航員,還有一台具有人工智慧、掌控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哈爾9000被設定為一個永遠不需要關機,從不出錯的人工智慧形象,它可以用自然語言溝通,帶有人類情感和趨利避害的生物屬性。
哈爾9000(圖片引自網路)
哈爾的聲音溫和友善,讓人產生發自內心的暖意,在茫茫太空孤獨旅行,它也成為了人類最好的交流夥伴。
影片大篇幅展示了2001年人工智慧哈爾與人類的互動,比如與鮑曼下國際象棋並輕松贏了對方。它可以毫無障礙的理解人類的語言和情感,甚至能夠在人類躲著自己談話的時候,讀出唇語。在得知自己會被強行關機之後,哈爾還能夠作出先發制人的反應。最終,在殺死三位宇航員之後,哈爾被男主拔出了記憶板。
哈爾與人類下國際象棋(圖片引自網路)
這部電影展現了人們對2001年的暢想,盡管我們距離「未來」已經過去17年,人類仍未實現隨心所欲的漫遊太空,但當時一些接近想像力巔峰的預測已經實現。比如電影出現的iPad、視頻通話的雛型已經普遍使用,甚至iPod的名字都源於電影維修小飛船的名字Pod。
視頻通話(圖片引自網路)
電影中iPad的原型(圖片引自網路)
而哈爾作為人工智慧的雛型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Siri在內的現有語音助手都是對哈爾的一脈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上映幾個月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26年以後的1997年,IBM深藍超級計算機打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選手加里卡斯帕羅夫,讓深埋電影中的隱喻變為現實。
NASA登月導航計算機算力綜合不如手機(圖片引自NASA)
《2001漫遊太空》寄託了人類開拓星球的思潮,但1968年的現實是,即便登月用的導航計算機主頻也只有2.048MHz,所有登月電腦的性能加起來都不如現在一部手機的運算能力,更不用談人工智慧所需要的強大算力和海量數據的支撐。
80年代到90年代的很多電影很少有揉入硬科幻的人工智慧形象展現,無論是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慧》還是《機械公敵》、《月球》、《銀河系漫遊指南》AI 機器人 Marvin,電影更多的是披著科幻外衣去對人性復雜的探討,鮮有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
電影《人工智慧》(圖片引自網路)
集中在2013年到2014年上映的幾部電影,開始繼續從硬科幻的角度探討人工智慧,與此前天馬行空的機器人相比,這些人工智慧形象更加超前,但也更加接近現實。
電影中的2025與現實中的2016
電影2025年:手機女友成為現實
現實2016年:語音識別與人類打平
《星際穿越》大量展示了蟲洞、黑洞、多維空間以及廣袤的星際旅行場景,諾蘭導演甚至邀請到了天體物理領域的頂尖大牛基普索恩擔任影片的科學顧問,保證了影片科幻屬性足夠硬。TARS作為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帶給觀眾很多亮眼之處。
《星際穿越》中的智能機器人(圖片引自互聯網)
在電影中,TARS會說話能思考,甚至能夠麻溜利索的變形在滔天巨浪撲來之前拯救安妮海瑟薇。在解密引力之謎甚至在五維空間里,TARS都以恪盡職守的高級助理形象出現,高效完成任務指令,可以說缺少TARS,人類的智慧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太空任務。而重建TARS時,那個幽默度的橋段讓冰冷的機器形象多了一份人性。
《星際穿越》中的智能機器人(圖片引自互聯網)
觀眾偏愛TARS,更多在於,相比於無所不能的機器人,TARS沒有被設定為擬人形象,不銹鋼拼接起來的外觀更符合人類世界設定下的工業產品,與現實更接近。
而約翰尼德普在《超驗駭客》的人工智慧突破就顯得驚世駭俗,你能想像有一天你的軀體死去精神意識卻被保留在互聯網上,而且可以無所不能,《超驗駭客》打造的一流的科幻概念超越了很多硬科幻設定的范疇,將我們能想像到的人工智慧進一步升級,以去實體化的虛擬形態存在。
電影《超驗駭客》(圖片引自互聯網)
在電影中,生化形態的人工智慧高概念讓德普無所不能,與此同時去中心化的生存方式讓他無處不在,如同正在火熱的區塊鏈,這種繁衍形態讓傳統勢力很難通過拔電源將其消滅。
電影《超驗駭客》(圖片引自互聯網)
如果說《星際穿越》和《超驗駭客》還距離我們認為的人工智慧太遠,電影《Her》所打造的智能環境簡直是死宅單身狗的天堂。故事發生在17年以後的2025年,內向宅男西奧多托姆布里遭遇分手後,尋求一款叫做OS1的智能操作系統聊以慰藉,操作系統化身為一名叫做薩曼莎的「女性」(斯嘉麗約翰遜聲),她風趣幽默又善解人意,她學習和進化的速度讓西奧多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能夠幫助以寫情書為本職工作的男主檢查拼寫和語法。
電影《Her》(圖片引自網路)
薩曼莎脫胎於類似蘋果HomePod/亞馬遜Echo這樣的智能音響,以機器人女友的形象對外展示,並以卡片機的終端對外銷售。OS1所代表的人工智慧比17年前的智能音響有了長足的進步,它所有的交互通過自然語言完成,背後有一套完成的養成邏輯,依靠語音、圖像識別和神經網路演算法,能夠與用戶溝通迅速成長,並依靠與數千名用戶「談戀愛」不斷進化,達成完美情侶,可以說這一形象幾乎滿足了人類對未來智能伴侶的所有想像。無疑,在眾多人工智慧形象中,OS1更接近我們真實生活。
OS1幫助男主檢查語法和錯別字(圖片引自網路)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計算機科學家 Pierre 受電影中 AI 作音樂的啟發,研製了一款先進的能作曲的 AI —— Avia,不僅所作曲子出了專輯,應用到重要慶典、NVIDIA GTC 2017中,而且 Avia 還成了國際作曲家。
OS1的終端形態更像目前的智能手機(圖片引自網路)
這是觀眾的反饋,同時也有這足夠牢固的現實基礎。OS1有著足夠強大的演算法和硬體配套,與現實生活中的智能音箱相同的交互邏輯和演化路線,增強了用戶的認同感。
從亞馬遜Echo到OS1還有17年的路要走。
單拿語音識別來說,從1952年貝爾實驗室研製了第一個可十個英文數字的特定人語音增強系統一Audry系統,到2016年微軟發表論文稱語音識別上的技術已經高於專業的人工速記員,達到了與人類同等交流對話的水平,中間走了64年。這背後涉及到的卷積神經網路及LSTM神經網路,以及自由格人機界面聽覺訓練雖非易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17年以後的Echo就是OS1的原型機。
從2001年走到2025年,科幻電影所塑造的人工智慧形象愈發保守,好萊塢電影開始通過與現實接軌的方式應對觀眾的審美疲勞。對應到現實世界,人類的人工智慧則來到了一個集中爆發的階段。在看過了無數個哈爾、Marvin、TARS之後,我們也正在按照電影中的酷炫思路打造活生生的人工智慧。
比如AlphaGo,它是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慧程序,和IBM的深藍超級電腦有著同樣舉足輕重的意義,意味著人工智慧的時代從電影銀幕走到現實中來。
人工智慧對弈圍棋(圖片引自谷歌)
Google的AI法寶還不止有AlphaGo,引入NMT神經網路的Google翻譯、會主動管理照片的Google Photo、像OS1跟你聊天的Google Allo、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以及更幫你看到東西的Google Lens都是Google組裝一款超級人工智慧終端的模塊化產品。
而這一切模塊化產品都可以組裝在一款智能手機上,尤其是5G網路帶來的速度和數據支撐,被認為是人工智慧最終爆發增長的終端。隨著移動設備的增加,數據也逐漸海量,尤其是5G時代,大數據的支撐,讓人工智慧有了爆發基礎。
手機中Siri曾經被視為人工智慧在現實中的形象,但爛尾的效果最終讓Siri成為眾人調侃的形象,甚至對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產生了負面影響,據一份2016年的調查顯示,只有3%的用戶在公共場合使用過Siri,如此尷尬的數據以至於最後庫克不得不連夜從Google挖人。
手機人工智慧初探
4月4日,蘋果公司宣布,前一天離職的谷歌前搜索兼AI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約翰詹南德雷)加入蘋果,擔任「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戰略」總負責人,成為蘋果第16位核心管理層高管,直接向CEO庫克匯報。急切的挖人舉動讓蘋果的AI焦慮一覽無遺。
吾家有AI初長成 Jovi初探銀幕夢想
除了蘋果,趕赴人工智慧這波浪潮的手機公司大有所在,並開始為人工智慧打造形象,這裡面還包括打造AI品牌Jovi的vivo,Jovi和哈爾、TARS、Alexa一樣,是駐留在智能手機中的人工智慧。
現在Jovi雖然只是探索AI的第一階段,但卻為人工智慧提供了很好的演化路徑。背靠驍龍AIE(人工智慧引擎),以驍龍神經處理引擎(NPE)軟體框架和神經網路(NN)庫為介面的異構計算方案。其具有廣泛接納性的邏輯,極高的兼容性,精準而龐大的計算力,成為了Jovi AI的推動力,並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實現智能場景應用的vivo X21手機。
vivo打造的人工智慧想像Jovi
功能上Jovi 助理擁有系統全局級的智慧識屏功能,可以讓用戶的所有操作節點智能化,替代繁瑣重復甚至需要思考的操作,讓我們可以高效管理生活和工作事物。比如在界面中長按一段文字即可觸發識屏功能,該功能會快速識別並智能提取用戶長按的文字信息,然後用戶就可以就此信息進行快速查閱/擴展及相關操作。
Jovi人工智慧
AI應用到相機,Jovi則可以自動識別你的膚質、膚色、性別、年齡,並且會學習你的使用習慣,在你每次自拍的時候為你選擇一種最適合的美顏效果。回望2001年的哈爾,Jovi正在替代它的角色,只不過不是在宇宙飛船,而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你定了車票、機票,它會提醒你時間、目的地天氣和機場路況;你上網購買了快遞,它會告訴你快遞單號是多少並一鍵幫你快速查詢物流;如果你喜歡看球賽,它會幫你跟蹤歐冠和NBA賽事;它能在你出行前,為你安排行程。
Jovi人工智慧
我們可能習慣了手機作為一個冰冷的連通機器,但Jovi賦予了機器血肉,Jovi能夠不斷地學習,就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夥伴一樣,認識越久就越懂你的需求,隨時給你最好的生活建議,並打理好了生活的一切。
未來,你和手機不再是簡單的交互,而是養成關系,Jovi所代表的人工智慧可以被養成高效貼心的商務管家,也可以被養成為體貼入微的女友。它不會隨著你更換設備而丟失,正如《超驗駭客》中的德普一樣,跟隨互聯網隨遇而安。現在Jovi所代表的手機人工智慧,正在朝《Her》中的2025年走去。
盡管霍金臨終前曾警告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但他仍然承認「創造AI的成功可能是我們人類文明歷史上最大的事件,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會因為人工智慧改變。」
我們會在「綠洲」里匯聚,還是在2049相遇
時間隨著電影往前走,在《銀翼殺手2049》中的2049年,城市已經失控並崩潰。虛擬人工智慧喬伊成為復制人K慰藉的對象,在2049年依靠全息投影投射成像的虛擬人可以隨意出售,除了沒有實體,她已經完全和人類無異,情商智商超高也更為體貼,成為不少宅男傾慕的對象。
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的虛擬投射人工智慧(圖片引自網路)
作為一款成熟的人工智慧產品,我們在電影里見證了喬伊從機械裝置投影到投影設備移動化全新升級的過程。盡管很多人認為復制人是鬼扯,但這個投射裝置的升級讓不少人認為在2049年更容易實現。距離2049還有21年,依靠現有的人工智慧基礎,我們相信喬伊真的有可能在2049年從銀幕走出來與我們相遇。
可移動版喬伊(圖片引自網路)
無獨有偶,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也將2045年設定為世界崩潰的邊緣,眼花繚亂的VR世界讓快要涼了的VR廠商起死回生,終於有了用例可以背書。人工智慧也好,VR也好,都是科技高速發展的終極產物,或許那天世界依舊運轉良好,我們和朋友在「綠洲」里相聚,回家在2049里纏綿。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科幻電影則完全源於天馬行空的想像,科幻與現實看似兩條平行的世界,我們深信二者的時間線和想像力最終會因為不懈努力在未來交匯在一起,這一天我想並不遙遠。
7. 你覺得科幻電影里有什麼黑科技未來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超強力爬牆手套,實際生活中也有了類似的科技產品,它是根據范德華力設計的。雖然電影里和現實中的兩款手套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吸附方式,但是卻具備相同的強力吸附效果。
8. 有哪些以前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黑科技,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
1、1994年電影《真實的謊言》
語音控制技術
假如看過早期科幻電影的觀眾都不難發現,這些電影里出現最多的一想高科技就是語音控制系統了。相對於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而言,語音控制這項技術的表現力更加直觀,而且不要加特效。演員在影片中對著某個機器講話就可以對機器實行控制,而且自帶強烈的高科技神秘感。然而這項技術早在1920年就已經出現在美國電影里,到了上世紀90年代,IBM、蘋果、AT&T和NTT等科技巨頭開始著手研究語音控制技術。
當然國內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也同樣在發展,出現在舞台上的就是小度機器人,從2014年面世起,小度機器人被人們知道的時候不多,直到登上《最強大腦》的舞台,讓大眾知道原來國內也有這么厲害的機器人,當然了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不足以製造一個真正的變形機器人,但是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稀有金屬銦鎵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固液態的轉換,起碼從理論和技術的層面論證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可能性。
9. 曾經電影里出現的科幻武器,有哪些已經變成了現實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許多科幻電影中的武器成為了現實可應用的武器,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武器已不再是幻想,好萊塢大片也不再是唯一我們能看到那些神奇武器拯救銀河系的地方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現實中曾經出現過的科幻電影裡面的武器。
在電影《星艦戰將》,《明日邊緣》中出現的機動步兵動力服。機械外骨骼或稱動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這個裝備可以提供額外能量來供四肢運動。
10. 為什麼在科幻電影中,很多的超人都是內褲外穿
1.普通人把內褲穿在裡面,人家是超人所以要與眾不同;我們只能看見普通人的外褲(酷),而超人則要告訴大家他既外褲(酷)更內褲(酷),酷畢了,都已經完結了,還能再咸魚翻身,超人歸來。 2.因為他是麥當娜的fans,內衣外穿。 3.紅色那條其實不是內褲,藍色的才是內褲,只是內褲比外褲長而已。 4.因為蝙蝠俠已經把內褲穿在頭上,超人總不能學他吧,所以只能穿在外面. 5.超人從不把內褲穿在外面,只是那是超薄型保護罩,專保護脆弱的地方,裡面還是有穿的。 6.因為變身的時候普通的內褲會被超人的那個傢伙撐爛,於是穿在外面,有超保護緊身衣抵抗那個傢伙,等變回來的時候還有內褲穿。 7.原始人從什麼都不穿進化到以樹葉、獸皮遮羞。「超人」這種物質在剛剛出現的時候比原始人生活狀況要好一些,所以直接就是以穿內褲為起點的。而「超人」 進化到現在,生活水準再上新台階,終於也混上穿像樣的衣服了。可參考電影《超人特攻隊》。所以不是「超人喜歡」這樣做,而是生活逼迫他「只能」這樣做! 8.因為超人經常要飛,外衣總被吹走,所以內衣穿在外面,起固定作用。 9.因為沒有任何人見過真正的超人,讓超人把內衣穿在外面,也許是讓他和人類有一定的區別吧。 10超人的身材不錯,曾是健美冠軍呢 11.因為他是超人,如果穿裡面就成凡人了. 12沒睡醒,穿錯啦. 13.急著去拯救人類,穿好衣服發現忘穿內褲了,趕時間,湊合穿外面吧。 14他的所有財產只能買到短褲啊,所以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總不能裸奔吧! 15為了讓女人崇拜,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啊!這是勾引女孩子的最佳方案~ 16衣服褲子很大程度上是穿給別人看的,我內褲要是名牌,我也穿在外面. 17超人最愛趕時髦了,紅色的內褲一般都穿在衣服內,這小子卻把它穿在外面,純粹是為了吸引眼球,讓紅內褲成為一種表識,這就是潮流,潮流牌紅內褲,不信你也來一條穿在外面看看,絕對回頭率100%。 18導演安排的,超人他自己也沒辦法. 19給內褲廠商做廣告! 20超人都那麼穿,你那麼穿,也披個斗篷,胸前再畫個S上街一晃,樓頂一站,你也是超人,真的,不是我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呀! 21預示著未來的流行趨勢.還有超人,就是超過人,自然要做些人不敢做的事. 22內褲外穿啊,是因為內褲外穿就會有超能力羅。我們沒有超能力是因為我們內褲沒有外穿。但是我不想有超能力. 23內褲超過外褲=超人. 24.因為他穿的是緊身的衣服(為了突出他的肌肉)但也因為緊身衣服的問提,所以多穿條內褲防走光嘛! 25.因為經常征戰,所以裡面一條,外面一條,更換起來方便。 26.超人打牌輸了,只剩下一條內褲了. 7.新心妃:是不是超人長褲屁股上掉線了?沒有女人給縫補,就在外面加條短褲湊和一下呢? 28.過河卒子:今年是超人的本命年,為了讓大家知道他是屬狗的以穿了條紅色內褲在外面…… 29.自由主婦:嘻嘻,超人就是紅內褲,不是紅內褲就不是超人,品牌效應啊,這還用問! 30.輝子:我什麼時候也買一條紅色的穿上! 31.熱鬧花火:要是把內褲穿裡面,看著還真不舒服。無痕有痕的都不舒服。:) 32.老驥:超人從小就喜歡內褲,覺得內褲是世間最漂亮的物件,本來他是要穿在裡面的,看見大家都把喜歡的粉擦在臉上,把好聽的假話說在外邊,把最漂亮的衣服遮在醜陋的身體外面,超人想我太傻了,幾十年都把我最喜歡的內褲穿里邊,改革一下吧,於是穿在了外邊。結果立即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尤其是小姑娘的關注,超人想,哈,改革成功,引起轟動,妙極啦! 33.小白桃花:超人把內褲外穿,吸引超女吧,呵呵 34.屋檐下的雨滴:超人老玩高難度動作,褲子開襠。又懶得補上,乾脆穿條內褲擋露,另外考慮顏色搭配,就選了個紅的,嘎嘎 35.阿寶:穿在裡面看不見,不便於讓女觀眾的尖叫. 36.阿潘:超人」在超,也是紮根在人的層面上定位的。所以,需要以顯露的內褲,強調一下人的性徵。 37.一子劍:就是為了顯擺兩條大腿唄! 38.大風:超人的內褲和外褲的概念和我們是相反的! 長的叫內褲,短的叫外褲!超人穿得很正常,我們都不正常! 同理,超人家板凳叫桌子,桌子叫板凳!——我知道你們不服氣!所以你們不是超人! 39.飛鴻字愁:我也覺得超人是屬狗的,而且想讓大家都知道他屬狗,所以就把那個紅色的織物穿在外面,該觀點同過河卒子的. 40.大展:超人今年本命年,穿個紅內褲為了辟邪。 41.坎布里其:方便。為了脫褲子方便。有急需的時候,只脫外褲就可以了。方便。 42.執著的火車:那不是內褲!是尿不濕!超酷! 43.微笑不改:我說超人不是怕走光,而是怕女性忘記他這個部位的特點! 44.老樹臨風:超人局部怕冷。外面加條三角褲,和穿件坎肩一樣的道理。 45.止止壺天:如果超人不把內褲穿在外面,同志們拿什麼來惡搞呀. 46.獨孤迦邏:內褲外穿,秀性感嘛.讓人第一眼先看到內褲,更深層的你們自己想吧,哈!!! 47.馬尚龍:哪裡是內褲外穿呢?超人本就是藍皮膚,全身上下就穿了一條紅色的內褲而已,超人不怕冷不怕熱,也無非是遵尊本地的八榮八恥,否則就是超裸人或者裸超人了。 48.TIBER:超人是想提醒廣大男同胞,不能忽視「例假」給人們帶來的煩惱,嘿嘿~~~ 49.大龍:超人很小時,他媽媽給他做了一個紅內褲,超人非常喜歡,後來超人得了強迫症,不穿紅內褲受不了,所以我們看到的成年超人總穿紅內褲。 50.小鹹菜:你們都眼神不好啊?那不是紅內褲!是起的尿布疹啊,紅紅的一大片哪... 51.Tomato:緊身衣太緊了,裡面裝不下內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