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哪些國家電影市場比較大

哪些國家電影市場比較大

發布時間:2022-12-07 21:56:19

⑴ 請問:就目前來說,哪些國家的電影綜合水平是比較高的中國的電影排在什麼位置謝謝

觀點:世界電影市場己為全球性寡頭所壟斷

作者:李懷亮

目前,國際電影市場已經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一場文化貿易的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隨著新的數字技術的發展及國家和地區國際性的政策調整,在整個90年代,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產業結構格局迅速重新調整,文化產業經歷了一個"國際化-重新調整-主動集中"的過程,最終導致了幾個超大型綜合媒體公司的出現。時代華納、新聞集團、迪斯尼集團
、威卡姆集團、貝塔斯曼集團、美國電訊公司等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全球性壟斷寡頭。1993年,全球最大的50家影視公司的總營業額是1180億美元,僅僅4年後,最大的7家綜合性媒體公司的營業額就達到了這個數字。全球文化貿易額的絕大部分是在很少幾個國家之間進行的。1990年,日本、美國、德國和英國是最大的出口國,占當年全部出口額的55%。進口也高度集中於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占當年全部進口額的47%。 現在,全世界上映的電影大約有85%是好萊塢製造的。1993年,世界大影視公司有36%在美國,36%在歐盟,26%在日本。1997年,就有超過50%的大公司集中到了美國。歐洲影視貿易的赤字也隨之從1993年的35億美元上升到1998年6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在文化商品貿易中所佔的份額更是越來越少。整個非洲大陸平均每年只生產42部自己的電影,其市場上95%的電影都是進口的。 法國與好萊塢的殊死搏鬥 英國著名導演大衛.普特南的《不宣而戰:好萊塢VS.全世界》和比爾.戈蘭色姆(BillGrantham)的《資產階級大妓院:法國與好萊塢文化戰爭的由來》(英文版),具體深入地為我們展現了歐美之間--特別是美國和法國之間電影貿易戰的波瀾壯闊與驚心動魄。 這兩部著作都回顧了從電影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的歐洲和美國之間--特別是法國和美國電影之間的明爭暗鬥和刀光劍影。 戈蘭色姆在書中透露了美國企圖利用關貿總協定向全世界傾銷好萊塢電影的一些內幕。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就十分關注電影出口,多年以來,好萊塢在華盛頓一直有代表自己的非常出色的說客。在其出色的游說者傑克瓦倫迪的率領下,好萊塢發起了對歐洲配額制的攻擊,並及時地在柯林頓政府中找到了知音。於是開始進行反配額斗爭的討論,研究出來的辦法是要把關貿總協定的范圍擴大到服務領域,包括電影電視節目之類娛樂服務。對於美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非常明確:自由貿易決不會容許配額的存在。但在談判中,法國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則,對美國的企圖進行了堅決的抵制。 而普特南的敘述語調卻要更加深沉。他的《不宣而戰》是以對關貿總協定談判的回憶開篇的。他生動地記述了談判達到白熱化的最後一夜。普特南作為著名的英國大牌製片人,有曾經在好萊塢工作過的經歷,比較能夠理解歐美兩種電影體制之間的差異。他被指派參加了一個歐洲委員會的小型智囊團。這個智囊團的任務是"研究可以幫助重病纏身的歐洲電影及電視業對付好萊塢挑戰的政策提案。"這就決定了普特南的出發點。他是要"為歐洲找一條極富創意又極具商業生機的路子,而無需求助於過去經常實施的那些帶有破壞性和負面影響的政策"。因此,我認為普特南的立論更為持重公允。 相比之下,戈蘭色姆毫不掩飾自己完全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的立場上說話的態度。他認為法國人就為了這么一個無關全球貿易宏旨的影視節目配額,差點毀了一個關貿總協定,是十分非理性的。 美國人說:"不要保護!" 隨著文化的傾銷與反傾銷的斗爭而來的是關於要不要進行文化保護,以及要不要對美國的影視產品實行配額的激烈爭論。 從20世紀初開始,許多國家對文化產品的貿易實行了限制。文化主權是支持貿易壁壘的核心觀點,經濟和政治問題也常常被提出來支持貿易限制。 美國用來反對加拿大、法國、韓國的文化保護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自由貿易理論。在自由貿易理論看來全球化的主題導致了產品和服務在世界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通,每個地方只要有需求存在就可以得到滿足。可供選擇的產品和服務極為豐富,消費者喜愛全球化為他們所帶來的這些選擇,無論就質量來說還是就價格來說,可供他們選擇的范圍極其廣泛,特別是他們可以與其他國家的人們進行同樣的選擇。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國際商業與戰略管理教授高皮納(Gopinath)1998年在一篇文章中質問這些國家:"政府在文化產業中所進行的這些干預管用嗎?法律和壁壘能擋住邁克.傑克遜的搖滾或麥當娜那張性感的臉嗎?……在現在這個互相聯系的世界上,對其他文化的限制會起作用嗎?" 在美國人看來,不但實行關稅壁壘和配額不會起作用,就連這些國家政府對自己國內的文化產業進行補貼或投資生產也不會起到促進其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甚至反而會是有害的。與歐洲國家不同,加拿大採取政府補貼或投資生產的方式來促進其國內電影業的發展,而不是以進口壁壘來保護國內文化產業。然而根據美國學者威爾德曼(Wildman)和希維克(Siwek)最近的研究,"認為面對外國競爭,本國文化產業的生存並不需要政府的經濟支持。政府補貼會鼓勵一些本地公司為了得到政府的補貼,僅僅迎合政府的意志而進行影視節目的設計,製作,生產出許多配額快餐。這意味著有能力的生產商花在爭取得到政府補貼上的時間和精力要比在製作精品電影上的時間和精力多。" 貿易配額、關稅壁壘以及政府補貼,這些被傾銷國家的政府所能採取的辦法,在美國學者看來統統不靈。那麼,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該怎麼辦呢?美國學者說:"由於採取了先進的宣傳推廣方式,發行量巨大,美國在推銷其產品,服務和觀念時通常都佔有極大的優勢。如果一個國家感到它的文化具有與美國文化相同的力量,它就應該向美國學習,向國內外的人民普及它的文化,而不是試圖把它保護起來。"面對好萊塢的沖擊,"需要先把這頭野獸喂飽了"。 中國對待好萊塢的方式:利潤分成,數量不限 正當世界文化產品--主要是影視節目產品貿易的戰爭烽煙四起、戰火紛紛的時候,中國邁進了世界貿易組織的門檻。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編纂的中國第一本"文化藍皮書"《2001-2002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披露的資料: "我國已經向美國政府就開放中國的版權產業市場做出以下承諾: 音像製品(主要指錄音製品,不包括電影等影視作品)。中國確認對音像製品的進出口將不實行配額、進口許可證要求或其他限制,不論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電影作品。……中國政府不對電影的進口保持配額。此外,中國政府將允許中國公司在商業考慮的基礎上,以利潤分成的方式,進口數量不限的美國電影,這些電影須經內容審查。"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將按照自己並不熟悉的規則,加入到受到強手操縱的全球市場競賽之中。邁入戰火紛紛的國際文化貿易市場,中國電影產業面對著槍林彈雨。 那麼,面對加入世貿,中國的電影產業准備好了嗎?從產業規模上來說,中國電影至今沒有形成產業自己的規模。中國現有的上影、北影、長影三大製片廠,16個省辦廠以及其他一些製片企業,全部加起來的總和實力也比不上好萊塢8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 關稅壁壘和配額是對本國幼稚工業進行保護的兩種手段。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對電影的進口保持配額"就意味著政府必然採取其他的手段和方式來對中國的民族電影產業進行扶持,否則,以現在的這種狀況讓中國電影產業去與好萊塢"自由競爭",真可謂讓小孩子"與狼共舞"了。 因此,政府應該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對民族電影補貼、投資力度和補貼投資形式。在這方面,英國的經驗可資借鑒。 從1950年8月開始,英國政府開始在所售電影票中加征"伊迪稅",部分伊迪稅所得劃入新建立的英國電影製作基金,用於資助想拍攝英國電影的製片人。50年代以後,伊迪稅成為英國電影製作的主要資金來源。伊迪稅對製片人的資助是建立在"完全自然和客觀的基礎之上"的,並且與其前一部影片所獲得的票房總收入掛鉤。事實證明,伊迪稅方案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毫無疑問,沒有伊迪稅,英國製片業可能已經全面崩潰,被勢不可擋的好萊塢吞沒掉"。 法國著名影評人克洛德--卡利說:"一些國家,再也不能講述自己的故事了,他們的市場九成被並不反映他們生活的美國形象所佔領。"文化產業,不僅僅是金錢的問題,還關乎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安全問題,關乎到一個民族的原創力問題。我們不可不努力。

歐美的浪漫:與敵人共枕? 本土與全球電影市場經濟大戰新策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3468/63472/4357020.html

2005世界電影市場狀態_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d0c6f0100035t.html

全球電影市場十大:
http://www.ourznbbs.com/viewthread.php?tid=146363

⑵ 世界上動畫片電影出產量最大的國家是

第一是美國,已經有200年動畫和100年動畫電影歷史。美國特點是集團化流水線製作,產量固定漫畫,動畫都是世界第一。
第2是日本,日本是可改編資源最多的國家,實際開始時候是模仿美國,但是失敗了,所以現在動畫漫畫都是單獨作家,動畫改革實在戰敗後,戰敗國日本在大財閥引導下進行經濟集中,進行文化改革,其中大力發展的之一產物是游戲,游戲又促進了漫畫,小說,錄像機普及後動畫又開始了發展。有60年歷史。
第三以前是台灣現在是韓國,早期日本動畫外包交給台灣,帶動了台灣動畫,後來台灣實行動畫保護導致無法製作日本動畫狀態,後外包交給中國大陸,但是中國的質量很低和價格越來高越高。所以日本外包現在主要讓韓國製作,韓國製作人員素質比較高,並且價格也低。由於外包作用,帶起了韓國游戲和動畫的大型發展,然後韓國本身也發展成了動畫大型產業。

⑶ 國外電影強(世界各國電影綜合實力15強排名)

國外電影強(世界各國電影綜合實力15強排名)
主要根據該國電影工業實力,比如電影總產值,本土市場佔有率,電影海外輸出,電影工業體系完整性,電影人才儲備等。電影獎項不會考慮太多,獎項主觀性太強,畢竟不同文化審美觀不一樣。
15泰國泰國恐怖片、動作片、愛情片具有不俗實力,在東南亞和東亞具有一定號召力。缺點:泰國國力太小,資金投入過少,文化影響力有效,只能在小范圍小打小鬧。
14尼日尼亞尼日尼亞電影和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號稱世界3大電影基地,年產電影數量眾多,在非洲黑人區域擁有很大知名度。尼日尼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前景不可限量。缺點:基本上是小製作,質量粗糙。
13巴西作為拉丁美洲第一人口大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世界主要大國之一。國家實力就決定著電影實力不會太差,可惜的是是本土電影被好萊塢電影碾壓。巴西未來會成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巴西電影很快崛起。可惜的是巴西說的葡萄牙語,而整個拉丁美洲基本上說西班牙語,這是巴西電影海外推廣重要語言障礙
12俄羅斯作為世界當前主要強國之一,國家實力擺在那兒,前蘇聯擁有眾多文化遺產,俄羅斯電影在前蘇聯地區擁有很大影響力。但俄羅斯電影本土佔有率太低了,完全被好萊塢電影碾壓。俄羅斯要想真正崛起,文化必須崛起,俄羅斯電影也將會觸底反彈。
11德國德國是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德國的國力足以支撐德國電影工業發展,德國電影在西歐、中歐具有不俗的實力。但德國電影本土市場佔有率太低,一樣被好萊塢電影碾壓。德國缺乏前海外殖民地,在歐洲以外缺乏影響力。
10義大利義大利是歐洲主要大國之一,擁有歐洲最豐富的文化遺產,羅馬帝國、文藝復興等,曾經的義大利電影風光無限。現在義大利電影嚴重衰落了。當然搜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義大利想讓本國電影重新崛起還是很容易的。就怕南歐人懶惰的性格缺乏意願。
9土耳其
土耳其地理位置、歷史遺產優越,也可以說是伊斯蘭世界第一強國。土耳其電影在阿拉伯國傢具有很大影響力。 土耳其電影本土佔有率非常高,世界是能夠排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 隨著土耳其崛起,土耳其電影影響力會越來越大。特別是是在伊斯蘭世界。
8韓國韓國電影新世界迅速崛起,本土市場能夠力壓好萊塢電影,在東亞和東南亞具有很大影響力,看看中國有多少哈韓就知道了。韓國電影質量總體不錯,電影技術亞洲比較靠前。但韓國世界地位已經到達極限了,很難進一步提升,韓國國力短期已經到了歷史最高點,以後會走下降趨勢的,韓國電影也一樣。
7墨西哥墨西哥世界主要大國之一,地理位置、語言具有很大優勢。西班牙語是世界上使用廣度僅次於英語的世界性語言,西班牙也是世界霸主美國第二語言。 墨西哥是西班牙語地區第一大國,北靠美國,南邊是西班牙語占據主導地位的拉丁美洲。墨西哥電影想不在世界影壇占據一席之地都難。個人看好未來墨西哥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墨西哥電影也將成為世界主要電影基地之一。
6英國英國當前世界主要大國之一,英國擁有日不落帝國豐富遺產,英語世界第一語言,英國文化遺產豐富,英國孕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當今世界發達國家。英國電影在好萊塢無處不在,從表面看,英國電影全球名氣僅次於美國電影。但英國電影獨立性太差,成也美國、敗也美國。英國電影已經成為美國電影附庸了。
5日本日本世界主要強國之一,世界第3經濟強國。日本電影實力雄厚,出現很多電影大師,日本是世界僅次於美國的動漫強國,但日本電影過於畸形,動漫電影和色情電影過於發達,導致日本正宗的真人電影嚴重下滑。日本電影在世界影壇地位也跟著下降。日本動漫主要影響國家:北美、韓國、法國、大中華、東南亞等
中國和法國電影各具特色,不好判定高下。姑且並列第33華語電影(內地+港台)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國家,內地電影市場也高居世界第二,未來幾年有機會調整美國的世界城第一電影市場。龐大的市場足以支撐龐大的電影工業。中國國產電影占據內地市場半壁江山。這是不錯的成績,不過這是在保護國產片的政策下取得的。如果電影市場全面開放會怎麼樣呢?會不會像香港、台灣一樣被好萊塢統治呢。曾經香港電影世界影壇占據重要地位,特別是功夫電影享譽世界。但最近10年華語電影海外走下降趨勢,目前海外市場主要是東南亞、法國和、日韓。目前海外其他地區主要依靠成龍一人支撐。動作巨星後繼乏力。缺點:類型片演員過多,缺乏綜合性影壇巨星,人才斷層,缺乏開拓新,電影人固步自封。
3法國
法國世界當前主要強國之一,歐洲第一文化大國。歐洲第一電影大國。製造很多全球大賣電影。要講電影國際化可以排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法國電影在歐洲、非洲、北美擁有巨大影響力。這也得益於法國曾經是世界是僅次於日不落帝國的世界第二的宗主國。
法國電影是歐洲本土市場佔有率比重最高的國家。(土耳其不能算完整歐洲國家)
但法國電影依然經常本土被好萊碾壓。
法國世界地位很難進一步提升,鑒於法語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未來法國依然會保持世界電影大國地位。
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以印度占據主導地位的南亞次大陸人口超過16億,人口超過東亞。印度世界主要文化大國之一,印度文化覆蓋面非常廣。印度是世界僅有2個具有完整電影工業體系國家。好萊塢和寶萊塢是世界最具影響力電影基地。很多人眼中印度電影就是指寶萊塢,其實這是眼中錯誤的。寶萊塢電影年產量只佔電影電影年產量十分之一多一點,去年泰盧固語電影和泰米爾語電影年產量就超過寶萊塢電影。印度擁有幾十個語言電影基地,寶萊塢印地語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印度電影本土市場佔有率能夠達到90%以上,是好萊塢電影唯一不能攻破 的國家。印度電影海外輸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好萊塢。印度電影在南亞次大陸占據絕對統治地位。在阿拉伯世界可以和好萊塢抗衡。在東南亞、非洲、大洋洲、英國、北美具有不俗影響力。很多人眼中印度電影只要歌舞電影一個類型,這樣看法是錯誤的。歌舞已經成為印度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實印度電影類型飛多,愛情片、科幻片、動作片、喜劇片、文藝片、歌舞片等最近幾年印度電影越來越國際化了,寶萊塢用於很多外國影星,比英國、美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吸收國際人才和國際資金。海外市場越來越重要了。最近印度電影有開拓東亞電影市場的趨勢。隨著印度國力上升,印度電影世界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以後有機會挑戰好萊塢全球霸主地位。
1美國美國是世界最近100年世界霸主,美國在未來50年依然可以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美國電影是世界影壇絕對的霸主。世界電影市場大部分市場被好萊塢控制。好萊塢電影在大部分國家本土碾壓本土電影。美國電影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都是具有高度國際性。代表著世界影壇最高水平。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是世界上最完備最發達的。個人預計50年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夠威脅美國電影霸主地位。
責任編輯:

⑷ --亞洲哪個國家的電影工業最發達

1.韓國
目前韓國的電影工業水平確實在亞洲首屈一指,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在華人地區的很多電影特技製作也要仰仗韓國。目前在亞洲最受到好萊塢重視的電影國家也是韓國。

2.日本、泰國,
日本的電影產業日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電影產量不高,但相比其他亞洲國際和地區還是保持著較高的水準,泰國作為新起之秀,目前擁有僅次於北京的亞洲第二大的攝影基地,恐怖片的製作水準也比較高。動作片也出現了幾部令人驚艷的電影,例如拳霸系列。

3.香港,
目前很難把香港單獨看做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因為他正在和中國大陸整合,作為一個狹小的地區,電影題材也受到嚴重的限制,幾乎以警匪片,古裝武打片,搞笑片為主,但他目前在動作片和爆破技術,飛車技術,以及其他工業環節依然擁有亞洲一流的人才,中國大陸在很多電影上面還是要仰仗香港。

4.中國,
作為電影的後起新秀,倚仗市場的迅猛發展,電影工業也隨之較快發展,但硬體尚可,譬如北京的懷柔片廠,擁有世界一流的設備,但軟體方面,也就是技術人才方面,幾乎相當落後,嚴重倚仗香港地區。創作制度方面全世界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應該是北朝鮮),能拍攝的題材以古裝為主,現代題材限於嚴厲的審查制度和意識形態,幾乎很難有多大作為。

5.印度,
bollywood 在中亞,南亞 有著巨大的影響,但主要以歌舞片為主,其他片種就沒什麼影響力。電影工業當然不可能只靠歌舞片撐起來。

6、台灣,
沒有電影工業,一年電影產量說的誇張點,也就十部八部的,絕大多數票房在幾萬塊錢,幾十萬塊錢人民幣左右,偶爾冒出來一兩部上千萬的票房的電影,但純屬個案

7 其他東南亞國家幾乎和台灣地區差不多,談不上電影工業,不值一提。

⑸ 世界上最大的電影電視出口國

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同時又是最大的電影出口國,控制了全球錄音產品市場38%的份額,有四大商業性廣播網(ABC、CBS、MBC、NBC)。

美國的很多大學里都有傳媒專業,學生可以隨時申請的,課程強調從興趣出發,從實踐出發,有創造力,在申請美國傳媒專業有三點要考慮:語言關要求高,獎學金難申請,工作不好找。

英國英國開設了傳媒專業的大學有很多,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擁有獨立電視新聞公司、Skynews、第5頻道新、BBC等,開設的大眾傳媒、傳媒文化和國際關系、網路新聞學等專業受到英國學生的歡迎。

英國的傳媒專業課程主要通過傳媒業在社會特別是在文化上的差異,培養學生對本國乃至世界的電視、電影、廣播、新聞通訊等傳媒載體的逆向思維能力。

澳洲傳媒類課程是澳洲大學課程中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在傳媒課程的設置上非常細致,傳媒留學門檻相對較高的。

⑹ 有電影王國之稱的是哪個國家

印度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王國,印度每年生產1000部電影,堪稱世界之最。印度電影售票量也居世界首位,據有關報道,印度電影在全球擁有36億觀眾。印度同時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天進出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

寶萊塢和印度其他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泰魯固語、孟加拉語等)構成了印度龐大的電影帝國。但寶萊塢是印度電影業的基地和中心,也是印度電影業的代名詞。其國外市場主要集中在英國、日本、中國、韓國等,同時對中東、非洲、東南亞地區也都有重要影響。

當然,大部分觀眾群在印度本土,西方觀眾也正在加入進來。印度的一些製片人正努力使印度電影製作更加專業,以便走向更大的國際市場。

(6)哪些國家電影市場比較大擴展閱讀

印度高分電影推薦

1.《地球上的星星》豆瓣評分:8.9

2.《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豆瓣評分:8.5

3.《神秘巨星》豆瓣評分:7.7

4.《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0

5.《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評分:9.2

6.《印度愚公》豆瓣評分:8.0

⑺ 電影最發達有那些國家和地區

美國、印度、法國、香港等都很發達,中國電影業發展也很快。日本、韓國電視發展的不錯,但電影差一些。

⑻ 作為三大電影市場,英、美、印分別有何特點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成熟以劇情片為代表,在全球電影市場名利雙收。而英國電影產業多樣性,還需要加強政府用優惠稅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而印度電影今年來收到全球影迷關注,有望進一步擴展市場成為黑馬。

而對於印度來說,印度潛力有望進一步得到釋放。因為作為電影拍攝地,印度對於全球電影市場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特別是有一些國際電影公司都在考慮在印度拍攝影片。印度一直被用作好萊塢電影的拍攝場地,但是印度成本低,這是印度的一個劣勢。盡管存在一些障礙,但印度生產的電影數量仍然是最多的,印度每年生產1500到2000部電影,超過20種語言。但是盡管印度擁有龐大數量的電影和影院,但是電影業的收入和其他全球性收入相比,影響力比較低。

閱讀全文

與哪些國家電影市場比較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奇藝里好看的電影 瀏覽:950
電影天賜良緣粵語小調 瀏覽:632
今日奧斯卡電影 瀏覽:290
蠟筆小新最搞笑的電影 瀏覽:321
8個字的日本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哪些是最恐怖的電影 瀏覽:270
中國真人版動畫電影有哪些 瀏覽:427
怎麼樣在抖音上知道電影名字 瀏覽:688
演員李明電影 瀏覽:251
拍在電影院看電影場景 瀏覽:566
哪裡可以看電影流金歲月 瀏覽:358
香港瀝青電影合集 瀏覽:63
白雪公主動漫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26
3d豪情國語電影 瀏覽:116
誰給介紹幾個好看的電影網站 瀏覽:168
電影剪輯壁紙高清 瀏覽:787
電影台詞alwaysbe 瀏覽:828
經典電影細節講解 瀏覽:649
日本倫理動漫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19
維華電影院今日電影院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