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降臨講的是什麼
《降臨》根據姜峯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傑瑞米·雷納、艾米·亞當斯、福里斯特·惠特克、邁克爾·斯圖巴聯合主演的科幻片。
影片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 。
該片於2016年11月11日在美國上映。
一、基本信息
二、劇情簡介
外星人的飛船降臨地球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語言學家劇照(艾米·亞當斯飾),被政府派遣,前去與外星人進行溝通。但在這一過程中,她的眼前浮現出了她從出生到死亡的景象,即便是未知的未來竟然也盡收眼底。物理教授(傑瑞米·雷納飾)與語言學家是工作搭檔,兩人在探索外星人秘密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友誼。
『貳』 降臨這個電影在講什麼我看到最後也沒看懂在講什麼 o(╥﹏╥)o
《降臨》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傑瑞米·雷納(鷹眼)、艾米·亞當斯、福里斯特·惠特克、邁克爾·斯圖巴聯合主演的科幻片。
《降臨》根據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原著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12個神秘的外星飛船降臨在地球上時所發生的故事。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
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斯(艾米·亞當斯飾)和物理學家伊恩·唐納利(傑瑞米·雷納飾),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總之,本片與此前看過的「外星人」科幻片都不一樣。它所帶來的震撼,更多的不是來自外在的視覺效果,而是對於內心的激盪。跟隨著外星人的指引,一個女人預知了未來,參透了自己的一生。可是,現實中,如果有這樣的際遇,你真的願意嗎?
『叄』 如何解讀《降臨》這部電影
我也是觀影結束後才得知,這部電影在爛番茄上曾連續收獲96個好評,新鮮度一度高達百分之百。不出意外,這部電影基本已經鎖定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一個提名,但是我並不覺得它最終能夠捧回小金人,它看起來不太符合奧斯卡評委們的一貫口味,但是我相信,這部電影絕對會在電影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因為它註定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正如片名一樣,電影講述了12個貝殼狀UFO降臨在世界各地的故事。看似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外星人入侵地球,誰能料到這部看似科幻的電影的內核竟是滿滿的社會關懷。在當今的科幻片里,要不就是滿屏絢爛奪目的特效,要不就是天馬行空的燒腦設定,《降臨》難能可貴的將視角拉回到文明最初的碰撞,讓電影在天馬行空之餘,也能夠腳踏實地。
如果抱著去看地球人與外星人大戰的朋友可能就會失望了,其實像《獨立日》里那樣,外星人一言不合就入侵地球的設定是非常戲劇化的。在兩個外星文明剛剛接觸之際,更多的應該是彼此之間小心翼翼的試探與交流,而不是外星人一落地就滿嘴飆起英文,《降臨》便是將視角設定在了這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不起眼的環節上。
電影在一開始就從女主角路易斯的視角進行了簡短而有力的刻畫:透過大學里的電視新聞,12駕「貝殼」降臨在世界各地的信息傳播開來,電視機前學生們陷入恐慌,露易絲從人群後走過,並不太在意新聞,徑直走向教室授課。此後也是像往常一樣上班工作,回家打開新聞滿是人們對於「貝殼」的恐懼,她卻晚上依然睡得很香。
這段刻畫沒有半句廢話,甚至一舉多得,既交代了電影的背景與社會環境,也入目三分的鋪墊了露易絲堅韌、果敢的形象,非常妙。
露易絲是大學里的語言學教授,曾與軍方有過多次翻譯上的合作,於是自然的,被軍方的一位上校請去了一駕「貝殼」所在的前線。與她同行的還有一名物理學家伊恩,兩人將攜手合作,結合物理學與語言學的角度,破譯「貝殼」里的外星人「七肢怪」的語言,弄清「七肢怪」來到地球的目的。
電影比較遺憾的一個地方就是為了著重刻畫女主角露易絲而弱化了男主角伊恩。伊恩在電影裡面的形象並不豐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恩甚至成了露易絲的附屬品,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只是編劇覺得需要這么個角色來豐滿露易絲的整個人生而已。當然這是後話了,你得看完電影才能體會到這些。露易絲與七肢怪的交流、運用語言學技巧逐步破譯外星語言的過程非常有意思。
當一群穿著橙色防化服的人站在「七肢怪」面前與它們進行交流時,露易絲拍著胸脯在白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七肢怪」是否能分清這串英文指的是眼前這個在寫字的小人,還是面前這一群小人總的物種代稱?
當露易絲向「貝殼」里的兩只「七肢怪」拋出「What』s your purpose on Earth?(你們來地球的目的是什麼?)」的問題時,「七肢怪」又是否能理解,這里的「your」指的是它們兩只「七肢怪」,還是所有來到地球的「七肢怪」(即你與你們的差異)?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歧義,卻是兩種陌生語言交流之初,最為重要且關鍵基礎。一旦基礎建立的有所偏差,之後交流產生的歧義將成指數倍的增長。以至於,用文字的形式進行交流的美國人,最後翻譯出「七肢怪」的目的是「為人類提供武器」;而用麻將游戲形式與「七肢怪」進行交流中國軍方,最後翻譯出的結果卻是「來地球使用武器」。
聯想現實,你就不難發現,即便是各種語言系統融匯已久的人類社會,卻仍然問題不斷。舉一個例子來說,在《超人:鋼鐵之軀》里飾演反派佐德將軍的著名演員邁克爾珊農,被媒體報道稱其在觀看《超人》續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時竟然睡著了。看到這樣的標題你或許是覺得《蝙超》這部電影太無聊了,然而實際上他是在跨洋飛機上看完了這部電影,他實在太忙了,很遺憾只能以這種方式欣賞電影。他還補充道他加入《超人:鋼鐵之軀》是因為他認為那是個很美的故事,當然最後這句可成不了新聞標題。
挺有意思的不是嗎?語言融匯、建立之初,學者專家們都是小心翼翼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探討與商定,才能取得一點進展,謹慎只是為了使語言更加准確。而現在呢,曲解、斷章取義已經成為一種獲取利益、博取關注的流行手段,語言的准確性與權威性,成了一個笑話。
流言、謠言不絕於耳,語言的誕生本是為了更好的交流,現在交流確實方便多了,腦子卻被弄成了一團糟。
《降臨》作為一部科幻電影能有這樣的社會關懷,我覺得非常好,這很了不起,很偉大。這部電影的降臨,無疑是給科幻這個題材重新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肆』 電影降臨深度解析
電影降臨深度解析如下:
電影《降臨》講述了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現了十二架貝殼狀的不明飛行物,懸浮在十二個不同的國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類發出了訊號,但人類卻並不能夠解讀。美國軍方找到了語言學家露易絲·班克斯和物理學家伊恩·唐納利,希望兩人能夠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語言之謎。
在本片中外星人通過預見未來的能力看見3000年後自身遇到危機,地球人來拯救他們,外星人問地球人為什麼救他們,地球人說3000年前你們曾經來到地球,向我們傳授了你們的外星科技,並且告訴我們3000年後來救你們。
電影《降臨》屬於外星人入侵題材,但是電影更注重刻畫人類的經歷而不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生物,是一部非常有力量的電影。
該片最妙的則是對外星人語言的設計,在所有外星科幻片中外星人要麼哼哼啊啊發出怪異音節,要麼一口流利英語的境況下,七肢桶的這種涵義豐富的可視化語言非常有想像力。
盡管是在原著描寫基礎上設計的,但真正借用東方水墨的風格,設計出這種契合東方哲學周而復始哲學思想,又非常有美感的語言形象,依然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伍』 《降臨》這部電影里,有什麼讓你覺得驚艷的經典台詞
電影《降臨》講述了外星飛船來到地球的故事,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受雇於政府與外星人交流,了解他們此行的目的。以下是《降臨》經典台詞賞析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但實際上,這部電影聚焦的是更深刻更宏大的主題:自由意志和個人責任。在《降臨》結尾的一個場景中,路易絲問未來的丈夫伊恩·唐納利:「如果你能看到你的人生從頭到尾慢慢展開,你會改變什麼嗎?」換句話說,如果你能預測到有些人最終會經歷痛苦,你最終會經歷失去他們的感覺,你會消除他們的存在,抹去和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度過的時光嗎?
『陸』 如何評價電影《降臨》
拋開苟且 只看那詩與遠方
文/夢里詩書
以12艘神秘外星飛船降臨地球為引的展開,《降臨》所一展的卻並非再是何般外星人侵略地球的套路,根據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短篇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的改編,賦予了這部作品以新穎的視角,那用語言的魅力所勾勒的劇情,對時間與生命的探尋,成為了電影獨具匠心的亮點所在。
好的科幻電影其實無外乎就是兩類,而這兩類尤為典型的例子,一種是外如《環太平洋》那般用嘆為觀止的電影特效博人眼球,另一種則是內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般幾乎不需要任何特效的佐理,卻仍舊會被那驚艷的科幻故事為之嘆服。而《降臨》則更像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部作品,它既有著面對外星飛船降臨地球好萊塢特效與世界格局的融入,也有著女主作為語言學家受雇政府,希望能同外星人溝通所誘發對生命時間的科幻構思,於此中特效在這部電影的體現,並非再是單一的視覺新奇,兼具詩意氣質的表達,使電影行雲流水的做到了內與外的交融。
這種尤為出色的電影表達,其實離不開丹尼斯·維倫紐瓦作為導演出色的節奏掌控,其實如若你看過《你一生的故事》,便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改編的故事,這不僅在於電影要將原本只是一個短片小說的藍本,擴充到一部電影的長度,另一面原著中那種即在不同時空游刃有餘,又能維系住整個故事一氣呵成的劇情架構該如何轉化為電影,其實都是這部作品所面臨的挑戰,丹尼斯·維倫紐瓦雖然不能說完美的駕馭了這個小說,卻也將觀眾真切帶入到了這個科幻故事,讓人能去隨著電影懸疑的推進,主動的去思考,直到結局處對生命耐人尋味的審視。
當然這部電影雖有著能精於細節的吉光片羽,但其在整個大的世界格局營造上個人認為卻是非常失敗的,電影看似將中國置於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其實好萊塢導演編劇對中國國際形象的含沙射影,不僅將中國設定成了一個以軍權為主導的霸權國家,還將自己粉飾成了遏制戰爭的和平大使,且在國家博弈的橋段上,讓人倍感幼稚,這種顛倒黑白,抬高自己,貶低他國所營造的張力,成為了這部作品在那出色的內容縱深之外最為失敗的地方。
拋開電影所暗藏的苟且格局不談,《降臨》確是一部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科幻之作,我們也更因大度的對那污濁的臆想一笑而過,只去看到詩和遠方便好。
『柒』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
電影《降臨》講的什麼?電影《降臨》的劇情是怎麼樣的呢?電影《降臨》正在熱映,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了解下吧!
影片根據星雲獎以及雨果獎得主、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講述了外星人飛船來到地球,艾米·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受雇於政府,來與外星人溝通了解它們此行的目的。然而當用外星語言“七肢桶”與這些來客交流時, 她眼前突然浮現了她從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傑瑞米·雷納將飾演一名物理學教授,他與亞當斯飾演的語言學家一同受雇於政府。
導演: 丹尼斯·維倫紐瓦
編劇: 埃里克·海瑟爾 / 姜峯楠
主演: 艾米·亞當斯 / 傑瑞米·雷納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邁克爾·斯圖巴 / 馬志 / 馬克·奧布萊恩 /喬·柯布登 / 派特·凱利 / 娜塔莉·希波蒂 / 袁羅素/ 克里斯蒂安· 傑達 / 朱利安·凱西
類型: 劇情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116分鍾
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6)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提名)
第74屆金球獎 (2017)
電影類 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電影類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影片(提名)
電影獎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電影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電影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電影獎 最佳攝影(提名)
電影獎 最佳剪輯(提名)
電影獎 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電影獎 最佳音效(提名)
電影獎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提名)
第69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2017)
最佳電影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第23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第69屆美國編劇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第28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 (2017)
最佳電影製片人獎(提名)
第31屆美國攝影協會獎 (2017)
電影長片最佳攝影(提名) Bradford Young
第67屆美國剪輯工會獎 (2017)
劇情片最佳剪輯(提名)
第21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 (2017)
電影獎 最佳幻想電影藝術指導(提名)
第88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6)
最佳女主角 艾米·亞當斯
年度佳片(提名)
第22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最佳改編劇本 埃里克·海瑟爾
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剪輯(提名)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最佳配樂(提名)
最佳音效(提名)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最佳科幻/恐怖片
第41屆美國電影學會獎 (2016)
年度佳片
第15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丹尼斯·維倫紐瓦
最佳女主角(提名) 艾米·亞當斯
最佳改編劇本 埃里克·海瑟爾
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剪輯(提名) Joe Walker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最近幾年每到深秋,一部現象級科幻影片總會准時出現:2013 年的《地心引力》,2014 年的《星際穿越》,再到去年的《火星救援》,都是無論從影片質量、票房成績、還有頒獎季表現十分出色的作品。而今年這個接力棒交到了丹尼斯·維綸紐瓦(曾導演過《焦土之城》、《邊境殺手》)的手上,他為《銀翼殺手2》拍攝做准備用來練手的科幻片《降臨》在 9 月 2 日在威尼斯首映,至今已經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口碑發酵,該片爛番茄新鮮度仍為 100%,Metacritic 的評分也有 81 分之高。
而對於看過兩遍原著小說且愛不釋手的筆者,《降臨》的改編難稱成功,將近兩小時的影片看下來,維綸紐瓦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大的劇情變動與填充,尤其影片後 50 分鍾(將近影片一半的長度),幾乎原創的情節將影片推向了一個非常神棍且難以服眾的結局。但即便這樣,《降臨》在視覺的奇觀性上,仍差之前 3 年的 3 部作品一大截。
《降臨》改編自著名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特德·姜)曾獲得星雲獎的科幻短篇《你一生的故事》。但凡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你一生的故事》雖是一個以外星人降臨地球為背景的故事,但小說主題全部都是身為語言學教授的主角露易絲·班克斯試圖理解、破譯、學習形似章魚的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和文字的過程,甚至直到最後,都沒有大多電影觀眾所期待的飛船發射、太空戰爭、乃至穿越黑洞的奇觀場面。
《你一生的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它直面了一個大多數科幻小說及電影都避而不談的問題——人類如何與外星人交流。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包括硬科幻作品)中,外星人帶或不帶「語言翻譯器」,都理所應當地說著英語,這是一個非常狡猾且不負責任的設定。而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姜峯楠將語言學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有理有據地一步步論證,完整地將露易絲學習「七肢桶」語言的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
受限於表現形式,電影無法將小說中嚴謹的語言學以及物理學論證搬上銀幕,即使可以強行塞入電影中,也不符合《降臨》主流科幻電影的定位。所以在電影中,露易絲學習外星語言(以下簡稱「七語」)的過程被一再簡化,導演維倫紐瓦將絕大部分學習七語的篇幅都換成了展現視覺奇觀的部分。例如形同《2001 太空漫遊》黑石碑一樣的「半顆花生形」宇宙飛船,再例如一行科學家進入宇宙飛船時重力方向的變化,都占據了很大部分的時長。而這些在小說中幾乎一筆帶過,小說中主角與七肢桶的對話也只是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房間,並沒有像電影劇本那樣進入宇宙飛船內部。
七肢桶的飛船出現在世界各地。
這樣的重心偏移導致影片對於破譯七語的過程極為簡略,簡略到甚至只用了一段 5 分鍾左右的蒙太奇就敷衍了事,基本喪失了原著中的精髓。
而在原著中對於外星人七肢桶的描寫也極為詳細,不同於一般科幻作品中對於外星人笨手笨腳、野蠻、只會侵略地球的形象。它們「有七隻長肢,軸心處掛著一個圓筒,七肢中每一肢都可以當做腿,也都可以當做手臂,穩穩當當,像艘氣墊船。」而它們在寫字的時候,是「弄來一個圓圓的屏幕,安在一個小底座上,一堆糊塗亂畫便會出現在屏幕上」,並不像電影中形似章魚,就連寫字的方式也是伸出一隻長肢,從中噴射出墨水一般的黑色物體,在半空中形成圓形的如同中國書法一般的文字。
誠然這樣在視覺上會更加美觀,但在電影中的七肢桶更像是動物園里被關在籠子中的某種野獸,沒有文明,也沒有相互交流。完全不像是已經掌握了星際飛行的高級文明生物。
在小說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莫過於破譯七語的突破口的出現,這個突破口並非主角露易絲所為,而是在同時進行的物理學家和七肢桶的交流中所得。物理學家為七肢桶演示了「費爾馬最少時間律」的實驗,七肢桶將實驗重復了一次。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發現了七肢桶的基本認知以及物理、數學定理的因果關系與人類正好相反,對人類復雜的定理對七肢桶是最基礎的,而對人類來說最基礎的定理例如速度在七肢桶的認知體系下卻復雜無比。這個發現令露易絲破譯學習七語的速度迅速加快。而在這個過程中,露易絲發現七語是一種行為理論,也就是說兩個七肢桶的交流只是做做樣子,它們要說什麼,雙方都早已知道。
人類正在和七肢桶進行初步交流。
這也就是原著中最有魅力的地方:掌握了七語,就可以預見自己的未來。姜峯楠在小說一開始就利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相結合,兩條時間線相交叉的敘事方式,將露易絲破譯學習七語的過程,和露易絲口述自己女兒的成長故事一並講述。這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嬰兒成長為少女再到因意外死去的過程令人溫暖、也令人悲傷;破譯七語的過程令人激動、也令人深思。姜峯楠的文字如同詩句一般娓娓道來:當你知道自己的女兒會在 25 歲那年因意外死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會怎麼做?這樣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讓《你一生的故事》超脫了冰冷的理論推導層面,升華為一部真正有人文情懷,足夠溫暖也足夠悲傷的經典之作。
而在電影中,這兩條故事線的主次太過明顯,露易絲女兒的故事線明顯少於主線劇情,甚至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交叉剪輯之間的聯系也極為疏離。使得觀眾對於女兒的角色並無帶入,也缺乏了小說中對於宿命的嘆息。這可能也是影片最後定名為《降臨》,而不是用原標題《你一生的故事》的原因吧。
如果以上還只能算是細節或者側重點上的更改,無傷大雅。那麼影片後 50 分鍾對於原著大刀闊斧的改編就讓影片走向了和小說幾乎完全相反的'道路。將《你一生的故事》這個表面故事體量只有小品級別的短篇科幻小說,改成具有強行戲劇沖突的狗血戰爭劇,愚蠢的人類和科幻片中不可或缺的中國再次上線,帶領著其他幾個國家(俄羅斯、古巴等)一起對七肢桶發動了軍事襲擊,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別提露易絲飾演者艾米·亞當斯用比七語還要難懂的普通話與中國將軍打的那一通的衛星電話,令人完全摸不到頭腦,像極了編不下去的狗尾續貂。
和七肢桶的「親密接觸」。
但這恰恰就是《降臨》在北美影評人中口碑依然爆棚的主要原因,美國再一次充當了拯救宇宙的世界警察,不一樣的是這次他們不靠托尼·斯塔克和他的小夥伴們,而是靠一名大學語言教授的一通跨國電話。這對於沒有看過原著的普通觀眾都已經足夠神棍且不可信服,更何況原著粉呢?
而眾所周知的是,丹尼斯·維綸紐瓦已經被定為《銀翼殺手 2》的導演人選。如何延續這一科幻經典的輝煌,是他目前肩負的最大重任。《降臨》也在某種程度上被看做是維綸紐瓦為了即將籌備開拍的《銀翼殺手 2》的練手之作。雖然《降臨》在很多層面上都不盡如人意,但是導演從《囚徒》和《邊境殺手》以來一向擅長的氛圍營造還是非常到位。
除去讓他名聲大噪的作品《焦土之城》,維綸紐瓦其他長片作品均不是由他自己來編劇。可以看出,編劇並不是他的擅長所在,如何將故事用視覺化的手段呈現才是他最拿手的。這樣一來,劇本的好壞基本就決定了他導演作品的最終質量。《降臨》的劇作絕不算高明,甚至有些失敗,但還是能看出維綸紐瓦在拍攝科幻大場面的一些想法。可以說做足了范兒,卻丟了魂兒。
和原著《你一生的故事》在科幻小說界的神作級別相比,《降臨》絕對算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國內觀眾還是降低要求,謹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