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關於電影拍攝的問題有哪些

關於電影拍攝的問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8 05:38:24

Ⅰ 請教拍攝電影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挑桿話筒主要是錄制同期聲用的(外面像雞毛撣子的物件是防止雜音的),是和錄像設備的話筒輸入連接的。「沒有電源就可以使用」只有動圈話筒了,但它沒有方向性,靈敏度不夠,頻響不夠好,不太適合在那種場合下工作。
監視器的作用是供導演審查拍攝效果的。

Ⅱ 影視拍攝的現場問題應注意什麼

【上官皖:影視拍攝的現場問題應注意什麼?】

拍攝,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因為裡面細節太多,比如打光,對白,錄音,光圈,對焦,焦距,移動,搖動,俯拍等。每個導演想表達的鏡頭語言不同,而會呈現出很多變化多端的景別。那麼,現場拍攝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現場拍攝的前期准備很關鍵,因為一場完美的影視鏡頭表演,需要演員和攝影師的配合。在現場拍攝之前,一定要先檢查攝像機的電池,提前一天充滿電池,然後備份幾個充滿能量的電池,確保現場拍攝時候不會因為電源問題中斷。

現場攝影需要看機器類型,如果是固定無極調節焦距的攝像機,就不用考慮換鏡頭的問題,但是,如果用單反去拍攝,要想到更換鏡頭這個事兒,一般大光圈、長焦、廣角是必須的。上官皖認為,廣播級的攝像機或者電影機,也同時需要注意鏡頭,一般正式的攝像機都有對白,也就是白平衡對比,對白了才能保證每台攝像機和每個場景的顏色基調相似,否則,差異太大,後期就不好剪輯和調整了。

固定攝像機的影視專用三腳架、軌道、搖臂;跟拍的斯坦尼康甚至航拍器都要適當准備。一般現場攝影為了追求最好的畫質和美感,需要穩定器來平衡攝像機的水平線,這樣子拍出的畫面才夠穩定,質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用到的都是三腳架,可以伸縮搖動的,根據現場的情況適當調整高度,然後通過搖晃上下左右去跟拍對象。當然,軌道推移也是一個道理。航拍的話,用到的鏡頭不多,一般是體現全景時候的鏡頭,也一定要穩定拍攝。

如果是重點拍攝,可根據近景、中景(半身照)、全景(帶活動主旨的背景牆),選擇相應的光圈大小。如果拍攝直播錄像,也可拉近景、中景、遠景進行切換。

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用機器的自動對焦的,如果是用手動對焦,我們需要非常熟練攝像機的鏡頭,還有對現場拍攝對象的距離判斷,通常情況下,也需要走場排練,只有排練了,熟悉了場景才能找到手感,能快准狠的定位到焦點,讓對象拍攝清晰。

「現場攝影需要打版,這是為了方便後期剪輯時候能快速定位到素材,所以,開鏡的時候需要在專用的影視導演版上寫上第幾場第幾次,每次開機的時候先打版。」著名記者、宮廷御膳傳承人、影視綜藝專家、北京陛樓閣藝術院院長、作家淮君總編輯說,如果光線太暗或者太亮,需要調整機位,去適應現場,或者創作現場。燈光在攝影上也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燈光打得好,拍出的畫面也會很銳利,有時候需要在燈光上加制定顏色的透明膜,比如夜晚,就需要在暖燈上加藍膜,這樣製造的夜色才符合藝術效果。

錄音一般也是接線到攝像機的,有些高級的用無線電傳輸。只要接好線,一般有專門的收音工作人員監聽的,但攝影的時候也要注意畫面的聲音符號,輔助配合收音人員,確保錄音到位。拍攝是需要長期的訓練,因為,需要體會導演的用意,什麼時候抓什麼鏡頭,也需要果斷,細心,大膽,這樣跟導演、出鏡人員配合起來,雙方都會愜意許多,順利完成拍攝。

Ⅲ 電影的拍攝技巧有哪些

在電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有一些用普通拍攝方法不能表達,或難以做到的電影場面,這時就必須借用特技來完成了。

特技拍攝有以下幾種拍法:

1.以假亂真法。影片中往往有許多諸如失火、爆炸、空戰等鏡頭,這些是不可能用真實的場景來拍攝的。因此就以模型、繪畫或照片資料等來替代實景進行拍攝。

2.非正常攝影方法,如用倒拍、停機再拍、逐格攝影、快速攝影、慢速攝影等拍攝的鏡頭,用正常方法放映出,就可產生一些與實際情形相違背的運動效果,如水倒流、打碎的花瓶恢復原狀、南瓜變成了馬車、運動過程的慢鏡頭等。

3.合成拍攝法。將模型、布景、實景等按劇情需要,真真假假地放在一起同時拍攝,取得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如駕車追逐的驚險境頭,往往是採用了「背景放映合成法」。即背景中的公路是事先拍好的,放映到銀幕上作為背景,演員其實是在不動的汽車上表演各種開車駕駛的動作的,將背景與演員的動作同時拍攝,即是典型的合成拍攝法之一。

4.使用特殊設備,採用特殊方法,如活動這片合成,技巧印片機、電腦合成等方法,對各種不同的鏡頭進行隨意的合成,以取得所需效果。

汽車撞人的場面是用「倒拍」的方法拍攝的。首先讓被撞的演員倒在汽車輪下,然後讓汽車猛然倒開,演員同時做被撞時的相反動作,這樣拍下來的影片放映時就成為汽車疾馳過來把人撞了的驚險鏡頭了。

在影片《紅樓夢》里的古建築群,其實都是在攝影棚里搭建起來的部分布景來進行拍攝的。

Ⅳ 關於拍攝電影的事情

不是太了解,就談談自己所知道的那一星半點吧。電影拍攝一般沒聽過要綵排的,大多說演員會在拍攝前背背台詞,調整調整情緒。人家可以掐掉重拍的,綵排沒多大必要,而且演員自身就有功底在哪裡,入戲也比較容易;
品牌標簽=廣告,人家沒給錢,我能給你打廣告嗎?
電影拍攝周期長,資金投入也比較多,製作自然更為精良,另外,如果一部電影粗製濫造,投資都收不回來咋辦?(現在的電影市場....)
以小博大的電影,最近就有一部,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這種完全靠的是選材和故事內容和演技取勝了;大電影?演技浮誇,特效拙劣,故事結構亂的一塌糊塗,你說你是十億大製作,怕是把999999999都花在了請流量小生上了。

知道的不多,歡迎指正。

Ⅳ 簡述微電影在實際拍攝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攝像。即便是我們學導演的人,攝像都算不上精通,只是會而已。電影學院中有專門的攝像班。我們看到的微電影都由專業的攝影師拍攝,專業的和業余的區別在哪兒?區別主要在構圖、景深使用(畫面層次)和精確的畫面還原(行話叫做,在機器的寬容度內盡量表現從最暗到最亮的細節)。
因為不同季節,不同天氣,甚至一天之內的早上、中午、下午色溫都不同嗎?知道10個景別怎麼用嗎?
業余的攝影師,構圖不準,曝光不當,景深使用失誤……說高級一些還有拍攝主體的感情表達問題。
2)錄音是也頭疼的問題,錄音專業國內的極少電影學院才有。不同錄音設備適應的場景也不同,在室內用什麼話筒,室外用什麼話筒,唱歌用什麼話筒,電影做幾聲道,同期聲還是後期聲…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嘈雜的公共場合你怎樣錄音?
3)音效。學生電影可以隨意使用,但是公開放映甚至商業電影,音樂和音響的使用要付費的,要慶幸自己在中國。
4)燈光。知道鎢絲燈、鏑燈、鹵素燈……的顯色指數嗎?知道拍攝下來不同燈光的效果嗎?
你要在白天拍夜戲如何拍?在雨天拍晴天如何拍?知道基本布光法嗎?知道陰影怎麼用嗎?
5)演員。專業演員從小就在培養氣質,練聲,練形體。我們學校的表演專業學生每天7點,圍在操場,"八百標兵奔北坡…"
6)導演。知道長鏡頭最考驗什麼嗎?不是攝影師的能耐,而是導演的調度。導演的美學造詣需要大量的藝術作品熏陶和長期的實踐才能練就。
7)後期。調色、特效、蒙太奇…這些隨便挑一樣都夠你學幾年了。
8)劇組管理。製片有嗎?場記有嗎?
你要在商場里、咖啡廳里、酒吧里拍戲,甚至在公路上拍戲,要交通管制,要群眾演員的時候,就知道一個製片需要多少人脈了。
9)劇本、分鏡、場記單。紙上工作都簡單,但是需要注意,有的場景拍攝難度非常高,我隨便寫一句,"日 外,大全景,都市俯瞰",很簡單對吧?但拍好得用航拍器甚至飛機。
10)一個字,除了人和技術之外——錢。電影級的攝像機一套幾百萬,租的話1天幾千,錄音設備十來萬,租1天幾百。我室友自己組裝了一個航拍器,成本4萬多。然後演員1天一千。搖臂、滑軌1天幾百。好,,我知道這是微電影,BMCC 電影套件 Rode話筒 燈 PC,也有3萬了

Ⅵ 微電影拍攝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是有好的劇本。最好把每個分鏡頭都寫好,做好前期准備。
二是有不錯的拍攝設備。
三是要技術過硬的攝像人員和。當然一般是自編自導。
四是找好演員。反復練習劇本和背台詞。
五是找好場景。這也需要結合劇本好好籌劃。
六是擬定拍攝計劃,安排好拍攝進度,大家的伙食等後勤工作。當然有最基本的資金,拉贊助。
七是按照計劃組織拍攝,協調各個臨時演員的時間安排,解決整個拍攝存在的環節問題。
八是做好後期的剪輯、配音等工作。
九是做微電影的宣傳和推廣工作。

Ⅶ 拍電影的時候最忌諱什麼事情

一忌「七扭八歪」。如果我們拍出來的畫面水平線不水平,垂直線不垂直,畫面中的人或物向一邊傾倒,這種「七扭八歪」的畫面,非常難看。

有些記者習慣於用肩膀作攝像機的水平線,因為人的肩膀是大約15°的斜面而不是平面,所以靠肩膀找水平的辦法是不可靠的,必須要用尋像器的邊框來找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採用正面構圖時,大部分景物的水平線可以和尋像器的橫框平行;但採用斜側面構圖時,物體水平線往往與尋像器的邊框形成「夾角」,這時,就不能依靠物體自身的水平線,而要藉助於物體的垂直線來與尋像器的豎邊框平行,從而獲得水平的效果。

二忌「面壁思過」。當對畫面中的人物採用側面構圖或斜側面構圖時,人物就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性——或者面向左邊畫框邊緣,或者面向右邊畫框邊緣。如果人物目光向右,而頭部的位置又貼近右邊畫框,空白留在左方,就好象是一個人正在「面壁思過」。

當畫面中的人物目光面向一側時,把畫面中較大的空白安排在人物目光的前方,視覺上就比較舒服,相反把較大的空白留在人物腦後,把人物的視線堵死了,使人感到難受。

三忌「橫線切脖」。拍攝人物時,不注意處理背景中的橫線——如地平線、水平面、電線、牆裙線、物品橫向的輪廊線,往往會使背景中的橫線處於人物脖子的位置,造成「橫線切脖」。

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如果把橫線安排在人物頭部或頭部之上,看起來也不太舒服。

四忌「頂天立地」。有些電視畫面中的人物全景,頭部緊頂著畫框上沿,腳緊蹬著畫框下沿;有些建築物上下兩條輪廊線緊挨著畫框上下沿,擠得滿滿實實,這就是所謂的「頂天立地」。

在拍攝全景時要考慮在主體的四周留有適當的空白,避免「頂天立地」,以適應觀眾的欣賞習慣。

五忌「缺邊少沿」。「缺邊少沿」是指拍攝中景和全景時,主體應該保留的輪廊線被擠出畫面之外。有的會場全景,會標兩頭各擠出一兩個字;有的人物不是缺一隻耳朵就是沒有額頭;有的建築物本來是按全景景別取景,卻是「缺邊少沿」,全景不全。

拍攝中景和全景「缺邊少沿」與近景、特寫只反映人物或景物的局部有著本質的區別。特別是全景,「缺邊少沿」就不成其為全景。因此,構圖應充分注意主體在畫面中的外輪廊線,以防止「缺邊少沿」。

六忌「顧此失彼」。我們常常可以在屏幕上見到這樣的中、近景畫面:會議主席台上的三、四位領導同志,靠畫框左右邊的兩個人往往是「半拉身子半拉臉」。這種「顧此失彼」的畫面,是由於記者在攝影構圖時只顧了中間的拍攝對象,忽視了旁邊的人物。

克服「顧此失彼」,要求記者在構圖時應恰當安排好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同時兼顧兩旁的人物,把他(她)們或是安排在畫內,或是安排在畫外,絕不能把兩旁的人物都「劈開對半」。

Ⅷ 關於電影攝影技術的小問題

「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

三、名詞解釋:光比、消色、影調、底子光、空鏡頭、修飾光、停機再拍、紀錄片電影、膠片寬容度、新現實主義

四、問答題:
1、什麼是膠片的感光度,什麼是實用感光度?
2、照度與亮度的區別?如何准確測量照度與亮度?
3、ARRI FLEX435攝影機的特點和用途?
4、廣角鏡頭的特點?在電影攝影中的用途?
5、攝影機運動的推拉和變焦推拉的區別?
6、傳統膠片製作工藝中,從拍攝完成到洗印第一個校正拷貝中間需要那些工藝流程?

五、論述題
1、光線在故事片創作中的作用。
2、商業片電影和藝術片電影的關系及在電影業中的地位。
3、結合近幾年奧斯卡金像獎重要獎項獲得者(或作品)論述當前好萊塢電影的新局勢。
今年攝影系專業考試兩科為「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電影攝影創作理論」。我列的為前者試題,後者是根據希區柯克的一篇「短篇」小說寫導演闡述、攝影闡述、美術闡述、分鏡頭劇本、膠片材料及照明器材配置,畫人物攝影機平面調度圖、分鏡頭劇本草圖。

2009電影攝影技術與技巧
1 看15個電影片段 寫出片名 (30分)

2 填空 (10分)
具體記不大清了

3名詞解釋
景深
(忘記了3個)
實用感光度
4簡答題
1 照度與亮度的區別 如何正確測量照度和亮度
2 光比與反差的區別
3鎢絲燈與鏑燈 區別 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
4在膠片上如何獲得純正的黑
5 忘記了一個

5論述題
1 如果用膠片拍攝一部故事片,開拍前應做的攝影工廠實驗
2 論述「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電影美學的發展」

電影攝影創作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1 以這句話 寫一個1500字以上的文學劇本
2 寫出攝影闡述
3拍攝10分鍾的短片 20萬的投資,要求用35mm膠片, 同期錄音,印出工作拷貝
寫出預算
4選取你寫的劇本的一場,畫出分鏡頭
5列出這一場要用的燈光照明器材,並寫出使用方法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2010研究生入學考試部分標准答案
政治統考:第一大題,關於梅蘭芳大師表演出錯並力挽狂瀾化腐朽為神奇的答案:

問:問什麼梅蘭芳也會犯錯

答:因為梅蘭芳大師沒有信春哥。

問:為什麼梅蘭芳能化腐朽為神奇把錯誤變成經典

答:雖然梅大師當時沒有信春哥,但是春哥任然眷顧著他,我相信這個事情之後,大師一定死心塌地地更春哥混了。

問: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將錯誤改正成對的

答:不用改,信春哥不犯錯。

英語一統考:

小作文題,為國際會議招募志願者

答:we want those who belief in brother CHUN only.

大作文題,看圖作文文化火鍋:圖為一火鍋,內有各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名人

答:brother CHUN is not in the pot for he is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電影攝影技術技巧理論:

選擇題:

柯達膠卷型號

葉子板和攝影幀數

呂克貝松的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

道格瑪95宣言

連線題:

arri

佳能

道格瑪95

名詞解釋:

實用感光度

色溫

簡答題:

照度和亮度的區別,如何准確測量照度和亮度

答:都是春哥的光輝,想要測量只有問春哥。

arriflex xxx 攝影機的特點和使用有哪些那啥

論述題:

照明在故事片中的作用

答:為了渲染春哥的光芒

電影攝影創作理論:

看圖寫劇本,圖為一黑白照片,四人走在小鎮街道上,前方霧氣藹藹,右邊的人拿著鐵鍬,右二背著一個類菱形長條白色棺材狀物體,上有一十字架,坐邊還有倆人

答:信春哥吧……原地滿血滿buff復活。

劇本闡述,要體現導演思想和攝影意圖

畫出你寫的劇本中一個場景的分鏡表,5-8個鏡頭之間

列出該劇本拍攝要用到的燈具,為什麼要這些燈具

答:有春哥的光輝,不用打燈了

列出該劇本拍攝使用的膠片型號和攝影機型號,為什麼

北京電影學院2010電影攝影考題小有感
-
電攝技術技巧一門考察得很是基礎
開頭就來了幾個數學題以及最新膠片產品,涉及葉子板開角T光圈曝光點之間的計算柯達2代,都是些很基礎的題。
電影導演作品電影流派考的是呂克貝松和新現實主義。原本以為會考科恩兄弟和好萊塢方面的,新現實主義考過名詞解釋,但是作為學院派的鍾愛考一下也很正常。
金雞獎評委成分……呃…
Dogma 95宣言一個選擇一個匹配題
金馬獎攝影獎
校色溫濾鏡
nd灰鏡換算……
15個選擇中規中矩,估計大家都沒問題。
接著類型匹配,其實就是連線,左面一堆單詞右面中文解釋類型,比如DOLBY對錄音方式 Dreamweaver對電腦軟體 感覺考察的是現代攝影師的基本素質

名詞解釋: 色溫 (居然考色溫!) 實用感光度(寶貝題) 逐格攝影 底子光(電攝布光基礎)
問答:1長焦距鏡頭 2照度與亮度差別及如何正確測量(又考到了…曝光控制…屠老師的青色小本教材ms可以解決大部分這方面考題,8塊一本,圖書館樓下有售) 3ARRIflex435的攝影機特點及用途(就是電影學院正用的那種,可見本校學生考電攝的優勢……)
4沒有照明燈 並且 低照度下再現更多細部層次的手段(讓我想起了 純正的黑 。這題又高了一個水平,在《光影大師》中可以找到數千字的本題答案)
5攝影闡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平時拍片寫不寫攝影闡述,寫了的話很好,很折磨人,沒寫的話回去寫寫吧。

輪答題……抱歉,是論答題,也不是論述題:
數字高清攝像機拍片,膠片拷貝,問要做的拍前工廠試驗。
很嚴肅的講,這個題很棒很與時俱進,真正關注電攝的人看到這題會莞爾一笑……
光線在故事片創作中的作用
不是喜歡做電影而只是喜歡看電影的人,就算給你書讓你抄…

電攝創作理論
這個……讓我看到了新時代電影攝影師應具備的素質。

一張ms新現實主義的黑白全景人物照片,一女孩三男孩背對大家走向空曠街道的遠處*&(……&*……*%& 然後老師說大家在相片上也寫上名字,然後我寫上了,然後發覺這照片極像本人以前拍過的那張~~!
1500字以上文學劇本 ,照片可作為開頭結尾中間插入其中。

導演製作構思,包含總體構思和攝影構思 (大家看清了,是導演構思 ,還是 製作 構思,還包括攝影 構思 ,抱歉有些羅嗦…)
以上兩題各50大分!!!

選一場畫鏡頭草圖6到8幅,不準用符號示意的東西表現。
還好,發的紙很貼心,格子還加了立體陰影,很具有美感。如果平時拍片子不寫攝影闡述,那麼還不畫分鏡草圖的話,如何說你是一名攝影師呢?

本場用的照明器材 攝影器材及使用理由。
這題本校本科學生答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外面的只有紙上談兵了,找幾本外國人的照明、電影機看看,多留意相關器材的信息……說起來還是外面的考生吃虧,但既然要考,就不要計較這個,看看北電攝影系本科出了多少銀才就知道他們的水平了…

Ⅸ 電影攝影的視點技巧有哪些

電影攝影的視點技巧有哪些?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於電影攝影的視點技巧,供大家參考!

1、旁觀Tension Away

演員在一個對話鏡頭種,通常都會有眼神的接觸,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因為在實際生活種我們與一個人對話時也是這樣的。

但是,導演也可以運用旁觀技巧進行處理。演員或許在整段對話種沒有互相對視,或許會在一個特寫鏡頭種肩並肩挨著,凝望著遠方,而從未瞥對方一眼,不僅如此,還可以採用讓演員背離攝影機的方式。當觀眾在一個鏡頭中看到的是角色的背面而不是正面時,該角色會從場景中被孤立出來。旁視可以創造出一種孤獨或寂寞的感覺。當演員避免視線接觸時,旁視可能在暗示掩蓋著的情緒或者怨恨。

2、帶物(主觀)視點 Inventory POV

帶物(主觀)視點是基於標準的主觀視點技巧的一種變化。角色通常會在其面前拿著一件物品——例如一把刀,或者一把槍,這件物品會在畫面中出現,讓觀眾看到角色手裡正在拿著的是什麼。

3、物體(主觀)視點,POV Object

物體(主觀)視點採用的是無生命物體的視點——例如一台打字機或者一聽蘇打水的視點。當演員需要碰觸、或者與一件物體進行互動的時候,觀眾會從這一種獨特的視點看到畫面。

還有另一種是,拋射物(主觀)視點是指鏡頭跟隨一個拋射線(主觀)視點是指鏡頭跟隨一個拋射物行進,例如射向目標的一顆子彈,或者一支箭。這種鏡頭會讓觀眾“體驗”一把拋射物的感覺,並且看到其造成的結果。

4、(主觀)視點 POV

POV代表(主觀)視點,指的是觀眾看到的正是影片中的角色所看到的景物。(主觀)視點可以用來強化觀眾對銀幕角色的情感依戀。

5、直視攝影機Tension to Camera

在電影中,演員通常是不直視攝影機的。避免這樣做的原因的,這可能會給觀眾的一種暗示:演員被攝影機搞得心煩意亂了,或者演員寧可要看著觀眾都要不看劇中的其他角色。

然而,導演會為了特殊效果而運用直視攝影機的技巧。選擇讓演員直視攝影機,會使觀眾不安和緊張。另一方面,直視攝影機技巧可以讓觀眾對一個特殊鏡頭或設置引起注意。

6、打破第四面強Broken Wall

在電影的設定中,演員是不與觀眾對話的。電影角色存在於其獨立的“電影時空”中,不與觀眾進行互動。

當演員轉向攝影機並與觀眾進行對話時,我們就看到了打破第四面牆這個技巧。打破第四面牆這個詞是取自戲劇的專門術語,因為在戲劇舞台上,演員的身後是有三面強的。

而假想中的“第四面牆”,指的'是分隔角色與觀眾的那面牆。當這面牆被“打破”的時候,劇中的真實空間與觀眾的真實空間就交融到了一起。

7、窺視視點Voyeur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窺視者——暗中監視者銀幕上角色們的私生活,那些角色並沒有讓我們闖入他們的生活,那些角色並沒有讓我們闖入他們的生活。我們僅僅是為了施惠於自我,用他人的真實生活而不是我們自己的生活來滿足我們的胃口。

窺視片段可以是特意設計的,使我們感到自己在窺視銀幕上的角色,而不是單純地感受者影片所講述的故事。鏡頭也許會採取加邊框(從隱蔽處通過雙瞳望遠鏡觀察)這樣一種方式,來強調一場戲的窺視視點。

8、篩濾 Screen

篩濾技巧是指用一個簡單的物體充當整個畫面的過濾器。當我們看一個電影片段時,畫面是透過百葉窗、彩色玻璃或者是一種材質(比如水)來呈現時,此時我們的視點就被篩濾技巧過濾了。

篩濾技巧對於營造鏡頭氣氛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而且還能幫助觀眾洞悉角色的情緒或感覺。

9、映像Refletion

映象是神秘的具有哲學意味的有趣事物。我們看到的是反射出的影像,而不是世物本來的面貌。鏡子就是最常見的例子。

Ⅹ 微電影拍攝的關鍵點有哪些

一、好的劇本是關鍵


劇本的挑選非常關鍵。好多人拍微電影就憑著一腔熱心,一閃而過的靈光,這是不可的。微電影雖然時間短,但它也著重動聽的情節,因而,在拍照前必定要寫出一個可操作的劇本,劇本不易太過雜亂,由於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劇情襯托,但必定要吸引人、打動聽,一起還要考慮自己的資金、器材、演員等問題。


二、選景不可少


拍照前,要選好拍照的場所。挑選的場所要適合劇本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做到情、景、劇相交融。可以挑選當地比較知名的景點或校園、公園之類的進行拍照;如果資金答應的話,也可以進行布景拍照。


三、運用必定的拍照辦法使作品富有靈性


拍照辦法一般包括平攝、俯攝和仰攝。微電影拍照中,平攝辦法使用的比較多。所謂平攝就是保持水平的角度來進行拍照,使畫面顯得平和安穩,平攝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視角。俯攝就是使攝像機的高度高於被攝物體,拍照的角度是從上往下。


四、運用搖攝和移攝,使畫面富有變化和節奏感


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照者本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照辦法。由於當咱們觀察停止或運動的物體時,頭部和眼睛都會做水平或筆直搖動,而“搖攝”就是模擬了咱們的這種運動。


移攝,指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照,這樣畫面的結構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仍是處於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開的態勢。


五、好好利用光線,使你的作品更富變現力


光線的把握對拍照非常重要。為了節約本錢,首要應該學會好好利用自然光。白天拍照,如果太陽的光線太強,可以用泡沫遮光板和擋光板進行遮擋;如果是晚上拍照,可以挑選比較廉價的節能燈、白熾燈,還要好好利用路燈。

閱讀全文

與關於電影拍攝的問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周迅經典語錄電影 瀏覽:874
韓國恐怖直播電影 瀏覽:78
什麼海島電影 瀏覽:640
70年代電影劇情介紹 瀏覽:569
我的童年電影字幕 瀏覽:191
少女電影歌曲是什麼 瀏覽:956
戰爭房間電影國語版 瀏覽:865
科幻電影3體2020 瀏覽:182
外國小孩整大人電影 瀏覽:159
刑偵真實故事改編電影 瀏覽:705
我想看電影看書 瀏覽:609
雪山飛狐電影2021演員表 瀏覽:586
電影女演員什麼延 瀏覽:119
關於dj的電影故事簡介 瀏覽:857
青春微電影大全在線觀看視頻下載 瀏覽:284
老電影武林完整版 瀏覽:487
全是飛刀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4
電影里人物叫柳絮飛 瀏覽:592
海量高清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94
b站好看電影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