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還記得嗎是什麼電影
幾十年前,在全托幼兒園,只有禮拜六下午被家長接回家。禮拜一早上回幼兒園。一天晚飯前,老師告訴小朋友們,晚飯後帶大家去看電影。
一人帶個小凳子,坐在大禮堂里,那時候少有現在這么標準的電影院。記憶中第一部電影是紀錄片,原子彈爆炸,那時候不識字呀,後來才知道紀錄片叫《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接著放的是電影《地道戰》。
還別說,從看電影的記憶開始,就和尖端武器、戰爭掛上了鉤。幾十年以來,一直就喜歡看戰爭片。那以前太小了,肯定和大人看過電影,都是什麼電影,完全不知道了,基本上都是在電影院睡過去的,經常都是迷迷糊糊被大人抱回家,接著睡。
那個年代,能看的國產電影就是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以及鐵道衛士、英雄兒女等抗美援朝的電影。經常看的是新聞簡報,正片前加演,最多一次連看了三輯新聞簡報,記得都不長。都是國內外重要新聞,相當於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不過,至少都是一個月左右的事情了。
現在,每天在手機上參加《學習強國》的學習,偶爾看一些老電影的片段,裡面可有不少美好的記憶,主要還是掙點學分。
英雄兒女。
謝謝,誠邀!
《玻璃老人》。
那時我還小,還不會走路。
滿大雜院都在傳,今天晚上放電影!
什麼電影?
《玻璃老人》。
很讓人好奇的片名。
今天才網路到,這是一部譯製片,蘇聯電影。
但是網路到的內容三言兩語,語焉不詳——大概這部電影太遙遠太古老。
當時我父母都在外工作,我姑婆和姑母照料我,她們整天奴僕一樣勞動,晚飯後還在家族的廳房裡義務掃盲,教居委會里的文盲認字。
深夜了,她們還在做鞋、織毛衣……,記得這樣夜裡趕活當時被稱為「熬夜」。
她們鄙棄享樂,從不做生,不愛湊熱鬧,所以看戲看電影她們是不去的,卻給我訂了兒童畫報《小朋友》,還常常應鄰居請求,放下手頭正忙的事,給他們朗讀連環畫。
由於《玻璃老人》這片名太吸引人,我吵著要看。
姑婆和姑母輪流背著我,走到離我家很遠的鎮子南端河街西頭的東皇宮——那時鎮上九宮十八廟,僅這河街上,東皇宮旁邊是南華宮,南華宮旁邊是萬壽宮,再往河的下遊走,距萬壽宮約五十米是天後宮,距天後宮二十米是禹王宮。
只記得人很多,光線昏暗,窄窄的銀幕上光影在閃。
姑婆和姑母為了讓我看得清楚,輪流把我扛在肩上,雙手扶著我——現在想來,我倒是騎在她們肩上,如同坐椅子,她們為了我的舒適安全和看好電影,堅持那麼長的時間,卻一定很難受!
那時看電影沒有座位,都站著,直到三十年後有了電影院。那電影院就是原來的禹王宮。
也有抬凳子去的,要早早去佔位置並且一直守到放電影,前面凳子比你高,你就還得站著,人群密密麻麻,最後面的還得站在凳子上看。大家都雙眼越過前面重重疊疊的人頭,一直用翹首盼望的姿勢看那用16毫米電影放映機放映電影的窄銀幕,中途要耐心等待放映員換片。有人怕擠,在銀幕後面看。
而今電影院卻被人買了又暫時沒有修建,長滿樹和草,又被人開墾,種滿莊稼。
曾經放過電影的,還有天後宮——現在是稅務所職工宿舍;還有大操壩——古代士兵操練的地方和處決犯人的地方,後來是醬園廠,現在是幼兒園和小區。
記得萬壽宮、天後宮、禹王宮本來就有很氣派的木建築的戲台。天後宮戲台前面是石板地壩,地壩後面是一級級寬闊石梯,地壩兩邊樓上還有包廂,所以在天後宮放電影、演戲的時間最久,大概三十年。那些宮的戲台前面,也許原來是有座位的吧?
聽說要打造古鎮,要恢復九宮十八廟,很盼望。
(配圖為現在種滿莊稼的電影院——禹王宮)
第一次看電影,是在老家的鄰村場院前,看過一部名字叫《苦菜花》的黑白片,那個小女孩飢餓的眼神至今還留在我的印象中。
大家好!我是星期八影視剪輯,在這里我想簡單的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第一次觀看的電影,那就是
《背起爸爸上學》
真正人生第一部看的電影!
記得那是小學一年級,當時是學校在操場上用老式的放映機放的電影,然後組織
全校的師生一起觀看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電影里一個畫面,老父親供不起家裡的一兒一女讀書,轉動取水的瓢來決定,水瓢把手指到誰誰就去上學。
很久沒有在看這部電影了,甚至連名字都記不得了,後來在網上找了找這部片子還真有,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學》,裡面居然還有張嘉譯
這個樣子的......
影片以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這部電影主要講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一日,石娃上學路過馬蓮河,河水因暴雨漲起,淹沒了自己的同學,所以自己逃回家逃課3天,被父親打了一頓,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校,走到河中央石娃卻哭了,所以父親將他背過了河,一路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後,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鄉,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迎著朝陽,向前走去。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
電影里的那種貧窮真的深深刺痛了我,就是現在我想起來整個基調都是悲涼的。吃不上飯但還是非渴望學習,要好好學習才能有出路。這是時代的烙印,90後應該都是聽著這些規勸和教育長大的。看到這張圖片,還是想流淚......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裡面有句台詞「平安無事啊」讓我記了五十年。
第一次看電影至今難忘。我大概6、7歲,是個白天,我們大隊中學教室放電影。當時教室外面已經圍了很多人,爸爸抱著我穿過人群,把我放在教室窗檯上,我一隻手摟著他的脖子,一隻手扶著牆,趴著窗戶玻璃,透過沒遮嚴的窗簾,裡面有點暗,跟看大戲似的,也擠滿了人,教室前面掛著的大銀幕上,人影動來動去,喇叭里傳出人影說話的聲音,帶著音樂《對世上只有媽媽好》。我那時小,不知道是什麼電影,後來我長大些了,村裡白事放露天電影,聽到熟悉的歌,哭的眼淚汪汪,我才知道電影的名字《媽媽再愛我一次》。
《碧空中的雄鷹》是我兒時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包蘭路上的鋼鐵戰士》是第二部。這兩部電影,就現代人來說,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記得住這兩部電影。看過這兩部電影之後,沒聽說也沒有再看過這兩部電影。看這兩部電影的電影院是:沈陽市和平區沙山街的沈鐵俱樂部。
我記憶中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是共和國唯一一部由周總理親自導演的舞台大劇。
Ⅱ 老電影苦菜花裡面扮演那個小女孩的演員現在情況怎麼樣
老電影《苦菜花》兒里那扮演那個小女孩的演員,現在情況怎麼樣還挺好的呢
Ⅲ 苦菜花電影演員表
苦菜花電影演員表:
人物簡介
曲雲(1928年11月8日-2020年3月23日),山東牟平人,著名電影表演女藝術家。
曲雲從1956年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演員,長於塑造各種類型的老年婦女形象。經典之作有電影《苦菜花》、《布穀催春》、《天山行》、《葯》、《失去的歌聲》、《金不換》以及電視劇《泉水默默流》、《天倫》等。上世紀90年代,還加盟了張國立鄧婕夫婦合作的力作《康熙微服私訪》系列,飾演一位農村大媽。
2020年3月23日,八一電影製片廠老電影表演藝術家曲雲去世,享年92歲。
Ⅳ 電影苦菜花劇情 電影苦菜花簡介
1、劇情:抗日戰爭初期,膠東某山區王官莊。地主王唯一(劉江 飾)勾結日寇,橫行鄉里,打死馮大娘(曲雲 飾)的丈夫,逼走兒子。大女兒娟子(楊雅琴 飾)暗中參加了抗日武裝,在地下黨負責人姜永泉(王志剛 飾)帶領下,組織了武裝暴動。馮大娘在暴動中提高了思想覺悟,非但不埋怨娟子瞞著她鬧革命,還把二兒子德強(萬倉 飾)也送去參加八路軍。王唯一被鎮壓後,他兄弟日寇特務王柬芝(顧嵐 飾)來到村裡,以小學校長身份從事特務破壞活動。影片描寫英雄母親馮大娘這樣的一位普通農村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在殘酷的對敵斗爭中,如何鍛煉成長成一個有高度階級覺悟和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戰士,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階級敵人,只有拿起槍桿子來進行斗爭的真理。
2、電影《苦菜花》,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李昂導演,1965年攝制並上映。
3、本片生動描寫了一位偉大母親在民族和個人的漩渦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畫面和音樂等方面均充滿了鄉土氣息工,尤其是電影插曲「苦菜花開」更是膾炙人口。曲雲的表演剛毅、飽滿,極具內力。
4、1977年重映。該電影堪稱經典。
Ⅳ 求 苦菜花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苦菜花》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KOGmBSxquG0gJsLY8dCxw
作品相關簡介:電影《苦菜花》,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李昂導演,1965年攝制並上映。
本片生動描寫了一位偉大母親在民族和個人的漩渦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畫面和音樂等方面均充滿了鄉土氣息工,尤其是電影插曲「苦菜花開」更是膾炙人口。曲雲的表演剛毅、飽滿,極具內力。
Ⅵ 有幾個看過《苦菜花》的
關於馮德英的小說苦菜花,58年出版,當時影響非常大,我和大部分同學都看過,因寫的就是我家鄉膠東地區軍民反日偽掃盪的故事,所以印象很深,作者馮德英49年參軍,原只有五年小學經歷,在部隊擔任了通信兵排長,因偶然看了一本小說柯藍的"洋鐵桶的故事"愛上了文學,55年寫苦菜花,58年出版,然後專門從事寫作,59年迎春花出版,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事,文革後出了山菊花(上.下集)。馮德英後轉業山東,任省作協主席等職。苦菜花原名"母親",因與高爾基作品同名,就改名苦菜花,苦菜是我家鄉一帶到處都有的野菜,很小時常跟大一點的孩子去挖苦菜,有苦味但能吃。還記得當時看到報紙報道,馮德英將得到稿費(忘記是一萬元還是八千元,反正當時是很大一筆錢)全部捐給家鄉。後來苦菜花電影和電視劇都看過,電影中的母親印象較深。當年看過的小說很多,從故事情節來說,鐵道游擊隊和後來出的林海雪原等更吸引人,我喜歡看苦菜花是因為講的背景是42年底的日偽對我們那個地區大掃盪,我母親是區婦救會幹部,12月靠積雪躲過一劫,兩個月後我來到這個世界,小時候常聽大人講當時的事,故對這部小說特到關注。
《苦菜花》是陳小藝、侯天來等主演的抗戰劇。下面我就來講講這部片子的劇情。
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某山區。地主王唯一勾結日寇橫行鄉里,打死馮大娘的丈夫逼走兒子。大女兒娟子暗中參加了抗日武裝,在地下黨負責人姜永泉帶領下組織了武裝暴動的故事。
王家深宅大院妻妾成群。三少爺王柬芝從北京念大學返鄉,發現自己妻子與長工王長鎖通姦,並生下私生女杏莉。王卻忍辱負重,默認了他們在自己眼皮底下長期存在。王家侍女積極投身村裡的抗日斗爭。成為一名革命母親,使他懂得了對付殘暴的敵人,只有拿起槍進行斗爭的真理。『』母親『』的女兒愛上了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姜永泉,卻遭婦救會會長趙興梅的爭奪。犧牲的兵工廠廠長竟是娟子的親哥哥。趙興梅竟是娟子的嫂子。淑華姑娘慘遭日本人輪奸,被救後做了小學教師與校長王柬芝的『』女兒『』杏莉成了好朋友。杏莉無意進入王家地道,發現最親的人向日軍發報。他卻殘忍的奸殺了杏莉。這位特務被捕後供出上司竟是人們常常同情的弱女子。原來她的真名叫『』川島花子『』日本特高課高級特工。
這部影片一個『』苦『』字說明了有了當初先輩付出苦,才有了現在美好生活的甜。
寒凝大地,苦菜花開得更絢爛,血雨腥風,母親胸膛更堅挺。特工的姦猾,日寇的殘酷,明槍暗箭,敵中有,中有敵,拔槍相見。
王家深宅大院妻妾成群。三少爺王柬芝從北京念大學返鄉,發現自己妻子與長 工王長鎖通姦,並生下了私生女杏莉。王卻忍辱負重,默認了「姦夫淫婦」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期存在。
王家使女出身的「母親」積極投身村裡的抗日斗爭。成為了一位革命母親,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敵人, 只有拿起槍桿子進行斗爭的真理。「母親」的女兒娟子愛上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姜永泉,卻遭婦救會長趙星梅的爭奪,壯烈犧牲的兵工廠廠長竟是娟子的親哥哥,而「情敵」趙星梅竟是娟子的嫂子, 淑花姑娘慘遭日本鬼子輪奸,被救後安排做了小學教師,與校長王柬芝的「女兒」杏莉成了好朋友。杏莉無意中進入王家地道,夢游般發現自己最親近的人正在地下室向日軍秘密發報。他卻殘忍奸殺了杏莉。這位異常奸狡的特務被捕後,供出了他的頂頭上司--竟是人們常常同情的弱女子,原來,她的真名叫「山島花子」日本特高科高級特務。
《苦菜花》是作家馮德英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這部革命 歷史 題材的文學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銀幕並紅極一時。將近40年之後,導演王冀邢將這部「紅色經典」重新改編成了20集的電視劇。 王家深宅大院妻妾成群。三少爺王柬芝從北京念大學返鄉,發現自己妻子與長工王長鎖通姦,並生下了私生女杏莉。王卻忍辱負重,默認了「姦夫淫婦」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期存在。 王家使女出身的「母親」積極投身村裡的抗日斗爭。成為了一位革命母親,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敵人, 只有拿起槍桿子進行斗爭的真理。「母親」的女兒娟子愛上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姜永泉,卻遭婦救會長趙星梅的爭奪,壯烈犧牲的兵工廠廠長竟是娟子的親哥哥,而「情敵」趙星梅竟是娟子的嫂子! 淑花姑娘慘遭日本鬼子輪奸,被救後安排做了小學教師,與校長王柬芝的「女兒」杏莉成了好朋友。杏莉無意中進入王家地道,夢游般發現自己最親近的人正在地下室向日軍秘密發報。他卻殘忍奸殺了杏莉。這位異常奸狡的特務被捕後,供出了他的頂頭上司--竟是人們常常同情的弱女子,原來,她的真名叫「山島花子」日本特高科高級特務……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看過電影《苦菜花》,深受劇 情感 動。後來,又在央視電影頻道和懷舊劇場頻道多次觀看電影《苦菜花》。曲雲、王志剛、楊雅琴、袁霞、張懷志、謝萬和、劉江、劉抒吟主演。插曲共4首,均由王音璇演唱。
看過這部小說,是在六一年上小學時看的,那是我看的第一本小說,當時我還把好句子記下,作文時備用。
這是一夲以家庭為主的抗日小說。是山東一個地方軍民抗日故事,。
三花!都看過!好!
沒有看過,累覺不愛看電視劇啦
Ⅶ 尋找老電影《苦菜花》
電影《苦菜花》
http://star.qust.e.cn/hsdy/mov/kch.rm
使用realplayer打開上面的鏈接
Ⅷ 有關於革命電影《苦菜花》的資料
電影《苦菜花》,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李昂導演,1965年攝制並上映。
本片生動描寫了一位偉大母親在民族和個人的漩渦中的崇高情操。影片在人物塑造、畫面和音樂等方面均充滿了鄉土氣息工,尤其是電影插曲「苦菜花開」更是膾炙人口。曲雲的表演剛毅、飽滿,極具內力。1977年重映。該電影堪稱經典。
(8)染色老電影苦菜花擴展閱讀
《苦菜花》劇情介紹:抗日戰爭初期,膠東某山區王官莊。地主王唯一(劉江 飾)勾結日寇,橫行鄉里,打死馮大娘(曲雲 飾)的丈夫,逼走兒子。大女兒娟子(楊雅琴 飾)暗中參加了抗日武裝,在地下黨負責人姜永泉(王志剛 飾)帶領下,組織了武裝暴動。
馮大娘在暴動中提高了思想覺悟,非但不埋怨娟子瞞著她鬧革命,還把二兒子德強(萬倉 飾)也送去參加八路軍。王唯一被鎮壓後,他兄弟日寇特務王柬芝(顧嵐 飾)來到村裡,以小學校長身份從事特務破壞活動。
影片描寫英雄母親馮大娘這樣的一位普通農村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在殘酷的對敵斗爭中,如何鍛煉成長成一個有高度階級覺悟和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戰士,使她懂得了對付殘暴的階級敵人,只有拿起槍桿子來進行斗爭的真理。
Ⅸ 老影片巜苦菜花》小姑娘嫚子和秀子的扮演者叫什麼名
電影《苦菜花》中劉抒吟飾演嫚 子;陶珊飾演秀 子
Ⅹ 電影《苦菜花》「文革」時倖免於難 只因改編後刪了內容
1965年9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之際,八一電影製片廠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故事片《苦菜花》在全國上映,好評如潮。影片在香港上映時,其票房也遠遠超過了與它同時上映的邵逸夫的娛樂片《四大金剛》。此後不久,「文革」風暴襲來,小說《苦菜花》被扣上「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的帽子,成為被批判的「大毒草」, 電影《苦菜花》卻倖免於難……
作者:楊慶華
《苦菜花》的主要外景地是山東的昆嵛山區,為了拍好織布的戲,演員曲雲每天走三里夜路到老鄉家拜師學藝。「昆嵛山狼多,曲雲聽說狼怕光,就一路上晃動著手電筒。一次,曲雲聽見身後有動靜,毛骨悚然。一跑還把手給摔傷了」。拍攝結束時,曲雲為老鄉家織了三丈布。曲雲對老鄉說:到時您看電影,看我織得像不像!
導演李昂為拍出「膠東地區的地域特色」,將織布作為重場戲:天黑了下來,馮大娘在包餃子,小女兒娟子坐在門檻上抱著蒜臼搗蒜。星梅回來了,娟子跑上去:「星梅大姐,鐵功大哥呢?」星梅眼裡含著淚水,叫了聲「大娘」,奔向屋裡。地下黨負責人姜永泉跟了進來,把一個包裹交給馮大娘:「鐵功同志犧牲了,這是他留下的東西」。馮大娘接過包裹打開,一隻手鐲掉在腳下。馮大娘拾起手鐲一看,與自己手上戴的鐲子一模一樣。馮大娘連忙推開房門,星梅在織布機上坐著織布。馮大娘走近星梅:「梅子,鐵功還有別的名字沒有?」星梅:「有,叫德剛」。馮大娘呆住了。
夜晚,燈下。星梅打開未婚夫鐵功留給她的一封信:「你問我家地址,告訴你,村名王官莊。媽媽的名字不知道,妹妹叫娟子……」星梅跑著推開馮大娘的門,馮大娘淚流滿面地在織布,織布機上放著那隻鐲子,和鐵功留給她的那隻正是一對。星梅撲向馮大娘懷中:「我的好媽媽」。這場戲台詞不多,卻感染了無數觀眾。老百姓邊看邊流淚:「怎麼德剛與星梅也沒見上一面就犧牲了?太慘了!」其實,小說《苦菜花》遠比電影要慘得多。小說中,娟子被日本鬼子殘酷殺害,電影中娟子活了下來……馮德英親自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但與原著對照,細節設置差別很大。小說中,娟子和姜永泉的愛情描寫十分成功,改編電影時,這部分內容幾乎被完全刪除,只有一場戲留下一些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