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電影廣角鏡頭有哪些

電影廣角鏡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2 23:39:03

『壹』 電影作品中廣角鏡頭的運用

在李連傑演的《英雄》中,就大量運用到廣角鏡頭的場景,其中突出秦軍浩浩盪盪的行軍場面,兵臨城下的壓迫感,表現得非常不錯。。
在《2012》災難片中,運用大量廣角場景來表現山崩地裂,末日來臨的感覺。。
在《變形金剛2》中,埃及金字塔在廣角鏡頭之下,顯得雄偉壯觀,美國市中心的場景也被廣角效果表現得繁榮,高聳。。
在《阿凡達》中,常常運用廣角鏡頭來突出,潘多拉星球上各種自然大場景,雨林,懸崖,瀑布,海邊,天空,效果淋漓精緻。
在《創戰紀》中概念的城市建築被廣角效果更好地展現。。
《泰坦尼克號》中,從天空望著泰坦尼克號在大海中航行的場景,也是廣角鏡頭的作用。。
《偷襲珍珠港》中日軍的軍艦在大海航行,珍珠港的美軍艦被偷襲傷亡摻重,廣角鏡頭表現出珍珠港被熊熊烈火所覆蓋的場景。。
這些例子,希望你滿意

『貳』 鏡頭分為哪幾種

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遠攝鏡頭。標准、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並無特殊規定。有時根據出產廠商的不同,分類也不同。

一、按照鏡頭變焦分類:

1、定焦鏡頭:指的是在拍攝過程中鏡頭的焦距固定不可變的鏡頭,需要靠改變拍攝位置來變換遠近。其不足之處在於定焦鏡頭焦距無法變換,焦段單一,因此在拍攝時,只能靠拍攝者的移動來完成不同拍攝距離景物的構圖取景。

不過,也正是因為焦距的固定,使得廠商可以將更多精力和成本投入到定焦鏡頭的成像畫質上面。所以通常,焦段相同的鏡頭中,定焦鏡頭的成像質量往往要優於變焦鏡頭。同時,定焦鏡頭還具有光圈大、體積小、重量輕、最近對焦距離近等特性。

2、變焦鏡頭:焦距可以隨意改變,在旅行途中拍攝不同場景照片時會比較方便,同時也省去了更換鏡頭的時間,不過在成像質量上,會比相同焦距的定焦鏡頭略遜。




二、按照鏡頭的焦段分類:

1、廣角鏡頭:通常用於拍攝諸如風光、建築、人像等題材

是指在135規格中,焦距在17-35mm的鏡頭。廣角鏡頭所呈現的視角要比同等條件下人眼的視角更加廣闊。使用廣角鏡頭,可以表現出更大的清晰范圍,並且可以誇張景物間的透視關系,從而有助於給整個畫面帶來更強的震撼和感染力。

2、標准鏡頭:通常用於紀實與人像題材的拍攝

一般是指在135規格中,焦距在40-60mm的鏡頭。之所以稱之為「標准」,是因為其所表現的景物透視關系與人眼十分相近;標准鏡頭的這種特性對用戶的拍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使用不佳,有可能拍攝的照片會比較平淡。

3、長焦鏡頭:通常用於拍攝人像、新聞紀實、動物、體育等題材

比標准鏡頭焦距長的鏡頭都可以稱為長焦鏡頭,它能將遠處物體拉近,壓縮景深,製造虛化的背景,從而使拍攝對象主體更加突出。長焦鏡頭比較適合用於拍攝特寫畫面。

另外,在長焦鏡頭中,鏡頭焦距為85-300mm的攝影鏡頭為普通遠攝鏡頭,300mm以上的鏡頭為超遠攝鏡頭。

4、微距鏡頭:通常用於花卉、靜物、生態昆蟲、美食等題材

是一種專門用來捕捉細微對象的鏡頭。微距鏡頭具有高解析度、高反差、低像差以及色彩還原准確等特點。在使用其進行拍攝時,可以更好地表現拍攝對象的細節和質地。另外,為了能夠拍攝到微小的物體,微距鏡頭還擁有著比其他種類鏡頭都要強的近攝能力。

5、魚眼鏡頭:通常用於藝術或創意攝影

是指在135規格中,焦距在6-16mm的短焦距超廣角攝影鏡頭。一般情況下,這種鏡頭的前鏡片都會呈拋物線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所以稱之為魚眼鏡頭。由於超短焦距所造成的強烈變形效果,魚眼鏡頭所呈現的景象是圓形或曲面的,這種視覺效果具有很強的超現實性和趣味性。

6、移軸鏡頭:通常用於建築攝影

此類鏡頭可以通過移動光軸調整透視效果,其主要作用在於可以糾正透視變形,調整焦平面位置。

『叄』 說說鏡頭的種類有哪些標准鏡頭的特點是什麼 關於攝影的

1、攝影鏡頭主要有六類:一是標准鏡頭,二是微距鏡頭,三是移軸鏡頭,四是魚眼鏡頭,五是折返鏡頭、六是變形鏡頭;
2、標准鏡頭。按視角分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人像鏡頭、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等等,有定焦和變焦兩種類型,多用於普通攝影( 但不絕對,以下同 );
3、微距鏡頭,具有 1∶1 及以上放大倍率的鏡頭,多用於花卉、昆蟲等生態攝影;
4、移軸鏡頭。具有可調整透視變形的鏡頭,多用於建築攝影;
5、魚眼鏡頭。具有 180° - 220° 的極限廣角鏡頭,畫面有變形,多用於全景攝影;
6、折返鏡頭。是一種末端凹鏡的鏡頭,具有很小體積的長焦鏡頭,多用於長焦攝影;
7、變形鏡頭。是一種壓縮像場的鏡頭,將超寬畫幅壓縮至標准畫幅之中,需要後期拉伸,多用於電影( 或視頻 )攝影;
8、此外,還有電影鏡頭,有跟焦此輪裝置;工業攝影中還有遠心鏡頭、雙遠心鏡頭( 高解析度等倍率無透視畸變 )、用於特殊領域的針孔鏡頭等等,但本質上都是標准鏡頭;
9、通常說的標准鏡頭,是指標准鏡頭中相當於人眼單眼視角( 約 46° )的定焦鏡頭,最寬40mm,最窄58mm。約定俗成的標準定焦鏡頭是指全畫幅 50mm 定焦鏡頭或者其他畫幅視角相當於全幅 50mm 的定焦定焦。標准變焦鏡頭則是指全幅 24-70mm 鏡頭或者其他畫幅的視角相當於全幅 24-70 的 變焦鏡頭。

『肆』 請問 電影中的鏡頭 會有多少種

1、建構性鏡頭

(establishingshot)

正如它的名稱所表明的那樣,是一個廣角鏡頭,通過它,觀眾可以知道這一組事件發生在什麼地方。在剪輯的過程當中,它通常是被採用的第一個鏡頭。觀眾由此被帶入到敘事或行動中去。這一技術通常被用來標明系列地點的轉換當中。如《黃靜媽媽的日子》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列印部轉換到屍檢部門前有一個大的廣角鏡頭交代以下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觀眾由此對以後發生的事件有了一個定向性的期待,從而被引入到敘事當中。

2、主鏡頭

(themastershot)

它是一個從客觀觀察者角度來長時間記錄主要,中心事件的一組廣角鏡頭,比如在大型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主鏡頭是講話人在台上做發言。但是這樣的一組長時間對准一個對象的鏡頭會比較單調,那麼主鏡頭會在間歇中轉換視角,以給觀眾一個不同的視角。同時在剪輯過程中可以切入其他畫面,以彌補主鏡頭本身的缺陷。主鏡頭,如果仔細計劃的話,可以彌補聲音或畫面從存在的連貫性問題。

3、鏡頭切換

(shottransitions)

它是編輯或導演選定的單個鏡頭進行的移動組合來建構敘事的一種方式,通常情況下它和節目既定的風格相關。現在的數字技術使得節目的製作在這一方面變得非常容易。

直接切入:(straightcut)

這是電影製作當中最常用到的鏡頭比如:城市風景的蒙太奇鏡頭、餐桌上的談話、平行的事件。作為動感的敘事方式,這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影片中如果使用不當,會造成突兀感。

淡化鏡頭(fades)又可以分為淡入(fadeups)和淡出(fadedown),淡入是指畫面由黑色畫面進入彩色畫面,淡出是指畫面由彩色畫面進入黑色畫面。根據導演的意圖和時間壓縮,景色轉換等方面,它可以是快鏡頭,也可以是慢鏡頭。黑色不是採用的唯一的色彩。在故事片中,通常用快速的鏡頭從彩色突然進入白色的方式,來表達恐懼、驚訝和憂傷。

溶(dissolves)

溶是指當一個畫面慢慢消失的時候另外一個畫面同時逐步出現。它可以使得鏡頭的切換變得更加柔和。突兀的東西變得緩慢起來。這就是說當我們在壓縮時間或轉移地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鏡頭連接,混合起來。比如它可以運用到許多事物的蒙太奇上,比如舞蹈、音樂劇、夢的片斷或從現實進入到回憶中。

編輯本段鏡頭手法分類(一)拉鏡頭

它的作用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清楚某一重點的基礎上,由點到面,認識人物和環境,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拉鏡頭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個鏡頭,首先出現的是一朵盛開的苦菜花的特寫鏡頭,然後又出現一隻小手伸入畫面採摘,但觀眾卻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準的手,這是鏡頭拉開了,觀眾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這種拍攝方法,就叫做拉鏡頭。

(二)跟鏡頭

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始終是跟隨一個在行動中的表現對象進行拍攝,以便連續而詳細地表現他的活動情形,或在進行中的動作和表情。

(三)搖鏡頭

這是指攝影機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環顧,搖攝全景,或者跟著拍攝對象的移動進行搖攝。它常用於介紹環境或突出人物行動的意義和目的。

(四)推鏡頭

是指被攝人位置不動,只移動攝影機推成近景或特寫鏡頭。同一個鏡頭內容,緩慢地推近,給人以從容,舒展和細微的感受。快推則產生緊張,急促、慌亂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氣氛的烘托。

(五)主觀鏡頭

是將電影的鏡頭當做劇中人物的眼睛來觀察和表達客觀事物的,它可以模擬感覺、渲染氣氛。主觀鏡頭比較普遍的是用來表現人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態,也常用來反映人物的幻覺,想像,這在電影中是經常出現的。同時,對於刻劃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開頭,有一段小花尋找哥哥的回憶鏡頭,它先用奔跑的鏡頭,引出當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聲音回到了現實,處理得自然流暢,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

(六)空鏡頭

這種鏡頭,以具體的視覺形象(即畫面)表明一定的時間、地點、沒有人物,沒有語言,只表現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氣氛的場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雲、月亮、飛鳥等。它是使電影富有詩情畫意的重要手段,從而造成寬廣,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鏡頭

俯仰鏡頭可分為俯鏡頭和仰鏡頭。俯鏡頭除鳥瞰全景之外,還可以表現陰郁、壓抑的感情,一般起貶意的作用。仰鏡頭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著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鏡頭

升降鏡頭一般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視角和畫面空間,有助於戲劇氣氛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紅花》中,當奧依古麗下了吉普車,走進群眾歡迎她的場面,就是攝影師在直升飛機上高俯拍攝的。這種拍攝方法渲染了氣氛,展示了廣闊的空間。

(九)綜合性鏡頭

綜合性鏡頭,指鏡頭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為了使電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現某一情節,往往在一個電影鏡頭里,將推、拉、升、降、搖、移等鏡頭結合在一起使用。它為畫面造成正、側、仰、俯、平等各種不同的鏡頭角度,既能表現環境的全貌,又能表現某個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使電影更加富有表現力。所以,電影鏡頭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結合、交織在一起使用。這種鏡頭也稱為長鏡頭。

(十)變焦距鏡頭

它是指攝影機的位置不變,通過安裝在影機內的變焦距鏡頭的焦距變化,使拍攝對象在不改變與攝影機的距離的條例下,加速或勻速的拉遠或推近,造成一定的節奏。


蒙太奇:

http://ke..com/view/1636.htm

『伍』 拍攝的鏡頭角度有哪些呢

了解拍攝角度是一個攝影的必須掌握的知識,下面由我為大家搜集的拍攝的鏡頭角度有哪些呢,希望對大家有用!

拍攝的鏡頭角度有哪些呢 篇1

一般而言,鏡頭角度一般有五種:

1、鳥瞰鏡頭(bird』s-eye view):也就是鳥眼看世界。

2、俯角(high angle)

3、水平角度(eye-level):也就是人眼看世界。

4、仰角(low angle):通俗講是狗眼看世界。

5、傾斜角度(oblique angle)

高角度鏡頭

(鳥瞰鏡頭、俯角鏡頭):這類會呈現畫面中的人物的困境、無力感以及被攻擊的情況。鳥瞰鏡頭和俯角鏡頭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全知的感覺,如同「上帝的視角」注視著事物的命運。此類鏡頭也會凸顯環境,使環境看起來似乎可以吞噬角色,使人物顯得卑微無助。


水平角度

有些導演很不願意隨便使用主觀鏡頭,如日本的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中,攝影機通常是離地面四尺高——完全是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看事物的高度。小津視其角色與自己平等,不特別具備美德,也不特別墮落,小津完全讓他們嶄露自己,不用鏡頭角度來做價值判斷。因此,他的鏡頭是中性的,不帶有情感,讓觀眾自己做判斷。


仰角鏡頭

與俯角相反,它會增加被攝物的高度,並且帶有垂直效果。動作速度感增加了,尤其是暴力鏡頭。仰角鏡頭會增加主體的重要性,使物體在觀眾前方展開,甚具威脅性。由仰角攝得的任務通常會引起恐怖、庄嚴及令人尊敬的感覺。所以在宣傳片和強調英雄主義的電影中,這類鏡頭角度最常見。


傾斜角度

傾斜角度的水平線多是斜的。鏡頭里的人物看起來好像快要跌倒。這種鏡頭有時候用於主觀鏡頭,例如醉漢的視角。另外,在一些場景比較特殊的環境里,傾斜角度對應景物的構圖,更能擴展視野,那另當別論。


拍攝的鏡頭角度有哪些呢 篇2

一部片子全篇一律地使用平攝,就會使觀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爾變換一下拍攝的角度,就會使影片增色不少。拍攝角度大致分為三種:平攝(水平方向拍攝)、仰攝(由下往上拍攝)、俯攝(由上往下拍攝)。

1、 方向拍攝

大多數畫面應該在攝像機保持水平方向時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效果顯得比較平和穩定。如果被拍攝的主角的高度根攝像者的身高相當,那麼攝像者的身體站直,把攝錄像機放在胸部到頭部之間的高度拍攝,是最正確的做法,也是握著錄像機最舒適的位置。如果拍攝高於或低於這個高度的人或物,那麼,攝像者就應該根據人或物的高度隨時調整攝像機高度和身體姿勢。

2、 由下往上拍攝

不同的角度拍攝的畫面傳達的信息不同。同一種事物,因為觀看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個目標,觀看者會覺得這個目標好象顯得特別高大,不管這個目標是人還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攝者的.形象顯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攝像機的拍攝角度傾斜向上去拍攝。用這種方法去拍攝,可以使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被攝者顯得更雄偉高大。這種效果切記不要濫用,偶爾的運用,可以渲染氣氛,增強影片的視覺效果;如果運用過多過濫,效果會適得其反。但有時拍攝者就是利用這種變形誇張手法,從而達到不凡的視覺效果。

3、 從上往下拍攝

攝像機所處的位置高於被攝體,鏡頭偏向下方拍攝。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遠畫面,用來顯示某個場景。可以用於拍攝大場面,如街景、球賽等。以全景和中鏡頭拍攝,容易表現畫面的層次感、縱深感。如果從比被攝人物的視線略高一點上方拍攝進行近距離特寫,有時會帶點藐視的味道,這一點要注意;如果你從上方角度拍攝,並在畫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間,這個人物就會顯得孤單。

4、 物視角的拍攝

視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習慣。有些時候,可能需要表現出拍攝主體的視角,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拍攝的高度是高是低,都應該從主體眼睛高度去拍攝。如:一個站著的大人觀看小孩,就應把攝像機架在頭部的高度對准小孩俯攝,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樣,小孩仰視大人就要降低攝像機高度去仰攝。直接向下俯視的畫面通常被用來顯示某人向下看的視角。用遠攝或廣角的拍攝方式從高處以高角度進行拍攝,可以增加片中觀看者與下面場景的距離。

『陸』 如何拍好影視中的廣角鏡頭

1.廣角鏡頭遠拍



使用廣角鏡頭遠拍有易於凸顯以及放大拍攝空間,製造空間感,常用於日常風景展示拍攝;同時,室內拍攝時使用廣角鏡頭遠拍會顯室內空間更大,小空間也能拍出大的視覺感。



當你處於狹窄的拍攝空間時,可以考慮把主角人物放置鏡頭中間,使用廣角鏡頭遠拍,使得室內空間在視覺上更具空間感。



2. 廣角鏡頭近拍



使用廣角鏡頭近拍,可以誇大拍攝空間距離,使得攝像機運動更速度,跟隨人物移動拍攝時較為明顯,更強調物體存在;小幅度的攝像機移動配合演員的大幅度移動,在畫面中可以製造緊迫感,讓畫面更具動感。



3. 固定廣角鏡頭



傳統的固定廣角鏡頭常用於展示開闊的視野,在電影的運用中,固定廣角鏡頭拍攝也可放大人物間的距離,讓鏡頭畫面更具美感。同時,在實際電影運用中,可以利用演員移動對鏡頭畫面進行填充,用簡單的固定廣角鏡頭,創造更大的畫面鏡頭。



4. 運動廣角鏡頭



運動廣角鏡頭,一個創造強烈電影感的運動鏡頭拍攝,多用於拍攝追逐畫面的應用場景中。當攝影機與主題離得足夠近,並在環境中加速運動,使用運動廣角鏡頭拍攝會呈現強烈的運動感,並讓觀眾也能第一視角地感受到畫面速度的沖擊感。



關於如何拍好影視中的廣角鏡頭,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如何拍好影視中的廣角鏡頭?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柒』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7)電影廣角鏡頭有哪些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捌』 鏡頭種類有哪些

導語: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數碼已經融入了我們之中。鏡頭的種類包括: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遠攝鏡頭。標准、廣角、超廣角、遠攝、超遠攝的劃分也並無特殊規定。有時根據出產廠商的不同,分類也不同。綜合市場銷售的標准鏡頭的焦距、視角(對角線視角),得出“標准鏡頭的視角以45°左右為中心,在40~60°之間”。因此,視角比60°大的是廣角鏡頭,比40°小的是遠攝鏡頭。

鏡頭種類有哪些

一、標准鏡頭(Standard lens)

焦距接近畫面對角線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這種情況,視角為53°)。這一直作為標准鏡頭的定義,但實際上並不遵循這個定義。

35mm相機鏡頭的對角線大約是43mm,若按定義,則焦距為40~45mm的鏡頭才是標准鏡頭(視角為57~51°),但市場上出售的35mm單反相機的標准鏡頭,大多數是焦距為50~58mm的鏡頭,倒不如說,焦距為35mm的廣角鏡頭接近標准。若從使用情況看,單反相機用的變焦鏡頭35~70mm等,由廣角35mm到中遠攝70mm可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使用最廣泛的標准鏡頭的焦距按各尺寸型號分別如下:

二、廣角鏡頭(Wide angle lens)

比標准鏡頭視角大的短焦鏡頭。一般對角線視角60°以上稱廣角,80°~110°稱超廣角。

廣角鏡頭可拍攝寬廣的視野,因此在拍攝距離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可起特殊的作用。由於透視誇張,可變現獨特的強調效果

三、超廣角鏡頭(Super wide angle lens)

一般對角線視角超過80°到110°左右的鏡頭稱超廣角鏡頭。在35mm相機的交換鏡頭中有如下的`焦距(視角)的超廣角鏡頭:

魚眼鏡頭除外。

四、遠攝鏡頭(Telephoto lens)

又稱望遠鏡頭或遠距型鏡頭。在凸透鏡組後間隔一定距離放置凹透鏡組,類似於伽利略型望遠鏡。這種設計的鏡頭稱遠攝鏡頭。能將遠方物體放大拍攝,遠攝比在1以下。與長焦鏡頭相比,鏡頭筒可縮短10%~20%,視角約為30°以下的狹角。

35mm相機用的焦距為85mm以上的鏡頭稱遠攝鏡頭,400mm以上的稱超遠攝鏡頭。

遠攝鏡頭的焦距越長,拍的影像越大。由於視角窄,對被攝體的測定和曝光等要特別注意。由於容易產生相機抖動,要注意拿穩相機,快門速度一定要比使用的鏡頭毫米數快(250mm時,用1/250秒以上)。遠攝鏡頭透視感弱,拍出的照片有背景離近的感覺(拉近效果)。

『玖』 你知道什麼是廣角鏡頭嗎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於標准鏡頭、視角大於標准鏡頭、焦距長於魚眼鏡頭、視角小於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

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於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廣角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很短,視角較寬,而景深卻很深,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風景等題材。

廣角鏡頭又稱短鏡頭。攝影輔助鏡頭的一種。鏡頭焦距顯著地小於像場直徑(底片對角線長度),約為6~35毫米;視角大於標准鏡頭,約為53°以上直至220°。相對口徑一般較小。廣角透鏡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快直光鏡頭出現後即產生,此後經種種演變,已成攝影鏡頭中一個重要類別。現代廣角鏡頭光組主要有對稱式結構和後退焦點式結構兩種形式,對稱式廣角鏡頭又可分成正外透鏡和負外透鏡兩個副型。廣角鏡頭具有焦距短,視角大的優點,可於較近距離拍攝范圍寬闊的景物,前景較為突出,景深范圍顯著地大於標准鏡頭、遠攝鏡頭,畫面縱深感強烈。宜用於室內近距拍攝,及拍攝山川、建築、人群等場面。舊式廣角鏡頭像場邊緣有照度下降的缺陷,新式廣角鏡頭多數像場照度平勻。使用廣角鏡頭近攝時,前景被誇張,能產生較為嚴重的透視畸變。

我們平時在電影電視當中所看到的大范圍大面積的外景拍攝,基本都是用廣角鏡頭來完成的,例如在清宮劇中給予宮殿一全景像這種大場景如果沒有廣角鏡頭做輔助,很難拍攝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了,如果拍攝出很差的畫面,不管是導演還是觀眾都不會太滿意。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關於廣角鏡頭的相關分享,那麼你口中所說的廣角鏡頭是不是也是這樣呢?喜歡影視製作的小夥伴們一定要了解這些基礎知識,這樣你們才能走的更遠。

閱讀全文

與電影廣角鏡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致青春二電影解說 瀏覽:822
青春驚悚電影 瀏覽:798
出現經典恐怖場景的電影 瀏覽:239
美國重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969
鋼琴家的妻子是電影演員 瀏覽:549
凱迪拉克追女孩的故事是什麼電影 瀏覽:49
電影關於家裡女人強勢的電影 瀏覽:794
吃飯看電影說說心情 瀏覽:502
雲水謠電影所有演員表 瀏覽:235
韓國高中生孩子的電影名字很長 瀏覽:914
貓和老鼠新電影有彩蛋嗎 瀏覽:822
青春之駿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288
阿偉鱷魚是哪個電影 瀏覽:578
公安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990
琪琪電影倫理免費觀看就喜歡老男人 瀏覽:670
小李子的電影台詞 瀏覽:340
輪椅香港電影 瀏覽:849
開封丹尼斯電影院今日電影城 瀏覽:619
俄羅斯倫理哪些電影 瀏覽:618
機場看到美女喜歡的電影情節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