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貳』 80年代讓你記憶猶新,現在還想回去看的電影有哪些好在哪裡
托改革開放的福,80年代集中引進了一大批不同年代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電影。說實話那會能看到的電影,其豐富程度比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小時候大院每逢周末放電影,其中蠻多給老衲留下深刻印象。
這部電影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我記得我們院放過以後,院里大一些的孩子都魔怔了,天天練習霹靂舞。誰要是有一副漏手指的半截霹靂舞手套,其牛逼程度不亞於現在有一台法拉利或者蘭博基尼。
這部電影也是引起過轟動的,老衲小時候看完就一個念頭,太特么帥了!可惜那時候物資匱乏,誰也沒見過真的滑板長啥樣。
後來隔壁院有一個家長訪美歸來,帶回一個滑板,周圍幾個院的孩子都跑去看。老衲那會跟著大姐去蹭看了一眼,連上手摸一下的機會都沒撈著,真是羨慕嫉妒恨。
這片給老衲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兩點:其一是過去電影里真沒見過這么生猛的人,其二是沒想到美國這么黑暗。
這其實是六十年代的電影,但老衲第一次看是在八十年代。路易·德·菲奈斯實在是世界級的喜劇大師,整部電影節奏明快,包袱是一個接一個,上譯廠的配音非常到位,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老衲印象最深的就是斗雞眼打飛機的橋段,太爆笑了!
這部電影拍攝於1977年,但國內引進是在八十年代。這部喜劇的對白寫的太好了,一個謹小慎微的單親爸爸,一個強勢的女領導,這倆人的化學反應讓人耳目一新。
梁贊諾夫的三部曲之一。現在常用的很多喜劇橋段都是出自這部影片。老衲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尋寶者把獅子籠挖穿了,結果關在裡面的雄獅逃出生天滿世界溜達。
那會還不知道啥叫恐怖片,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一個毀容的潛水員報復 社會 滿世界殺人,氣氛烘托的太好了,以至於很多年我看到河流就心裡突突。
有一場戲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一個比基尼美女在運河上曬太陽,兇手從水裡用刀,沿著美女的襠部一路劃上去,把姐們弄死了。雖然沒有直接拍劃的過程,但在那個年代,這鏡頭真是很黃很暴力的水平。
要說80年代讓我記憶猶新那應該是不可能啦。。。畢竟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哈哈。雖然我不是生在那個年代,但是那個年代的許多電影很好看,讓我這個九零後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時不時的還會去搜索再重新看一遍!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九叔(林正英)帶列個徒弟秋生(錢小豪)和文才(許冠英)去幫任家老太爺移棺不料屍體卻屍變引發了一系列事情,最終九叔帶著兩個徒弟搞定僵屍的故事。
這部電影不單純是恐怖片,還帶有了強烈的喜劇色彩,就是這種獨特的風格讓人慾罷不能,既害怕鬼,但是又想看接下去抓鬼時有什麼 搞笑 的事情會發生。
正是有了這部電影的成功,才會有後來林正英僵屍系列電影的出世。英叔也正是因此成了大家心目中驅鬼的標志性人物。到現在看恐怖片還是經常會看到「英叔護體」等彈幕的出現。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高進(周潤發)因踩到陷阱,受傷後被刀仔(劉德華)和他女友阿珍(王祖賢)相救醒後卻失憶,但是刀仔發現他賭技很好就帶著他到處賭錢。。。最後恢復記憶打敗賭魔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80年代末掀起了香港賭片的狂潮,在這部影片之後的一段時間就有許多相同題材的爭相出世。發哥也是因這部電影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以至於一提到賭神,許多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周潤發。
我是屬於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因為八十年代我已經出生了。港片時代開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而八十年代,電視還沒能進入千家萬戶,彩色電視也是進入九十年代才流行起來的。那時候的影視作品也很匱乏,我記憶中有一部經典電影:《黃河大俠》。
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是因為當時我正開始看小說,因為母親上過大學,買了很多書,對我的啟蒙教育很早,從我還不會說完整的話時就開始了,所以,我的大部分閑暇時間都獻給了書籍。
我人生的第一部小說是《瓦崗寨》,就是隋唐演義的故事。那時候,書籍為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部影片說的也是唐朝時群王爭權的故事,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興趣。
故事中,一位王爺屠了黃河大俠居住的村子,他的小女兒也未能倖免於難,這個場景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影片中那個沾血的撥浪鼓。後來,各位王爺之間的爾虞我詐,對黃河大俠的各種利用,甚至毒瞎了他的雙眼,這對於一個渴望著新奇故事的孩子來說,信息量是巨大的,新鮮感是爆炸性的,所以,這部影片在我長大後也曾找來看過。
雖然如今的電影種類繁多,拍攝手法也比從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這部老電影承載著我兒時的記憶,在我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每個小男孩從小都有個武俠夢。
所以對武俠類電影的印象會多點,小時候在農村,黑白電視機里看的無敵鴛鴦腿印象特深。
原因是發絕招出腿時,腳尖會在地上劃個圈圈,然後一陣啪啪亂踢,打得黑沙掌一夥人受不了。小孩嘛,愛模仿,每次玩打架 游戲 時,腳尖也會在地上劃個圈,但小夥伴好像不按套路出牌,我圈還沒劃完,就打過來了,然後我被揍到在地,還嘲笑我,打就打,劃什麼破圈!!!!!!!
多看兩遍這電影後,(那時候電視老愛放這電影),的確發現腿再厲害有毛用,黑沙掌每次偷襲一樣得勝,唉怎麼能這樣,給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讓我憂郁好久,小孩還是適合看結局圓滿的電影!
現在還想回去看的電影我會說沒有,那時小孩子那分得清好不好,打廣告時都不知道說的啥,屏幕上有人就行,過去就是過去,連回憶都在模糊!!!!!!
80年代林青霞的電影很好看,《滾滾紅塵》,《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六指琴魔》等等,英氣逼人的美女怎麼看都不膩。尤其《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這部爭議極大的片子,我看了很多次,雲遮霧繞的縹緲峰靈鷲宮,虛幻縹緲,好似天上仙境,三大美女,林青霞,鞏俐,張敏,衣炔飄飄,翩翩起舞,美不勝收。再配上王菲的歌曲《只有我自己》,美女美景加好聽的音樂,有這些就夠了,視覺聽覺都是極大的享受。
曾經歡天喜地,以為就這樣過一輩子,走過千山萬水,回頭卻已來不及。李秋水、李滄海、巫行雲三個曾經感情最深的姐妹,難逃情網,李秋水喜歡師兄逍遙子,師兄喜歡李秋水的孿生妹妹李滄海,巫行雲雖然是女的,卻也喜歡李滄海,愛恨糾纏,唯有李秋水是最獨孤的,最後主角都沒有好結局。好一個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誰堪得,恨別離。
曾經滄海難為水,卻去巫山不是雲,我想電影里的名字是來自這句詩吧,電影里李秋水打敗巫行雲的感嘆「天山鳥飛絕,故人兩相忘。今天還有誰會和我一起輕歌曼舞呢?」王者的獨孤不勝寒,有人批評電影改編了金庸的原著,還有女同愛,是個爛片,也不影響我喜歡看,鏡頭太唯美,活在仙境里的感覺。
,
能讓80後回憶的電影就不得不提到鼎盛於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無論是質量還是題材,在90年代港片無疑是華語電影 歷史 上一朵璀璨的花朵!
一、黃飛鴻系列電影(徐克導演系列)
如果說李連傑成名於《少林寺》,那麼他定鼎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又一位功夫巨星便是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黃飛鴻題材電影在香港影史上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關德興主演的系列電影,90年代初徐克導演大膽啟用了當時還很年輕內地武打演員李連傑來演繹黃飛鴻這一武學宗師的角色,擯棄了邵氏電影一板一眼的武打動作,徐克,袁和平這一組合開創出行雲流水般的武打動作,創新了功夫特技,讓人賞心悅目!又將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融入於電影當中,讓人對當時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對於民間百姓產生了怎樣的思潮,以及各類階級的人對國家救亡圖存不同思考,行動與碰撞!民間的愚昧迷信都讓人不自覺的去思考,可以說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絕對是中國功夫電影史的一部里程碑的作品!
二、《古惑仔》系列電影
這個不多說,也帶壞了不少80後,影響的風氣不太好!總之鄭伊健所扮演的陳浩南角色太深入人心,導致太多少年所效仿!影片中的插曲《友情歲月》、《戰無不勝》也是被人朗朗上口,廣為傳唱!
三、《無間道》系列電影
對不起,我是警察!
給我個機會,我想做個好人!
出來混,遲早要還!
有些事情終究還是要去做的!
往往都是事情改變了人,而人改變不了事情!
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
你不是我,你不會懂!
四、《警察故事》系列電影
警察故事系列電影是成龍對電影的一次突破,以前成龍扮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而《警察故事》的創作改變了這一格局,成龍開始飾演警察這類英雄角色,講幽默詼諧的成氏功夫片推向了高潮!
五、《賭神》系列電影
作為港影特殊的存在,賭片也是最能體現江湖恩怨,快意恩仇的電影系列了
六、《僵屍道長》系列電影
天妒英才林正英!在那個香港電影還獨樹一幟的時候,世界上還是有妖魔鬼怪的,動物會成精,人死後可能會變僵屍,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講究風水的!總有個道士是特別牛逼的,這是我的童年!
七、《周星馳》系列電影
無厘頭電影的巔峰,周氏幽默的開創者!他拍的像是喜劇,但是仔細想來是悲劇吧!
80後在90年代無疑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也是香港電影冠絕華影的年代,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回憶,那就是我們的青春!
那個年代國民整體經濟都是處於困難時期,那個階段家裡有一台黑白電視機都是比較不錯的家庭,更何況彩電了、所以那時候看的電影實在是不多、堪稱經典的更是少之又少。我那時看的第一步電影就是徐克導演的《英雄本色3》就是沖著發哥看的、那時候影片大部分都是香港的、可能是國內限制比較多。另外來說我個人覺得,英雄本色3的主旨,其實講的也是即便是英雄人物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裡,也不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小人物的命運唯有隨著大時代的浪潮風雨搖墜!這部影片就是那個時候香港人心態的集中反映。
8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最繁盛的時期,我特別喜歡並且印象深刻的是王祖賢和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改編而來。該片是由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主演的古裝愛情片,於1987年7月1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講述了書生寧采臣和女鬼聶小倩之間發生的一段人鬼戀。該片先後獲得第16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
影片中由張國榮飾演的文弱落魄的書生寧采臣由於在鎮上收賬無果,沒錢住宿來到了蘭若寺借宿,因此遇見了命中重要的兩個人,燕赤霞和聶小倩。
聶小倩是吸取精元的女鬼,生前本也是良家善女死後被樹妖姥姥所控,為其誘惑過路的好色男子,後來卻遇上了傻里傻氣的寧采臣。
小倩一出場就讓人驚艷,衣決飄飄,美艷清冷。傻小子寧采臣可以說是對小倩一見鍾情,小倩也對呆傻正直的寧采臣動了心。抓鬼道人燕赤霞深知人鬼殊途,不願傻書生寧采臣泥足深陷,告訴了他小倩的真實身份。寧采臣有過害怕,有過震驚,可他依然相信小倩是善良的,不會傷害她,甚至希望燕赤霞能幫他一起從樹妖姥姥的手中救出小倩,放她自由。
說到這里我實在是忍不住要插入一下《青蛇》中的許仙,一樣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一樣是跨界相戀的故事,許仙比起寧采臣真的是太懦弱無能了,永遠都是白素貞在保護他。真實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燕赤霞被兩人的深情所感,最終出手幫助了寧采臣和聶小倩二人,經過了與樹妖,黑山老妖的一場大戰之後,終於將聶小倩救出。可就像燕赤霞說的人鬼始終殊途,二人終究是無法相守的,最終寧采臣還是放手送了小倩去投胎。
這部影片有歡笑,有靈異驚悚,有動人深情,數十年後的今天依然讓我記憶猶新。
曾經有一本書叫《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我寫過此書的書評,書評的結尾是引用加上個人的感悟:
那是一個實事求是,敢於沖破禁區,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年代。
那是一個 探索 真理的年代。
那是一個追求真理的年代。
我想再加一句:
那是一個詩歌的年代,並且這樣的年代沒有再出現過。
但是八十年代不僅僅是詩歌的年代,也是經典電影層出不窮的年代,一些電影在當今看來依舊閃耀著光芒,《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少林寺》、《芙蓉鎮》、《木棉袈裟》等等。
如《少林寺》,當年青澀的李連傑一打成名,更取得了過億的票房,若是放在今天都不知道應該是什麼樣的票房了,實打實的武術效果,沒有特技,沒有多少花哨的東西,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武術,如今的武術都可以上天入地了。當然還有那為了責任無法企望的青澀愛情。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倩女幽魂》,不說每年回顧一下,平均兩年再回看一下倒是有的。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互
只羨鴛鴦不羨仙
在《倩女幽魂》中,伴隨著悠揚的古典音樂,寧采臣和聶小倩兩人合寫的那段詩句,浪漫和愛意十足,這部電影中神怪、 搞笑 、愛情於一體,而演員在其中的表現更是精彩至極,王祖賢版的聶小倩那一襲白衣如冷煙蔽月華,不染塵世雪霜,貌似從此無人能夠超越。
八十年代後期的電影,印象中有那麼幾部還是比較特殊的,像《少林寺》《泰坦尼克號》這兩部幾乎看了有兩三遍吧,這些電影在我個人的成長道路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記號。
由李連傑主要的《少林寺》是很早以前接觸的一部電影,現在再次回頭看畫面已經很老舊,那個時代拍攝影視技術質量的局限性,所拍攝出來的影片也顯得很青澀古板,和現在大量高質量畫面更加清晰新穎的影片比起來,卻也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形象的刻畫除了那個時代的一個特殊符號,讓大家時不時的更是懷念那個再也不可能回去的年代。每次看到那個年代劇中的人物雖然很受技術局限性,畫面沒有那麼完美,但也很真實。
當時國產影片發現的不是很好,但這部電影轟動了全世界,因為大家覺得他們能夠用認真的態度去做一件事情,即使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大家仍會認可,而那個時候很多國產電影,缺少的恰恰是這股認真的態度。鏈接起現在的我們更是覺得時光飛逝,往事再也不堪回首!
另外一部《泰坦尼克號》其實最初看的時候只是湊個熱鬧,覺得劇中故事很是浪漫也很遺憾,再次觀看的時候卻是另外一種感覺,說實在的結局雖然很難過,可是同時也存在著一種希望的光芒,有些東西雖然走過了,卻也把大家的記憶深深的留在了那個時代!
『叄』 50年代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中國的有 五朵金花 革命家庭 白毛女 英雄小八路 東進序曲 地道戰 鐵道游擊隊 英雄虎膽 上甘嶺和野火春風斗古城 小兵張嘎 三毛流浪記 (媽媽在愛我一次 雖然不是50年代的電影) 但也值得一看哦 只能想起這么多了 如果滿意的話 請採納 謝謝
『肆』 求中國的老電影,不要戰爭片!50,60,70,80,90年代都要!
這都是我爸爸媽媽喜歡看的……
《三毛從軍記》(應該是那個年代的代表影片了 「三毛流浪記」到「三毛從軍記」,「三毛」這個苦孩子的形象更形象也更豐富了,讓人在輕松、捧腹中記住了樂觀、善良、機敏、幽默、意志堅強的「三毛精神」。)
《有話好好說》
《家有喜事》
《瞧這一家子》:是陳佩斯和他爸爸演的
潘長江的《絕境逢生》
《買買提外傳》
《想入非非》
《滿意不滿意》
《今天我休息》
傻昌經理》(1988)、《父子老爺車》(1990)、《爺倆開歌廳》(1991)、《臨時爸爸》(1992)、《賺它一千萬》(1992)、《編外丈夫》(1993)、《孝子賢孫侍候著》(1993)
阿滿的喜劇 小鎮大款》:《多一點天真》(1999)、《夫唱妻和》(1996)、《女人萬歲》(1994)、《財迷心竅》(1993)、《香港少爺》(1993)、《新娘》(1993)、《人非草木》(1992)、《提心吊膽》(1992)、《望父成龍》(1992)、《多管閑事》(1991)、《多此一女》(1990)、《面目全非》(1990)、《想入非非》(1990)、《大驚小怪》(1989)、《男女有別》(1988)、《笑出來的眼淚》(1988)、《哭笑不得》(1987)、《溫柔的眼鏡》(1987)、《小大老傳》(1987)、《多情的帽子》(1986)、《風流局長》(1985)、《丈夫的秘密》(1985)、《愁眉笑臉》(1984)、《五號機要員》(1984)、《女大當婚》(1982)
『伍』 五六十年代老電影
一、《南征北戰》
《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戰爭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張瑞芳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話劇《戰線》,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在華東戰場上,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
二、《董存瑞》
《董存瑞》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郭維執導,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等主演的戰爭片,於1955年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董存瑞從見習小八路開始,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槍火洗禮,逐漸由魯莽、沖動的孩子蛻變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的成長歷程。
三、《祝福》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四、《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五、《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56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庄的一支鐵道游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斗爭的故事。
『陸』 五十年代都有哪些老電影
五十年代的老電影很多,有鐵道游擊隊,有智取威虎山,還有芳華,熱血青春,血色浪漫。
『柒』 求描寫中國50年代到90年代的老電影 。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1年)《巴山夜雨》、《廬山戀》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2年)《鄰居》、《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3年)《城南舊事》、《孔雀公主》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4年)《鄉音》、《十六號病房》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5年)《黃山來的姑娘》 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6年)《黑炮事件》、《絕響》 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7年)《孫中山》、《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8年)《紅高粱》、《人鬼情》 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9年)《歡樂英雄》、《陰陽界》 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0年):《庭院深深》、《哦,香雪》 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1年):《騎士風雲》、《假女真情》 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2年):《心香》、《過年》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3年):《三毛從軍記》、《楊貴妃》 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4年):《無人喝彩》、《都市情話》 第1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5年):《征服者》 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6年):《人約黃昏》 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7年):《宋氏三姐妹》、《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8年):《半生緣》、《沒事偷著樂》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9年):《荊軻刺秦王》
『捌』 50年代的電影都有哪些
戰斗里成長,海鷹,魯班的傳說,《智取華山》1953,《董存瑞》1955
,《平原游擊隊》1955,《鐵道游擊隊》1956 ,《戰上海》1959,《五朵金花》1959 ,《烈火真金》1959,《英雄虎膽》1958,《古剎鍾聲》1958 ,《草原上的人們》1953,《今天我休息》1959,《雞毛信》1954
,《南征北戰》1952,《秋翁遇仙記》1956《萬水千山》1959。這些行嗎?
『玖』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拾』 給我介紹幾個有關外國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真實歷史的電影和 有關外國古希臘和羅馬的電影
國外50年代到80年代的電影一時想不起來,有美國黑幫、憤怒的公牛等
古希臘和羅馬電影,有名的像賓虛、斯巴達克斯(這是老片子了)、耶穌受難記、角鬥士、特洛伊、亞歷山大大帝、300勇士(貌似2快要出了)、暫時就想起這些,你喜歡文藝感歷史感厚重的還是場面壯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