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白毛女》中,飾演白毛女的演員是﹖
《白毛女》中白毛女的飾演者是雷佳。
雷佳,1979年10月19日出生於湖南益陽,中共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工團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黨的十九大代表。
曾獲「金鍾獎」聲樂大賽金獎、青歌賽民族唱法金獎,多次獲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重要獎項,立三等功四次。2013年起任金鍾獎及青歌賽評委。
(1)經典老電影白毛女擴展閱讀
雷佳演藝經歷:
1,2007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復排推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交響合唱音樂會《東方紅》。
2,2008年8月,參與「奧運音樂火炬接力」活動,擔任唯一一份奧運音樂國禮《中華56民族之歌》的主唱,此專輯作為音樂國禮贈送給來京參加奧運會的各國元首。
3,2012年6月,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夜」文藝晚會,代表中國地區演唱《大地飛歌》;6月21日,主演國家大劇院首部民族歌劇《運河謠》,飾女主角水紅蓮。
『貳』 白毛女電影是哪年拍的
《白毛女》是1950年的電影了。題主電影的海報風格,你就知道了。海報如下圖:
這部老電影的故事情節膾炙人口,講在農村,佃戶楊白老(張守維 飾)的女兒喜兒(田華 飾)和青年王大春(李白萬 飾)正在相愛。地主黃世仁(陳強 飾)看中了喜兒,設下圈套,逼楊白勞把欠他家的六斗穀子年前連本帶利還清。楊白老拿一冬的血汗錢七塊五毛到黃家還利,被逼本利全清,否則用喜兒抵債。並硬逼他在女兒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除夕夜楊白老含恨喝下鹵水自殺了,初一悲痛中的喜兒被搶進了黃家,不久被黃世仁姦汙了,大春配合張二嬸(管林仆 飾)搭救喜兒被發現,逃跑投奔了紅軍。後來二嬸再次幫喜兒逃出了黃家,藏進了深山叢林里,喜兒靠撿奶奶廟的貢品和吃野果活命。非人的生活使喜兒的頭發慢慢成滿頭白發。村子裡有人看見,傳說成收貢品的白毛仙姑。之後大春隨部隊回到家鄉,展開減租減息運動,黃世仁利用白毛仙姑的傳說企圖動搖民心,為粉碎地主陰謀,大春帶領鄉親夜間潛伏在奶奶廟,尋找白毛仙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望採納。
『叄』 如何評價白毛女電影背景怎麼理解
在《白毛女》的故事中,不存在喜兒可能嫁給黃世仁的這種情況的。而且即便喜兒願意嫁,黃世仁也絕對不會要她總的來說劇情很感人。電影結合時代背景反映舊中國女性被奴役,並用電影批判舊時代。
劇中採用了一種完全極端對立的方式來展示女性應有的特質:柔弱成為剛強,寡言成為敢於言說,逆來順受成為勇於反抗等等。表現在藝術語言上就有如下的改變:大量使用對比高的色彩,以產生強烈的戲劇沖突效果;服裝上,主角最終換上共和國新裝視為最終走向光明。
『肆』 《白毛女》的故事梗概
《白毛女》故事梗概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楊白勞因生活所迫向惡霸地主黃世仁借了高利貸,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在芭蕾舞中被黃世仁用手槍打死)。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批鬥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拓展資料:
白毛女 - 初中語文文言文課文
原文:
佃戶楊白勞有女喜兒,許與同村大春。地主黃世仁為富不仁,除夕夜以田賦相逼,用強使其賣女。楊號呼無門飲鹵自盡,喜兒陷虎口為黃所污。既而黃母因其妊娠欲售之。喜兒驚覺無奈,遂中夜脫逃,走深山而匿,擷果自食。為延生以報仇,潛入古寺,攫供品以啖,人皆以為鬼魅。後義軍至,為大春截獲。大春熟視之,乃喜兒也。喜兒自述由來二人不勝唏噓。惡霸正法,人心歡騰。此正可謂:漫漫長夜換朝陽,地覆天翻慨而慷。至此人間逢盛世,魑魅魍魎一掃光。
譯文:
佃戶楊白勞,很早的時候喪失了妻子,養育了一個女兒,名叫喜兒,許配給了同村的大春。地主黃世仁,非常富有,但是不仁慈,他用田地租稅逼楊白勞。楊白勞哭喊無路,於是自盡了。喜兒頓時陷入虎口,被黃世仁所侮辱。不久黃世仁又想要出售喜兒。喜兒沒有辦法,非常無奈,於是夜裡逃脫了,跑到深山裡藏了起來,採摘果實吃。為了延長生命和報仇,潛入古寺,抓供品吃,人都認為是鬼魂。後來解放軍到了,喜兒被大春截獲了。大春仔細看,竟然是喜兒。喜兒自述坎坷,二人禁不住感慨。這正可說:漫漫長夜過去了,終於見到了出升的太陽,人間的事發生了改變。從這開始世上沒有殘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變成了灰燼。
『伍』 白毛女的故事
佃農楊白勞與女兒喜兒相依為命,喜兒與同村青年農民大春相愛,農民楊白勞因欠地主黃世仁的地租無法還清,之後外出逃債。在除夕之夜楊白勞偷偷回家,黃世仁聞訊後強迫楊白勞賣女頂債,楊白勞喝做豆腐用的鹵水自殺。
喜兒被搶進黃家,遭黃世仁姦汙,逃入深山,頭發全白。兩年後,大春隨八路軍回鄉,在山洞裡找到喜兒,替她申冤雪恨。結尾處,村民們和喜兒一起開會聲討黃家的罪行,慶賀窮苦人的重見天日。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張守維飾)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田華飾),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胡朋飾)及其子王大春(李百萬飾)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陳強飾)欲霸佔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李壬林飾)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歷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鹵自盡。初一早上,喜兒被搶入黃宅後,受盡折磨。黃世仁為斬斷喜兒對大春的情絲,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汙。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紅軍。懷有身孕的喜兒在黃家女傭張二嬸的幫助下逃離虎口,途中生下嬰兒,旋即夭折。後獨自入深山穴居,餐風宿露。由於長期缺少鹽分攝入,一頭青絲變成白發。喜兒因常至破廟中取供品充飢,被村人迷信視為「白毛仙姑」下凡顯靈。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此時,黃世仁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留鄉工作的大春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群眾覺悟,十五之夜,親往跟蹤查探,竟在山洞中與喜兒相逢。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
『陸』 電影白毛女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
回味《白毛女》
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自己已不再為美國動作大片而熱血沸騰。一方面覺得這類電影的故事情節缺乏深度,只獲取了短暫的視覺沖擊,卻難以得到心靈上的共鳴,另一方面,對於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裡面大量的特技不但不會使我為之振奮,反而被弄得眼花繚亂。取而代之的是,我開始對國產的紅色經典老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一部電影都讓我對那個紅色年代多了一些了解,同時也讓我對那個年代有了無限的嚮往。在那樣一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大多數的窮苦老百姓雖然缺衣少食,但是精神世界卻非常充實,他們團結向上,他們慷慨激昂!每天都快樂地忙碌著,為了簡單的衣食住行而勞作,勞動充實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抱怨、去勾心鬥角。他們活得簡單而快樂,常常為了一頓飽飯歡欣鼓舞。在這些老電影里,你完全看不到現代人的空虛、墮落,即使條件再艱苦,你從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堅強向上的革命精神!
影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在盜版光碟泛濫的年代,《白毛女》是我收集的唯一一張正版電影DVD。因為我覺得它很有收藏價值,它不愧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為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只能嘗嘗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著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偽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台,還有的為了獎金在忙著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為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為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裡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裡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裡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作為一個吉林人,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見證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輝煌,從這以後,長春電影製片廠又相繼拍攝了像《董存瑞》《五朵金花》這樣的經典的老電影,之後便銷聲匿跡。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著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說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柒』 為什麼說《白毛女》是經典
為什麼說《白毛女》是經典?
《白毛女》在世界文藝史上創造了什麼樣的文藝奇跡?
真正的文學經典絕不是少數人所能夠加封的,而是經受過群眾和歷史的嚴峻考驗,受到群眾和專家的廣泛喜愛和好評,並且被不斷復制、廣為流傳、具有永恆魅力的藝術作品。
事實證明,文學作品只有經受過人民群眾審美選擇的考驗和歷史潮流大浪淘沙的淘汰,只有反映了人性正義的光輝和歷史社會的本質,只有雅俗共賞、非常精粹的優秀作品,才能成為文學經典。《白毛女》就是這樣的經典,它深深感動了無數觀眾,受到最廣大人民的喜愛,符合經典的各種條件,並且已經被人民和歷史所公認。
《白毛女》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文藝史上的一個又一個藝術的奇跡。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請看事實:
1945年4月28日,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演劇照。圖片來自網路
1945年《白毛女》剛剛公演,就受到最熱烈的歡迎。在延安中央大禮堂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延安群眾演出時,在前三場就把觀眾感動得淚流滿面,有的人從始至終淚水未乾。有人看到在唱到「太陽底下把冤伸」時,毛主席在揩眼淚。全場不流淚的人是很少的。後排的一些女同志甚至感動得哭出聲來。李富春同志回過頭去對她們說:「同志們吶,你們這是干什麼?這是演戲呀!」有的戰士被激動得要上台去揍「黃世仁」。
陳賡、陳錫聯是坐在窗檯上看的。看完後,陳賡高呼:「好!太好了!」他和其他許多從抗日前線來的軍隊領導都說:「快把劇本和曲譜印出來,我們要帶回部隊去大演特演!」
當時,在人口不多的延安就連演了30多場,受到群眾最熱烈的歡迎。很多回憶文章和歷史著作都說:「《白毛女》轟動了延安!」這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也是一致公認的。
《白毛女》不只轟動了延安,而且轟動了全國,甚至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可以說,演到那裡,紅到那裡;演到那裡就在那裡掀起了感情的風暴,革命的大潮。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白毛女》風暴」。
重要的是,人們在看了《白毛女》之後,受到了真心的感動,不只是淚流滿面,掌聲雷動,而且由審美感情的激動,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巨大力量。戰士們看了《白毛女》,高呼口號:「打倒黃世仁!為喜兒報仇!」就鬥志昂揚精神百倍地奔上戰場,有的戰士還把這些口號,刻在槍桿上,時刻不忘,更加自覺地沖鋒陷陣。
1962年,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0周年,周恩來鄧穎超觀看歌劇《白毛女》後與全體演職員合影。圖片來自網路
1956年7月在懷來前線,《白毛女》一晚上連演兩場,直演到東方發白。戰士們看了《白毛女》就進入前沿陣地,以少勝多,取得很大勝利。楊成武司令員給文工團寫信說:「懷來戰役敵軍幾倍於我,但我們的戰士非常英勇頑強,因為他們的刺刀尖上有文化——帶著《白毛女》激發起來的仇恨和力量投入戰斗。所以戰斗的勝利也有你們文工團的一份功勞。」
那些剛剛被俘虜過來的「解放戰士」們,從《白毛女》中受到的教育更大,他們幾乎都是貧苦農民被抓壯丁而來的。從劇中認識到解放軍是人民自己的軍隊,他們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戰,是最有意義的。從而更加奮不顧身地為人民翻身去殺敵立功,和老戰友們一起投入解放全中國的戰斗。
《白毛女》成了當時「新式整軍訴苦運動」的重量級武器,軍隊、地方的劇團都在演,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推倒三座大山的最後決戰中,發揮了極其巨大的宣傳鼓動、美感教育作用。
因為《白毛女》太感動人了,在演出中,有一些演黃世仁的演員甚至被台下扔上來的水果或石塊砸傷。當時演黃世仁的陳強說,他在懷來演出時,一個果子把他的眼睛砸得青腫。為了防止有人開槍打演員,在部隊演出時,規定看戲一律不準帶槍。因為曾經發生這樣的事:有的戰士太激動了,竟舉槍要打劇中的黃世仁,差一點鬧出人命來。
一部文藝作品竟然有這樣大的藝術魅力,是古今中外所絕無僅有並且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吧。
著名作家丁玲當時在華北農村參加土改,她曾經回憶當時農村演出《白毛女》的盛況:「滿村空巷,牆頭上、屋頂上、樹杈上、草垛上全是人。」這樣轟動的藝術效果,真是令人震驚的!
世界上什麼地方有過如此感動人、吸引人的藝術作品呢,從不識字的農民,到大學的師生,都那樣喜愛這部戲。
在新解放的地區,《白毛女》成了思想上、政治上的「開路先鋒」,成為革命的教科書,使長期受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剝削壓迫的廣大人民,看到了共產黨是人民解放的希望,堅定了跟著共產黨建設新中國的信心。許許多多的人,如郭蘭英、張長弓等等無數的人,都是看了《白毛女》之後積極參加革命的。
2015年12月1日,杭州,歌劇《白毛女》在杭州劇院上演。視覺中國圖
著名作家張長弓甚至是在內蒙的一個小地方看到一個高年級小學生的劇團演出的《白毛女》,而受到感動,決定參加革命的。當時,小學生的演技當然並不高,卻使場內哭聲一片。這是劇本的藝術內容在起作用。劇本的作用不可低估。1951年歌劇《白毛女》獲蘇聯斯大林文學獎金二等獎。
蒙古族著名作家孟和博彥說:「1945年冬天在張家口慶豐劇院第一次看《白毛女》演出,當時全場都哭了。我們這些剛剛參加軍政大學的青年非常驚訝,八路軍中還有這樣好的藝術!嶄新的藝術!雖然我在讀書時也看過《雷雨》、《日出》,那都是名著。看了《白毛女》,覺得這是一個新的天地,新的世界。茅盾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定,完全表達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是最吸引人的。
當時的情況是解放軍到了哪裡,部隊和地方的文工團就把《白毛女》演到那。《白毛女》演到哪裡,就在那裡引起轟動,形成了一股《白毛女》旋風。這確實是中國乃至世界文藝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跡。
《白毛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了偉大的汗馬功勞,已經用金色的大字書寫在人類的歷史上,這是人民的大手所書寫的。這個歷史的事實誰能否定得了呢。
王培元《延安魯藝風雲錄》寫道:「在中外文藝的歷史上,還很少見到哪一部戲劇像《白毛女》這樣,起到了如此巨大的宣傳教育作用,發生了如此深遠的政治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白毛女》確實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歌劇,是一部比較完美地實現了藝術與政治密切結合的作品,它把藝術作品所蘊藏和表現的政治鼓動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這絕不是那些標語口號式的時事宣傳品所可比擬的。《白毛女》是真正的、高級的藝術品,它的美感強度、美感高度、美感深度、美感廣度、美感精度、美感新度等等藝術質量指標都是很高的,是經得起高標準的立體分析的、偉大的藝術作品。戲劇家馬彥祥看了華北文工團的演出後說:「這個戲出乎意料的好!」真的,它和世界上一切偉大的藝術品一樣,是激動人心的、雅俗共賞的,並且是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的。
《白毛女》在新中國成立後又被改編為電影、芭蕾舞以及京劇、越劇、川劇等等戲曲和曲藝的許多曲種;這些多種藝術形式的《白毛女》,由各劇種、曲種最好的演員,在全國各地反復演出,歷久不衰。其藝術感染力之強、美感廣度之大,是令人震驚的。
新版歌劇《白毛女》劇照。視覺中國圖
1954年,電影《白毛女》在全國正式公演,在全國25個城市,第一場觀眾就達600萬人次。上海首輪電影院就有80多萬人觀看。場場客滿。到1956年國內有五億人看過《白毛女》,當時全國人口也就六億人,除了嬰幼兒和不能行動的病人,可以說幾乎全中國城鄉的成年人個個都看了電影《白毛女》。
在國外,《白毛女》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1951年,周巍峙率領中國青年文工團赴蘇聯和東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利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利亞、民主德國等等9個國家以及奧地利首都、音樂之都維也納演出歌劇《白毛女》,雖然通過了翻譯,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轟動。
在柏林和德累斯頓演出謝幕時,群眾獻的花,王昆拿不動,偶然有人也給演黃世仁的陳強獻了一束花,台下老太太就喊:「不許給他——不許給他——」又把花搶過來,獻給王昆。
一位維也納的老婦人在看後,流著淚說:「在戰爭中我失去了三個兒子,我以為這輩子沒有活頭了,看了這個戲,我感到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許多國外觀眾說:「看了《白毛女》,就看到了中國人民新的生活和斗爭。不只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更看到了中國人民是為什麼要起來革命的!」
我想這一點正是《白毛女》之所以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它的美感深度之卓越,它對社會本質一針見血的深刻揭示,其藝術感染力、穿透力之大,都是無與倫比的。
電影《白毛女》在國外的影響比歌劇更大,當時曾在亞、非、歐、美、澳等30多個國家的電影院和廣場上演。處處引起轟動。
電影《白毛女》(1950)
在捷克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白毛女》引起評委和觀眾的極大興趣,好評如潮,獲得最高獎:特別榮譽獎。
在日本,電影《白毛女》的觀眾達200萬人次。日本的藝術家們還把《白毛女》改編為舞劇,1955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劇團在日本許多地方演出《白毛女》,處處受到歡迎,後來又連續演了許多年。
在蘇聯、東歐、東南亞等國家的諸多劇團也都把《白毛女》翻譯或改編為話劇、舞劇演出。《白毛女》風暴刮到了國外許多地方。
《白毛女》不僅繼承了、發揚了中國三千年前《易經·革卦》中「湯武革命」反抗暴政的革命傳統,而且繼承和發揚了法國大革命、巴黎公社和美國獨立戰爭的偉大斗爭傳統。這是具有世界全人類性和歷史永恆性的偉大藝術作品。(文/段寶林)
來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捌』 白毛女是屬於什麼時期的電影
建國初期的電影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玖』 《白毛女(1950)》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白毛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U5yb2OlH1XZ35OWQ-bBYg
『拾』 白毛女 的故事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創作背景: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後,電影局局長袁牧之和藝術處處長陳波兒決定把舞台歌劇《白毛女》拍成電影。
(10)經典老電影白毛女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人物原型: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
這部歌劇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