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老電影女兵和小兵被少數民族捆綁

老電影女兵和小兵被少數民族捆綁

發布時間:2022-12-27 05:32:22

㈠ 找部抗戰電影

戰爭子午線

劇情介紹
1990年11月,一個年邁的身影沿長城向西攀援。她不時停下來眺望群山,像在尋找什麼。她就是當年的年輕護士。她似乎看到當年的自己抬著擔架行進的身影……1942年11月,就在這長城上,13名愛國青年在一場石塊對機槍的無望的搏鬥中倒下,僅一個護士生還。12個軍隊的孩子在轉移途中見到九連最後一名倖存者。他已失去了雙腿,卻要執行一個讓九連西進的殘缺不全的命令。12個孩子義不容辭地抬著他西進。剛剛逃生的女護士也走進了這個隊伍。孩子中,參加過三次反掃盪的大孩子擔當起指揮員的責任。他們身上壓著沉重的擔架,睜著飢餓的眼睛。向著媽媽的方向爬著,爬著。為了大家的生存,「小號」去挖自己埋的地雷。他那「上學讀書」的理想隨著一聲爆炸而消失;在死亡的威脅中,「文工團」思念著媽媽,但當她看到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換得大家的生命時,她毫不猶豫地投出了唯一的手榴彈,在這世界下:留下一聲對媽媽的呼喚;「小草」的眼睛被鬼子的毒氣彈熏瞎她住極度飢餓中把最後半個窩頭留給了傷員,自己住幻夢中離開了這個世界。護士目睹著這些未成年的戰士一個接一個倒下,而雙腿負重傷的排長仍堅持讓孩子們抬著沿長城向西。排長也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步。「沿長城向西」的命令從一個倖存者手中傳到另一個倖存者手中,最後接過它的是一隻未成年的小手,命令依然在執行。最後三個孩子終於望見了根據地,他們接過了這個不是給他們的命令。在生與死的選擇中,他們久久地望著媽媽的方向。1942年11月8日10時,長城線3號公路隧洞發生了一次震撼群山的爆炸,一個巨大的陰謀被粉碎。12個無名孩子的身軀築入了古長城的磚石,築入了人民大會堂的基座……他們的靈魂跨越了50年的時空,走上了亞運村的立交橋,走進明亮的電化教室。走上了寬闊的天安門廣場,看到了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新生活。

影片評價
影片是著名導演馮小寧所執導的一部抗日題材作品,該片通過對孩子們直接投入戰斗的描繪,深刻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烘托出悲壯而昂揚的民族精神,引發人們對「戰爭與和平」這一人類文化永恆主題的深層思索。該片通過領袖與兒童、母親與孩子的闡述,揭示了戰爭與人性的關系,並擺脫了以往兒童人物形象在戰爭片中「革命小英雄」的創作窠臼,令其更易為小觀眾所理解和接受。
該片獲1990年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第4屆東京國際兒童電影節日本電影評論家獎,第2屆日本京都國際兒童電影節金獎。

影片賞析
「媽——媽——」
這震顫人心的呼喚回盪在長城內外的深山空谷里。是七歲的草兒飢餓過度瀕臨死亡的無聲呼喚,是十二歲的小女兵為掩護戰友將敵人引開而墜落萬仞懸崖的最後的心聲,是一群失散的革命戰士執著的腳步的回響……
影片《戰爭子午線》以低沉的語調敘說了一個發生在長城邊的平凡而悲壯的故事——
幾個本該是在媽媽面前撒嬌的孩子,在戰爭的年代,用稚嫩的雙肩擔負起沉重的責任。他們要護送傷員,要尋找部隊,要完成一項還不知道內容的緊急任務。十六歲的「老兵」,帶著這幾個更小的孩子、兩個傷兵、一位護士,沿著長城走去。在飢餓傷病中,在日寇的炮火里,他們有的倒下了,但剩下的仍然堅定地繼續向前,他們在尋找什麼?
「沿長城往西!」
這是媽媽的呼喚,是他們心中的目標。他們是孩子。他們在尋找,尋找失散的部隊,尋找媽媽。然而最終他們是尋找心中嚮往已久的和平安寧的新中國,他們渴望在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幸福長大。
沿長城往西,尋找媽媽?
媽媽,您在哪兒?
感謝編導用手中的巨筆,劃破時空的界限,讓他們從昨天的戰爭到今天的和平中尋找。
酷愛讀書識字的小號手走進今天的寬敞明亮、書聲琅琅的教室里尋找,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在嘹亮的軍號聲中尋找,在誤踏地雷與心愛的書本一同被炸成一片片雪白的碎花里尋找。
天真機智的小女兵在古長城邊那一叢火焰一般的紅葉里尋找,在人民大會堂前母親和兒女們幸福擁抱的歡笑聲里尋找,在引開敵人後卻不幸飄墜懸崖的盪氣回腸的呼喊里尋找。
雙目失明的草兒在活潑幸福的現代「同齡人」身上尋找,在眼前幻出的閃亮的星光里尋找;十六歲的「老兵」在被戰火燒得殘缺不全的緊急命令上尋找,在拉響身上的地雷與敵人的毒氣運輸車同歸於盡的火光里尋找……
沿長城往西……
他們找到了!在小號手化作一片雪白的紙花時,在小女兵喊著「媽媽」飄落懸崖時,在草兒數完她並沒有看見的最後一顆星星時,在「老兵」圓滿完成上級的緊急任務時,他們找到了!他們找到了!
媽媽,您就在這兒!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雄壯的樂曲聲中冉冉升起,雪白的和平鴿盤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上空,千千萬萬新中國的兒童幸福地偎依在母親的懷抱里,媽媽,您就在這兒!
歷史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長城不會忘記,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有多少「老兵」、草兒、女兵、小號手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為了尋找媽媽,為了後來的千百萬兒童的幸福成長,他們沒有走完自己的童年路程,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他們留下的是永遠的一句話——
「沿長城往西,尋找媽媽!」
祖國記住了,媽媽記住了,他們永遠是媽媽的好兒女!從滔滔黃河到巍巍長城,歷史的迴音壁上永遠回響著他們尋找母親的呼喊:
「媽媽——媽媽——」

㈡ 說出一部電影的名字,證明你已經不再年輕

《鐵道游擊隊》小時候每天吃晚飯就搬著小板凳坐在黑白電視前,而且就坐在離電視不到一米的地方,小小的身子快要嵌到電視裡面的樣子才甘心,老是被媽媽一個爆栗拉到旁邊,因為當時家裡條件還不錯,別人家沒有那種能收到台的天線,有好幾家人過來我的家裡,把我家客廳都快擠滿了,而且他們看電視的不看還老是大聲的講話,我做在旁邊被他們擋著看不見又聽不清楚,我就特別的不高興,總是要跑到電視機前站著,想著他們既然那麼大聲講話又不看,那我就一個人看好了,結果又被我媽媽呵斥,說我不懂事,我是真的很委屈,那時候的心裡,那些拿著槍打日本人的,都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的偶像, 我學著他們的樣子要跟媽媽打起來,心裡覺得自己跟他們一樣厲害,結果被媽媽一個後揪領拎到房間里不給我出來,我就在彈簧床上蹦,想想自己是在火車上,是拯救全家人的大英雄,壞人就是那些大嗓門,我把他們一個個都打跑了,然後電視機就是我一個人的了, 後來上小學,還經常村裡的小孩,在田野上扮演游擊隊,小時候成績還不錯,也算是中上水平,就當了他們的孩子頭,我把那些成績差的孩子當做壞人,讓跟我一樣成績好的人當游擊隊,每次都打的他們怨天載地,也不是真的打架,就是在田野上的草垛里躲起來, 然後給路過的他們突然襲擊,比如誰扮個鬼臉嚇死誰,就一定要倒下去,如果不倒下去,就不給回家,結果我被他們抗議,捅到我媽那裡,又被罵了一頓,說我不好好學習,成天欺負人,天知道,我年年拿第一,驕傲的不得了,哪裡容的別人告狀,於是我成立了小幫派,當然了,我的人都是高智商的人,以至於上了初中,我的成績也算是佼佼者。 哎,說了那麼多,現在還不是為了過考核期,在這里苦哈哈的碼字,已經23:23分了,剛跟我媽微聊完,看見這個問題,有感而發,其實小時侯看過許多抗戰片的,受我爸爸跟那些大嗓門影響,小時候,我可是全心全意致力於「抗日」事業呢,哈哈哈哈

我們那年的電影:

我叫″小鈴鐺",家住″槐樹庄"。左鄰″白毛女",右鄰″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正在討論"家庭問題",突然來了″不速之客",說是丟了″秘密圖紙",叫我″跟蹤追擊"。我跨過了″萬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來到″箭桿河邊"。望著初升的″紅日",我寫下了″渡江偵察記"。我跟隨″山間鈴響馬邦來",到了″林家鋪子",問了″哥倆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邊"認識了″五朵金花",拜會了″劉三姐",詢問了″阿詩瑪"的近況。告別了″冰山上的來客",和″雷鋒"一同登上"特快列車",我們參加了″鐵道游擊隊"。為了保衛″糧食",我們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在″平原游擊隊"和″獨立大隊"的協助下,根據″紅孩子""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送來的″雞毛信"。通過″永不消失的電波",經過″奇襲",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通過″南征北戰"的煅煉,我″在戰斗中成長"。

這是我的″電影史",還有落下的,請朋友們補上。謝謝!

1966年香港電影《畫皮》,那時候,電影不分級,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放映的恐怖片,也不知道當年父母就是心大,我爸單位分發的電影票,去看電影,我爸就用自行車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看這鬼什子電影,我當年不到十歲,我哪敢看啊?

特別是片中有一出,女鬼在那裡畫皮的場景,那女鬼轉過頭來,電影院都是一片驚呼,我在干什麼,我把頭緊緊地躲在椅子後面,根本不敢看一眼。等到畫皮場景結束,就開始重頭戲女鬼掏心那一幕,我的乖乖啊,我就聽得電影院他們看過不止一邊的再喊,要掏心了,要掏心了,那時候我恨不得把頭埋在地縫里,根本不敢看電影一眼。這時候聽到電影院有小孩嚇哭的聲音......

最後,老道士和女鬼搏鬥那一幕,我算是才敢睜開眼睛看一下,就看見那女鬼要跑,老道士一劍飛出去,正中女鬼,前心貼後心,可憐那麼漂亮的女鬼死了,就剩一張皮了!

出了電影院,有小夥伴問我,你看了掏心那會兒害怕不,我連說我不怕,我一直睜眼看完了!

這電影看完了,確實摧殘小孩子的心理,那時候我就天天問媽媽,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我媽媽那時候還迷信經常找人算命啥的,估計她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說沒有吧,電影上演的有,說有吧,晚上我和妹妹會嚇得睡不著覺,最後好像我媽說的是,只有鬼才能看到鬼,人看不到鬼,有好鬼和壞鬼,好鬼就是電影上那個有法力的道士之類的,專門來殺壞鬼的,你們不用怕,安心睡覺,我們南山有座廟,真有壞鬼的話,那廟里的和尚或者道士會來把他們殺了的,這才慢慢打消我們的顧慮....

1966版《畫皮》,確實挺嚇人的,據說有看電影的直接被嚇死的了!

《紅色娘子軍》

看到裡面陳強演的南霸天那叫一個恨。

那時候電影都很激進,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女演員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許多女兵光著腿的鏡頭,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計那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嘴上不好意思說心裡其實很期待。

吳瓊花濃眉大眼,但我更喜歡裡面她的那個叫紅蓮的「姐姐」。我覺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個指導員洪常青被燒死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心痛的時刻,在那一瞬間,吳瓊花成熟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不再沖動,開始知道動腦筋了,喜歡這部電影,給了我童年許多遐想和教育,讓我從小知道熱愛黨,從小知道是那時候的共產黨讓窮人翻了身。

《少林寺》這一部電影是我們國內最經典的動作片,82年內地公映,創下了票房奇跡。

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小時候,一般小男孩都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的不得了,一到放學的時候,就和小夥伴到屋後的小廣場比武摔跤,曾經還把一個小夥伴的鼻子打出血了,回家挨了一頓打,都是少林寺惹的禍。

長大了才知道,想當年《少林寺》是火的不得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明星李連傑就是通過這部作品,紅透了全中國,現在只記得電影裡面武打動作非常的漂亮,還有一首經典的牧羊曲超級好聽,到現在依舊在傳唱著。還有丁嵐那甜美的笑容依舊回盪在多少人的腦海里。

看過這部電影的基本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經典依舊在繼續播放著,可看電影的人卻已經不再年輕,歲月不饒人。

非常感謝與大家共同討論這個話題,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首先我是一個90後,也是奔三的人了,如果問我證明自己老的電影話,那隻有《劉三姐》。

可能我家比較喜歡看這個,小時候的時候就看過了,這個在當時的黑白電視看著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全稱講述了劉三姐的故事,年代太久了都忘了一些情節,大概講述了劉三姐與地主納妾的故事,現在還依稀記得她唱的山歌,相信你們的祖祖輩輩都還會唱這首山歌。如有相同的小夥伴歡迎來評論!

《農奴》最早的關於西藏農奴命運的一個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解放軍戰士犧牲的情景,看到男主把哈達蓋在戰士身上,小小的我也在流眼淚。

《平鷹墳》那個兇巴巴的鷹墳碑,是我兒時的噩夢發生的原因。影片的插曲《沂蒙山小調》卻是好聽極了的歌曲。

《磐石灣》就因為這個電影,我深深的愛上了游泳,幻想在海底像魚一樣鑽來鑽去,那個穿海魂衫,胳膊上纏著綳帶的帥哥,我惦記了好多年。後來的《潛海姑娘》更加深了我對游泳的熱愛,幾十年了都沒變,現在每天都游一千五百米,常常潛到水底玩兒。

那個年代有很多進口電影,朝鮮,蘇聯,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印度……有個打油詩「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老電影《小兵張嘎》當年的老演員後來都怎麼樣了

1963年拍攝的故事片《小兵張嘎》講的是——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和區隊長、奶奶的幫助下,成長為八路軍戰士的故事。此片在當時轟動一時,成為新中國兒童片的巔峰,並獲得中國少年文藝創作一等獎。55年過去,當年的主演們現如今狀況如何?

導演崔嵬

1912年生於山東青島,1959年導演電影《青春之歌》,1962年憑借主演《紅旗譜》中的朱老忠獲得中國首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1963年導演《小兵張嘎》,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崔嵬屢遭迫害,1972年獲得『解放』。1974年導演京劇藝術電影《平原作戰》,1979年崔嵬因肝癌逝世。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周年,中國電影誕辰90周年活動中,崔嵬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崔嵬也是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

張嘎的小演員安吉斯

內蒙古族,1950年生於革命家庭,母親烏蘭是1937年參加革命的老幹部,是內蒙古著名的雙槍女將,曾經擔任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安吉斯是由著名演員於藍(《烈火中永生》江姐的扮演者)推薦,才有幸扮演了嘎子這一小英雄形象。

現在的嘎子任中國青少年綠色行動委員會副秘書長,力求改善錫林郭勒盟生態環境,抑制沙塵暴的侵襲。

胖墩兒的扮演者吳克勤

現在北京一家建材公司老總,下海多年。成年後的吳克勤還是胖墩兒。

扮演羅金保的演員張瑩

1924年生於遼寧開原,1945年加入遼西軍區政治部文工團,他曾經在《趙一曼》扮演地下黨員,《白毛女》中演大鎖,《平原游擊隊》中司令員。《董存瑞》中趙連長,《董存瑞》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張瑩獲得演員一等獎。張瑩扮演的羅金保,真實自然,分寸適度、時代感強,個性鮮明,深受觀眾喜愛。在動亂年代,張瑩慘遭迫害,身心備受摧殘。1969年張瑩逝世,年僅45歲。

張平扮演老鍾叔

張平是個1937年就赴延安參加革命的老幹部,張平還在1950年出演了他的成名作《鋼鐵戰士》中的張志堅,在文化部優秀國產故事片評選中,《鋼鐵戰士》獲得故事片一等獎。張平還扮演過《停戰之後》的顧青,《風暴》中的孫玉亮。他所塑造的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1986年張平逝世,享年69歲。

胖翻譯官的扮演者王澍

1928年生於哈爾濱,是一名真正的翻譯官,1943年他就讀於哈爾濱基督教青年會(俄國學校)。先後在蘇聯電影公司長春辦事處任翻譯,東北電影製片廠翻譯,北京電影學院蘇聯老師的授課翻譯,1963年任北影演員,後擔任外國電影的譯制工作。2003年王澍因病逝世。

嘎子奶奶飾演者李健

1917年生於青島,她以扮演老太太聞名全國。李健在該片中扮演嘎子奶奶時只有46歲,她早在1938年就在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中扮演農村大嫂,當時她只有21歲。1944年27歲的李健又在《血濺櫻花》中扮演春子母親。李健的代表作是《紅旗譜》中的嚴大娘。2007年李健榮獲中國表演藝術學會頒發的『金鳳凰獎』的特別榮譽獎。

2008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區隊長的飾演者於紹康

1925年生於沈陽,1949年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任演員。參演過《喜盈門》《小二黑結婚》《偵查兵》《大河奔流》《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影片的拍攝。

1994年病逝,享年69歲。

作者:「小方說 歷史 」團隊

雲緋 歷史 號:故紙堆間

1964年的《小兵張嘎》是一代人的記憶,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精神食糧也一樣匱乏。而《小兵張嘎》和《地道戰》、《地雷戰》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電影佳作。由於某種原因,這些電影一同成了50後、60後、70後、80後共同的童年記憶。在那些年裡還沒有米老鼠和唐老鴨,沒有奧特曼和小怪獸。這些電影里的英雄就成了我們童年的偶像——張嘎子、小英雄雨來、王二小等等。而半個世紀過去了,裡面的演員們都還好嗎,他們的現狀如何?我們今天來一一回顧一下吧,也算對我們美好童年的一次追思。

1、龜田少佐,扮演者是中國的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葛存壯。葛老除了《小兵張嘎》以外還分別參演了《紅旗譜》、《南征北戰》、《建國大業》、《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等著名電影,他除了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自己喜歡的電影事業,還為中國電影培養了一個非常好的演員,他的兒子葛優。他們兩父子在 娛樂 圈相當低調,但是在電影事業中卻成就非凡。不幸的是葛老在2016年3月4日因為因腦梗引發心臟衰竭去逝,享年87歲。

2、胖墩,扮演者是吳克勤,網上關於這個演員的資料特別少,只是零星的知道已經下海多年,是一個建材公司的老總,網友們還記得他被張嘎子咬的一口嗎?後來張嘎子還堵了他們家的煙囪。現在想想還特別好笑,以前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那種夏天的時候,大家燒柴火,做飯的感受。不得不說電影的導演對生活細節的把控相對的貼合實際又支持劇情。

3、翻譯官,扮演者王澎,這個演員關於吃瓜的那段戲也是經典。張嘎子那句經典的台詞「別看你現在鬧得歡,小心今後拉清單」就是對他說的。而現實生活中王澎除了是一個演員,也真實的是一名翻譯,只不過他精通的語言不是日語,而是俄語,那些年為國內觀眾翻譯了不少前蘇聯相關的電影,遺憾的是他在2002年也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4、羅金寶,扮演者是張瑩,張瑩是我國解放後成長起來的著名電影演員,他塑造的《六號門》中的李俊華、《董存瑞》中的趙連長、《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等銀幕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而《小兵張嘎》中的羅金寶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然而他也是幾個主創演員中命運比較悲慘的一個,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最後因病永遠的離開我們,更遺憾的是電影中小兵張嘎的扮演者安吉斯也曾參與過對他的批鬥。但是這又能怪誰呢,在那個年代中,誰能決定的了自己的命運。

5、小兵張嘎,扮演者安吉斯,小兵張嘎是安吉斯唯一的一部影視作品,也僅僅這一部作品已經能讓他在中國電影史中熠熠生輝。他扮演的小兵張嘎是幾代人的偶像。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在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從事過電影事業?不知道是不是對於對張瑩的慚愧,在那之後他也極少的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親是內蒙古著名的雙槍女將烏蘭,他不僅在電影中扮演英雄,現實中也真正的是英雄之子。

這些演員,真的是一代頂級明星,他的才配得上,頂級演員。現代太少,太少了。

㈣ 電影 一個大師給兩個小兵兩個珠子讓他們含著可以長生不老但是他們吃了之後500年以後活了這是什麼電影

出土奇兵(1990)
導演: 秦煌
編劇: 秦煌
主演: 秦煌 / 廖啟智 / 馮淬帆 / 萬梓良 / 於芷蔚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普通話/國語 / 粵語
上映日期: 1990
劇情簡介
五百年前,蝙蝠精為練元魔法,迫其妹小珠代引各行業壯男,供其吸血。道人施法,阻止小珠對兩名衙差下毒手,與蝠後大打出手,兩敗俱傷。為助衙差對付蝠後,道士送二人古琴、古劍及千年雪珠,不料二人誤吞雪珠,需五百年後,始能復活。五百年後,二人出土,運到香港展出,為神偷亞美偷去。二人復港展出,求亞美助其尋找蝠後。道士後人密宗大師鐳張棍亦算到二人復活期至,往尋,適蝠後對付二人,遂合力誅除蝠後。

㈤ 諜戰劇中一個國軍女兵被土匪脫靴和白襪

諜戰劇中一個國軍女兵被土匪脫靴和白襪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的戰爭片,伊琳娜·多爾加諾娃、葉蓮娜·德羅佩科、安德烈·馬爾蒂諾夫參加演出。作為中國人最熟悉的俄羅斯電影,1972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感動了一代中國觀眾。《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根據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

影片以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過去的戰爭,從而對今天的現實進行思考。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一個小村莊里,由於男人們都上前線打戰去了,只剩下婦女和兒童。准尉瓦斯柯夫不滿他的戰士們軍紀很差,還常常到老鄉家裡買私酒喝,要求少校撤換,並希望能給他派些不喝酒的士兵來。

結果出人意料,來的是一群女兵,這令他很不習慣,不知道該如何與這些女戰士相處。有一次女班長麗達偶爾發現了兩個德國鬼子,她立即向准尉報告。於是瓦斯柯夫決定帶領著5個女兵去搜捕德寇,卻發現敵人共有16個,他們與這些德國鬼子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最後5名女兵在戰斗中壯烈犧牲。影片中還穿插著夢幻般的鏡頭,展現了這5個姑娘戰前甜蜜美好的愛情生活

㈥ 有個關於女兵的電影叫啥來著

我想起來了 好像叫小兵張嘎

㈦ 老電影《小兵張嘎》的主要演員今何在

老電影《小兵張嘎》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影片,張嘎子在片中的故事這么多年還被人津津樂道。然而片中演員的的人生命運,卻令人唏噓。 劇中很多老演員在十年非常時期遭受迫害,而有一種說法是,對他們進行過摧殘的,就包括長大後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

安吉斯是1950年出生的,出演《小兵張嘎》電影時只有十二三歲,現在已經將近70歲。

說起電影,張嘎子的戲設計得太好玩兒了,和胖墩打架,堵煙囪,掏烏鴉窩,下鄉養傷,賣西瓜打探情報,端鬼子炮樓,每個情節都特別有意思。尤其是,安吉斯的表演非常精彩。 都說演戲大人演不過孩子,這一點從安吉斯身上就能看出來。別人都好像是演出來的,而安吉斯就像是生長在那樣一個年代的土孩子,有一股子嘎勁兒,也有一股子倔勁兒。

安吉斯是抗日女將軍烏蘭的兒子,蒙古族人,經老電影人於藍推薦,被《小兵張嘎》導演崔嵬相中出演嘎子一角,一舉成名。

這與安吉斯後來的追求有關,也與他具有爭議性的作為有關。 據傳聞,十年非常時期,他成了內蒙古當地大串聯的頭兒,到北京之後他曾經帶頭批鬥過《小兵張嘎》中的一些演員,包括羅金寶的扮演者張瑩。 十年非常時期之後安吉斯曾有意從事相關影視行業,但他曾經的作為被人看在眼裡,他不再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因此就一直默默地待在內蒙古。

由於種種原因,安吉斯這輩子只演過一部電影《小兵張嘎》。一部經典電影背後,是 歷史 的作弄。

娛樂 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小兵張嘎》里的經典人物實在是太多了,不過現在,這些經典人物的扮演者們大都已經作古,離開了人間。

噶子的飾演者是安吉斯,他的母親是內蒙古著名的雙槍女將烏蘭。據電影里羅金寶的扮演者張瑩回憶,文革期間,十三、四歲的安吉斯曾在北影搞串聯,組織批鬥過崔嵬、張瑩、於紹康這些《小兵張嘎》的主要演員。之後安吉斯沒有出事演員的工作,也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崔嵬既是《小兵張嘎》的聯合導演之一,也在其中飾演老鍾叔,《青春之歌》、《海魂》、《游園驚夢》里都有他的身影,文革開始後,崔嵬被批被送到秦城監獄關押。1972年,崔巍解放後,又參演了多部電影並當選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2月7日,因肝癌去世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活動中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張瑩原名張松岩,在《小兵張嘎》中飾演羅金寶,文革時,他遭到迫害,1969年6月3日病逝,終年四十五歲。1978年,對他的「錯劃」問題得到了糾正。

葛存壯,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在小兵張嘎中他飾演反派龜田,從影60多年,拍了五十多部電影的他,為觀眾留下了眾多經典銀幕形象。2016年3月4日,他因腦梗引發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7歲。

從1949年加入北影廠開始,李健就以飾演老太太的形象全國聞名,她是《紅旗譜》里的嚴大娘、《小兵張嘎》里的嘎子奶奶。2008年,12月1日,她在北京北醫三院因病逝世,享年91歲。

這是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是曾執導過《青春之歌》的崔嵬,片中的嘎子、胖墩、老羅叔、胖翻譯官、龜田少佐等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這些人並非都從事影視表演,尤其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只演過這一部影視作品。

崔嵬不僅是導演,還是一名優秀的演員,他憑借電影《紅旗譜》拿到過第一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執導《小兵張嘎》之後就經歷了文革的磨難,被關進了監獄,平反後繼續從事導演事業。崔嵬於1979因肝癌在北京去世,享年67歲。

張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只演過這么一部電影。據羅金寶扮演者張瑩的愛人李慧穎透露,文革爆發後,安吉斯曾對崔嵬、張瑩等《小兵張嘎》的主創進行了批鬥,還動了手。央視為《小兵張嘎》辦過一個座談會,健在的演員都去了,但安吉斯沒來。

老羅叔的扮演者張瑩是老電影中常見的正面人物,除了在《小兵張嘎》之外,還演過《董存瑞》《平原游擊隊》等多部抗戰影片。文革中遭到迫害,於1969年去世,年僅45歲。

龜田的扮演者葛存壯就不必多說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與崔嵬合作多次,主演了《紅旗譜》《青春之歌》《神秘的大佛》《南征北戰》《小花》等經典影片。前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片中被嘎子咬了一口的胖墩的扮演者叫吳克勤,拍攝這場戲的時候,安吉斯真的把吳克勤咬哭了,兩人在之後的拍攝中還一直鬧別扭。央視座談會那次吳克勤也去了,還給安吉斯打了電話。他早就下海經商,經營建材生意,如今算是事業有成。

片中吃西瓜不給錢的胖翻譯官王澍,現實生活中的工作真的跟翻譯有關,他曾經任蘇聯電影輸出輸入公司長春辦事處翻譯、東北電影製片廠翻譯兼副組長、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蘇聯教師的授課翻譯等職。之後才當的演員。王澍於2003年去世,享年73歲。

(文/LZ)

《小兵張嘎》電視劇是改編為徐光耀的同名小說。

現在回想起來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那是好幾年前了,具體時間我也不知道了,但是以前特別喜歡看這部電視劇,那時候感覺嘎子哥在電視劇裡面特別6,這可能也是小時候的崇拜之心吧。

現在我們來看看,過了十幾年之後那些小主演們怎麼樣了?
第一 嘎子哥, 真名「謝孟偉」現在還是演員,走的那種比較硬的風格,現在他的代表作有《超級大英雄》《背著奶奶進城》《非常同夥》等……最主要的是現在嘎子哥已經成為了父親,不是再像以前電視劇的那個調皮搗蛋的小孩了。

第二 佟樂 , 真名「張一山」說起張一山,我想大家在最近一段時間肯定不會陌生,因為張一山最近在 娛樂 圈兒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我想他應該是這幾個小主角中混得最好的一個,而他不光是演了《小兵張嘎》中的「佟樂」讓我們記憶深刻,還有一個就是《家有兒女》這也是一步讓很多人都喜歡,都不會忘記的一步電視劇。

第三 英子 ,真名「王莎莎」英子在小兵張嘎里也是一個非常讓人喜歡的小英雄,比如說我那個時候就是,雖然說英子現在沒有像張一山那樣,但是現在也還在演藝圈,作品也有:《暴走吧瘋女人》。他最讓人難忘的作品,我感覺就是《武林外傳》,我想沒有人反對吧,裡面飾演的莫小貝把調皮善良演的淋漓盡致。

第四 胖墩 ,真名「杜雨」現在貌似她沒有在演藝圈了,但是就算他淡出了 娛樂 圈,我想再提出小兵張嘎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應該也不會有人會忘記他吧?以前在看他演胖墩兒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感覺胖胖嘟嘟的很是可愛,而且他還在嘎子哥結婚的時候出席過。

小兵張嘎應該是許多90後,童年必看之劇,《小兵張嘎》,改編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由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北京中亞廣告有限公司出品。由徐耿執導,徐兵編劇,謝孟偉,杜雨,張一山,王莎莎、錢哆多聯袂主演的一部20集電視連續劇。其中扮演張嘎演員謝孟偉目前活躍在各大平台做起了帶貨主播,前段時間還參加了一龍劉二狗的擂台賽,可以說演員之路遇到了很大阻礙,扮演英子王莎莎自從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很少在屏幕上露面,前段時間和謝孟偉來個世紀大相聚,只有張一山憑借餘罪,第七個我在大熒幕上發光發熱,目前主演幾個人只有張一山發展最好,也是現在的流量小生

小兵張嘎,就是一部抗日戰爭的小勇士。

在賺錢養家糊口

『v

-m

㈧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和美國女兵有關)

魔鬼女大兵?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女兵和小兵被少數民族捆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電影反派女演員 瀏覽:427
男主名字本昏迷電影 瀏覽:662
中國鬧鬼電影 瀏覽:302
外國有關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27
港姐經典電影 瀏覽:741
倪妮的老公是誰呀電影演員 瀏覽:147
青春校園電影國外 瀏覽:526
非凡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112
第一次和男生見面看電影合適嗎 瀏覽:657
學生電影演員招募 瀏覽:962
狂莽之災前傳高清電影 瀏覽:878
在快手上解說電影能說名字嗎 瀏覽:528
配額中國電影 瀏覽:594
電影古惑仔哪個演的好 瀏覽:785
泰國電影男主喜歡女主很多年 瀏覽:373
金剛狼電影1國語版 瀏覽:414
以悲傷為結局的愛情電影 瀏覽:453
香港電影名字都是數字 瀏覽:146
戰爭電影國產大全 瀏覽:770
外國電影醫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