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老電影花姨

老電影花姨

發布時間:2022-12-28 01:16:23

⑴ 倚鳳之人在江湖 的花姨是誰演的

是網路紅人,深圳時裝周性感光頭姐AMY馮,AMY姐演的

⑵ 《老阿姨》觀後感

影片《老阿姨》是根據開國少將甘祖昌和妻子龔全珍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甘祖昌將軍與龔老阿姨相攜一生的革命情感,以及為教育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老阿姨》觀後感1

電影《老阿姨》是根據全國道德模範龔全珍真實事跡改編的,講述了開國將軍甘祖昌和龔全珍老阿姨相濡以沫、生死與共三十餘載的故事。

龔全珍老阿姨本是西北大學的畢業生,甘將軍則是連「龔」字都寫不攏的大老粗,兩者原本相差十八歲,但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得他們走到了一起。將軍放棄優厚的生活待遇,三次申請回鄉當農民才被獲准,老阿姨跟隨丈夫來到江西省蓮花縣鄉下,為建設新農村、獻身教育、一心為民而無怨無悔、傾盡所有。甘祖昌去世後,老阿姨傳承了將軍精神,帶領子女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幫助貧困家庭和失學兒童,用大愛情懷書寫自己無私奉獻的一生。

老阿姨這種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也是我在以後工作中牢記使命、砥礪前進、奉獻擔當的榜樣。

另外,甘將軍與一起戰斗犧牲的紅軍兄弟們幾處對話片段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關鍵時刻,二十幾個紅軍兄弟就像是一面鏡子,時時警醒甘祖昌,幫助他堅定信仰,把握人生方向。

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時常通過自我剖析、查找問題,開展自我批評,及時糾正思想行為上的偏差,把握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傳遞幹事擔當正能量。

《老阿姨》觀後感2

記得2014年央視春晚舞台上,由韓磊演唱的《老阿姨》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到現在走到哪裡都還能聽到別人播放,聽到有老阿姨電影,便知道一定是記錄了老阿姨一生的.感人事跡,觀看後果不其然,好幾次激動且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也許是他們的相濡以沫,也許是他們一心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許是他們的正直不阿,也許是他們對死去戰友的念念不忘,也或許是他們對黨和國家的忠誠與熱愛,總之,觀看後既感動又受益。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了很多英雄戰士,與敵人的斗爭是多麼的艱苦與殘酷,電影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年代,據民政部不完全統計,在戰爭年代犧牲在戰場和刑場的革命先烈約2000萬人。有姓名可考、並收入各級政府編撰的《烈士英名錄》者只有176萬多人。

這就是說,為「重建國家」而獻身的烈士絕大多數由於戰爭環境的殘酷無法留下姓名,老將軍甘祖昌懷念的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生活在當今社會的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什麼困難都不是困難,什麼磨難都不是磨難,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甘祖昌在知道自己身體不適應工作時,拒絕中央給他提供的待遇,拒絕他覺得不屬於他的榮譽,淡泊名利,甘願做農民,也不願白拿國家的錢的確是令人敬佩不已,相比下現在很多人只想多拿錢,而不願多做事來說,我們更應該去反思,去學習這種勞動模範。

做了農民後的將軍也不忘時時刻刻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龔全珍做為她的妻子,用自己的教書育人、用自己的工資幫助他實現夢想,直至丈夫的去世,她也在繼續的做著丈夫想要做的事,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這是人們對年逾九旬的革命老人龔全珍的評價。老阿姨在看到自己負責的學校因天災倒塌時,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夜不能寐,不忘向兒女們借錢修建學校。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他們把工作置身於為民服務中,2013年9月,91歲高齡的龔全珍被評選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

直到現在,我還在回想著電影里老將軍和一群戰士坐在墳墓上對著我們笑的場景,他們不該被遺忘。而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夠更加的繁榮昌盛。

《老阿姨》觀後感3

以前總有寫日記的習慣,現在卻懶得一個字都不寫了。但是我今天必須記錄下此時睡不著的內心思緒。

看過《老阿姨》後,一直無法忘記每一個鏡頭,是我淚點太低么?我都忘記了自己哭了幾次了,那種感動有甘祖昌對祖國的忠誠,那種感動有甘祖昌對自己妻子的恩愛與呵護,那種感動有甘祖昌對父老鄉親的無比摯愛,那種感動有甘祖昌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總之,無數個感動贏得了我無盡的淚水。這部電影真的不止黨員要看,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必要看,他不遜色於什麼嘎納電影,奧斯卡什麼的大片兒。

對待自己,他絕對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為了省運費,從新疆棄甲歸田時隨身帶的行李少之又少,到了自己的家鄉算是隱姓埋名么?不能完全算吧,但是他不會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人利益,只是在飢荒之日,他才迫不得已以將軍口吻請求上級幫助。他的衣服是縫了補,補了穿,實在無法補然後再納鞋底。現在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即使做到了,旁人也會說這人精神不正常。所以我們真的應該學學他的嚴於律已,而不是嚴於律他,寬以待己。

什麼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甘祖昌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男人們,不要總是拍著胸脯胸有成竹的說自己多爺們,多有責任!甘祖昌才是真的漢子!他會為自己犯的錯誤低頭認錯,他不會因為自己是將軍而擺著官架子!他那麼平易近人,卻又那麼高高在上。當自己的愛妻被批鬥時,他搬把椅子對大家說,這是為我生了四個崽兒的婆娘。言外之意是,他是我的妻子,我要保護她!當妻子想投河自盡時,他沒有甜言蜜語,只說了,我離不開你!一個將軍,一個我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竟然也有柔弱的一面!當他要求當地書記開倉放糧時,他穿著軍醫,戴著軍功章說,我請你下來,他沒有仗勢欺人,他沒有暴跳如雷。無論處理任何突來的事情,他總能用合理的方法解決。

年過花甲的他被蘇聯的專家診斷,努力爭取活到六十歲,他多賺了二十年,正如他自己的話而言,活的是心態。。許多心靈雞湯總是強調心態決定一切。我承認,心態的確至關重要。他從未把自己當成病人,真正做到了。所以他賺了,任何的壓力,任何的打擊他都承受了。

或許想的就是這些。不,應該還會有,只是記憶的碎片無法拼接在一起了,就此止筆,如有得罪某些人請諒解,權當我夢游胡說八道罷了!

⑶ 花姨:在命運轉彎處 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

花姨年輕時,在機械廠也算是一枝花,不僅漂亮,而且頭腦聰明,學活快,幹活手腳麻利。她來車間以後,好幾個家有未婚小夥子的老師傅,都想給自己兒子介紹介紹,但她心高氣傲,不肯將就,一定要找一個中意的,所以無論是誰介紹的小夥子,她都沒去見。

鄧師傅剛四十多歲,兒子鄧小江已經二十一,人高馬大,是個精神的帥小伙兒,在隔壁榨油廠上班。鄧師傅家有早婚傳統,因此兒子都到找對象的時候了,爹媽還很年輕。老鄧夫妻也相中這個漂亮又能乾的姑娘做兒媳婦,他們可不像其他師傅總是在花花面前誇贊自己家兒子如何好,而是隔三差五帶些餃子蒸包菜餅之類的吃食,鄧師傅只說是飯帶多了吃不完,讓花花幫忙解決,鄧嬸兒的飯食做得很好,這對一直吃食堂大鍋菜的花花來說,算是改善生活,時間久了,花花對鄧師傅家的飯食有了依賴感,哪周沒吃到就會想。

花花饞了,去問鄧師傅:「我去買把韭菜,麻煩鄧嬸兒給烙個菜餅啊?」

鄧師傅說:「還用你買韭菜?家裡小菜園的韭菜中吃了,我給你嬸兒說,烙好了給你送過來!」

鄧師傅覺得時機到了,鄧嬸兒烙好了菜餅,特意讓鄧小江跑一趟,就說鄧嬸兒腳崴了,不方便過來。

鄧小江到車間門口往裡張望,有師傅看見他,招呼他進來。

「小江!給你爹送飯嗎?你爹剛出去,放這吧。」

鄧小江沒答話,繼續張望,看見了白凈漂亮的花花,一眼就相中了。雖說鄧師傅在家多次提起花花,但總歸眼見為實,今天見著了,的確很滿意。

鄧小江就向花花揮揮手,花花見是一個又高又帥、穿著時髦的小夥子找她,遲疑著走出來,問小江:「你是找我嗎?」

鄧小江說:「我是鄧師傅的兒子,我媽在家烙了菜餅,腳崴了出不了門,讓我給你送來了。」

花花怪不好意思,忙說:「太麻煩鄧嬸兒了,腳崴了還幫我烙餅,晚上下班後,我去看她!」

晚上提了一包水果去了鄧師傅家,鄧嬸兒果然走路一拐一拐的,花花覺得心裡很過意不去。鄧師傅早有預備,好飯好菜擺了一桌子,讓花花美美的吃了一頓,直誇鄧嬸兒手藝好。

晚飯後,花花幫忙收拾完就告辭。鄧師傅讓鄧小江去送,說天黑了,姑娘自己回宿舍不安全。

送花花回宿舍的路上,鄧小江就跟花花聊起電影和音樂。當時鄧麗君紅遍大江南北,他說自己有不少鄧麗君的磁帶,花花如果想聽,可以把錄音機和磁帶都借給她。花花聽著鄧小江說話,跟車間里那些無知的人一點都不一樣,一臉崇拜的看著他。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花花跟鄧小江就熟絡起來,倆年輕人之間似乎碰撞出了一點火花。鄧師傅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托廠工會的王大姐把他倆撮合一下,兩人就順理成章的談對象、訂婚、結婚。

鄧小江確實像花花看到的那樣,見多識廣,興趣廣泛,可真正過起日子來,花花才知道,鄧小江愛玩、不顧家,朋友很多,經常結伴去歌舞廳,半夜才回家。

而鄧師傅和鄧嬸兒找花花做兒媳的本意,是想讓她收收鄧小江的心,這姑娘幹啥啥行,肯定也能把兒子的生活照顧好,所以煞費苦心的做了這么一個局。誰料想,兩人結婚後不久,就產生了矛盾。

鄧小江從小嬌慣,在家什麼也不幹,結婚後榨油廠分配了宿舍,和花花搬過去,單獨過起了日子。起初他還幫忙洗洗碗筷、洗洗自己的內衣襪子,過了沒兩個月,原形畢露,什麼家務活都扔給花花,自己只管吃飽了聽錄音機,聽累了睡覺。

花花說過他很多次。他反而說「我就是這樣的人,你要看得下去,你也別干,你要看不下去,你就自己干,別指望我!」

花花也在公婆面前跟鄧小江鬧過幾回,公婆滿口答應會說說他,可話說得好聽,事就沒有下文了。

鄧小江被鄧師傅老兩口慣成這樣,這種方式怎麼可能說改就改呢?

湊合著過了兩年,年輕的花花成了花姐。

花姐懷孕了,公婆非常高興。鄧嬸兒從機械廠家屬院,搬進了榨油廠宿舍。可宿舍只有十幾平米,靠北牆放一張雙人床,東牆一張寫字台,西牆立著組合櫃,鄧嬸兒過來只能在南牆邊搭一張行軍床。三口人住著十幾平米,擠擠巴巴。

鄧嬸名義上是來照顧花姐,但搬過來沒幾天,花姐就看出來了,這哪是照顧自己來了,是怕自己懷孕不方便,支使鄧小江幹活。

因為孕早期反應厲害,花姐吃不下飯,很快消瘦下來,好歹有天半夜裡突然想吃小蔥沾醬,叫鄧小江去老鄧家菜園拔幾棵蔥,說了好幾遍鄧小江就是不想去,花姐急了,自己騎上自行車摸黑去了公婆家,拔了蔥,沾上醬,邊吃邊哭邊控訴。

老鄧夫妻一看這個情況,商量了一下,知道指望不上鄧小江,還怕花花孕期情緒波動大,動不動就跟鄧小江干仗,老兩口也心疼兒子,乾脆鄧嬸兒過去幫忙吧。

花姐一有事叫鄧小江,鄧嬸兒就說:「你別叫他了,我去。」

花姐不好意思事事支使婆婆,所以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心裡免不了委屈。

鄧嬸兒也才四十多歲,年輕力壯,家務活、帶寶寶都做得很好。有了鄧嬸兒的幫忙,花姐的孕期平穩度過,女兒順利降生。

即使做了爸爸,鄧小江還是玩心不改,從沒有擺正過心態。

花姐已經對改變鄧小江的事死心,結婚好幾年,能改早改了,改不了的就永遠改不了了。

看在女兒面子上,花姐心想,就這樣吧,怕是自己命里就攤不上一個知冷知熱的老公。

因為公婆對待鄧小江的態度,花姐對他倆也十分失望,時間久了,關系大不如前。因為還需要鄧嬸兒幫忙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所以能忍就忍下了。

90年代中期,榨油廠集資蓋家屬樓,六十平米兩室一廳,需要兩萬塊錢。花姐自己拿不出這么多集資款,東拼西湊的弄到了一萬多點,讓鄧小江去找父母幫忙拿些錢。可鄧小江對買房根本不上心,認為住在小平房宿舍有啥不好,沒有什麼壓力。花姐催了幾次,見鄧小江沒有動靜,於是自己去跟公婆談。

老鄧兩口子的意見是:「你倆只有一個閨女,閨女大了就得嫁人,再買房干什麼?我們老兩口又住不著你的房子,把積蓄都拿出來,後半生咋辦?」

花姐說來說去沒說通,一怒之下跟公婆吵起來了。最後的結果是老鄧只拿出兩千塊,花姐從自己家親友那裡借遍了,總算湊夠了集資款。因為房子是鄧小江單位的,所以必須落在鄧小江名下,花姐也沒有提反對意見。雖然鄧小江整日里不正干,工作不積極,生活不上心,但是既然結了婚,花姐從沒想過要離婚。

買房事件之後,花姐與公婆的關系就淡下來。花姐終於明白,自己一個好好的姑娘,嫁到他家裡,只是一個生兒育女、照顧鄧小江的工具。

因為借了很多錢,家裡的經濟壓力很大。花姐就說鄧小江:「你把煙酒都戒掉吧,能省一分是一分。」

鄧小江跟花姐瞪了眼:「我十幾年的習慣,你說改就改嗎?!」不光煙酒沒戒,還添了打牌玩錢的毛病。雖然不玩大的,只玩一毛兩毛的牌局,但是鄧小江月月工資都剩不下了。

花姐不得已,在工廠下班後,又做起了裁縫活兒。花姐娘家是開裁縫鋪的,兩個姐姐也會做衣服,只有自己早早進了工廠,沒怎麼學。為了早日還錢,花姐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跟娘家爹學會了技術,每天晚上干副業。尤其是過年前,家家戶戶都做新衣,花姐很忙,經常是孩子在台燈下寫作業,花姐的縫紉機在一邊嗒嗒嗒地響著。

在「嗒嗒嗒」的縫紉機響聲中,花姐從二十多歲的少婦變成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搬進了集資房,把女兒培養得很優秀,學習好,還有才藝特長。

漸漸的,花姐已經不在乎鄧小江的所作所為。她覺得鄧小江除了貪玩、不顧家,並沒有出軌、養女人這樣的事情,在花姐的認知里,只要不犯原則錯誤,其他都可以不在乎。

花姐和鄧小江的最初,肯定是有愛情的,但是愛情在婚姻的消磨中,已經所剩無幾,剩下的,只有因為孩子的牽扯,而不得不在一起的無奈。

她也曾以為,鄧小江年齡大一些,也許就會收心戀家了。可以現實又給了她一記重擊。

要債的陸續上門了。原來鄧小江起初打牌是一毛兩毛的牌局,打著打著牌局就大了,不知不覺欠下一筆不大不小的賭債,讓花姐兩年的副業白幹了。

花姐很傷心。見過鄧小江的人,都說花姐找了個「好」對象,這個「好」說的是相貌好,但鄧小江帶給花姐的是好還是不好,只有花姐才知道。結婚後,鄧小江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不尊重花姐,不愛護孩子,根本不為家庭負責任。公婆又是事事維護鄧小江,從來不為花姐說句公道話,她的心被傷透了。

花姐一再勸說鄧小江,戒煙戒酒戒賭,可是磨破嘴皮也沒有一點作用。只能由他去了。

2000年以後,榨油廠倒閉了,鄧小江買斷工齡下崗。

花姐本想讓他拿著遣散費做點小生意,從頭開始,他卻嫌丟人,認為自己好歹也是國企工人,怎麼能去擺攤呢?

靠著花姐的辛苦錢支撐不了他吃喝賭,鄧小江又向父母伸出了手。別看老鄧夫妻對花姐當年買房不支持,對兒子伸手要錢卻很少拒絕。給錢的時候也會說他:「你也快四十的人了,好歹找個正事乾乾吧,不能瞎混了。」但是說了也沒啥用,鄧小江還是我行我素。

下崗的第三年,深秋的一個晚上,鄧小江打牌打到半宿,輸得精光,騎上破摩托回家,因為打牌前已經喝了不少酒,摩托車被他騎得晃晃悠悠,卻絲毫不減速。路上一塊石頭硌到了摩托車的車輪,他把控不住,連人帶車栽進了環城河裡,此時水已很淺,只到小腿處,但他酒後無力,加上撞擊受傷,根本爬不上來。等到清晨鍛煉的路人發現他時,人已經僵硬了。

花姐接到鄧小江表弟的報信電話時,心裡早已有了判斷。從頭一天夜裡十二點開始,花姐覺得心神不寧,給鄧小江不斷的打電話,起初他是不耐煩的接了又掛,後來乾脆打不通了。凌晨一兩點,花姐給老鄧打電話,想讓他去找找鄧小江,老鄧卻說:「他又不是第一天這樣,找什麼找,玩夠了自然回來了!」

鄧小江的喪禮上,老鄧夫妻哭得癱倒在地,花姐卻只掉了幾滴眼淚,鄧家人說花姐心太硬了,自家爺們兒都沒了,連個樣子都不做,肯定呆不了幾年就得改嫁。

沒幾天,鄧家人就慫恿著老鄧夫妻去法院起訴,把榨油廠的房子要過來,說花姐要再嫁,房子就成別人的了。花姐防備了這一手,把自己當年借款的收據和還款的憑證都留了復印件,最終房子判給了花姐,只需把從老鄧這里拿去的2000元購房款歸還。

因為喪子之痛,老鄧夫妻沒過幾年就先後去世。雖然因為他倆的態度,花姐過了很久不順暢的生活,但是老兩口去世前的時光,還是依賴花姐的照顧。

跟鄧家的牽扯總算告一段落。

很多人認為鄧小江去世時,花姐才剛四十歲,肯定會再嫁。但花姐並沒有。這么多年,來自家庭和婚姻的負累讓她疲憊不堪,非常享受現在的單身狀態,她根本沒想過再找一個男人。

女兒一天一天的大起來,花姐變成了花姨,她是那麼堅強的母親,一個人養活孩子完全沒有問題,因為沒有了鄧小江的拖累,反而經濟上越來越寬松。花姨的女兒大學畢業,留在外地工作,等她事業和家庭穩定下來以後,決定把已經退休了的母親接到身邊。

花姨同意了女兒的請求,把榨油廠的房子賣了,添了些錢在女兒所在的城市買了套四十平米的小房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平時自己一個人住,女兒女婿三天兩頭過來吃飯,到了周末或假期,外孫女過來陪伴花姨。

花姨認識了很多同齡的新朋友,在老年活動中心讀書看報,學畫國畫,空閑的時候逛逛菜市場、跳跳廣場舞。女兒忙時,花姨幫忙照顧孩子,讓女兒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事業越來越好。

女兒表示希望花姨再找個老伴,花姨卻拒絕了,幸福的形態各種各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幸福的認知。雖然沒有老伴,但她生活得非常充實、非常滿足。

縱然命運是曲折的,堅強的花姨卻在轉彎處,迎接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花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農村信用社看電影 瀏覽:38
愛愛後的床單是什麼電影 瀏覽:83
愛看電影英皇 瀏覽:250
網路電影女孩分手跟別的男人 瀏覽:63
經典搞笑恐怖鬼電影 瀏覽:884
海底兩萬里1997電影國語在線觀看 瀏覽:627
2021年新電影你好李煥英 瀏覽:902
韓劇小弟看上黑社會大嫂電影名字 瀏覽:64
英語經典勵志電影對白 瀏覽:61
電影什麼女維維 瀏覽:414
最近又什麼新電影 瀏覽:792
戴在頭上可以看電影的叫什麼 瀏覽:766
戰爭之王電影在哪個平台上看 瀏覽:144
美國麻辣老師電影 瀏覽:345
成龍最近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37
韓國電影在線觀看中文版 瀏覽:478
如何實行電影分級 瀏覽:370
米老鼠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69
看電影安娜 瀏覽:317
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鈴1電影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