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為什麼人們更願意選擇國外電影而不是國產電影的四級英語作文
Animations
Since the last year,a native cartoon,Happy Happy Sheep and Big Big Wolf,has been hit over the country,but it is only a special case in such a bad environment.As you can see,if you ask a boy or a girl in a middle school which type of animations he or she likes better,usually the answer is "Japanese animations"(also called anime),or some boy may prefer American 3D animations.But nobody says "Chinese cartoon".
Yes,in my oppinion,there are few "animations" on Chinese TV,cause the alts consider only little kids watch this kind of programe.That is why we can only see so many "cartoons" which are for babies and children filling the sliver screen.So nothing but ecational and naive things like "to be friendly","to love the animals" and simple stories performed by animals can you see in Chinese cartoons.
But from foreign animations,we can learn much more.For example,Japanese really put their hearts on making animations for ANIONE.No matter if you are a baby,a child,a teenager in any charecters,or even a alt,there must be some ones that suit you.You can see different kind of stories,for instance a boy with a girl to rescue the world,daily life and troubles at school,soldiers driving great robots,etc.We can understand what real love is,how to love others,how to get along with friends,and even how to dream a romantic dream and achieve it.All of them are teached not by hard conversations like reading a textbook,but by cheracters' real acting.Even you don't like to learn anything from them,you can also enjoy the colorful,beautiful,wonderful frames.
That is why any students in middle or higher schools will be laughed at if he or she says"I like Chinses modern animations".As a Chinese teenager,I sincerely hope that one day I am able to see that real Chinese animations played on Japanses European and American TV,and every children and teens would say"What a good animation,made in China!"
② 辯論 海外大片的引進對國產電影的發展弊大於利材料
應是利大於弊,
因為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了解和引進外國的影視文化,更能促進本國影視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再有就電影技術發展水平來說,美國至少比國產的電影水平高很多(至少有幾十年),還有除了美國外,還有不少外國國家的電影技術水平都比國產的高(很多,例如: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就好比很多年以前,香港的影視劇水平比我們高很多,那時我們都愛看香港的影視劇,國產的沒有多少老百姓愛看的,但是現在呢?國產的影視劇不是拍出了很多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影視作品嗎?
所以說,不了解好的,哪會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呢?不知道不足之處,怎麼能改正呢?不改正自身的不足,怎麼能談的上發展和繁榮呢?
最後一句,純屬個人觀點。
③ 關於辯論:中國應該全面開放對外國電影的進口(我是正方)
這些都是有關資料。。。好好應用可以有很好的幫助...
你可以講說現今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唯有中國選礦擇開放對外國電影的進口方能達到真正的全球化。。。要與時代,與社會一起進步。。。中國才能更繁榮起來。。。因此我方說中國應該全面開放對外國電影的進口。。。。
這些都是有關資料。。。好好應用可以有很好的幫助
http://www.twgocn.net/viewthread.php?tid=53255
2010年01月22日,2D版《阿凡達》在內地全面下線。對此,《孔子》導演胡玫說:「如果《阿凡達》真是因為《孔子》下線,作為一個中國導演我感到非常溫暖,為國家保護國產電影的措施感到溫暖。」中國電影對民族產業保護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這種特色更多的是中國電影體制的國有企業強勢地位所帶來的。事實上,這樣靠強勢壟斷給予的病態「溫室」,其實給不了中國電影溫暖。
中國特色的電影保護
上周開始對《阿凡達》做出的停止放映決定,是中國長期以來限制外國影片的一個縮影:每年進口20部分賬大片,在重要檔期里(例如新年和國慶),影院中難尋外國電影蹤跡。阿凡達繼續在中國總計約800塊屏幕的3D和IMAX影院放映,但在大多數影院都將下線,這些影院都將假日檔期留給了國產片——《孔子》。
國內電影市場,國企一家獨大
1994年是「中國分賬大片元年」,電影局批准中影公司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每年進口10部大片在國內上映,來「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就中影對國外影片的獨家進口權問題,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影獨家擁有進口外國影片的權利,這是國家賦予的,是體現國家利益的,這方面不會有松動的餘地。」於是1994年,也是中影的重要一年。
伴隨著獨家進口權,中影對國內市場擁有了絕對的控制力:「進口片為中影投資影片檔期讓路的可能」和「對下游院線的巨大影響力」。中影可以通過決定進口片的整體檔期,來避開或影響一部國產電影的票房,也可以通過對進口片源的把控來影響下游院線的選擇。
用行政手段為「國企」國產片保駕護航
2010年01月 22日,2D版《阿凡達》在內地全面下線,事實上,《阿凡達》2D版的原定下線日期應該是2月11日,而不是1月22日。由於《阿凡達》2D版下檔的日期正好與《孔子》的上映期重合,一位圈內知情人士透露,《阿凡達》2D版下檔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給《孔子》讓道。
據報道,中影集團作為電影《孔子》的利益相關方,其對《阿凡達》下絆,最大的動機或許並不是保護國產影片,也不是弘揚儒家傳統文化,而是「商業利益」四個大字。業內人士分析,中影集團做出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給「向全球輸出中國文化」的電影《孔子》讓路。即使讓影院繼續賣2D的票,票房也要比國產電影強,只是一直賣下去,國產影片必然受到影響。可以預料,因為各家影院的3D廳數量有限,所以將《阿凡達》撤離2D廳,無疑會給《孔子》讓出廣闊的市場空間。
民營國產片也飽受排擠
在胡玫和《孔子》感覺溫暖的時候,部分國產片卻感受不到這種政策保護帶來的溫暖。2009年11月底,進口大片《2012》國內票房突破4億,而和《2012》同檔期的國產電影紛紛成為炮灰。《我的唐朝兄弟》票房220萬,製作成本1000萬。《火星沒事》票房660萬,製作成本1000萬。《熊貓大俠》票房2000萬,按照800萬的製作成本,勉強持平。《恐怖計程車》1300萬元,而《大有前途》則票房則不足100萬元。
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三槍」的製片人張偉平在2009年12月18日炮轟中影--「這是多少年存在的事實,如果得罪了中影,在檔期上的安排就會讓你難受。如果得罪了中影一些人,他們會在這個檔期里放兩部進口大片跟你火拚。《三槍》這次選擇和華夏合作,所以在檔期遭到《2012》、《第九區》兩部進口大片的圍追堵截。我們民營公司沒有特權,在沒有任何保護下,能把電影做到今天,可謂舉步維艱。」中影對此回應檔期是原先安排的,和集團沒有關系。但張偉平對電影市場壟斷的炮轟,則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大家的疑惑。
越保護,中國電影越虛弱
國內電影還沒有完全從計劃體制中解放出來。於是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體制內的電影,喪失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現實主義、人本主義,沒有了五六十年代的真誠、激情,忽略了八十年代的反思和探索……另外,從產業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缺乏科學的市場需求分析和評價體系,宣傳力度和廣度不夠。在美國,票房收入一般只佔一部電影全部收入的1/3,此外的收入則為電視等版權和後電影產品的收益,這就是海外電影投入產出的所謂「三三制」。而在我國,影片收入的大部分要靠票房,一旦票房不佳,投資無法回籠,缺乏造血功能的中國電影就只能慘對冷清。
於是,在「一家獨大」的中國電影市場上,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怪象。一方面,電影市場一年的總票房達到60億元,中國順理成章地成為「電影大國」。另一方,中國國產電影的製作和藝術水準卻每況愈下,「國產片」的口碑越來越差,離「電影強國」的目標也越來越遠。
印度,開放的政策帶來了電影繁榮
印度是較為具有代表性的電影市場:除了本土電影市場發展良好,對於好萊塢式的大片也持開放態度。1992年時政府終止了國家電影發展局對進口影片的壟斷使得好萊塢電影可以直接進入印度市場。這樣的政策並沒有導致印度本土電影的一蹶不振,以寶萊塢為代表的印度電影業仍然發展迅速。
扶持:銀行對本土電影業提供低息貸款
印度鼓勵國家銀行以及有信譽的私人銀行正式投資拍攝影片。任何電影公司:無論國營或私營,都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來拍攝影片。貸款的利息有所不同,但公司一定要保證在影片公映半年之後,歸還全部或一半以上的貸款。由於是風險貸款,所以一定要投交保險。
印度政府制定這些保護民族電影業的政策並不是一紙公文,而是化為行動的綱領與現實。首先,印度國營的工業發展銀行會分批提出對印度電影業的低息貸款,而且在第一年減收借方公司或廠家的國稅。於是,印度電影公司或廠家可以直接獲得國家的支持,而不必冒險向黑社會勢力借貸。其次,印度國家稅務部門限制財務來路不明的地下公司和黑社會勢力投資電影。
開放:外國公司投資電影持股可達100%
為了保證印度民族電影的復甦與發展,在印度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國家電影發展聯合公司負責印度電影在國內與國際上的發展。
2000年這個機構在德里建立了金融總部,2001年在戛納正式建立辦事處和經理部,公開掛牌向國際市場銷售印度電影。 2000年在同美國好萊塢多次談判之後,印度政府決定成立外資投資管理顧問委員會,監督管理國外的投資。同時頒布法規批准外國公司可以直接投資於印度電影業。2001年還補充規定:外資投資可以高達100%,並且可以包括投資、生產、發行、公開放映等。
實例:巴基斯坦影片在印度熱映
2008年度備受期待的巴基斯坦故事片《巴基斯坦的拉姆什特》 (Ramchand Pakistani) 8月1日當天在印巴兩地影院上映,成為繼今年4月份上映「Khuda Kay Liye」之後第二部進入印度電影市場的巴基斯坦影片。從1965年印巴沖突至今,兩國政治上的敵對情緒為雙邊文化交流設置了不少障礙。巴基斯坦國內曾一度頒布禁令,封殺印度電影在巴基斯坦影院及各主流媒體放映。相比之下,印度仍然能夠以開放的態度放映巴基斯坦影片。在原則開放和合理扶持下,印度電影產業每年有16%增幅,寶萊塢每年生產近1,000部影片,預計2010年將突破1430萬盧比。同時,寶萊塢影片以豐富的內容、精良的製作在巴基斯坦擁有大量影迷,巴基斯坦全國有約20000家音像店,出售寶萊塢熱門影片的VCD、DVD。
不久前,美國已就中國只允許國營公司引進國外影片一事向WTO申訴,WTO要求中國取消對美國電影進口的限制,這個判決將在2010年12月生效。到時候,中影集團將失去國內市場的壟斷權力。屆時,中國電影業將失去體制庇護,一個充滿未知與多元的電影發行市場的戰國時代將要來臨。一個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最終將被推到大風大浪面前。
④ 英語作文「中國電影和外國電影你比較喜歡哪個」 及原因。 急``````
很無聊的作文!明明知道中國電影起步晚,比不過外國的,還要叫人寐著良心寫這個。好萊塢的電影,基本上是考特效文明,效果震撼!而中國的技術條件還沒有成熟,只能靠鄉土題材,真人真事取勝,你要是寫的話,只有這么寫了。為什麼外國能拍出《海底總動員》《怪物史萊克》《X戰警》這些大片。而到中國只能用《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做經典。難得一部3D的《魔比斯環》就是個敗筆!
⑤ 托福寫作語料庫 關於外國電影和本國電影哪個有趣
新東方網托福頻道邀請特約作者薛鵬老師大家分享原創托福寫作語料庫系列文章,幫助考生思路拓展,積累精彩寫作語料。建議閱讀背誦原創語料庫,關注新東方網托福每月考情預測。祝福大家文思泉湧,妙筆生花,破題如竹。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持續關注新東方網托福頻道。
Movies and TV made in your country are more interesting compared with movies and programs made in another country?是否同意本國的電影比外國的電影更加有趣?(2013.03.16)
立場: 外國的電影電視比本國的電影電視更加有趣。
【思路拓展】
支持外國電影:
1. 外國的電影更加有趣,因為探究未知,滿足好奇心是人之本性,由於文化和歷史的差異,外國的電影通常對於人們的吸引力更大。例如,我個人喜歡看外國科幻電影,科幻電影暢想未來,可以激發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然而,本國的電影,敘述歷史,情節老套,背景熟悉,可以預測故事結局,因此,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不感興趣。
2. 看外國電影是一種很好的拓寬視野的方式,放鬆身心的方式。
3. 外國電影吸引年輕人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優質的製作,很多外國電影,場面恢弘,人物俊美,情節起伏,因此可以給觀影人帶來持續的新鮮感。
支持國電影:(讓步段使用)
本國的電影也有利好,可以加深我們對於本民族文化的洞察,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
【薛鵬原創語料庫】
1. foreign movies or TV programs = movies or TV programs made in another country 外國的電影電視
2. home-made movies or TV programs 本國的電影電視
3. exert a far more profound influence on sb 對於…… 施加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4. I enjoy a fairly diverse range of films and TV programs 我喜歡看很多類型的電影和電視節目。
5. The movies and TV shows made in foreign countries can,to larger extent, intrigue my personal interest 外國的電影電視,更大程度上使我感興趣。
6. arouse my sympathy 引起我的共鳴
7. Science fiction movies can stir my wild imagination and develop my vivid creativity 科幻電影可以激發我豐富想像力以及創造力。
8. bring me constant sense of refreshment 給我帶來持久的新鮮感
9. deepen my insight into exotic cultures 加深對於異國文化的洞察
解析:exotic adj.異國情調的
10. When I watch a foreign movie or show, I can always be greatly attracted by its gripping plot,eye-catching heroes and unexpected ending 看外國的影視劇,我總是被其引人入勝的情節,帥氣美麗的主角以及出人意料的結局所吸引。
11. Language is another reason why foreign movies and TV programs can be more fascinating than the counterpart made in one's own country. 語言是另外一個原因,為何外國電影比本國電影更加有吸引力。
12. The debate reminds me of An American classic movie, Titanic ……爭議使得想起了經典的美國電影,泰坦尼克
13. Success only favors those who dare to give it a try, take risk, assume responsibilities and accept challenges 成功青睞哪些敢於嘗試,敢於冒險,承擔責任以及接受挑戰的人。
14. The brave ended up wining honor and enjoying tremendous reputation故事的結局是,勇敢者最終獲得榮譽以及聲名遠播
解析:end up doing sth 最終以 ……為結局
15. Many home-made movies fail to arouse my interest and impulse of watching 很多本國電影無法引起我觀看的興趣和沖動
解析:impulse n沖動
16. A good domestic movie or TV show might also be captivating. 本國製作的電影電視,也許也是有意思的。
解析:captivating 引起興趣的;有魅力的
拓展:amusing = interesting 有意思的
拓展:fascinating =attractive 有吸引力的
17. arouse our patriotism 激發我們愛國熱情
18. deepen our insight into na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y. 加深我們對於民族歷史和文化洞察
19. In comparison with A, I have a preference for B 和…… 對比,我更加喜歡……
20. I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我喜歡做…… 勝過做……
⑥ 為什麼外國電影比本地電影更流行雅思作文
題目:
Nowadays foreign movies are very popular and attract most of people, so that fewer people watch local films. Do you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support local movie instry?
思路:
1. 應該:本土電影是一個國家抵抗當地流行文化入侵的最後征地,因為它能集中反映本土文化元素,如服裝,食物,音樂,宗教儀式等。這些觀影經驗能幫助觀眾恢復對於本土文化的熱愛。
2. 應該:投資本土電影能創造就業。舉例,電影業是一個巨大的商業鏈條,一部電影的啟動能創造數千個職位,關於電影的建築,設計,群眾演員,廣告等。此外,電影拍攝地,如橫店影視城,也常常成為理想的旅遊勝地。
3. 不應該:電影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的世界,遵循自然選擇的原則,好的片子存活,而爛的片子死亡。換句話說,國外影片能被廣泛接受的原因就是它有比本土電影更好的質量。相反,政府的干預只能讓很多本土爛片充斥市場。
範文(Band 9):
Nowadays, the high popularity of foreign movies in local film market has been a heated issue in debate. Some people sugge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ervene in saving local films by supporting the finance and policies. Personally,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is view, and my reasons would be explored as below.
Firstly, I believe this assertion is on the wise side, because supporting local films actually serves to preserve local culture. The main worrying aspect of foreign movies, such as Hollywood ones, is that they are culture invaders, which expose local viewers to a global pop culture, from food of MacDonald to rock music, from luxury fashion to famous-brand cars. By watching these movies, local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ones, might be misled that the foreign culture has the superiority over the local one. Therefore, there is always a justificati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back domestic films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present cores of the local culture like traditional food, clothes, languages, social manners and religions. In this way, the sense of culture identity among local audience will be recovered.
The second reason of approving of such support is that making film itself can provide job opportunities. In fact, the film instry is an extensive business chain, whose running depends on hundreds of constructors, computer designers, actors, advertisers and so forth. That is to say, a small investment from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ject of local films can create a large amount of job vacancies for the public. Besides, the practical locations for shooting, like buildings, streets and landscapes, are natural resources attracting visitors, whose inflow would boost local economy.
However, such policy will destroy the fairness of film market. Generally, film market is a world based on the free competition, obeying 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selection, which popularizes good movies, as well as eliminates bad ones.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reason of higher-level acceptance of foreign movies in the public is they have better qualities than local ones. As long as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s in the market by supporting local films and suppressing international ones, then cinemas are very likely dominated with these low-level and shoddy domestic films. As a result, a whole film market would go into decline, because fewer people have a willing of paying for the junk movies.
In conclusion, I fundamentally supporting local movies by the government is a right decision, for the reason that its benefits in local culture saving and new jobs offering. However, to the extent of local viewers, this decision might violate their rights of enjoying the foreign movies with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effects or art expression.(436 words)
⑦ 國外片與國內片作文
如今,已有許多的國外片流到了我們國內來了,大多都是科幻片。但我們中國里的導演,卻不知怎的,都愛拍古裝劇。
國外片的科幻電影,都是講眾所周知的大道理,例如:團結就是力量,正義必定會戰勝邪惡,堅持就是勝利等等。這些道理估計就連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都知道了。但是這些電影實在是太科幻了,過程、場景、對話等情節無一不讓人為之驚心動魄,為此,許多人都會不厭其煩地看了又看。
而我們中國的古裝劇也深受人們的喜愛,絲毫不遜色於國外的科幻片。但是,這些古裝劇都是講後宮里的女人相互勾心鬥角,宮廷之中兄弟們為了皇位而不惜手足相殘等等催人淚下的`故事情節。這樣的片子諸多:《宮心計》《宮心鎖玉》《金枝欲孽》……究竟為何這樣的電視劇是如何深得人心呢?
原來,這些電視劇講的都是人世間里人心的險惡,盡管有一些是胡編亂造的,但是不都也是揭開了人心的面紗,將它完完整整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就正好應正了這句話。而國外的那些科幻片,講的大部分都是現實中所沒有的。
這就是國外片與國內片的區別,它們分別講了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希望人們能夠將自己最完整的那一面展現在別人面前;國內的古裝劇則是說了人心的險惡,揭開了人們的面紗。
⑧ 如何看待中國引進外國大片
世,為電影業提供了新動力-----一個電影發行經理的思考王曉東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每年引進國外電影大片將增至20部,並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業,這些無疑會對我國電影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1995年我國每年引進10部大片至今,進口大片所佔據的市場份額不可低估。市場調查數字顯示,國外大片約占電影票房的45%左右。
入世肯定會給國產電影業帶來競爭壓力,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進一步的經濟放開和全球經濟的融合將會促進現有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方面產生變化。外國競爭的加劇同樣成為一種外力迫使我國電影業包括電影製作、發行、放映三大塊加速改革以迎接挑戰。
入世後,國產影片的生產製作會更加註重提高影片素質。只有贏得觀眾的影片才能在同外國大片競爭較量中佔有市場。
入世後,民族電影也擁有著「走出去」的對等機會。世貿組織《總協定》基本原則是所有成員對其他世貿成員的產品和服務給予平等對待。目標是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我國有十分優秀的電影工作人員,電影市場的放開提供了與國外電影公司互補式合作的機會。如果能利用國外現成的發行網和營銷力量,將民族電影打入國際主流電影市場,那樣才是民族電影真正進入了世界競爭市場。
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領域,目前在政策方面還有條件限制。如外資投資電影院所佔股比不超過49%等。但不論是合資或合作的影院,它們進入到我們電影市場之後,馬上得到了觀眾的青睞。那種多廳設置,舒適的觀影環境,優質的聲光質量,以及它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對觀眾具有相當大的吸納力。這樣,勢必促使我們原有的影院加快現代化改造的步伐。這種競爭促進了影院的建設和發展速度,它會讓舊有的影院盡快更新設施設備,更新服務觀念,向國際化、現代化影院靠近。哪個電影院吸引和留得住觀眾,就是競爭中的贏家。
從電影發行環節來看,外國影片和外資影院的相繼進入,將逐步改變過去以行政區域、行政級別劃分的發行格局。壟斷發行違背公平競爭規則遲早會被打破。經濟上通過一定的約定而聯結在一起的院線在未來城市電影市場中將有望成為主體。
入世,所帶給電影的變化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發生的。競爭不是壞事,只要是公平競爭,對於擅長競爭並准備迎接競爭的電影人來說,會樂觀地看待入世後的前景。雖然它將走過一段艱苦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