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民國老電影喜迎春

民國老電影喜迎春

發布時間:2023-01-01 10:18:27

1. 找一部國產老電影,大陸拍的,劇情是民國時期的。

貌似

《殺 手 情》是顏學恕執導,申軍誼、史可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冷麵殺手宋光和美玉、秀姑、雲妹三人之間感情糾葛故事。

2. CCTV6放過的一部民國的電影

片名: 春桃
上映時間:1988年
導演:凌子風
編劇:韓蘭芳(根據許地山的同名小說改編)
類型:故事片
主演:劉曉慶、姜文
攝制單位:南海影業公司、遼寧電影製片廠
攝影: 梁子勇
美術: 夏如金
作曲: 瞿希賢
演員名單
劉曉慶 飾演:春 桃
曹前明 飾演:李 茂
姜 文 飾演:劉向高
劇情簡介
30年代的北方農村,年輕姑娘春桃與 李茂結為夫妻,但在新婚之夜被土匪沖散。李茂下落不明,春桃只好獨自一人逃難到北平。 途中與難民劉向高相識,二人同室棲身,相依為命,以撿破爛為生。三年後的一天,春桃在街上偶遇沿街乞討的李茂,始知當年他被抓去當壯丁,後在軍閥混戰中失去雙腿。春桃不忍看他流落街頭,便把他領回家。然而,半間破屋,一鋪土炕,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又怎麼生活呢?街坊鄰居的閑言碎語更使人難以忍受。為此,李茂曾與向高私下商定,將春桃「賣」給向高為妻,遭春桃訓斥。向高不忍心讓春桃過這種尷尬的日子,離家出走。深愛著向高的春桃四處尋找未果,返家後發現李茂上吊自縊,遂將他救下。不久,四處流浪的向高在愛情的驅使下,又回到春桃身邊。

3. 民國的電影有哪些

 一、《小城之春》 費穆英年早逝,《小城之春》成為他整個一生探索與追求的巔峰。然而這部影片當時賣座不佳,總體來說影響並不大。在數十年後,它才重新被發現。在一次香港影評人集體推選世界十大名片時,《小城之春》名列第三;在推選的十大中國片中,《小城之春》名列首位;同時也被英國老牌電影雜志《視與聽》846位影評人評為影史TOP250的127名(獲得13票)。

二、《馬路天使》 馬路天使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新現實主義先驅,風格深沉雋永,節奏明快詼諧,描繪活潑市井生活的偉大的藝術傑作,我國早期社會問題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國電影藝術發展高峰的標志。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中國電影九十年優秀影片」之一。

三、《宋家皇朝》 電影《宋家皇朝》(又名《宋氏三姐妹》)由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主演,1997年公映。

四、《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將傳統故事《鍘美案》置放於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拍攝的一部典型的家庭倫理片。這個故事看似老套,其實是契合了中國人重視倫常的道德觀念,可以說這樣的故事中國人是百聽不厭、百看不厭的,非常適合拍攝成中國自己的類型片。

五、《夜半歌聲》 《夜半歌聲》是三十年代的一部著名電影,1995年再次翻拍,導演於仁泰在電影情節並未做原則上的改動,只是弱化了原片中強烈的抗爭主題,而著重於描寫藝術和愛情的感染力。

影片中的宋丹平可以說是為張國榮量身打造,他的憂郁、他的俊美、他的多情以及他的歌聲都和張國榮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值得一提的是,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張國榮出色的演技,更能在片中聆聽由他創作的三首歌曲。《夜半歌聲》榮獲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多項大獎的提名。

六、《漁光曲》 《漁光曲》是中國電影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於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故事影片,以該片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左翼電影關注社會底層,將他們凄慘的生活藝術化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中國最早的有聲影片之一,《漁光曲》上映後頗受歡迎,曾經創造了連續放映84天的記錄,該片同名主題曲也成為傳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七、《風雲兒女》 中國著名電影《風雲兒女》,以宣傳抗日救亡為主題,由著名電影藝術家田漢、夏衍、許幸之為編劇導演。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拍攝。其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人民音樂家聶耳作曲,後被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八、《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在巴金眾多的小說中,由《家》、《春》、《秋》三部長篇組成的《激流三部曲》(巴金:《激流》的第四部《群》,所述的不再是高家的故事了),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巨制。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社會變動的一份珍貴的藝術記錄。作為向封建勢力討還血債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運的號角,它對於三、四十年代許多知識青年沖出舊家庭的藩籬,走向革命,起到啟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動著許多中國的和外國的青年的心。

九、《不了情》 《不了情》張愛玲的言情故事,劉瓊、陳燕燕的男女情事,當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資情調」,劇情纏綿悱測,堪稱文藝類型片的代表作品。後來,還有發展到香港的同類片名和不同內容的一種無限延續。

十、《桃花泣血記》 《桃花泣血記》1931,聯華公司出品,卜萬蒼導演。著名金童玉女金焰和阮玲玉聯袂出演,卜萬蒼浪漫悲情風格的代表作品。

4. 90年代內地播過的一部民國時代倫理劇,少爺愛上小媽,那個小媽老愛穿旗袍誘惑那個少爺

雷雨,觀看地址,滑鼠放我頭像上不動2秒,可以看到

5. 魏鶴齡的基本信息

魏鶴齡(1907.1.14-1979.10.2) ,演員。
生於天津。中學肄業。曾在天津做過碼頭搬運工和小販。1928年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並演出《慳吝人》等劇。後參加晦鳴劇社去北平演出。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在上海市郊加入紅十字救護隊,因負傷留在上海。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主演《名優之死》,參與演出《蘇州夜話》、《亂鍾》、《戰友》等話劇。後又在上海戲劇協社、春秋劇社、獅吼劇社和中國舞台協會任演員。1934年入藝華影業公司,在影片《人之初》中扮演男主角,獲好評。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的影片《馬路天使》中,以含蓄深沉的表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報販形象。從影同時亦參加舞台劇演出,曾參加上海業余劇人協會,演出《欲魔》、《娜拉》等劇。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四隊。後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主演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火的洗禮》等。1941年後在重慶參加中國萬歲劇團、中華劇藝社、中電劇團,演出話劇《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上海屋檐下》、《群魔亂舞》等。1946年至北平,任中電三廠演員,在《追》等六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49年入昆侖影業公司,在影片《烏鴉與麻雀》中扮演誠懇朴實又膽小怕事的報館校對孔有文,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建國後在國泰、文華、大同等影片公司參與拍攝《人民的巨掌》、《彩鳳雙飛》等影片。1952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是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參加拍攝《家》、《探親記》,主演《魯班的傳說》等影片。1956年在影片《祝福》中,成功地塑造了純朴、忠厚、勤勞的貧苦農民賀老六的形象。一生共參加拍攝影片三十九部,演出話劇近四十部,其表演含蓄、樸素、真實,擅於揭示人物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劇影雙棲
魏鶴齡(1907—1979年)天津市東麗區赤土村人。1907年1月14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時隨二叔下田、拾柴、捉魚、摸蟹。早年曾由爺爺課讀識字。中學畢業後因家中無力供養而失學。曾做過司葯。失業後跟繼父種田、耕地、放鴨子。挑過貨郎擔,當過賣貨郎,還到海河碼頭上扛過大包,做過搬運工人,嘗盡了人間生活的艱辛。
1928年6月,魏鶴齡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表演藝術。在那裡學習,除了供給膳食、住宿外,每月還發給四塊大洋做零用錢,學成後就可以當話劇演員了。從此魏鶴齡跨進了戲劇藝術的殿堂。山東實驗劇院是當時中國第一所正規的戲劇學府。由留美歸來的趙太侔、王泊生任院長,留美的吳瑞燕任教師,還有著名導演萬籟天、著名演員丁子明等擔任老師。環境的優越,加上魏鶴齡得天獨厚的天賦和刻苦認真的學習,使他很快成為表演成績突出的學員。學習一年的表演專業,就不斷登台演出,尤其是在田漢名作話劇《名優之死》中所扮演的名伶劉振聲這一角色,使他初露頭角而一鳴驚人。
魏鶴齡對於受苦受難的「小人物」懷有深深的同情,對於他們的不幸遭遇猶如自身,在表演時他融演員和角色為一體,嫉惡如仇,聲色俱厲地以發自肺腑的激情吶喊出劇作者的主題意圖,喊出了人民憤怒控訴黑暗社會的心聲。使他在表演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名優之死》的演出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在中國話劇舞台上的地位,也使他和田漢的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929年的《名優之死》到1959年國慶10周年演出最後一出名劇《關漢卿》30年舞台生涯,魏鶴齡一生表演過六十部話劇,其中戲劇先驅田漢同志的早期名著如《蘇州夜話》、《一致》、《江村小景》、《亂鍾》、《洪水》、《戰友》等,他都演過。他以田漢的名劇作始,而又以田漢的名劇為結,從而成為中國30年代進步話劇史上著名表演藝術家而永載史冊。
由於魏鶴齡在話劇上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當時電影界的廣泛重視。1935年魏鶴齡應著名電影導演史東山邀請到上海藝華影片公司拍攝電影《人之初》。這也是他從事電影藝術的人之初,一個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新開端。《人之初》電影的拍攝成功奠定了魏鶴齡從影的基礎,在以後的30年裡(1935—1965年)魏鶴齡不但在話劇舞台上,而且在銀幕上創造出了眾多感人的形象,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成為集話劇、電影雙棲於一身的一名傑出的表演藝術家。
作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代電影人,魏鶴齡以他深沉、含蓄、質朴、典雅的表演風格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典型藝術形象。30年代他曾和趙丹、周璇、金山、顧而己、舒綉文、白楊、金焰、王人美、張瑞芳、黃宗英、張伐等合作拍攝了《馬路天使》、《貂蟬》、《保衛我們的土地》、《中華兒女》、《長空萬里》、《火的洗禮》、《喜迎春》、《烏鴉與麻雀》等20餘部電影。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拍攝了《祝福》、《家》、《摩雅傣》、《南浦江的故事》、《魯班的傳說》、《北國江南》、《飛刀華》、《燎原》、《血碑》、《櫃台》、《水手長的故事》等30餘部人們熟知的新電影。這些電影在觀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還為人們稱道,從而也確立了魏鶴齡在中國電影影壇上的不朽地位。電影《祝福》於1957年和1958年分別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與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魏鶴齡也在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榮獲個人一等金質獎。
魏鶴齡不斷追求革命與進步。1931年他積極參加北平萬金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隊任司葯,赴上海進行淞滬抗戰戰地救護工作。1932年他參加上海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戰全面爆發後,魏鶴齡在郭沫若領導下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他參加由田漢、陽翰笙、夏衍、歐陽予倩等戲劇家主持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作抗日宣傳。表現了一個藝術家的民族氣節和獻身精神。
魏鶴齡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他熱愛生活,在生活上他是一個嚴肅的人。1939年魏鶴齡與蘇州美專學生袁蓉相識,1940年由老舍先生做介紹人,郭沫若做證婚人,結為「師侶藝伴」的終生伴侶。郭沫若先生贈送條幅「千里姻緣一線牽」表示祝賀。40年如一日魏鶴齡與袁蓉相濡以沫,互敬、互愛、互勉、互助,直到去世。袁蓉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演員,其女兒四歲即隨父親參加電影拍攝,充當演員,堪稱「影劇家庭」。袁蓉於1989年曾到東麗區參加電視電續劇《跑爺和他的子孫們》的拍攝,並在其中擔任角色,於1995年辭世。
魏鶴齡生前歷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電影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海燕電影製片演員劇團副團長。1979年10月2日,魏鶴齡在歷經了10年文革浩劫後不幸在上海病逝,走完了他畢生熱愛的藝術道路。骨灰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他是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民藝術家。1995年12月28日,首都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大會上,魏鶴齡被追授「中國電影世紀獎」。由其女兒在大會上領獎。其女兒領獎後曾到東麗區向東麗人介紹大會盛況,這也是東麗人的驕傲。在魏鶴齡逝世16年後,死後哀榮,樹立了一個人民藝術家永久的豐碑。
魏鶴齡生前十分眷戀津門故里、東麗熱土。1972年還返鄉探親,袁蓉每年都回赤土村看望家鄉親人,看看家鄉的新變化,以寄託對魏鶴齡的哀思,直到去世。袁蓉生前曾作長篇傳記文學《冀海銀燕·憶鶴齡》一書傳世。 1904年1月14日,魏鶴齡出生於天津市郊區的農家。由於家境貧寒,無力求學,被好心的叔叔帶到北京,讀了小學和初中。後來,叔叔失業了,無力繼續供他上學,只好又回到天津。為了謀生,魏鶴齡在社會底層中苦苦地掙扎著。他在鄉下種過地,在城裡做過小買賣,在碼頭上扛過「大個兒」,飽嘗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種種苦難。
正當魏鶴齡尋求生活出路的時候,聽說山東省立實驗劇團招聘演員,他決心試試看。結果,真的考上了,邊他自己也不敢想相信,自己還真有表演方面的天賦。就這樣,魏鶴齡從此走上了戲劇表演的道路。當時是1928年,是魏鶴齡人生道路的一個轉折點。
魏鶴齡在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一年,當上了話劇演員。在他剛剛參加了一部話劇的演出之後,劇院停辦了。於是,他又參加了部分師生組織的劇社,在北京一帶演出。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的閘北、吳淞,企圖攻佔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日商工廠的中國工人舉行了罷工,各界人民組織抗日救國會,全國各地聲援上海軍民,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怒了勞動人民出身的魏鶴齡,他毅然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救護隊,從天津趕赴上海。在上海郊區的戰場上,他穿行於槍林彈雨之中。由於腿部受傷,停戰後便留在了上海,
由於抗日救國熱潮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化運動在上海蓬勃發展。魏鶴齡結識了田漢等一批文化人士,其愛國思想日益強烈。他積極參加進步劇社的演出。他先後參加了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參加了《名優之死》、《蘇州夜話》和《戰友》等劇目的演出。他扮演的都是工人農民等社會底層人物。他的表演真實,自然可信,受到觀眾的好評。 1934年,魏鶴齡加入了藝華影業公司。出身於勞動人民的魏鶴齡,具有豐厚的生活底功。特別是親自參加抗日戰場的救護工作,更加堅定了他的愛國熱情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正是於這方面的原因,第一部描寫工人階級的影片《人之初》的編導史東山,慧眼獨具,選擇魏鶴齡作為該片的主演。這樣,魏鶴齡於1934年開始走上銀幕,而且成為第一個在銀幕上塑造中國工人形象的演員。
《人之初》中的工人張榮根,被魏鶴齡塑造得既有層次又有深度,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由軟弱、屈辱,對資產階級抱有幻想,在嚴酷的社會現實和革命者的教育下覺醒起來。魏鶴齡的第一個銀幕形象獲得了成功,成為當時的藝華、聯星、明星影業公司爭相邀拍的著名演員。 左翼文化運動是中國抗日戰線上的一支教育民眾、團結抗日的有生力量。由於魏鶴齡在表演藝術上的出色,和當時已經有名望的編導袁牧之、演員趙丹結下了深厚的創作友誼。1937年,明星影業公司出品的《馬路天使》,是我國電影史上的優秀影片。魏鶴齡飾演的報販老王,准確地把握了人物善良、淳樸的性格,表演得朴實、含蓄,把一個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形象展現在銀幕上。
為了宣傳抗日救國,魏鶴齡不僅拍攝電影,而且積極參加左翼劇聯組織的上海劇人協會的演出活動,先後參演了宣傳抗日的《亂鍾》、《SOS》、《月亮上升》等劇目。經過多年的舞台和銀幕藝術實踐,無論主角、配角,還是正劇、喜劇或悲劇,魏鶴齡都表現出較高的愛國熱忱和對藝術的負責精神。
1937年,發生了「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展開,魏鶴齡參加了救亡演出隊第四隊,從上海奔赴重慶。1938年,史東山編導了我國第一部抗戰題材的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魏鶴齡飾演了為抗日而大義滅親的劉山這一角色。人物以愛國為大義和痛舍親情相交織,思想感情錯綜復雜,最終成為抗日民眾的榜樣。由於魏鶴齡對人物的深層次的理解,表演得十分成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以抗日為題材的影片,如《中華兒女》、《長空萬里》、《青年人》、《火的洗禮》等,魏鶴齡都有參加了演出。
國民黨不僅破壞抗日統一戰線,而且對左翼文化運動了進行了「圍剿」,造成了膠片無源的困難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大批電影工作者轉向舞台,出現了抗日話劇的再次繁榮。當時,魏鶴齡參加了《放下你的鞭子》、《塞上風雲》、《民族萬歲》、《日出》、《上海屋檐下》、《霧重慶》、《群魔亂舞》等劇目的演出。 全國解放後,魏鶴齡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後來發擔任演員劇團副團長,直到1979年逝世。這一時期是魏鶴齡的電影表演藝術走向輝煌的時期,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了才智和心血。他所參加演出的經典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發展的成就,也說明了魏鶴齡的非凡表演藝術造詣。
1956年,在夏衍根據魯迅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魏鶴齡成功的飾演了男主角賀老六。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老觀眾,在幾十年之後,仍然會清楚的記得從拜堂到次日凌晨那場戲:祥林嫂像囚犯一樣從花轎里被拖出來,強迫拜堂,以至逃婚未成,頭撞香案昏倒在地······此時的賀老六,對事態的現狀,表現出茫然,而對於祥林嫂則表現出深深的同情。新婚之夜,他竟然睡在柴草堆上,枕著雙手望月深思。第二天,祥林嫂提出「你讓我回去」時,他卻平靜地說:「你是回魯鎮哪,還是到你婆婆那去?我送你回去。」短短幾名話,感動了祥林嫂,也打動了觀眾。短短的一段戲,把賀老六內心情感變化由表及裡地表現出來了,使觀眾看到了賀老六那朴實而善良的心靈。
由於影片的整體水平和魏鶴齡的出色表演,《祝福》榮獲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慰電影節特別獎,同時榮獲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1957年,在陳西禾根據巴金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家》中,魏鶴齡飾演了高老太爺這一角色。高老太爺是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貌似尊嚴,實則腐朽、頑固。在表演過程中,魏鶴齡准確把握這一人物的階級特性,刻劃得入木三分。後來,魏鶴齡又主演了《魯班的故事》、《燎原》、《北國江南》等影片,都有十分出色的表演。

6. 【合集】民國題材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EoGcmLwtg2VwaNAYoQXFEQ

?pwd=ti8y 提取碼: ti8y

閱讀全文

與民國老電影喜迎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情侶看電影軟體 瀏覽:610
電影霸氣台詞對口型怎麼製作 瀏覽:463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瀏覽:972
電影資源的英文怎麼說 瀏覽:206
粵語電影滅門慘案 瀏覽:604
電影中的英語演講 瀏覽:833
香港電影兩女冰塊 瀏覽:258
追龍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瀏覽:513
電影我的老師中文 瀏覽:396
有沒有啥看恐怖電影網站 瀏覽:999
楊洋有電影和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289
推薦迅雷電影網站倫理電影下載 瀏覽:564
可可西里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 瀏覽:880
八妻子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08
哪裡看到囡囡這部電影 瀏覽:418
電影導演中國 瀏覽:364
去看電影的會員卡怎麼買 瀏覽:83
網上買票後怎麼看電影 瀏覽:486
拿鐵電影國語版 瀏覽:733
8k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