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膠片電影的最最低成本(只是膠片,其他不計)跪求
304米一盤膠片 大約2000元。
24mm一格,約1.4萬幀
24幀每秒, 大約拍10分鍾。
100分鍾的電影 需要兩萬元的底片,但實際上 各種額外消耗, 然後最後你還要製作成最終母片, 還要剪輯 消耗 沖洗費用,我覺得起碼小10萬塊了
普通電影攝影機 租金我前幾年看的每台每天差不多三四千的樣子 不知道是不是正常價格
B. 一部電影膠卷多少錢
按照粗淺點的來算,135,一卷36張,按24幀來算,一卷1.5秒
當然電影用的膠卷 不會在淘寶買,他們要用 應該也是用碟片,一大卷,那按分裝來算,現在的膠卷價錢,我覺得要個七八塊總要的吧,方便算點,少算點,7.5,那一秒就是5塊錢,然後 這里不包括膠卷的沖洗,以及需要做成正片的費用。
一部電影 按1個半小時來說,那就是90分鍾,5400秒,然後 廢片率什麼的
我是按便宜的來算,貴的 好的 我就不知道了,至少 正兒八經的話,一個鏡頭就是幾十萬。
你可以看下陳奕迅的《積木》的MV,那個是用lomokino拍的,只能算玩具,那個我算一下,普通玩玩,一秒鍾兩三塊錢吧,幀速兩三幀每秒
C. 家裡有一箱七十年代的電影膠卷值多少錢
得看情況。如果是未拍攝的電影膠卷,則是不值錢,未拍攝的膠卷保質期一般3~5年,70年的東西毫無疑問過期20多30年,甚至能不能成像都是個問題。如果是拍攝之後的電影拷貝膠卷,則要看片子,拷貝存世稀缺的片子則價值高,發行拷貝特別多的片子不怎麼值錢,電影膠片只是一個載體,具體看片子的稀缺性,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膠卷保存妥當,沒有發霉、內容播放沒問題。像淘寶就有很多老電影膠卷拷貝,20多塊錢一盤到一兩百一盤都有,還是看片子本身決定價格,看片子,看片子,看片子。
D. 現在35mm電影膠片多少錢一卷,一卷能拍多長的電影(請問電影膠片和照相機膠卷有什麼區別)
一般是122米和305米兩種, 122米的,像Kodak Vision3 250D 之類的,見過 1100元--1500元一盤的。
35mm底片1分鍾需要27米多的的底片,一盤大約是4.4分鍾。
電影膠片 多數是負片 極少數是正片, 一般為了應付高速的過片,背面塗有炭黑層用於防止靜電。
所以沖洗的時候不用傳統C41工藝,而是用ECN-2工藝,基本就是多了一步除炭黑層,使用小噴頭,噴高壓水流洗掉炭黑層。
通常電影膠片為了適應各種場景,擁有遠超一般底片和數碼相機的寬容度,比如柯達的 Vision3 250D,有-6到+8的15檔寬容度(要算上0EV所以是15不是14)。而一般以寬容度著稱的頂級民用黑白底片 也就是-3到+4的8檔寬容度.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柯達有5222(Double-X)黑白電影膠片,是無炭黑層的。 柯達100D 電影膠片 ,也沒有炭黑層,沖洗使用E-6 ,就跟普通反轉片一樣,只是寬容度稍高些而已。
E. 拍一部電影大概需要多少電影膠片目前電影膠片的價格大概是多少如果發行500份拷貝,成本大概是多少
一秒種24格,一部電影90分鍾,一格膠片寬度大概3cm,一個拷貝長度大概4萬米,一般一個拷貝分5盒裝,每盒7000米左右。一個拷貝洗印大概8000-10000元,現在大部分是數字硬碟發行,膠片發行比較少了。
F.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影膠卷值多少錢要是賣的話,應該賣給誰
這樣看保存的情況,如果電影的本數齊全,片頭尾都有原護,放映次數在50次以下,劃痕污漬較少,沒有破損,片夾沒有生銹,色彩電影畫面沒有變紅,黑白電影畫面沒有變形,一部名氣大點的電影可以買到600塊左右,沒有名氣的也就400左右,科教片200左右。如果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這類的新聞紀錄片,可以賣到2000以上。
G. 電影用的膠片的價格很高嗎大概有哪些價位
較老的影片使用135碟片拍攝得多
每盤約500張
實際上原理類似照相
只不過是很多照片連起來放
碟片
大約是同樣張數和質量膠卷的三分之一價格
500張大約14個膠卷
普通的三百多元一盤
好的碟片價格是這個的幾倍
一般的一部電影要十幾萬到幾十萬的膠片費
所以投資方都很在意這個
現在的大片好多都用數字化製作了
H. 拍電影大片的膠片價格
印象中大約500左右一盤(2003年前後),大約能拍攝25分鍾,實際使用中大約能裁剪出3-5分鍾的鏡頭,一部電影大約120分鍾
其實,以前還覺得膠片貴,但是和現在的演員片酬,道具比起來,膠片並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