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結局

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結局

發布時間:2023-01-11 07:16:12

『壹』 流浪者影評

黑白影片,更具有情懷,中老年觀眾更喜歡懷舊的這種片子,口口相傳,包裝成為經典,一代中國人的集體回憶。

戀母的瀟灑獨立的窮小子,小鳥依人的富家女(哪怕是女律師),青梅竹馬,囚禁女主的邪惡上層社會油膩男,母親的犧牲引發窮小子的最後一波反抗,大團圓結局,唱唱跳跳:自己自處快活的時候唱,表示樂觀,表明身份,戀愛的時候唱,被分離的時候唱,歌廳之類特定場合也唱 底層自由小青年的設定提高觀眾的認同感,無處不在的男權為中心,女性始終是男性的陪襯。

結尾很好,沒有大團圓,略有遺憾而帶有希望,電影的內容是很滿的,結尾沒有封閉,留了一個口,口指向社會,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等級偏見下,千千萬萬個拉茲的出路怎麼樣呢?問題到底還是沒有解決。法律形同虛設,道德的作用在片中被過分拔高,一廂情願的意味過重,不過結尾總算沒有掩蓋社會矛盾。

(1)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結局擴展閱讀:

《流浪者》是由拉茲·卡普爾執導,Khwaja Ahmad Abbas編劇,納爾吉絲、普利特維拉·卡浦爾、拉茲·卡普爾等主演的家庭愛情片,於1951年12月14日在印度上映。

影片講述了法院審理拉茲闖進大法官拉貢納特住宅的謀殺案件時,意外發現了拉貢納特在24年前拋妻棄子的故事。

『貳』 求印度電影《流浪者》影評 1500字左右 急!!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一天法院正在審理一件謀殺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貢納特,被告是流浪者拉茲,罪行是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企圖刺死拉貢納特.可是拉貢納特萬萬沒有想到,要想殺死他的拉茲正是他親生的兒子...
印度電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進人中國.《流浪者》和其主題曲"拉茲之歌",在中國最轟動的時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難經歷之後.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這當然是影片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後中國人的共鳴,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
《流浪漢》開始於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 「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過程是一個孩子如何成長為一個賊以及一場和富家女的戀愛,高潮在法律和良心的對決,結束在拉茲要在監獄服刑三年,但是有愛情陪伴。

「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是拉貢納特信奉的真理,堅持趕走拉貢納特妻子的大嫂信奉的真理是女人失去貞操會讓整個家族蒙羞,拉貢納特的妻子堅持著想要實現「法官生的孩子也會是法官」,拉茲的信仰是麗達,是美和愛,麗達的信仰是愛,是拯救拉茲。拉貢納特的偏見造成了扎卡的悲劇,扎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反駁拉貢納特「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 拉貢納特的堅持造成了扎卡妻子兒子自己四個人的悲劇,麗達的堅持卻讓拉茲重獲了新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有時候這堅持是固執的偏見,可能傷害到了最親的人,也傷害到了自己,而有些堅持卻讓黑夜不那麼冷,有溫暖的慰藉。

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小偷,就是流浪兒。但是大部分人都堅持小偷流浪兒一定是壞人,因為被偷過的人帶著怨恨,而更多的人被告知遠離這些人,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的方式。這樣的偏見讓人們不敢不願去接近流浪兒,這樣的孤立讓流浪兒更加墮落,讓原有僅剩的美好與愛也一點點在人們的冷漠和殘忍中消耗殆盡。那麼到底要怎麼辦呢?不是每個人都是拉茲,可以被拯救,不是每個人都是麗達,有資本去拯救別人。那麼為了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法律這個時候是相當必要的。沒有絕對的公正,只能說有法律比沒有法律要好得多。法律很多時候能夠避免個體或小群體的偏見,雖然我們知道法律並不是萬能的,並不能完全絕對的公平,並不能夠照顧到每個個體的利益。愛如陽光,能緩和法律的冰冷,讓個體得到關愛。

雖然最後拉茲還是要在監獄里度過三年,但是因為有麗達愛的陪伴,三年不是苦痛,而變成了重生的機會。用三年的服役償還之前犯下的錯誤,三年後拉茲才可能真正的重新做人。這樣的結尾是相當明智的,如果麗達的辯護讓拉茲完全免去法律懲罰,未免太不理智,太煽情,畢竟拉茲也確實有偷有做過壞事,不能因為感情原因就完全將法律無視,良心最後要讓步於法律,因為法律的實現後才會有良心的實現,最後法律和良心本來相沖突的二者因為愛達成了和解。

『叄』 流浪者拉茲扮演者因何病去世

拉茲是因為在晚年得了哮喘病而去世的。

拉茲·卡普爾,1924年12月14日出生,印度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

拉茲·卡普爾,生於白沙瓦電影世家。1946年編導並主演自傳體影片《火》和故事片《雨》,取得成功。1950年創建拉茲·卡普爾電影公司,自導自演《流浪者》,獲印度國家電影獎和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此後拍攝的多部影片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感情與生活,並對社會弊端有所揭露。60年代後,主要致力於製片業。

(3)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結局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64年拉傑製作第一部彩色影片《合流》。描寫3個朋友之間的愛情、友誼與自我犧牲的故事,並採用了印度電影很少見的歐洲外景。該片在印度連映5年,創下印度電影票房史的最高紀錄。

1970年完成了他耗費6年心血攝制的《我是一個小丑》。這是他對自己藝術人生進行總結的自傳體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長的一部,長達3小時。但是一般觀眾當時未能讀解其中深厚的涵義,票房冷落,拉傑非常悲哀。

晚年他執導了《鮑碧》(1973)、《愛的升華》(1978),再次回歸創作《火》與《雨》時的浪漫熱情,以此獻給自己的母親——印度。

『肆』 印度電影《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電影《流浪者》說了那麼多麗達,大家還不知道拉茲媳婦長什麼樣呢,稍後上幾張照片還有全家福,再給大家聊聊拉茲的家庭生活和個人 情感 生活。

《流浪者》男主人公拉茲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


一、出身藝術世家,一家三代四口出演《流浪者》

關於這部電影,先說個饒有趣味的片段。

看過《流浪者》的朋友對其中一句台詞印象深刻,即法庭上這位大法官無情地說道—— 「法律不承認良心!」

結果這位老爺子被麗達懟得夠嗆—— 「法官先生,那麼良心也不承認法律!」

說是饒有趣味,是因為這老爺子是拉茲真實的爺爺!

現實生活中,正是這位老爺子棒打鴛鴦、一手拆散了拉茲和麗達扮演者娜爾吉絲的情緣。

老爺子給出的理由是——我們家不能娶一個女戲子進門。

老爺子叫 德萬·卡普爾 ,出身地主家庭,年輕時是個警察,盡管平生只演過《流浪者》這么一部電影,但架子端得足足的,在現場不停沖他的孫子導演拉茲咆哮:「我用你教我怎麼演?!難道你比我更懂法律?!」

事實上整部電影從立項到殺青,拉茲進行得異常艱難,因為這裡面有兩位演員是他的長輩,另一位是他的父親—— 拉貢納特大法官

這部電影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裡面參演,給大家拉個表單——

《流浪者》還在劇本階段,拉茲就想當導演,但他不敢跟父親說,拿著劇本蹲在父親房門外不停抽煙,最後編劇阿巴斯看不下去了,替他向父親說情。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先是喜歡上這個故事,隨後決定在其中扮演拉貢納特大法官。影片上映後,他承認自己低估了兒子。

這位一輩子都板著臉的老父親,雖說默片時代已是大明星,但個人際遇和家庭生活十分不幸。

先給大家簡單說下這位默片皇帝、天竺克拉克·蓋博,原本有著令人羨慕的聲望和財富,卻為何總是一臉的憂傷和哀婉。

普利特維拉·卡普爾 出生於1906年11月3日,少時家境優渥,十七歲考入白沙瓦愛德華學院學習法律,1923年在校期間結婚,娶了拉茲的母親羅諾,隔年生下了拉茲·卡普爾。

其後夫妻倆又接連生了五個子女。原本一家人生活富足,其樂融融,未曾想到了1931年,老卡普爾一個幼子、也就是拉茲的三弟德維因肺炎去世,老卡普爾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未曾想災難還未結束。不出一個星期,他的另一個兒子南迪也意外身亡。

這個叫南迪的小男孩是因為家族裡大人們忙於喪事無暇照看,自己在花園里撿了一枚老鼠葯當作糖丸吃掉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老卡普爾一夜之間老了一截。

我在《流浪者》片尾看到拉貢納特大法官伸出手去哀嚎:「我的兒子……」感覺那種悲傷十分真實。

還好老卡普爾還有長子拉茲。

拉茲勤奮好學有才華,年僅二十七歲便自編自導自演了《流浪者》,獲得國家電影獎及戛納電影節金獎作品,暢銷全世界,一夜之間蜚聲國際。

《流浪者》不僅火遍中國,在蘇聯也是所到之處收獲無數掌聲,票房冠軍紀錄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被《迪斯科舞星》追平。

有這樣一位爭氣的兒子,老卡普爾也算是足慰平生。盡管兒子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他操心。


二、拉茲與妻子、麗達之間的 情感 真相

麗達扮演者 娜爾吉絲 一直是中國觀眾非常喜愛的女演員。

在《流浪者》中,她演出了傳統女性的溫婉善良、還有現代女性的精明干練,法庭上一個轉身,跨越了兩個時代。

觀眾們多希望她和拉茲真正走到一起。

與我們想像中不同的是—— 拉茲和娜爾吉絲是實錘的婚外戀,她是後來者。

兩人合作過八部電影,《流浪者》是第二部,這個時候拉茲已結婚四年,是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的父親,還有一個寶寶懷在媽媽肚子里,這個寶寶長大後主演了我們熟悉的《啞女》、《海誓山盟》還有《蛇女》。

拉茲的妻子 克里希娜 出生於1930年12月30日,是老卡普爾的表妹,嚴格意義上講是拉茲的表姑。

輩份有點亂,這個親上加親,也是嘆為觀止。

而且,從拉茲長子出生日期來看,這對夫婦是未婚先孕。兩人熱戀期間就被媒體炒翻天——「拉茲·卡普爾狂熱地愛上了克里希娜!」

也只能說是真愛了。

拉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兩個女人之間搖擺,兩個女人他都愛,最後還是爺爺和父親一錘定音——絕對不能離婚!絕對不能娶女戲子進門!

而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十分賢惠,一直對丈夫的婚外戀保持克制隱忍的態度。

只可憐「麗達」娜爾吉絲一直苦等到1958年3月才嫁給了導演蘇尼爾·杜特,這一年她已經二十九歲了,算是十足的大齡女青年了。

拉茲是個很有事業心的青年, 情感 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只佔十分之一,即使這十分之一還是由兩個女人分享。

若說真愛,大概拉茲最愛的那個人是卓別林。


三、上世紀五十年代收入最高的男明星

1924年12月14日,拉茲·卡普爾出生於白沙瓦。

他自打十一歲起進入影壇,二十二歲編導主演兩部電影《火》及《雨》,在影壇展露頭角,引起國際影人的注意。

1950年,二十六歲的拉茲自創 R.J電影公司 ,拍攝了《流浪者》,獲得巨大成功。

他與父親不一樣,老卡普爾出演過大量「霸道總裁愛上我」題材、還有豪華奢靡的古裝片,而拉茲將鏡頭伸向 社會 最底層的勞苦大眾,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講述那些「沒見過一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來,與其描繪那些歌舞昇平鶯鶯燕燕,還莫不如把鏡頭伸向路邊一條無家可歸的小狗。

正如拉茲的一段名言——

大概您沒想到,《流浪者》並非拉茲最成功、票房最高的電影。四年之後,他又與父親、娜爾吉絲合拍了一部《鄉巴佬進城記》,大獲好評!口碑票房超越了《流浪者》。

1964年,拉茲為了附和潮流,非常不情願地拍攝了平生第一部彩色電影《合流》。影片取景歐洲,描寫了三個朋友之間的 情感 糾葛,謳歌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和自我犧牲精神。這依然是拉茲長袖善舞的領域,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當時基本一票難求!

最後竟然在國內連續上映了五年,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行業奇跡!

由於作品的親民風格,拉茲本人也獲得了巨額經濟回報。1951年-1956年期間,他是國內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但拉茲依舊過著樸素低調的生活,他將個人財富又重新投入到熱愛的電影行業中。

1970年,拉茲嘔心瀝血整整製作了六年的《我叫小丑》上映,由於題材太過前衛,票房不盡人意。

拉茲有些心灰意冷。

但這部電影近年來卻不斷翻紅,評分一路高漲,獲得歐美同行盛贊!看來「拍給五十年之後的觀眾欣賞」這種事原來真的有!

晚年拉茲開始將精力花費在下一代,悉心扶助兒女尤其是 里希·卡普爾 ,同時也一手挖掘了未來的天皇巨星沙魯克·汗!

里希·卡普爾雖然不及父親那般有著崇高的藝術地位,但在「勤奮」這一塊真是交足功課!

在拉茲的引領之下,這個家族沒有一個人靠著祖蔭吃干飯、躺在家譜上睡大覺,都在影壇揮灑汗水辛勤耕耘。

與此同時拉茲也在積極拓展人脈,強強聯姻,比如他的外孫子就娶了 阿米達普·巴強 的女兒。這還是卡普爾家族少有的白衣聯姻。

積數代不懈之功,卡普爾家族已成為寶萊塢第一金字招牌。

1988年6月2日,拉茲·卡普爾因病去世(腎衰竭、心力衰竭、哮喘),享年六十四歲。

那麼,在他身後,卡普爾家族成員現狀如何?

拉茲的弟弟、《流浪者》小拉茲後來怎麼樣了?


四、家族近年不斷損兵折將,新生力量也在野蠻生長

《流浪者》小拉茲的扮演者 沙希·卡普爾 後來並未長殘,成年之後依然非常英俊,還娶了一個英國老婆,生了一堆小混血,後來走上了國際影星之路。

2017年12月4日,沙希·卡普爾因肺炎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緊接下來,2018年10月1日,拉茲的妻子克里希娜因心臟驟停離世,享年八十七歲;

2020年4月30日,拉茲的二兒子里希·卡普爾(《啞女》男主角)因白血病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2021年1月15日,拉茲的大女兒南達里特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2021年2月9日,拉茲最小的兒子拉吉夫·卡普爾因心臟驟停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可以說近年卡普爾家族籠罩著一片愁雲慘霧。

但與此同時,拉茲孫輩異軍突起,成為寶萊塢耀眼的新生力量!

比如拉茲的長孫女卡琳娜·卡普爾出演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迄今為止仍是豆瓣排名第十四的經典作品。

拉茲的孫子、里希·卡普爾的兒子蘭比爾·卡普爾,也是如今頭角崢嶸的明星,據說他的愛好是收藏豪車。

希望這些卡普爾後人秉承先祖的遺志,勤奮向上,永遠記住爺爺拉茲的那段名言——

(全文完)

我想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都看過印度電影《流浪者》,對影片中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也能哼上幾聲,我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配合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看過此片的。

《流浪者》的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貢納特堅信一個荒謬的理論「賊的兒子一定是賊,法官的兒子一定是法官」,並以此為依據判了扎比的罪,無辜的扎比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他為了報復大法官,設計使法官拋棄了將要分娩的妻子,從此,法官的兒子拉茲生活在貧民窟中,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到了童年時的女友麗達,他們真誠相愛了,拉茲決定痛改前非,用辛勤的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

然而,工廠卻以拉茲曾經是個賊而開除了他,狠毒的扎比又脅迫他繼續做小偷,有一天,扎比為躲避警察的追捕,脅迫拉茲的母親做人質,拉茲殺死了扎比並被逮捕,當他得知審判的大法官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時,他從獄中逃了出來,他恨父親並選擇了行刺,結果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己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用事實證明了大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該片是由拉茲、卡普爾(1924——1988)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他自己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父親扮演片中拉茲的父親——大法官拉貢納特,他三弟扮演小時侯的拉茲,該片在印度以及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1953年,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此後30年多年中,拉茲、卡普爾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由他主演的影片,多達57部,多以反映印度普通人的感情與生活,並對 社會 的弊端加以公開地揭露,在六十年代後期,主要致力於製片業,他是印度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拉吉·卡布,一般翻譯成卡普爾,是《流浪者》里拉茲的扮演者,是印度百年電影史上殿堂級的人物。他集編導演、製片於一身,極富國際影響力,被譽為印度的克拉克·蓋博,印度的卓別林。

拉吉出生於1924年,出生地是現在歸屬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個旁遮普家庭。父親是著名演員普利斯維拉吉,在電影《流浪者》里扮演拉貢納特法官,這部電影里扮演小拉茲的是拉吉的親弟弟沙什,後來他也成為銀幕巨星,他不止一次出演哥哥的童年。拉吉還有一個弟弟沙彌,是印度銀幕貓王,不用說也是位電影明星,在《海誓山盟》里發福的沙彌扮演叔叔。

拉吉10歲第一次登上銀幕,真正擔任主要角色是1947年,合作者是後來的印度夢露馬杜巴拉。

拉吉第一次導演並主演的影片是《火》,在那部電影里24歲的拉吉遇到了納爾吉斯,也就是麗達的扮演者。這對印度銀幕上第一對黃金組合一共合作了16部電影,包括著名的《流浪者》。人們一直猜疑他們的關系,但是拉吉早在22歲就和堂妹結婚了,納爾吉斯和拉吉都沒有承認他們有私情。納爾吉斯後來嫁給了演員桑尼爾·杜特,他們的兒子桑賈伊後來很火!

拉吉的作品非常多,也捧紅了很多女明星。

拉吉有3子2女,除了兩個女兒,幾乎所有的後代都在銀幕上大放異彩,是印度寶萊塢四大卡普爾家族裡演員陣容最強大的。

拉吉從《流浪者》開始出演多部電影都是模仿卓別林的表演,也喜歡表演小人物的生活,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表演藝術家。

拉吉只活了64歲,1988年因為哮喘並發症去世。他的為人和演技都很受推崇。需要補充的是,印度電影是配唱制,演員極少自己演唱。拉吉的御用配唱人是穆克什和馬納迪,尤以穆克什為主,他的過早去世讓拉吉感慨:我的聲音沒有了!穆克什的歌聲什麼樣,請聽拉茲之歌!穆克什的兒子也是歌唱家,他的好聲音可以去聽聽《努里》……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茲的演技,對我印象極深,他表演的真實,純朴,沒有造作,自然流暢,而且影片中的拉茲之歌很經典,總之,流浪者的電影當時的上座率非常高,普遍受到電影觀眾的歡迎和好評。不愧為一部使人難忘的好影片。

當初被他迷倒了,甚至找出地圖查找去印度的路線,現在想來有點幼稚

兒時記得印度電影《流浪者》裡面有句經典台詞:法官對拉茲說:做賊的兒子永遠是賊,

《流浪者》是經典之作,飾拉茲的演員,把小偷的玩世不恭,表現的淋漓盡致,看了他的表演,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身世,麗達是美麗的富家小姐,她演的情緒纏纏綿綿,恰到好處,而歌曲,也非常委婉動聽,可以說,這個電影影響了一代人。

這個問題你自己可以去網路上查啊,關於他的「生平」介紹的非常詳細,有必要特意問大家嗎?

拉茲的 社會 地位低下,卻能得到美麗,善良的女律師麗達的愛情,只能是藝術人生。

很認真的在探討人性的復雜。

『伍』 電影流浪者的劇情

男主人公叫拉茲,父親是和有威望的法官,因為法官錯判了一個賊的兒子有罪,他越獄後被迫稱為了賊,該賊懷恨在心。在法官中計將拉茲母親趕出家門後,拉茲誕生在街道上,少年拉茲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拮據,受同學歧視,好在拉茲班裡一女孩麗達對他很好心,但因父親反對,無法做朋友,後成為律師。就在拉茲母子拮據之時,賊找到了拉茲,因為法官所過「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致使他被錯判成為賊,賊故意教唆拉茲當賊來報復法官,雖然拉茲本性善良,奈何生活的壓力太大。
時空轉換,拉茲已是成年人了,熟識任何監獄的獄警,因為他已是慣犯,但與女同學的相遇,使他重燃了希望,想從新做人,後兩人熱戀。殘酷的現實是拉茲這回沒那麼走運了,他這次被抓後,正是由其生父審判,他的師父——那個賊再次出現,道破了拉茲身份,法官很驚愕。電影令人深思的地方就在於此,即所謂「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 。後拉茲女友麗達慷慨陳詞,但拉茲還是被判入獄三年。父親的理論使他絕望,但好在有愛情相伴。三年後的拉茲雖可能做不成法官,但一定還是個本性善良的人。

『陸』 印度電影《流浪者》

#記憶中的經典台詞#

這部電影還是我兒時的記憶,是當時最紅火的電影,還有這個電影的插曲特別好聽,當時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這首歌曲。

印度上流 社會 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一直信奉著一個觀念,「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靠血緣關系來判定一個人的德行觀念製造了很多冤家錯案,害了很多好人。

影片描述男主人公拉茲本是一個雖然貧窮,但熱愛學習的孩子,最終卻走上犯罪之路的過程。拉茲在流浪與盜竊的生活中遇到了童年的玩伴麗達,兩人墜入愛河,拉茲決定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拉特拉貢為了讓拉茲離開麗達,最終將拉茲告上法庭,卻不知道自己告的是自己分別多年的親生兒子。當拉特拉貢知道事情真相時,令人不禁感到惋惜與悲哀。

拉茲走上犯罪的道路, 也是和當時的 社會 原因和環境分不開的。拉茲在成長過程中飽受屈辱和岐視,想脫離犯罪卻得不到信任。

嘆息之餘不絕讓人對「好人的兒子是好人,賊的兒子永遠是賊」這種觀念深惡痛絕!只願這種階級等級隔閡所致的悲劇不再發生,讓這個世界少些陰暗,多一片光明。

『柒』 流浪者之歌 全劇完整介紹

[流浪者][印度][劇情/歌舞/愛情]

上譯廠叢連文/白景晟/白玫/張桂蘭等經典配音
導 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主 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納爾吉斯/拉傑•卡普爾
上 映:瑞典:1954-01-25 / 芬蘭:1955-03-04
地 區:印度 ( 拍攝地 )
評 分:8.2/10( 109票 )
分 級:瑞典:15 芬蘭:K-16
對 白:普通話
顏 色:黑白
聲 音:Dolby Digital AC3
時 長:168分鍾
類 型:劇情 / 家庭 / 歌舞 / 愛情
字 幕:中文字幕

劇情簡介: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貢納特根據「罪犯的兒子必定追隨其父」的荒謬理論,錯著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成了強盜,決心對法官進行報復,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趕走了懷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茲。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又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拉茲在飽經流浪和偷竊生活後,遇上童年好友麗達,二人真摯相愛,拉茲痛恨自己的偷竊墜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但是,扎卡在繼續逼迫他,而當他面對親生父親時,父親的荒謬理論更使他前途無望……
影片幕後: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傑•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傑•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傑•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

閱讀全文

與印度老電影流浪者拉茲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獨行鯊電影什麼時候哪年上映 瀏覽:979
鋼鐵怪人的國產電影 瀏覽:126
電影演員必須有悟性嗎 瀏覽:70
奧斯卡最佳電影英文報道 瀏覽:515
逗魚電影新 瀏覽:65
石家莊電影公司今日影片 瀏覽:219
電影玉面夜叉演員 瀏覽:313
高分恐怖電影剪輯 瀏覽:145
過年兒童英語原聲電影 瀏覽:804
最新搞笑的鬼片電影 瀏覽:490
哪裡能看哥斯拉大戰金剛電影 瀏覽:929
好萊塢經典災難電影 瀏覽:93
日本孕婦電影演員 瀏覽:971
純真年代電影高清在線完整版 瀏覽:669
呆萌看電影 瀏覽:71
即將上映的日本動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889
2021新電影戰爭 瀏覽:627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