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中國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盡量多寫些哦.....
中國文學
西廂記——(香港導演岳楓根據王實甫的同名戲曲改編)
紅樓夢——(中國導演卜萬蒼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說改編)
紅樓夢——(香港導演袁秋楓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說改編)
金玉良緣紅樓夢——(中國導演李翰祥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小說《紅樓夢》改編)
西遊記——(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同名小說改編)
女兒國——(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盤絲洞——(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鐵扇公主——(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祝福——(中國導演桑弧根據中國作家魯迅的同名小說改編)
駱駝祥子——(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
我這一輩子——(中國導演石揮根據中國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
春蠶——(中國導演程步高根據中國作家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
早春二月——(中國導演謝鐵驪熱氣中國作家柔石的小說《二月》改編)
原野——(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曹禺的同名戲劇改編)
紅玫瑰白玫瑰——(香港導演關錦鵬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傾城之戀——(香港導演許鞍華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半生緣——(香港導演許鞍華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狂——(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改編)
游園驚夢——(中國香港導演楊帆根據中國台灣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說改編)
寂寞的十七歲——(中國台灣導演白景瑞根據中國台灣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說改編)
芙蓉鎮——(中國導演謝晉根據中國作家古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棋王——(香港導演徐克/嚴浩根據中國作家阿城和張系國同名小說混合改編)
孩子王——(中國導演陳凱歌根據中國作家阿城的同名小說改編)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國導演姜文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
霸王別姬——(中國導演陳凱歌根據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紅高梁——(中國導演張藝謀根據中國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改編)
活著——(中國導演張藝謀根據中國作家余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喜福會——(海外華人導演王穎根據海外華人作家譚恩美的同名小說改編)
長恨歌——(中國香港導演關錦鵬根據中國作家王安憶的同名小說改編)
盲井——(海外華人導演李揚根據中國作家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
㈡ 經中國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盡量多寫些哦.....
四大名著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寫些其他的吧:《隋唐英雄傳》根據《隋唐演義》改編
《聊齋》《畫皮》改編於《聊齋志異》。
《封神榜》改編於《封神演義》
《鏡花緣傳奇》改編於《鏡花緣》《
楊家將》改編於《楊家府演義》
《濟公》改編於《濟公全傳》這些大部分都是明朝時期的名著
還有一些直接以名著命名的電視劇《孔雀東南飛》潘粵明演的
《塵埃落定》范冰冰
李解主演
《金粉世家》《京華煙雲》
這些都是近代小說名著
我知道的大概只有這些了
這些電視劇我都看過的,不錯的。
㈢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這十部:《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童年》、《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紅與黑》《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利斯朵夫》《飄》。
第一名:《戰爭與和平》
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他們衍生出來的影視作品也同樣了不起。1956年上映的電影版本《戰爭與和平》,獲得第14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1968年,前蘇聯將《戰爭與和平》巨著拍成長達六個半小時的鴻篇巨制,影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金獎、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國片和第4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2年,英國BBC拍攝長達20集的電視劇《戰爭與和平》。2007年,義大利、俄羅斯、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合拍電視劇《戰爭與和平》,被中國央視引進後剪為9集播出。2016年1月14日,英國BBC重新製作6集《戰爭與和平》。蘇聯音樂巨匠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史詩劇作《戰爭與和平》。
㈣ 除了圍城還有哪些名著小說改編的影視劇
有《琅琊榜》、《甄嬛傳》、《平凡的世界》、《士兵突擊》、《北平無戰事》等。
《琅琊榜》是由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山東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業、北京和頌天地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聖基影業有限公司、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孔笙、李雪執導,胡歌、劉濤、王凱、黃維德、陳龍、吳磊、高鑫等主演的古裝劇。
該劇根據海宴同名網路小說改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
為解國難,梅長蘇不顧身體病弱,毅然束甲出征,僅用三個月時間,帶領大梁軍隊一舉平定北境狼煙,還大梁以和平安定。而此時的梅長蘇,也煎熬盡了自己最後的一點心血,在沙場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所獲榮譽:
該劇於2015年9月19日登陸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榮獲第3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
㈤ 世界名著改編成的電影或電視劇有哪些
一
《魯濱遜漂流記》
1.《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的故事。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2.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二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1.《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創作的童話,首次出版於1907年。在該書中,作者用新穎、靈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動的筆調為孩子們描繪了瑞典一幅幅氣象萬千的美麗圖畫,並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對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動物、植物、文化古跡、內地居民和偏僻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進行了真實的記錄,融文藝性、知識性、科學性於一體。
2.《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
三
《湯姆·索亞歷險記》
1.《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187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
2.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敢於探險、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小說的時代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堡小鎮,但該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
四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1.《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是一部被公認為世界兒童文學經典的童話,由於其中豐富的想像力和種種隱喻,不但深受各代兒童歡迎,也被視為一部嚴肅的文學作品。作者劉易斯·卡羅爾還寫有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記》。
2.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在夢中追逐一隻兔子而掉進了兔子洞,開始了漫長而驚險的旅行,直到最後與撲克牌王後、國王發生頂撞,急得大叫一聲,才大夢醒來。這部童話以神奇的幻想,風趣的幽默,昂然的詩情,突破了西歐傳統兒童文學道德說教的刻板公式,此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走遍了全世界。
五
練習題
(一)《魯濱遜漂流記》
1.《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作家________。(笛福)
2.他在一座無人荒島上生活多年後,收得一野人為奴,取名 「____」,後來,這一野人成為他的忠實的僕人和朋友。小說中描寫___ __是全書的精華。在島上生活28年後,因幫助一個船長制服叛變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國,他在成為巨富後派人到島上繼續墾荒,他的名字叫________,這部作品叫《________》。
(星期五;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
3.《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小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也因此成為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魯濱遜,他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經成為 _________ 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現實主義;冒險家)
4.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了 年,高度濃縮地體現著人的本質和人類進步的歷程,他成了一位獨自創造文明的英雄。(28年)
5.魯濱遜在_______買了一塊庄園,曾在那兒過了四年安穩的庄園主生活。(巴西)
6.在荒島上,魯濱遜剛開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由於擔心彈葯用完,他就把他們捉住飼養起來。(野山羊)
7.偶然機會,魯濱遜抖裝飼料的袋子,過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長出了_______ 苗和_______ 苗。(稻;麥)
8.魯濱遜在島上捉到一隻鸚鵡,給它起名叫_____。(波兒)
9.魯濱遜在島上種糧的第一年收獲了________和________,他把這些糧食碾碎放進自己燒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__。
(兩斗大米;兩斗大麥;麵包)
10.魯濱遜在島上還用________製作了一把傘。(羊皮)
11.魯濱遜用近_____年的時間造了一隻獨木船,還挖了一條____尺的運河,把船運到了半里外的小河裡。(兩;六)
12.救了「星期五」,魯濱遜知道在另一個島上住著十五個______人,是海船失事後逃上去的。(西班牙)
13.《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_____國小說家_____,他是該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有______ 的美譽,他的文章影響了後來期刊文章和報紙的發展。
(英;笛福;英國小說和報刊文學之父)
14.《魯濱遜漂流記》是以第____人稱寫的長篇小說。(一)
15.魯濱遜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不料卻遇到了可怕的風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倫敦)
16.魯濱遜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 經商,這一次他成功了。
(非洲)
17.魯濱遜第三次出航極為不幸,他們遇到了______,被俘虜,變成 了奴隸,逃出後抵達巴西,在那裡獨自經營一個_______,生活過得很順遂。(土耳其海盜;種植園)
18.魯濱遜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遭遇颶風,一連十二天。當行駛到_______洲一個島嶼附近時,船突然觸礁,遂遭滅頂之。
(販運黑奴;南美)
19.魯濱遜有一包錢幣,約值____金鎊。可對於島上的生活來說,它們卻是 ____,都已經發霉了。(36;倒霉而無用的東西)
20.魯濱遜來到島上第____年的____月,突然發現島上出現了一群? ________。兩年後,他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______,因此,這個俘虜名叫________,他成了魯濱遜的僕人。
(23;12;野人;星期五;星期五)
21.____年____月___日,魯濱遜帶著僕人乘船離開海島,他一共在島上生活了____年。(1686;12;19;28)
22.魯濱遜認為荒島上可分兩季:____ 和___。(旱季;雨季)
23.魯濱遜流落的荒島叫_____島。(絕望島)
24.魯濱遜荒島第一夜在_____睡覺。(樹上)
25.魯濱遜等人遇難時,船上有_____個人。(14人)
26.魯濱遜的原名_____。(魯濱遜•克羅依茨拿(克羅索))
27.魯濱遜在反檢櫃子時發現了_____。(糠米)
28.魯濱遜給了星期五________。(小刀、皮帶、刀環和斧頭)
29.逃離了奴隸生涯魯濱遜來到了________。(黑人島)
30.他剛剛到島上時思考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生存問題;物質問題;精神問題)
(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1.《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它的作者是([瑞典]塞里瑪·拉格洛夫)
2.小狐仙把尼爾斯變成了小矮人。
3.尼爾斯騎的那隻鵝叫 莫頓 。
4.海底城市受到了 上帝 的懲罰。
5.尼爾斯被漁夫以 20法郎 的價格賣給了斯德哥爾摩郊區公園的看門老人克萊門特。
6.雁群的領頭雁叫 阿卡 。
7.小灰雁鄧芬身上的傷是 尼爾斯 治好的。
8. 狐狸 一路上跟蹤雁群,一次次找雁群麻煩。
9.尼爾斯看到的那個海底城市要 100 年才能從海底浮上地面一次。
10.當一群烏鴉攻擊尼爾斯的時候,是 卡爾木 救了尼爾斯。
11.當尼爾斯變小時,其他動物是什麼表情?( 開心 )
12.尼爾斯騎的那隻鵝叫什麼名字?(莫頓 )
13.尼爾斯變成小精靈後,雄鵝給他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叫什麼?
(大拇指 )
14.阿卡決定送尼爾斯回家的時候,尼爾斯為什麼不願意回去了?
( 因為他想和雁群一起到拉普蘭去探險。 )
15.尼爾斯和阿卡是怎樣幫助黑老鼠驅逐灰老鼠的?
( 尼爾斯吹奏一隻哨子,將灰老鼠們吸引走了。 )
16.鶴舞表演大會上發生一個什麼意外?
( 狐狸斯密爾偷襲了雁群 )
17.雁群在旅行里遇上了什麼災難?( 風暴 )。
18.雁群在遇難時,它們停在了(山洞裡 )。
19.偷襲山羊群的是( 三隻狐狸 )。
20.尼爾斯和大公羊戰勝狐狸發生在什麼時間?( 深夜 )
21.尼爾斯和大公羊戰勝狐狸發生在什麼地點?(山洞口)
22.大公羊對尼爾斯說要當心島上的裂縫,它們把島上最大的裂縫稱為 (地獄洞 )。
23.海底城市浮上海面後,過多久會重新沉下去?(一個小時 )
24.海底城市受到了( 上帝 )的懲罰。
25.是誰拜託尼爾斯去看一看可憐的老太太?(母牛 )
26.女主人帶著雅洛到小島上,雅洛被主人當成了(誘餌)。
27.尼爾斯是怎麼從熊窩里跑掉的?(熊爸爸放的)
28.鄧芬的兩個姐姐為什麼那麼恨她?
(鄧芬的兩個姐姐嫉妒鄧芬既美麗又溫柔善良 )
29.在尼爾斯騎鵝旅行的時候,人們都議論著走遍全國的哪兩個孩子?
(放鵝姑娘奧薩和弟弟小馬茨 )
30.尼爾斯以前是一個( 調皮搗蛋)的孩子,後來變成了一個(勇敢、樂於助人 )的孩子。
31.尼爾斯最後變回原來的樣子了沒有?(變回來了 )
三、《湯姆·索亞歷險記》
1《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馬克·吐溫,他是美國人。他出身寒微,心系下層民眾,受到敬重,被稱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
2.湯姆·索亞的全名是托馬斯·索亞他住在誰的家裡?波莉姨媽家裡還有誰?錫德、瑪麗.
3.「湯姆的姨媽罰湯姆干一件事,湯姆卻把這件事當作快樂游戲引誘小朋友為他干,並交換得到了許多小朋友的蘋果、風箏、銅門把手、石頭彈子、鞭炮、小鐵兵、刀把……」
這件事指的是:粉刷牆
4.啊呀,這女孩長得可真漂亮,一雙可愛的藍眼睛上閃動著長長的睫毛,一對金黃色頭發編成的長辮子在身後晃盪,白色的襯衫扎在寬松的綉花長褲里,顯得格外整潔動人。我們剛剛在戰場上獲得大勝的大將軍湯姆心想,像這樣的美人,一定屬於我這樣的英雄。這段話描寫的人是誰?蓓姬·撒切爾
5.湯姆喜歡的第一個女孩是:艾米·勞倫斯;第二個女孩是:蓓姬·撒切爾。
6.湯姆背不出《聖經》,但他卻想出一個辦法從校長那裡得到了一本《聖經》,他的辦法是:讓那些刷牆的人拿背聖經的票子從他那裡換回買刷牆的東西。
7.「他經常穿著大人丟掉不要的破衣爛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開花,衣服上綻開的破布條隨著他的蹦蹦跳跳而飄舞。他頭上戴著一個很大的破帽子,一塊彎月亮樣的帽邊搭拉下來遮住了半邊臉,肥大的上衣幾乎拖到腳跟,褲子只一根背帶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帶不知哪裡去了,褲襠像個大口袋吊在兩腿之間,一隻褲腳卷著,還有一隻毛了邊的褲腳拖到地上,走一步帶起一陣灰塵。」這段話描寫的人是誰?哈克貝利·費恩。
8.湯姆去上學,看見課室坐著新來的美麗女孩蓓姬·撒切爾,他想坐到蓓姬身邊,故意老實對老師說,他遲到前與流浪漢哈克貝利·費恩在一起。
9.湯姆與哈克貝利·費恩一起在半夜去墳地里埋野貓時,看見印第安·喬把羅賓遜醫生殺害了,這個殺人者卻把罪行嫁禍給了穆夫·波特。
10.湯姆想當海盜,他和喬·哈潑、哈克貝利·費恩一起乘木筏來到密西西比河上的傑克遜島,玩了一星期後,他們又在大家以為他們死了,為他們舉行葬禮的時候出現在全鎮人的面前。
11.老師《解剖學》這本書被蓓姬·撒切爾撕破了,老師追查時,湯姆卻承認是自己撕破的。
12.暑假裡,湯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氣,加入了小鎮上「少年節制會」著個組織,並得到一條綬帶,但湯姆後來退出了。
13.湯姆勇敢地在法庭上站出來作證,指出印第安·喬才是殺害羅賓遜醫生的兇手,被冤枉的穆夫·波特最後被無罪釋放。但兇手卻 逃走了。
14.湯姆和哈克貝利·費恩在鬼屋尋寶時,發現了殺人犯印第安·喬和一個裝聾作啞的西班牙人,並得知他們獲得了一袋金幣。
15.印第安人·喬要報復道格拉斯寡婦,被哈克貝利·費恩發現跟蹤,他趕緊報告威爾士,威爾士帶兩個兒子持槍抓捕,但第安人·喬逃跑了。
16.郊遊時湯姆和蓓姬困在卡迪夫山溶洞里,在洞中發現印第安人·喬也躲了進來,湯姆和蓓姬從洞中出來後,蓓姬的父親用鐵門把洞口封了起來,最後印第安人·喬的下場是:四肢伸直仰面朝天的在地上躺著,沒氣了。全村為他舉行葬禮過後,湯姆和哈克貝利·費恩從側洞進去找到了印第安人·喬埋藏的金幣,他們發了財。之後道格拉斯寡婦收留哈克貝利·費恩在自己家裡生活,他雖不習慣,逃了出來,但在湯姆幫助下,他願回到道格拉斯寡婦家裡,他們並商量著結伙做強盜。
17.《湯姆.索亞歷險記》之「當海盜去」中的湯姆在當海盜之前想加入印第安人的行列,成為一名大酋長。
18.印第安人喬、波特、羅濱遜去墳地盜墓,湯姆和哈克去墳地「試驗」用死貓治疣子的方法。
19.湯姆認為蒸汽船是祭奠在河裡淹死的人用的。
20.湯姆在篝火旁撿起樹皮,並在上面用粉筆寫了些字。
四、《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1.愛麗絲幫小兔子去屋子裡找尋 ( 扇子 ) 和(手套 ) 。
2.兔子派可憐的 ( 小比爾 )進屋對付變大了的愛麗絲。
3.愛麗絲和王後進行了( 槌球 )比賽.
4.《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的作者是(劉易斯.卡羅爾 ),是( 英 )國人。
5.愛麗絲發現了一瓶葯水,上面寫著( 喝我 )兩個大字,喝完後,她發覺身體變小了。
6.愛麗絲從玻璃盒子里拿出一塊點心,上面用葡萄乾嵌著( 吃我 )兩個字,吃完後,吃完後她的身體迅速長高.
7.故事講述了愛麗絲追隨( 三月兔 )來到了一個奇怪的洞里,她發現了一瓶葯水,上面寫著「(喝我 )」兩個字,出於好奇,她喝了葯水,一下子變得( 很小 ),吃了一塊小點心後又變成了( 巨人 ),她哭出的眼淚變成了( 眼淚池 ),在這個變來變去的世界裡,她所遇到的動物們也非常奇特和古怪的,如( 神秘莫測 )的柴郡貓、( 神奇 )的三月兔和帽匠、( 愛砍人頭 )的王後。愛麗絲是個( 樂於助人、活潑可愛 )的孩子。讀了這個故事,我想說:(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故事,並且,請用雙手將她編織進如同夢一般的童年。)
8.愛麗絲和小動物們掉進眼淚池裡都濕了,渡渡鳥說能讓他們干起來的最好辦法是(進行常勝賽跑 )
9.愛麗絲聽從了毛毛蟲的建議,吃了什麼東西可以使她變大變小。( 飲料 )
10.愛麗絲吃了蘑菇,脖子變得很長,被(毛毛蟲 )誤認為是爬上樹偷吃鳥蛋的蛇。
11.愛麗絲在公爵夫人的廚房裡,看見了一隻( 貓 ) 。
12.三名花匠把紅玫瑰種成了白玫瑰,王後非常生氣決定砍掉他們的腦袋,是(愛麗絲) 救了花匠.
13.《兔子派來小比爾》中的小比爾是(壁虎 ) 。
14.王後請愛麗絲參加的槌球比賽,槌球棒是活火烈鳥,槌球則是( 活刺蝟 )
15. 愛麗絲在哪裡不停地打噴嚏,(公爵夫人家 )
16.愛麗絲帶走的那個孩子最後變成了(豬 )
17.愛麗絲在哪裡掉進了兔子洞,(矮樹下 )
18.假海龜和鷹頭怪會跳的舞是(龍蝦四足舞 )
19.王後喜歡什麼顏色的玫瑰,( 紅色 )
20.《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作者是誰,(卡羅爾 )
21.比賽後愛麗絲分給大家的獎品是(糕點 ).
22.公爵夫人的柴郡貓會(會笑 )。
23.愛麗絲最喜歡的動物是( 貓 ),它叫「戴娜 」。
24.在法庭上,第一個證人是( 帽匠 )。
25.國王在法庭上傳召的最後一個證人是( 愛麗絲 )
26.國王和王後在法庭上審判什麼事情,(誰偷了水果餡餅的事 )
27.愛麗絲是一個(樂於助人 )人。
▍來源:網路
㈥ 文化之窗|四大名著影視作品,成也改編,敗也改編
在豆瓣,34448名觀眾給《真·三國無雙》打出了3.9分的低分。這部由中國根據「日本根據中國古典名著改編的 游戲 」改編的電影,中間經歷了從小說《三國演義》到漫畫、再到網游、再到電影的「魔改」過程。盡管有豪華的演員陣容,不缺少熱度,卻抵消不了人們對此類 游戲 改編電影的極度不信任——「毫無懸念的爛片」等類似話語充斥著評論區。
《真·三國無雙》的「撲街」具有必然性。它不是直接取材於《三國演義》,劇中呂布、曹操、劉備、關羽等角色與人們熟知的人物形象相差甚遠,低能的劇情讓大部分觀眾無法接受這種形式的「創新」。
作為國內超級大IP,從老版的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開始算起,其改編劇一直在數量上擁有絕對優勢,無奈卻陷入了「越拍越爛」的怪圈。守著「富礦」,卻拍不出精品,四大名著的影視化可以清楚地驗證這樣的藝術規律:成功的改編是相似的,翻車的改編各有不同。名著改編劇,到底路在何方?
第一次改編往往即為巔峰
文學特性是影視劇的發生學基因,小說的文學性故事與影視劇具有天然的親緣關系。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是章回體長篇小說,其通俗性、戲劇性、民族性、趣味性、生活化、形象化等文學特點都十分適合改編成影視劇進行全方位的演繹。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起,四大名著被陸續搬上銀幕和熒屏,涌現出一批經典作品。
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中央電視台首播的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是幾代人心中的美好回憶,播出時都是萬人空巷。之後,「老版四大名著劇」被多次重復播放。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老版四大名著劇」在嗶哩嗶哩甫一上線,便受到網友的熱烈追捧,播放量、彈幕量一騎絕塵。
央視第一次將四大名著搬上熒屏,忠於原著的經典性,讓作品有了獨立於小說之外的藝術價值。因而,它們能魅力不減、歷久彌新。此後幾十年中,「新版四大名著劇」陸續出現,電影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但改編作品藝術質量往往讓觀眾大失所望,優秀者鳳毛麟角。
其中,《西遊記》影視改編種類最繁,涉及到電影、動漫、電視劇、網路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改編數量位居四大名著之首。得益於章回體結構形式和文本本身的魔幻特性,滿足了人們對魔幻世界的想像,《西遊記》改編的空間很大。豆瓣App顯示,與《西遊記》有關的影視作品有一百多部。《西遊降魔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西遊伏妖篇》等大量西遊電影輪番上映,屢創票房奇跡,這讓許多人看到了名著改編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有人斷定《西遊記》將為中式魔幻電影的發展奠定基礎,成為我們抗衡西方《哈利·波特》《指環王》等魔幻大片的超級IP。
與《西遊記》的火熱相對比,另外三部名著的影視化改編,收獲的更多的是批評與沉寂:2010年,聲勢浩大的新版《紅樓夢》,引來一片批評聲,最終以6.0的豆瓣評分慘淡收場,之後鮮有大製作出現;《三國演義》相關改編,較有影響力的《赤壁》系列電影,距今已有18年;而《水滸傳》更為慘淡,除了幾部電影網路自製劇,已經全面絕跡於院線電影項目……
三種改編方式的「翻車」
改編涉及到兩種不同藝術之間的轉化,文字文本轉化為影視文本,抽象思維具象化呈現,會不可避免與小說產生一定的差異。其精髓在於「舊瓶裝新酒」,能夠呈現名著在當代語境下的解讀。概括起來,當下名著改編方式有三種,取材式改編、戲說式改編以及「魔改」。
取材式改編,是較為安全的改編方式。這類改編大多忠於原著,還原了主要關系和人物情節。但忠實原著並不意味著限制改編者應有的創作自由,忠實原著不是亦步亦趨完全照搬,同樣需要大膽的虛構、獨特的發現和不拘一格的風格。一句話,其創新高度需要「配得上」原著。由於對文學作品十分熟悉、珠玉在前,觀眾會產生定向期待和心理預設,如果創意沒有達到這一要求,出現大型「翻車」現場是難以避免的:以新版《紅樓夢》為例,小說中對黛玉外貌有詩意的描述,「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與新版「胖黛玉」形象形成的反差,一直被觀眾所詬病。所謂創新的崑腔配樂、「黃瓜片」「銅錢頭」的頭發造型等,都是「創新配不上原著」的典型事例,反對聲此起彼伏也就毫不奇怪了。
戲說式改編,最典型的是劉鎮偉導演的《大話西遊》系列電影。孫悟空本來是一個具有反叛精神的傳奇英雄,《大話西遊》卻開創性地將愛情元素加入其中,讓佛教徒和妖怪談起了戀愛,因為其不倫不類的改編,其實一開始反響平平。但好在這種改變暗合了時代要求,隨著網路興起帶來的「解構主義」審美趨勢,大出意外地在事後被網民奉為經典,《大話西遊》系列也成為《西遊記》改編電影中評價較高的一部作品。
由此可見,戲說式改編,因為對原著背離尺度較大,所以新的版本最關鍵的是要翻出新意,暗合當代的 社會 心理需求,就如《金瓶梅》從《水滸傳》脫出而完全是另一部新作一樣,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相對於第一種改編,風險更大。2004年,同樣秉承《大話西遊》的戲說風格,劉鎮偉以《水滸傳》為藍本,重新塑造武松、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之間的故事,結果被稱為「一部真正的爛俗之作」。吳宇森的電影《赤壁》,大致也是這種戲說的路子,最終為觀眾所記得的,也不過是一堆雷人雷語。
至於「魔改」,聽名字就是「改不驚人死不休」的路子了。對於四大名著這樣的經典,「魔改」可以說是舍其精華自創糟粕。這在外國人對四大名著的改編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日本1993年版《西遊記》,由女性主演唐僧,並將角色設定為女性,是孫悟空初戀的後人;2006年,日本富士電視台又推出了新版《西遊記》,女三藏法師,經常因為命運無常而哭哭啼啼;2015年,法國推出《王子與108煞》的院線動畫電影,直接化用和改編「水滸一百零八好漢」的設定;2017年韓國拍攝的《花游記》,牛魔王是韓國最大 娛樂 公司的會長,為了成仙,他幫助女唐僧陳善美用金箍束縛孫悟空……如此「魔改」的劇情,國內觀眾直呼受到了驚嚇,「他們總能理直氣壯地把別人家的故事改出自家的精神和風格。」
但想想也不奇怪,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國審美的精髓,外國人不明就裡,敢這樣胡亂改動,也正是出於「無知者無畏」吧。
主要看「氣質」
名著改編劇陷入了「越拍越爛」的怪圈,其實也符合創作規律:其一,「老版四大名著劇」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熱播,與當時文化產品不夠豐富有關,也就是說,作品的藝術水平盡管問題不少,但大致可以跟上時代的要求。當下名著改編劇,往往只在視覺表現上有突破,藝術水平卻不足以滿足時代的審美需求;其二,第一次改編,一般首先是保證原著基本不走樣,所以「底子」有了起碼的保證,能為廣大觀眾所認同,但同時也會讓後來者陷入無現成路可走的逼仄境地,越往後越要另闢新路,難度自然會大很多。
除了客觀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觀創作的問題,具體說,當前的名著改編,通常沾染上了過度 娛樂 化和世俗化氣質。
快節奏、高效率的現代 社會 生活中,具有審美 娛樂 與宣洩功能的影視藝術是人們釋放壓力的主要途徑。很多名著改編作品為了迎合觀眾,過度放大了這種 娛樂 化需求。為了達到喜劇效果,類似《西遊記》改編電影選擇淡化「取經」主題,加入戲謔成分。《情癲大聖》里的唐三藏愛啰嗦,逼得龜丞相自殺。師徒四人來到莎車城,一路載歌載舞、扭扭捏捏出場。《西遊降魔篇》中的唐僧,被錯貼聽話符,模仿女性跳舞。為了觀眾能夠捧腹大笑,《西遊伏妖篇》還過度挖掘豬八戒好色的特點,影片中的豬八戒見到女性便垂涎不已,經常性地脫口而出:「你好性感哦!」
不得已的「世俗化」,使名著深度被削平。《西遊伏妖篇》將小說中的一些晦澀難懂的佛家之語刪去,「秀特技打妖怪」,改編後的故事不再具有復雜性,而是成了通俗易懂的簡單故事。一心朝聖,願意為了天下蒼生的信仰解救而放棄自身享受的境界被拉低,觀眾稱之為「青春低幼基情版西遊記」。
《明清小說傳播研究》一書提到,商品經濟時代的特點決定了古典文學名著影視劇的改編、拍攝,不可避免地要顧及經濟利益而增加其 娛樂 性和現代 社會 的契合性,但改編必須要賦予作品新的意義,主要看時代氣質——從這個角度看,好的改編都是相似的。
㈦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哪些
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的有這十部:《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童年》、《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紅與黑》《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利斯朵夫》《飄》。
第十名:《飄》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歷經十年完成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這部作品被稱為有史以來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1939年,美國導演維克多·弗萊明將其拍攝成電影,中文影片名為《亂世佳人》。由英國演員費雯·麗,克拉克·蓋博飾演男女主角。1940年,該影片在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十個獎項。
㈧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有:
1、悲慘世界:
《老人與海》是由約翰·斯特奇斯、弗雷德·金尼曼、亨利·金執導,斯賓塞·屈賽、菲力普·帕佐斯出演,該片根據海明威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位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捕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