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50/60/70年代經典的國產電影歌名,經典歌曲,給老人家聽的
軍港之夜 感人;鄉間的小路 懷舊;
主要還是紅歌 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紅梅贊 綉紅旗 毛主席派人來 革命熔爐火最紅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 翻身農奴把歌唱 學習雷鋒好榜樣
還有找的:
50-60年代的經典老歌
1.贊歌
2.東方紅
3.紅梅贊
4.回娘家
5.老司機
6.珊瑚頌
7.娃哈哈
8.新疆好
9.新貨郎
10.綉紅旗
11.敖包相會
12.草原晨曲
13.草原贊歌
14.打靶歸來
15.翻身道情
16.歌唱祖國
17.蝴蝶泉邊
18.我的祖國
19.英雄贊歌
20.七律·長征
21.沁園春·雪
22.情深意長
23.歌唱大別山
24.歌唱二郎山
25.過雪山草地
26.九九艷陽天
27.快樂的節日
28.娘子軍連歌
29.老房東「查鋪」
30.社會主義好
31.我是一個兵
32.偉大的北京
33.我們的田野
34.真是樂死人
35.北京的金山上
36.共產兒童團歌
37.紅太陽照邊疆
38.洪湖水,浪打浪
39.接過雷鋒的槍
40.克拉瑪依之歌
41.毛主席派人來
42.馬兒啊,你慢些走
43.我們多麼幸福
44.我和我的祖國
45.北京有個金太陽
46.唱支山歌給黨聽
47.大海航行靠舵手
48.蝶戀花·答李淑一
49.翻身農奴把歌唱
50.桂花開放幸福來
51.緬桂花開十里香
㈡ 誰能推薦幾首好聽的客家山歌
《新綉荷包兩面紅》《大鵬掌牛歌》《採茶歌》《情哥瞧妹會當家》《走路好比風吹雲》《心上沒樹變荒心》《上山刃唔得慢慢搖》《烏烏赤赤,還過甜》《長潭行出公王陂》《唱歌要上石馬峰》
㈢ 經典山歌有哪些
一、經典山歌有:
《山歌好比春江水》、《包楞調》、《趕牲靈》、《牧歌》、《太湖美》、《龍船調》、《編花籃》、《阿里山的姑娘》、《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蘭花花》、《采檳榔》、《知道不知道》。
二、山歌的特點:
1、節拍、節奏較自由(即便主體部分節奏規整,也往往在樂曲起始部分增加一個呼喊。
2、旋律進行起伏較大。
3、上下句結構的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體的)。
4、歌詞往往只有一兩段,並多用對偶句子。
(3)中國老電影經典山歌擴展閱讀:
山歌的分類:
1、山歌可分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類。
2、一般山歌在中國漢族地區分布甚廣,如陝北地區的「信天游」、青海地區的「花兒」、安徽的「趕慢牛」等。
3、田秧山歌主要常用於插秧、車水等勞動中,是為了鼓舞勞動者的情緒,提高功效,由專門的「秧歌幫子」在田間地頭演唱的一種山歌。
4、放牧山歌是放牧者為吆喝牲畜或互相問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為少年兒童所唱,曲調活潑,唱詞生動,富有情趣,常帶有吆喝性的襯詞。
㈣ 都有哪些經典的山歌
《回娘家》《茉莉花》《走西口》《花大姐》《小小丫姑》《一個雀子一個頭》
《望牛山歌》《嘎八月》《壯家妹》
《打支山歌過橫排》、《彌渡山歌》、《對鳥》、《槐花幾時開》、《馬蘭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姻緣》、《難忘溪水》
㈤ 雲南山歌曾經有拍過電影沒
拍過。
電影《五朵金花的兒女》插曲用的就是雲南山歌《金花花喲遍地開》。
㈥ 80年代一部唱山歌為主的電影名字
電影《幽谷戀歌》
㈦ 最好聽的原版對山歌,五十多年前的老電影誰還記得
電影《劉三姐》。
㈧ 劉三姐唱過的山歌有哪些
劉三姐唱的歌曲有 :世上只有藤纏樹 ,只有山歌敬親人, 採茶山歌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具體介紹如下:
1、《世上只有纏藤樹》,是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劉三姐演唱的一首歌曲。
2、《只有山歌敬親人》,是劉三姐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記憶的符號-中國電影百年尋音集 CD4》。
3、《採茶山歌》,歌曲出自《印象劉三姐採茶山歌》,歌詞歌曲名為採茶山歌,演唱歌手為劉三姐。
4、《唱山歌》,出自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作詞王毅生,作曲黃保華。
5、《山歌好比春江水》,作詞艷玲作曲胡邦達,劉三姐用唯美的歌詞,勾勒出遠方遊子回到家鄉的美好景象,李健悠揚婉轉的聲音娓娓道來,訴說著濃濃的鄉情,深沉寬厚,沁動人心。
㈨ 找六十年代的經典山歌
就是我爺爺奶奶愛聽的歌唄。。從小跟著他們聽著長大的
先說幾個比較熟悉的吧 :九九艷陽天(我最愛=。=) 紅星歌 送別 南泥灣 瀏陽河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綉金匾
草原之夜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映山紅
金梭和銀梭
八月十五月兒明
人說山西好風光
邊疆泉水清又純
唱支山歌給黨聽
八月桂花遍地開(我最愛=。=)
解放區的天
團結就是力量
東方紅
打靶歸來(喜歡)
小白楊
洪湖水浪打浪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映山紅
懷念戰友
翻身農奴把歌唱
草帽歌
雁南飛
十送紅軍(喜歡)
紅梅贊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誰不說俺家鄉好
歌唱祖國(喜歡)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英雄贊歌(好聽)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喜歡)
游擊隊歌(喜歡)
雖然身為九零後,但是我特別感謝小時候跟著熱愛音樂的爺爺奶奶,才能耳濡目染聽過那些年代的很多歌曲,即使現在很多聽起來是口號式的頌歌,但是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確實有著當時的風格,積極昂揚。
感謝又跟著喜歡聽歌的媽媽聽了很多八九十年代的歌。
一直到後來自己喜歡聽歌。
感謝自己聽過或許比同齡人跨度都要廣的那麼多的歌曲。
其實以前的歌真的各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