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老電影紅旗渠

老電影紅旗渠

發布時間:2022-04-23 13:56:51

Ⅰ 紅旗渠,有著怎樣的盛世悲歌

紅旗渠遭到了自修建以來最大的一次人為破壞,有將近十米的紅旗渠渠壁被人砸開,湍急的水流從砸開的缺口不斷湧出,導致缺口周邊村莊全部被淹,百姓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到了極大的威脅。

不僅如此,從1997年開始,修建幾十年後紅旗渠卻遭遇斷水尷尬,最長的一次竟然斷流時間超過了七十天。

想當年紅旗渠建成的時候,林縣百姓以為可以一次性解決了水資源短缺的難題,到後來紅旗渠出現斷流,不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

但是,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雖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困難,在紅旗渠精神的指引下,林縣的百姓一定還會像修建紅旗渠一樣,重新想出解決水資源短缺難題的好方法,只是可能時間會久一點,困難會多一點,但是我們應對此充滿信心。

Ⅱ 紅旗渠電視劇觀後感

看電視劇《紅旗渠》,讓我想起了我爺爺在紅旗渠工地獲獎時的情景,想起我父親80歲時還拿著他當年修渠的錘鑽在田間地頭壘石岸的情景,滾滾熱淚就流了下來。」在電視劇《紅旗渠》中擔任群眾演員的林州市任村鎮石崗村花甲老人程天山告訴記者。

程天山的父親曾經在紅旗渠青年洞奮戰,給他講述過當年修渠的經歷。閑暇時間,愛好文學的程天山整理了很多有關紅旗渠的故事。

去年,電視劇《紅旗渠》在林州拍攝期間,他曾經受邀為劇組講述紅旗渠的故事。他說:「紅旗渠精神就像耀眼奪目的太陽,正釋放出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好多修渠人都去世了。今後,我要搶抓時間,采訪、整理健在的修渠人的故事。」

紅旗渠幹部學院培訓部副主任馮琳說:「電視劇《紅旗渠》的熱播感動著林州觀眾。作為紅旗渠幹部學院的一名教師,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紅旗渠的故事以這樣一種藝術形式搬上熒屏,讓更多的人受到紅旗渠精神的感染和教育,也為我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紅旗渠精神傳承者、傳播者,讓紅旗渠精神在新時代更加閃亮出彩。」

電視劇《紅旗渠》10月17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開播,在林州市幹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收看、熱議《紅旗渠》風靡林州。

曾經擔任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總編劇的王獻青全過程推動了電視劇《紅旗渠》的創作與拍攝,對這部電視劇感觸更深,寫了一篇觀後感《電視劇〈紅旗渠〉評彈》。

18日下午,他對記者說:「時代呼喚紅旗渠精神,用藝術方式展示紅旗渠魅力,讓更多的人受教育,是破時代之問、解時代之題的極好方式,電視劇《紅旗渠》就是在唱響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孕育誕生的。

近年,以紅旗渠為題材的話劇、豫劇、史詩、電影、小說相繼問世,電視劇《紅旗渠》無疑也是盼望已久的,是又一部精品力作。昨晚觀看的前兩集有多個淚點,觸動了人的靈魂。」

他相信,電視劇《紅旗渠》餘下30集也會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引領人們重溫修渠的難忘歲月,守望太行之巔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以上內容參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電視劇《紅旗渠》引熱議

Ⅲ 紅旗渠楊貴為什麼去農場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

1928年5月28日,楊貴出生在河南汲縣獅豹鄉羅圈村。他14歲起參加革命工作,15歲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3年夏天,林縣縣委書記因病住院,楊貴受地委領導的重託,帶著一個工作組前往林縣,協助林縣縣委開展春耕春種工作。至此,他的命運就和林縣及當地百姓緊緊連在了一起。

1954年5月,楊貴被任命為中共林縣縣委書記。雖然在這里只生活了一年,可楊貴已經把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百姓面臨的疾苦記載了心裡。

走馬上任之後,楊貴在短短的3個多月時間里跑遍了林縣一半以上的村莊,初步摸清了全縣的基本情況,找出了林縣貧困的症結:一是嚴重缺水,二是交通不便,三是地方病肆虐。

據史料記載,林縣當地在新中國建立前的五百多年中,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甚至旱連年,河乾井涸,莊稼顆粒不收。

1957年夏天,林縣再一次遭受旱災威脅,楊貴帶領全縣群眾挖的7000多眼旱井和水窖,因蓄不上水而乾涸見底,人畜飲水極度困難。沒想到兩年後,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境內4條河流全部斷流,已建成的水渠無水可引。

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決定把附近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就在此時,縣委書記楊貴發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

工程於1960年2月開工。1960年3月初,林縣引漳入林委員會在盤陽村召開全體會議,會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思就是高舉紅旗前進。經過近十年奮戰,紅旗渠在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7月工程全面竣工。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紅旗渠修建之初正逢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縣只有150畝耕地、300萬元儲備金、28名水利技術人員。但是楊貴帶領下的林縣人民沒有被困難嚇退,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勤儉建渠的發展道路。

十年修建,紅旗渠乾渠、支渠和斗渠總長度達到1520多公里。人們削平了1250個山頭,打通了211個隧道,挖土石方1818萬立方米,相當於從哈爾濱到廣州修築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特別是,修渠工程總投資6865.64萬元,上級撥付資金僅佔14.94%,林縣人民群眾自籌了85.06%。

1958年11月1日,正在新鄉參加縣委書記會議的楊貴接到消息:「毛主席要接見你,要你當面匯報林縣治水防病的先進事跡。」隨後,他就走上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上。毛主席一見面就對他說:「河南林縣的楊貴,我知道你,聽說你治水很有一手的嘛。」

毛主席的關心讓楊貴十分激動。此後,他更是直接向毛主席匯報了縣里修渠治水的做法和經驗,並且當面聆聽了毛主席對林縣此後工作的指導意見。

紅旗渠建成後,每天全國各地的參觀者有近萬人來林縣參觀。與此同時,電影《紅旗渠》也開始在全國放映。

Ⅳ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後感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部電影,以修建紅旗渠為線索,講述了發生在修渠人石天林身上的感人故事。當年他修紅旗渠的時候,為了救人而被困;為了修渠而失去心愛的姑娘;老年時隨兒子移居海外,聽聞楊貴書記逝世消息而歸心似箭,回到家鄉,重走紅旗渠的故事。

觀影時,我聽到了一句讓我十分心痛的話:林縣人一輩子, 只洗三次臉,出生時洗一次,成親時洗一次,死後再洗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細細一想,又恍然大悟!這不正真實地反映了林縣人民當年缺水、盼水的情景嗎?

人定勝天,楊貴老書記高瞻遠矚,引漳入林,帶領大家擺脫了缺水的窘況。雖然現在的我們都有水了,水在大家的眼中已經不再稀缺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為了修渠付出的鮮血和汗水,在此我提倡:珍惜每一滴水,從我做起!

觀影過程中我好幾次落淚,其中一位英雄的共產黨員楊書記,在百姓的生死面前,拋開了修渠、拋開了進度,只為了「生命無價」那個初心。

在當代,李市長在別人說你是領導你別上鷹見愁時,她堅毅地說出了:「生命無價,共產黨員就意味著對百姓的奉獻和犧牲。」正是不忘人民這個初心讓兩代共產黨員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人民的生命,老書記的淚水、李市長的堅毅讓我看到了共產黨員對林州這片土地熱烈的愛!」

新時代的紅旗渠的精神是什麼?那就是奉獻和犧牲!作為紅旗渠的傳人,我將繼承先輩們的精神,講好紅旗渠故事,傳承好紅旗渠精神!

(4)老電影紅旗渠擴展閱讀: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是根據王獻青小說《大國工匠》改編。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一錘一釺一雙手,歷時十年,從太行山腰懸崖峭壁開鑿了長1500公里引漳入林的人工水渠「紅旗渠工程」,被後人贊頌為偉大的「人工天河」。

在當時艱難的施工條件下,林縣人民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奮戰於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溝架橋 。

他們用十年的青春和汗水創造了中國的驕傲,世界的奇跡。他們不僅僅引來了珍貴的水源,更是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現實里的紅旗渠解決了林州地區的水源問題,紅旗渠工程更是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林州人創造的奇跡。

Ⅳ 紀錄片《紅旗渠》拍攝於哪一年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Ⅵ 紅旗渠原型人物

《紅旗渠》林捷的原型是楊貴,吳念祖的原型是吳祖太。

林捷,在現實中大名叫楊貴,林縣年輕有為的縣委書記。在上世紀50年代,楊貴書記走馬上任,帶領鄉親們以敢叫日月換新天、重整山河建林縣的豪情壯志,對林縣山河重新安排,為改變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在那個時候,楊貴書記不畏艱險,冒著巨大壓力、頂著各種誤解、迎著指責批評甚至丟官免職的風險,把個人得失置之度外,與當地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終於在太行山上建起了震驚中外的世紀之渠、命運之渠、歷史之渠。

劇中許之糯扮演的水利局技術員吳念祖的原型吳祖太,是紅旗渠首張藍圖的設計者和初繪者,原陽縣葛埠口鄉白廟村人。

1958年,河南省黃河水利專科學校畢業的吳祖太,主動請求組織將他調往「滴水貴如油」的林縣水利局工作,從此便一頭扎進了太行山的水利一線,翻山越嶺、精心設計,制定出了《林縣引漳入林灌溉工程設計出》。

1960年,紅旗渠總乾渠開建,作為工程股副股長的吳祖太成,成為紅旗渠工程技術設計的核心人物。1960年3月28日,吳祖太在進入王家莊隧道察險遭遇塌方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27歲。更讓人心痛的是,吳祖太的妻子在新婚僅100天時,為救護過火車鐵軌的學生被撞犧牲,年僅21歲。

Ⅶ 紅旗渠里的方書記原型是誰

摘要 他26歲當縣委書記,修建了紅旗渠,離休10年後,中央特批為副部級

Ⅷ (紅旗渠老電影)這幾個字的拼音怎麼寫

(紅旗渠老電影)這幾個字的拼音:( hóng qí qú lǎo diàn yǐng )

Ⅸ 紅旗渠現在還在使用嗎有沒有被人為的破壞

紅旗渠2020年還在使用,沒有人為破壞,2016年10月,紅旗渠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乾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


(9)老電影紅旗渠擴展閱讀

修築背景

紅旗渠,是一個人工修建的灌渠(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於河南安陽林州市,林州處於河南、山西交界處,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

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共514個春秋,林縣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大旱連年,河乾井涸,莊稼顆粒不收。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乾旱嚴重到「人相食」,在這514年裡人相食5次。

元代潞安巡撫李漢卿籌劃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縣知縣謝思聰組織修建了謝公渠,但是這些工程也只解決了部分村莊的用水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林縣缺水的狀況。當時全縣的耕地面積共有98.5萬畝,但水澆地只有1.24萬畝,糧食產量很低,人民群眾生活十分困苦。

1949年林縣全境解放,隨後縣政府組織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水困難的問題。

1957年起,先後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於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

1959年,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境內的4條河流都斷流乾涸了,已經建成的水渠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見了底,山村群眾又得遠道取水吃。經過多次討論,要解決水的問題,必須尋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縣。但是在林縣境內沒有這樣的水源,縣委把尋水的目光移向了林縣境外,想到了水源豐富的濁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決定把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時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發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專門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決定於1960年2月開工,當時正逢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縣只有150畝耕地、300萬元儲備金、28名水利技術人員。 [8-9]

1960年2月,林縣人民開始修建紅旗渠(原稱「引漳入林」工程),經過豫晉兩省協商同意,後經國家計委委託水利電力部批准。

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縣引漳入林委員會在盤陽村召開全體會議,會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思就是高舉紅旗前進。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乾渠通水。

1966年4月三條乾渠同時竣工。

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7月工程全面竣工。

20世紀70年代,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74年,新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紀錄片《紅旗渠》。

20世紀90年代,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曾慶紅、李長春、李先念、喬石、姜春雲、李鐵映、葉選平等曾先後親臨紅旗渠視察。

201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紅旗渠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也成為河南省第8家被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縣域獲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尚屬首例。

2015年,紅旗渠建成50周年。

Ⅹ 記錄片《紅旗渠》觀後感

小時候,我就聽說過紅旗渠的故事,看過《紅旗渠》電影記錄片,唱過《紅旗渠》的電影主題歌——《定叫山河換新裝》,今日我們將在分局領導的帶領下去領會那條「幸福之渠」的豐富內涵,傾聽幾十年前艱苦歲月的動人故事。 河南省林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鑿井無泉,引水無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1960年,以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決定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平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並給這條渠取名為「紅旗渠」。 紅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和「文革」的迷亂時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環境惡劣,技術裝備簡陋,資金和物資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兩糧食摻和著野菜充飢。20萬林縣民工克服種種困難在太行山上劈山開石,架起157個渡槽,打通211個隧道,終於修成寬8米,高6米,全長71公里的總乾渠,林縣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了這個奇跡,就算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堪稱為人力、人智、人氣的絕筆。不要說在當時那樣的條件,就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也是相當因難的。紅旗渠蜿蜒於太行山區崇山峻嶺之中的懸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縱貫林縣全境。它的建成,結束了林縣「水貴如油」的歷史,大大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還創造了聞名中外的一大觀景。 紅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精神。 40年過去了,中國人民走過了艱苦的歲月。在現實的繁榮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紅旗和沸騰的人群,不由感慨萬分,似乎有一種精神力量吸引著我們,凝聚著我們,感召著我們。紅旗渠精神以其雄渾博大、盪氣回腸的魅力,融入我們的民族精神,也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創業時期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生活條件好了同樣需要艱苦奮斗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艱苦奮斗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我們並不是要把艱苦奮斗與改善物質文化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是要把艱苦奮斗與貧窮落後等同起來,而是提倡積極向上,堅持與時俱進。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目標,需要我們繼續做好長期艱苦創業的准備,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需要教育我們的後代不懈奮斗。 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恆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時代需要有時代精神。新的歷史時期,雖然條件好了,但前進道路上還有高山險阻,還有激流險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建設任務還很繁重,實現現代化的理想,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新世紀新階段,我們仍需呼喚紅旗渠精神,弘揚紅旗渠精神,賦予紅旗渠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讓紅旗渠精神化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力量。 與當年林縣的幹部相比,現在幹部的工作環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開闊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幹部的群眾觀念淡了,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作風差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弱了。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助於引導和激勵廣大領導幹部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像當年組織修建紅旗渠的林縣縣委一班人那樣,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紅旗渠的修建,是當年林縣縣委和各級黨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執政為民的一個典範。當年的林縣縣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在這里,黨的任務、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發展生產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要把學習和弘揚紅旗渠精神同向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等先進典型學習結合起來,教育廣大領導幹部樹立做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要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要牢記兩個務必,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使紅旗渠精神成為實現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 紅旗渠精神動人心弦,啟人思考,催人奮進。它反映了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紅旗渠精神不會隨著時代的遠去而疏逝,而是歷久彌新,光彩照人,長駐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紀新階段,讀一讀紅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們今天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的四化建設作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老電影紅旗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南昌話版有哪些 瀏覽:814
乘風破浪電影里結婚的歌曲 瀏覽:264
歐美女警愛情電影 瀏覽:213
好萊塢電影英文 瀏覽:406
電影倫理最新最熱 瀏覽:241
練武保護自己的女孩電影 瀏覽:239
我心飛揚電影黑龍江哪裡開機 瀏覽:1000
台灣電影叫波子 瀏覽:468
好看電影講說 瀏覽:276
中國怡紅院電影網 瀏覽:208
洪金寶演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23
3d金瓶梅電影哪裡有得看 瀏覽:634
電影資源號怎麼做 瀏覽:24
美團外賣如何看電影 瀏覽:180
倫理電影愛愛 瀏覽:930
手機看外國的電影下什麼軟體 瀏覽:825
我知道你喜歡看電影的英文 瀏覽:786
萬什麼網電影 瀏覽:867
最新恐怖電影排行榜 瀏覽:477
和女孩看電影第幾排 瀏覽:381